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共155页)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学习资料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学习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算术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一、教学内容
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一节:平行线的判定
第二节:平行线的性质
第三节: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实际中的应用
2. 第六章:概率初步
第一节:可能性
第二节:概率的计算
第三节:事件的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性质,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概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概率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直尺,量角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交线与平行线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
(2)平行线的性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
(3)概率初步:通过摸球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可能性与
概率。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
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平行线的判定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 概率初步
可能性
概率的计算
事件的独立性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不平行
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垂直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75页)
(1)x+2=7 解:方程两边________,得________. (2)4=x-5 解:方程两边________,得________. (提示:把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就可以知道求得的解对不对哈!) (3)-3x=15 解:方程两边________,得________. 【展示点评】利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利用等式性质把方程 ax+b=0(a≠0)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
6.2.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第 1 课时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 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难点 利用等式的两个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小明和王力在玩跷跷板,当他们位于跷跷板两端的时候,恰好处于平衡的位置.这时, 李强和小丽也来了,如果他们二人的体重相等,他们这时也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端,这时候 跷跷板是否仍然平衡? 二、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等式的基本性质 活动一:观察下面的天平变化,你可以得出与等式有关的什么性质?
8,○-2=7,5×?=1,△÷2=3,43=(
6
) )
如果将这 5 张卡片中未知的数均用字母 x 表示,它们将如何表现呢?
3+x=8;x-2=7;5x=1;x÷2=3;43=x6
3.观察问题 1、2 中的式子有何共同特点? 4.教师点评: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方程问题来解决. 板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完整word版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导学案学科:数学(华东师大版)年级:七年级(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第1页共48页第6章一元一次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学习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哪些方法?
算术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
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
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Array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学习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算术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1
10.1统计调查(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会画扇形图,并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过程与方法:
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
教学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引导讲授
学法:分组讨论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阅读章前图(150页)问:你知道统计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吗?它们表示什么?
二、合作探究
投影: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
1.收集数据
如何收集数据,让全班同学在下面的问卷调查中获取数据.
某同学经调查,得到50个数据,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
条形统计图:就是用坐标的形式来描述,如上图(1).
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然后将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个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百分比和名称.
制作扇形统计图关键是确定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大小,它的确定方法就是用该部分数据所占的百分比×360º,如体育所占的百分比是20%,则相对应的圆心角为360º×20%=72º.
注意:各部分的圆心角之和可能与360º有一定的误差.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
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Array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学习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416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算术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416人,可得(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章:轴对称图形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
本章重点: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75页)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某个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为从实际问题中建立的数学模型所带来的方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数学中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审清题意,找出题目中“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用投影仪投影: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
问题:此题可以有几种解法?分别解答出来.
2.卡片显示,观察卡片上的式子,你能填上适当的数吗?(卡片上式子分别为:3+□=
8,○-2=7,5×?=1,△÷2=3,43=( )6
) 如果将这5张卡片中未知的数均用字母x 表示,它们将如何表现呢?
3+x =8;x -2=7;5x =1;x÷2=3;43=x 6
3.观察问题1、2中的式子有何共同特点?
4.教师点评: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方程问题来解决. 板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二、探究交流
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题1]你有几种方法解答?
列方程解:设租44座客车x 辆,有44x +64=328.算术法解:(328-64)÷44.
[问题2]这个方程你能解吗?你是怎样解的?
依据是什么?
想一想:列方程求解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很容易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中的方程问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6章课时教案共50课时) 华东师大版45
第六章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二)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借助图表整体把握和分析题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恰当地转化和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寻找等量关系,间接设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二、新授
例1.为了准备小勇6年后上大学的学费5000元,他的父母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下面有两种储蓄方式。
(1)直接存一个6年期,年利率是2.88%;
(2)先存一个3年期的,3年后将本利和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3年期的年利率是2.7%。
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开始存人的本金比较少?
分析:要解决“哪种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较少”,只要分别求出这两种储蓄方式开始存人多少元,然后再比较。
设开始存入x元。.
如果按照第一种储蓄方式,那么列方程:
x×(1十2.88%×6)=5000
解得 x≈4263(元)
如果按照第二种蓄储方式,
可鼓励学生自己填上表,适当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对有困难的学生复习:本利和=本金十利息
利息:本金X利率X期数
等量关系是:第二个3午后本利和=5000
所以列方程 1.081x·(1十2.7%×3)=5000
解得 x≈4279
这就是说,大约4280元,3年期满后将本利和再存一个3年期,6年后本利和达到5000元。
因此第一种储蓄方式<即直接存一个6年期)开始存人的本金少。
例2.解答下列各问题:
(1)据《北京日报》2000年5月16日报道: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300立方米,仅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81,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2
(完整版)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推荐文档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预习
1.解下列方程:(1)5x-7=13
(2)
10+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二、新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
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 44x+64=416
3+x=3(45+x)
y-5=2y+l 问:大家观察这些方程的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它们
补充例题:解方程 2x-[2(x+1)-(1+4x)]=l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 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 6 页,练习 l、2、3。第 7 页,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教科书第 7 页习题 6.2,1 第 l、2、3 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 x 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 44x 人,加上乘坐校车的 64
人,就是全体师生 416 人,可得
(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 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 13 岁,就问同
学:“我今年 45 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共155页)
方程的变形规则是什么? 1、方程俩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 的解不变。 2、方程俩边都 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方程的解 不变。
第 2 页 共 155 页
导
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 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 x=a 形式,本 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教学流程Biblioteka Baidu导 入
上一 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 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 x=a 形式,本节课, 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预
习 方程的变形规则: 3、方程俩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 解不变。 4、方程俩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方程的解不 变。
例 1.解下列方程 预 习 (1)x-5=2 (2) 4x=3x-4
展
示
解题过程及结论 这里的 变形是: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富豪后,从方程的一边 移到另一边。像这样的变形叫移项。 以上两个例题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 得到 x=a 的形 式。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 3 页 共 155 页
巩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设计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第二章代数式
•第三章方程与不等式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五章数据的初步分析
•第六章几何变换
•第七章特殊的几何线段和角
•第八章统计与概率
第一章有理数
本章主要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以及有理数的应用。
1.1 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通过学习有理数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数轴、绝对值等概念,为后续运算做准备。
1.2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是常见的运算方法,通过学习有
理数之间的加减法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技巧。
1.3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涉及到正负数的乘除法规则,通
过学习乘除法运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技巧,特别是有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1.4 有理数的应用
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有理数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第二章代数式
本章主要介绍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加减法以及代数式的应用。
2.1 代数式的概念
代数式是由数和字母以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通过学习代数式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代数表达式的意义和作用,为后续运算做准备。
2.2 代数式的加减法
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是常见的运算方法,通过学习代数式之间的加减法规则,帮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技巧。
2.3 代数式的应用
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代数式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代数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篇: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1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如何设未知数。
2.掌握如何找等式来列方程。
3.了解尝试、代人法寻找方程的解。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应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重点难点】
重点:
1、确定所有的已知量和确定“谁”是未知数x ;
2、列方程。难点:
1、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使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开场白
1、进入学习状态
2、进行教学
2、配合教师学习
3、总结,布置预习和练习
3、记录相关内容和任务
一、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2 3
四、试一试,找出方程的解。
五、本课小结
本节主要是学习分析问题列方程的三个步骤:
1、确定未知量;
2、找相等关系;
3、列方程。
还学习了通过尝试、代入寻找方程的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要记住如何尝试以及如何代入。
(2)看题目问什么,就设什么为未知数x 。 (3)找出相等关系。
(4)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5)试着求出方程的解。华师七下6.2.1 方程的简单变形【教学内容】
本小节的内容在教材第4-7页。主要内容为:通过对方程变形的分析,探索求解简单方程的规律,学会通过变形求解简单方程。 4 【教学目标】
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移项和化简未知数的系数为1. 了解未知数的基本变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方程可以进行的基本变形,知道通过变形可以求出方程的解。 2.了解移项的定义,注意移项要变号。 3.了解未知数系数化为1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共155页)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知识技能: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
数学模型的作用。
过程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
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
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
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
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题2: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
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
一?”
教学内容
1.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2.补充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 (x=3,x=-4)
(2)2y(y-1)=3 (y=-1,y= 2)
(3)5(x-1)(x-2)=0 (x=0,x=1,x=2)
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2、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教科书第3页,习题6.1第1、3题。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法学法设计
方程的变形规则是什么?
1、方程俩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
的解不变。
2、方程俩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
不变。
导入预习展示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例1.解下列方程
(1)x-5=2 (2) 4x=3x-4
解题过程及结论
这里的变形是: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富豪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像这样的变形叫移项。
以上两个例题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的形式。
1.教科书第8页,练习
解下列方程:
(1)3x+4=0 (2)-5x+10=60
(3)5x+2=7x+8 (4)3y-2=y+1+6y
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2、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1、同步练习册
2、教科书上相关练习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技能:将简单的方程变形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过程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教师指导情感态度: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重点:方程的两种变形。
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方程的变形规则:
3、方程俩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4、方程俩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例2.解下列方程
(1)-5x=2 (2) x=
这里的变形通常称为“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以上两个例题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的形式。
巩固总结作业1.教科书第8页,练习
解下列方程:
(1)3x+4=0 (2)-5x+10=60
(3)5x+2=7x+8 (4)3y-2=y+1+6y
2、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2、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1、同步练习册
2、教科书上相关练习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技能: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导入
预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43x =21 3x -2 31x -51=32x -l 5x 2
-3x+1=0 5x +y=4
例2.解方程(1)-2(x -1)=4 (2)3(x -2)+1=x -(2x -1)
1.教科书第10页,练习
解下列方程:
(1)3(x+4)=0 (2)-5(x+10)=60
(3)5x+2=7(x+8 ) (4)3y-2=(y+10)+6y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学习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
3、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1、同步练习册
2、教科书上相关练习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导入
预习展示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例1:解方程2
x-3
-3
2x+1
=1
分析: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写成
2
1
(x-3)-3
1
(2x+1)=1
所以可以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先让学生自己解。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能否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它了。
解法二;把方程两边都乘以6,去分母。
比较两种解法,可知解法二简便。
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