文章写作顺序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https://img.taocdn.com/s3/m/e59a70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4.png)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合理地选择写作顺序能够使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 5 种写作顺序。
第一种是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来进行叙述。
比如说,我们写一篇关于自己一天经历的文章,就可以从早上起床开始,按照时间的推进,依次描述上午、中午、下午以及晚上所发生的事情。
这种顺序能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事情发展的全过程,有一种连贯性和逻辑性。
又比如,在写历史故事或者人物传记时,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人物的成长轨迹。
再比如,写一次旅行的经历,我们可以从出发的那一刻写起,然后是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最后是到达目的地的情景。
通过时间顺序,读者仿佛能与作者一同经历整个旅程。
第二种是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是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或者作者观察的空间方位来进行写作。
比如描写一个房间,我们可以从进门的左边开始描述,然后依次是右边、中间、靠窗的位置等等。
如果是描写一个景点,比如一座山,我们可以从山脚下开始写起,然后是山腰、山顶,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空间画面。
在描写建筑物时,空间顺序也非常有用。
可以从外部的整体外观写起,然后进入内部,一层一层地进行描述。
这样读者就能对整个建筑物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第三种是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安排写作的先后顺序。
比如,在写一篇论述某个观点的文章时,我们可能会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接着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这就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顺序。
又比如,在介绍一种科学原理或者技术时,往往会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讲解。
这样能够让读者逐步深入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第四种是事情发展的顺序。
这种顺序主要用于记叙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展开叙述。
比如,写一次比赛,先交代比赛的起因,为什么会有这次比赛,然后详细描述比赛的经过,包括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困难和挑战,最后说明比赛的结果以及自己的感悟。
常见的写作顺序
![常见的写作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e8f0093d03d8ce2f006623bd.png)
精品文档. 常见的写作顺序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2.先总后分再总。
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常用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呢?(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这种安排材料的方法又叫做“顺叙”或“正叙”,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
(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组织材料。
即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无论是通过一件事写人还是通过几件事写人,或者写景,写活动,写参观记、游记??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写。
按照时间先后这条比较单纯的顺序写,容易执简驭繁,使文章有条不紊,让读者读起来,既方便顺当,又容易领会。
(3)按照空间转换顺序组织材料。
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安排材料,决定材料先写后写的次序。
(4)按照事物(或内容)类别顺序组织材料。
即面对众多的事物(或内容),把同类的放在一起,然后一类一类地写,写完这一类再写那一类。
(5)按照事物(或内容)几方面顺序组织材料。
除以上五种写作顺序之外,还有按概括具体顺序(概括→具体、具体→概括),按总述分述顺序(总→分、分→总、总→分→总),按因果顺序(因→果、果→因),按前后对比顺序,按问答顺序,按作者感情变化顺序,按事物特点顺序,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按生长顺序等组织材料的形式。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https://img.taocdn.com/s3/m/a3af75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d.png)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在写作的世界里,掌握合适的写作顺序能够让我们的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也更能有效地传达信息。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常见的 5 种写作顺序。
第一种是时间顺序。
这是我们在叙事、记录事件时常用的顺序。
按照时间的先后,从过去到现在,或者从早到晚,依次描述事情的发展过程。
比如说,讲述自己的一天,早上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去上学或上班,中午休息,下午继续工作或学习,晚上回家吃饭、休息等等。
通过时间顺序,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脉络。
时间顺序在历史故事、传记、游记等文体中也经常被运用。
比如讲述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变革;或者记录一次旅行,从出发的那一刻,到途中的经历,再到最终到达目的地。
这样的写作顺序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经历了整个过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可读性。
第二种是空间顺序。
当我们描述一个地方、一个场景或者一个物体时,空间顺序就派上用场了。
可以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者从内到外等等。
比如描写一个房间,先从房间的整体布局说起,然后描述墙壁的装饰、窗户的位置和样子,接着是家具的摆放,最后是一些细节的物品。
在写景的文章中,空间顺序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景色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印象。
比如描写一座山,先写从远处看到的山的轮廓,再写山脚下的景色,然后沿着山路向上,描述途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最后到达山顶,俯瞰整个风景。
通过这样的顺序,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
第三种是逻辑顺序。
这种顺序更多地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等需要阐述观点和推理的文章中。
逻辑顺序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等等。
比如在说明一种自然现象时,先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再描述它的表现和影响;或者在论述一个观点时,先提出总的论点,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每个方面又按照重要程度或者逻辑关系依次展开。
逻辑顺序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清晰,能够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文章的结构。
写作文要遵循哪些顺序
![写作文要遵循哪些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a8cf177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1.png)
写作文要遵循哪些顺序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二、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下.常用于写下游记、参观记、活动.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四、按相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下.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1.先分后总.2.先总后分再总.3.先总后分后.另一种意见是:常用的文学创作顺序存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总述与表列不属于文学创作顺序,而是属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存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1,时间顺序即为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去了解某一事物的表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赖于时间,例如表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进、人物蜕变、动植物生长等等,都需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即为按照事物空间存有的方式,或从外至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至局部去予以了解,这种表明顺序有助于全面表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通常表明某一静态实体(例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即为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至通常,或由具体内容至抽象化,或由主要至次要,或由现象至本质,或由原因至结果,环环相扣,或归纳至具体内容,或特点至用途,或由整体至局部一一了解表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拓展资料:理清说明顺序:一就是正视表明对象,分析表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
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
例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二就是把握住语言标志,“念”出来表明顺序。
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b3cee2e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一、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也叫事情发展顺序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如:《羚羊木雕》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思维的规律)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中国石拱桥》第9段成就原因②从简单到复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③从概括到具体:《中国石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④从整体到局部:《苏州园林》全文结构⑤从现象到本质:《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化石—大陆漂移⑥从结果到原因:《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行星撞击除此之外还有: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从原因到结果等等.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三、论证顺序.1、时间上从古至今;2、范围上由中及外;3、论证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实、具体、权威,有说服力的论据更有论证力度)拓展资料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演变过程为序等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
表明形状和结构的实物说明文常采用这种顺序。
—就是按实物的空间边线或形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有效率精心安排。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通常按由深人浅、由易到难、由具体内容至抽象化、由直观至繁杂、由主要至次要的顺序展开表明。
常见的5种写作顺序模式
![常见的5种写作顺序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d9a6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5.png)
常见的5种写作顺序模式1. 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最常用的写作顺序模式之一。
它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文章,将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描述。
这种顺序模式适用于叙事性文本,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通过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文章,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件发生的次序和过程。
2.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照地点或空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文章的写作顺序模式。
这种顺序模式适用于描写性文字,如旅行游记、人物描写等。
作者可以通过按照地点或空间的顺序来描述事物,让读者感觉像身临其境般了解到相关的细节。
3. 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文章的写作顺序模式。
这种顺序模式适用于分析性和论述性的文章,如说明文、科技论文等。
通过按照逻辑关系组织文章,作者可以清晰地阐述各种观点和论证,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
4. 重要性顺序重要性顺序是按照事物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来组织文章的写作顺序模式。
这种顺序模式适用于论证性的文章,如论文、辩论稿等。
通过将重要的观点或论据放在文章的前面,作者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使其重点关注那些最重要的内容。
5. 问题解决顺序问题解决顺序是按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顺序来组织文章的写作顺序模式。
这种顺序模式适用于解决问题的文章,如报告、建议书等。
作者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逐步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让读者能够理解和跟随作者的思考过程。
这篇文档介绍了常见的5种写作顺序模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要性顺序和问题解决顺序。
不同的写作顺序模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章,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些顺序模式,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更易读懂。
文章的写作顺序有哪些
![文章的写作顺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4f932f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1.png)
文章的写作顺序有哪些
所谓的文章写作顺序就是写作时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来排列,通常有以下四种:
1.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
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3.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叙文,按“起因——发展——
高潮——结局”来写的,但有的文章会少一个或几个环节,基本按“起因——经过——结局”来构建的。
4.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
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这是常见的说明顺序之一。
补充说明:我们常说的总述与分述,其实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https://img.taocdn.com/s3/m/5bc769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8.png)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常见的写作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因果顺序和比较对照顺序。
在不同的写作场景中,选择合适的写作顺序可以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有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种常见的写作顺序。
一、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或论证。
这种顺序常常用在叙事作品、历史文章等涉及时间线索的写作中。
通过时间顺序,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例如,写一篇旅行日记时,可以按照旅行的时间顺序,逐个叙述旅行的各个阶段、景点、经历、感受等等。
这样读者可以像亲身经历一样跟随着游记的时间线,了解整个旅行的脉络。
二、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照地理空间或空间关系进行叙述或论证。
这种顺序常用于描述某个地理位置的特点、分析某个空间区域的问题等。
通过空间顺序,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
例如,写一篇城市介绍文章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区域,逐个介绍城市的特点、景点、文化等。
这样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
三、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叙述或论证。
这种顺序常用于分析问题、提出论点、论证观点等。
通过逻辑顺序,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写一篇议论文时,可以按照论点的递进或反面驳斥,逐个提出论据、进行逻辑分析和论证。
这样读者可以明确看出观点和论证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因果顺序因果顺序是按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叙述或论证。
这种顺序常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结果、推理论证等。
通过因果顺序,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写一篇问题解决文章时,可以按照问题的发生原因、可能的结果、解决方法等顺序进行叙述。
这样读者可以了解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比较对照顺序比较对照顺序是按照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叙述或论证。
这种顺序常用于分析事物的特点、优缺点、相互关系等。
通过比较对照顺序,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文章写作顺序
![文章写作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35e03dd890c69ec3d4bb753e.png)
写作顺序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有的文章按事 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如《慈 母情深》我要钱的原因,我去工厂向母亲要 钱的经过,最后我得到了这部长篇小说。这 样写,让人明白事情发展的阶段性和来龙去 脉。
写作顺序
四、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写。按事物的 性质把内容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照分类顺 序记叙。这种方法常用于写带有说明性的文 章和状物的文章。如《冀中的地道战》一文, 作者写了地道战的几个方面内容:日本的大 扫荡,地道战的范围广,地道的样式多,地 道的出口,在地道里跟敌人作斗争,在地道 里如何跟外界联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文章结构
1.先分后总。《圆明园的毁灭》 2.先总后分再总。《白鹭》
写作顺序
1、事情发展的顺序 2、时间顺序 3、参观、游览顺序 4、事物的写事、写景 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如 《四季》一文,按照“春、夏、秋、冬”一年 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四季所独特的景物, 表现作者度自然的喜爱之情。
写作顺序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按地点的变换顺 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如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金华城→罗 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的先后顺序,记叙金华双龙洞的总体情况和 主要特征。又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 是按“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会议厅→ 走出大门”几个不同地点来记叙的。
常见的写作顺序
![常见的写作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4ca4d893856a561252d36ff8.png)
常见的写作顺序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2.先总后分再总。
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常用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呢?(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这种安排材料的方法又叫做“顺叙”或“正叙”,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
(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组织材料。
即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无论是通过一件事写人还是通过几件事写人,或者写景,写活动,写参观记、游记??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写。
按照时间先后这条比较单纯的顺序写,容易执简驭繁,使文章有条不紊,让读者读起来,既方便顺当,又容易领会。
(3)按照空间转换顺序组织材料。
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安排材料,决定材料先写后写的次序。
(4)按照事物(或内容)类别顺序组织材料。
即面对众多的事物(或内容),把同类的放在一起,然后一类一类地写,写完这一类再写那一类。
(5)按照事物(或内容)几方面顺序组织材料。
除以上五种写作顺序之外,还有按概括具体顺序(概括→具体、具体→概括),按总述分述顺序(总→分、分→总、总→分→总),按因果顺序(因→果、果→因),按前后对比顺序,按问答顺序,按作者感情变化顺序,按事物特点顺序,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按生长顺序等组织材料的形式。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文章的写作顺序5种
![文章的写作顺序5种](https://img.taocdn.com/s3/m/53965d9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5.png)
文章的写作顺序5种常见的五种写作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也就是说,沿着事理发展过程的前后介绍某事物的说明顺序。
要解释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变化、人物成长、动植物成长等,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需要时间。
在文章中使用得当,有凝神的效果,说明清楚,读者一眼就能看懂,所以在文章的时间顺序中也是一种独特的技术。
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者从整体到局部来描述,这个描述顺序层次分明,有助于全面描述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养成这样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
事情发展顺序一般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开头说明人物的背景和事件的原因,之后,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述人物的言行、生活轨迹、人生荣辱,或清楚地写事件的经过。
最后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看法,或者告知事件的结果。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叙述。
倒叙不是倒叙整个事件,除了提前叙述某一部分以外还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部分放在前面强调。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坦率的叙利亚;三是表现效果的需要,让文章曲折,引发悬疑,引人入胜。
插叙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变化而乱用插叙,弄巧成拙。
插叙的内容,只与原叙述相关但不可衔接,衔接则为倒叙。
插叙更不是叙述的中心,只是为中心服务的一个片段。
而且,前后联系必须自然,界线必须清晰。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https://img.taocdn.com/s3/m/f3792f0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c.png)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方式。
而在写作过程中,合理选择写作顺序可以让文章更有条理、更易于理解。
常见的写作顺序主要有以下 5 种:一、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
这种写作顺序在记叙文、历史文章和传记中较为常见。
比如说,我们要讲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可以从他的童年开始,按照时间的推进,依次描述他的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阶段。
又或者在记录一次旅行时,从出发的那一天写起,接着是旅途中的每一天,直到旅行结束。
时间顺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清晰地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整个事件。
读者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简单地罗列时间点和事件,文章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
因此,在运用时间顺序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描写关键的时刻和重要的情节,同时加入适当的细节和感受,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例如,在描述一场比赛时,可以详细描写比赛中的关键时刻,如比分追平、反超等,以及运动员和观众的反应,让读者感受到比赛的紧张和刺激。
二、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方位来进行描写。
在写景、说明文和参观记等文章中经常使用。
比如描写一个房间,我们可以从门口开始,依次描述房间的左边、右边、前方和后方;或者描写一座城市,从市中心开始,逐渐向郊区扩展。
空间顺序能让读者对所描述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空间概念,仿佛身临其境。
在运用空间顺序时,要注意选择一个合理的观察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避免杂乱无章。
同时,可以使用一些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空间位置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介绍一座古老的城堡,就可以从城堡的大门进入,先描述城堡的庭院,然后是城堡的主楼,接着是塔楼和城墙等。
在描写每个部分时,可以详细描述其建筑风格、装饰和功能,让读者对城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进行叙述。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https://img.taocdn.com/s3/m/188b56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5.png)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在写作的世界里,合理选择写作顺序是构建清晰、有条理文章的关键。
掌握不同的写作顺序,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更加顺畅,读者也能更轻松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常见的 5 种写作顺序。
第一种是时间顺序。
这是我们在叙事类文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顺序。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来叙述,能够清晰地展现事情的发展脉络。
比如说,讲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从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再到成年;或者记录一次旅行,从出发的那天早晨,到途中的各个景点,再到返程的时刻。
这种顺序就像一条时间的长河,读者可以顺着流淌的河水,一步一步了解整个故事。
以《我的一天》为例,如果采用时间顺序来写,可能会是这样: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脸上,我在闹钟的催促下不情愿地起床。
洗漱完毕,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就急匆匆地出门赶去上班。
上午,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处理着各种文件和事务。
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在食堂用餐,聊聊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享受片刻的轻松。
下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直到下班的铃声响起。
下班后,去超市买了些食材,准备回家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饭后,窝在沙发上看了一部喜欢的电影,然后在满足中进入梦乡。
第二种是空间顺序。
当我们描写一个地方、一个场景或者一个物体时,常常会用到空间顺序。
它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从远到近等等。
通过这种顺序,可以让读者对所描述的对象有一个清晰的空间感。
比如写一篇介绍自己房间的文章,按照空间顺序可以这样描述:一走进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宽敞的大床,床上铺着柔软的蓝色床单。
床的左边是一个白色的床头柜,上面放着一盏台灯和几本常看的书。
床的右边是一个大大的衣柜,里面挂满了各种衣服。
房间的尽头是一扇窗户,窗前摆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整齐地放着电脑和文具。
书桌的旁边是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第三种是逻辑顺序。
这种顺序在说明类文章中比较常见,它是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进行写作的。
文章写作的顺序有以下五种
![文章写作的顺序有以下五种](https://img.taocdn.com/s3/m/99eed8dd561252d380eb6ebb.png)
文章写作的顺序有以下五种:一、事情的发展顺序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叙文,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但有的文章会少一个或几个环节,基本按“起因——经过——结局”来构建的。
如《草船借箭》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出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发展:周瑜不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进一步增加诸葛亮造箭的难度,诸葛亮巧妙地做好借箭的准备。
高潮: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局: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二、按时间顺序常用于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如《雷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的。
三、按空间位置的变化顺序一般用于游记、参观记、写活动和写景物等文章,常常会因为作者观察的顺序、观察的地点的变化而存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这种方法只要抓住文章中能够标明的地点,空间转移的词句,|就很容易地理清构段的形式。
如:《草原》,按人物活动场所的转移可理清段落了。
初入草原——进入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的送别。
四、按事情的不同方面顺序常用用于说明文的文章,描写状物时,也会用这种方法。
如:《鲸》鲸有大小——鲸的类属和种类——鲸的生活习性从表面上看都是写鲸的,但是作者是通过不同的几个侧面分别叙述的,让人感到有条有理。
五、文章的特定结构形式1、开头有总起如:《翠鸟》写翠鸟的外形特点一段: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先总后分如《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最后的总结的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总——分——总如:《鸟的天堂》第8自然段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常见的5种写作次序
![常见的5种写作次序](https://img.taocdn.com/s3/m/a72aada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b.png)
常见的5种写作次序在写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写作次序可以让文章更加有条理、易于理解。
以下是常见的五种写作次序,供参考:1. 时间顺序这是最常见的写作顺序之一,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述或阐述观点。
这种次序通常用于回忆性的叙事或描述过程的文章。
例如,讲述一个事件的经过或阐述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
2.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照空间位置或方位的先后来组织文章的次序。
这种次序适用于描述地理位置、景点介绍以及场景描写等类型的文章。
通过按照空间顺序,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和关系。
3. 重要性顺序按照重要性的顺序来组织文章,将最重要的观点或事实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
这种写作次序常用于陈述观点、论证或总结的文章。
通过重要性顺序,作者可以先呈现最重要的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进行详细的解释或论证。
4. 问题解决顺序问题解决顺序是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或过程来组织文章。
这种次序适用于说明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的文章。
首先,作者会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的步骤或方法。
这种次序能够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如何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5. 范例对比顺序范例对比顺序是通过对比不同的范例或观点来组织文章。
这种次序适用于比较和对比的文章。
作者会先介绍两个或多个范例或观点,然后逐一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通过这种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范例或观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以上是常见的五种写作次序,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次序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
在选择次序时,需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结构进行慎重考虑,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半日游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趁着这个好时机,我和爸爸兴高采 烈的坐上刚刚买来的新轿车,一起去温岭锦屏公园玩。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花坛了,花坛里,桃花盛开的最为鲜艳,像一位婀娜多姿 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钓鱼池。我连忙飞奔过去,往鱼池里一看,一条条小金 鱼在水中快活的游来游去,十分自在,有几个钓鱼的人在一心一意的钓鱼,只见一 个人,将一小块鱼饵放在吊钩上扔进鱼池里,一大群金鱼一拥而上,不过碰了一下 就跑了。有一条大鱼却吃了下去,那人立刻一提,就被他钓走了。真令人羡慕啊!
比如:今天 ,我们去公园玩。我们 先去到花坛,接着来到钓鱼池,最后去 到假山下面 … …
三、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
这种写作顺序它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常常 在小说、童话或者神话故事这些 题材中使用。它需要我们好好地 去品读分析课文,我相信聪明的 你们都能够掌握的。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 顺序来写
在看风景,小敏在数河里的小鱼一、二、三、四、五河里的小鱼可美了!有红的、蓝的、紫的等各种颜色, 小敏在玩着自己的布娃娃,她玩着玩着,一不小心,身体一晃,掉进了河里。
哎哟,糟了小红和小军看见了异口同声叫着。小敏在河里手忙脚乱,大叫:救命啊!救命啊!小军非常沉 着地对小红说:别慌,你去叫大人,我在这儿等你。小红连声说:好,好,好,我马上就去。说完,就急忙 跑去叫大人了。小军对掉进河里的小敏说:别慌,小红已经去叫大人了,很快就要来救你了,现在你要紧紧 抱住旁边的那块石头,千万不要沉下去啊!一定要坚持住啊!小敏听了小军的话后就紧紧地抱住了石头。小 军连忙拿起雨伞说:快抓紧我的雨伞。小敏想尽了办法,可就是拿不到,小军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把自己的衣服和裤子都脱了下来扎在雨伞上,把它拿起来说:小敏,现在够的着吗?小敏说:不行啊!还 差一点儿。慢慢的,水流越来越急,小敏好像要撑不住了。正在这时小红叫来了大人,大人一看,不管三七 二十一没脱裤子、衣服、鞋子就跳进了河里,急忙向小敏那边游去,把小敏救了出来了,小敏激动地说:谢 谢大家,谢谢大家。大人说:应该谢谢小红和小军才对。小敏说:不,不,不,应该谢谢小军才对。小军说 :“不,大家都有功劳。”说完,大家乐得哈哈大笑。
文章的写作顺序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 记叙。 例句: 早上,我和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 都清 晰地展现在眼前。 时间先后顺序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写作顺序,相信 孩子们都掌握了吧。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按地点的变换顺序写,常用于写游 记、参观 记、活动。
按照事物(或内容)类别顺序组织材料。即面对众 多的事物(或内容),把同类的放在一起,然后一 类一类地写,写完这一类再写那一类。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2、先总后分再总。 3、先总后分。
练习:
校园四季 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 校园的春天,小草探出头来,给春天增添了一片平静的绿色 。又下过几场蒙蒙细雨,草色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校园的老 树又吐出了新芽。琅琅的读书声在春天的校园里回荡,那是新的 期望 校园的夏天是安静的,校园里空无一人,学生老师们都放假 了,只有火辣辣的太阳晒着长长的跑道,烦人的知了在不停鸣叫 校园的秋天,又是一个新学期的起跑线,校园里往日的喧闹 又开始营造。天气渐渐凉了,学生们的衣裳渐渐加厚,花坛里的 老树纷纷落叶,落叶在秋风中随风飞舞,那是秋天独有的味道 校园的冬天,白雪皑皑,外面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给教学楼 织上了一件雪白的毛衣。操场上更是一片雪白的世界。与室外不 同的是:教室内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爱美丽的校园,我爱校园的四季。
(按事情发展顺序)
金色的秋天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 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啊!我喜欢这美丽的秋天。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 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 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 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 成群结对的金色的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 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 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秋天来 到了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撑破了衣裳, 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秋姑 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 齿;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土豆的兴奋也许太高了,把它那绿色的 嘴巴笑破了,露出了黄色的舌头。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它们也许是喜欢 这沉甸甸的金色,才选择在秋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的颜色真不少:黄色、粉红色、白色 ......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 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 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风,清凉如 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最令我开心的就是坐船了。爸爸给我付了钱,我便一头钻进了船中,开动引型,船 便“呜呜”的开了起来,我拿着船上的枪,瞄准水上的目标“达达”的打了起来,我一 打中,那个东西便喷出水来,美丽极了。最后,时间到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告别 了船。
公园公园真美丽,真好玩,下次我要再来玩。
(按地点变换顺序)
救人
一个炎热的夏天的傍晚,屋子里非常闷热。于是小敏、小红和小军就来到一座桥上坐在拦杆上玩,小军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先总后分再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