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合集下载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3)礼节的讯息。这种讯息显示的是一种无形的施与 报的要求。为了保持和发展某种既定的关系,一旦一方 施予(从好话到实际的好处),不用再说什么,它本身 就传达了一种礼节性的讯息,另一方至少要对等地给予 回报。
二、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看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中“关系的讯息”不止以上的一种分类的理解。 换一个角度,还可以从人际传播的三大矛盾来考察另一 种分类的“关系的讯息”:
百度文库
(2)“确定—不确定”。这也是一种关系,交往认知范 围的关系。传播双方确定的关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因 为参与交往者可以预见到交往的发展方向。可是长此以 往,过多的确定性也会因为习以为常而使交往变得平淡 和枯燥。人总是希望关系中带有一定的神秘、未知、猜 测、意外等。但“不确定”真的来了,也可能潜藏着危 险。显然,这也是人际传播中的一个悖论。
初识阶段。 测度阶段。 升温阶段。 鼎盛阶段。 分歧阶段。 削弱阶段。 停滞阶段。 回避阶段。 破裂阶段。
五、“约哈瑞窗口”及几个无奈的改善人际传播的 建议
约哈瑞窗口平面四方格 约哈瑞窗口立体四方格
第三节 人际传播的技巧和要件
一、什么是传播能力?
什么是传播能力?美国学者特伦霍姆和延森的定义 是:“一个人以有效而得体相宜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能力。” 有效,是指传播者知道在行动时自己要做什么,对眼前的 事物有能力辨别和判断,预测后果,妥善处理问题。得体, 是指以适当的方式传播,符合一般的社会行为规范,懂得 人心之道。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一、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
信息论与传播学研究密切相关。1948年,申农发表了《通 信的数学理论》,用以论证当时美国正在试验的计算机原理。 该论文被视为信息论的奠基之作。申农从通信的角度定义传播, 他写道:‚通讯的基本问题是通信的一端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 另一端所挑选的消息。‛他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或减 少不确定性的东西。为此,他提出一个机器对机器或人-机-人通 信的传播模式: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 英尼斯的学生。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
媒介》等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 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 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 ‚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 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英尼斯(1894-1952) 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 播的偏向》(1951)
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易于长久保存却不便远距离运输的媒介,属于时间偏向 性媒介;便于远距离传送但长久保存性差的媒介,属于空间 偏向性的媒介。前者利于树立权威,从而形成等级性社会体 制;后者则不利于远距离管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中央集权但 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一个社会主流媒介的时空偏向性与 文明的兴衰密切相关。英尼斯以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从 纵向的历史谈到横向的现实,反复论证了一个基本观点:一 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的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 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传播学学派整理

传播学学派整理

哥伦比亚学派:拉扎斯菲尔德、莫顿、赫佐格、斯诺

耶鲁学派:霍夫兰

芝加哥学派(单独说)

语用学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弗洛姆

政治经济学派:默多克、斯密赛、文森特、史麦兹、阿芒·马特拉、

赫尔曼、乔姆斯基、麦克切斯尼

文化研究学派:霍尔、莫利、费斯克

意识形态学派:葛兰西、阿尔都塞

女权主义学派:伍尔夫

英尼斯:传播偏向论

麦克卢汉:媒介的延伸论、媒介讯息论

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

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经验学派

注:

哥伦比亚学派:

主要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美)、《人民的选择》

主要贡献:主持伊里调查(美总统大选)、提出“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默顿(美)亦作“莫顿”

与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功能观(结构功能主义)。

内容: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耶鲁学派:

主要人物:

霍夫兰(美):传播学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研究,他的“劝服理论”对于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主要贡献:一是吧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芝加哥学派:

重要人物:

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

米德:主我与客我;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六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六章

第一节 认识文艺传播
文艺是人类心灵的表达。“人们迄今还没有发现一种 动 物能够创造出哪怕最粗糙不堪的艺术。” 早期文艺活动渗 透于人类基本的生产活动中,还只是一种不自觉的对自然 物象的模拟,以对生存挑战进行解释和控制。有了文艺, 就有了文艺传播。没有传播,文艺的功能无法发挥。这一 点 在文艺发展的早期,因传播媒介的局限而显得更加突 出。随着传播媒介的演进,文艺传播得以扩大影响,不断 繁荣,并产生了适合媒介特征的丰富的文艺形式。
区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目的是强调文艺传播 过程中读 者与文本的交流。文学接受理论重点研究第二文本,对此做 出了相当深入的理论分析。 另一位文学接受理论的著名学者伊泽尔(Wolfgang Iser, 1926— )指出,文艺文本与一般的讯息性文本的一个不同 点,就在于它具有“交流能力”,可以使读者在阅读它的时 候体验到、而不是认识到某种当前世界不存在的或者读者尚 未意识到的东西,而一般的讯息性文本是以材料的形式存在 的人类的认识成果,不具有文艺文本的交流功能。他写 道:“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验不复存在的事物,能够理解对 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事物,现在需要研究的正是这个令人惊 奇的阅读过程。”

这种观点与一般的信息社会效果论的不同点在于:效果论中 的传播者和作品是独立的、主动的,而接受者是被动的;接 受理论认为,不应局限于读者群如何受作品影响,许多审美 效果是读者自己创造的,这种效果一定程度上由读者自己负 责。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经验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有:传播过程模式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流"研究、先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补强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等。由于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限性,又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70年代以后该学派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批评,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力的理论。

记忆思路:总述内容+代表人物+研究理论

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

起源于欧洲,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

主要组成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研究、语义批评和当代女性主义批评。

其核心是在社会和文化的境遇里分析与理解传媒的内容、运行机制及其效果。

这一学术传统反对功能主义和自由多元的意识形态,强调现代社会的矛盾对抗性,批判现代社会的霸权统治,揭露传媒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大众商业文化之骗人虚幻的实质,鼓吹激烈的反叛行为,在计划对抗冲突中解决社会矛盾。

记忆思路:时间+总括+组成部分+核心+内容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的社会学学派,其学术活动的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代表着社会学在美国的一次繁荣。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组织为实现目标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化管理和保障,组织 中的人具有个体和组织双重属性。组织的协调需要传播, 组织中人的交流也需要传播,传播是组织得以形成和活 动必须依赖的纽带,或者说组织的正常运转需要信息传 播的畅通来支撑。 从系统的角度着眼,组织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除了组 织内部的信息传播外,组织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其 他系统。 人、组织、传播是理解组织传播的三大要素。一般认为, 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组织传播中的人际传播
随着组织研究的深化,那种视组织成员为“螺钉”的机 械思想受到挑战。组织传播的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组织 成员除了经济利益的诉求之外,还有更多的对自我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在组织中由人际传 播来承当。 李维特四种组织传播样式。 根据传播内容性质的不同,组织内人际传播总体上可以 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类型。正式的人际传播与工作内 容相关,因保证组织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目标而产生。 非正式的人际传播在组织中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为了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需要。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因组织制度设计和运行方面的结构 性缺陷,导致不良的非正式人际传播。
组织规范诉诸于强制和服从,而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规范 的力量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以增强成员对组 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统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所希望实 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总体组织文化铁板一块地实现对 整个组织的渗透。 然而,过分强调组织文化的凝聚力和共识度,容易滋生 自傲狂妄的习气而失去对自我的省思,并进而使组织文 化故步自封,趋于僵化。与一般文化一样,组织文化是 动态的,并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富有朝气的组织文化, 明显的象征乃是它的开创性与弹性,从持续的外观与内 省中,体察出主客观环境的需求与变数,调整组织运作 的方针与步伐,规划出组织最适当的发展取向。 组织文化并不仅仅限于组织内传播,它也是组织外传播 的重要内容。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 学者。代表作:《软边缘》(1997)。
•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 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 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 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 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 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噪音
申农的线性传播模式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该模式的启发意义在于:传播不是一个偶 然的过程,而是涉及信息、信息传递、信道、 编码、解码、再编码、信息冗余、噪音等问题, 在传播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存在由信道和噪音 决定的制度性调节。噪音和信道都有可能成为 权力的工具,一旦实现对其的独占,他人的沉 默无声将可能变成一种制度性规范。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 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
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 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他说“电 子媒介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带到相同的 ‘地方’,于是许多从前不同的社会角 色特点变得模糊了。由此可见电子媒介 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内容来影响我们,而 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 产生影响。”对于公众来说,了解世界 上发生的事情或向往的名人,自己处在 什么地方已经不重要了。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斯图尔特还以“人格”作为一种区分人际传播品质的标准, 将人际传播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人格(personal)关系的传播。这种传播中交流 者相互注视,认识个性的差异,充分表现出自我属性。 第二类是准人格(quasi personal)关系的传播。 第三类是非人格(impersonal)关系的传播。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人际关系如此复杂和多变,有紧密的时期,也会呈现停 滞,甚至断绝关系。从总体上把握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有利于及时分析形势,降低不确定性,预测未来的发展。 这里从人们初识到完全断绝关系,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九个 发展阶段。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有生必有死, 许多人际关系一直较好地保持着。
(2)伦理的讯息。这种讯息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姓氏的差 异、辈分的高低、血缘或亲缘关系的远近、长幼次序等, 这类关系的讯息甚至在通报姓名之时能够马上产生,因 为一些姓氏从名字上一目了然地排出了辈分,诸如孔子 之后的孔姓、朱元璋之后的朱姓等。在传统较为厚重的 地区,这种关系的讯息背后还会拥有一定的权力。 (3)礼节的讯息。这种讯息显示的是一种无形的施与 报的要求。为了保持和发展某种既定的关系,一旦一方 施予(从好话到实际的好处),不用再说什么,它本身 就传达了一种礼节性的讯息,另一方至少要对等地给予 回报。
思考要点



人际传播的目的,其实有多种动机的选择。但是当一个人 富有吸引力的外界关系越来越多时,他的人际关系的不稳 定性便容易暴露出来。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时通 常需要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追求传播报偿的考虑会增多。 社会交换理论揭示了人际传播中追求回报或报偿的显在的 或没有意识到的动机。交换论者认为,正是这种交往的动 力,推动了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并为持续交往提供了充 分的价值依据。 以上各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理论,均忽略了人际传播的不同 品质,因而主要关注的是“我—他”之间的传播。这类传 播中,“他”多少是陌生的,因而“我—他”之间的传播 的功利性就会强些;而“我—你”之间的传播,就显得亲 近了许多,因为“你”已经以“相识”作为无形的前提了。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笔记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笔记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笔记

-----------------------------------------------------------------------------------

陈力丹2005-11-29 16:28:57.0

(传播这个词的历史考证)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P1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方法论学派。P4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出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P15

施拉姆1963年在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中说:“传播学不是一个我们称谓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插,但没有停下来。”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门类相比,这是一个少有的学术现象。P4

今天的传播学可以说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门类当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最大,以至普遍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学科。首先,传播学与经济领域中的先导——计算机工业、通讯产

业和服务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当中,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都成为信息的发送者。……信息已取代其他资源,成为战略资源。……第三、传播学所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媒介化的时代……P5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播学在学术发展上形成相对自足的理论领域,传播学学术活动的目的: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效果相关联的现象。这些现象本身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再生产和象征意义上的再生产转向全球化运动。传播网络发展同新世界的出现具有有机的联系,想象在传播机器的环境中被引入和疏导。传播工业占据如此核心的位置,在新的规模和组织上使人接受适应于世界空间的新结构。传播是当今世界生产的主要内容,从事传播、合作以及各种情感的生产、再生产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构成中占据核心位置。新的权力支配关系成为知识生产的根本性条件之一。人类对知识的依附和支持程度,超乎前人所有的想象。P7-8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九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九章

1.对物的消费聚焦于物的符号意义

鲍德里亚认为,传统社会对物的消费着重于其功能性目 的,而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消费社会,对物的消费聚 焦于物的符号意义。这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社会,人们 通过消费物的符号意义而获得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 作为与社会价值相联结的符号意义,通过赋予物的差异 而将人们区分开来。他提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认为消费(符号)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议 题。整个社会对商品的盲目崇拜转为对符号的崇拜,符 号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价值的区分系统渗透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也 更趋全面、系统和隐蔽,符号提供了“一种比剥削要更 为精巧和更为专制的控制与权力结构”。异化现象在当 代消费社会中更加突出和严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化帝国主义假设文化具有极强的单向灌输功能,颇具20 世纪初期有关大众传播效果“魔弹论”的意味。基于对 “文化”和“帝国主义”概念的歧异性,汤林森对文化帝 国主义的命题提出了质疑。他分四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大众传媒不是文化的核心,传媒主要是作为载体提 供便利,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文化消费者自身 经验这个“中介”,这个中介显示出个体经验的复杂性。 第二,由于现代社会的庞大化和复杂化,所谓的民族和文 化只是停留在人们意识的想象之中,文化的认同更多的来 自于私人领域。 第三,文化帝国主义的观点,突出了消费主义对人们的蒙 蔽,却忽略了消费者选择的主动性和选择自由。 第四,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意味着对现代性的批判。现 代性大致表征为理性、资本主义、民主、都市化、大众传 媒等。现代性将全球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会造成全球文化 和价值观的一体化和同质化。

传播学三大派别

传播学三大派别

传播学三大派别

陈力丹

摘要: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以存在若干学派为标志,有争论也有发展。传播学的学派发展至今至少二十多个学派,但说法很不相同。若从宏观角度讲,“三大学派”的说法大体得到学界的认可。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分析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的形成、主要观点倾向和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代表作。作者认为,在传播科技发展的当今,传播学需要跟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说明当代社会传播的特征,传播学的三个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因此,传播学不同学派的交融成为一种自然的趋势。

关键词: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传播现象贯穿人类的整个历史与现实,各个学科的学者都可能在自己学科基础上研究传播现象,并产生各自的研究成果,因此关于传播学学派的划分只是一种就其起源、主流特征的学术划分,很难泾渭分明。此前我国学者曾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欧洲批判学派。基于传播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结构的显著影响,现在通常把传播学划分为三个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一、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常被简称为“经验学派”,又称“经验主义学派”、“行政学派”、“管理学派”等。它与主要以思辨为特征的研究流派相对应,代表了美国主流的传播学研究,重点在于媒介分析、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层面,它起源于美国,在北美传播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由于美国的学术影响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1]

(一)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的奠基者

经验-功能学派的主要奠基者有两位: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8)(图1)和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1900-1976)(图2)。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转: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

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

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

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范式

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

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中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一、人际传ຫໍສະໝຸດ Baidu与自我
古希腊的神殿上刻着“我是谁”的铭文,它反映了文明 之初人类对认识自身的探求,也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 先要确定的问题。通过什么来确定呢?不是与大自然交 流,而是与人交流,来认识自己。当我们与对面走来的 人打招呼的时候,其实说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过 这个行为确认自己的存在,并通过与他的联系确认自己 是谁:我是他的同事、同学、邻居等。人际传播的第一 个目的便是确认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第三章 人际传播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嗅 觉、触觉和视觉传播是最早、最原始的人际传播形态。人 内传播,是从人有了思维开始的,因为思维与语言同轨。 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人与 人之间,目光相对,言谈话语,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因 素油然而生,而最难于揣摩的便是人际传播发生时的心理 变化。与大众传播相较,人际传播的研究成果尽管十分丰 富,却很难取得轰动效应。原因在于人际传播涉及人的内 心世界,无论怎样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都很难完全而有 效地覆盖整体的人际传播,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人际传播 具有相对的私下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难直接服务于政 治、商业,因而使得学术观点的传播力度有限。然而,该 领域的研究又常常使人感同身受,对研究结论的理解与自 身的体验很容易融合。谁能摆脱人际传播呢?它随时陪伴 着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就是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是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涉及传播理论、媒介融合、媒介效应等多个方面。

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经典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新闻传播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陈力丹提出了“传播矩阵”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维度和层面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环境等。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外,陈力丹还提出了“媒介融合”理论,认为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整合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也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变化。

除此之外,陈力丹还对传播效应、传播伦理、网络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阅读陈力丹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也可以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 1 -

传播学01-总论

传播学01-总论

信息功能 、发展个性的功能 、与社会整合的功能
和娱乐功能 。
传 播 学 概 论
关于传播的社会功能
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948)这篇论文中对传播的功能所作的三点归纳一直被 学界认作经典:第一,监测环境;第二,协调社会;第三, 传承文化。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1957)一书中,在拉氏的三功能之外,增加了第四个功 能——娱乐。 这四种功能,又常被称为告知(获取信息)、劝服、 教育和娱乐的功能。
传 播 学 概 论
4、传播的类型
二分法——即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
亲身传播指的是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 为主要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等为辅助手段的传播 方式。
大众传播指的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的传播方式。
传 播 学 概 论
Intrapersonal 四分法 Communication 通常又被称为I 和ME的对话。自 我传播是传播学 对信息范围进行 研究的第一个层 次。它集中反映 了人的神经生理 和心理机制的反 馈现象。
传 播 学 概 论
4、传播学的两大阵营
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发展起来, 地 传统学派 位 自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萌芽,传播 后来被作为传统学派的对立面
学开始形成,并占据主流地位
对现存的传播制度、传播文化 价 行政管理学派 值 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 进行批判,寻找社会公众可能 的抗争方式 观 占据统治地位的传播者和传播控制者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

一、“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大众传播的客观传播效果,还是主观传播效果?

1994年,“舆论导向”的要求被提出,本学科内一些同行想到了利用“议程设置论”的假设来引导舆论。既然出于这种功利目的,就会对该论产生误读。

郭镇之教授1997年在她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回顾“议程设置论”这一理论假设时写道:“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里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是一定范围内的很多传媒和传媒人在集体无意识中造就的一种传播功能,一旦变成主观、人为的设计,就存在问题了。

“议程设置论”提出的传媒工作环境是美国。在一定的区域内,很多不同传媒的记者和编辑,根据自己对事实的选择标准来采写和编排新闻,其中总有一些是多数传媒人不约而同认为重要的,于是在这个区域的具体时间内,可以排列出排名前几位的新闻(议程),这样的排名结果不是权力组织有意安排的,而是新闻自由条件下多数传媒人选择的结果。

对于每个记者编辑来说,他选择并加以报道的新闻本身,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就一个区域内的众多传媒带来的传媒议程而言,则是每个人都难以直接控制的客观传播效果。

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或结论:这种传媒的议程与这个地区公众议程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一定的重合度。

中国的传媒体制与美国差别很大。所有的传媒都是在党领导下的,有些直接是党政部门的一部分,剩下的传媒无一例外,都必须挂靠在某个正式的党政部门之下;还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的宣传部,每天下达各种必须报什么和不能报什么、如何报道的指示。这种情形下传媒的议程,基本是主观的和有意安排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霍夫兰

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

施拉姆

(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

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

(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

(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

2.麦克卢汉

3.梅罗维茨

4.莱文森

5.詹姆斯·凯瑞

(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

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代表作:《软边缘》(1997)。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他关于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的思想中,包含着对媒介技术形态和表现方式的深刻认识。

----内容重复暂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