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法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法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法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他们对许多事情似懂非懂。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总是被别人爱着、宠着。
一旦受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极差。
初中生面对的研究任务繁重,需要适应新的研究方式。
同时,他们还要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有些孩子还要面对家庭变故。
面对这些变化,有些孩子显得无所适从,担心害怕。
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可能会发展成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研究和生活。
因此,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现在的中学生特别重要。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需求迫切。
他们珍视自己的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
当他们意识到有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怖。
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
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会非常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会非常敏感。
2)完美主义倾向这类少年自我要求甚高,凡事求好心切。
大部分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总希望自己能够研究更好,次次拿“第一”。
例如:考试前,规定自己每科得复三次以上。
倘若考试结果分数没有达到预期理想,往往自责甚深。
越是重要的考试,其压力越大,考试前甚至出现失眠、头疼与腹泻等症状。
有这一类的学生会主动选择求助于心理医生来帮助他们采取更好的方式提高自己,挖掘潜能。
而另一些这类的学生会陷入恶性循环,越来越糟糕。
3)研究厌倦感长期不间断的研究会导致这种厌倦情绪。
它使人脑细胞活动受到抑制,导致学业效率下降,反过来又再加重了对研究的厌倦感,形成恶性循环。
4)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人们对当前活动或者未来活动的预想而产生的焦虑,带有不愉快的适应行为。
它表现为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
焦虑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在实践中得的一种经验。
因此,它带有很大的认知成分。
对考试的态度认识会影响考生的焦虑水平。
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久经沙场的中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3篇
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1篇据有关部门研究的“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3.76%的初中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率还大幅上升。
通过分析,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初中生课程增多,学习压力随之加大,不少学生无法适应突然而来的变化,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随之出现萎靡不振、缺乏自信、思维迟缓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就直接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二、青春期矛盾情绪青春期的矛盾情绪大概有以下几类。
1.青春期闭锁心理。
闭锁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主要表现是外表的锁闭与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共存且互相冲撞,没有发泄的出口,从而产生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
2.情绪激荡、表露而又内隐。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
具体表现为情绪时而强烈狂暴,时而温和细腻。
3.早恋问题。
初中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
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分,但它引发的心理问题却十分令人关注。
三、人际关系问题1.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合理与否,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养成。
2.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在初中时代,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目标,公正的代表。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和理解,学生往往会病态放大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3.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
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就流露出孤独感。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1、厌学心理。
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学习欲望低下,重者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把学习视为苦差事,上课懒得开课本,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浑浑噩噩,看到课本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老师缺乏感情,部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
2、迷恋网络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比如说中学生迷恋网络的问题,有的中学生自制能力很差他们走进网络就走不出来了,就会迷恋上网络。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或满足自身某方面的需要,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青少年时期正是叛逆期,部分学生会表现为在家里“不受教”、“不听话”,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4、早恋问题。
早恋是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发育来说是种催熟剂,再加上家长、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和监督,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这更容易使学生走入早恋的误区。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1、平等对待,尊重孩子。
我们家长平时要像对待青春期的孩子,要平等,青春期的孩子很难再简单地服从和遵守家长的命令。
所以家长把命令的口吻换成商量的口吻,把“有色眼镜”换成理解和宽容,避免因为压抑而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
2、建立信任关系。
青少年心理疏导的第一步是建立与他们的信任关系。
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才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困扰。
3、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父母要用对待青年、成人的态度,来引导青少年明确自己准青年的身份,对孩子要因势利导,少使用限制手段,在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容忍孩子有不同意见。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1. 引言心理问题在中学生群体中日益突出,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了解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2. 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2.1 学业压力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学业要求日趋严格,学习成绩几乎成为评价他们的唯一标准。
这种巨大的学业压力常常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2 家庭环境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关系紧张、缺乏父母关爱和支持、父母过度干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2.3 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和自我认同的阶段,对自身的身份和角色有很强的探索需求。
在面临同伴压力、替代困扰、自我价值感缺失等情况下,他们可能出现心理困惑和自卑感。
3. 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3.1 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时间管理技巧中学生可以逐步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分配时间和任务,避免学习压力过大。
学校可以提供辅导和指导,教授学习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
3.2 家庭和校园协同合作,为学生提供支持家庭和学校应相互配合,共同关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师生关系,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3.3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学校可以开展社交活动,培养中学生积极主动的社交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和价值观。
4. 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现代社会教育、家庭和社会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校园或家庭的单一力量,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合作。
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同时也要倡导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5. 总结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以及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等因素。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革,中学生面临着各种不良思想和矛盾的影响,导致他们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
以下是本文对中学生中常见的6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对策的分析。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贪图享乐心理现在有不少中学生追求享乐、贪图安逸,追时髦、摆阔气的不良风气在学生中越来越严重。
这种思想在行为上表现为不爱劳动,好吃零食,衣着讲究,互相攀比等。
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中学生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
2、惟我独尊心理一些中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处处都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
在处世中,只能别人关心他(她),他(她)却不知关心别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逆反心理中学阶段由于年龄的特点,不少学生因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纪律要求消极抵抗。
4、自卑心理部分中学生由于研究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惩罚多于引导。
于是自认为低人一等,不可救药,变得心灰意懒,消极颓废,自暴自弃,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还有部分中学生没有某些缺陷与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
5、惧怕心理中学生存在着优等生惧怕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的现象。
个体层面上,存在着惧怕数学、语文或英语、惧怕使父母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突然衰退等现象。
一旦惧怕惯了,往往就形成性格上过于羞涩和胆怯,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会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在研究上会随大溜,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
6、厌学心理部分中学生由于研究压力大、缺乏研究兴趣、研究方法不佳等原因,产生了厌学心理。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性心理困扰,即性烦恼,性困惑。
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少年较突出的心理问题。
故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教育。
2.人际关系困扰。
其表现为学生虚荣心强,过分注意他人评价,想独立又怕挫折,同学之间交往矛盾、师生之间矛盾、与家长之间矛盾,出现情感困惑导致抑郁症、社交恐惧症。
3.学习困扰,课业负担过重,出现考试焦虑综合症。
有78%的学生害怕考试。
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个不良压力: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压力,未来就业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过分关注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被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社会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暴力事件预期发生压力,被强体力者欺负的压力,来自于学生之间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不良教师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意外性骚扰压力。
二、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1.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感动生命。
首先,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读好书,打造书香人生、书香校园;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改变学生对性态度,性意识是很正常的,性不是坏事,永远不要加上道德观,仅仅是好奇。
这是人生心理修养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悄悄话谈心亭、哭吧、知心信箱。
再次,开办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治疗学生抑郁症、社交恐惧症、考试焦虑症,用“快乐人生三句话”给孩子健康的心理暗示。
总之,了解学校生活给青少年的不良压力,为学生解压,减少学生不良心理——紧张心理(比赛紧张、交往紧张)、厌烦心理、逃避心理,让学生能倾诉、能自我宣泄、能开展有益业余爱好,有意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及心理讲座。
据了解学生有心理问题人数占10%~20%,而教师心理问题人数占44%。
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的不安感和无法入睡。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导言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和帮助中学生。
一、原因分析1.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们需要应对严格的学习计划、考试压力,可能还要兼顾各类培训班和补习课程,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2. 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些中学生可能面临家庭纠纷、父母期望过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孩子处于单亲或离异家庭,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3. 社交问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社交问题往往是他们心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同龄人的攀比、友谊的变化,以及对自我形象的焦虑,一些中学生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助。
二、对策探讨1. 学校与家长合作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合作,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沟通室,提供心理辅导等服务;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
2. 个性化教育学校应该重视中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不应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学生以同一标准来完成学业任务。
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3. 提供资源与帮助社会应该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建立更多的心理沟通机构,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减轻他们的压力。
总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加以关注和解决。
唯有家长、老师、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只有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才能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和实践,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情绪问题:中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
学习压力:中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竞赛等多重压力,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沟通障碍、冲突等问题。
自我认知问题:中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偏差,容易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等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缺陷等因素都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因素: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生理因素:中学生生理发育的变化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激素水平的变化等。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自我认知:中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社会环境: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能力。
总结和建议: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家庭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能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
,。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生是一个处在成长阶段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处于快速变化的状态。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下面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1. 学习压力过大
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考试期间。
这种压力常常导致他们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中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同时,中学生也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学习过度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 情感问题
中学生正处在情感成长的阶段,他们可能会遇到感情问题,比如恋爱、友情等,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理解中学生遇到的情感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中学生也要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以避免情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3. 自我价值感问题
中学生很容易出现自我价值感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
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出现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中学生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和优点。
同时,中学生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4. 社交问题
中学生在社交方面往往比较敏感,他们需要与同龄人交流和互动,但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社交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同时,中学生也要学会尊重他人,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中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时有发生。
为了全面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
不过,可以明显看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
1.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缺少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2.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一些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时,学校为了节省成本和资源,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度低。
4. 家长参与度不高。
家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得不到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5.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干预不足。
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辅导和安慰,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2.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针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 提高家长参与度。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颁发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等方式,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希望随着不断的探讨和实践,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不断进步和完善,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初中生常见异常心理问题分析
初中生常见异常心理问题分析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心理上常出现各种问题。
有些问题较为常见,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和帮助。
本文将从学业压力、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初中生在学习上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应对海量的知识点、大量的作业、严格的考试等。
一些学生由于对成绩的追求过高,容易产生焦虑,甚至厌学,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学校教育的单一性也让一些学生感到压抑,缺乏学习的乐趣。
解决方法: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并不是一味追求成绩,而是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学校应该增加学科多元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潜能,提供更多的选择。
学校和家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压力,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二、自我认知在青春期,初中生对自己的认知逐渐成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外貌、身材等存在着过高的期待和不满意,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而另一些学生则存在自我放任,自大自负等问题。
解决方法:家长和老师应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建立自信心,在自己的领域内获得成就感。
学校要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积极的心态。
学校和家庭可进行相关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激发其内在的自我价值。
三、人际关系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他们面对着来自家庭、学校中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社会的各种关系。
一些学生面临着来自同学之间的欺凌、排斥等负面的人际交往,让他们产生抑郁和自卑情绪。
有些学生在面对父母的期望时会感到压力,找不到适当的沟通方式,导致沟通不畅,产生家庭矛盾。
解决方法: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防止同学之间的欺凌现象的发生。
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辅导学生,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家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四、焦虑和抑郁初中生因身心发育不成熟和面对各种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
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2、压力较大。
家长盲目攀比,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升学不惜一切代价。
如请家教、上补习班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还有家长期望值过高,做出偏激行为,如考不好就训斥,甚至打骂,缺少关爱等,又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3、叛逆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没有正确认识,他们缺乏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不能及时预见和引导中学生远离叛逆心理。
最后,学校没能及时针对中学生展开心理知识普及和教育,没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
4、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可能会有不怀好意的中伤他人,经常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1:有些中学生会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而遭到了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讥笑,那么这一次成绩就能够带给中学生很大的自卑心,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或者觉得自己很失败。
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定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失败,并且要明白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失败的时候。
方法2: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的外出散散心,比如去你想去的地方度度假,如果没有那个条件的话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到就近的地方去,比如去大自然中散散步或者慢跑,或者是每天到一个优美一些的环境中坐一坐。
这些行为都能够缓解你的心理压力,且这属于一种有氧运动,对你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方法3:学生年龄小,处事不深,想法幼稚,但不代表他们的想法有错,不代表他们的呐喊无用,当初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家长对他们想法的无视与不尊重,那他们内心的窗户就会慢慢关上,产生叛逆心理。
所以,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想法。
陪伴和爱,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学生是一个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阶段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知问题等。
保持中学生心理健康对其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学业压力问题学业压力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压力,许多中学生感到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问题。
如何有效应对学业压力,是当前中学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解决办法:1. 管理时间:中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寻求帮助:学习困难是很正常的,中学生可以主动向老师、家长或同学寻求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3. 放松身心:中学生可以通过运动、阅读、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4. 培养兴趣爱好:中学生可以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生活乐趣。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中学生正处于人际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会面临友谊破裂、同学欺凌、家庭矛盾等问题,造成心理困扰。
解决办法:1.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学生应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2. 培养自信心:中学生需要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应对。
3. 学会处理冲突:中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通过沟通和妥协解决问题。
4. 寻求支持: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中学生可以向老师、心理咨询师寻求支持和建议,解决问题。
三、自我认知问题自我认知问题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可能会出现自卑、自傲、自怜等问题,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
解决办法:1. 自我认知:中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引言中学生时期是一个心理发展较为关键的阶段,他们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
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焦虑与压力1. 问题描述中学生常常面临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交方面的压力,导致焦虑情绪增加。
2. 对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
•学会寻求帮助,与老师和家长沟通,分享自己的困扰。
•培养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运动、听音乐、写日记等。
•参加兴趣班或社团活动,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子。
二、自我认同与自尊1. 问题描述中学生在身份认同方面存在困惑,并容易受到同伴评价影响而产生自卑感。
2. 对策建议•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获得他们的支持和肯定。
•参加一些能够提升自信心的活动,如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
•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盲目追求他人的认同。
三、情绪管理与冲突处理1. 问题描述中学生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与同学之间的冲突。
2. 对策建议•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寻找合适的方式进行宣泄,如写日记、找朋友倾诉等。
•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避免情绪冲突的发生。
•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沟通、妥协和寻求第三方帮助。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厌学与学习困难1. 问题描述中学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或遇到学习困难。
2. 对策建议•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分解任务。
•寻找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课堂、做好笔记等。
•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调整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五、家庭关系与独立性1. 问题描述中学生在家庭关系方面面临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容易产生紧张和冲突。
2. 对策建议•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和权威,同时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
总之,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和解决。家长和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中学生也应学会适应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1. 学业压力: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的巨大压力,如考试、作业等。对策是建立良好的学 习习惯,合理规划时间,避免拖延,寻求帮助和支持,保持积极的心态。
2. 自我认同问题:中学生正处于身份认同的阶段,容易受到同伴和社会的影响而产生自我 价值感不足的问题。对策是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与积极正向题及其对策简析
3. 情绪波动: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中学生常常会经历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对 策是学会情绪管理,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如运动、写日记等,同时与家人和老师 保持沟通。
4. 社交困难:中学生在社交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如羞怯、孤独等。对策是积极参与社交活 动,主动结交朋友,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中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青少年在这个阶段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习压力学习压力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由于学业要求的增加、升学竞争的激烈,中学生常常感到学习压力巨大,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为了缓解学习压力,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中学生可以利用番茄钟、时间管理工具等来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避免集中大量时间在学习上,造成压力过大。
2. 寻求帮助:中学生可以向老师、家长或同学寻求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减轻学习压力。
3. 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学习压力。
二、人际关系问题中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出现友谊问题、同学冲突等。
这些问题会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以下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1. 学会沟通与妥协: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妥善处理分歧和冲突,增加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2. 培养友谊:中学生可以主动交朋友,参加校园社交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3. 倾诉与寻求帮助:当中学生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可以向老师、辅导员或家长倾诉,寻求他们的意见和帮助。
三、自我认同问题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常常面临自我价值、身份认同等问题。
以下是解决自我认同问题的方法:1. 接纳个体差异:中学生要理解自己与他人存在差异的正常性,培养自信心,接纳自己的特点和不足。
2. 发展个人兴趣: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各类兴趣社团和学校活动,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特长,找到自我认同感。
3. 家庭支持:家庭应给予中学生支持和鼓励,与他们进行积极沟通,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观。
四、考试焦虑中学生常常面临着各类考试,而考试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是减轻考试焦虑的方法: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中学生可以提前规划学习进度,逐步复习,减少考试紧张感。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对策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发育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性心理困扰。
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对两性知识感兴趣,然而学校里普遍缺乏性知识的教育,为此对自身的各种变化感到不理解和困惑。
2、人际关系困扰。
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渴望独立的心情非常强烈。
不喜欢父母老师的过多管教,不愿聆听长辈的淳淳教导,同学间的交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3、学习困扰。
主要表现是害怕成绩差受教师批评,担心考试成绩不及格,害怕考不上重点中学或大学,感到学习任务太重而无法完成任务。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及简析典型个案1:齐某,男,高中二年级学生。
神情沮丧,显得很痛苦。
看到他的表情,当时推断,面前这个学生不是简单的学习困扰或者是单纯的同学交往问题。
果然这样,刚坐定就倒出了他的苦闷。
他原是一名比较不错的学生,成绩中等,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最近一年很苦恼,常寝食不安,学习无兴趣,成绩明显下降,自我评价低,自卑内疚,不愿与他人交往,社交时缺乏自信,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
他叙述了这些之后,看了看我便低下了头。
很显然,他没把苦闷的真正原因说出来,后来利用一些咨访谈话技巧试探得知,他陷入了早恋,又失恋了。
这一由于情感困惑、情感挫折导致的抑郁症案例给了我很多启示,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时期,许多问题他们都似懂非懂,有时执着任性,有时盲目效仿,这时需要有人指点他们,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和苦恼。
早恋问题是困惑中学生的普遍问题,他们往往把同学之间的好感与男女之间的感情等同起来,或者单相思,苦恼烦躁;或者信誓旦旦,追求浪漫,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掉,影响学习,影响健康成长。
一方面他们性早熟,希望获得异性的好感;另一方面,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不能正确认识感情,当然也无法正确处理感情。
象这类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有效的指导帮助,轻者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情绪;重者会变得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注意力集中困难,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心忡忡,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出格的事情。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简析1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焦虑状态常表现为持久地出现强烈的担心、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类初中生较常见的情绪问题。
这些学生总是诉说内心的烦躁不安,他们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
无故地担心亲人、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
小处方: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
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
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
2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尿急、尿频、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症状,“晕场”就是其最为典型的一种表现。
小处方: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认真准备,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
当怯场现象发生时,只要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机期。
3人际关系紧张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调查显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
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包括亲子冲突、师生关系紧张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心理问题还可能引发一些慢性 疾病,如头痛、胃痛、背痛等。
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 中学生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 行为。
学习成绩影响
心理问题会分散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导致中学生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从而影响学习 效果。
心理问题还可能导致中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目录
• 引言 •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类型 • 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影响 • 应对策略 • 学校和家庭的作用 • 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深入了解中学生心理 问题的现状,为教育 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指 导。
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 的发生,为中学生创 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增强家长心理健康意识
家长应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孩 子的心理问题。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 解孩子的需求和困难。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 询或治疗服务。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自我反思
定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评估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
设定目标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设定合理的目标,并 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接受自己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局限性,不要过分苛求 自己。
寻求反馈
与他人交流并寻求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以便 更好地了解自己。
05 学校和家庭的作用
学校提供的心理支持服务
设立心理咨询室
06 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 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 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阿尔伯特· 艾 利斯
秀才的三个梦: 1、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2、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3、他和心仪的女子背靠背躺在床上
算命先生: 1、白费劲 2、多此一举 3、没戏
店老板: 1、高中 2、有备无患 3、有戏
A
晚上秀才 做了三个梦
B
(1)个人因素 ◦ 自我期望过高; ◦ 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 ◦ 学习方法不合理; ◦ 人格原因: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缺乏意志 力,归因方式; ◦ 认知偏差: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及自身 能力评价不当。 ◦ 其他个人原因:性别
(2)客观因素
◦ 父母的压力:高期望,补偿心理等; ◦ 学校:老师的压力(偏爱学习好的学生、
整体原则:多方法、多人力、心理成分多层面整 合;
发展性原则:将学生看成“发展”中个体;教育 走在心理发展前;三早。
主体性原则:充分了解学生特点,遵循学生的心 理发展,关注其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 性和自我成长力量;
活动性原则:以“活动”媒介,注重学生自己体验 、反思和行为练习,做到“做”中学。
特点
表现
◦ “在适应方面发生
◦ 学习适应
困难的正常人;
◦ 人际适应
◦ 重视个体自身理性, 强调发掘、利用其 潜在积极因素,自
◦ 生活适应 ◦ 生理适应
己解决问题。
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等研究的范畴。 ◦ 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 碍、强迫性障碍
发展性心理问题 适应性心理问题 障碍性心理问题
使学生确信目标可以实现。为此,告诉学生其他 人已达到此目标,并确保学生拥有达到该目标的 资源,让学生知道别人相信他能成功。
一定要给学生进步反馈,最好是教会学生通过自 我监控自己了解进步情况。
(4)注意反馈和评价技巧
反馈要及时; 反馈应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反应, 这比知道什么是错误更重要 应随时让学生了解距离自己定的学习目 标还有多远; 善于发现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学习态 度和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
差异性原则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不平衡性:不协调的身心之旅 (二)动荡性:在矛盾中寻找自我 (三)社会性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和政治 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考虑理想、志愿和抉择时 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严肃性。
二、关于心理问题
1. 发展性心理问题 2. 适应性心理问题 3. 障碍性心理问题
➢ 体育运动是不良情绪的天然良药
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 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 的有效方法。 1周3天,每天30分钟,例 如快走、游泳是好运动。
◦ 聊天法:倾诉 ◦ 诉诸文字 ◦ 哭笑法 ◦ 书面释放法
◦ 事实证明,很多临考学生的“考试 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
不足引起的。
◦ 人们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 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进入一种物 我两忘的境界,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抛 到九霄云外。
权利,与孩子的谈话平等商讨;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温
和真诚地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 分析孩子逆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调整行为或改
变环境; 冷处理:师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等孩子冷静下
来之后再沟通处理。
① 任务明确:做什么、什么时间做; ② 说明原因
很多研究发现,成人解释清楚理由时,孩 子更愿意服从;要求越合理,越能照顾到孩子 的权利和需要,越可能得到服从,尤其是青春 期的中学生;尤其这个理由是从孩子获益的角 度解释。
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1)主观原因
◦ 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以期 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 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 会对他的一切持否定态度.
◦ 偏激心理:社会阅历浅、知识缺乏,考虑问题往 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社会缺乏对中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 ◦ 家庭、学校、社会与孩子的不良互 动;
香克(D·Schunk,1984)的研究表明,在 归因训练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 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 努力因素;另一方面也应对学生努力的 结果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获得了相 应的结果,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 是有效的。
(一)学习心理问题之二
焦虑症 考试焦虑
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考试情境激发下而产生的的一种心理 焦虑状态,表现为考生对考试的担心、紧张或烦恼 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社会多元化 ◦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 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新生事 物与传统的对立。
(1)成人正确看待逆反心理 正常表现 意味着成长 体现了被关注的需要 复杂心理斗争的一个缩影:突出自我— —认同;显示不同——模仿成年人。
考虑学生身心发展,逐步改变教育方法;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
学生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如果过度,对个体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伤害。 个体就会采取措施逃避刺激。
每天山珍海味令人倒胃口;父母整天的喋喋 不休也会让子女不胜其烦。
在特定的机会、场合,学生处于一种不同的情感和 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家长不顾及孩子当时所处的情 境,就会使孩子对家长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 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就是情境逆反。
考前准备 ◦ 认真复习 ◦ 劳逸结合 ◦ 物品准备
系统脱敏训练
考试技巧掌握 ◦ 注意答题要求 ◦ 仔细审题 ◦ 由易到难顺序 ◦ 时间分配得当 ◦ 卷面保持干净 ◦ 认真核查
(二)人际心理问题之一
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 是指人们彼此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 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 心理状态。
忽视差学生)、同学之间的竞争等; ◦ 社会就业重学历,考试制度“一考定终
身”。
认知成分:如担心考试考不好、担心被同学 看不起,它以担心为基本特征,是焦虑的核 心部分。
生理成分:如考试前呼吸、心跳加快,出汗 ,晕倒,它是与自主神经系统相结合的。
行为成分:如考试时草草答题,考试前突然 生病。
①考试焦虑评估 ◦ 弄清事实 ◦ 分析事实 重新解释 再次评估 ◦ 做出应对行为
◦ 期望过高:压力过大,精神紧张。 ◦ 情感需要缺失:得不到尊重,环境适应或人际
关系等导致的心理困扰。
◦ 过于追求物质享乐,忽视内在精神的 社会风气;
◦ 学校周围不良环境,转移了学生对学 习的兴趣。
(1) 教育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价值 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等; 使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学习快乐以及知识的价 值。
理解为 凶兆
理解为 吉兆
C
垂头丧气, 收拾包袱回家
意气风发, 考取探花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 存在一个最 佳唤醒水平, 它随任务性 质的不同而 变化。
“我准备的这么充分,一 定没问题!”
(2)考前情绪调整
①深呼吸调控 ◦ 让学生站定,双肩下垂,闭上双眼 ,然后慢慢地做深呼吸; ◦ 辅导教师给予指示语,“一呼,一 吸,一呼,一吸……”或“深深地 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深深地吸 进来,慢慢地呼出去……”。
◦ 提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和具体性; ◦ 注重对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2) 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
◦ 培养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特长结合起来。 ◦ 展开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
能和爱好的机会。
尽可能让学生制定目标。因为学生自己制定目标 有助于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设置目标,那么要引导共同制 定目标,可以给出若干个目标让学生选择。
中国学生, 真正喜欢学习的有多少人?
对学习缺乏兴趣——46%; 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33%; 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 21%;
中小学生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厌学”“不会学”“ 不能学”等学习问题,其中厌学问题的发生频率占 首位,学习动机缺乏发生率为11.86%。从初中预备 班到初三年级发生率是5.86%、12.56%、15.16% 、18.39%;从高一到高三发生率依次为:10.18% 、4.77%和41.11%。高三厌学成为一个严重的问 题。
学习容易分心
学习焦虑过低:考试之前一点不紧张,考不好也无 所谓;
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1)家庭方面
◦ 父母对知识的消极态度,如知识无用论等; ◦ 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
过于严厉,动辄惩罚,孩子将学习和痛苦体验建 立联系;过于保护和溺爱;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 ◦ 破碎的家庭结构或留守儿童。
◦ 教师 对落后学生的忽视或歧视; 教学内容不丰富,照本宣科; 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 课业负担重:内容太难,作业太多;
◦ 应试教育:学校评价体系单一;
(3)自身方面
◦ 屡败的学习经验:看不到希望,努力看不到进 步;
◦ 不良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过分敏感 和内向;被老师忽视或讽刺以致破罐破摔等;
厌学是学生主观上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 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态度,且表现出消 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模式。 ◦ 认识存在偏差; ◦ 情感上消极地对待; ◦ 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逃学行为)。
对学校各科学习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学习,而不仅 是一门学科有厌学情绪;
学习活动表现较差,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复习 考试等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 增加身体营养的方法 设法增加适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 食物,同时还要补充大脑所需的维生素、氨基 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⑦音乐放松法
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 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 ◦ 圣洁、高贵的音乐:净化灵魂、境界开阔; ◦ 速度较缓的音乐: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 ◦ 清澈、高雅、透明的古典音乐:可以增进人们的 记忆力、注意力。
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基本学习毅力和自制力; 各科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自己不是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