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高速列车接触网优化设计研究

高速列车接触网优化设计研究

高速列车接触网优化设计研究随着高速列车的运营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改造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高速列车的接触网作为其供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对高速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针对高速列车接触网的优化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接触网的作用和现状接触网是高速列车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铁道上的电力牵引,为列车提供所需的电能。

接触网的性能和设计决定了列车的运行速度、能耗和供电可靠性。

目前,全世界各国在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中采用了不同的接触网类型和设计方案。

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的接触网类型有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两种。

在国内外高铁系统中,刚性接触网较为常见,它使用了铜合金接触线杆和钢丝扣的固定方式,保证了接触网的刚性。

柔性接触网则采用了碳纤维弹性杆和夹具进行固定,具有较好的抗风、抗震能力。

二、接触网优化设计的目标和方法1. 优化目标接触网的优化设计要求在满足高速列车安全顺畅运行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能耗、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系统整体性能。

因此,接触网优化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供电可靠性:确保高速列车能够稳定获得所需的电能,减少供电系统故障造成的列车晚点和事故风险。

(2)降低能耗:减少电能的损耗和浪费,提高供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减少维护成本:优化接触网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延长杆件和线缆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

2. 优化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优化目标,接触网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线路布置:合理规划接触网的线路布置,避免交叉和重叠,减少接触网覆盖的面积,降低电能的损耗。

(2)材料选择:考虑不同杆件和线缆的材料特性,选取合适的材料组合,使接触网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3)结构设计:优化接触网的结构设计,减小杆件和线缆的阻力和振动,提高运行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4)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接触网维护管理体系,及时检修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杆件和线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推荐5篇)

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推荐5篇)

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引言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供电远动技术逐步成熟,可靠性明显提高,但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依然不稳定,特别是供电运行中曾经出现误动、拒动、误显示等现象,成为供电远动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现状目前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主要是光纤控制形式光纤控制形式主要是借鉴数字化变电所理念发展而来,其主要特点:一是减少了穿越户内户外控制电缆的数量,降低了外部原因如雷、电等对所内设备的危害;二是控制信号采用了光缆传输,减少了电磁干扰。

但是,该控制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RTU 等电子元件置于户外控制箱内,运行环境差,元器件损坏率增高。

(2)控制回路、逻辑判断等变得复杂,环节增多,导致误显示信号等不确定因素增多。

(3)RTU、操作机构控制板等工作电源与操作电源同路,在电源电压不稳定时,造成各个环节不稳定因素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自高铁开通以来,出现误动10 多次,拒动30 余次,开关位置误显示100 余次,虽经过多次专项整治,但治标不治本,问题和隐患依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原因分析2.1 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分析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得出,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RTU 与操作机构信号连线受到干扰,从而误触发操作机构自保持回路,导致开关误动作。

经运行发现,干扰信号确实存在,尤其在接触网故障时,干扰信号最强烈。

如:海南东环,发生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后,接触网工区会同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测量,停掉外部220 V 电源后,依然在此连接线处测量到40~90 V 电压。

值得注意的是,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与 RTU 连线还存在另一隐患,如果220 V 电源火地线接反,RTU 出口继电器可能断的是零线,隐患更大,在恶劣天气下,如果连线绝缘降低或瞬间接地,将直接导致误发操作命令。

高速列车控制与线路隔离保持研究

高速列车控制与线路隔离保持研究

高速列车控制与线路隔离保持研究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高铁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的主力军之一。

高速列车既能快速而舒适地将人们运输到各地,又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但是,在高速列车的发展历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出现脱轨事故、肇事等,这给旅客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高速列车的控制和线路隔离保持,成为了保障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一、高速列车的控制技术研究高速列车的控制技术研究,是为了提高高速列车的自动控制能力,确保其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目前高速列车的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传统的线路保护技术,另一种是基于GPS导航技术。

(一)基于传统线路保护技术的高速列车控制在高速列车的运行过程中,采用传统线路保护技术可以做到对高速列车运行轨迹的可监控、可预测、可控制。

具体来说,铁路线路上设置有信号点、隧道口、停车区等,高速列车经过时会检测到这些信号点,进而控制车速。

同时,在高速列车车头前部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和制动系统,可以感知前方线路及速度变化情况并及时制动。

这样的线路保护技术可以确保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

然而,传统的高速列车控制技术也存在不足,如对于线路隔离的保持能力较差,无法第一时间反应突发情况,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天气,同时机动性不够灵活等问题。

因此,需要探索出一种更为先进、更为可靠的高速列车控制技术。

(二)基于GPS导航技术的高速列车控制GPS导航技术在高速列车控制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计算高速列车位置,判断运行状态,并根据高速列车的速度、位置等信息,进行坐标补偿和轨迹规划等。

其中,车载GPS控制系统是实现高速列车自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车载GPS控制系统,高速列车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缩短运行时间且行驶轨迹更加精准。

同时,GPS导航技术可以对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位置、速度、方向等要素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

因此,这一基于GPS导航技术的高速列车控制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行车安全性,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众多的因素影响,而在这些因素中,电力远动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也提高了铁路运行的安全性。

文章对于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就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标签:高速铁路;电力远动;应用研究高速铁路是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发明,它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为交通提供了重大的便利,不过高速铁路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

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力远动技术也得到了改善,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提高,改善了系统的性能,保证了铁路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当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之处,本篇文章对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电力远动系统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重要性高速铁路之所以能够安全运行,和电力远动系统的应用密切相关。

所谓的高速铁路的电力远动系统,是综合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是对高速列车的行车信号电源以及其他重要符合供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2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包括电力传输监控系统、中央调度系统以及通信通道。

高速铁路的电力传输监控系统主要是利用监控设备对于铁路沿线变电器及其相应的指标进行及时的监控,以便能够及时的关注出现的问题及缺陷等。

中央调度中心相当于是大脑中枢一般的存在,负责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信通道负责连接中央控制站以及终端间的信息交换,作为信息的中间传递的介质。

3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功能介绍高速铁路的电力远动系统的重要功能就是确保整个铁路系统运行的持久性以及稳定性,并且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不断完善,其在高速铁路系统中所起到的调节和监控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3.1 远程监控功能电力远动系统可以对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題进行监控,并且远程发送指令保证其按照指令运行,并且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并进行处理。

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接触网隔离开关的有效控制和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远动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远程操作,提高了接触网隔离开关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助于确保铁路系统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本文介绍了远动控制技术的关键特点,包括实时监测、远程操作和故障诊断,以及其在高速铁路系统中的应用。

未来,研究和发展远动控制技术将进一步推动高速铁路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实时监测引言: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和应用。

然而,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对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高速铁路系统中,接触网隔离开关是一个关键的电气设备,它在铁路供电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触网隔离开关的性能和可靠性对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接触网隔离开关控制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远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远动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远程操作和故障诊断等功能,为接触网隔离开关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接触网隔离开关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用于隔离不同的电缆和接触线以确保电气安全。

传统的接触网隔离开关通常需要由操作人员亲临现场进行操作,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操作不便之处。

为了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远动控制技术被引入并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系统中。

1、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接触网隔离开关的基本功能是隔离和连接不同的电缆和接触线,以便进行维护、检修或应急处理。

其工作原理如下:隔离功能:当需要隔离某一段电缆或接触线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将相应的隔离开关关闭。

这将切断电流流向该段线路,确保了电气设备的安全维护。

连接功能:当需要重新连接线路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将隔离开关打开,使电流能够流向相应的线路,恢复供电[1]。

高速铁路供电远动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

高速铁路供电远动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

高速铁路供电远动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摘要:在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供电远动技术为其指明了方向。

供电远动技术在高速铁路的应用是为了确保高铁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供电和快速抢修。

基于此,本文对供电远动技术的有关介绍、高速铁路供电远动技术的构成、高速铁路供电远动系统的特点以及供电远动技术在高速铁路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铁路;供电远动;开发与实施高速铁路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供电远动技术为其指明了方向。

供电远动技术在高速铁路的应用是为了确保高铁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供电和快速抢修。

目前,中国在供电远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实现供电远动技术的高效应用,才能处理好高速铁路与供电运行的关系,保障高铁快速安全运行。

1供电远动技术的有关介绍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创新,从而供电远动技术也将应用于我国正在日益兴起的高速铁路上。

通过供电远动系统将我国铁路的供电系统进行完善和革新,从而将大大提高其原有的系统性能,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良,也能够促进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不断成熟。

通过监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功率因素的有关参数监测和分析,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通过对电力网络运行的远程控制和动态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对故障线路进行判断和分析,以确保电路抢救的及时性。

供电远动技术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区别于传统的供电系统,传统的供电系统仅仅是对高速铁路电力的供应,无法对其在路途中所遇到的故障进行准确的故障判断和及时的故障抢修。

而供电远动技术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则克服了这一个缺陷,供电远动技术能够对高速铁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并对出现的问题运程控制,及时处理发现存在的故障进行处理。

供电远动技术还可以对高速铁路的所有供电设备进行线路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判断是否运行正常,更加容易的掌握了供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保障高铁的正常运行。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 - 副本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 - 副本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专业班级:电气化铁道技术xxxxx 指导教师: xx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与综合国力,而且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接触网是电气化中所提到的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

接触网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利用钢轨供电。

随着电压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大、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严格要求等,使接触网的结构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架空式接触网。

地下铁道由于受空间条件的限制,一般采用接触轨式接触网。

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压的升高,也在采用架空式的刚性悬挂或软索式悬挂。

论文主要介绍目前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以及国外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发展情况,从而为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提供了参考。

得出结论、给出发展前景,最后又叙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价值和今后的方向。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电气化铁路;铁路发展方向;弓网关系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not only represents a country'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t is the world's railway development trends and fashion.Catenary electrification is mentioned in one of the main power supply device, its function is through its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pantograph, transmitting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electricity and electric locomotives. Catenary first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a power supply is the use of rail.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oltage,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volume, technology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etc., the structure of the catenary is developed as the overhead contact line. Underground railway due to space limitations, generally USES the contact rail type catenary. Bu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voltage, also in the use of overhead rigid suspension or soft cable suspension.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high 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catenary and foreign high 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catena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for the high-speed railway catena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provides ref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is given, then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high-speed railway catenary value and the direc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Catenary; Electrified railway; Railway developmentdirection; Bow net relations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引言 (1)1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组成和结构 (2)1.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与组成 (2)1.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支持装置 (3)1.2.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概述 (3)1.2.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腕臂支持装置 (3)1.3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装置 (7)1.3.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装置的作用 (7)1.3.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器类型 (8)1.3.3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装置形式 (9)1.4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接触线与承力索 (10)1.4.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接触线 (10)1.4.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承力索 (12)2 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现状 (14)2.1 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14)2.1.1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背景 (14)2.1.2 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内容 (15)2.2 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状况 (15)2.3高速接触网与普速接触网的区别 (17)3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现状 (20)3.1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监测管理 (20)3.2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悬挂方式 (20)3.3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先进技术 (20)4 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判断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以及相关建议 (22)4.1高铁接触网故障判断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22)4.1.1根据天气情况判断 (22)4.1.2根据跳闸情况判断 (22)4.1.3根据跳闸报告内容判断(按照归算至一次侧数值进行判断) (22)4.1.4根据受电弓损伤位置判断 (23)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4.1.5外界反映情况 (23)4.1.6特殊故障 (23)4.2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发展的相关建议 (24)4.2.1高速铁路设计需加强避雷防护 (24)4.2.2高速铁路选址避开重污区 (24)4.2.3 加强施工标准化 (24)4.2.4 注意供电线同杆合架现象 (24)4.2.5 严把接触网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关 (24)5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方向 (25)5.1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前景 (25)5.2 研究价值 (25)5.3 发展趋势 (25)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附录A 相关装配图 (30)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引言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

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对调度集中控制这一模式进行采用,调度员借助供电远动系统对接触网相应的隔离开关进行实时监视和有效控制。

本文借助相关案例,对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存在的误动故障进行了分析验证,浅析了误动原因,并从结构设计、技术与安全管理等方面探究了远动隔离开关误动的防范措施,以期为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误动前言:远动隔离开关设备在高铁接触网相应的主导电回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设备能对接触网具体运行方式进行改变,并能对供电单元相应的隔离故障区段进行有效划小,实现对正常供电的迅速恢复。

远动隔离开关出现误动作将对牵引供电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并对高铁运输的正常秩序造成干扰。

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远动隔离开关误动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防范。

一、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误动原因1、相关案例2016年,某高铁牵引变电所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发生误动故障,相关人员实施远动操作分闸,将隔离开关断开,并对电源进行控制。

相关人员判定该故障是由于RTU装置相应的接线端子存在松动。

网开关控制屏相应的多个端子排存在接线虚接现象,影响远方/当地信号的稳定性,引发误动作。

在排查故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现场未能针对天窗点采取安全措施对开关进行转化,诱发误动作。

误动故障表明缺乏良好的日常检查维护,未能及时发现端子排存在松动;对网开缺乏充分的远动调试,未能及时发现屏孔远方/当地双节点信号与综自系统信号、调度主站单节点信号存在不一致,造成网开关屏出现接线松动情况时,综自系统以及调度主站对远动/当地信号的显示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在上述案例中,网开误动作主要有两类原因,一是开关缺乏合理的设计安装,在现场环境的不良影响下,极易引发误动作;二是日常缺乏良好的管理维护,且缺乏有效调试,产生设备故障导致误动作[1]。

从本文案例来看,设备硬件问题、软件缺乏准确调试等因素综合叠加在一起,将引发开关误动作。

隔离开关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技术研究

隔离开关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技术研究

隔离开关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技术研究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在配电系统中隔离与联络电源,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然而,传统的隔离开关需要人工操作,这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远程控制和监测技术被引入到隔离开关中。

远程控制技术使得隔离开关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进行操作,而无需直接接触设备。

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远程控制技术主要依靠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

通过与开关设备连接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用户可以在控制终端上实时监控和控制隔离开关的状态,包括开关的位置、位置指示器、操作力和传感器的状态等。

那么,远程控制技术为隔离开关带来了哪些优势呢?首先,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隔离开关的远程操作,无需人工干预。

这样可以避免电力系统运维人员进入高压区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此外,远程控制技术还可以提高开关操作的效率,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其次,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隔离开关状态的实时监测。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用户可以随时了解隔离开关的位置和开关状态。

这种实时监测功能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开关故障或异常,提前进行维护或修复,以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同时,对隔离开关状态的实时监测也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视化管理,为运维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此外,远程控制技术还可以通过记录和分析开关操作数据,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开关的操作数据,可以帮助运维人员了解开关的使用情况,判断开关的维护周期和维护时间。

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

隔离开关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技术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远程控制技术的信号传输需要稳定的网络环境。

对于远程监测和控制功能的实现,需要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信号的可靠传输。

如果通信网络不稳定或信号传输受到干扰,可能会导致操作指令的延迟或执行错误,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设置方案分析

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设置方案分析

分 闸, 使A T 2段与 A T 1 段 分开 , 然后 令 A T所上 行 断
路器合闸 , 使A T 2段转为 由下行供 电, 之后分 区所 的上行断路器可通过压互检有压而 自动合 闸, 从而 使A T 2 段恢复 A T供 电, 可使可 能停在该段 的机车
1 各种故 障状态 下 网隔开 的作用分析
关” 和《 客运专线铁路 牵引供 电及 电力供 电若 干设 计 问题 的指导意见》 ( 铁集成 [ 2 o l o ] 2 5 8号) 中: “ 牵 引变电所、 A T分区所处 电分相处可根据供 电专业要 求设置上、 下行联络开关 ” 的要求 , 本文对牵引变电 所、 A T所和分区所的上 网隔离开关 、 网上分段开关 以及上下行联络开关 的设置情况进行 了分析 , 并对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 了说 明。隔离开关的一
图 1 接 触 网 隔 离 开 关 设 置
注: 各所 的上 网开关和上 下行联络 开关可根据 具体情况设置与所 内或所 外, 但 当所址至上 网处距 离大 于 2 0 0 m时 , 在上网
处应 设 置 上 网开 关.
下面首先对网隔开在几种故障发生后发挥的作 用( 以上行为例 ) 分析如下。
关。
供 电方式 , 且上下行仍为并 联运行 , 从而 降低 了事 故影响 , 仍能保证机 车运 行。该 状态下 , 牵 引变电 所上 网的 F线与接触 网 分开设 置单极 隔离开关 、 A T所处设置分段开关 可降低 事故影响 , 分段 开关



G 7 T
^ 他

上行机车行驶方向




^ T {

F 行

高速铁路接触网中的控制要点

高速铁路接触网中的控制要点
的 方 便 了人 们 的 出行 。与 此 同 时 ,
营维护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 1 . 3高速铁路接触 网工程 主要施 工流程 在高 速铁 路接 触 网工程 中,工 程各 方应 遵从施 工统 一调度 来完成土建工程 以及接触网
经调整就位的接触悬挂位置,应在测量作业前 应架 设好 附加线肩 架,从 而避 免支柱 出现倾斜 现 象。因此 ,在接触 网设计张力较大 以及曲线 地 段 的施 工 时应 对 此 加 以注 意 。 2 . 2加强专业接 口管理 为高 精确度 的完 成高速铁路接 触网工程 , 在完成上文所叙述 的工程作业 的同时 ,还应做 好 以下接 口管理工作 ,即工程测量、桥梁施工 以及线路测量等环节的接 口工作 。此外 ,对工 程质 量过 程 以及施 工质量 管 理进行 不 问断卡
而确保高速铁 路网在 建设完毕后具有极高 的稳
定 性 以及 平 顺 性 。
在 实 际 施 工 过 程 中发 现 ,施 工 偏 差 通 常
1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 的控制要点
1 . 1精 测 网与接 触 网施 工 的 关 系
会在施工测量 、数据 计算、配件加工 以及现场 安装等 阶段 出现 。此 外,施工偏差产生的因素 主要有作业 设备、施 工人员、施工材料 以及施 工工艺等方面 。以下将对产 生偏差的各 方面加 以简要介绍 。 2 . 1 . 1 人员方面的控制 施 工 工 程 质 量 与 施 工 作 业 人 员 的 综 合 素 质高低有着密切联系 。施工人员 专业化 是提升 工程作业质量 的根本手段 。因此 ,鉴于高速铁 路接触网施工特点 ,可 以将施工人 员进 行详尽 的专业划分 ,即可 以分为测量组 、施工组 以及 设备安装组等 。专业化施工人员 的施工技 能可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远动控制回路改造优化工程探索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远动控制回路改造优化工程探索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远动控制回路改造优化工程探索作者:杰别克.叶尔宝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9期摘要:兰新客专线自开通以来接触网隔离开关存在在误动、拒动、误显示等非正常现象,同时结合新疆环境特点,针对风沙大、温差大、温度高特点,对接触网隔离开关改造提出了适应乌鲁木齐铁路局改造补强优化工程施工意见。

关键词: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隔离开关;工程改造一、引言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隔离开关是用于隔离故障、分段作业及改变运行方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实施远距离集中监控的远动系统,它的控制和信息传输稳定可靠、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是接触网开关监控的关键。

自兰新客专线乌鲁木齐铁路局管段2014年12月开通,截至2017年8月,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接触网隔离开关不定态,网隔拒动等现象,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得到相应的处理,本文中重点摸索探讨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回路优化方案,并实施验证方案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二、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运用现状兰新客专线全线共安装468台接触网隔离开关,本文中对近3年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目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1是尾纤接触不良引起的网隔不定态占比78.6%。

2是接触器行程开关接触不良引起的网隔拒动,通讯不稳定占比6.17%。

3是整流模块故障、RTU故障导致的网隔不定态、拒动、不动故障占比4.1%。

突出问题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1是弱电设备易受强电干扰。

2是因新疆环境的特点主要风沙大、温差大、温度高,连接设备的尾纤易受风沙侵蚀。

3是高寒地区,户外尾纤受低温影响,容易发生冻损针对兰新客专线接触网隔离开关频繁故障供电处多次召集光芒厂家,ABB设备厂家进行座谈、具体对3类突出问题研究探讨,摸索故障原因,故障现象,最终提出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光纤监控优化并结合实际现场情况,提出了现有ABB设备改造方案。

三、高速接触网隔离开关优化改造总体方案及实施此次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远动控制回路改造涉及四方面相关设备装置的改造。

[接触网,隔离开关,方案]关于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优化的探究

[接触网,隔离开关,方案]关于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优化的探究

关于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优化的探究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电动隔离开关(简称隔离开关)被广泛应用于接触网。

20世纪90年代,隔离开关普遍采用电缆控制,由于易受到接触网的电气干扰,控制及信号的可靠性不高,因此,2000年以后,提出光纤控制方案,并在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电气化铁路上广泛使用。

虽然采用光纤控制方案后控制和信号的可靠性提高,但误动、拒动及信号误显示的问题依然时有发生,有必要对接触网隔离开关的控制方案做进一步研究。

1 传统电缆控制方案1.1 控制原理传统电缆控制方案与牵引变电所内隔离开关的控制方式相同,在铁路沿线设置接触网开关控制站,电源一般采用交流220 V。

由控制站向隔离开关敷设3条电缆,分别为电源电缆、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为保证隔离开关的正常分合,电源电缆长期需带电,当控制站发出合闸命令时,控制电缆带电,使隔离开关机构箱内的合闸接触器带电并保持,合闸接触器接点接通电动操作机构箱内的电机回路,使电机正常合闸。

信号回路采集操作机构的辅助接点,发出位置信号。

1.2 存在的问题由于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沿铁路线敷设,且距离较长,受27.5 kV接触网的影响,控制电缆存在感应电压,如果感应电压过大则操作机构的分(合)闸接触器将动作,从而接通电机回路使操作机构误动。

另外,信号回路受到干扰后,则产生误显示。

2 光纤控制方案2.1 控制原理为解决传统电缆控制方案存在的电气干扰问题,研究采用光纤控制方案。

该方案在铁路沿线隔离开关附近设置接触网开关控制站,在接触网隔离开关处设置监控单元。

控制站与隔离开关间设置1条电源电缆和1条光纤。

当控制站发送合闸命令后,由控制站将命令通过光电转换,并由光纤介质传输至隔离开关的监控单元,监控单元接收到命令后再进行光电转换,控制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

信号回路采集操作机构的辅助接点,通过光纤传输回控制站,发出位置信号。

2.2 存在的问题光纤控制方案解决了铁路沿线电缆的电气干扰问题,比传统电缆控制方案的可靠性提高了很多。

接触网开关误动、遥信误报原因分析及对策

接触网开关误动、遥信误报原因分析及对策

接触网开关误动、遥信误报原因分析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5-31T11:05:26.47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梁灼森[导读] 摘要:铁路接触网开关作为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状态的稳定与否关乎着铁路供电及行车的正常运行。

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广东省 510000摘要:铁路接触网开关作为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状态的稳定与否关乎着铁路供电及行车的正常运行。

本文引用多起接触网开关误分、合闸的典型案例,阐述了接触网开关误动的可能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铁路;接触网开关;误动;遥信误报;原因;对策引言近年来铁路供电远动技术逐步成熟,可靠性明显提高。

但因各种原因,部分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依然欠稳定,易出现误动、拒动、遥信误报等现象。

接触网开关的误动作、误报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安全供电,甚至干扰铁路运输的畅通。

一、四起接触网开关非远动分合案例1、2016年11月28日2:35,甲牵引变电所3121F开关远动调试时,调度端远动操作系统出现远动分闸“执行超时”报文,调度端显示开关合位。

时隔15个小时后,11月28日18:02,3121F开关报“非远动分闸”,调阅211F线电流趋势同时归零,推断开关实际确实已分闸。

2、2017年6月23日21:04,甲牵引变电所3141F开关不定态产生,21:04:33甲牵引变电所3141F开关不定态消失,供电调度员在调度端查阅主接线图时,发现3141F网开处于分位。

后经现场确认3141F在分位。

3、2017年06月24日03:32,乙AT所3711开关调试时,调度端出现远动执行分闸“超时”报文,当时开关显示合位。

时隔16个小时后,06月24日20:12,3711开关报“非远动分闸”。

21:58,调度员对分区所解环后,调阅1YHT、F电压趋势同时归零,推断开关实际确实已分闸。

4、2017年6月26日19:09:34,丙AT所3001GK调度端发出非远动分闸报文。

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服役状态分析及技术升级策略

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服役状态分析及技术升级策略

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服役状态分析及技术升级策略摘要:在高速牵引供电中,接触网隔离开关是一种十分关键的装置,常常应用于发电所、枢纽站场以及牵引变电站的上网线下等地方。

主要是在连接接触网与供电分段间的同时供电,使供电比较的灵活,使单、双排的电源的转换得以同时进行。

还有就是在工作人员在检修的过程,因为接触网隔离开关可以减少停电的范围,也满足了专业的检修的需要。

鉴于此,本文就接触网隔离开关再服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技术升级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接触网;隔离开关;服役状态引言:随着我国的高铁的不断地飞速发展,对接触网的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在此设备的应用比较广泛,他也担负着为电力机车传送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他的可靠性一直是整个行业关注的热点。

一、接触网隔离开关服役存在的问题(一)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接触网隔离开关的工作条件和接触网元件一样,都极其严酷,能够经受除隧道以外的极端气候,如大风、结冰、闪电、低温等,此外还有鸟类危害、海洋侵蚀或化学物质污染等极端条件,在隧道中承受的潮湿、侵蚀和模筑衬墙渗漏水等问题。

据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营状况分析,接触网隔离开关受雷击的危害很大,雷电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全国范围广泛分布等特点。

接触网隔离开关安装在立柱顶部,开关支架上的氧化锌避雷器防雷效果不好,雷击极易造成开关绝缘子闪络击穿、操作机构箱、RTU箱烧毁等。

(二)运行时间长接触网隔离开关采用电动操作,并通过远动系统纳入电源调度控制范围。

常关、常开隔离开关的投切功能一般由电源调度端远程控制运行,当远程控制功能失灵后,由工作人员就地运行。

由于严禁带负荷地运行隔离开关,故接触网线路隔离开关在工作中应与牵引变电站内的馈线断路器相匹配。

在断电后,首先断开断路器,然后再切断隔离开关,送电后,先合上隔离开关,再合上断路器,而隔离开关的电气动作时限大约为4s,远远落后于断路器的毫秒动作时间,因此,隔离开关是接触网故障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经过多方分析,造 成 上 述 电 动 隔 离 开 关 的 误 合 闸、 误 分 闸 、误 显 示 、拒 动 现 象 的 主 要 原 因 有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1.1.1 操作机构电机电源连接线松动等接触不良故障。
当调度台发出命令后不能执行操作,但 操 作机 构二 次回路保持了这 个 操 作 命 令,在 随 后 运 行 中,松 动 的 连 接线可能恢复,操作命令随即作用 导致 开关 动 作。如图 1所示: 1.1.2 RTU 远 动 终 端 与 操 作 机 构 信 号 控 制 电 缆 连 线 受 到 干 扰 ,导 致 开 关 误 动 作 。 (1)京 沪 高 铁 德 州 、徐 州 牵 引 变 电 所 外 接 触 网 隔 离
第 38 卷 第 4 期
铁道机车车辆
Vol.38 No.4
2018年8月 RAILWAY LOCOMOTIVE & CAR Aug. 2018
檲檲殘
檲檲殘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铁路供电技术
文章编号:1008-7842 (2018)04-0071-04
由于光纤故障或者通信设备故障,造成传 输通 道中 断,RTU 接收不到控制指令而导致的拒动。 1.2.4 集 成 控 制 板 故 障 造 成 拒 动 。
由 于RTU和 操 作 机 构 箱 工 作 在 恶 劣 的 室 外 ,长 期
图 3 隔 离 开 关 机 构 箱 内 控 制 原 理 图
受到严寒、酷暑、灰尘、潮气、强电磁干扰、浪 涌冲击 的环 境下,内部电子元 器 件 损 坏、失 效 导 致 拒 动 的 机 率 大 大 提高。 1.2.3 传 输 通 道 中 断 造 成 隔 离 开 关 电 动 机 构 拒 动 。
目前在高速 铁 路 的 供 电 分 束、分 段、分 相 等 处 均 设 置了 电 动 隔 离 开 关,并 纳 入 供 电 SCADA 系 统 远 程 控 制,对供电设备分束停电、供电运行方式 的 改变、动车组 停于分相无电区 的 救 援、故 障 区 段 的 隔 离 起 到 了 快 速、 灵 活 、便 利 的 作 用 。 1 接 触 网 电 动 隔 离 开 关 在 接 触 网 隔 离 开 关 控 制 系 统 图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优化的探究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优化的探究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优化的探究一、背景随着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以下简称隔离开关)作为接触网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稳定性对铁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铁路隔离开关控制电路方案众多,其中以机械结构式控制方案为主流,如蜗杆传动、条形杆传动、齿轮传动等。

隔离开关机械控制方案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防误操作能力,但其操作速度较慢、操作力矩较大、操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等问题,难以满足高速列车等要求更高的铁路运营需求。

因此,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与运营需求的变化,利用现代电气技术,研究适合高速列车运营环境下的隔离开关电动控制方案,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隔离开关的电动控制方案,是通过电机驱动隔离开关执行器进行操作,实现快速、精准的开合操作。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案的研究比较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微控制器控制方案。

该方案以微控制器为核心,通过编程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其具有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功能多样化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电磁干扰、单点故障等问题,可靠性需进一步改进。

(二)嵌入式控制方案。

该方案是将控制器与电机分离,在电机安装位置设置控制器进行控制,其系统实现更加简单,可靠性高,但需要安装许多控制设备,电路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三)直流电机控制方案。

该方案以直流电机为驱动电源,通过变频控制实现对电机的转速、电流的控制,操作灵活性高、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电机转动效率略低,存在电极污染、机械噪音大等问题。

三、基于直流电机控制方案的优化由于直流电机控制方案具有灵活性好、控制精度高等优良特性,此处以直流电机驱动隔离开关执行器进行操作的电动控制方案为例,对其进行优化探究。

(一)硬件优化1. 选用高效能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控制方案中,电机直接影响着执行器的转动效率和响应速度。

因此,选用高效能、低能耗的直流电机是提高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措施。

远方操作隔离开关技术应用探讨

远方操作隔离开关技术应用探讨

远方操作隔离开关技术应用探讨摘要:随着大运行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调控机构在断路器常态化远方操作的基础上,试点开展了隔离开关远方操作,本文主要介绍现场实际应用中隔离开关远方操作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隔离开关、远方操作、分析问题、解决措施1 引言目前电力系统正在试点推广顺序控制操作,顺序控制操作是一种系列相关控制指令的处理方式,即按照一定顺序及五防闭锁逻辑,自动逐项发出指令,直至全部正确执行控制指令的过程。

设备的操作过程校验和执行全部由站内综自设备自动完成,从而实现设备在运行、热备用、热备用等各种状态间的自动转换,其中顺序控制操作涉及到隔离开关远方操作,因受变电设备技术装备、辅助设备、调控主站的技术研发等因素影响,福建、武汉、吉林、河北等顺序控制技术方案存在差异,为进一步规范调控机构隔离开关远方操作试点相关技术路线,对隔离开关操作模式、双确认技术改造进行探讨,确保顺控远方操作安全前提下,提升遥控操作效率。

2 隔离开关现状2.1隔离开关操作方式规模隔离开关操作模式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大部分35kV及以下隔离开关、AIS设备110kV隔离开关采用手动操作方式,组合电器110kV及以上所有隔离开关(含主隔离开关和接地隔离开关)、主变中性点隔离开关、AIS设备所有220kV 隔离开关采用电动操作方式。

某省所辖220kV及以下变电站1989座,其中220kV变电站169座、110kV变电站678座、35kV变电站1142座。

主隔离开关共计75356组,电动隔离开关14313组,GIS隔离开关26892组(具备电动操作模式),手动隔离开关34151组,其中手动隔离开关占比45.32%,未统筹考虑隔离开关操作后双确认条件下,需进一步加强对手动隔离开关技术改造。

2.2隔离开关操作方式根据《国家电网变电运行规程》倒闸操作技术原则要求电动机构隔离开关(非GIS设备的隔离开关)操作完毕后,应断开隔离开关的电机电源,运行中隔离开关主要操作方式如下:a.AIS隔离开关操作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采用的控制方式及实际运行中开关误动、拒动、无显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远动控制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可靠性。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远动、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ed a fully analysis about the control mode of the remote control system of the OCS electric isolating switch in the high speed railway, further more,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rooting cause of incorrect tripping and misoperation of the electric isolating in practice. In line with the weakness of electric isolating,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ment were proposed. It was proved that those measurement can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mote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high speed railway; overhead contact system(OCS); electric; isolating switch; remote control
一、概述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供电远动技术逐步成熟,可靠性明显提高,但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依然不稳定,特别是供电运行中曾经出现误动(误分、误合)现象,在接触网故障处理过程出现开关拒动现象,成为供电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是供电远动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二、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现状
目前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主要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通过控制操作机构电源直接控制隔离开关(简称直接控制),一种是通过光缆传输控制信号操作隔离开关(简称光纤控制)。

两种控制原理如下:
直接控制型式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无户外电子设备。

2.遥控控制抗干扰能力强,运行中从没有出现过误动现象。

缺点是:
1.穿越户内户外的进出控制电缆较多,对变电所厅运行安全不利。

2.遥信信号可能受到干扰。

光纤控制型式:(附图2)
光纤控制型式在高铁使用较为普遍。

光纤控制型式研制的初衷是为了克服直接控制型式存在的不足并借鉴数字化变电所理念发展而来,主要的特点是:
1.减少了穿越户内户外控制电缆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外部原因如雷电、电磁等对所内设备的危害。

2.控制信号采用了光缆传输,减少了干扰。

光纤控制型式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
1.RTU等电子元件置于户外控制箱内,运行环境差。

2. 控制逻辑、二次回路复杂。

3.RTU、操作机构控制板等工作电源与操作电源同路,在电源电压不稳定时,造成各个环节不稳定因素增多。

三、光纤控制型式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
接触网开关误动虽然次数不多,但风险较大,经过现场调查与技术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种:
1.操作机构出口控制继电器故障(如接点粘连)。

当调度台发出命令后不能执行操作,但操作机构内部保持了这个操作命令,在随后运行中,出口继电器可能自行恢复,当初的操作命令随即作用导致开关动作。

如附图3:
2.RTU与操作机构信号连线受到干扰,导致开关误动作。

见附图4
RTU与操作机构控制线存在干扰电压,可能导致继电器动作从而导致隔离开
关误动。

干扰电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一是海南东环,发生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后,接触网工区会同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测量,停掉外部220V电源后,依然在此连接线处测量到40—90V干扰电压。

二是接触网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箱内空气开关,在接触网故障时经常发生跳闸,从而印证确实有感应电压(电流)存在,只不过是干扰了不同的回路。

参见附图7
三是操作机构箱内加热回路经常报非正常工作,同样证实干扰源的存在。

值得主要的是,还存在另一隐患,如果220V电源火地线接反,RTU出口继电器可能断的是零线,隐患更大,在恶劣天气下,如果连线绝缘降低或瞬间接地,将直接导致发出操作命令。

3.RTU的IP地址错误。

见附图5
此现象多发生于新更换RTU后,更换人员不精心所致。

4.接触网隔离开关控制屏操作按钮、PLC误发命令。

如附图6:
此类故障共发生过3次,经过延时处理已得到解决。

(二)接触网隔离开关拒动
1.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箱内空气开关跳闸
如附图7:A1、A2、B1、B2四个开关中任一开关跳闸,都会导致接触网隔离开关拒动。

运行中跳闸最多的是B1开关。

此现象多发生于接触网故障时段,受到干扰所致。

2.电子元器件损坏。

见附图8
低压空气开关
控制回路连线示意附图7
3.传输通道中断。

见附图9
附图9
(三)接触网隔离开关位置信号误显示
1.变电所综自交换机在主备通道切换时误显示,。

见附图10
2.RTU或操作机构线路板受干扰误显示。

见附图11
3.控制电路元器件损坏。

见附图12
误显示会造成调度人员不知所措,如:某高铁运行中,处于合闸位的接触网分相处隔离开关显示合闸,调度人员马上进行分闸操作,结果显示操作超时不能分闸,6分钟后,开关又显示自动分闸,至今不知是开关真的动作还是误显示。

四、解决措施
解决光纤控制型式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拒动、误显示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是消除干扰,二是强化控制,即使干扰存在也不会误动。

消除干扰除标准施工及认真做好接地外,目前尚无其他好办法,因此,应主要侧重于强化控制。

(一)防止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
在现有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的控制方式下,防止误动的措施主要有三个,一是借鉴德国控制模式的优点,不操作的情况下断开操作电源,实现电机控制回路的双重控制;二是控制命令双端口输出;三是操作电机回路自保持功能的延时释放。

1.操作机构箱控制电机回路空气开关增加远程操作机构,并实现调度的远程操作,不操作时断开此开关。

见附图13
由于该开关与控制命令出口接触器串联,起到了电机回路的双重控制作用,大大降低了干扰信号导致误动的概率。

需要指出的是,此方式在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时,需要电调两步操作,一是合上操作电源,二是发出操作命令,增加了调度员的工作量。

附图13
2.将操作机构箱内自保持继电器的自保持功能定时释放,避免在操作时不动,而没有操作时误动。

见附图14
3.控制命令触发回路双断口。

见附图15
(二)防止接触网隔离开关拒动措施
前述,A1、A2、B1、B2开关中任一开关跳闸均会导致接触网隔离开关拒动,运行中B1开关跳闸最多,一般是受到雷电或接触网故障干扰后浪涌保护器动作所致。

见附图7。

在采取B1开关加操作机构后,B1开关正常处于分闸状态,不再会浪涌动保护器作引起跳闸。

即使出现误跳闸,也可以远动操作恢复。

A2、B2开关可以取消。

A1开关浪涌保护在开关前级,一般也不会跳闸。

所有低压空气开关应配置辅助接点,位置信号传调度台。

RTU、操作机构箱内电机控制、工作回路应设置自检报警,当线路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向调度台报警。

见附图16。

1.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屏与SCADA直接相连,不再经过综自交换机。

见附图17。

2.RTU、操作机构控制模块自检报警,当模块不能正常工作时,向调度台报
警,此时,所有开关动作信息将被忽略。

3.实施电机回路开关远动并一般处于分闸状态时,操作电源不被接通时的接触网隔离开关动作一般可以判断为误信息而忽略。

五、结论
1.本文章只是对光纤控制型式下的接触网隔离开关存在的误动、拒动、无显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供设计者借鉴。

2.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存在的问题同时说明,两种形式各有利弊,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逐步完善。

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需要系统的设计,而不能完全依靠不同厂家的产品简单搭接。

3.对于今后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国内专家已结合接触网隔离开关布局调整和控制方式提出多种方法,尚有待深入研究。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