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清洁消毒灭菌ppt课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培训教材(PPT 46张)
第四步:清洁消毒病床、床板、床垫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第五步:清洁消毒病床床餐板、床头、床 尾、创扶手、床边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第六步:清洁消毒病床底部及轮子。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八、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方法
目测法 化学法 ATP法 微生物法
LOGO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5.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5.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 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 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美国院感消毒专家做的研究:与传统棉布抹布相 比超细纤维带正电荷能吸附灰尘,具有更强的去 污作用,即使不适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细菌的 清除率达到94%。
二、清洁、消毒管理要求
4.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 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4.2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服 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医疗机构指定的管理部门负 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 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4.3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 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 清洁与消毒。 4.4医疗机构开展内部建筑修缮与装饰时,应建立有医院 感染控制人员参与的综合小组,对施工相关区域环境污染 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指导施工单 位做好施工区域的隔断防护,并监督措施落实的全过程。
病 区 环 境
医院感染的损失不可低估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为上
请大家重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国内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法规、规范与指南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清洁、消毒、灭菌(护理学基础课件)
(三)微波消毒灭菌法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 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 湿度迅速升高;二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 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用于食物、餐具、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 械的消毒灭菌
(四)电离辐射灭菌法
电离辐射是利用了射线、伦琴射线或电子辐射能穿透物 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的低温灭菌方法,统称为电离辐 射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 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 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 参数。
生物监测法:每周监测一次, 最有效的监测生物监测(嗜 热脂肪杆菌芽胞)。
化学监测法:包外、包内 化学指示物监测
B-D试验:每日开始灭菌运行 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 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四、化学消毒灭菌法
•定义: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
渗透到菌体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作用原理
➢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干扰细胞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适用范围
不宜使用高温消毒、耐湿的物品。
四、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方法 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挥发性药液加盖、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刷干净、去除有机物,擦干后浸泡 浸泡物品应完全浸没,轴节分开、管腔充满消毒液 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防吸附消毒液,降低消毒 效力 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气体消毒的物品待气 体散尽后使用,以防刺激组织
1、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 2、物品完全侵没,空腔导管内预先灌水。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盖打开,
医院消毒灭菌PPT课件
常用术语和定义
• 高水平消毒 •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 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 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 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 法。
的处理
常用术语和定义
• 消毒剂 •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
求的制剂。 • 清洁剂 •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
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 灭菌剂 •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
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一、常用术语和定义
• 高效消毒剂 •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
要求 • 4.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 5.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
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 6.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 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7. 定期检查与监测,总结分析、反馈、改进。 • 8.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 9.医疗机构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 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 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的抗力的测试系统。 • 终末消毒 • 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常用术语和定义
• 菌落形成单位 • 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
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 形成的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 达活菌的数量。
清洁消毒灭菌PPT课件
医院感染现状
• 我国外科医院ICU感染率达35.9%,有的医院达 50%以上,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2.6%。
• 医院感染发病率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大于 1000张病床的医院其医院感染率高于500张病 床以下的医院,这主要是由于级别高的医院、教 学医院与大医院收治的病人病情重,病种复杂, 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插入性操作等所致。
输液制品
污染的血液、血制品 水和食物
11
幻灯片7-4
易感宿主
• 严重慢性疾病; • 免疫系统疾病; •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损害; •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 接受介入性检查、器官移植的病人; • 休克、昏迷、术后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
产妇
12
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
•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
医院感染现状
• 据WHO调查,全球平均医院感染率为8.7%。 各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波动在3%-17%, 如美国为5%,英国为7.5%,日本为5. 8%。
• 具报道我国普通医院的感染率为5.22% , 37 家大学附属医院的医院感染率为6.25%。
• 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室有各类型的ICU、新生 儿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室、神经外科病房、 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病房、血液病房和 肾病病房等。
19
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细菌
20
干热消毒法和湿热消毒法效果比较
导热速度 穿透力 消毒时间 所需温度 破坏性
干热灭菌法
慢 弱 长 高 大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ppt课件
C、生物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器: 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每周进行一次(指示菌株采用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2)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大修后的灭菌器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B、化学监测B-D试验(空锅试验),需每日一次对于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 每日空锅做B-D试验。目的: 检测灭菌器内空气排除效果
B-D试验
B-D试验包的准备:由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25*25(cm)大小的布包裹,测试包的质量为4kg或用一次性B-D试验包。操作方法:将专门的B-D试验纸,放入自制测试包或专用的一次性B-D试验包的中间,将B-D试验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的前方,柜内除测试包外物任何物品,134℃,3.5--4分钟后,取出B-D试验纸观察颜色变化。B-D试验结果判定:包内试纸均匀一致变色,说明B-D试验通过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变色不均则说明灭菌器有冷空气残留, B-D试验失败,可重复一次B-D试验。直至通过B-D试验后该灭菌器方可使用。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
汇报人: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消毒效果的监是评价: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措施。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contents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概述•清洁与消毒基本原则与方法•不同区域清洁与消毒要求•医疗器械及设备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目录01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概述医疗环境表面污染现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医疗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易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化学性污染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清洁剂、药品等,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活动,以及医疗设备的运行等,都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物理性污染,如尘埃、皮屑等。
通过对医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降低医院感染率清洁的医疗环境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医疗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通过对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可以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保障医护人员健康清洁与消毒重要性0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要求、手卫生设施、手卫生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0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0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对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要求、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效果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相关法规和标准02清洁与消毒基本原则与方法清洁原则彻底清洁,不留死角先清洁后消毒注意个人防护清洁方法湿式清洁: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擦拭表面干式清洁使用干布或纸巾擦拭表面清洁设备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和设备,避免交叉污染消毒原则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配置和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时间和浓度消毒方法擦拭法:使用浸有消毒剂的布巾擦拭表面喷洒法使用喷雾器喷洒消毒剂于表面紫外线消毒法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表面进行消毒01常见误区02清洁和消毒概念混淆03过度使用消毒剂,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忽视个人防护,导致职业暴露和感染风险增加1 2 3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正确配置和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01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和消毒剂02定期培训和考核清洁消毒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03不同区域清洁与消毒要求010204手术室清洁与消毒要求手术前后必须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医院消毒灭菌ppt课件完整版
04
消毒后的器械应妥善保管,避免再次污染。
03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策略
环境表面分类及清洁要求
根据污染程度分类
将环境表面分为清洁区、 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别 采取不同的清洁措施。
清洁频率与要求
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清洁频 率和标准,确保环境表面 的卫生质量。
清洁工具与用品
选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用 品,避免交叉污染和二次 污染。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 坏其结构,使其失去复制能力而死亡 。紫外线消毒法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 面的消毒,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的特点。
化学消毒剂原理
化学消毒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 、细胞膜或细胞壁等结构,导致微生 物死亡。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有不同的 杀菌机制和适用范围。例如含氯消毒 剂在水溶液中产生次氯酸,可氧化微 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系统而导致其死亡 ;醛类消毒剂则能与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和氨基酸等发生反应,使其失 去活性。
评估指标设定和数据收集分析
评估指标
设定合理的消毒灭菌效果评估指 标,如细菌杀灭率、真菌灭活率
等。
数据收集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包括 消毒灭菌操作记录、监测结果记
录等。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差异性 分析等,以评估消毒灭菌效果。
持续改进方向及措施建议
设备升级
引进先进的消毒灭菌设 备,提高消毒灭菌效率 和质量。
常用环境表面消毒剂介绍
含氯消毒剂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适 用于一般环境表面的消 毒。
过氧化氢消毒剂
环保型消毒剂,对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高 效杀灭作用。
季铵盐类消毒剂
低毒、无刺激性,适用 于敏感环境和物品的消 毒。
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ppt课件
感染高发部 门地面和物 体表面的清
洁与消毒
其他部门地 面和物体表 面的清洁与
消毒
感高发部门如手术部、产房、导管室、 洁净病房、器官移植病房、ICU、新生儿 室、血透、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 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 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 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 洁与消毒
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生物检测法:
✓ 每周监测一次 ✓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
格后,方可发放
灭菌质量监测的通用要求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分析原因 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 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分析原因进 行整改,直至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检测合格 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 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 方可使用
结语
积极加强与领导、上级部门及院内各部门的沟通, 领导的支持是做好院感管理的基础
加强培训、改变观念,是做好院感工作的主体工程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是切实落实消毒管理措
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戊二醛、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 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 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办法。
高水平 消毒
中水平 消毒
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 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 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
医疗机构 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院感科 原爱丽
概述 几个概念
消毒隔离管理技术应用
√ 临床怎么做? √ 院感怎么做?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ppt课件
防护配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穿防护服、胶鞋。 禁止穿工作服进食堂!!!
8
职业暴露分级
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 粘膜,量小且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 粘膜,量大且时间较长,或暴露源刺伤或割 伤皮肤为轻度的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为深度伤 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7
职业防护——分级防护
一般防护(基本防护):适用于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
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口罩、帽子。 一级防护(加强防护):适用于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等污染物操作时的医务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的 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手 套、隔离衣、护目镜、面罩、鞋套。 二级防护(严密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隔离
5
清洁用品的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 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 备用。
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 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悬挂晾干 备用。
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6
空气净化方法
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空气洁净技术 紫外线消毒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10
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11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
患者
单
床
间
边
隔离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表B.1 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
风险等级 低度风险区域 中度风险区域 高度风险区域
工作服
手套
+
±
+
+
+
+
专用鞋/鞋套 ± ±
+/±
口罩
帽子
-
-
+
±
++/+
+
隔离衣/防水围裙 ±Fra bibliotek注1:“++”表示应使用N95口罩,“+”表示应使用,“±”表示可使用或按该区域的个人防护要求使用,“-”表示可以不使用。 注2:处理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制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物品。
b)基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健 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洁与消毒质量审 核,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至院方。
c)应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培训内 容应包括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表A.1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
风险等级
三、清洁与消毒原则
5.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 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5.7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 符合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 行WS/T 313的要求。 5.8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 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9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
患者
护士电话通知、医师在检查单上标注
接诊科室在患者离开后,及时消毒患者接触的物表
14
Company Logo
多部门协作管理多重耐药菌
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 检验科 药剂科 医务处 护理部 院感办 总务科
15
谢谢各位对院感工作的支持 您们辛苦了!
16
低效消毒剂:氯已定、新洁尔灭。
4
物体表面与地面的清洁消毒
无明显污染---采用湿式清洁。 有血液、体液明显污染--先吸湿--再清洁--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导管室、ICU、新生儿
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 急诊科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 、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 ,地面消毒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
5
清洁用品的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 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 备用。
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 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悬挂晾干 备用。
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6
空气净化方法
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空气洁净技术 紫外线消毒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9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目标监测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
1
概念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 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 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2
医疗物品的分类及消毒灭菌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 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 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 高感染风险。必须灭菌。
❖
触
的
器械
仪器
固定专用
患者
环境
空气、物表
消毒液擦拭 500mg/L
1次/日
物 体 表 面、
拖抹 设
布布 备
防护用品
诊疗处置
固定 设 用后消毒悬挂施
干燥 表
可能接触血液体液时戴手套; 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
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
先处置普通患者,
最后处置多重耐药菌者
床边换药
面
Company Logo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 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 损黏膜的物品。应达到中水平以上消毒。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 的器材。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
3
医院常用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 毒剂、碘酊。
中效消毒剂:碘伏、酒精、醇类和氯已定 的复方、醇类与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
病房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穿防护服、胶鞋。 禁止穿工作服进食堂!!!
8
职业暴露分级
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 粘膜,量小且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 粘膜,量大且时间较长,或暴露源刺伤或割 伤皮肤为轻度的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为深度伤 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10
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11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
患者
单
床
间
边
隔离
Company Logo
两床间的距离应达1.2M以上,以减少患者间的传播
12
者
经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常
接
7
职业防护——分级防护
一般防护(基本防护):适用于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
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口罩、帽子。 一级防护(加强防护):适用于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等污染物操作时的医务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的 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手 套、隔离衣、护目镜、面罩、鞋套。 二级防护(严密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