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如何做建筑街道空间分析方案设计
建筑街道空间分析方案设计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街道空间的建设与规划愈发重要。
良好的街道空间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当前城市街道空间存在的问题,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综合的分析方案设计,帮助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街道空间。
二、调研分析1. 现状分析目前,大多数城市街道空间存在以下问题:交通拥堵、停车难、道路狭窄、建筑密集、环境杂乱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
2. 空间分析街道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道路宽度、人流量、绿化率、停车需求、交通流线等因素。
通过分析这些空间要素,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街道空间。
3. 功能分析不同街道空间要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例如商业街要考虑商业活动的需求,居民区要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等。
因此,在设计街道空间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功能需求。
三、设计原则1. 人性化原则街道空间应以市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方便、舒适、美观的空间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2. 环保原则在设计街道空间时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增加绿化率、减少污染源等措施,打造绿色、健康的城市环境。
3. 公平原则街道空间应具有公平性,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城市空间。
四、设计方案1. 交通规划合理规划交通流线,优化道路布局,分流车辆和行人流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停车设施,解决停车难题。
2. 绿化规划增加街道绿化率,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环境品质。
同时,建设休闲广场和绿地,为市民提供休憩和娱乐场所。
3. 建筑规划在街道两侧建设符合城市风貌的建筑,注重建筑的美学和功能性。
同时考虑建筑的高度、密度、风格等因素,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 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公厕、垃圾桶、长椅等,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实施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传媒宣传和市民教育活动,提升市民对城市空间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共同创建和谐的城市环境。
公共建筑与街道艺术的设计案例
公共建筑与街道艺术的设计案例-灯光艺术设计“公共艺术”除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于它的“公共性”,与公众达成可以交流的桥梁。
很多公共艺术品在设计中都会采用与环境、社会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公众的心理等一些客观因素相适合的设计元素,并且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阐述。
正如沙夫所言:“没有意义就没有符号”,城市公共艺术不仅要反映出对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等艺术化的提炼和诉说,更重要的是城市公共艺术注重“公共性”的需求,将城市公共艺术的符号意义准确地嵌入社会生活的网络中。
街道,作为多种活动的舞台,同时也是不同使用者和不同交通方式的共享对象。
街道是一个使用强度很高而且充满意义的空间,如果我们考虑到它所有的特征,街道空间不会这么容易甘受威胁。
作为一个三维空间,街道包括了车行道、专用道和人行道以及街道两侧的建筑立面。
它所构成景观不仅取决于对道路和用途的考虑,还取决于有关周边地区城市肌理的节奏和形式及集体或个人决定的集合,在某种意义上街道是这一整体决定的结果。
灯光设计是指根据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和灯具,运用不同光源的特性,保证恰当的照度和亮度,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空间环境。
灯光照明是装饰美化环境和创造艺术气氛的重要手段,设计必须符合功能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和灯具,并保证恰当的照度和亮度。
灯光设计 - 原则:功能性原则、美观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灯光设计 - 表现方式1.面光表现面光、2.带光表现3.点光表现4.静止灯光与流动灯光5.激光激光。
案例1名称:灯光艺术设计-江西宜春景观亮化工程案例关键词:灯光艺术设计景观亮化亮化工程描述:设计理念方案一江西宜春文化博物馆建筑的庄严、稳重、大气,与宜春“月亮之都”的文化相结合,整个设计以黄色为基调,建筑外观恢宏大气,整体造型伟酷似一颗在天空中高挂的圆月,散发出金灿灿的光。
0113.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0113.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徐莎莎陶承洁吴立伟、陈韶龄【摘要】西方城市正着手对其街道空间的形式和功能进行重新评估,以设计导则指导街道空间的设计与质量,使街道对城市整体的投资环境、公共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导则的分析,归纳当前发达国家城市街道设计的关注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塑造宜居城市背景下的街道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街道空间设计导则公共生活宜居城市1 街道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相对于“道路”这一标准术语,“街道”在汉语意境中是一个更具生活性的词汇。
从词义上看,街道是“街”与“道”的合称,为两边修建有连续不断的房屋建筑的道路。
在传统空间意象中,街道两侧的建筑通常为住宅、商店或饭馆,街道是融合日常生活、人行和车行交通的地方。
自从1886年1月德国人卡尔·本茨(Karl Benz)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间,以适应机动车通行要求为重心的道路设计标准日臻完善,而以往那种亲切宜人、界面连续、尺度适当的街道空间则日渐被越来越宽的城市道路所取代。
为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传统街道已由社会交往空间变成了交通流动空间。
在道路的交通功能逐渐膨大的同时,城市街道的活力正在渐渐消失。
西方国家一直在反思单一的交通功能对城市街道生活多样性的破坏。
从上世纪中期雅各布斯对城市街道的研究,到80年代末新城市主义将街道重新定义为一种社交场所,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与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一起,意识到城市街道和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希望重塑人们能够面对面交流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市民空间”(Civil Space)。
城市街道作为容纳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间形态,其具有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特质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进入新千年以来,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使各城市转向重视地方特质。
围绕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为主题,关于街道公共空间设计的技术性标准在西方国家重新得到了重视。
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案例分析
1 芝加哥滨河 步道 Chicago Riverwalk
”旧版本“的芝加哥河
19
曾经的芝加 哥河
芝加哥河全长200多公 里,干流从市区流过, 向东汇入密歇根湖。这 条蜿蜒的沼泽性河流因 城市向工业型转换被改 造成工程河道,实现其 运输功能。然而长期下 来,河水污染严重,威 胁到水源地-密歇根湖。 于是在20世纪初,芝加 哥市修筑运河,建立水 闸,改变干流与南边分 流的方向,使其向南汇
虑的。想让这片街区真正成为市民的休闲芝空加间哥,滨建河筑步师道提概念类型
出了很大胆的方案。
河堤
码头
水广 场
河滨影 小河
院
湾
滨海广 场
桥近下两巨米大高的度空差间
六个街区
Six blocks
码小头河码广湾头场河P(水(l(河滨aT广wzhT堤剧ahe场h)院aeCrofM)vaei)na
作为一个全 新的联系步道系 统为,皮概划念性规划 框提体空与以样大到设计整供例背精艇木好提闲真水起这提泊的据半5对架供验间形提体规全施材个视如景致阶成连上克河的径是步遛的佳所水这街的题为子家提了个河与互的建实为设成鱼多鱼的同园们与连人以露椅梯赏哥通以驳行防巡0与舟者供场正联来里供划服说小于为不。不态供验模新。料项觉,现的梯为接瓦和滨途,散、狗极场。是个区主,孩与庭供一在边水动机筑际自计时的了儿栖时湿也了美餐接们坐天或上芝河常看船、部逻独爱的休所河系。还停艇务是时政公间每同使滨,公划同与目上铺状切师街上然,候物,创个息码地是解元厅,可在座阶观加,可到航消门,,,园断个的它河从众艇时细长的面的石说区是在完,种给造新地头花人河,游步类功们的餐活项,节度统体对沿。客行型能可多饮动目设沿提一现比典、,。:
环艺1502
城市公共空间案例
066.基于公众参与的欧美城市设计导则历程及启示.docx
基于公众参与的欧美城市设计导则历程及启示*倪一舒,胡燕,高源摘要:在公共治理的背景下,公民的参与意识逐渐攀升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设计事务中来。
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式向存量式的转化,其重要性在近几年被广泛关注。
本文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对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城市设计导则发展历程及其公众参与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总结出城市设计导则发展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具体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背景、代表导则和主要特征。
结合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城市设计导则发展的成熟经验,通过对比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现状,指出公众参与视角下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公众参与视角从内容、表达方式等角度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设计导则,公众参与,城市设计,发展历程1引言1.1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表达形式,其通过对城市建设中部分要素进行控制和引导来保证城市环境和空间的品质。
在我国,“城市设计导则”也称为“城市设计引导”,多依附于法定规划存在;国外将城市设计导则称为“guideline”或“guidance”,直译为“指南”,通常是项目建设需要遵循的法定政策。
顾名思义,城市设计导则和“指南”就是城市建设的说明书,通过建设要素控制以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
1.2公众参与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升至58.52%,近10年提升约11%,城市化发展十分迅猛。
近两年城市建设的速度虽有减缓但仍处于增长阶段,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城市面貌千篇一律、空间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城市设计导则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
在城市粗放式扩张过程中,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历程短,设计仅在获得结果后公示来征求市民意见,公众参与只是表面文章。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稳步前进,新时期政府希望公民更多参与到公共治理中以实现共治[1]。
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_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_徐莎莎
【 键词 】 街道 空 间 设 计 导 则 公 共 生 活 宜 居 城 市 关
1
街道 空 间设 计 的发 展 历 程
相对 于
“
道路
“
”
这 一 标准 术 语
”
,
“
街道
,
”
在 汉 语意 境 中 是 一 个 更 具 生活 性 的 词 汇
。
。
从词
义 上看
,
街道 是
,
街
与
“
道
”
的合 称
为 两 边 修建 有连 续 不 断 的房 屋 建筑 的道 路
(2 0 0 8 年草 案 )
、
、
纽
约 (2 0 0 9 年 ) 等美 国 大城 市相 继 修 订 更新 了 其街道 设 计 导 则
。
这 些导 则在 规划 目标
设计
原 则 实施 策 略等方 面存在 着 很 多共 性 内容 设 计 的关 注重 点 和 发 展 趋势
。
、
,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反 映 出 当前 美 国 大城 市街道 空 间
0 11 3
.
面 向 城市公 共生 活 的街 道 空 间设 计 探 索
以美 国 的城市 街道设 计导则 为例
徐 莎莎 陶承 洁 吴立 伟
、
陈韶龄
[摘
要 ] 西 方城 市 正 着 手 对 其街 道 空 间 的 形 式 和 功 能进 行 重 新 评 估
,
,
以设 计 导 则 指 导 街道
。
空 间 的 设 计 与质 量
,
、
增 加绿 化 以来
。
中 心 区 在 住 宅 和 办 公等 方面 累 计
吸引了
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空间的构筑
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空间的构筑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最公有化的空间之一。
一般的街道不仅有行人来往,而且还有车辆通行,街道不同于公路,它是城市中富有人情味的活动场所之一,它具有空间的层次感和文化性。
但是,快速发展的城市道路系统正改变着人们的活动行为和活动场所。
很多具有多元化意义的空间开始消失。
本文试图通过人在空间中的意义,及环境观和生态观来探讨城市的街道空间。
标签:街道空间;地域;文化;空间重塑当人们进入一个城市后,最先摄入眼帘的是一系列大小的城市空间,如街道、广场、建筑群等。
不同的空间型式和各种空间的有机结合使人们形成了对城市的印象。
城市空间具有强烈的精神功能和艺术性,它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
美丽动人的城市空间景观永远在振奋人们的情绪,抚慰着人们的心灵,它们往往激发起人们对自己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空间环境所应具有的精神功能也有所追求。
一、城市街道空间概述1、城市街道空间的概念。
街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由各种建筑实体以多种形式围合而成。
不同尺度的建筑实体、不同的围合方式,形成的街道在人们的视觉感受、景观构成、乃至整个城市形态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城市街道空间的特征。
城市街道是交通功能与生活功能相结合的场所。
它对城市空间艺术效果影响很大。
人们观赏城市空间,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街道来进行的。
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和特征、深刻诠释了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可以说,街道是城市中最富有特色,最吸引人的空间环境。
3、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历程。
街道作为城市肌体的脉络,早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其发展演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
各国城市发展的初期和中期,街道空间都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当时的街道空间参照人的尺度。
街道功能单一,只满足人们的基本的通行行为,街道的形成基本是遵循自然地形,依势而成,形成了许多富有韵味的城市街道空间。
城市共享街道建设探析——从美国实践案例出发
城市共享街道建设探析——从美国实践案例出发
宋旸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城市》
【年(卷),期】2022()3
【摘要】街道是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当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引起城市街道交通拥堵,导致机动车开始占用人行道,城市交通组织出现混乱。
但街道作为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需要相应的空间。
因此1969年荷兰正式提出共享街道的建设,使居住区周边街道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共用同一个道路断面,且这一概念在1976年成为荷兰道路建设的导则和规章,共享街道随之在各国展开应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建设共享街道。
通过对美国共享街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从共享街道的概念、设计要素及实施等方面出发,提出适合我国的共享街道建设模式,以促进今后共享街道的建设。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宋旸
【作者单位】中国澳门城市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以案例共享平台为依托的经管学科实验室建设探析与实践
2.共建共治共享式社区治理的城市基层实践与启示
——以济南堤口路街道为例3.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做深做透文化改革——浙数文化建设“城市大脑”实践案例探析4.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做深做透文化改革——浙数文化建设“城市大脑”实践案例探析5.知识管理视角下城市街道开放创新治理过程研究——基于北京和深圳共享停车的案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丽街巷设计方案
美丽街巷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道路和街巷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街巷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促进商业发展等。
美丽街巷设计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在其中寻找美和功能之间的平衡,以创造安全、舒适、美观和活力的公共空间。
规划设计一个好的美丽街巷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社区需求。
规划包括交通流量、公共设施、周边环境等各个方面。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辆的需求,为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为自行车提供安全有序的通行方案,为机动车辆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环境。
道路宽度对于美丽街巷设计来说,道路宽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宽度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行人需求适当调整。
在同等交通条件下,较窄的道路更适合人行和自行车,而较宽的道路可能会鼓励高速行驶,给行人和自行车带来危险。
路灯和照明路灯和照明设备的布置是美丽街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高安全性,同时为城市营造出浪漫的夜景。
合理的照明可以提供行人和机动车辆足够的视野,同时营造出温馨浪漫的夜间街巷氛围。
绿化和景观设计绿化和景观设计是美丽街巷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良好的绿化设计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氧气和绿色,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在景观设计上,设计师应该精心布置,使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景观美。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美丽街巷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应考虑到公共设施的合理分布,包括垃圾箱、座椅、自行车停车位、亭子等。
这些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要,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
结语美丽街巷设计方案是一个细致、周全的工程,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城市环境和社区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加优化的设计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体现美和功能之间的平衡,创造出安全、舒适、美观和活力的公共空间。
街角细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
街角细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析提纲:1.设计的目标和意义2.街角细节设计的核心要素3.典型案例分析4.设计的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案5.设计后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1. 设计的目标和意义街道是一个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不仅是交通联结线,更是城市中服务于公众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城市街道的设计中,真正能够体现出人性化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便是街角细部景观设计。
通过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引导、塑造人们的空间感知和交互方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生活居住和商业经济发展。
2. 街角细节设计的核心要素(1)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首先在设计之初,我们需要将人文、历史、环境及情感方面的因素整合起来,以此为核心,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布局。
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细部景观的认知和欣赏,更能够创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城市氛围。
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比例、形态和材质处理等方式,在街角细节设计中,体现出这种人性化的关怀和精神感受。
(2)绿地和水体的运用绿化和水体作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同样也是街角细部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精心设计的绿地或者水体布局,不仅可以为城市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气息,更可以消除城市中的烦躁和拥堵,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和游览的需要。
(3)艺术元素的体现在城市街角细节景观设计当中,我们同样可以结合艺术元素进行体现。
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形式进行雕刻和造型,创造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空间。
同时,对于公共艺术品的运用也是提升街角细节设计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得公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得到提升。
(4)与环境和谐协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治理和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街角细节景观设计中,对于环保要求更是不可回避。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对于环境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和保护,保证其与城市周边的景观环境协调和谐。
3. 典型案例分析(1)上海梧桐树路上海梧桐树路作为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特色享誉全球。
纽约市街道规划设计与治理启示
纽约市街道规划设计与治理启示
刘丙乾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22(20)4
【摘要】街道作为城市交通与市民生活的空间载体,其空间品质与运行特征直观彰显城市规划设计的顶层逻辑与城市交通的治理能力。
自2014年实施交通死亡与重伤《零愿景行动计划》以来,纽约市在交通安全、绿色交通优先性、低碳交通以及交通设施可持续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街道治理体系。
系统阐述了纽约市道路交通特征,回顾了纽约市街道改善与治理的相关规划与计划。
在此基础上,从街道规划目标、街道设计与治理原则、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治理策略三个层面深入论证纽约街道规划设计与治理实践带来的启示。
【总页数】13页(P86-98)
【作者】刘丙乾
【作者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
【相关文献】
1.纽约市公园规划友好性建设实践经验及启示
2.进步运动时代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研究——从纽约市街道卫生治理的视角观察
3.纽约市城市规划响应气候变化的
经验与启示——基于"3个规划"的分析4.纽约市综合交通规划解析及其对北京的启示5.街道流动摊贩的管理经验与启示——以纽约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绿色街道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美国绿色街道建设的经验启示
利用绿色街道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美国绿色街道建设的经验启示作者:黄欣茹,宋彦,陈燕萍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8年第2期摘要:由美国提出和主要倡导的绿色街道是低影响开发理念落实到街道雨水管理实际工程的重要手段。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推广,绿色街道目前被公认为最先进的雨水管理方式之一,改善了当地街道暴雨洪水问题的同时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绿色空间。
本文在全面分析美国绿色街道建设过程以及先进建设案例的基础上,从成熟的绿色街道建设工程技术、完善的绿色街道实施保障机制和多方协作参与建设绿色街道三大方面梳理归纳了美国绿色街道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指出我国应当借由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机遇,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美国绿色街道建设经验,以绿色街道建设为着手点和推动力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Abstract: Green street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engineering ofdevelopment storm water management proposed by the United States.After decades of practice and promotion, green street is currentlyrecognized as one the most advanced means to improve the local street’srainstorm flooding problem as well as creating more green space. Basedon analysis of practice of green stre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rticlesummarizes three sets of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of implementation, and multilateral collaboration in constructing greenstreets. We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China should learn from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could promote the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by developing green streets.关键词:绿色街道;海绵城市;雨水管理;美国Keywords: Green Street; Sponge City; Stormwater Management;The United State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华人、香港、澳门学者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51728802)引言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由暴雨和沿海风暴引起的洪水问题愈发突出。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为明显。 2 0 世纪以后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美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机动交通 的普及,城市的许多古老广场和街道变成 停车场和交通枢纽。噪声和废气对人们的 体力和精神状态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均产生 不良影响。汽车的出现和普及在 20 世纪中 叶迅速破坏了几个世纪形成的城市人行交 通系统,带来废气、 噪声和振动,还把城市 用地分割成许多孤立地段。许多老城市街 道网都是在现代交通工具出现前很早就已 形成。现代主义城市论者认为过时的街道 网与频繁的人行和车行交通不相适应,致 使人们出行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降低交通 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运营效益。人行和车行 交通之间发生尖锐冲突,交通死亡事故数 量不断上升。旨在改善城市步行交通的许 多调节措施未能取得应有效果。 现代主义城市更强调 “行程” 在空间建 构和景观塑造等物质和美学方面的作用, 城市和建筑更多考虑交通和通行,当然其 象征意义依然存在。 现代城市是一种 “流体 城市” ,这里停留的空间成为散落的岛屿而 被大海——通行的空间所包围。 在原有城市出现这些困难的主要原因 是人行和车行的交通流相互混杂在一起。 因此,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城市建设实践中 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用建筑 - 规划手段把人行和车行的交通流分隔出来 即所谓非交通区。 非交通区的出现, 不仅是 一种城市建设现象。其社会意义在于提高 城市核心区的积极作用并改善居民的服务 条件, 提高空间环境的舒适性, 增进城市活 力。 城市中心区是社会活动最积极和文化 与经济事务最频繁的地方,在其有限的空 间用地内布置了主要交通枢纽和最能吸引 居民的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文化、商业、体 育、 行政和游憩等), 从整体空间上有较大 的车行交通需求,但往往也成为步行者活 动的空间和为步行活动的人们提供宜人的
通用设计理念下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的思考
摘要:为使街道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人的公平使用,让人们的生活更简单、更安全、更舒适、更友好。
文章运用通用设计理念分析了现有城市街道设施中存在的使用不方便、舒适性和安全性差、缺乏可识别性和易读性、适用群体单一化等问题。
结合通用设计的价值理念,从多元化人群使用需求、使用者的良好体验和感受、街道设施的可持续性三方面提出街道设施的设计思路。
可为未来我国的街道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街道设施 通用设计 无障碍设计 人文关怀 多元化需求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2-0150-04Abstract: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fair use of street furnitures for everyone,and make people's lives simpler,friendlier,safer and more comfortab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urban street furnitures,such as inconvenient use,poor comfort and safety,lack of recognizability and legibility,and simplification of applicable groups,etc.,by applying the universal design concept. And combined with the value concept of universal design,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street furnitures from following three aspects:the needs of diverse people,the good experience and feeling of users,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street furniture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treet furnitures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Keywords:Street furniture Universal design Barrier-free design Humanistic care Diversified needs韩国又石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王海燕引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开始关注不同群体的客观需求,也希望为他们提供公平、无差别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条件。
城市公共空间之街道探析
城市公共空间之街道探析【摘要】:快速交通的发展,导致街道传统功能的丧失,通过对街道的物质结构要素分析(街道模式、街道的尺度比例、街道的断面、街道的材质、街道的绿化、街道的公共设施等),预再生街道的混合功能。
【关键词】:街道空间,街道模式、街道尺度、街道断面、街道材质、街道绿化、街道公共设施【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resulting in lossing of traditional functions of street spa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material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street (street patterns, street-scale ratio,, section of the street, materials of street, greens of street, public facilities of street, etc.) , in order to rebirth the mixed function of street.【Key words】:Street space, street pattern, street-scale, street sections, street materials, street greening, street furniture一、引言公共开放空间是由道路、城市轴线、广场、公园与花园等共同组成,它们是都市设计中的主要构成元素。
在城市的建造过程中,公共开放空间扮演着双重的角色;它既是城市形态的组织者,也是公共场所与私密场所之间关系的调整者,就像是一个在城市规划、都市艺术和建筑单体之间衔接和转化的工具。
其中街道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相对于其他城市公共空间来说,街道与城市、人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人们每天出行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把握街道性格塑造优质街道空间——借鉴美国城市设计导则的街道界面设计导则
把握街道性格塑造优质街道空间——借鉴美国城市设计导则
的街道界面设计导则
陈畅;周威
【期刊名称】《城市》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一、引言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有一段著名的话:“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
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不同城市的风貌差异首先体现为街道的差异,而非建筑的差异。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人格化魅力,即城市的性格,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陈畅;周威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规划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探索——以《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J], 葛岩;唐雯
2.街道设计导则规划与创新研究——以《郑州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J], 孙丛雨;俞雪雷;关宏图
3.基于公众参与的街道设计导则评估——以《丰台区城乡街巷设计导则》为例 [J], 丁奇;张倓思
4.基于本土特征研究的省级街道设计导则编制初探
——以《安徽省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J], 宋密
5.基于公众参与的街道设计导则评估--以《丰台区城乡街巷设计导则》为例 [J], 丁奇;张倓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街道设计指南
这部分的是如何对现有的街道进行改造和提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它提 供了从项目规划到实施的具体步骤和建议,包括如何进行社区咨询、如何选择 合适的改造方案、如何进行资金筹措等。这部分还特别了如何在改造过程中保 障公共卫生和安全,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居民和商业活动的影响。
《全球街道设计指南》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 了全球范围内的街道设计导则,更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街道设计理念和方 法。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明了,既包含了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指导,为街道 设计提供了全面的参考。通过深入了解和运用这本书的内容,我们不仅可以提 高街道的设计水平,还可以为创造更安全、更舒适、更繁荣的城市环境做出贡 献。
全球街道设计指南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街道
知识
指南
读者
案例
部分
介绍
全球
街道
设计 实践
全球
设计
城市
提高
深入
通过
这些
城市规划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全球街道设计指南》是一本全面介绍全球街道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书籍。本书从多个角度出发, 对街道设计的影响因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强调了街道设计的重要性。街道不仅是城市的骨架,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 好的街道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本书旨在为读者 提供有关街道设计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实际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街道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街道的构成要素、交通流线、 道路交叉口设计等。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街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例如人机工程学、流线型设计、 交通规划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街道设计的实践案例。这些案例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基于街道行为的街道设计导则研究——以《盐城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基于街道行为的街道设计导则研究——以《盐城街道设计导则》为例摘要: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
文本给通过分析街道行为类型及其对街道空间的不同诉求,提出了街道设计的目标及方向,同时简要介绍了笔者参与的《盐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街道行为;街道设计导则1.街道和道路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空间上讲,城市道路、附属设施和沿线建筑等诸多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街道空间[1]。
道路是地面上供人和车通行的设施,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对外交通的道路。
而街道指在城市范围内,包含两侧建筑空间,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道路。
换言之,道路更为强调道路的交通属性,根据交通功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若干等级;而街道更强调一个完整的空间界面,其中包括了人车通勤空间的划分,街区活动的多样还有人群对慢行的需求,沿线建筑功能与街道活动。
因此,活动的行人、运动的车辆、流动的空间共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街道生活。
2.街道设计的意义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建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解决交通能力不足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应对城乡格局扩展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但对于街区活力、历史传承、交通安全、生态环境却产生了新的问题。
尽管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开始规划例如轨道交通、BRT等大中运量的公共交通形式,试图解决机动车交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其主要的关注点还是最基本的通行,对于活动的行人、流动的空间并未加以重视。
因此片面注重交通通行的道路也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对于街道生活的向往,转而对于空间品质、生活品质、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在此背景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已悄然从道路转向为街道。
从道路到街道,意味着机动车交通空间向步行化生活空间的回归,从人的交通和活动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将有益于营造出友好宜人的街区环境;从道路到街道,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复兴街道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谐、健康;从道路到街道,意味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将变得更加绿色、集约和可持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13.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设计探索——以美国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徐莎莎陶承洁吴立伟、陈韶龄【摘要】西方城市正着手对其街道空间的形式和功能进行重新评估,以设计导则指导街道空间的设计与质量,使街道对城市整体的投资环境、公共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导则的分析,归纳当前发达国家城市街道设计的关注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塑造宜居城市背景下的街道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街道空间设计导则公共生活宜居城市1 街道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相对于“道路”这一标准术语,“街道”在汉语意境中是一个更具生活性的词汇。
从词义上看,街道是“街”与“道”的合称,为两边修建有连续不断的房屋建筑的道路。
在传统空间意象中,街道两侧的建筑通常为住宅、商店或饭馆,街道是融合日常生活、人行和车行交通的地方。
自从1886年1月德国人卡尔·本茨(Karl Benz)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间,以适应机动车通行要求为重心的道路设计标准日臻完善,而以往那种亲切宜人、界面连续、尺度适当的街道空间则日渐被越来越宽的城市道路所取代。
为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传统街道已由社会交往空间变成了交通流动空间。
在道路的交通功能逐渐膨大的同时,城市街道的活力正在渐渐消失。
西方国家一直在反思单一的交通功能对城市街道生活多样性的破坏。
从上世纪中期雅各布斯对城市街道的研究,到80年代末新城市主义将街道重新定义为一种社交场所,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与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一起,意识到城市街道和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希望重塑人们能够面对面交流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市民空间”(Civil Space)。
城市街道作为容纳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间形态,其具有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特质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进入新千年以来,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使各城市转向重视地方特质。
围绕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为主题,关于街道公共空间设计的技术性标准在西方国家重新得到了重视。
新的街道空间设计方法旨在对街道空间的形式和功能进行重新评估,思考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质量对其使用功能以及城市整体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
不同于道路设计规范对交通功能的强调,街道设计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在街道层面诱发社会交往的产生,提升公共生活的品质。
2 对街道空间设计内涵的再认识城市道路在城市总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在10~20%之间,而生活性街道又占其中的半数以上。
如此巨大的公共空间资源,除去基本的通行功能,街道空间尚有很多未被开发的潜在功能。
在促进城市经济、保障公共健康、缓解环境压力等方面,街道空间设计蕴藏着极大的机遇。
2.1 街道设计的经济内涵城市美化运动之后,街道美化被很多人认为是城市不必要的开销。
但是当城市处于吸引投资、居住、旅游的竞争中,精细化设计的街道将为城市带来实质性的回报。
英国建筑及建成环境委员会(CABE,the Commission for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在《城市设计的价值》(The Value of Urban Design)一书中指出,好的城市设计将提升城市的品质,通过吸引投资带来高额回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刺激地方商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生产需求,给居民带来实质性收益。
在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城市用于管理、维护、安全的投入成本也会相应减少。
同时,城市对于公共领域的投资还将为城市资产增值,增加商业零售额。
CABE的调查显示,在城市中心区适当设置步行区域,步行交通量增加20~40%,商业零售额将随之增加10~25%。
自从加州山景城(the City of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在市中心对主要街道进行改造,改善人行道、移除路边停车场、增加绿化以来,中心区在住宅和办公等方面累计吸引了1.5亿美元的私人投资,成为了区域观光地。
山景城中心区街景2.2 街道设计的健康内涵街道的健康内涵主要在于街道设计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CABE的调查,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建成环境的质量十分关注,其中85%进一步表示建成环境的质量会影响他们的心情。
街道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容忽视的情感价值。
很多研究都表明,人们不仅喜欢坐在路边的公共座椅上以观察来往的行人放松心情,精细化的人行道设计还能鼓励人们更多的进行运动,在精美的橱窗前流连,更多的采用步行和骑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都可以被认为是被动或者主动的健康运动。
2.3 街道设计的环境内涵当前,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消耗远远大于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使得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毫无疑问,街道设计是否考虑了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波特兰的《绿色街道计划》(Green Streets Program),芝加哥的《绿色小径手册》(Green Alley Handbook)都明确指出好的街道设计能有效的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比如,增加自行车道,鼓励绿色出行,能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精心选择的生态街道铺装材料能够吸收雨水,降低地表温度。
一项近期的研究预测,通过使用提升反射率的街道铺装,洛杉矶每年将节省1500万美元的空调能源消耗。
3 美国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主要内容在过去的十年间,西雅图(2005年)、洛杉矶(2008年)、旧金山(2008年草案)、纽约(2009年)等美国大城市相继修订更新了其街道设计导则。
这些导则在规划目标、设计原则、实施策略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共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美国大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关注重点和发展趋势。
纵观各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尽管会因为组织编制的主体不同造成内容侧重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场所感和宜居性:使街道成为适宜逗留,行人喜爱的空间;·可达性和机动性:提升适宜所有使用者的公共通行权;·绿色交通的安全性:提高步行者和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性;·功能平衡性:在保障通行安全和管线敷设的同时,鼓励其他城市公共活动的开展;·环境健康性:从设计和选材等方面,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视觉愉悦感:从园艺、铺装、标识系统、街道家具等方面,提升街道的整体美感。
3.2 适宜性设计原则街道空间设计导则主要是通过街道类型学对空间进行的分类和引导。
不同于以往的设计导则,事先预设一个理性街道的类型,然后根据交通流量和速度设定街道宽度;新的街道设计导则尽量避免一刀切的手法,针对不同的城市或者城市中不同路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市民和观光者对“宜居性”和“理想街道”的认识,给予设计师充分的发挥余地。
新的街道在确定街道断面时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城市背景:街道的交通等级;街道周边的用地性质、人口密度和商业活动;街道与城市主要景点、公共开敞空间的接近程度;·流线组织:结合目前的使用状况,对未来的街道功能进行预测,合理安排公共广场、公交车道、自行车道及其它市政设施;·潜在的环境价值:主要考虑路面铺装的透水性、暴雨处置方案、绿化覆盖率等内容。
3.3街道设计导则的实施策略过去的街道设计导则通常以提供设计原则和指导性条款为主要内容,由于缺乏指令性效力,对区划(Zoning)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新的修订中,很多城市开始寻求将街道设计导则进行简化,将其中的主要内容直接融入现行的规划控制体系中。
2005年修订的西雅图街道设计导则详尽的叙述了包括适用标准、设计审批、建设规程、维护协议等在内的一系列实施策略,其后经过四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这一导则才最终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指南。
最终文件明确提出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与全市性的其它规范性文件(区划条例、城市规划设计规范)和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战略、排水总体规划等)协调一致。
街道设计导则的目标使用群除了面向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开发商等职业人士外,也包括政府部门和普通市民。
从导则概念草拟,导则的制定、导则的实施直至后续修改完善,此过程会广泛征询各方意见,采取了跨学科(规划、建筑、交通、生态、景观等)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为了使导则通俗易懂和便于应用,导则一改过去单调生涩的技术表达,转而采用了大量的图示和照片,并增加了内容索引,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规划目标、针对性的政策、实施计划等进行了简洁明确的表述。
重新修订后的街道设计导则不仅是技术规范,也成为了向普通大众普及和宣传城市建设目标的工具。
为了使公众更方便的了解街道设计的相关信息,各城市的导则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阅览和下载,这一举措极大的激发了市民参与到街道空间改善计划中来的热情。
纽约街道设计导则中对街道空间构成及相关部门责权范围的图示4 对中国城市街道设计的借鉴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对城市街道空间的重视,不仅是一种城市建设现象,其意义更在于认识到在交通功能之余,街道品质对城市公共生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而街道设计导则则是为塑造未来街道空间的形式和场所感做出的积极探索。
随着近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大中城市已逐渐进入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粗放型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正在向精细化转变。
通过街道设计导则,重新将人的需求作为重要取向,对于提高街道空间环境的舒适性,改善市民的服务条件影响深远。
在营造和谐城市、共享宜居生活的大命题下,将街道设计导则与其他规划设计结合起来,共同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形象,使城市更好的服务于市民。
参考文献[1] 丘书杰.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J].建筑学报,2007 (3) : 9-14.[2] 英国建筑及建成环境委员会网站. /[3] (Seattle) Right-of-Way Improvements Manual.[4] (San Francisco) Better Streets Plan.[5] (New Y ork City) Street Design Manual.作者简介:徐莎莎:女,1980年9月,硕士,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规划师陶承洁:女,1980年1月,硕士,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注册规划师吴立伟:男,1975年12月,硕士,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规划师Exploring Street Design Facing the Urban Public LivingAn Example of Urban Street Design Guidelines in USXU Shasha,TAO Chengjie,WU LiweiAbstract:Western cities are taking steps forward to re-evaluate both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ir street spaces, direct the design and quality of street space with guidelines, in order to bring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investment and livability. In view of street space design guidelines of big cities in U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jor concern and trend of street desig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oping to give some inspiration on street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livable city in China.Key Words:Street Space,Design Guidelines, Public Living,livability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