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
液晶高分子的发展历程
1液晶高分子的发展历程1.1液晶的发现液晶是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热力学稳定相态,它既具有晶体的各相异性,又有液态的流动性,液晶高分子就是具有液晶性的高分子,大多数由小分子量基元键合而成,它是一种结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液晶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itzer发现,把胆甾醇苯酸脂(Ch01.esteryl Benzoate,C6 H5C02C27 H45.简称CB)晶体加热到145.5℃会熔融成为混浊的液体,145.5℃就是该物质的熔点,继续加热到178.5 ℃,混浊的液体会突然变成清亮的液体,而且这种由混浊到清亮的过程是可逆的。
O.Lehnmnn经过系统地研究指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有些物质的机械性能与各向同性液体相似;但是它们的光学性质却和晶体相似,是各向异性的。
因此,这些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相被称为液晶相。
1.2液晶高分子的发展1937年Bawden和Pirie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病毒时,发现其悬浮液具有液晶的特性,这是人们第一次发现生物高分子的液晶特性。
其后1950年,Elliott 与Ambrose第一次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溶致型液晶的研究工作至此展开。
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Duponnt公司投入大量人力才力进行高分子液晶发面的研究,取得了极大成就:1959年推出芳香酰胺液晶,但分子量较低;1963年,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全芳香聚酰胺,并制成阻燃纤维Nomex;1972年研制出强度优于玻璃纤维的超高强、高模量的Kevlar纤维,并付注实用;此后,高分子液晶的研究则从溶致型转向为热致型,在这一方面Jackson等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们合成了对苯二甲酸已二醇酯与对羟基苯甲酸的共聚物,可注塑成型,这是一种模量极高的自增强液晶材料。
从应用领域分析,液晶高分子材料在电子电气行业中需求量最大且发展迅速,1998年可达3600 吨,平均年增长23.1 %;其次是通讯业,需求量约1540 吨,增长21.1%;工业界及运输业总需求量不到1700 吨,平均年增长率约为I1%,主要用于接插件、开关、继电器、模塑印刷电路板、光缆结构件、复合材料、机械手、泵/阀门组件、功能件等,极大地推动了液晶高分子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
对外投资合作的风险管理讲义(PPT 101页)
风
险 在任何投资活动中,风险都是客观存
在的;但风险又是可以控制的。
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
风险管理 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
采取相应防范、监控和应对措施,将 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
可能的担心......
投资收益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目标
收
风
益
险
风险管理目标
收
风
益
险
最
最
大
小
化
化
简报纲要
对外投资合作模式
新建企业
模式
★在国外目标市场创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新的生产 能力。
★按海外企业的股权安排,可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方式。
特点
★优点是能让投资者最大程度地按自己的意愿策划和安排 新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掌握主动 性,更好地把握风险。
★可以利用机器设备、原材料、技术等作为资本投入,来 弥补外汇资金的不足。
时工如果持续工作一周以上便自动转为长期工,因此他有权获 得足够维持两个妻子和三个孩子生活的工资以及交通和失业补 贴;一个非熟练工人如果连续工作三个月以上,则自动转为技 术工,工人的工资也会随之提高。而我国公司管理人员按照国 内形成的对临时工和技工的规则来处理加蓬的情况,导致企业 的高额损失。
日本案例
海外并购主要有现金支付、股权交换以及现金和股权交换相结
合3种支付方式。由于目前中国不能采用股权交换的方式,所 以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现金支付,包括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尽 管现金支付拥有便捷的优点,但如果企业抽调大部分的自有资 金,一旦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企业的正常运转 将成为困难;而如果借贷资金过多,企业的利息成本将会成为 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
LCD生产线简介
一 TFT-LCD生产线的演进
5代线及5代线以上的TFT-LCD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主流大尺 寸液晶面板。受基板尺寸和经济切割的限制,不同世代线均 有各自的产品定位。 第5代线主要针对26英寸以下的产品,市场定位在15英寸、 17英寸和19英寸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以及22英寸、27英 寸的液晶电视。 第6代线主要针对37英寸及以下的面板,主要用于32英寸和 37英寸液晶电视。 第7代线主要针对4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以切割生产40英寸 和46英寸面板为主。 8代线以上则主要针对50英寸以上的超大液晶电视面板。
日本液晶显示产业发展研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韩国和中国台湾在液晶显示领 域的崛起,日本厂商在生产线上投入相对这两个地 区较少,随着韩国和台湾厂商在液晶显示制造业上 的扩大,日本的液晶显示相关技术也转移到这些地 区,但一些高端不容易被制造的面板所需关键材料、 化学用品和电子材料等仍主要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 产业政策及支持 日本液晶显示技术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与政府的 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日本很早就把 发展光电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 了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业的发展。
三 全世界范围LCD的生产
京东方之前,世界上TFT-LCD的生产和研发主要被韩 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厂商所垄断。 TFT-LCD产品市 场也基本上被这三地的企业所分割,这些企业对技 术控制相当严格。
2006年第3季度10大液晶 电视制造商市场份额
日本液晶显示产业发展研究
日本是液晶显示技术发展的主要创造者与推 动者之一,液晶显示技术最早源于美国,但 将这个技术产业化的是日本。发展至今,日 本在液晶显示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垄断了液晶显示上游的材料技术。 日本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是世界上最先察觉到 液晶显示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并购重组)从京东方的合资到并购谈未来合资路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从“京东方”的合资到并购谈未来合资路王倩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京东方”合资到并购的过程,从合资带来的问题、合资过程中不断的新尝试和并购带来的好处三方面分析引起其策略转移的原因,同时对京东方策略转变中的一些资金借贷问题及其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未来的合资道路将朝着自主化等发展趋势进行。
关键词:合资并购互补效应并购整合一、案例介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4月,于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06年3月底总资产207亿元人民币。
1987年,京东方前身北京电子管厂与日本松下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简称BMCC)。
京东方围绕BMCC的彩显管业务,与日本旭销子、日端、日伸等厂家合作,进入电子枪、端子连接器等CRT上游零部件产品;此外,通过合资方式,组建浙江京东方、深圳京东方等一系列合资公司,进入VFD(真空荧光显示器)、LED(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并合资打通相关上游零部件业务;还与冠捷科技合资建立东方冠捷,进入整机组装领域,把势力范围扩展至显示领域的下游产业。
在1994年确定了平板显示的总体发展思路后,京东方用了8年时间选择主攻方向,先后通过合资模式组建了浙江京东方、深圳京东方进入VFD和LED领域,不断对FED、TN、STN、PDP、TFT和OLED等平面显示技术与产品进行跟踪。
1998年,经过市场大浪淘沙,业界明确了TFT-LCD是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方向,京东方也成立了项目小组对新一代TFT技术进行跟踪研发与论证。
但TFT产业已有一大串领先的国际厂商,如夏普、LG-飞利浦、三星、台湾友达等,京东方从头开始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绝无成功可能。
于是京东方还是习惯性地尝试以合资的方式介入TFT产业。
2001年6月,京东方与台湾剑度合作,计划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收购韩国现代集团TFT-LCD业务80.1%的股权,其中,以剑度为主占52.1%,京东方占28%,现代集团仍保留19.9%股权。
TFT LCD产业现状
TFT LCD产业现状tft-lcd产业现状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ctivematrixlcd,am-lcd)中的一种。
它具有低功耗、轻薄易用、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无辐射、无闪烁、适用范围宽、生产成品率高、易于集成化和更新换代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平板显示产业的主流技术之一。
小到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电子表,大到平板电视、各种尺寸的显示器,都在大量采用tft-lcd屏。
tft-lcd的主要原材料包含液晶、玻璃基板、背光模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电路、化学气体与材料、外框、各类薄膜及其他材料。
其中,液晶、玻璃基板、滤光片、偏光片等关键原材料主要掌控在日本、韩国、德国、美国企业手中。
我国台湾地区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大尺寸tft-lcd驱动ic,PCB了全球80%以上的大尺寸tft-lcd驱动ic,并且就是背光模组的关键产地。
主流的tft面板有a-si(amorphoussilicon,非晶硅)tft技术和ltps(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tft技术。
其中大部分采用a-sitft制造技术,一些小尺寸产品采用ltps技术。
ltpstft与a-sitft相比能够提供更亮、更精细的画面,并且更轻薄、更省电。
目前,液晶显示已经占有了平板表明市场的主导地位,为同时实现响应速度更慢、分辨率更高、色彩更多样、尺寸更大的显示屏,企业和研究机构仍在不断研发代莱技术,存有特定光电性质的无机、有机膜材料,用作液晶分子价值观念的高分子材料,以及背光led等新材料。
(2)我国tft-lcd产业发展现状1998年从日本引入第一条1代生产线掀开了我国tft-lcd产业的发展历史,2021年随着京东方全面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我国tft-lcd产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各地生产线项目纷纷上马,至目前为止已经初具规模,构成了为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基地;以合肥、南京、苏州和昆山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产业基地;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表明产业基地;以成都为核心的西部产业基地。
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24个案例
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 24 个案例 中国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已经开始踏上了一条对外直 接投资的道路。
目前,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行动非常适度,有一个很好的战略性的开端。
五年内,中国的跨国兼并和收购必将更加快速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中国积累了 大量的资本储备;2)中国劳动力的管理和技术素质越来越高;3)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中国 很多行业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4)中国公司思想开放,非常愿意学习发达国 家的管理经验。
正是由于以上四点原因,中国不仅将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将非常 具有生产力的资本带入亚洲和西方国家,在当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政府无法解决 的难题。
我记录和整理了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 24 个案例,来说明我总结出的中国跨国 兼并和收购的 24 个战略。
它们反映了中国通过跨国兼并和收购所获得的资源优势、技术优 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投资优势。
资源战略 战略 1: 在靠近高端战略 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 目前,宝钢在巴西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 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建立了规模达 80 亿美元的工厂。
这为宝钢在中 国和当地的高端扁钢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高档铁矿资源。
战略 2:在海外建立基地和立足点, 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大规模地收购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出资 1 亿 500 万美元收购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部分天然气资源。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收购石油和 天然气资源。
战略 3: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稳固重要资源的供应 为 了满足中国对于铜矿资源的需要,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将购买外国一些铜矿企业的股份。
这种收购行为将为国内一些重要行业提供充足稳定、价格合理的铜矿资源。
中国有色金属公 司最近策划将收购的股票上市。
技术战略 战略 4:利用投资来推动销售 东方通信公 司(Eastcom)是上海一家电信设备制造企业。
8413+财务案例研究-形成性考核任务四
形成性考核任务四一、案例分析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单项案例分析题)1.根据教材案例十三的内容,在并购中该公司是如何锁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答:兰啤在自己与被收购企业之间搭起了品牌和财务两道防火墙。
收购完成后,兰啤基本上会采用当地原有的品牌或者重新建起一个品牌,这既是兰啤品牌的保护,也容易融入当地市场。
此外,在财务方面可能的包袱也要预先清理干净。
兰啤把的企业都变成了事业部下的独立公司,它们都是一级法人,扩建时都是它们自己申请的贷款,因此,成本都是由它们来负担的,如果情况不好时就可以关掉。
这两道防火墙是一个锁定并购的高招。
2.根据教材案例十三的内容,并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并购后的整合应从何处入手?答:(1)成功地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遇,积极推行“低成本扩张”的经营思路,大胆、果断地采用“独到的并购模式”是兰岛啤酒集团并购成功的关键。
(2)并购后的整合应从组建事业部入手。
3.根据教材案例十四的内容,指出经营上的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战略各有何利弊?该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何种变化?战略的调整时机把握是否得当?答:多元化作为一种战略取向,意味着集团将优势分散于不同的产业或部门,缺点意味着面临不同的进入壁垒。
多元化在理论上被认为是分散投资风险的最佳办法,因为集团可以通过不同成员企业的盈亏互补来降低企业集团整体的经营风险。
专业化是重点投放在某一特定的生产领域或业务项目上,其优势是一种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的策略。
缺点是:认为这种策略存在较大风险,其原因是特定产业与市场的容量有限。
产业发展有其周期性,企业集团发展也存在周期性,使所属产业或产品处于衰退期,风险无法分散。
该公司面临的问题。
内部:缺乏大股东的支持,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制约了规模扩张速度;外部:市场营销优势弱化,市场集中度的威胁。
佳和扩充促使深科新放弃佳和选择房地产。
该深科新企业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时机把握恰当。
换句话说,是迫不得已,由于资金的短缺、资源的有限性,不放弃佳和会使企业两头顾不上,所以深科新采取快速扩张型战略,采取稳健发展即“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的策略,采取防御收缩型,即出售佳和,走专业化的道路。
国际投资案例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 (5)三、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 (7)四、南汽收购罗孚汽车 (8)五、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10)一、联想收购IBM PC 业务二、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沃尔沃: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花了64.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沃尔沃成为福特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沃尔沃品牌值得去买: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萨博。
已有82年历史的沃尔沃,是欧洲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
吉利: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创建于1986年11月6日,1997年吉利开始进入汽车产业。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8000名,2002年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421位、“浙江省100强”第28位。
2003年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迅速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
目前拥有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四大整车制造基地。
吉利发展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者的热情支持。
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等国内商业银行都给与了吉利强有力的支持。
吉利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贯彻“对外凝聚吸引,对内培训提高”二条腿走路方针。
吉利控股集团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为己任,让更多的老百姓早一日拥有汽车,早一日享受快乐人生而不懈努力。
近年来,尤其是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沃尔沃在福特的旗下,但还是改变不了其家道中落的贵族小姐的命运,资不抵债,亏损严重,销售大幅下降,产能放空,采购成本上升但是吉利毕竟是个新兴的汽车产业,其性能和百年老店沃尔沃是没法比的。
他在安全性方面、发动机等电气设备上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而沃尔沃则是被称为全球安全性最好的车,且它是一家欧洲百年老店,名声在外。
吉利想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收购沃尔沃,掌握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从而促进吉利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
京东方并购
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案1 背景介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由管理层和员工出资650万元,在连续亏损七年的传统国企——北京电子管厂的基础上,按现代企业制度共同发起设立的民营化机制的股份制公司,于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5.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67.8亿元人民币。
2002年集团营业额达91.1亿元人民币。
北京市政府一直希望将京东方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厂商。
HYNIX(韩国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创立于1983年,于1996年上市,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通讯、LCD三大部分。
被收购方HYDIS(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是HYNIX 的全资子公司(100%持股) 。
从事TFT-LCD 业务(薄膜晶体管彩色液晶显示器件)。
TFT-LCD目前广泛应用于台式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车载导航系统、PDA及移动电话等产业。
2003年2月京东方终于成功地抱得美人归——收购HYNIX所属的HYDIS 的TFT-LCD业务,收购价格约为3.8亿美元收购到手的HYDIS的资产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包括三条完整的TFT-LCD生产线和其他固定资产,以及HYDIS的各项TFT-LCD技术、专利、无形资产以及包括IBM、夏普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广泛客户群。
3.8亿美元的代价也十分合算。
因为,截止至2002年上半年,HYDIS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819亿美元,实现利润4592万美元,总资产6.8904亿美元。
只要能追加投资,至少短时间内仍可盈利。
另一方面,通常来说,新建一条TFT-LCD的全部费用大约需要12亿美元,相比之下,全盘收购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
2 收购过程幕后策划者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京东方的财务顾问花旗银行,一个是其独立财务顾问南方证券.最终由京东方设立在韩国的全资子公司BOE-HYDIS 来完成收购京东方2001年的销售收入是54.8亿元人民币,如果以3.8亿美元现金进行海外收购,不明智纵观整个收购案,京东方的出资为3.8亿美元,自筹的资金只有1.5亿美元其中自有资金及自有资金购汇6000万美元,通过国内银行借款9000万美元,全部用于投资BOE-HYDIS如何实现剩余的2.3亿美元的融资?京东方的资金来源渠道1.来自HYNIX最大的债权银行韩国汇兑银行联合其他3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提供的贷款,由BOE-HYDIS以HYDIS的资产抵押方式获得,折合1.8亿美元2.由于HYNIX已经无力追加对HYDIS的投资,如果这块资产不及时转卖出去,必将难以为继,从而给其债权银行带来更大的风险。
TFT-LCD生产线简介
• 2010年9月3日,“中国内地首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产品点亮仪式” 在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举行。标志着京东方合肥6代线 正式进入试生产,也标志着中国液晶显示产业有了新的突破,迎来 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从此,彻底结束了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无 国产屏的历史,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 “中国创造”水平提升到一 个新台阶。
www.njgrandeur .com
Grandeur
• 到2011年三季度,京东方北京8.5代线开始投产,中国将彻底实现从 1.8英寸到55英寸的全系列液晶显示屏的国产化,企业国际竞争力也 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条线将彻底结束我国40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市 场需求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一项目在2010年7月主体厂房已经封 顶,它标志着京东方基本完成了危机中的战略布局。
京东方TFT-LCD生产线的发展
京东方第五代TFT-LCD生产线
三 全世界范围LCD的生产
日本液晶显示产业发展研究
发展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www.njgrandeur .com
Grandeur 1. TFT-LCD生产线的演进
• 近年来新型显示器件,特别是以液晶显示器(LCD)为旨的各种新型平 板显示器件(FPD)得到了迅速发展,21世纪将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大 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工艺的简化,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 器(TFT-LCD)产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呈现了爆 发式的增长。
www.njgrandeur .com
Grandeur 2.国内LCD主流生产线
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1、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电信(0728.HK)以55.6亿美元收购六省市电信资产。
2、花旗集团从中国银行购入了面值18亿美元的不良资产。
3、纽约上市公司中海油以6.15亿美元收购里海油田8.33%股权。
4、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成立净资产超过4.5亿欧元的新公司:新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
5、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GIC)、国际金融公司(IFC)以27亿元人民币共同持有兴业银行略低于25%的股份。
6、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
7、上海东方控股出资19亿元人民币收购高速公路经营权。
8、雅虎香港以1.2亿美元收购中国3721网络公司。
9、南钢联合要约收购南钢股份:南钢联合有限公司对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1.44亿股流通股和240万股法人股发出要约收购,总涉案金额达8.5亿多元人民币。
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一例要约收购案例。
10、美国柯达收购中国乐凯股权:乐凯集团分两次将其持有的乐凯胶片20%国有法人股转让给柯达。
柯达将向乐凯胶片投入约1亿美元现金及其他资产,并提供各项技术的支持。
点评:2003年的非典事件和持续的证券市场低迷未能抑制中国并购市场的巨大活力,在国内民营经济高速增长和全球公司在中国的强力扩张的压力下,中国大型国营企业改变了按部就班地在自身改制的圈子踟躇不前的状态,在年末突然发力宣告以重组并购为主要手段进行产业整合和建立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资本市场主体--并购市场正在摆脱证券市场长期的钳制破土而出,寻求在主流经济的突破。
而且,中国企业在并购领域、交易方式和定价基础等市场导向的并购操作层面上正在与全球并购的格局趋同,甚至影响全球并购的周期与走向。
2003年的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从几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潮流。
构筑国家经济安全底线入世后,全球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竞争已经不仅是对市场资源、核心商品、制造能力的争夺,而是对一国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发展能力的掌握。
全球第五代和第六代TFT-LCD生产线概况
全球第五代和第六代TFT-LCD生产线概况2003年全球将有8座第五代面板生产厂投产,分别为韩国LG.Philips 2座、三星2座,台湾的友达、奇美、彩晶、广辉等4座。
2004年将增加6座,其中,友达、群创科技各1 座五代厂投产,三星、日本夏普各1座第六代厂投产,同时,中国大陆厂商也正在规划2条生产线。
1、三星电子TFT-LCD第五代生产线状况2002年第2季度,三星电子位于南韩公州忠清南道的第五代TFT-LCD面板厂开始量产。
生产线玻璃基板的规格为1100mmx1250mm,可以切割12片17英寸面板或6片24英寸面板。
2003年三星电子为大幅增加TFT-LCD面板产量,从今年5月份开始正式启动天安厂五代线第三阶段计划,将第五代生产线的产量由5.5万片提高到 6.8万片,并在7月将产能提升到最大的10万片。
同时,最快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启用具备6万片月产能的另一条五代线-L6。
三星电子2003年第一季度,中、大尺寸LCD生产总量为336万片,其中,显示器用170万片、液晶电视用16万片、笔记本电脑用150万片。
预计今年第2季度通过扩大五代线产能,将产量提高到460-470万片,将比第一季度增加约130万片。
第五代生产线,主要将扩大17英寸以上大尺寸产品的生产,今年计划将17英寸面板的产量比去年增加3倍,19寸面板增加5倍,液晶电视用面板则增加2至3倍。
2、LG.Philips LCDTFT-LCD第五代生产线状况2003年LG.Philips LCD将开始启用第2座五代生产线-P5,玻璃基板规格为1100×1250mm,上半年月产量3万片,并逐步增加到6万片。
同时,计划在2003年底,将五代线整体月产能增加到12万片(含P4的6万片)。
该条生产线适用于最近需求激增的17英寸显示器用面板,每片基板可生产12片17英寸面板,将有助于缓解目前供货紧张的局面。
同时,随着第二条五代线的启用,该公司的五代线将具备15英寸、17英寸、Wide18.1英寸与19英寸显示器用TFT-LCD,以及26英寸、30英寸Wide与42英寸电视用TFT-LCD等多样化产品线,可灵活地应对各种客户的需求。
液晶战争-京东方8.5代线
液晶战争——京东方8.5代线工程投资额:280亿元工程期限:2009年——2011年京东方8.5代TFT(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生产线,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超过280亿元。
自从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贝尔德(J.L.Baird)在穷困潦倒中,发明世界第一台机械扫描式黑白电视机以来,电视已经从实验室走入了千家万户,并从最原始的机械扫描式电视机,发展出黑白球面显像管电视机(1929年)、彩色球面显像管电视机(1954年)、彩色纯平显像管电视机(1998年),直至现在流行的液晶/等离子电视机;屏幕尺寸也从最初的几英寸发展至205英寸。
技术进步给消费者带来了视觉享受,也为显示器产业带来了深刻变革。
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间掀起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小小的显示屏见证了无数企业的兴衰荣辱。
我国做为世界最大的CRT、液晶电视制造国,在显示器产业发展历史上有着惨痛的教训。
了解中国电子产业的朋友都知道一个词——“缺芯少屏”,芯就是芯片,屏就是显示屏。
早在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电视工业时,由于缺乏彩色显像管核心技术,在政府主导下启动了“彩电国产化”工程,由银行出资近200亿美元,从日本成套引进17-21英寸彩电生产线,在全国建成了八大彩色显像管厂(7家合资)和八大玻壳厂,同时引进113条彩电装配生产线,遍布于全国各地,由此诞生了长虹、TCL、康佳、海信等彩电巨头。
到1987年,中国彩电年产量达到1934万台,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此后依靠成本规模优势,迅速挤垮了国外同类产业。
大规模的重复引进,在让中国电视工业崛起的同时,也使得行业进入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局面。
各大彩电集团在惨烈的价格战中,利润严重下滑甚至亏损,失去了进一步推动核心技术升级的能量。
到2004年,当世界电视产业从传统CRT(显像管)显示器,向液晶、等离子等新型平板显示器转换时,中国彩电工业再一次惨遭淘汰。
至2009年的短短五年时间里,中国花费20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彩色显像管工业,被技术换代风暴彻底摧毁。
京东方案例分析
2、经验面: 和松下、与日本旭销子、日端、日伸合作; 合资组建浙江、深圳京东方的合资公司; 与冠捷科技合资建立东方冠捷; 成为控股公司,主要依靠子公司支撑,没绝对决策权,发 现合资的弊端。 开始自研,但技术累积不足,放弃。 收购现代STN业务,实现了技术的转移。
小结:发现了合资的弊端,试图走出合资的发展模式。
• 母公司收入很少
• 子公司收入支撑母公司 合资:东方冠 • 中方:市场销售、材料供应 捷(+冠捷科 • 整机组装领域 • 外方:技术、生产现场管理
技)
• 无法掌握核心技术 • 产业升级仍需引进技术 • 中方话语权削弱
1994
确定总体 发展思路: • 合资组建浙 江、深圳京 平板显示
东方 • 8年选择主攻 方向
对技术的分析趋势错误会导致收购的方向错误也许收购没多久就有新技术出董事们对亍收购业务不赞同如果其后稍有点问题会让股东失去信心撤资等问题会纷沓而至
京东方结构模式 京东方行为 行为分析 思考题结论
合资:BMCC • CRT上游零部件:电子枪, (北京电子管 厂+日本松下) 端子连接器等
京东方
合资:浙江京• VFT(真空荧光显示器)、 东方、深圳京 LED(发光二极管)等 东方等系列合 资公司 • 上游零部件业务
1998
TFTLCD研发 论证
• 晚于业界领 先厂商
• 尝试合资介 入TFT产业
2001.6
合资收购 韩国现代 失败
• 与台湾剑度 合作,计划 组建合资公 司收购现代 • 合资收购计 划破产
收购韩国 现代STN 业务
• 从合资到收 购的第一步 • 组建现代液 晶显示器株 式会社,实 现技术向本 土转移
分析
京东方2003年对现代TFT-LCD和冠捷的两次跨国收购,使其由一个国内企业迅速转型为一 家跨国公司。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在资金链,企业融合或者技术创新等方面带来严峻考验。 收购造成巨大资金压力。对亍京东方而言,高额收购资金将是重负。若整合不好,将 使京东方因消化不良而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拖垮集团。 当时的机遇虽然行价降低收购价格降低,同样也意味着TFT-LCD业务是否逐渐失去市 场。对技术的分析趋势错误,会导致收购的方向错误,也许收购没多久就有新技术出 现。 董事们对亍收购业务不赞同,如果其后稍有点问题,会让股东失去信心,撤资等问题 会纷沓而至。 收购了业务,但是如果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消化不良,被收购方的技术人员流失,核 心技术进一步应用和创新会失败。此外,如果没有持续对这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创新 和实际投入,也会让业务收购后价值降低。 收购完成后,京东方将接收大量来自韩国现代的员工。并购后如何稳定员工情绪,留 住关键员工,以及及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员工文化背景的差异等等问题都会是 对京东方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财务绩效分析―以京东方为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财务绩效分析―以京东方为例论文导读::金融危机掀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股新热潮。
然而并购是否真的会给企业带来价值?本文以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为例进行并购后财务绩效实证分析,以EVA方法并辅之以杜邦分析得出并购后京东方各项财务指标均受到负面影响,投资者价值遭到毁损的结论并分析其原因。
最后总结经验以供后来者借鉴并提出适当建议。
论文关键词:海外并购,财务绩效,EVA分析,杜邦分析一、引言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逐渐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踏上了海外并购之路。
而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我国掀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热潮,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在海外寻求并购目标。
中石油中海油的频繁出手,联想拿下IBM的PC业务,工商银行巨额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股份等案例成了国际金融界被经常谈起的话题[2]。
金融危机以来,鼓励中国企业出海抄底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IT是技术进步最快的行业,企业的并购和重组成为发展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更是频频发生。
本文以京东方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为例[3]进行分析,通过EVA分析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并辅之以杜邦分析方法深入挖掘其原因,从实证角度论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否真正创造价值,对我国IT企业海外扩张战略提供借鉴。
二、相关文献综述Anand和Delios(2002)结合OIL的分析范式指出投资者自身的核心优势资源和东道国的目标资源性质,决定了跨国并购创造价值的可行性。
Aulakh和Kotabe(1997)认为,企业在国外市场经营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受其组织结构、历史经验及目标资源的技术特征等因素制约,这些内生因素对于以跨国并购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后对本国母公司及海外子公司的绩效有重要影响。
Kim和Hwang(1992);Hennart和Reddy(1997)从文化差异论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并购双方要合理应对民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双重文化差异增大了并购整合的难度,并购双方很容易出现彼此不信任、缺乏合作的情况,这将制约资源转移的效果和效率,限制目标公司财务绩效的提升。
京东方收购HYDIS
证券代码:000725 证券简称:京东方A 公告编号:2003-004 证券代码:200725 证券简称:京东方B 公告编号:2003-004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TFT-LCD业务资产实施情况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并对公告中的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承担责任。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现将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京东方”)在韩国设立全资子公司BOE-HYDIS技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BOE-HYDIS”),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HYDIS”)TFT-LCD(薄膜晶体管彩色液晶显示器件)业务资产的实施情况公告如下:一、本次资产收购项目的实施概况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京东方在韩国设立子公司BOE-HYDIS,并授权BOE-HYDIS作为本次资产收购的买方。
根据京东方与韩国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HYNIX”,为HYDIS 的母公司)、HYDIS,于2002年11月29日签定的《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建筑物销售与购买协议》、《土地租赁协议》和2003年1月17日签定的《关于“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的补充协议》的规定,确定TFT-LCD业务的非流动资产收购价格为38000万美元,营运资金及海外子公司收购价格为-3217万美元,与TFT-LCD业务相关建筑物占用及相邻的土地由BOE-HYDIS承租,租赁期为30年(只要上述建筑物存在,租赁期将自动延续5年)。
因HYNIX已将土地向韩国银行设置抵押,BOE-HYDIS在租赁土地时仅在部分地块上登记了地上权,该地上权为第一优先权(根据韩国法律的规定,建筑物的所有权与土地的所有权分离,为了保障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建筑物所有权人有必要取得该建筑物所占地块的所有权或第一地上权,土地所有权人要保证土地租赁人对该土地的第一使用权),取得该第一优先权可以保证BOE-HYDIS对建筑物的安全有效的使用。
京东方海外并购的战略分析
京东方海外并购的战略分析作者简介:崔号,男,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会计学专业。
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前后,京东方还进行了两次大的海外并购,即2001年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所持的STN-LCD及OLED业务的资产,以及2003年协议收购FIELDS PACIFIC LIMITED持有冠捷科技的股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连续三宗收购行动,反映了京东方打造显示器件产业链的战略意图。
目标:产业升级如果说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CRT(彩色显像管)显示器时代的话,那么21世纪将是以液晶显示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时代。
液晶显示技术经历了扭曲向列(TN-LCD)、超扭曲向列(STN-LCD)和薄膜晶体管阵列(TFT-LCD)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目前,TN-LCD已逐步迈入衰退期,市场需求逐渐萎缩,而且生产能力过剩,价格竞争激烈。
STN-LCD已逐渐过渡到成熟期,生产技术完全成熟,市场需求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而TFT-LCD则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市场需求正急剧增长。
京东方早期从事相关于CRT显示器的相关零组件生产与制造,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CRT显示器生产基地,但TFT技术仍基本空白,掌握TFT技术成为京东方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手段:技术并购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但是比较整个国际显示技术领域,京东方的整体技术落后有十五年之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京东方急需取得技术突破来扭转被动局面。
那么为什么要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呢?就TFT-LCD产业而言,这是一个技术和市场周期都很短的行业,之所以直接采用并购方式获取技术,是因为其在各种发展模式中是有一定优势的(见表一)。
表一:发展TFT-LCD产业的模式分析合资模式引进技术自我发展收购审批难度小,时间短难度小,时间短难度大,时间长筹备期长长短投资投资总额较大,投资集中投资总额较大,投资集中投资分段,资金压力小核心技术较慢,先进性强自我消化,难度大快速拥有时效性取决于合作伙伴不确定因素多明显市场导入较慢慢快风险一定市场周期内较小较大一定市场周期内较小韩国企业在TFT-LCD产业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背景:京东方: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创立于1993年的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
公司先后通过独资以及国际领先的显示技术企业合资或合作等形式,不断扩大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作为,其各种主要产品均在各自领域保持国内或世界领先地位,至并购前,京东方已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CRT(彩色显像管)显示器生产基地。
然而,液晶显示器才是显示器发展的主流。
而,国内的TFT—LCD产业刚刚起步,各项技术还不成熟,再加上液晶行业本身是一个资金、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市场风险很大。
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Hynix)是全球主要芯片制造商之一,受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全球存储晶片需求下降打击,订单量剧减,现今严重短缺。
从TFT—LCD的生产工艺上说,对各种原产料和基础设施有着严苛的要求,加之为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不得不维持很高的研发费用,使得这一产业对资金的要求很大。
为了保持其在芯片生产方面的竞争力,解决面前的财务危机,出售TFT—LCD部门在所难免。
过程:2002年9月时,京东方就发出公告,公司将出资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但由于京东方和Hynix在收购价格上存在分歧,最终于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TFT—LCD事业韩国子公司,BOE—Hynix技术株式会正式成立,TFT---LCD 业务也顺利实现有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向BOE—Hynix技术株式会的过渡。
此次收购采取了“全部资产+营运资金”的模式,支付的3.8亿美元,仅用于收购HYDIS 的全部资产,包括HYDIS用于TFT—LCD生产的所有固定资产,以及技术、工艺和其全球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
关于用于收购营运资金的金额,据有关方面的估计,约在7000万美元左右。
京东方收购HYNIX时运用了杠杆融资的创新方式,通过海外银团融资解决了部分收购资金。
收购总加款中,真正自筹的资金只有1.5亿美元,另外的2.3亿美元,一部分来自Hynix 最大的债权银行韩国汇兑银行联合其他3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提供的贷款,另一部分来自Hynix提供的卖方信贷。
意义:京东方通过杠杆融资的创新方式,成功实现了对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TFT—LCD 业务和资产的收购,同年,其利润得到快速增长,获得了较大的协同效应,为京东方在平板液晶显示器生产和技术上实现后发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收购,京东方获得了HYDIS庞大的全球营销网络,以及包括IBM、夏普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广泛客户群。
四、南汽收购罗孚汽车南汽集团:现有资产总额达120亿元,占地面积340余万平方米,1.46余万名职工,拥有25家控股子公司、7家参股公司、400余家关联公司拥有四大整车生产公司——南汽跃进、南京菲亚特、南京依维柯、南汽新雅途,年综合生产能力达20万辆。
罗孚汽车集团:其旗下曾拥有诸多汽车品牌:罗孚、MG、捷豹、陆虎、mini等等,其中P5曾成为包括哈罗德•威尔逊首相、撒切尔首相以及英国女王的私人用车。
1986年,罗孚被英国航空公司买下,所有出品的新车都可以使用罗孚(Rover)标志。
由此罗孚的品牌价值大大削减,罗孚从女王专用车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经济型轿车。
英国航空曾将其卖给宝马,最终宝马对罗孚失去信心,2005年4月8日,在未获政府的拯救贷款之后,罗孚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出现了高速增长,特别是自2002年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出现了稳步增长,2005年全国汽车业实现累计产销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
于是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国内设厂生产,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的时候,本土汽车却湮没无声。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换技术等于零,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成为中国汽车业的“阿基里斯之踵”。
南汽认为通过整体收购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分布,不但能够获得从系列整车车型生产设备,同时,也能获得其生产及研发技术。
过程:2003年6月16日,上汽集团与罗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开发新型车、拓展罗孚全球汽车市场,其中中国市场是重点。
2004年11月22日,罗孚公开表示,上汽正与其谈判,计划出资10亿英镑收购罗孚,罗孚将以现有的技术研发平台、工厂等出资,共建合资公司。
2004年12月,罗孚同意上汽出资6700英镑,购买几乎囊括了罗孚所有技术核心的知识产权——包括罗孚1.1L—2.5L全系列发动机、75型和25型两个核心技术平台。
2005年2月,南汽和上汽达成共同收购罗孚的协议。
2005年4月7日,罗孚宣告破产,上汽随即申明,已获得罗孚部分核心资产,并明确表示不会收购罗孚的全部资产,破产后的罗孚由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托管。
2005年7月,上汽与福特前往欧洲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马丁•利奇及Magma公司,联合对外宣布,对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共同竞标罗孚及动力系统公司的联合管理权。
2005年7月中,南汽单独向罗孚全部资产提出收购要约。
2005年7月22日,普华永道宣布罗孚已被南汽收购。
1、南汽一直有一部分产能没有充分发挥,因为其本身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落后,特别是发动机问题制约着南汽的发展,而此次收购南孚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有效的促进南汽产品结构的优化。
南汽原来的汽车工业格局一直生产轻型,后来也通过合资上了轿车,但是,主要还是小型家用车为主,中高端产品缺乏。
而罗孚车型齐全,是欧洲百年老店,,能很好的搭配南汽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3、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五、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背景: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
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淘宝网,取得了不小。
是企业间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为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遍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几次杯《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雅虎:雅虎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世界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不论在浏览量上、网上广告上、家庭或商业用户的解除面上,都居于领导地位,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
同时也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当时阿里巴巴面临着资金压力,如果这项交易达成,可有效的解决阿里巴巴的资金流通问题。
另外,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虽然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等子公司近年来发展前景很好,但是,网络公司的迅速发展,给阿里巴巴还是带来了不少竞争。
那雅虎他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其本身在国际上就拥有很大的品牌影响、成熟的业务模式与技术、丰富的资源,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并购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过程:2005年8月17日,雅虎同阿里巴巴签署股权收购和赠股协议,双方建立盟友关系。
其协议内容为雅虎支付2.5亿美元现金收购阿里巴巴2.01亿股普通股,转让将从日本软银集团全资子公司收购的淘宝网股份,以及将雅虎中国区业务及运营并入阿里巴巴。
雅虎将持有阿里巴巴40%的完全摊薄股份,。
同时雅虎将同日本软银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SBTB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淘宝网股权收购协议,以3.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SBTB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淘宝网股份,雅虎获得的淘宝网股份将全部用于换购阿里巴巴股份。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支付宝公司、拍卖网站、以及雅虎中国门户,从信息的公布上来看,无疑是双赢的。
雅虎走出了在中国发展的低谷与本土企业相联合,有了新的发展。
这次中国史上互联网中最大的收购案无疑,给阿里巴巴还是雅虎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沃尔沃: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花了64.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沃尔沃成为福特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沃尔沃品牌值得去买: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萨博。
已有82年历史的沃尔沃,是欧洲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
吉利: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创建于1986年11月6日,1997年吉利开始进入汽车产业。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8000名,2002年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421位、“浙江省100强”第28位。
2003年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迅速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
目前拥有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四大整车制造基地。
吉利发展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者的热情支持。
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等国内商业银行都给与了吉利强有力的支持。
吉利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贯彻“对外凝聚吸引,对内培训提高”二条腿走路方针。
吉利控股集团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为己任,让更多的老百姓早一日拥有汽车,早一日享受快乐人生而不懈努力。
近年来,尤其是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沃尔沃在福特的旗下,但还是改变不了其家道中落的贵族小姐的命运,资不抵债,亏损严重,销售大幅下降,产能放空,采购成本上升但是吉利毕竟是个新兴的汽车产业,其性能和百年老店沃尔沃是没法比的。
他在安全性方面、发动机等电气设备上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而沃尔沃则是被称为全球安全性最好的车,且它是一家欧洲百年老店,名声在外。
吉利想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收购沃尔沃,掌握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从而促进吉利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
过程:2008年底,福特方面宣布出售沃尔沃轿车公司,吉利方面立刻组建了谈判团队赴欧谈判。
2009年1月中旬,李书福率团会见了福特的首席财务官、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这是双方高层就沃尔沃的并购事宜进行的第一次正式会面。
随后吉利收到了福特方面发出的正式邀请,对沃尔沃的并购流程由此展开。
2009年9月,吉利首度证实竞购沃尔沃。
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优先竞购方。
2009年1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商务部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
2009年12月23日,吉利宣布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标志着谈判进入收尾阶段。
2010年3月28日,吉利斥资18亿正式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
意义:第一,通过收购沃尔沃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打通了一个通道,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第二,对提升一个民族的品牌,让中国汽车立足于世界舞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三,有利于中国的消费者。
第四,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
第五,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
第六,实现并购后,吉利将充分调动发挥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