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之心脏发生) PPT课件
组胚学心脏的内部分隔202001
2022/3/2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四、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变化
2022/3/29
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一)胎儿血液循环
特有结构 脐静脉 静脉导管 卵圆孔 动脉导管 脐动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1.心内膜垫;2.房间隔;3.室间隔
心脏内部分隔扫描电镜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4.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动脉干嵴 球嵴
螺旋状对生 主动脉肺 合并 动脉隔
主动脉 肺动脉
2022/3/2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4.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动脉干嵴 球嵴
螺旋状对生 主动脉肺 合并 动脉隔
主动脉 肺动脉
5.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静脉窦右角 →永久性右心房的固有部 原始右心房→右心耳
2022/3/2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5.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演变原因:肺静脉根部及左、右属支被吸收 演变结果:扩大为左心房固有部;原来左心房变为左心耳
2022/3/2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2022/3/2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4.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半月瓣: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处的内膜组织向腔内增生
2022/3/2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5.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演变原因:血液多右角回流心脏
静脉窦左角
近侧段→冠状窦 远侧段→左房斜静脉的根部
2022/3/2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动脉导管未闭示意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
【课件-组织学与胚胎学】_25.心血管系统发生
心管发生中,因两端固定于心包,而游离部(即心球和心室部) 的生长速度较心包腔扩展的速度快,因而心球和心室形成“U” 形弯曲,称球室袢(bulboventricular loop),凸面向右、前和尾 侧。不久,心房离开原始横隔,逐渐移至心室头端背侧,并
稍偏左。
球室袢
心房
静脉窦也从原始横隔游离出来,位 于心房背面尾侧,此时心脏外形呈 “S”形。而心房受前面的心球和后面 的食管限制,向左、右方向扩展, 结果膨出于动脉干两侧。
原始心血管系统左右对称包括
心 1对(胚胎第4周左右心 管 管合并为1条)
1对背主动脉(dorsal aorta) 动 数对卵黄动脉(vitelline artery) 脉 1对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 )
6对弓动脉(aortic arch)
1对前主静脉(anterior cardinal vein) 1对后主静脉(posterior cardinal vein) 静 左、右总主静脉(common cardinal 脉 vein) 卵黄静脉(vitelline vein) l对脐静脉(umbilical vein)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头端与动脉相连,尾端与静脉相接,两端连接固定在心包上。 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三个膨大,由头端向尾端依次称心 球、心室和心房。以后在心房尾端又出现一个膨大,称静脉窦。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动脉囊
动脉干
心球
心房
心室 总主静脉
卵黄静脉 脐静脉
心房和静脉窦早期 位于原始隔内。静 脉窦分为左、右两 角。左、右总主静 脉、脐静脉和卵黄 静脉分别通入两 角。心球的远侧份 较细长,称动脉 干。动脉干前端连 接动脉囊。动脉囊 为弓动脉的起始 部。
大一下学期组织胚胎学心血管系统发生教学课件
别与同侧的三条静 左
右
脉通连。
总主静脉 脐静脉
卵黄静脉
24
组织学与胚胎学
右角:
右角
变大,随着右
上 腔
心房的扩展被
静
脉
吸收,并入右
下
心房 —永久性
腔
静
右心房的光滑
脉
部。
25
左角:
组织学与胚胎学
萎缩,远段——左房斜静脉的根部,
近段——冠状窦。
斜静脉
冠状窦
左角
26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有一条肺静脉通入左心房,分为左、右 两支,再分两支。随着左心房的扩展, 肺静脉根部 被并入左心 房,参与形 成永久性左 心房光滑部。
第 二 房 间 孔
右
左
20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 5 周末,第一房间隔右侧又长出一隔 膜—— 第二房间隔 其下缘留有一孔 —— 卵园孔
右
左
21
组织学与胚胎学
1 2
第一房间隔由左侧遮盖卵 园孔,形成卵园孔瓣
22
组织学与胚胎学
原始心房的分隔
23
3.静脉窦演变和永久性心房形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
静脉窦左右两角分
动脉干
心房 心球 心室
11
组织学与胚胎学
心管的弯曲
12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组织学与胚胎学
13
1.房室管的分隔
组织学与胚胎学
房室管的背、腹侧壁的心内膜增生 →
两个心内膜
垫,对向生
心 内
长融合。
膜
垫
右
左
14
组织学与胚胎学
围绕房室孔的间充质 → 房室瓣
房 室 瓣
15
胸部解剖学课件:心和大血管的发生
(二)弓动脉的演变
c. 左侧第4对弓动脉与动脉囊左半及其尾侧一段 背主动脉形成主动脉弓;右侧第4对弓动脉及其尾 侧一段背主动脉和右 侧第6节间动脉形成 右锁骨下动脉,左锁 骨下动脉来自左第6 节间支。
d. 第5弓动脉发育不全,很快消失。 e. 第6对弓动脉左、右各分出一支,伸入肺,其根部与
第6弓动脉近侧段形成左、右肺动脉,左侧第6弓动 脉远侧段发育形成动 脉导管,右侧第6弓动 脉远侧段消失。
围心腔 心管
口咽膜
原始心脏的发生
口咽膜
心管 心包腔
原始心脏的发生
心管 心包腔
原始心脏的发生
横窦 心管
心包腔
三、心脏外形的演变
心管的头端与动脉连接,尾端与静脉相连, 两端连接固定在心包上。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 不同,首先出现三个膨大,由头端向尾端依次 称心球、心室和心房。
心管的弯曲
• 心球和心室突向腹侧右下弯曲。 • 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缩窄,形成房室管,并向后的
六、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畸形
(一)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常见卵圆孔未闭,原因有: 1.卵圆孔瓣出现许多穿孔。 2.第一隔在形成第二孔时过度吸收-----卵圆孔瓣太 小 3.第二隔发育异常,卵圆孔过大 4. 2和3同时发生,导致更大的缺损。 5.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第一隔不能与其融合。
同时,第二房间隔在第 一房间隔右侧从前上向后下 生长,在其中部留有一孔, 称为卵圆孔,位于第二房间 孔的尾侧。
卵圆孔:
位于第二房间隔 下缘与心内膜垫之间, 与第二房间孔的位置 上下交错,第一房间 膈在其左下方覆盖卵 圆孔,成为卵圆孔瓣。
3.心室的分隔
第四周末,心室底壁近心尖处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厚 的半月形肌性嵴,称室间隔肌部。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 向延伸,上缘凹陷,它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 孔,使左、右心室相通。
心脏的组织学和胚胎学
心脏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心脏的壁很厚,主要由心肌构成。
由于心脏的规律收缩,血液在血管中环流不息,合身体各部分和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
(一)心脏的结构心脏壁也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
1.心内膜心内膜(endocardium)表面是内皮,与血管的内皮相连。
内皮下为内皮下层,其中除结缔组织外,也含有少许平滑肌。
皮下层与心肌膜之间是心内膜下层(subendocardial layer),由较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含血管和神经。
心室的心内膜下层还有心脏传导系的分支(图8-13)。
2.心肌膜心肌膜(myocardium)主要由心肌构成,心房的心肌较薄,心室的心肌很厚,左心室的最厚。
心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大致可分为内纵、中环和外斜三层。
心肌纤维多集合成束,肌束间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图8-13,8-14,8-15)。
图8-13 心内膜和心肌膜图8-14 心肌膜和心外膜心室和心房的肌纤维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但也各有一些特点。
心室的肌纤维较粗较长,直径10~15μm,长约100μm。
心房的肌纤维较细较短,直径6~8μm,长20~30μm,横小管很少。
电镜下可见有些心房肌纤维含电子密度较大的颗粒,有膜包裹,直径0.3~0.4μm,称心房特殊颗粒(specific atrial granule)。
含心房特殊颗粒的肌纤维以右心房较多,左心房较少(图8-15),心室和心脏传导系统的肌纤维内也有少许心房特殊颗粒。
这些颗粒中含肽类物质,称心房利钠尿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简称心钠素,有很强的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
近年研究还证明,心肌还能分泌其它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与心钠素作用相似的脑钠素、抗心律失常肽和内源性洋地黄素(又称内洋地黄素)。
心肌细胞还具有合成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能力,对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增强心肌收缩力等有重要作用。
在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有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构成心脏的支架,也是心肌和心瓣膜的附着处,称心骨骼(cardiac skeleton)。
组织胚胎学课件:25_心脏发生
1、房室管的分隔 — 通过心内膜垫的形成
房室管的背侧壁 和腹侧壁的中线 处,心内膜组织 增生,各形成一 个隆起:
背心内膜垫 腹心内膜垫
心内 膜垫
心脏背侧壁的腹面观
背、腹两个心内膜垫对向生长,在中线处融 合为一个心内膜垫,房室管分为: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左房室孔 右房室孔
第5周
围绕房室孔的心内膜增生,并向腔内隆起 →房室瓣
1
2
3
4
5
常见的畸形
1.房间隔缺损:最常见的是卵园孔未闭,原因有:
(1)
卵园孔 瓣上出 现穿孔
(2)
第二房间 孔过大, 卵园孔瓣
过小
(3)
第二房 间隔短, 卵园孔
过大
(4)
第二房间 孔过大, 并卵园孔
过大
(5)
心内膜 垫发育
不全
2.室间隔缺损
①室间隔膜部缺损:较常见,其因:心内膜 垫扩展不全,没能与球嵴和肌部融合
右心
房的血液可冲开卵
圆孔瓣→左心房,反
之则不能
出生后:
两隔紧贴,并渐融合
成一隔→卵圆孔关
闭→左、右心房完
全分隔
3.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V窦位于原始心房 背面尾端,左右两 角原来是对称的, 以后由于汇入左右 角的血管演变不同 而发生改变
大量血液流入右角: ➢右角变大,窦房口右移 ➢左角萎缩变小
组胚数字切片开放
网址:http://211.70.136.151/DSE 开放时间:14周周一 8:00
—— 15周周一8:00
左房斜V根部
主A 肺A
上腔V
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根部
冠状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25章 心血管系统发生
静脉窦
胚22-23天
心脏的发生----心脏外形的建立
•心管各段因生长速度不同, 先后出现四个膨大,又头 到尾分别为心球、心室、 心房、静脉窦 U形球室袢 •心球、心室的生长速度较 心包腔快,心球与心室之 心球 心房 间形成U形球室袢 心室 •心房移至心室背侧头端, 静脉窦 此时的心脏外形呈S型弯曲 •心房膨出于动脉干两侧, 成为原始左右心房;心球 尾段膨大,成为原始右心 室;原来的心室成为原始 左心室 胚23-29天
第二房间隔
第二房间孔 第二房间隔
第 二 房 间 孔
胚6-7周
•原始心房顶部中央出现第一房间隔,向下生长,下 端暂留一孔(第一房间孔) •第一房间隔继续向下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第一 房间孔闭合;第一房间隔上部形成第二房间孔 •第一房间隔右侧再向下长出第二房间隔,遮盖第二 房间孔,下方留有卵圆孔
心脏内部的分隔----原始心房的分隔
胚6-7周
心脏内部的分隔----原始心房的分隔
第一房间隔
第 一 房 间 孔
第一房间隔
第 一 房 间 孔
胚5-6周
•原始心房顶部中央出现第一房间隔,向下生长,下 端暂留一孔(第一房间孔) •第一房间隔继续向下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第一 房间孔闭合;第一房间隔上部形成第二房间孔
心脏内部的分隔----原始心房的分隔
心脏内部的分隔----原始心室的分隔
室 间 孔 室间孔 室间隔肌部 室间隔肌部
胚6-7周
•心尖部向心室腔内突起形成室间隔肌部,向心内膜 垫方向生长,上缘留一孔,称室间孔 •室间孔由室间隔膜部封闭。室间隔膜部由两部分组 成:1.心球内部的一对球嵴融合后向下延伸,与室间 隔肌部的前后缘融合;2.向下生长的心内膜垫组织
人卫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409页)
组织切片制作基本过程:
1、取材固定: 取新鲜组织块用固定剂固定。 原貌 固定包埋酒精透、光甲醛 染色封片
2、脱水包埋: 固定后的组织用石蜡包埋成
硬块,以切片刀切成薄片。
光镜结构的计5~量10单u位m: um (微米) 3、切片染色1um封=片1/:1000 m组m 织(毫切米片)贴于载玻片上经
一、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组织学概念 研究内容 基本组织 微细结构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二)电子显微镜术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方法: (供大家学习参考)
1、注意平面形态和立体结构的关系; 2、注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注意结合图片进行学习; 4、学会归纳总结,注意章节内容的联系; 5、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血液
致密结缔组织
软骨
脂肪组织
骨
网状组织
功能: 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营养修复、
内皮: 在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
扁平上皮。
毛细血管——
间皮:
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 层扁平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其它部位
肾小囊壁层
2.单层立方上皮 细胞立方,核圆,居中
单层立方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细胞柱状,核长圆,近基底部 (可夹有杯状细胞)
单层柱状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 杯状细胞 ———— 柱状细胞
基本 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光镜结构:
一般显微镜下所见的结构
微细结构 电镜结构:(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结构
* 组织学研究的意义: 生物化学、病理学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分辨率0.2um)
26心血管系统的发生《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3.
胎儿头颈部和上肢血供丰富,含氧
量高;下肢和腹盆脏器血液含氧量 低。
(四)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出生后,随着脐循环停止,肺呼吸
开始,血液循环发生下列变化 1 .脐动、静脉和静脉导管闭锁,分 别形成脐外侧韧带、肝圆韧带和 静脉韧带;
3.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心房的形成
静脉窦左角萎缩,远侧段成为左房斜静脉的根部, 近侧段成为冠状窦。
左、右头臂静脉
左角
左前主静脉
右角
右前主静脉
左总主静脉
右总主静脉
上腔静脉
左左左 后脐卵 主静黄 静脉静 脉 脉
右右右 卵脐后 黄静主 静脉静 脉 脉
斜静脉
冠状窦
下 腔 静 脉
右卵黄静脉
下腔静脉;
脐与肝脏间的左脐静脉保留,连接下腔静脉; 右前主静脉近侧段和右总主静脉 上腔静脉;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据统计,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在 正常人群中发病率大约1% (6 ‰-12 ‰),上海出生活 婴:5.78‰,成都学前儿 童:3.1 ‰,福建、安徽、江西、 四川、内蒙古、江苏学前儿 童:1.51-2.80 ‰,广东成 人:1.08 ‰,青海儿 童:13.7 ‰。国外报道:3.28.0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 数字,按我国13亿人口计算, 大约有1千多万人患先天性心 脏病。
静脉
前主静脉1对,收集上半身血液;后主静脉1对,收集下半身血液。
前、后主静脉→左、右总主静脉→静脉窦
卵黄静脉、脐静脉
胚胎早期的三套循环
胚内各部 血管
背主动脉 弓动脉
绒毛膜 毛细血管
左前、后 主静脉 右前、后 脐动脉
脐静脉
胚体循环
心脏的胚胎发生(研究生用)PPT课件
第一房间隔(原发隔)呈镰状向下生长
28
第一房间孔闭合前,房间隔的上部出 现第二房间孔(继发孔)
29
第二房间隔(继发隔)的发生和 第二房间孔形成
30
第二房间隔(继发隔)从右侧遮盖 第二房间孔,下缘围成卵圆孔
31
第一房间隔(原发隔)从左侧遮盖 卵圆孔。形成卵圆窝
32
(三)、静脉窦的变化
静脉窦有左角、右角,接受总主静脉、 卵黄静脉和脐静脉的血流入心房。因心 房的生长速度较静脉窦为快,静脉窦右 角逐渐被右心房吸收,即形成右房窦部。 右总主静脉移位于静脉窦右角的头侧成 为上腔静脉,右卵黄静脉肝段演化为下 腔静脉的近心段,右脐静脉退化。原来 心房部分则成为右心耳。静脉窦左角逐 渐变细,其近心段变成冠状窦,接受心 壁本身的静脉。左脐静脉、左总主静脉 及左卵黄静脉相继闭塞。
心球与动脉相连。此时心房和静脉 窦尚未形成,在心包之外连于静脉。随 后,心球的前段变为动脉干,后段变为 圆锥部,两者合称为圆锥动脉干。此时 心房和静脉窦也由左右排列的管状融合 成共同的腔,由原始横膈进入心包内。 这时原始心管变成:动脉干、圆锥部、 心室、房室管、心房和静脉窦。
14
15
2、心管的弯曲和演变:由于原始心管发 育远较心包腔为快,心管的两端固定 于心包腔的前后壁,故迫使心管呈先 “U”形 ,后“S”形弯曲。其变化包 括:
36
37
38
39
先天性心脏病
40
一、房间隔缺损
1、卵圆孔未闭
多数为卵圆窝上缘处的细小裂隙,或者卵 圆孔瓣部分尚未愈合,引起的卵圆孔未完全闭 合。一般不引起两房间的分流,因此,无多大 的临床重要性。
2、继发孔缺损
继发孔,即第二房间孔,继发孔缺损为两 房之间交通最为常见的缺损类型。缺口位于卵 圆窝壁,此窝壁原本为原发隔组成,作为覆盖 卵圆孔的膜壁,如未完全覆盖继发孔,则形成 继发孔缺损。这类缺损的原因:①由于原发隔 发育不足;②原发隔形成第二房间孔时,原发 隔被吸收过多;③或继发隔生长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