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论文
2021年山西的民间音乐舞蹈的论文
2021年山西的民间音乐舞蹈的论文山西的民间音乐舞蹈的论文人类对音乐舞蹈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然到创造的文明发展历程。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其音乐舞蹈文明史既符合上述规律,又具有山西地方特色。
山西音乐舞蹈文明历史悠久。
相传尧舜时期就有《击壤歌》《南风歌》。
据传《南风歌》是舜帝为运城盐池而作,歌词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山西襄汾陶寺出土距今4100^的古乐器已有陶埙、土鼓、鼍鼓。
春秋晋国师旷是著名的乐师。
战国后期安泽人荀况,是著名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家,著有《乐论》。
秦汉时期,离石出土的汉代画石“驾鱼图”,运城出土汉墓“百戏楼”中踏歌扬袖舞伎,表明当时乐舞之盛。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得以广泛交流。
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是“北歌”发祥地,云冈石窟展现有当时乐舞盛况,而寿阳出土的北齐陶俑,其服饰、舞姿则具有“胡儿”感觉。
隋朝王通(今河津人)是著名的古琴演奏家。
隋唐时代,山西乐舞非常兴盛,《踏摇娘》《柘枝舞》广为流传,优伶舞伎人才辈出。
宋金元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民间乐舞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逢年过节城乡群众自发结社闹“社火”, ___舞队,游艺街市,竞相表演。
山西是“北曲流行地区,涌现出许多演奏家、音乐理论家。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今忻州人)善弹琴,著有《中州乐府》。
宋代孔三传(今晋城人)是“诸宫调”创始人。
明清时期,山西民间乐舞与戏曲活动,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文明程度更高。
据明万历年《周星乐图》(手抄本)记载,当时上党地区民间迎神赛社活动,就是乐舞与戏剧相间表演。
清代山西籍的音乐家、古琴演奏家郭培斋(太原人)著有((德音堂琴谱》8卷,王德辉(太原人)著有《曲律精华》一书。
山西号称“民歌的海洋”,不仅历史久远,而且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创造、锤炼,种类多,数量大,据调查现存至少有15000^首。
山西民歌的特点是:形式短小单纯;词曲格律较自由,原无伴奏;多即兴编唱,后渐有曲目。
民间音乐的特征论文
民间音乐的特征民间音乐是指被广泛流传并且由普通民众创作、演奏的音乐形式。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间音乐有着不同的特征,但通常具有以下共性特点。
1. 基于口传传承民间音乐往往不是通过书面记录来保存和传播的,而是靠口耳相传,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
这种口传传承方式使得民间音乐保持了较为纯粹的形态和风格,让其具有历史传承的含义与文化生命力。
2. 突出情感表达民间音乐是普通人表达情感和情绪的一种重要方式。
音乐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手段,传递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反映出社会、文化和个体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
这也是民间音乐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之一。
3. 根植于地方文化民间音乐通常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根植于地方文化和传统之中。
因此,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在曲调、节奏、乐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和民众生活轨迹。
4. 强调群体性民间音乐往往是由普通群众通过协作演奏完成的,它强调了协同互助和群体参与的重要价值。
而且相对于高雅音乐和商业音乐,民间音乐所产生的意义和感受是在群体中共享和传递的,更具有社交性和团体性。
5. 多样的体裁和形式民间音乐具有多样化的体裁和演奏形式,如民歌、山歌、说唱、川剧、布依族竹笛、伊斯兰教古兰经朗诵等等。
虽然这些形式风格不同,但是它们都有着明显的音乐特质,如旋律朴实、调式自由、节奏自由等等。
6. 反映社会变化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形式,往往反映出人民生活、政治情势、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变化。
因此,民间音乐常常被用来记录历史事件、歌颂英雄人物、反映当代社会问题和表达人民的心声。
7. 以实用为主导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主要以实用为主导,即以满足群众需要为目的。
这种实用性体现在人民对生活娱乐的需求和文化传承的需要,反映了对生命的实际诉求和社会的现实决策。
这也是民间音乐能够生生不息地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多重特征的音乐形式。
它源于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与地方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通过长久的口耳相传而保留下来。
《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研究》范文
《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民间音乐传统源远流长。
山西民歌作为这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音乐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山西民歌逐渐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以钢琴曲的改编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旨在探讨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以期为这一艺术形式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山西民歌的背景与特色山西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特点在于歌词贴近生活、旋律悠扬动人,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情感和思想。
这些歌曲以方言为唱词,既展现了山西地区的风土人情,也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历程与现状随着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尝试将山西民歌改编成钢琴曲。
这些改编作品在保留原曲旋律与情感的基础上,通过钢琴丰富的和声与多声部表现力,将原曲的情感与意境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与表达。
目前,山西民歌钢琴曲的改编已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认可。
四、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一)旋律与和声的融合在钢琴曲的改编中,原曲的旋律得到了保留与发扬。
同时,钢琴的和声运用使得整首曲子更加丰富与饱满。
通过高低音的交织与对比,以及和声的色彩变化,钢琴曲在保留原曲情感的基础上,赋予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力。
(二)节奏与动态的把握山西民歌的节奏感强烈,富有动感。
在钢琴曲的改编中,这种节奏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快慢、强弱的对比与变化,钢琴曲在保持原曲节奏感的同时,也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动态变化。
(三)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在钢琴曲的改编中,山西的地域文化特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钢琴曲在传承原曲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展现了山西地区的独特魅力。
五、结论山西民歌钢琴曲的改编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将原曲的旋律、情感与钢琴的丰富表现力相结合,这种艺术形式既保留了原曲的文化内涵,又赋予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力。
《2024年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研究》范文
《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山西民歌作为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钢琴曲的改编成为了山西民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二、山西民歌的背景与特点山西民歌是山西省地区民间歌曲的统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质朴自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向往等情感。
山西民歌的演唱风格独特,常常通过装饰音、滑音等技巧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
三、钢琴曲改编的途径与技法1. 改编途径:钢琴曲的改编将山西民歌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以适应钢琴的演奏特点。
改编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钢琴的音域、音色、表现力等因素,使原曲在钢琴上得以完美呈现。
2. 改编技法:在钢琴曲改编中,常采用扩充、缩减、移植、创新等技法。
扩充和缩减主要用于调整曲式结构,使原曲更符合钢琴的演奏需求;移植则是将原曲的旋律、和声等元素进行重新编排,以适应钢琴的演奏特点;创新则是在保持原曲基本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性的改编,使钢琴曲更具艺术性。
四、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1. 旋律特征: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后的旋律依然保持了原曲的优美动听,同时通过钢琴的演奏技巧使得旋律更加丰富多样。
钢琴的音色和表现力使得旋律更具层次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2. 和声特征:改编后的钢琴曲在和声上更加丰富和饱满。
通过运用多种和声手法,使得钢琴曲在和声上更具张力,表现出原曲所蕴含的情感。
3. 节奏特征:山西民歌钢琴曲在节奏上保持了原曲的基本节奏特点,同时通过钢琴的演奏技巧对节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这使得钢琴曲在节奏上更加灵活多变,更具表现力。
4. 表现力特征:钢琴的音色和表现力使得山西民歌钢琴曲在表现力上更加丰富。
通过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和音色,可以表现出原曲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原曲所表达的情感。
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论文
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论文襄汾民歌诞生在山西晋南深厚的文化土壤中。
“击壤歌”是帝尧在如今的席村一带访贤时,所得中国较早的民歌之一。
襄汾陶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磬、土鼓、铜铃、鼍鼓。
为发掘、抢救、保护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襄汾县及山西省的音乐工作者,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普查和搜集整理工作;已收集襄汾民歌百余首,其中66首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12首被出版录制发行。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全文如下:摘要:襄汾民歌在山西民歌中具有极大的特色,它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山西其他地域的民歌。
因此,对于襄汾民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是了解认识此地民歌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对襄汾民歌的调式、节奏与拍子、特征音及其使用、结构和终止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希望能够对襄汾民歌的研究起到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襄汾民歌调式特征音终止式襄汾地区位于山西省的南部,现在属临汾市管辖。
此地的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梦梦》《走绛州》《五哥放羊》《对花》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襄汾民歌。
笔者对襄汾民歌长期研究发现,这个地域的民歌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其音乐上的复杂性是山西民歌中比较少见的。
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进行分析。
一、襄汾民歌的调式襄汾民歌是山西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调式上既具有山西其他地域民歌的特征,也有其自己本身的特点。
襄汾民歌结束音大多落在徵音上,因此它的调式为徵调式,这是它和其他山西地域民歌一致的特征。
但襄汾民歌音阶构成为七个音,分别为徵、羽、闰、宫、商、角和清角,这样就在徵调式的基础上扩展成为一个七声燕乐调式,成为燕乐徵调式。
二、襄汾民歌的节奏与拍子节奏是一个音乐作品的骨架,它是根据节拍的要求,相同时值或不同时值的音的有机结合。
襄汾民歌的节奏大多是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构成,很少出现三连音这种比较特殊的节奏。
《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研究》范文
《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作为中国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
山西民歌作为这一地区的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钢琴曲的改编成为将传统山西民歌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旨在研究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分析其创新之处与价值所在。
二、山西民歌的背景与特色山西民歌是山西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作的歌曲,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其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朴实无华,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山西民歌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音调、节奏和表现手法,以及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紧密联系。
三、钢琴曲改编的必要性及方法1. 必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音乐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以拓宽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钢琴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乐器,其改编的山西民歌钢琴曲能够使这一地区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2. 方法:在钢琴曲改编过程中,需要对原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钢琴的演奏特点。
同时,还需保留原曲的地方特色和情感表达,使改编后的作品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
四、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艺术特征1. 旋律优美:改编后的山西民歌钢琴曲保留了原曲的优美旋律,通过钢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使旋律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感染力。
2. 节奏鲜明:在保留原曲节奏特点的基础上,钢琴曲改编注重运用现代音乐元素,使节奏更加鲜明,更具动感。
3. 和声丰富:通过运用现代和声技巧,使改编后的钢琴曲和声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4. 情感表达深刻:改编过程中注重保留原曲的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共鸣力。
五、山西民歌钢琴曲改编的价值与意义1. 文化传承:通过钢琴曲的改编,使山西民歌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和弘扬地方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
2. 艺术创新: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创新,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浅析襄汾民歌的艺术特色
①送( 情郎送到 了大 门以东, 这) 可恨这老天
民歌是千百年来 劳动人 民集体智慧的结 晶, 爷起 了大风 。刮 大风 下 小 雨 不 大要 紧 , 恐怕 三 奴 是 人 民生活 的真 实 记 录 和写 照 。 襄 汾 的 民 歌题 九天来冻情郎 … ( 送情 郎》 《 )
、
襄 汾 民歌 的题 材 种类
襄 汾 民歌 的题 材 种 类 丰 富 多 样 。 涌 现 出 了 对于感情 的表达从来 都不会吝啬 。襄汾 民歌 中
大量反映人 民群众 生活、 爱情 、 理想等 方面 的优 就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表达这种感情 的歌曲。 秀作品。
1反 映一般 社 会生 活 的歌 曲。例 : . 3 反 映劳 动 人 民苦 难 生 活 和 表 达 对 其 命 运 .
材 广泛 , 映 内容 深 刻 , 及 到 社 会 生 活 的各 个 反 涉
② 小妹 两眼泪 汪汪, 双手去 开 门, 郎君走进
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以不 同的方式 , 形象生 房 , 然 间 醒 起 来 , 来 是 梦 一 场 , 猛 原 小妹 妹 好 悲 动地再现 了农 民的真 实生 活, 映 了他们 的心 伤, 反 泪往心里淌。 ( 思夫》 《 ) 理、 感情 、 志 和 愿 望 。 可 见 襄 汾 民 歌 有 着 深 厚 意 ③ 昏昏沉沉一梦见 , 梦见媒婆 子来到 门前。
关键词 : 寰汾 民歌 ; 题材 种类; 唱词特点 ; 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 号 : 4 .2 J 22 6 文献标识码 : A
山西省 襄 汾县地处 晋南 盆地 , 属 于临汾 隶
劳 动 人 民 的 日常 生 活 离 不 开 耕 作 劳 动 和 家
浅析山西临汾民歌的特点--以襄汾民歌为例
浅析山西临汾民歌的特点--以襄汾民歌为例盖亚男【摘要】山西的黄土文化以及独特的文化特色深深地影响着山西民歌的发展,山西民歌倚靠山西本土自己创作的歌曲,在源源不断发展的同时,时时也反映出来本土的地方色彩与人文特点。
那么笔者作为山西临汾人,又同时对山西民歌以及临汾民歌有一些探伸以及一些自己的演唱,来浅析自身对于临汾民歌特点的一些体会以及理解。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4(000)016【总页数】2页(P89-90)【关键词】临汾民歌;襄汾民歌;艺术特点【作者】盖亚男【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音乐系【正文语种】中文山西朴实的风土人情和黄土高坡的特点造就了山西民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内容通俗化,题材丰富多彩,各个地区的方言特点,以黄土高坡生活为背景,山西民歌就是真实的叙述着山西人民的生活、情感以及多样的习俗生活。
襄汾地处山西南部,同样有着其多样的地方色彩,襄汾民歌也有着其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历史特点。
这里既有对历史人文的描述,也有爱情的爱慕与喜悦,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笔者也是通过对家乡音乐的一种情怀,节选的襄汾民歌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襄汾民歌的特点的一些描述,使大家从深层次的基础上对襄汾民歌的整理以及传承有了促进作用,使其艺术风格以及历史风俗得以让大家了解以及传承和保护作用。
本文从襄汾民歌的地域形成原因、文学特点、襄汾民歌的曲式结构特点以及它与戏曲的关联,全面让读者对襄汾民歌的艺术特点得到认识与了解。
一、山西民歌之临汾民歌形成原因山西民歌本身就被大家称之为“民歌的海洋”。
山西民歌大致分为晋北民歌、晋中民歌、还有晋南民歌这么三大类。
晋北民歌代表作品有《打酸枣》、《山高路远见不上》等,近距离听过石占明老师唱过《打酸枣》后,对它当中的衬词和叠词印象深刻,充分能表现出少女的喜悦之情,歌词在一定意义上赋予了歌曲旋律装饰性以及地方色彩的特点。
晋中民歌比较有代表的是《看秧歌》,也是利用方言中的叠词和河曲二人台的一些民歌特点深刻描述了吕梁地区人民的太行山生活和感情。
临汾民间歌谣的语言研究
临汾民间歌谣的语言研究民间歌谣是口头文学形式之一,一般是用当地方言进行吟诵、传承和传播的。
用方言传诵民间歌谣,才能深切领略其艺术魅力,感受当地的民俗风物。
尧都临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保留了大量民间歌谣。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语言学、本体语言学、方言学和民俗学理论,采用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描写归纳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已搜集到的临汾地区1483首民间歌谣进行研究,力求揭示出临汾民间歌谣在韵律、词汇和辞格方式方面的语言特点,阐释临汾方言对民间歌谣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发扬尧都文化。
本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起及意义、国内歌谣语言学研究概况、山西民间曲艺研究概况、临汾民间曲艺研究概况;说明了本文的语料来源、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临汾和临汾方言及临汾民间歌谣的情况。
主要包括临汾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人文概况;临汾方言概况以及临汾民间歌谣的界定和分类情况。
第二章从韵律方面分析了临汾民间歌谣的押韵和节拍特点。
在押韵方面,一节内容以句句押韵和偶句押韵的形式为主;多节内容以形式相同、韵脚相同的押韵方式为主,说明了临汾民间歌谣比较遵循韵文的特点。
句式方面,以五言、七言和八言为主,节拍停顿多为2+3、4+3和5+3形式。
第三章从词汇方面分析了临汾民间歌谣的用词特点。
重叠式词方面,ABB式和AA式词的数量最多,ABB式在儿歌和情歌中最为典型;衬词方面,数量多,以语气助词和叹词为主,主要位于句尾,起到协调节奏的作用;方言词方面,按照语义类别归纳了临汾民间歌谣中出现的特色方言词,其中以饮食类和动作类方言词最有特色。
第四章从辞格方面分析了临汾民间歌谣的辞格运用特点,辞格单用是最主要的使用方式。
在辞格单用中,对偶和排比是两种主要运用的辞格;在辞格兼用中,以对偶和对比兼用最为常见;在辞格套用中,以铺排套用其他辞格的情况最多;最后还分析了临汾民间歌谣中辞格兼用和套用综合使用的情况。
山西民歌的解读的论文-音乐论文
山西民歌的解读的论文音乐论文摘要:山西是“民歌的海洋”。
山西各地的民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造就了其形式风格多样化和地方色彩十分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山西民歌艺术风格题材体裁山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风》中的《椒聊》《葛生》《绸缪》《鸨羽》;《魏风》中的《硕鼠》《伐檀》《十亩之间》《汾沮》《葛屡》等就有记载。
它们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非常广泛,或歌咏劳动生活,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或倾诉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有反映婚姻或爱情生活的。
从这些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不仅用民歌来歌唱他们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感情,而且通过民歌,去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他们对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山西民歌的题材与分类山西民歌的题材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反映农民苦难生活和对自己悲惨命运不满和反抗的歌此类歌曲在山西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自然条件、劳动条件很差,生产力极低。
他们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披星戴月,终年辛勤劳动,有的甚至远离亲人去关外谋生。
民歌《走西口》就是表现一对新婚夫妇,为生活所迫,丈夫决定到口外去谋生时,妻子依依惜别的动人场景。
2.反映青年男女之间爱情和有关婚姻问题的歌此类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表现了他们对封建礼教以及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愤懑和反抗。
如左权:《有了心思慢慢来》《苦相思》;河曲:《铡草刀剜头不后悔》等。
3.歌唱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的歌这些民歌的内容大多是歌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那些在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中引起共鸣的历史故事。
如《三国调》《张生戏莺莺》《苏三起解》等。
这些民歌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4.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歌此类歌曲在山西民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人民,用自己编创的大量新民歌,讴歌着自己的斗争生活。
如左权县的《黄岩洞大胜利》、代县的《打飞机》、忻县的《围困蒲阁寨》、定襄的《痛打飞鹰队》、武乡的《关家垴、打得好》等等。
山西同宗民歌之《茉莉花》研究
Yi Shu Ping Jian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山西同宗民歌之《茉莉花》研究王斐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摘要:《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同宗民歌之一。
山西的《茉莉花》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演变出了很多的子体民歌。
笔者试从大量的山西民歌中,甄别出15首同一宗族的《茉莉花》,在音乐形态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山西民歌《茉莉花》《张生戏莺莺》九连环徵调式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011-05作者简介:王斐(1982-),女,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小调类同宗民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D08。
山西民歌历史悠久,“民歌的海洋”名副其实,数量之多世所公认。
据统计,现已搜集整理到的山西民歌约有两万余首。
在如此众多的山西民歌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宗民歌,在漫长的变迁流传过程中,它们能很自然地在民间传承、传播,与当地的人文精神、民俗特色、文化习性、语言特点和审美情趣等相结合,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适应新的环境及生活土壤,从而逐渐形成具有当地本土特色的子体民歌。
关于同宗民歌《茉莉花》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称《茉莉花》源于山西五台山的佛教音乐《八段锦》,理由是五台山的佛教为东汉永平十一年由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传入,茉莉花也是这个时候随之从域外传到山西的。
白色的茉莉花高贵典雅、气质非凡且香味独特、芬芳浓郁,深受僧人们的喜爱,于是不仅五台山的佛香用它作为制作的香料,而且还特意谱写了佛乐《八段锦》来表达对茉莉花的赞颂。
之后,“茉莉花”才传到南方,传遍全国,传到国外……《茉莉花》调在山西是广为流传的,同宗的每个子体民歌里都烙刻着自身特有的印记,在传播的过程中,子体民歌很大程度上都体现着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以及语言习惯等。
试析襄汾民歌艺术特征
试析襄汾民歌艺术特征作者:关思贤来源:《文化研究》2014年第08期摘要:民歌与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结合,是历代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山西素有“民歌海洋”之称,襄汾民歌则是这浩瀚海洋中的一颗明珠,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从襄汾民歌的分类、音乐特点及其审美性等三方面浅析襄汾民歌。
关键词:分类音乐特点审美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更是养一方歌。
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写照,它受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地处晋南的襄汾县深受“根祖文化”的影响。
考古资料证实,襄汾县陶寺乡遗址出土的铜铃、石磬、土鼓等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乐器,代表着“金石之声”的来临;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帝尧以前……近乎荒繆,故以…击壤歌‟ 为始”,而距陶寺遗址7公里的“席师故里”席村,就是“击壤歌”的发源地;襄汾还是蒲剧、眉户等戏曲影响广泛且深入的地区.1.分类1.1山歌山歌主要流行在襄汾县东西两山及襄陵镇等地,是人们在田野劳动时触景生情即兴演唱产生的,多为自娱自乐,因此歌曲结构简单,节奏自由,旋律悠长。
襄汾山歌主要分高调山歌与平调山歌两种。
高调山歌曲调高亢嘹亮,旋律多大跳,音域宽,唱词中虚字衬词运用多,如《数九》《北京城》《桃园兄弟》等。
平调山歌曲调悠扬,旋律多级进,音域较窄,节奏缓慢,如《长工熬活》《送饭》等。
1.2号子号子是指伴随人们生产劳动而歌唱的民歌,曲调激昂高亢,节奏沉稳有力,形式多为一领众和或者众人齐唱,如《走绛州》《打桩号子》《纸坊号子》等。
1.3小调在襄汾民歌中,小调曲目数量最多,接触的社会阶层最广泛,主要分为抒情歌、儿歌、诙谐歌。
抒情歌,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歌曲,如《卖菜》《小放羊》;有反映男女爱情的歌曲,如《送情郎》《梦梦》;也有反映旧社会妇女受苦受难的歌曲,如《怨媒人》《骂女婿》《童养媳妇伤心歌》。
儿歌,是大人对小孩启蒙教育的一种方式,曲调精短,歌词通俗易懂,如:《猜调》《对花》《真奇怪》。
这是一首以山西民歌为音乐素材的作文
作文说到山西民歌,首先跳入我脑中的就是这首《亲圪蛋下河洗衣裳》。
这首民歌有着浓郁的山西风味,歌曲简明精致,歌词生动具体充满跳跃性。
生动形象的将北方民歌的豪爽与婉约娇柔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将小伙儿姑娘们下河洗衣裳的场景刻画的淋漓尽致,又通过描述下河洗衣裳的场景,歌颂了姑娘小伙儿之间甜美的爱情。
首先,《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的歌词全部都采用山西的地方方言,如“亲圪蛋”,意为心爱的人,可爱的人。
如“好脸”,意为漂亮,美丽的人。
通过运用方言演唱来突出强烈的山西特色,使听众一听便能听出是山西的地方民歌。
山西方言的发音也是极有特色的,“亲”字不读qin,而唱作qing,后鼻音是山西方言发音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石”字不读shi,而唱作she。
“白”字不读bai,而唱作bei。
“山”字不读shan,而唱作san。
“我”字不读wo,而唱作nge。
“来”字不读lai,而唱作lei。
“爱”字不读ai,而唱作ngai。
这首歌歌词中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如“双腿腿”,“小手手”,“小亲亲”,“小爱爱”,“好脸脸”。
通过运用这些叠词,强化了语言的亲切感,使歌曲变得更加日常,活泼,也侧面烘托出了山西方言的魅力,使山西韵味儿更加的强烈浓厚。
另外,歌曲中北方方言特有的儿化音也十分的多,如“小辫儿”,“河边儿”,“好脸儿”,“小伙儿”,这些儿化音充斥着浓郁的山西味道,将北方民歌的韵味儿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本曲的曲调流畅,俏皮活泼,抒发了农村少女对情郎哥的纯真、炽热的情感。
曲体为上、下句对应乐段,结构方整,一目了然。
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歌唱男女之间的爱情境遇,生动刻画了女性在坠入爱河之后,对心爱之人产生的深深的想念和愉悦的期盼之情。
《桃花红杏花白》是流传于山西左权地区的一首极富山西特色的民歌。
这首歌在演唱时,同样全部采用山西左权地区方言。
《桃花红杏花白》又叫做“开花调”,谣曲中“爱情歌”类的代表曲目之一。
“爱情歌”,是谣曲中数量最多的一中共题材类别,通常将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对象作为抒情的对象,以此来表达情思,或者将随身用品(如荷包)作为感情寄托和信物来进行恋情表达,音乐格调属于明丽,清新的,感情的表现也是婉约细微的,具有情意绵绵、意味丰富的特征。
浅析山西临汾民歌的特点——以襄汾民歌为例
出少 女的喜悦之情 ,歌词在一 定意义上赋 予了歌 曲旋律装 饰性 以及
地 方 色 彩 的特 点 。 晋 中 民歌 比较 有 代 表 的 是 《 看 秧 歌 》, 也 是 利 用 方 言 中 的叠 词 和 河 曲 二 人 台 的一 些 民 歌 特 点深 刻 描 述 了 吕 梁 地 区 人 民 的太行 山生活和感情 。晋南 民歌主要是受 中原官话影 响, 以 《 走 绛
第三 段 由三 个乐 句组成 ,第一句 的结 构 是 ( 1 + 1 )+( 1 + 1 )+ ( 1 + 1 )+( 1 + 1 ) , 由八个 分解 的单位拍 结合而成 。第二 乐句 结构是
4 + 4 + 4( 拍) , 第 ‘ 段第二句相 同。第三句的结构是4 + 4( 拍 )与 第
式 ,六声D 商调式二种 同主音 调式的交替,四个乐旬尽管主音相 同, 但调式 的功 能 色彩却各有所 异。
《 凡凡六》第三段 :
.
3 . 六 声D 商调式
商 角 徽 羽 变宫 富 商
通观全 曲, 《 凡 凡 六 》 的调 式 调性 布 局是 :
第 一段 :D 商一D 徵一D 商 第 二 段 :D 宫一D 徵一D 商 第 三 段 :G 宫一D 徵一D 商 从 图 表 中可 看 出 ,调 式 有 埘 比 ,调 性 有 发 展 ;各 个 调 式 、调 性 之 间 有 过 渡 ; 发展 的 布 局 在 方 向 上 也 反 映 出 明确 的逻 辑 性 ( 宫 音 的
作用 ,使其 艺术风格 以及 历史风俗 得 以让大家 了解 以及传承 和保护
作 用 。 本 文 从 襄 汾 民歌 的 地 域 形 成 原 因 、文 学特 点 、 襄 汾 民 歌 的 曲 式 结 构 特 点 以 及 它 与 戏 曲 的 关 联 , 全 面 让 读 者 对 襄 汾 民歌 的 艺 术 特
探究襄汾民歌中的特色乐汇
探究襄汾民歌中的特色乐汇作者:杨功彦吴晓婷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8期【摘要】襄汾民歌在山西民歌中具有极大的特色,特别是对特色乐汇的使用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此,对于襄汾民歌研究,首要就是特色乐汇的研究,也是了解认识此地民歌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是探究襄汾民歌中关于闰音和清角音的特色乐汇及其使用特点。
【关键词】襄汾民歌;乐汇;闰音;清角【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襄汾民歌是山西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调式上既具有山西其他地域民歌的特征,也有其自己本身的特点。
襄汾民歌结束音大多落在徵音上,因此它的调式为徵调式,这是它和其他山西地域民歌一致的特征。
但襄汾民歌音阶构成为七个音,分别为徵、羽、闰、宫、商、角和清角,这样就在徵调式的基础上扩展成为一个七声燕乐调式,成为燕乐徵调式。
襄汾民歌在闰音和清角音的使用上独具特色,这些使用方式在大量的民歌中固定下来,形成了特色乐汇。
乐汇,是西方曲式学中的一个概念,由两个以上的乐音结合成的音组,往往环绕一个主要重音运动,节奏、音型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特点。
在民歌旋律的研究中,乐汇就是由几个音构成的音列组。
特色乐汇就是在众多民歌旋律中经常出现的音列组。
襄汾民歌是在徵调式构成的。
襄汾民歌使用的徵调式不同于山西其他地域民歌的徵调式。
此地域的民歌是带有闰音和清角音的徵调式。
因此,最显著的特色乐汇就是围绕这两个偏音的音列组。
一、带有闰音的特色乐汇(一)由徵、闰、商音构成的三音组在五声调式中,宫、徵两调具有大调的色彩;商、角、羽三调具有小调的色彩。
但是在襄汾民歌中,因加入了闰音,使徵音与闰音形成了小三度,而徵、闰、商三个音更形成了小三和弦。
在襄汾民歌中,由徵、闰、商音构成的三音列为主干音形成的旋律就具有了小调的色彩。
因此,这个三音列也是使用最频繁的特色乐汇。
更多情况下,在这个三音列中,还会加入宫音或羽音作为经过音,使旋律更加流畅。
上例是襄汾民歌《梦梦》的最后一句旋律。
试论襄汾民歌的艺术特色
—
试 论 襄 汾 民歌 的艺 术 特 色
刘 媛 媛
(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 3 0 0 1 3 )
摘 要: 民歌历来是世界各 国人民反映生产生活,抒发 自我 内心情感 的一种重要艺术载体 。尤其在 以抒情艺术 为源 头 的我 国表现 尤为突 出。我 国最 早的诗歌总集 《 诗 经》 国风 中就存 在大量 的民谣 。而十五 国风 中的魏、唐二风 主要记 录 了山西地 区尤其是晋南 一代 的民风 民俗 。因此 ,研究襄 汾民歌,不仅是对 该地 现存 民歌 的系统整理与研 究,更是 切 中了我 国远古 民歌的文化脉 搏。其次 ,山西现 在又是我 国民歌的集 中地之 一,富有鲜 明的地 方特色 。随着 近年来
由词作家李 京利 ,作 曲家 王小刚对3 0 首襄汾 民歌作 了全 新的修 改, 他们 本着 “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改 旧如 旧,广泛接 受 ”的指 导思 想 ,成 功的录制 了襄汾新 民歌 。并且 邀请 了歌 唱家牛宝林来演 绎其 中的部分 民歌 。襄 汾民歌正受到更 多专家学者 的重视、人 民群众的 喜爱和关注 。
的普查和搜集整 理工作 。收集襄汾 民歌 百余首 。其 中6 6 首歌 曲被 收 入 《 中国 民间歌 曲集成 》 , 1 2 首歌 曲被 出版录制发行 。以上足 以证 明
襄 汾 民歌 的 宝 贵 价 值 。2 0 1 0 年末至2 0 1 1 年4 月 ,歌 唱 家 陕 军 牵 头 ,
( 1 1 1 5 一 )属绛州 ,乡宁南 部又 从太平 分 出 。元 ( 1 2 7 9 一 )先属绛
一
县 。并移县治于史村镇 。
襄汾 民歌历史悠久 ,《 古诗源》一书里 曾记载着 《 击壤歌 》的 内
民歌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民歌音乐鉴赏论文800字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二.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Nightin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四.音乐对人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
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
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
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论文
浅析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全文如下:
摘要:襄汾民歌在山西民歌中具有极大的特色,它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山西其他地域
的民歌。
因此,对于襄汾民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是了解认识此地民歌的一个
重要方面。
本文对襄汾民歌的调式、节奏与拍子、特征音及其使用、结构和终止式进行了
理论研究,希望能够对襄汾民歌的研究起到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襄汾民歌调式特征音终止式
襄汾地区位于山西省的南部,现在属临汾市管辖。
此地的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梦梦》《走绛州》《五哥放羊》《对花》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襄汾民歌。
笔者对襄汾民歌
长期研究发现,这个地域的民歌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其音乐上的复杂性是山西民歌中比
较少见的。
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襄汾民歌的音乐形态进行分析。
一、襄汾民歌的调式
襄汾民歌是山西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调式上既具有山西其他地域民歌的特征,也有其自己本身的特点。
襄汾民歌结束音大多落在徵音上,因此它的调式为徵调式,这是
它和其他山西地域民歌一致的特征。
但襄汾民歌音阶构成为七个音,分别为徵、羽、闰、宫、商、角和清角,这样就在徵调式的基础上扩展成为一个七声燕乐调式,成为燕乐徵调式。
二、襄汾民歌的节奏与拍子
节奏是一个音乐作品的骨架,它是根据节拍的要求,相同时值或不同时值的音的有机
结合。
襄汾民歌的节奏大多是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构成,很少出现三连音
这种比较特殊的节奏。
常用■拍记谱,也有一部分在■拍中短时间加入■拍,在后又在■
拍结束。
三、襄汾民歌的特征音及使用
由于襄汾民歌的调式为七声燕乐徵调式,它区别于山西其他地域民歌的特征音就是闰。
闰音作为民歌七声调式的偏音,通常情况下有这么几种用法:不在强拍上使用;不做
长音使用;出现的次数较少;二度解决等等。
但襄汾民歌的闰音却打破了这些规律,成为民
歌中偏音使用的一个特例,或者可以这么,说襄汾民歌中的闰音已经不是偏音,而是和五
声正音相同重要的音。
襄汾民歌中的闰音使用方式包括闰音之前用哪些音和闰音之后用哪
些音。
闰音之前通常使用这个音上方六度的徵音和上方二度的宫音,也就是说徵音下行六度
到闰音或者宫音下行到闰音。
闰音之后用哪些音,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作为和五声正音相同重要的音,此时闰音不用做二度解决,而作下行三度进行至徵音或上行三度至商音。
在《十怨恨》中,闰音F下行至徵音D,为下三度进行;而在《表姑娘》中,闰音F上行到商音A,为上三度进行。
二作为经过音或辅助音时的二度解决。
在此民歌中,闰音bE和宫音F连接,为二度解决。
四、襄汾民歌的结构
民歌的结构体现在乐句数量和乐句长度上。
方整型的结构指的是乐句数量为2、4、8……,并且乐句长度大致相同。
非方整性结构指的是乐句数量不为2、4、8……,或者每个乐句的长度有明显的不同。
经过笔者大量的分析,襄汾民歌包含着方整性与非方整性两种结构。
一方整性结构的襄汾民歌
方整性的结构的襄汾民歌通常四乐句的方整性结构民歌,四乐句的方整性结构民歌主要体现了起承转合的旋律发展。
这是一首典型的四乐句方整性结构的民歌。
民歌为徵调式,每个乐句都为四小节。
第一乐句尾音落于商音上,第二乐句尾音落于徵音,第三乐句结束于宫音,第四乐句尾音收于徵音。
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尾音为徵调式的五音和主音,体现出起和承关系;第三乐句尾音的宫音是徵调式的四级音,调式色彩产生了变化,这个宫音很好起到了转的作用;最后一个乐句的尾音为徵调式的主音,在转之后使旋律很好的合在一起。
二非方整性结构的襄汾民歌
襄汾民歌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有大量的非方整性结构的民歌。
这些民歌的乐句数量不是2、4、8……,而是奇数性的乐句数量,或者即使是2乐句,但每个乐句长度有明显的不同。
这首民歌有两个乐句,前三小节为第一乐句,结束音为商音;第二乐句为后五小节,结束音是徵音。
虽然这首民歌有两个乐句构成,但是第一乐句为三小节,第二乐句为五小节,非方整性结构非常明显。
五、襄汾民歌的终止式
终止式是结束音乐作品一个段落的标志。
在西方调性音乐中,终止式更多体现在和声上。
由于我国民歌是单旋律作品,民歌的终止式更多在乐句尾部旋律音来体现。
襄汾民歌因为大多都是徵调式,因此民歌最后一个终止音是固定的,为徵音。
但如何进行徵音形成终止式却有几种情况:
一下行四度的终止式
这种终止式主要由宫音和徵音构成下行四度,在这两个主干音之间加入一些经过音或
者辅助音的终止式。
这首民歌最后的终止式虽然有五个音,但经过分析不难看出,第二个G商音为辅助音,第四个D羽音为五声性的经过音。
这个终止式是在宫音下行到徵音中加入了作为辅助音的
商音和经过音的羽音。
又如《梦梦》这首民歌,最后两小节为终止式。
其终止式主干音还是宫音和下行四度
的徵音,只不过中间添加了羽音和清角音,作为徵音的双重辅助音。
这种终止式的特点在于:宫音是宫系统调的第一个音,徵音是徵调式的主音,因此,
这种终止式的是比较强的。
二下行三度的终止式
这种终止式主要是由闰音和徵音构成下行三度。
最后一小节为这首民歌的终止式。
虽然在bE闰音前面也有G商音和F宫音,但这两
个音相比较于闰音,时值都很短,因此不能作为终止式的主干音。
所以,终止式的主干音
就是闰音和徵音。
《二姑娘害病》也是这样的终止式。
最后三个音为商音、闰音、徵音,这些音构成的
下行三度的进行。
这种终止式的特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典型的徵调终止式强调四、五度的进行,
由于四、五度在泛音列是由2号音,3号音,4号音构成的,因此这种终止式对于调式结
束音的支持比较强。
闰音和徵音构成的小三度进行,是由泛音列的5号音和6号音构成,
距离基音比较远,所以对于调式结束音的支持较弱。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闰音加入到了终
止式中,所以能够体现了浓郁的襄汾民歌的音调特点。
三具有补充终止的终止式
此种情况是在终止式的后面又加了一个终止式,第二个终止式在效果上类似于补充终止。
上述两种终止式都可以作为第一个终止式,补充终止则是在两个徵音中间加入二度或
者是四度。
以上两首民歌的终止式最后一小节都是补充终止,《劝丈夫》是徵音中加入上行四度
宫音的补充终止;《五更劝丈夫》是徵音中加入下行二度清角音的补充终止。
六、结语
襄汾民歌在山西民歌中有其特有的风格,由于是七声音阶并加入了闰音,是其在调式上、特征音的使用和终止式都有和山西其他地域民歌不相同之处,在结构、节奏和拍子上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襄汾民歌在音乐上的复杂性,是在山西民歌中比较少见的。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使更多人对襄汾民歌感兴趣,在襄汾民歌研究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