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法

合集下载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1. 引言

在道路土工建筑中,填方路基是常见的施工方式,尤其是在地势较陡峭的地区或需要提高道路标高的地段。填方路基经常面临着路基沉降的风险,这种沉降会对道路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道路的安全。因此,为了及时监测填方路基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2. 观测目标与内容

2.1 观测目标

本观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监测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填方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观测内容

观测内容包括:

•基准点的测量:在填方路基下选择若干个合适位置进行测量,确定基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作为后续测量的基准。

•填方路基的沉降测量:在填方路基上设置若干个测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定期进行测量,获取填方路基沉降的数据。

•环境参数的监测:监测填方路基所在区域的气温、湿度、降雨量等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环境因素对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

3. 观测装置与仪器

3.1 观测装置

•水准仪:使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全站仪:作为替代方案,全站仪也可以用于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但需要注意其测量精度和定位精度。

3.2 数据采集与存储

•数据采集仪:采用专业的数据采集仪,将观测到的数据实时采集和记录。

•数据存储设备:使用高容量的存储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和备份。

4. 观测方法与步骤

4.1 基准点的测量

在填方路基下选择若干个位置作为基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得到基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4.2 填方路基的沉降测量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精)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精)
路基沉降观测技术
目录
1、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目的 2、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3、公路路基沉降观测传统技术 4、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新技术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目的
高填方路基、软地基
➢ 根据测定数据调整填土速率 ➢ 预测沉降趋势,确定预压卸载时间、结构物及路
面施工时间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 观测频率要求
➢ 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观测频率应与沉 降、稳定的变形速率相适应,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
➢ 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 ➢ 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期间观测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
定,半月或每月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
➢ 观测点布设要求
每个断面需埋设3个沉降观测设备。
⑦ 当上铺土层在3040cm时,向水管内注入 加有颜色的水,用以区分 读数(加水过程必须保证 水管内没有气泡)。
⑧ 安装沉降杯(区分气管和水管)
⑨ 向方桩侧水管内用注射器补满水,等液面稳定 后分别读取并记录水 管初始读 数,然后用塞子将 测管堵住,防止管内进土。
⑩ 埋桩(冬季应在水管外包保温棉),并人工掩 埋沉降杯(保护沉降杯,以免机械回填时被打翻)
➢ YY-1型沉降观测设备
1、特点 精度高,误差在3mm以内 安装、使用操作简便 设备易于保护,且不影响正常施工 耐久性好,能够满足长期沉降观测的要求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第二标段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

编译:

审计:

日期:

1.项目概述

马新成区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众服务中心主干道。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和拓展经开区和凯马新城的城市发展空间,对后续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凯西新城州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起于凯斯大道,与凯斯大道左侧90°相交。路线全长3163.394,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 km/h。

为及时控制路基开挖的沉降和位移,指导路基施工过程,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的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

2.3工程测量规范

2.4路基横断面图

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

3.1控制和保证路基工序质量,确保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面积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

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分析,预测沉降趋势,

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保证路基路面完工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4.1观察内容

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和路基沉降观测;涵洞与路堤过渡段的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的设置

4.2.1基础沉降观测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方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面中心线上埋设沉降板,进行第一次观测。

4.2.2路堤水平位移观测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每隔100~200m 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和10m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在路基填筑前埋设,进行首次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一、编制范围

XXXX铁路综合Ⅲ标XXXX段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岩溶注浆等施工项目。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

2、《新建铁路XXXX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图集》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

三、工程概况

XXXX铁路综合Ⅲ标XXXX段全线路基长度7km左右,客运专线设计,有砟轨道,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施工中应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

四、路基沉降监测布置

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50m设一个监测断面。地势平坦、地基均匀良好的路堑与填高少于5.0m的路堤,监测断面可放宽至100m。地形地层变化处,地质条件最差,必须设置监测断面。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一般过渡段在距台尾2m、15m、30m等处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其中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应在构筑物中心位置应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分为地基沉降监测和

路基面监测;正线路堑地段每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土质或全风化岩质路堑监测断面仅在路基面设置监测点,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应

设置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另外在软土、松软土地段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个监测断面应在路堤坡脚外2m和8m处设置位移观测桩,观测桩采用φ20

钢钎,埋深大于30cm。

1、基底沉降监测:一般监测断面为在线路中心埋置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但当压缩层厚度>25m时,应在线路中心埋设一个沉降板。单点沉降计的埋设

深度原则上应将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至基岩强风化层面,当基岩强风化层面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1.背景介绍

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土层由于自身重量和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垂

直沉降变形。观测路基沉降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路基变形的情况,以便

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确保路基的安全。

2.观测目的

通过观测路基沉降,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了解路基的沉降速率和变形趋势,为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

(2)判断路基土层的稳定性,评估路基工程的安全性;

(3)记录和监测路基沉降的历史数据,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3.观测方法

(1)传统方法:使用水准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在已建立的基准

点上进行直接测量,获取沉降点的高程变化。

(2)全站仪法:使用全站仪测量仪器,通过摄像测量和数据处理,

获得沉降点的三维坐标变化。

4.观测点选择

选择观测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重要的交通干线和重大工程,观测点应覆盖整个路段,均

匀分布,反映整体情况;

(2)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或已知存在沉降问题的路段,观测点应密集

设置,以便更加准确地监测变形情况;

(3)观测点应尽可能选择在路基上的固定建筑物或地物,以确保稳

定的基准。

5.现场观测要点

(1)观测前应进行周边环境的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沉降观测的因素;

(2)观测时应照明良好,保证观测点的能见度;

(3)观测时应避免触碰设备,以防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4)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记录和标注观测时间、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便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

(5)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计算分析沉降变形情况,

制作观测报告。

6.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沉降观测检测操作方法

沉降观测检测操作方法

沉降观测检测操作方法

沉降观测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工程检测方法,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桥梁、道路等的沉降情况。其操作方法一般如下:

1. 设定测点:确定被测物体(如建筑物)的支撑点,设立测点。

2. 安装测量设备:在测点位置安装沉降仪或倾斜仪等测量设备。

3. 进行基准测量:在建筑物建成后或设置测点之前,进行一次基准测量,获取建筑物的初始高程。

4. 进行定期测量: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情况。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制作沉降曲线、沉降图等。

6. 判断测量结果:根据沉降曲线、沉降图等结果,判断建筑物是否存在沉降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7. 提出沉降处理方案: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相应的沉降处理方案,进行修复或加固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沉降观测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测量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一、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

1、沉降推算:指根据实测沉降观测资料,利用数学方法对后期沉降速率总沉降量以及工后沉降值进行计算分析,是确保客运专线路基,尤其是松软土路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的必须环节(工序).

2、预测预压时间:在施工期任意时刻(TN),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出满足工后沉降的时间(T),预测还需预压的时间(T-TN) 指导下步施工计划的安排.

3、预测施工期沉降:合理预留沉降量.

4、过程控制:根据沉降观测资料控制填土速率,及时评价地基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5、路基施工监测工作包括了地基沉降观测和边坡稳定性观测等内容。

综上所述,观测的目的在于通过施工期间观测数据分析、判定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长期观测数据的分析评价路基结构的变形发展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二、路基沉降观测的要求

1、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几何水准测量,按二级沉降观测要求,使用DS1 或DS05 型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

实施过程中应参照《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2、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三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 个月内,每五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

3、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一、背景

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

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公路使用量的增加,公路工程的沉降问题也日益凸显。沉降会导

致路面变形、路基变形、交通安全风险、边坡稳定性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

功能和安全性。因此,对于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观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本观测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变化

情况,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目的包括:

1. 获取公路工程沉降的数据,评估其影响程度;

2. 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

本次公路工程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

1. 路面沉降观测:主要通过GPS观测路面的沉降情况,包括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沉降变化;

2. 路基变形观测:通过地面测量仪等设备对路基的变形进行监测;

3. 边坡变形观测:使用倾斜仪等设备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4. 环境监测:监测周边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气温等。

四、观测方法

1. GPS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GPS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沉降值;

2. 地面测量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地面测量,选择合适的观测线路和观测点,利

用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3. 倾斜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倾斜仪的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

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倾斜值;

4. 环境监测方法:监测站点周边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定期观测环境因素,并记录相关数据。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一、引言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

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

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

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0

1.1 施工规范、标准0

1。2设计文件0

1.3相关文件0

2、工程概况0

2.1线路概况0

2。2主要技术标准2

2。3工程特点2

3、工程重难点分析2

4、沉降变形观测3

4.1工艺流程4

4。2施工准备5

4。2。1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5

4。2。2变形监测网的建立5

4。2.3沉降观测具体要求6

4。3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7

4.3。1桥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7

4.3.2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8

4.3。3桥涵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14

4。3。4路基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15

4.4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16

4.4.1连续梁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16

4。4。2墩台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16

4。4.3人工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17

4.4.4自动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18

4。4。5过渡段及横向结构物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19

4.5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19

4.5.1桥梁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19

4。5.2路基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20

4。5.3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21

4.6 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22

5、观测点元件的保护22

6、沉降观测设备和人员组织23

6.1沉降观测设备23

6.2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23

相关人员资质证书和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见附件.23 6。3测量人员岗位职责23

7、其他保证措施24

7.1仪器管理24

7.2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25

7。3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制度25

7。4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25

7。5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26

7。6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27

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路基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道路或铁路等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

现象,以及进一步评估这些沉降对于结构的影响程度。路基沉降观测方法主要分为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遥感技术两种。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和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

水准测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测量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水准点和基准点,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测量,从而得到路基沉降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较高,结果可靠,但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测量人员和设备,并且测量周期较长。

全站仪是一种集合了测角、测距、测高等功能的现代测量仪器,通过设定测量站点,测量路基上待观测点的坐标,再结合多次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沉降分析。全站仪测量方法准确性较高,而且可以进行实时测量,但仍然需要相对较长的测量周期。

GNSS测量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测量,通过设置接收天线在待观测点上,可以实时获取到该点的三维坐标。GNSS测量方法具有高度自动化和实时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测量的误差,但是受到卫星信号遮挡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城市密集地区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除了传统测量方法,现代遥感技术也可以用于路基沉降观测。遥感技术主要包括

激光扫描雷达(LiDAR)和卫星遥感。

激光扫描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光来获取物体表面信息的技术。利用激光扫描雷达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可以检测出路基沉降的情况。激光扫描雷达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据,但是该技术的设备和操作成本较高。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道路沉降的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解决沉降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观测设备选择、观测点设置、实施观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 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在进行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确定观测的时间、频率、观测点等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观测。

2. 选择观测设备:根据观测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一般常用的设备有沉降标杆、水准仪、全站仪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观测。

3. 安排观测人员:确定观测人员及其职责,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观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观测工作。

4. 保障工程安全:在进行沉降观测施工之前,需要对观测区域进行安全评估工作,确保观测过程中观测人员的安全。

5. 确定观测点位置: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具体位置,在观测点周围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以便观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三、观测设备选择

1. 沉降标杆:沉降标杆是常用的观测设备,用于测量地表沉降的情况。沉降标杆一般由一根稳定的基柱和上部的标记杆组成,通过测量标记杆和基柱之间的相对位移来确定沉降的情况。

2. 水准仪:水准仪是用来测量地面或建筑物水平方向的仪器。在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中,可以使用水准仪来进行水平方向的观测,从而确定地面的沉降情况。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一、背景介绍

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是为了了解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

掌握路基的稳定性,以便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本文将介绍一种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二、观测目标

本观测方案的目标是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包括实际沉降量和沉

降速率。通过观测,可以了解路基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

保公路的安全通行。

三、观测方法

1.观测点的选取

为了全面了解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该在路基不同位置选取观测点

进行观测。观测点的选取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路基不同部位的使用情况,如高速公路的匝道、桥梁附近等,这些

地方的沉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路基的地质条件,如土质、岩性等,地质条件不同会对路基的变形

产生影响。

2.观测仪器的选择

为了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一般来说,

可以选择全站仪、水准仪或GPS仪等仪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并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3.观测方法的确定

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可以采用静态观测法或动态观测法。静态观测法是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观测,通过测量地面标志点的位置变化来计算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动态观测法则是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来计算路基的变形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四、观测程序

1.建立基准点

在观测前,应先建立基准点。基准点应选择在不会发生沉降的位置,如周围的岩石或土质较硬的地方。建立基准点可以使用GPS仪器或全站仪等设备测量,确保基准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定期观测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观测。在观测过程中,要确保选取的观测点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施工活动、地质灾害等。

路基沉降观测钢球法

路基沉降观测钢球法

路基沉降观测钢球法

路基沉降观测钢球法是一种用于监测路基沉降情况的重要方法。通过在路基表

面放置钢球,并利用测量仪器对钢球的位置进行定期观测,可以及时发现路基的沉降情况,为路基维护和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首先,钢球法观测路基沉降的原理是基于钢球的位置变化来反映路基的沉降情况。在进行观测时,首先需要在路基表面选取一定数量的钢球,并固定在路基表面上。然后,利用测量仪器(如测距仪、全站仪等)对钢球的位置进行定期测量,记录下钢球的坐标值。

其次,钢球法观测路基沉降的步骤包括钢球的选取和固定、测量仪器的设置和

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在选取和固定钢球时,需要注意钢球的大小、材质和固定方式,确保钢球在路基表面不易移动。在测量时,需要将测量仪器准确放置在固定的测量点上,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最后,在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测量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路基的沉降情况。

钢球法观测路基沉降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数据准确可靠。通过钢

球法观测路基沉降,可以及时监测路基的变形情况,为路基的维护和修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钢球法观测路基沉降也可以用于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监测,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沉降问题,确保路基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钢球法观测路基沉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监测方法,可以为路基工程

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通过定期进行钢球法观测,可以及时监测路基的沉降情况,为路基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保障路基的安全和稳定性。希望相关部门和工程人员能够重视路基沉降观测,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路基的质量和安全。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兰渝线

广元至重庆段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LYS -11标段

(DK669+500~DK693+520)

编写者:

审批者: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兰渝铁路LYS-11标二分部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实施性)

设置沉降观测是为了真实的了解该段路基的承压、位移速率等各方面的数据,为施工及运行后的观测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沉降观测的种类:

1、沉降观测板。

2、位移观测边桩。

3、沉降观测桩。

二、材料及埋设要求

1、沉降观测板由钢板或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

钢板尺寸为50*50*1cm,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为50*50*3cm,测杆采用40mm的钢管,与底板固定在垂直位置,保护套采用塑料套管,套管尺寸以能套住测杆并使标尺能进入为宜。沉降观测板埋设在观测断面线路中心位置,底面在软基处理上部垫层顶面,站场断面至少设置两个沉降观测板。随着填土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加高。接高后测杆应稍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避免填料落入管内影响测杆自由下沉,顶帽高出碾压高度不宜大于50cm..

2、位移观测边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15cm,长

度不小于150c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刚测头。边桩埋设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0c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在两侧路堤坡脚1~2m

及10~12m处各设一个位移观测边桩;埋设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边桩放入孔内。桩周夯实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稳定。3、沉降观测桩采用直径40mm的钢筋,长度40cm,直接在两侧路肩各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

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土地利用日益增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密集开展导致地基沉

降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沉降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施工目的

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对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

掌握地表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三、施工方案

1. 测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特征,合理布设观测测点,保证测点分布均匀、覆盖

面广。

2. 仪器选择

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仪器,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频次

制定合理的观测频次,一般选择每天定时观测一次,突发情况下可随时增加观

测频次。

4. 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需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定期制作观测报告,做好数据

备份与归档工作。

四、施工流程

1.勘察测量

2.测点布设

3.仪器调试

4.数据采集

5.数据传输与处理

五、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观测操作规程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

3.观测数据交叉验证

六、安全措施

1.观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观测场地需设置警示标志

3.遇到雷雨等恶劣气象情况需及时撤离

七、验收标准

1.观测数据准确,符合规定精度要求

2.观测报告清晰明了,数据可靠

3.施工过程中无影响观测的意外事件发生

结语

沉降观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法 2.5.2.9.1 路基沉降观测流程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工艺流程见路基沉降观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1-26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2.5.2.9.2 监测测试项目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监测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

原位测试 制定方案

上报审批

元件埋

初测值调试

取得强度增长规律

调整填土计划

停载

路基稳定

采取措施

数据处理系统

第一阶段填土计划

填第一层土

动态跟踪观测 采取处理措施

总结阶段成

下一阶段填土

填土至设计标高 预压期观制定卸载标准 满足卸载要

一段施

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过渡段不均匀变形的监测、深厚层第四系地层的分层沉降监测、软土及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边桩位移监测、桩网结构的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监测等内容。

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①基底沉降监测:每100~150m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预埋1个沉降板。路堤填筑前,人工开挖于线路中心线路堤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②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堤地段一般每5~50m设一个监测断面,共3个监测点,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桩,路基成形后设置。

桥涵路过渡段必须设置,且需加密。③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剖面沉降管进行观测,且需加密。④松、软土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选择代表性地段,两侧坡脚外约2.0m、10m处设位移观测桩。

2.5.2.9.3 沉降观测控制标准

路堤中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0.5cm,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再进行填筑,填筑速率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

2.5.2.9.4 测量的精度及频度

测量精度一般需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观测频率应与位移速率相适应,位移越小,观测频率越低,反之位移越大,观测频率越高。当位移曲线骤然变大时,更要跟踪观测,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1)监测精度

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1mm;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不低于8mm/30m,横部面沉降测试仪最小读数不得大于0.1mm。

(2)监测频度

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一般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设计要求的时间。

2.5.2.9.5 监测元器件的埋设

观测断面及每一观测断面上观测点埋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cm。本标段共设路基面观测桩739个,路堤外地面上位移观测边桩1478个,基底沉降板374个,过渡段剖面沉降管110个。

⑴沉降监测桩埋设:桩体选择直径2.0c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沟,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3m,桩周0.15m用C20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⑵沉降板埋设:由底板、金属测杆及保护套管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1cm,按照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方法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沉降板应埋入褥垫层顶部嵌入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用水平仪按国家一等精密

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⑶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及垫层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垫层顶面,槽底回填0.2m 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碾压面平齐。

⑷位移监测桩:采用φ28mm长0.6m的钢钎。待路堤开挖至设计埋桩位置后,将位移监测桩打入至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5m,桩周上部0.2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完成埋设后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初始读数。位移监测桩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