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汽车技术法规发展动态
欧盟对汽车cop的要求
![欧盟对汽车cop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e1e58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b.png)
欧盟对汽车cop的要求
欧盟对汽车的CO2排放标准(也称为汽车CO2排放法规)是为
了限制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根据欧盟的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确保其车辆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
量符合规定的目标。
这些目标通常以每公里的平均克数(g/km)来
衡量。
欧盟设定了一系列的CO2排放标准和目标,以逐步降低汽车的
排放量。
根据最新的法规,欧盟要求新注册的轻型乘用车辆(包括
轿车和轻型商用车)的平均CO2排放量在特定年份内必须达到一定
的目标。
例如,根据2020/21年的法规,新注册的汽车平均CO2排
放量的目标为95g/km。
而根据2025/26年的法规,这一目标将进一
步下调。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欧盟采取了多种措施。
其中包括对汽车制
造商实施罚款和奖励机制,以激励它们推出更清洁、更节能的车型。
此外,欧盟还鼓励汽车制造商加大对零排放和低排放车辆的研发和
生产投入,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
除了对汽车制造商的要求外,欧盟还在推动加强汽车尾气排放
的监测和控制措施,以确保汽车在实际道路行驶中的排放量符合标准。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促进汽车工业向更清洁、
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欧盟对汽车CO2排放的要求旨在推动汽车工业向更
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减少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这些要求对汽车制造商、消费者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使汽车行业不断创新,推动低排放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欧盟 汽车强制法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欧盟 汽车强制法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f8a48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0.png)
欧盟汽车强制法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欧盟汽车强制法规是指欧洲联盟对汽车行业制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旨在保护环境、提高交通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欧盟认识到制定汽车强制法规的重要性,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来规范汽车行业。
这些法规包括对车辆排放标准的要求、对安全系统的规定、对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以及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汽车强制法规的实施对于欧洲汽车行业和全球汽车市场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它促使汽车制造商加大对环保技术和研发的投入,以符合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这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
其次,汽车强制法规还增加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提高了乘车人员的安全保障。
此外,法规的实施还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了欧洲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汽车强制法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制定和执行这些法规需要政府、汽车制造商、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合作和努力。
其次,法规的实施可能增加汽车制造成本,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带来一定影响。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汽车行业法规的要求存在差异,这对于跨国汽车企业的运作和市场推广也带来了一定挑战。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欧盟汽车强制法规有望进一步完善和升级。
例如,可以继续提高对车辆排放标准的要求,推动汽车行业向清洁能源技术的转型。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欧盟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欧盟汽车强制法规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它推动汽车制造商不断创新和提高,促进了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广,提高了交通安全水平。
然而,法规的实施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欧洲ECE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及管理模式
![欧洲ECE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及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1cae16c1ed9ad51f11df202.png)
欧洲 E E C 汽车技木法规
制定及管理模 式
。刘翔海 ( 中国汽车技术研 究中心 306 ) 0 12 摘 要: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 , 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家或地 区都对汽车产品的市场准入建立并 }
j实施 了完善的法律 、 法规体 系, 对汽车产品的安全、 环保和节能 内容制定专 门的技术法规 , 并按
e eg c n ev t n a d mpe n e sr t n ry o sr ai , n i lme td t c ma a e n sse or uo bl p o u t. 1l o i n g me t y tm f a tmo i e rd cs 'e }
;E E a t oi e l i s ad m dl ap vlss m hv be eon e y m r ad } C u m b e r d b o n o l g tn u o e c z e
A sr c: codn o te itrainlcn e t n,a jra tm bl po u ig c u - b ta t A crig t h nen t a o vni s l ma uo o i rd cn o n o o l o e
t e r r go s a o n h rd h v sa l h d a d i l me t d p re t a a d r g l t n i r s o e in r u d t e wo l a e e tb i e n mp e n e ef c lw n e u a i s o
mo e c u t e r u d t e w r .T i p p r ma ny d s u s d t e f me r f E r p a E r o nr s ao n h o d i l h s a e i l ic s e h r a wo k o u o e n EC
欧洲联盟汽车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性技术法规的最新发展
![欧洲联盟汽车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性技术法规的最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b0fd7ace45c3b3566ec8b43.png)
3. 欧洲联盟汽车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性技术法规的最新发展3.1欧盟新的汽车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性技术法规(EU) 2018/858概述欧盟原有的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技术法规2007/46/EC已于2020年9月起被新的欧盟议会及理事会法规(EU) 2018/858 撤销并替代。
(EU) 2018/858法规于2018年5月30日发布,全称为:就机动车辆及其挂车,以及用于该车辆的系统、部件和单独技术单元的批准和市场监督修订法规(EC) No 715/2007 和(EC) No 595/2009 并撤销原指令2007/46/EC的欧盟议会及理事会法规。
(EU) 2018/858法规发布后,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将于2020年9月1日起强制实施,届时原法规2007/46/EC将被废止,实施新的(EU) 2018/858法规。
对于目前计划进入欧盟汽车市场的出口企业,就应完全实施新的(EU) 2018/858法规,按照该法规的相关要求对汽车产品进行定型和型式认证。
(EU) 2018/858法规同原法规2007/46/EC相比,对车辆产品的技术要求没有明显改变,即:(EU) 2018/858法规主要技术内容与原法规2007/46/EC依然保持一脉相承,主要变化是型式批准管理程序加严,增加了车辆产品入市后的市场监管要求。
主要内容要点包括:●从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各个成员国层面强化对车辆合规和一致性的后期(获得型式批准入市后)监督管理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EC)欧盟各成员国Member state◆汽车型式批准主管机关Type Approval Authority (TAA)◆市场监管机关Market Surveillance Autority (MSA)两个机构独立运作,每四年将评估结果反馈给EC●欧盟对汽车产品市场监管Market Surveillance对已获得批准入市后的整车和零部件进行合规的监督检验每40000台车至少进行一次监管试验(At least one test for every 40000 new vehicles)每年最少5次,超过5次的20%应为排放测试各成员国开展外,欧盟委员会也会进行●欧盟委员会的监管权力加大每五年评估各成员国型式批准主管机关(TAA),并公开发布结果建立信息交换与执法论坛(TAA及MSA参加),承担主席可在欧盟范围执行市场保护措施(禁售)和启动召回TAA的指定评委比须含有欧盟委员会EC代表(TS五年有效期)对不符合车辆,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最高每车30000欧元●其他加严管理型式批准证书有效期7年(M1/N1)或10年(其他车型)COP检查或测试至少每3年1次TAA至少每30个月要对技术服务机构(TS)进行一次现场评审由上可以看出,随着欧盟新的汽车整车型式批准技术法规(EU) 2018/858法规的实施,欧盟原有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引入了美国汽车市场在自我认证的基础上对汽车产品入市后是否能一直(持续)满足技术法规要求严格监管的要求和元素。
国外电动汽车技术法规发展动态
![国外电动汽车技术法规发展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71fd6f2ea5e9856a561260ce.png)
只在 欧 盟 2 7国 实施
依 据 原 欧洲 经 济 共 同 体 1 5 9 7年 签 订 的 基 本 法
15 9 8年签 订 的《 于采 用 统 一 条 件 批 准 机 动 车 和 律 《 马 条 约 》 关 罗 以及 1 9 9 1年 欧 洲 联 盟 成 立 时 通 过 的 法 规 依 据 部 件 互 相 承 认 批 准 的 协定 书 》 即 《 9 8协 定 书 》 《 马 条 约 》 正 案 《 斯 特 里 赫 特 条 约 》 行 制 修 ( 15 ) 罗 修 马 进
技 术要 求 ; ( )UNE E法规把 刹 车系 统修 改 为再 生 刹 车 2 C 系统 , 于刹 车动力 的 活化 问题应 该 设 置一 个 门槛 关
限值 ;
( )进一 步提 高 车辆 的安 全 要求 , 加具 有 先 2 增 进安全 技 术 的 部 件 和装 备 , 车 辆 提 出新 的 技 术 对
1 6 E C, 5 / E 该框 架 指 令 不 仅 列 出 了 系 列 独 立 的 E C 技 术 指令 , 且 也 列 出 了等效 的 UNE E 法 规 , 而 C 可
些 修订 的范 围从 纯 粹 的 电 动 汽 车 扩 展 到 混 合 动 力
汽车 ( 事实 上 已涵 盖 了一 定工 作 电压 以上 的所 有 电
其 技术 标准 具有 全球 影 响力 ; 欧盟 机 动 车技 术 立 法
式 批准框 架 指 令 2 0 / 6 E 0 7 4 / C发 布 于 2 0 0 7年 1月 1日, 旨在统 一 欧洲机 动 车型式 批准 程序 , 指令 适 该 用 于所 有 类 别 的 M 类 车 、 类 车 , 类 车 , 括 大 N O 包 篷 车和 移动 式起 重机 。 此外 , 于 《 9 8协 定 书 》 《 9 8协 定 书 》 基 15 和 19 ,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e3c93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2.png)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近年来,欧盟的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
为了提高汽车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性,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车辆法规,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需求。
本文将介绍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的主要车辆法规。
1.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欧盟致力于推动车辆的电动化和智能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已经制定了一些重要的车辆法规,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法规,以促进电动车和智能车的发展。
其中,欧盟的2020/745/EU法规是一个重要的法规,它规定了电动车的类型和适用范围,包括电动跑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等。
该法规还规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时间等技术指标,以确保电动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一些智能化的车辆法规,如2020/740/EU法规,该法规规定了车载安全、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排放和燃料效率方面的法规趋势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提高燃料效率,欧盟实施了一系列的车辆法规。
在燃料效率方面,欧盟的2019/631法规规定了新车的碳排放标准,并设置了2021年和2025年的碳排放目标。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一些与燃料效率相关的法规,如2020/11法规,该法规规定了轻型商用车的燃料效率和碳排放标准。
3.安全与驾驶员辅助功能的法规趋势欧盟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车辆法规。
其中,欧盟的2018/858法规规定了新车的安全标准,包括碰撞安全、制动安全和纵向和横向控制安全等方面。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一些与驾驶员辅助功能相关的法规,如2017/1151法规,该法规规定了车辆应该配备哪些驾驶员辅助功能。
4.可持续发展的法规趋势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欧盟不断制定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车辆法规。
综上所述,欧盟的车辆法规日益完善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需求。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速,未来欧盟的车辆法规将更加注重车辆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欧盟汽车安全法规发展历程
![欧盟汽车安全法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28897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1.png)
欧盟汽车安全法规发展历程好啦,今天我们聊聊欧盟汽车安全法规的发展历程。
大家可能会想:“这不是一件挺枯燥的事吗?”别急,咱慢慢聊,给你讲个不一样的故事。
说真的,欧盟的汽车安全法规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才变成今天咱们看到的模样。
早期的欧洲,汽车不像现在这么智能,连个基本的安全设计都没几个。
那时候开车就像拿命去冒险,稍微一不小心就可能出事。
更别提现在咱们车里有多少安全配置了!前后防撞、气囊、车道偏离预警,啥都有。
话说回来,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产业可真是一个技术创新的狂潮。
那时候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汽车出了问题,可不是单纯的车主责任,交通事故的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事故中的伤亡太严重了,所以开始有了"车必须更安全"的呼声。
到1970年代,欧洲各国的相关部门终于坐不住了,开始想办法制定一些基础的安全标准。
这时候的标准大多是针对车体结构的,比如加强车身的耐撞性,减少碰撞后的伤害。
虽然一开始这些法规看起来很简单,但它们对后来的汽车安全技术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再说到90年代,那真是个变革的年代。
科技开始飞速发展,车上的安全设施也变得越来越多。
你能想象没有气囊的时代吗?那可是个啥都没有的“裸奔”时代啊!可一旦有人碰了,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欧盟开始着手加强对汽车安全的规定,气囊、ABS刹车系统、电子稳定程序(ESP)这些全都成了标准配置。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不仅看外形,看性能,还要考虑这车的安全性。
欧洲的车厂们也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发这些技术,毕竟如果你的车做得不够安全,那就等着被市场抛弃吧。
不过,安全的标准可不仅仅停留在硬件上,咱们的汽车安全法规还牵扯到了驾驶员的行为呢。
比如,1992年欧盟出台了一项特别重要的法规,那就是要求所有汽车必须配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用来防止车轮打滑。
讲真,这个技术就像是车子有了一个“智慧大脑”,它能在你不小心打滑的时候,自动调节刹车和发动机输出,避免失控。
欧盟汽车产业规划发展趋势
![欧盟汽车产业规划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0fe99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4.png)
欧盟汽车产业规划发展趋势欧盟汽车产业规划发展趋势摘要:欧盟汽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制造和研发中心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欧盟汽车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欧盟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以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本文将对欧盟汽车产业规划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阐述。
第一部分:欧盟汽车产业的现状欧盟汽车产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之一,为欧盟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贡献。
欧盟汽车制造商优秀的技术和品质,使得其汽车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然而,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兴市场的崛起,欧盟汽车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环境问题和技术革新等。
因此,欧盟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部分:欧盟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于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紧缺,欧盟汽车产业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动。
欧盟已经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和政策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包括提供经济激励和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 智能汽车的发展:欧盟汽车产业将加大对智能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智能汽车的发展将使得欧盟汽车更加安全、高效、环保和智能化。
3. 可持续发展:欧盟汽车产业将致力于减少汽车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欧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和限制措施,同时也鼓励汽车制造商开发更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4. 新兴市场的开拓:欧盟汽车产业将继续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和拉美市场。
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和合作,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机会。
5. 创新技术的应用:欧盟汽车产业将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
这将有助于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智能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第三部分:欧盟汽车产业规划的关键政策为了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关键政策和规划,包括:1. 汽车2030战略:欧盟制定了一项名为汽车2030的战略,旨在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欧美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动态
![欧美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e0189e8602d276a200292e37.png)
欧美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动态国际社会汽车技术法规工作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开展必要的国际协调和统一,二是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完善和加严汽车技术法规,本文现就欧美汽车技术法规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如下。
一、欧洲汽车技术法规的发展以ECE 法规为代表的欧洲汽车技术法规体系除了不断修订完善已有的法规项目外,近期又增加了两项新的法规:ECE R121 就手操纵件、信号装置、指示器的位置和识别批准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 ECE R122 关于就加热系统批准M 、N 和O 类车辆的统一规定此外,还有如下4项新的ECE 法规草案正在WP29内履行审议和批准程序,近期将通过《1958年协定书》缔约方的投票表决:z 关于批准机动车辆适应性前照灯(AFS )的统一规定;z 关于批准轿车车轮的统一规定;z 关于就驾驶员前视野批准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z 关于批准用于保护乘员免受移位行李伤害、作为非原始车辆装备供应的隔离系统的统一规定。
除ECE 法规外,欧洲联盟的汽车技术指令(EC 指令)近期也有新的发展,欧盟原针对重型发动机的排放制定有技术指令88/77/EC ,其修订本为1999/96/EC ,规定了欧3、欧4、欧5和增强的环境友好型车辆(EEV )的排放限值指标(《汽车标准化》2002年第5期《欧洲柴油机车辆排放法规概况》和2004年第12期《欧美日汽车排放法规体系研究 续一》都曾进行了介绍)。
1999/96/EC 规定自2005年10月01日起,所有新型重型车辆应显示其排放控制系统的耐久性,并安装车载诊断系统(OBD )。
针对这一要求,欧洲联盟政府于2005年颁布新的技术指令2005/55/EC ,该指令不同于欧盟常用的修改本形式,而是将88/77/EC 和随后的所有修改指令都编印到一起,是原指令的再版,该新指令对车辆排放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和OBD 启动极限值作出了规定。
随后欧盟政府又颁布技术指令2005/78/EC ,对排放耐久性和OBD 系统的具体技术要求和试验规程作出了完整的规定。
欧盟汽车安全法规
![欧盟汽车安全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7597114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5.png)
欧盟汽车安全法规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是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和经济合作体,其中包括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国家。
EU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车安全法规,并强制执行,这些法规旨在保障公众的安全、减少道路事故,同时也是为了降低车辆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
以下是EU汽车安全法规的一些细节:排放标准EU放宽汽车投诉标准,现在每台车可以排放294毫克二氧化碳(CO2)每公里。
但从2021年将限制排气量为95克。
燃料EU规定新的汽车必须以使用柴油和汽油替代品的方式为主。
这些替代品包括了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和生物柴油。
轮胎标签为了让消费者容易理解轮胎的质量,EU商品的轮胎必须用标签来表示。
其中的关键要素包括:燃料效率、湿地性能和外部噪音。
汽车控制EU制定的法规要求车辆配备多项安全控制功能,例如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制动辅助系统、车道保持系统和主动制动控制系统。
这些功能的普及将有助于减少车辆事故。
车灯交通部门在开展调查后发现,事故有近1/3是和车灯有关。
欧洲标准的汽车头灯和灯光运行中必须满足欧盟的安全标准,以确保安全行驶。
新的安全技术汽车技术正在持续发展,EU的安全标准也不断更新。
新近的一些安全技术包括自动紧急制动(AEBS)、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座椅安全警报、盲点监测系统(BSM)等......为了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更多新技术,例如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安全应用程序或自动驾驶技术等。
总之,EU针对汽车安全特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以更好地保障公众的安全、提高汽车性能和减少环境污染。
这些标准逐渐适用于欧洲和全球汽车市场,对所有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都有重要的影响,以及必要的参考价值。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0ed539f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f.png)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刘佳仪;董坤【摘要】欧盟是当前国际上最大、发展最为完善的一体化市场,它现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法律基础,对包括传统车辆和新能源车辆在内的汽车产品建立了统一的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欧盟型式批准体系,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是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务需求.为此,文章重点介绍近年欧盟最新法规的重要动态,为中国汽车行业在认证法规与研发规划方面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44)009【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欧盟;汽车法规;型式批准【作者】刘佳仪;董坤【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天津 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天津 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99前言欧盟型式批准体系,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是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务需求。
欧盟为减除内部认证和技术壁垒,在欧盟内推行统一的欧盟整车型式批准(EU WVTA)和欧盟法规,使欧盟汽车产业获益于统一的欧盟汽车市场。
同时,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及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 WP.29)框架下,推进欧盟法规与联合国法规(联合国已将原ECE法规统一称为联合国法规)的协调一致,使得欧盟汽车产业可以更好地进入全球汽车市场。
为增强汽车产业竞争力,欧盟在《CARS 2020行动计划》确定的行动计划主要基于4个领域,其中3个与标准法规相关:欧盟法规简化、国际法规协调、双边法规对话。
标准法规对于产业汽车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可见一斑。
而伴随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欧盟汽车技术法规也变化较快,经常有法规更新或新项目的强制实施,是我国汽车产业进入欧盟及全球汽车市场的重点研究对象。
1 框架指令近年,鉴于“空调制冷剂事件”(使用老制冷剂R143a)和“大众排放门事件”(柴油车安装“欺骗装置”)的违法行为,暴露了欧盟现行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指令2007/46存在如下重大不足:市场上不符合、不安全产品的追溯困难,进口商、分销商等供应链主体的责任缺乏明晰性;不同国家政府部门之间技术法规协调执行的责任与合作缺乏界定(特别是型式批准、市场监管和边境控制部门);不同技术服务机构,在执行型式批准和生产一致性评估任务时,严格程度和质量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欧盟成员国的主管部门在安全保障措施和启动召回程序方面,缺乏严谨明晰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生产一致性的控制程序存在缺陷;型式批准与市场监管要求的协调执行上,缺乏欧盟层级的协调和监督。
欧美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与技术法规体系分析
![欧美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与技术法规体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636f78168884868762d679.png)
欧美汽车产品监督管理制度与技术法规体系分析一套完备的汽车产品管理体系必须包括3个部分: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完整的技术法规体系和经认可的检测机构。
其中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是汽车产品管理体系的基础,是检测机构对汽车产品进行检验的依据。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两大类:(1)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公告等,(2)依据相关法律制定的涉及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项目的强制性标准、技术要求等。
目前国际上汽车技术法规主要分三大体系:欧洲体系(EEC/EC指令和UN/ECE法规)、美国体系(FMVSS&EPA)和全球技术法规体系(GTR)。
我国现行机动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主要也是参照UN/ECE法规和欧盟EEC/EC指令建立的。
1 欧美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盟和美国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汽车产品管理体系,并由一个或几个政府部门组织实施。
1.1 欧洲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欧盟实施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并对生产厂家的生产一致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欧盟对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的整车产品形式批准制度(WVTA)。
经欧盟成员国内的技术服务机构(如德国的TUV、荷兰的TNO、法国的UTAC、意大利的CPA等)测试确认产品满足有关的EEC/EC指令要求,并满足生产一致性要求,则批准该型式的产品。
由欧盟成员国政府交通部门向生产厂颁发型式批准证书和标志,又称e标志,并通知其他欧盟成员国。
1.2 美国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美国汽车产品管理监督制度,分为安全节能和环保两部分,分别由联邦运输部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DOT/NHTSA)和联邦环境保护署(EPA)实施。
安全技术法规的实施采取制造厂自我认证,政府事后监督抽查的管理制度,制造厂自行进行认证试验,符合联邦汽车法规要求的,在每一辆新车上贴符合法规要求的标签,即可上市销售,不再需要其他任何检验。
自我认证试验的频率取决于厂家本身的质量控制水平和产品性能与法规要求之间的差距。
欧盟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和技术法规
![欧盟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和技术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9989604fee06eff9aef807c2.png)
LOGO
LOGO
LOGO
LOGO
1
欧洲联盟技术法规体系概况
2
欧洲联盟车辆产品技术法规体系
3
CO2排放量及欧5欧6排放法规
2
欧盟法规的发展及其影响
LOGO
LOGO
1
欧洲联盟技术法规体系概况
LOGO
LOGO
欧洲共同体EC 马约
欧洲联盟(15成员国) 2004年
任一欧盟国家政府
核实证书,抽取样
M1类51个单项技术指令
车对零部件和系统 进行检查,确保生
缩短形式批准周期
产一致性
授权独立实验室
提出整车型式认证 申请,提交证书
先获得各单项零部 件EEC/EC型式批准 证书
汽车生产厂家
颁发整车型式批准 证书,生产一致性 证书(COC)
LOGO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07年6月20日 欧5欧6排放法规
就轻型乘用车和轻 型商用车的排放以 及车辆维修和保养 信息的获取方面对 机动车辆的型式标
准
适用范围
轻型车辆:基准质量不超过2840kg的M1、M2、N1、N2 类车辆
LOGO
LOGO
欧5欧 6排放 限值 对照
基准质量
(kg)
CO
L1
类级 别别
PI
CI
M - 全部
E10—南斯拉夫 E11—英国 E12—奥地利
e12—奥地利 e13—卢森堡
E13—卢森堡 E14—瑞士 E16—挪威
e17—芬兰 e18—丹麦
E17—芬兰 E18—丹麦 E19—罗马尼亚
e21—葡萄牙 e23—希腊
2023年欧洲汽车主要法规政策
![2023年欧洲汽车主要法规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0e14a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5.png)
2023年欧洲汽车主要法规政策在未来的2023年,欧洲汽车行业将迎来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政策调整。
这些改变将对整个汽车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从汽车制造商到零部件供应商,再到消费者,每个参与者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些主要法规政策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1. 电动汽车发展在2023年,欧洲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动汽车的推动力度。
据欧盟规划,到2025年,新注册的汽车中至少应有20%为零排放汽车,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50%。
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需要加速推进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与生产,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要求。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重点工作,为电动汽车普及打下基础。
2. 自动驾驶技术规范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欧洲将加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
在2023年,预计欧盟将颁布更为严格的自动驾驶技术规范,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将促使相关企业加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加速测试验证工作。
汽车行业的整体转型也将随之加速,从传统的车辆制造商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3.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3年,欧洲将逐步取消传统燃油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补贴,并转向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
这意味着消费者将更多地倾向于购买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而传统燃油车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
汽车制造商也将面临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总结回顾:在2023年,欧洲汽车主要法规政策的调整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电动汽车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规范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全面评估,我们发现,未来汽车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智能化发展,推动汽车技术向更加清洁、安全和智能的方向迈进。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随着欧洲汽车主要法规政策的调整,汽车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满足市场和政策的需求。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a8f5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9.png)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一直是汽车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排放和安全标准不断升级,欧盟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
如何平衡环保需求和汽车制造商的利益,是欧盟车辆法规制定的核心问题。
研究背景中,我们将探讨欧盟车辆法规的历史发展,深入了解欧盟在制定汽车相关法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当前欧盟车辆法规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揭示欧盟对汽车制造和销售的管理要求,为我们理解欧盟车辆法规的核心内容提供依据。
我们将探讨未来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研究欧盟车辆法规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和启示,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历史演变、当前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和案例分析。
通过对欧盟车辆法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欧盟对于汽车行业的监管制度,为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创新。
本文还将探讨欧盟车辆法规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环保的交通工具,为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欧盟车辆法规的历史发展欧盟车辆法规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起源。
早期的汽车法规主要集中在车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比如制定了车辆安全标准和排放标准等。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欧盟车辆法规也逐渐完善和严格化。
在20世纪70年代,欧盟开始制定更加严格的车辆安全和排放标准,以应对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和交通安全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车辆法规不断更新和升级,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技术,如智能交通系统、电动车辆等。
近年来,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趋势。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fbd75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8.png)
欧盟车辆法规发展趋势研究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交通事故的关注,欧盟在车辆法规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以保障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
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是对车辆排放进行严格限制。
近年来,欧盟强调对车辆排放的控制,特别是对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进行规范。
欧盟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减少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并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检测方法。
这些法规对汽车制造商构成了压力,促使他们开发更清洁和低排放的车辆技术。
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是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等问题,欧盟将电动汽车作为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盟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以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例如制定了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等。
这些法规为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是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被视为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
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车辆中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例如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
这些法规的实施将为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
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对车辆安全的强化。
欧盟致力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交通事故的伤亡。
欧盟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车辆设计和制造中加强安全措施,例如安全气囊、防锁死制动系统等。
这些法规的推行为车辆安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欧盟车辆法规的发展趋势是对车辆排放的严格限制、电动汽车的普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车辆安全的强化。
这些趋势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减少污染和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
欧盟将继续制定并更新相关的法规,以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变化,推动车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发展动态1 车辆防飞溅系统技术指令修订本2010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技术指令2010/19/EU:“为适应在某类机动车辆及其挂车防飞溅系统领域技术进步的目的修订理事会指令91/226/EEC、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2007/46/EC的委员会指令”。
欧盟此次主要对车辆防飞溅系统(Spray suppression system)技术指令91/226/EEC的附件1到附件3进行修改,有些修改内容直接影响到车辆产品的市场准入,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1 增加轻型车辆的安装内容原技术指令91/226/EEC规定最大质量超过7.5吨的N2类车辆,以及所有N3、O3和O4类车辆必须安装符合指令要求的防飞溅装置。
新的技术指令2010/19/EU基本上仍维持这一强制性安装要求,规定最大允许载质量不超过7.5吨的N类、O1类、O2类车辆不强制要求防飞溅系统,但车辆如果安装了这类装置,则一定要满足指令2010/19/EU的要求。
新的技术指令2010/19/EU还对N1类车辆和最大允许载质量不超过7.5吨的N2车辆做了特殊规定,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对这两类车辆采用技术指令78/549/EEC:机动车辆护轮板(该技术指令是专门针对M1类车辆的)中的相关要求。
1.2 针对新的整车框架技术指令2007/46/EC,对车辆防飞溅系统及其安装的型式批准规程做了修改欧盟新的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技术指令2007/46/EC 将欧盟统一的整车型式批准制度从M1类车辆扩展到其它所有的车辆类型(M2、M3、N、O类),为适应这一新的制度,新的技术指令2010/19/EU对车辆防飞溅系统及其安装的型式批准规程做了许多修改,包括型式批准的申请、颁发;批准证书的格式、内容等。
2 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技术指令2007/46/EC的修订本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4月16日发布法规(EC)371/2010,该法规是对2007/46/EC的最新修订本,更新了2007/46/EC中的4个重要附件,即:a) 附件5(欧盟车辆型式批准规程);b) 附件10(生产一致性规程);c) 附件15(企业可被指定为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指令目录);d)附件16(企业或技术服务机构可使用虚拟试验方法的技术指令目录)。
(EC)371/2010进一步明确描述了欧盟的车辆型式批准程序(如技术服务机构的评价规程、试验报告的格式、生产一致性规程等),同时对企业自行进行试验,和进行虚拟试验在2007/46/EC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
(EC)371/2010的发布和实施,意味着2007/46/EC确立的欧洲联盟新的汽车整车型式批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并有了新的发展,对汽车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企业的认证工作有较大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2.1 17项单项的汽车零部件和系统EEC/EC技术指令可以由企业自行进行试验,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单项项目的型式批准工作中,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被欧盟成员国的车辆型式批准主管机关指定为技术服务机构,这样欧盟汽车型式批准制度中的技术服务机构的范围将大大扩展。
为保证该制度的有效运行,(EC)371/2010明确规定了技术服务机构的评价规程和应满足的条件,企业如果要申请成为这样的技术服务机构需要满足标准EN ISO/IEC 17025:2005 “试验和校准试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获得符合该标准的认可。
认可并被欧盟成员国主管机关指定为技术服务机构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自身的试验设施进行上述17项欧盟单项技术指令的试验,也可以将试验分包出去,拿到一家第三方机构进行,作为技术服务机构的企业对试验进行监督即可,可以直接将试验报告和相关结论报送型式批准主管机关。
表1为企业可作为技术服务机构自行进行试验的17项单项欧盟技术指令项目及内容。
表 1 企业可作为技术服务机构的欧盟单项技术指令涉及的内容和限制序号单项技术指令号1. 70/222/EEC 后牌照板空间2. 70/388/EEC 音响报警装置3. 76/114/EEC 法定铭牌4. 76/756/EEC 照明和灯光信号装置的安装5. 77/389/EEC 牵引挂钩6. 78/316/EEC 控制件、信号装置和指示器的识别7. 78/317/EEC 除霜和除雾8. 78/318/EEC 刮刷和清洗9. 2001/56/EC 加热系统有关车辆LPG加热系统安装要求的附件8除外10. 78/549/EEC 护轮扳11. 92/21/EEC 质量和尺寸(轿车)12. 92/22/EEC 安全玻璃仅限于ECE R43附件21(安全玻璃在车辆上的安装)13. 92/23/EEC 轮胎14. 97/27/EC 质量和尺寸(M1类以外的车辆)15. 92/114/EEC 驾驶室外部凸出物16. 94/20/EC 连接装置仅限于附件5(机械连接装置)和附件7(机械连接装置在车辆上的安装要求),附件5仅限于第1—8条。
17. 2006/40/EC 空调系统2.2 15项单项的汽车零部件和系统EEC/EC技术指令在型式批准过程中,某些试验项目可以进行虚拟试验,所谓虚拟试验,即通过计算机模拟,包括计算来验证车辆、系统和零部件满足技术法规的要求,这是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产业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发展趋势,2007/46/EC开始在欧盟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中引入这一新的试验模式,(EC)371/2010则进行了具体的贯彻和实施,确定15项单项汽车零部件和系统的EEC/EC技术指令可以进行虚拟试验,并规定了相关的条件。
表2为具体的项目、适用范围和特定条件。
表2 欧盟汽车型式批准制度中可进行虚拟试验的项目、适用范围、特定条件序号单项技术指令项目适用的附件和段落特定条件1. 70/221/EEC 燃料箱和后防护装置附件2 (后下部防护)第5.4.5条2. 70/387/EEC 车门及其门铰链附件2 第4.3条3. 2003/97/EC 后视野附件3第3.、4、5段中的所有条款后视镜规定的视野4. 74/60/EEC 内饰件附件1第5段(技术规范)中所有条款所有曲率半径的测量,所有的外部凸出物;为检测是否满足规定而必须施加力的要求除外。
附件2 头部碰撞区的确定5. 74/483/EEC 外部凸出物附件 1第5段(通用技术规范)和第6段(特殊技术规范)中所有条款所有曲率半径的测量,所有的外部凸出物;为检测是否满足规定而必须施加力的要求除外。
6. 76/756/EEC照明和灯光信号装置的安装ECE R48第6段(个性技术规范)第6.22.9.2.2条(验证AFS的自动操作不会产生不适)中的试验驾驶应在真实车辆上进行。
ECE R48附件4、5、67. 77/389/EEC牵引挂钩附件2,第2段8. 77/649/EEC 前视野附件1第5段(技术规范)9. 78/318/EEC刮刷和清洗附件1 仅适用第5.1.2条中刮刷面积的测量10. 78/549/EEC护轮扳附件1第2段(特殊要求)11. 89/297/EEC 侧面防护附件1第2.8段抗水平力和弯曲变形测量12. 92/114/EEC驾驶室外部凸出物附件1第4段(特定要求)中所有条款。
对于N1类车辆,采用74/483/EEC的适用附件和段落。
所有曲率半径的测量,所有的外部凸出物;为检测是否满足规定而必须施加力的要求除外。
13. 94/20/EC 连接装置附件5 对机械连接装置的要求第1—8段的所有条款附件6 第1.1条简单设计的机械连接件的强度试验可以由虚拟试验代替附件6 机械连接装置的试验第4段仅适用于第4.5.1条(强度试验)、第4.5.2条(抗挠曲曲变形)、第4.5.3条(抗弯力矩)14. 2001/85/EC 大客车和长途大客车附件1 第7.4.5条在附件1的附录中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稳定试验附件4 上部结构强度附录4—通过计算对上部结构强度的验证ECE R93附件5 第3段抗水平力和弯曲变形测量15. 2000/40/EC 前下部防护3 氢能机动车辆型式批准技术指令的具体实施指令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4月16日发布(EC) 79/2009“对氢能机动车辆型式批准并修改技术指令2007/46/EC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2009年1月14日发布)”的具体实施技术指令:委员会法规(EC)406/2010。
4 报废车辆技术指令修订本2010年2月2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2000/53/EC 报废车辆(ELV:End-of Life Vehicles)技术指令的修订本:2010/115/EU,该修订本对2000/53/EC的附件2 “车辆材料和零部件豁免清单” 进行第四次修订。
2000/53/EC 报废车辆技术指令规定2003年7月1日后在欧盟上市的车辆禁止在其材料和零部件中使用铅、汞、镉或六价铬,但附件2所列的豁免清单中规定的物质或零部件例外,仍可以继续使用2000/53/EC禁止的有害物质(某些物质和零部件被限定了豁免范围和豁免期限),这主要是欧盟政府考虑到汽车产业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局限性,在某些车辆材料和零部件中使用禁用物质仍不可避免,为维护产业界的利益而做出的抉择。
例如在豁免清单8(f)条款中,在顺压针连接器系统中使用的铅予以豁免就是受技术局限,无法避免铅的使用。
顺压针连接器系统是连接器与印制电路板(PCB)之间实现机械和电气连接的一种互连方式,连接器无须通过焊接就能可靠连接到PCB,便于维修和更换,避免焊接热应力带来的影响。
连接器可以叠加连接。
该连接器的插针镀层为锡铅合金。
对其铅含量作出豁免,是因为采用无铅纯锡会增加将连接器插入到PCB的插入力,而应力的增加,可能对互连造成损伤;另外,锡须的生成也是采用无铅纯锡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一些高密度微间隙连接针之间,锡须的生成带来不同信号不同电位间短路的可能性更高。
自2000/53/EC指令发布迄今,以该指令附件2的形式面世的豁免清单已经经历了4次修改。
这些修改,都是遵循技术指令2000/53/EC的精神,根据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欧盟有关专业委员会的讨论协商,以欧盟委员会决定(Commission Decision)的形式发布的。
前三次修改豁免清单的欧盟委员会决议分别是2002/525/EC、2005/673/EC和2008/689/EC。
2010/115/EU中新修订的豁免清单见表2。
表2 2010/115/EU中新修订的豁免清单材料和零部件豁免范围和豁免终止日期按照4(2)(b)(ⅳ)的规定贴标签或使其可识别作为一种合金元素的铅1. 机械加工用钢和含铅量不超过0.35%质量的镀锌钢2.(a)含铅量不超过2%质量的机械加工用铝2005年7月1日之前上市车辆的备件2.(b )含铅量不超过1.5%质量的铝 2008年7月1日之前上市车辆的备件2.(c )含铅量不超过0.4%质量的铝3. 含铅量不超过4%质量的铜合金4.(a )轴承壳体和轴瓦2008年7月1日之前上市车辆的备件4.(b )发动机、变速器和空调压缩机的轴承壳和轴瓦 2011年7月1日以及之后作为2011年7月1日之前上市车辆的备件零部件中的铅和铅化合物5. 蓄电池 ×6. 振动阻尼器×7. (a) 制动软管、燃料软管、通风软管中弹性体,以及用于底盘和发动机支承的弹性体/金属部件的硫化剂和稳定剂2005年7月1日之前上市车辆的备件 7.(b )含铅量不超过0.5%质量的制动软管、燃料软管、通风软管中弹性体,以及用于底盘和发动机支承的弹性体/金属部件的硫化剂和稳定剂2006年7月1日之前上市车辆的备件 7.(c )动力总成用含铅量不超过0.5%质量的弹性体粘接剂2009年7月1日之前上市车辆的备件8.(a )将电气和电子零部件连接至电子线路板的焊料中的铅;除电解质铝电容器之外的零部件接线端表面涂装中的铅;零部件插脚和电子线路板中的铅2016年1月1日之前批准的车型和这些车型的备件 ×(1)8.(b )除了电子线路板或玻璃上的焊料之外的电气应用焊料中的铅2011年1月1日之前批准的车型和这些车型的备件 ×(1)8.(c )电解质铝电容器接线柱表面涂装中的铅2013年1月1日之前批准的车型和这些车型的备件×(1)8.(d )在空气流量传感器中玻璃上焊料中的铅2015年1月1日之前批准的车型和这些车型的备件×(1)8.(e )在高融化温度型焊料(即:含铅85%重量或更多的铅基合金)中的铅(2)×(1)8.(f )在顺压针连接器系统中使用的铅(2) ×(1) 8.(g )集成电路倒装芯片半导体硅晶片与载体之间实现有效电气连接的焊料中的铅(2) ×(1)8.(h )在芯片尺寸至少1cm2 投影面积和额定电流密度至少1A/mm2(硅芯片面积)的功率半导体总成内将散热片连接至散热座的焊料中的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