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悲剧观比较之不同

合集下载

中西古典悲剧异同之浅见

中西古典悲剧异同之浅见

坑” 。
才 出虎穴 ,
又入 龙潭,
她千辛万 苦赎出身来,
可 仍然逃脱
不 了被 侮辱 、 被玩 弄 的命运 , 而 且 卖她 的不 是 别人 , 正 是 她 热
恋着 的 、 托 付终 身 的人 。 她 的理 想破 灭 wenku.baidu.com , 所 以在 怒沉 百 宝 箱
后也 投身大江 , “ 宁为玉 碎, 不 为瓦 全 ” 。
得到最广泛 的传播效应 。
在 悲剧 的情节处理 上 , 亚 里 士 多德认 为不应 写 好 人 由顺境
转入 逆 境 , 也 不 应 写极恶 的人 由顺境转入 逆境 , 因 为这 不 能 引
起怜悯与恐 惧 。 这就导致西 方 的悲剧十分 强 调 庄严 的风 格, 往
往 一 悲 到底, 情节讲 求和谐统 一 , 悲剧 结 尾 也 一 般都是 毁 灭型
在西 方美学史上 影响深远 , 被视 为经典 性的定义 。 中国的戏剧
产生很早 , 却没 有十分 系统 完整的悲剧理 论 , 但我们仍能从 具
体 的作 品 中窥见 中西 方 悲 剧 的差 异 与相 似 。
哈姆雷特是一 个人 文主 义者 。 他 同叔父 克劳狄斯之 间的冲
突, 表面 看是 王 子 为父 向弑君 篡位的人 复仇 。 其实质则是 拿叔
这 出戏 中悲剧 风 格却没 有保持一
致,
中间插入

分析中西悲剧观念的异同

分析中西悲剧观念的异同

分析中西悲剧观念的异同

对于悲剧这一美学范畴,中西方赋予了其不同的定义:西方文论中的传统说法将其称之为“悲剧”或“悲剧性”,而中国古代文论将其概括为“怨”“愤”“哀”“悲”,小说论作“写悲”“写苦”“写情”等,曲论称作“苦戏”“怨谱”“哀曲”等,可见中西方都有“悲剧观念”,但由于二者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皆不相同,其悲剧观念也有所不同,而这些相同点与不同点体现于中西方文化思想的诸多方面。

(1)中西传统悲剧观念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的异同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尤其一定的规律,这也就造成了世界各民族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心理的相似性,S亡、战争、苦难等问题导致了悲剧观念的产生,艺术中的悲剧正是人对现实的反应在审美艺术领域中的体现,因而其中都包含着对人的本质、命运,对于社会、世界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虽然整体的生活环境是相似的,但每一个国家、民族的地理、历史、人文等环境却千差万别,西方社会有重视商业经济的传统,其民族心理和心理状态趋于冒险、竞争和向外发展,在这种民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个性的自由,甚至带有侵*略性,除了中世纪神*权对于社会、人性的压制之外,西方社会总体都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宗法制社会,其民族心理更加趋向于尊重历史,尊重规则,甚至是迂腐的,而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悲

剧观念:西方是以对个人命运的顽强抵抗为美的悲剧观,而中国则形成了以讲求忠孝义节的自我牺牲精神为美的悲剧观。

(2)中西传统悲剧观念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异同

中西方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中西方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研究

——浅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

朱丽叶》

王秀丽

(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250022)

摘要: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中西悲剧的比较在近代的文学研究中特别引人注目。文章着眼爱情悲剧观,选取《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中西方经典爱情悲剧,从两部作品的内容入手,探究两部作品的内在差异性,以此来分析中西方爱情悲剧观的差异及成因。

关键词:中西方;爱情悲剧;比较;成因

自古以来,爱情便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中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中西方的爱情悲剧观,我们从作品的异同来进行研究。

一、相同点

(一)、主题思想

首先,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描写和赞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描写了两个年轻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互殉情的过程,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这种纯洁、美好爱情的坚持不解的追求。正是这种有魅力的爱情,才使两部作品源远流长。

其次,两部作品都从不同的方面提到了对女性的同情和赞美。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是美丽、善良、善良并且忠贞的女子形象化身,但是面对封建礼教下的婚姻制度,即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无计可施。虽然真心相爱,但最后只能死后团圆。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是个大胆、热情并且忠于爱情的女子,对于两人的爱情,她大胆的去追求,守护。但是两个家族的仇恨却使两人的爱情化为泡影,突如其来的失误使朱丽叶不得不殉情而去。

最后,两部作品都展现了反封建的进步主题。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恋情,尤其是最后的化蝶,便是反封建礼教的最好的证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作品,当时是西方封建制度瓦解的时期。故事中,面对两个家族的仇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追求以及后来的殉情结合,都是对封建制度抹杀人的意愿的一种反抗。因此,造成悲剧的不是两个家族,而是两种道德力量:一种是残忍、报负和复仇;另一种是爱情、友谊和和谐的文艺复兴精神。[1](238)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
螽 簧 漾 n 辩璺 总 8 筝 4 4 8 期
中西文学 悲 剧观 比较
◎路运洪
( 许 昌学院历 史文化与旅游 学院, 河南 许 昌 4 6 1 0 0 0 ) 由于 中西在 经济 、 政治、 地理 、 心 理和 思维 习惯 等方面 的殊异 ,导致 了 中西诗 学理 论 中对 悲剧理 解 的差 别 , 粗 略划分 表现 在三个 方面 : 一是 在题材 上 , 西方悲剧往往选取 英雄人物和 上层人物 ,中国悲剧 很 长一段时间 , 这种 “ 市 民剧 ” 却 少有成功的例子 , 它 们 的思想性要远高于艺术性。 西方悲剧选 择高贵 、伟 大的英雄人物作 为悲剧 的主角是跟他们的社会文化心 理密切相 关的。他们
了不 同的审美观念 , 使 中西悲剧 的美学特征 呈现 出较
大 的差 异 性 , 大体而言 , 可 从 以下 三个 方面 来 理 解 。

剧诸如《 窦娥冤》 《 琵 琶记》 《 桃花 扇》 《 梁祝》 等, 描写
的都是普通平民的悲剧。 中国的悲剧大 多选择平 民特别是 女性作为主人 公也是有其深刻 的社会 文化背景 的。孟子说 : “ 民为
剧 作家的作品 中发现这个 规律 , 如埃斯库 罗斯 的《 普 罗米修斯》 是 天神 , 欧里 庇得斯 的《 美狄 亚》 是公 主 , 索福克 勒斯 的《 俄狄浦斯王》 是 国王 。到 了莎士 比亚 , 虽 然悲剧艺术 的内容 、 形式 等方面发生 了巨大变化 , 但 是主人公 的高贵 身份却保持不 变。莎士 比亚 的四

中西悲剧意识差异及文化根源

中西悲剧意识差异及文化根源

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而由于这个存在物感受到自己的苦恼,所以它是有情欲的存在

物。

情欲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1]P122

作为有情欲的存在物,人处于不断的追求中,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人必然要经历苦恼、不幸、哀痛甚至毁灭,这就是人类的悲剧。

一个民族文化的成熟与否与这一民族是否有着深刻而理性的悲剧精神密切相关。中西方对悲剧和悲剧精神的探讨渊源已久,现代意义上的悲剧源于西方,古希腊的悲剧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悲剧体系,并且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形成一个系统的悲剧美学体系。我国历代文艺理论的著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悲剧这一概念,却也有明确的悲剧意识。中西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根源。

一、中西悲剧意识差异

西方的悲剧意识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创作的命运悲剧,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到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再到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其悲剧意识的主要载体就是悲剧(戏剧中的悲剧),这些悲剧基本上展现了西方文化中悲剧意识的丰富内容。而在中国文化中,悲剧意识体现在各种文艺体裁中,正如刘鹗所言:“《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

中西悲剧意识差异及文化根源

◆马勇

内容提要:中西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壮美”与“中和之美”,这是西方主客分离与中国主客一体观念的影响使然,折射出的是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根源。关键词:中西悲剧意识

中西悲剧异同

中西悲剧异同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朱光潜认为“悲剧这种戏剧形式和这个术语,都起源于希腊,这种文学体裁几乎世界其他各大民族都没有,无论中国人、印度人、或者希伯莱人,都没有产生过一部严格意义的悲剧。”中国有悲剧吗?这种疑问将西方对悲剧的定义视为具有普适性的真理,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表现。下面就中西悲剧的异同进行比较。

一、相同点

1、中西悲剧的起源都与民间活动关系紧密,与宗教关系紧密。

2、悲剧性总是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的基础。

3、中西悲剧不论主人公出身如何,经历如何,他们总是典型的悲剧人物。

4、悲剧冲突往往是在悲剧结构中围绕着由主人公代表的正面势力与敌对势力的对立而展开,不断推动剧情,并导向最终的解决。

5、悲剧始终充满了悲剧的气氛与情调,这种气氛与情调和悲剧情节的展开相始终、相表里、相辅相生。

6、主题上都追求严肃:悲剧庄重、严肃、沉重。悲剧的主题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表现出来,而且引发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7、追求一种道德观念认同感:首先,观众能在道德准则上认同主人公的人品。其次,悲剧的最终结果是惩恶扬善,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二、不同点

(一)主人公的不同

西方古典悲剧的主人公一般都为强者。如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马洛悲剧中的浮士德等。哈姆雷特是一位典型的西方悲剧人物,他是“朝庭人士的眼睛,学者的舌头/军人的利剑,国家的期望和花朵/风流时尚的镜子,文雅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另一莎剧《裘力斯?凯撒》中的凯撒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认为“恐吓我的东西只敢在我的背后装腔作势,它们一看见凯撒的脸,就会销声匿迹。”在西方悲剧中,这样的英雄还比比皆是,都属于这类人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既不是大德至善,也不是十恶不赦,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跟普通人差不多,或者比普通人更好一点。这种悲剧人物“过失”或者说是“悲剧性缺陷”(Tragic Flaw),如古希腊悲剧人物的过度自信(Hubris),麦克白的野心,哈姆雷特的踌躇等,成为悲剧人物悲剧产生的原因。

浅析中西悲剧艺术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

浅析中西悲剧艺术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

CANGSANG

朱光潜认为:“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代名词……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500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上悲剧。”在他看来,中国人不能理解悲剧的精神,因为中国人一向乐天知命,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不愿过多地去探究命运,更何况“悲剧的激情和这样严肃的作品,如今已经过时”,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论断。但是与此相反,王国维也曾断言:《窦娥冤》《赵氏孤儿》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甚至还有人编出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而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恩格斯说,悲剧冲突是指“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等对立的两极。悲剧不仅表现冲突和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和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向来被誉为“崇高的诗”、“戏剧诗的最高阶段和冠冕”。现代意义的悲剧源于西方,但中西方悲剧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邱紫华就曾指出:“与西方悲剧冲突中那种尖锐的、不可退让的血淋淋方式很不相同,中国悲剧作品表现冲突的方式很难体现激扬高蹈的悲剧精神,而这正是中国民族性格的一种表现。”这是深层次的民族特点和文化背景决定的。曹文轩也曾指出:“中国文学悲剧的平民化的色彩就像西方悲剧的贵族化色彩不可避免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

丽叶》为例

一、本文概述

爱情,作为人类情感中最为深沉且复杂的一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成为了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尽管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大相径庭,但爱情的力量却总能在不同的故事中引发共鸣。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西方两部经典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来探讨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共性与差异。两部作品都以悲剧结尾,展现了爱情在社会束缚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冲突与挣扎,成为了各自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文化背景、悲剧成因、表现手法以及悲剧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中西方爱情悲剧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悲剧的共同点,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各自文化中的独特之处,从而丰富我们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

二、背景分析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虽然跨越了东西方的文化界限,但它们所根植的社会背景却各具特色,为这两部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悲剧色彩提供了独特的土壤。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那个时代,封建礼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婚姻往往是由父母和家族来安排的,个人的情感和意愿往往被忽视或压抑。在这样的背景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就显得尤为珍贵和悲壮。他们两人虽然情深意重,但却无法抗拒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了殉情。他们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的写照。

浅析中西悲剧差异

浅析中西悲剧差异

浅析中西悲剧差异

作者:于海蓉

来源:《人间》2016年第19期

摘要:我们在学习一般悲剧理论时,接触到最多的基本是西方的悲剧观,了解最多的就是以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悲剧观为基础的西方悲剧,忽略了对中国古典悲剧观的研究。其实,中国古典悲剧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中西悲剧的差异,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悲剧观。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悲剧主人公选择、悲剧功能、悲剧结局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探讨中西悲剧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悲剧;求善求真;调和持中;对立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43-01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接触到的有关悲剧理论的观念都是来源于西方美学思想,我们习惯运用西方悲剧理论来探讨中国古典悲剧。因此很多人会得出结论,就是中国很多戏剧小说不能称之为悲剧。其实,中国古典悲剧是在中国社会历史、宗教道德、审美观之中形成的,而西方悲剧理论是在西方的社会历史、宗教道德、审美观之中形成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按照西方的悲剧观来评论中国古典悲剧。在这里,我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环境来浅析中西悲剧有何不同。

一、悲剧的主人公

西方古典悲剧理论认为,悲剧的人物必须出身名门望族,他们应当是神话传说或者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但绝不可能是普通人。古希腊悲剧是将悲剧人物留给国王、贵族和英雄。

法国的古典悲剧对西方悲剧有着很大的影响。十七世纪的法国处于正规君主政体之中,这些上流人士注重贵族身份,在任何场合他们都会时刻注意保持礼貌体统。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注重文体的完美,优美的语言是他们所推崇的。而文体最完美的体现就是悲剧。法国古典悲剧是以讨好贵族与侍臣为目的的。作品结构匀称,整个故事开端、起伏、高潮、结局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所有剧中的人物都是宫廷中的人物,整个戏剧就是贵族社会的写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1]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

中西文学悲剧观比较

悲剧作为一种概念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文学艺术中的悲剧、美学范畴的悲剧。做为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中西方有着累死的发生方式和存在方式,然而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时间,特别是吧它们用艺术的方式反映出来,中西方则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着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对生活的美学思考。

首先是人物及题材。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来组织情节,表现猪蹄的。纵观西方悲剧艺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文艺复兴是屁英国著名喜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等,都是以深化中得英雄、人间的帝王将相及公主后妃等所谓的“上等人”作为悲剧主人公的,并且几乎都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以平民百姓或接近于平民百姓的人物作为悲剧主人公的。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人物既有神话中的人物、人间的帝王将相之类的,夜游平民百姓、公子小姐以及浪子妓女和落魄文人等。将相悲剧主要表现将相内部忠良与奸佞、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对于平民百姓或类似于平民百姓的人物的描写多集中在他们的冤案、惨死等方面。

其次是冲突、结构及结局。俗话说,“无冲突不构成戏剧,更构不成悲剧。”西方悲剧的冲突可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从“纵”的角度看,它经历了人与命运的冲突(古希腊悲剧)、人与社会的冲突(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情与理的冲突(17世纪古典注意悲剧)以及18世纪以后个体分类的冲突这样一个过程;以“横”的方面看,有人与

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对邪恶命运的反抗)、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哈姆莱特同克劳狄斯等人的斗争)、情与理的冲突(《熙德》中堂·罗德里格身上的“爱情”与“荣誉”的冲突)、人内心正反两个方面的冲突(麦克白身上“野心”与“天良”的搏斗)。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冲突,则主要是忠良与奸佞的斗争,人物自身特别是自身善与恶的冲突在中国悲剧艺术里是不多见甚或是没有的。从冲突的表现形态看,西方悲剧艺术相对集中,鲜明。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悲剧艺术中的冲突具有多层面的特点。从悲剧结构上看,中西方也有明显的差异。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悲剧是从幸福到苦难的变迁。”中西悲剧的结局是有相同的地方的,比如说“欢乐的尾巴”既在中国悲剧中存在,又在西方悲剧中大量存在。从悲剧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一共同现象的形成在于人类天性普遍具有一种向善的愿望,人们总是期盼着正义和善的一方有一个好的结局和归宿。从艺术角度讲,这一现象的形成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联姻所导致,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作家们不得不正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而理想主义又趋势作家们必须给遭到不行的善的一方以道义上的胜利和安慰。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全球化视野中的艺术史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蹇河沿

关健词:中西方悲剧哲学文化差异

内容提要:中西方悲剧的差异体现有其深刻的文化哲学原因。1。从认识基础来看,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从而奠定了中西文化最基本的区别。

2。从产生悲剧的根源来看,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追求生命之终极,而这个终极最终又不可得的生存焦虙,而中国传统悲剧则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3。从悲剧理想上来看,西方人希望借助悲剧之悲烈,否定现象生命,通达绝对生命,最后实现生命的超越。而中国的悲剧,力图通过悲剧之故事,建立一种可能达到的理想人格——其本质是圣人圣心的道德人格。

4。从悲剧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西方人对语言的崇拜导致了完全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艺术(话剧),表现西方人对语言的绝对依附。而中国传统思想则认为“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对语言的局限有深刻认识,所以中国传统戏剧总是以歌舞言为一体,使戏剧脱离对语言对完全依附和控制。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之间的差异性是显然而见的。这种

差异从观念、内容、审美追求、艺术表现形式全方位体现出来。这种差异是本质的,不是现象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本文力图从文化和哲学方面去探寻其本质原因。

一.认识基础——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

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本体)作为认识对象,确定其主客的划分,认识和哲学因此产生。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甚至将其绝对化,进而形成主客间的强烈对立。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作为人的系统具有认识的主动性和变化性,同时也具有不可摆脱的局限性,而自然万物则是由上帝早已经安排好的,是固定的、完美的、永恒的,具有至高无尚的绝对性。人运用人类才具备的理性思维,去触摸、接近那个永恒完美的永恒,却又发现永远不能真正企及和穷尽这个完美的永恒,这便是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以《俄狄浦斯王》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列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悲剧性,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归结为挑战与应战。悲剧是一个说不尽的论题,东西方悲剧意识的不同与所处的文化传统、文化性质不同。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堪称希腊命运悲剧的典范,《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中国的“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了中国“以和为美”的传统美学精神。西方“一悲到底”的悲剧结构是要让观众灵魂得到震撼,东方“以和善为美”的文化也让人情感得到净化。

【关键字】悲剧意思悲剧文化《梁祝》《俄狄浦以斯王》

悲剧意思,就是在人类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在某些人物身上的那张“无为而为”的心理倾向,即某些人明知他们将来的所作所为一定会失败,却仍然锐意去追求、奋斗、牺牲的心理趋势。

一、悲剧意识与西方文化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指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

(一)“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

俄狄浦斯悲剧性命运悲剧性命运“杀父娶母”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命运是一种超越于人之外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的,主宰人的力量的神谕。第二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命运是人类悲剧性处境的一个投影,是人之有限对抗世界之无限时人类从自制的悲剧性处境中编织悲剧,同时又无可选择地置身于生存的困境之中,即在理性光照下反抗自救后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自制的悲剧中的人类悲剧性处境。悲剧意识是构筑悲剧意识的基础,悲剧意识是悲剧审美魅力的关键,悲剧意识是悲剧区别于喜剧的内核。所以说悲剧意识是悲剧的灵魂。

“你们的父亲杀了他的父亲,把种子撒在生身母亲那里,从自己出生的地方生出了你们”“婚礼啊,婚礼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了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可耻的事”1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97页。

中西悲剧的差异

中西悲剧的差异

中西悲剧的差异

中西方的悲剧意识更主要地表现为差异性。中西悲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悲剧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戏剧冲突及悲剧结局三个方面。中西悲剧的差异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

悲剧是古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为悲剧下过如此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虽然我国历代的文艺理论着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悲剧这一概念,但却也有明确的悲剧意识。中西两个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异,往往体现在个体与群体,历史目标与道德价值,感性自觉和理性自觉等方面。西方重视历史—个体的崇高,中国重视道德一群体的正义,而其区分总的来说表现在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侧重上。

中西悲剧的差异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首先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中国儒家的思想,礼教制度,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因而要求他(她)自觉接受"礼"的规范约束。儒家的整套政治理念都是以孝为中心,主张以孝治天下。家长制在封建社会广泛盛行,父权,夫权变本加厉,不断强化。中国家庭本位的主要表现是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唱妇随。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均倾向圆满,融和,行事讲求"中庸之道"。这点在众所周知的红楼梦中的贾林悲剧中表现尤为明显。一部《红楼梦》演绎出一幕幕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共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奠定了宝黛之间纯真的爱情基础,而封建礼教和宿命论以及宝黛两人性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生成悲剧的根源,是与封建世家的家族利益和政治上的考虑有着深刻联系的。《红楼梦》在展开爱情悲剧的同时,揭露了贾、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和罪恶,这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有其典型意义,它们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写照。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一、前言

从公元前534年古希腊悲剧诞生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西方悲剧研究著作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现在可谓汗牛充栋。

马丁·艾思林在《戏剧剖析》,中仍然认为“以悲惨结局的是悲剧,以愉快结局的是喜剧”这是区别悲剧、喜剧的一条看似浅薄但却普遍应用的方法。悲剧的主要审美特征是“悲”,没有苦难和毁灭,悲剧就不成其为悲剧,但悲剧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再现苦难和毁灭而使人悲伤,而是要通过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肯定悲剧人物以及作家的悲剧精神,净化人的心灵,激励观众勇敢地直面人生。因此,仅有悲惨结局的戏剧,还不能叫做悲剧。悲剧一定有悲剧性结局,悲剧性结局却不一定是悲惨的,悲剧性结局应该是表现出悲剧人物或其精神世界在悲剧冲突中必然的毁灭,同时显露出悲剧精神的结局。

二、关于中国有无悲剧的争论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并无悲剧,也有些学者坚持认为中国有悲剧,于是展开了一场长达一个世纪的

争论。

1、未否定中国有悲剧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都一致认为中国古典戏剧缺少悲剧意识,常常以“大团圆”结局,因而被鲁迅斥为中国国民的“十景病”,但是,他们都没有否认中国有悲剧。

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中指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做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公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

中西方美学的悲剧观差异及其原因浅析

中西方美学的悲剧观差异及其原因浅析

中西方美学的悲剧观差异及其原因浅析3

崔冠华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453002)

摘要:中西方美学中的以悲为美的悲剧观名同、貌似,但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其审美对象特质、审美方式和审美结果等诸多的差异。

关键词:悲剧观;差异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93(2008)03-0028-02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心理、审美风尚等的差异,从而也决定了中西方美学悲剧观的差异。

1 中西方美学中以悲为美的悲剧观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美学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悲剧“净化”说。认为悲剧是借怜悯和恐惧之情,使过强或过弱的偏颇情感趋于正常,从而使人“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1](P325),这种以悲为美的观念对西方悲剧理论影响很大。从亚氏开始,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直至黑格尔及当代文艺思潮,这种以悲为美的观点一直统领西方悲剧理论。期间的诸多美学家只是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亚氏悲剧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如康德从崇高的角度来探讨悲剧的心理因素,展现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乐观精神;叔本华、尼采则用悲观主义的哲学来论述悲剧美学,把悲剧看做是人的生活意志遭受压抑后产生的必然结果;黑格尔认为悲剧是带有普遍性的伦理力量的矛盾冲突,并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能产生最美的和谐。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悲剧美产生的原因,都肯定了悲剧是在给人以美感的前提下产生的。在西方美学体系中,这种以悲为美的悲剧观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西方悲剧比较-最新文档

中西方悲剧比较-最新文档

中西方悲剧比较

一、悲剧人物的不同――从性别、地位、性格角度分析

西方多“俄狄浦斯王”此类有力量、有地位的社会上层男性为主;中国古代悲剧中更多的是平民百姓,多为“窦娥”这样的具有美好德行的弱势女性。就性格而言,西方悲剧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具有很多珍贵的人格特质;中国往往把悲剧人物打造成封建社会德行完美的女性,性格方面多是内倾。在这样的设定下,西方悲剧人物面对逆境有力量和能力进行抗争,是“进攻式”的,拿俄狄浦斯来说,他虽知道自己的悲剧命运,却毫不犹豫地逆天而行,企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而中国古代悲剧中的女性常以忍让为生,任命运摆布,是“退守式”的。窦娥从沦为童养媳,到守寡,到蒙冤被杀,一直在忍受,在顺从,而不是像西方悲剧那样深切控诉。中国古代悲剧的平民化比较明显,多表现社会性悲剧,与创作者的创作环境也有关联,这也与西方悲剧人物的“上等”形成鲜明对比。

二、悲剧结局和结构设计的不同

中西方悲剧在结局和结构设计方面有很大不同,《窦娥冤》以其父为其沉冤昭雪作为结局,而《俄狄浦斯王》以冲突的高潮,俄狄浦斯发现自己杀父娶母的悲惨事实告终。纵观中西方悲剧的结局,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悲剧多以团圆式结局为主,喜欢在最后给给读者制造一些甜头,给予大家一些心灵慰藉,既是矛盾冲突

的缓解,也是伦理道德理念儒道思想的映照。反观西方,他们往往在最后促成悲剧的高潮,以血淋淋及矛盾及其尖锐的冲突留下令人震撼难忘的悲剧结尾,如哈姆雷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无谓牺牲,从而提高了斗争的价值性。他们通过这种现实般的刺痛感加深悲剧的震撼效果,引起大众的思考,反映哲学本体之思,追求真理并且个体意识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悲剧观比较之不同

09汉语言文学一(B)班20091201485 张江楠(13号)

09汉语言文学一(B)班20091202358 叶佟(28号)

摘要: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基础、哲学观念造就了中西方不一样的悲剧观。中西方的悲剧作品、悲剧人物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在两相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对中西方的悲剧有了鲜明的、深刻的认识。悲剧这一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激起人们的悲愤和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艺术,在比较中我们发现了很多。

关键字:中国悲剧西方悲剧比较不同

一、悲剧思想不同

中西方在悲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摹仿的不是某种姿态、颜色或声音,而是人的行动,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和宣泄。把行动、动作作为戏剧的根本,而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的悲剧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乃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进行对命运的抗争,体现出了西方悲剧以行动来抗争的实质,从而给人的是崇高和敬仰之感。哈姆雷特在命运中是积极抗争的,他不甘于现实的态度,继而表现出自我的斗争。在西方的悲剧中,通过矛盾冲突表现斗争双方迫害与反迫害的关系,其斗争往往是不分上下,是行进者的节奏。以主人公的积极的抗争,表现其崇高的精神和品质。而中国则没有显著的系统的悲剧的理论,或是说没有悲剧这一说法。中国的悲剧原先被称为苦情戏(或称为苦戏、怨谱),主要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以达到同情的理念。中国的悲剧着眼于“悲”和“惨”这两点,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悲剧双方主要表现为迫害与被迫害的,主人公常常被某种传统的礼教或观念所束缚,从而导致了其悲剧命运,表现的是受外界势力所迫害的人物的悲剧。

二、悲剧人物不同

中西方悲剧的人物也是不同的。西方悲剧以人物为中心来叙事,西方悲剧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些英雄、王子等所谓的“上等人”作为悲剧主人公,并且几乎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例如: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李尔王、奥赛罗等。

且悲剧人物身上都会有他性格上突出的缺陷,如:哈姆雷特的犹豫,奥赛罗的多疑,李尔王的专横,麦克白的贪婪,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以人物的遭遇为中心叙事,悲剧人物既有神话人物、帝王将相之类,又有平民百姓、公子小姐以及浪子妓女和落魄文人等。神话人物的悲剧主要是有关男女爱情的,因礼教,身份地位等多种原因而不能结合。帝王将相主要是朝廷内部忠良与奸臣斗争,继而造成国家的悲剧。对于平民百姓的人物来说悲剧多是由恶势力欺压和官府冤假错案等方面造成的。悲剧的主人公多是弱者的形象,这与西方悲剧人物正好相反。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无力反抗,只有听天由命,像窦娥、杜十娘等。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更多的表现出的是造成这些人物命运的社会的悲剧,悲剧人物表现出来的是以忍耐、顺应来接受自己的命运的不公,而非西方人物的对命运的质问和控诉,继而有了行动的前进。中国悲剧的人物则是人为无有的东西做了牺牲,却没体现出人的价值何在。

三、悲剧内容不同

西方悲剧表在内容上是人对现存的无法预知的力量的抗争。在悲剧《哈姆雷特》里,哈姆雷特性格中的柔软和犹豫左右了他自己,一次一次失去了复仇的机会,而铸成大错。在《俄狄浦斯王》里,俄狄浦斯由不可知的命运遭受命运的逆转。在这些矛盾中,人是主动的面对,并逐步的上升。个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现有的境况,但结果是宿命已定。俄狄浦斯王想要极力改变杀父娶母的宿命,但却步步走向深渊。在同命运的斗争中,性格或是命运捉弄了他自己,造成了悲剧的内容。正如亚里士多德说“这样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再如悲剧人物:美狄亚的变态的复仇心理,奥赛罗的嫉妒轻信,李尔王的昏庸无能,才造成了他们的悲剧。中国悲剧的内容是以人物的遭遇,表现善恶、正邪、等观念,起到教化作用。关汉卿的《窦娥冤》以窦娥的善被张驴儿父子、桃杌之恶所毁的悲惨遭遇,具有社会悲剧的意义。方成培的《雷峰塔》以白娘子与法海之间的矛盾冲突,赞扬了白娘子敢于向恶势力的斗争精神。悲剧人物的双方是个人对待整体,个人的命运跟社会环境相连,以弱小的个体对抗整个黑暗的势力,本身就身单力薄,成功的几率几乎就是零,中国的悲剧人物是可怜的,抗争只能是无声的呐喊。中国的悲剧宣扬的是道德伦理上的观念,是有明显的强烈的界限之分,善

与恶,美与丑。不像西方的悲剧,是表现个体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与残杀,造成的结果是生命意志的放弃。

四、悲剧结局不同

中西悲剧的结局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我们在看西方的悲剧时,会发现它们的结局突出表现为个体用自己的生命去斗争,来肯定自己斗争的价值性。哈姆雷特在悲剧结束时,自己和敌人同归于尽,体现了自身的一种毫不后悔的牺牲精神,无愧于自己。让人们看到了人生的苦难与不幸就是人生的本质,由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来说是个人的意志构成了人生痛苦的根源,特别是人生的痛苦达到了顶点。西方悲剧在结局上,常常会给人余味无穷的感觉,会让人们去探索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悲剧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些种种的疑问,带给人们的是思考。与西方悲剧截然不同的是中国的悲剧,多是以美好圆满的结局来收尾的,这里表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善良而美好的愿望,《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等一些作品是具有实质性的美好的结局,还有的一些的是把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团圆移到了虚幻的天界仙境或是阴曹地府,通过外界的力量促成,继而表现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些都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心性向善的人本主义精神。

五、悲剧精神的不同

西方的悲剧人物自身具有着个体独立性的意识,是由自己的意志欲念来作为导向的,他在事态的发展中是有自己的目标,是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是局限,以个体的行事,来承担所带来的后果。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而盗取火种被发现,后受到惩罚,但始终不屈服,这就体现了个人的独立精神。王富仁先生指出:“在西方的悲剧中,悲剧精神往往就是悲剧人物的精神,他们是崇高的,体现着人的独立意志和独立精神,体现着人的主体性,表现着特有的英雄气质。”人的力量得到了发挥,人具有了理性的光辉。中国的悲剧精神受到传统的文化意识的影响,弱者的悲惨命运获得了人们的同情,激起了人们愤愤不平的怒气。悲剧的精神就在于将多数人的命运做了个体的反映,而有了大众的共识,反映了整体的悲剧。不是西方的那种注重个人的精神的体现,悲剧体现的社会性意义是主体的体验。中国传统社会在儒家及其它思想的教化下,形成了鲁迅所说的“吃人”的这种表现,是整体所遭受的精神的压制,所以悲剧的内容就有了整体反抗现实的一种全民精神。这是中国悲剧区别于西方悲剧的根本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