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小论文

合集下载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一篇小论文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一篇小论文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一篇小论文

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历史。寒假期间,朱老师推荐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中国通史》。看了这部纪录片完全改变了我心中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历史的需求。它让我看到了一段生动的历史,一个生动的中国。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中获得自己的感悟,然后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这才是历史留給后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中国通史读后感作文6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作文6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作文600字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历史小论文——秦的大一统_1000字

历史小论文——秦的大一统_1000字

历史小论文——秦的大一统_1000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大一统,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意义。秦的大一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秦的大一统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秦朝之前,中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分

为七雄争霸的局面。在这种分散状态下,各国之间存在着频繁的战争和争斗,社会秩序混乱。而秦朝通过征服六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集权制度使得

社会的秩序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安全感。秦朝也实施了一系列统一

的政策和法律,统一了刑法和商法,使得人民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顺畅。

秦的大一统对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秦朝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并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秦始皇立即废除了分封制度,统一了全国的土地,并设

立了郡县制,实行严密的行政管理。秦朝还建立了一个严密的情报机构,以监视各地的动态。这些措施使得中央政权能够更好地掌控全国,保持了国家统一的稳定。

秦的大一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争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

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随着秦朝的统一,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进行了大规模

的土地整理和修筑水利工程,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秦

王朝还积极发展工商业,在国家统一的背景下,交通和贸易得到了发展,各地之间实现了

更好的联系与合作。

秦的大一统对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秦朝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制定了统

一的书法和音律,使得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秦朝还注重教育,推行一通制和

中国通史论文

中国通史论文

中国通史结课论文

秦殇

经济管理学院

人资08—2

王文杰

080684206

指导老师:朱洪强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秦殇

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始皇一统天下,居功至伟,可以说他不仅开创了一个国家,更开创了一段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其暴政却终结了他的万世梦想。

个人对其评价不高,认为是一个君主该做能做的事,归结于一点,人才才是秦王朝建立的基点。

关键词:统一功绩暴政评价人才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其伟大历史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封建国家;但是他奢靡浪费,严刑峻法,残暴无道。诗中谴责了秦始皇,最后落得家破国亡的结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的齐国后,统一的秦帝国终于屹立在地球东方。而建立一整套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是必然,因为秦一统天下本是大势所趋;而且,在文化上也有所准备,战国法家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法家代表人物中,李斯等人早已为嬴政网罗其中,统一后为秦始皇重用作相。秦始皇把法家理论用以实践,中央设三公负责政治、军事和监察;地方设郡县制,听命于中央,并由皇帝任免。这样,全国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秦朝首尾仅十五年,秦始皇在帝位十二年,做成了许多有利于统一的重大事业。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始皇听取李斯等人的建议,废分封,行郡县。分天下三十六郡,而后南征百越,曾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可以调动,于是,全国的官员任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也保证了皇帝行政权的垄断地位。

《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精选20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精选20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精选20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通史》观后感篇1

中国——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读了《中国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丽的祖国——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远与美丽,它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你们,是否也为自己美丽的'祖国的深远的历史感到骄傲与自豪呢?

从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到最后的帝国,经历了何等漫长的年代!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时学过的那首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没错!这件简单单的四十二个字就说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年代。

《中国通史》的前言一开始就说到:“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辏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千载,浪里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仅此六十四字,却意味深长,细细品味,这正是悠悠华夏文明的漫漫历程,这正是泱泱中华历史的这是写照,不是吗?

由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写过史书,有多少人用笔墨来赞美历史!历史的每一瞬间都那么的激动人心,让人震撼!历史将会让我们明白许多……

难道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我们不应该将历史牢记在心,放眼未来吗?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不更应这样吗?

中国通史观后感700字(通用16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700字(通用16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700字

中国通史观后感700字(通用16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通史观后感7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通史观后感700字篇1

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记载了从史前前史到战争前的清朝。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在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可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已有33亿年之久是由黄帝统治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火是由北京猿人发现的。由西侯度村发明的西侯度文化。

紧跟着就是家天下时代的夏朝,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首领大禹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有奴隶制的社会。夏朝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了471年,可以说如果没有夏朝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的文明历史。然后夏朝被商朝所灭,商人传说是帝尧之子的后代。

由汤建立的商朝经历了317代31王直至被周所灭,商出现了刑罚、监狱、农业、手工业,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物和早期货币,还发现了甲骨文,商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的位置。我知道后面就是周朝,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大变各时代和战国时期。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他历经了八百多年。而后东周六国涌现了很多人才,给中国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大文学家教育家孔子,老子等都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秦国、汉朝、东汉、三国时期、晋朝等历朝历代都有在推动着中华民族前进。

《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2022范文10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2022范文10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2022范文10篇

《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那《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2021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篇一

看完了中国通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朝代就是秦朝了。

秦朝之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深,是因为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朝代,秦始皇的脑子聪明的难以想象,竟然能统一全中国,可见他的头脑有多聪明。可是,秦始皇也有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使用民力,做什么事情都要大量使用自己的人民,所以,秦朝还是没有度过被灭亡的厄运,可是,虽然秦朝灭亡了,但秦始皇陵是非常宏伟的,并且,秦朝还有世界上非常着名的秦兵马俑,可见当时秦朝的发达与鼎盛。秦朝急政暴虐,从而导致了迅速的灭亡,着也让人感到有积分可惜。不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着一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如过我门没有统一,现在的我们就回是一盘散沙,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我门在一起,才可一抵挡住外面的攻击。

这就是我看过中国通史的观后感,建议大家看完上下五千年后来看看中国通史,你就会对没个朝代更加的了解!

《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篇二

我喜欢历史,书成了最好的了解历史的方法。《中国通史》是我很喜欢看的一本书,它讲述了从史前文明到武昌起义推翻清朝,从仓颉造出了最原始的字到詹天佑开发了第一条铁路,从夏朝以前的禅让制到后来的世袭制……

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有两个时期: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

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

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

中国在哭泣啊!怒火在燃烧啊!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中国历史小论文【一】

古往今来,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但中国的历史却是那么的悲惨,那么的无助。战争一步一步向中国走来。

从八一四二年起,英国拔牙片等毒品运进中国,把中国人民的身体弄得不成人样,然而,他们以中国人硝烟为借口,进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幕了,英国再次向中国发动攻击,在圆明园抢劫了数不清的值钱的东西;然后放火大烧。以破坏证据。

到了一九零零年了,中国又被八个国家所侵略。

又到了一九三九年了,日本故意挑衅中国,向中国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过了七年,日本向中国首军进攻,更愤怒的是,日本占领南京后,不但把手无寸铁的居民杀了,还把放下武器的士兵给杀了;妇女等。最后据中国人的统计,日本总共杀了中国南京人民三十万以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人还说不值,有的人说高达百万。

中国一直被别的国家所侵略,这是中国人民的耻辱!!

大家是中华人民,要把这耻辱的历史转给我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不要忘记这耻辱的战争。

因为国家落后,所以才会挨打,所以大家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报孝祖国。

大家也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落后也就是被人欺负。

关于中国历史小论文【二】

自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无能的慈禧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败类,“慈禧太后”那时的皇帝光绪帝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慈禧太后闻

《中国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1

中国文化的魅力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你吃饭用的筷子,过年长辈给你的红包、压岁钱,你在课本上见到的汉字……它们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离不开我们的传承,它丰富多彩而又高深莫测。

在《官制》一章,吕思勉先生提到:“人的见解,总是较时代落

后一些的,时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却限于旧。“我感触颇深,

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越来越兴旺发达,很多老人却还认为:女人就应该好好待在家里。可是女人不是一样能够在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吗?这只是有的人不能与时俱进罢了。

我觉得《语文》一章十分有趣:“中文构字,旧有六书之说,为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又说:“转注是增加字的一种方法,假借是减少字的一种方法。”我有些不明白,去百度上查了

一下,才知道“转注”是有相同意义的几个字,“假借”是有多个意

思的一个字,我恍然大悟,原来语文有着如此大的学问。

诸如此类,吕思勉先生用自己毕生的学问,写出这本《中国通史》,把中国文化展示给了每一位读者,他让我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敬佩之情。让我在不同朝代看到了祖国大地的风光,让我在战场上看到了战士的勇敢与坚强,让我在京城看到了儒生们穿着长袍,下棋、评茶、奏琴,

聊着更多的往事……

《中国通史》读后感2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秦始皇、刘备和曹操。我喜欢秦始皇的原因是:他不但统一了中国,而且还修了长城、统一了货币、长度、重量和文字。还有他修好了长城之后,他派了大部分的兵马去守长城,免得被匈奴侵略。我喜欢刘备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爱民如子、除暴安良的好君主。他身边有智勇双全的关云长和赵子龙;有出谋划策的孔明;还有英勇善战的张翼德和黄汉升。很可惜,最终蜀国还是灭亡了。我喜欢曹操的原因是:他智力超群,在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的汉朝末年,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他的努力之下,占据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域。

2022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5篇

2022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5篇

2022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5篇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那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篇一

这个假期我看了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中国通史》是一部百集纪录片从第一集中华道路,第二集中华祖先,第三集农业起源,一直到第一百集帝制的终结。从远古社会到封建帝国的败落,一集集,一段段,为我们展现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这部纪录片堪称一本完整的中国历史。

看了这部纪录片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历史的需求。以前我认为历史十分乏味,无趣,但现在《中国通史》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历史,一个生动的中国。

在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十六集“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因而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让用“穿越”去了解历史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变成了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逻辑线索的另一个好处,是提供给观众更多自修的可能性。看完第三十三集“魏晋风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看完第三十九集“魏晋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远和尚的《沙门不敬王者论》。这些史料,除非专业需要,很少有人会主动想起去研看。

中国通史历史小论文100字

中国通史历史小论文100字

中国通史历史小论文100字

高中生活结束之后对历史的学习就已经很少了。这学期通过中国通史这门课程再次亲密接触伟大,丰富的中国历史,感慨良多。借此论文表达自己对于课堂学习感受,对中国历史在此方面的认识。

主要内容: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论证辩题。中国通史的学习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绚丽多姿。每次走进历史的殿堂,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那震撼人心的古战场以及那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历史典....就都在眼前清晰可见。不得不说,中国历史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在中国历史中,经济一直奔流在历史长河最前方,春秋战国时就已经进入封建经济形态。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雄踞世界首位。就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中国也成为世界东方的经济强国。在漫长的千年岁月中,一直领先着世界各国,成为大家的模范。万国朝拜,八方学习,何其壮哉。

中国通史论文1000字初一

中国通史论文1000字初一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中国通史论文

中国通史论文

一个女子的 权倾天下 是非荣辱

参考文献:《史记》之《吕太后本纪》、《高祖本纪》、《外戚世家》 《史记集解》 作者裴骃

吕后名雉,字娥姁(x ū,音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这篇本纪成功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这篇本纪成功地 塑造了吕后残忍刻毒、权欲薰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同时又塑造了一个有气魄、有毅力,对维持汉初局势稳定有过一定贡献的女强人形象。此篇本纪中详细地记述了吕后篡权及其覆灭的过程:从吕后在刘邦死后培植吕氏势力、残害刘邦宠姬和诸子的狠辣行径,到周勃、的过程:从吕后在刘邦死后培植吕氏势力、残害刘邦宠姬和诸子的狠辣行径,到周勃、陈平陈平等元老大臣联合刘氏宗室诛灭诸吕的惊险斗争,再到诛吕功臣们商议迎立刘恒即位的情况。 作者多处运用简洁的笔法生动地刻画了吕后处心积虑培植吕氏势力的种种表现:惠帝死后,“太后哭,泣不下”;丞相陈平请拜吕台(y í,音怡)、吕产、吕禄为将,掌握南北军军权,诸吕入宫,居中用事,则“太后悦,其哭乃哀”。同样是哭,稍事勾勒,就产生了深刻形象的效果。又如写吕后欲王吕氏而“风大臣”的欲盖弥彰、“取美人子名之”的弄巧成拙、废帝更立时的装腔作势,都描绘得活灵活现。但同时又在不动声色出,记录了吕后的另一方面,即她在治国中的功绩,文中她共有三次大赦天下,一次在孝惠帝死后吕后初掌权时(“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一次在立吕产为王时(“六年十月,太后曰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夏,赦天下”);还有一次

在吕后死时(“辛巳,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大赦天下。”)

中国通史论文

中国通史论文

我的社会思想萌芽

——关于中国女性古代社会地位问题的思考

【摘要】: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男女两性的平等与不平等随着各种社会制度的转变而不断发生变

化。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历程及表现。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到了封建社会,形成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女性的地位越是低下。本文从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婚姻家庭地位,健康地位来阐述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婚姻家庭地位,健康地位

【正文】: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男女两性的平等与不平等随着各种社会制度的转变而不断发生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权力问题几千年来一直颇具争议,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历程及表现。

(一)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历程及表现

整个原始社会包括两大阶段,一个是从猿人到古人的原始群居生活阶段,另一个是新人出现以后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到原始社会解体这一阶段。

在猿人到古人的原始群居生活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习惯于群居生活,通过集体的活动,行为和力量,互相协作,获得共同的生活资料,共同接受一定的教育,不断强化这个阶段的原始的群体组织。在这一阶段,男女并肩劳动,男性打猎、捕鱼、防御野兽,女性采集果实、缝衣备食。两性之间的分工非常自然,男女在地位方面并没有很大差别,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没有贵贱之分,人们是平等的,依靠着群体的力量生活。

中国通史论文——英布传

中国通史论文——英布传

评述英布的性格特点

摘要:在秦汉易代之际,英布由一个秦朝的刑犯,带领义军造反反秦成为项羽帐下的五员猛将之一,后来背叛了项羽又与韩信,彭越齐称为汉初三大猛将,最后由于自己的多疑被逼造反,他的一生可谓潮起潮落,造反却似一条主线一样贯穿了他的一生。

关键词:英布背叛多疑造反

在秦朝末期,秦朝长期的苛政暴政终于似一根导火索一样点燃了老百姓心中的怒火,随着陈胜在大泽乡高举义旗,喊出“大楚兴,陈胜王”后,全国的叛秦势力就跟遍地开花一样,英布也在此时带着一群落草的兄弟们与番县县令一起反对秦朝的统治。

那英布的形象又如何呢,在太史公眼中英布是个勇冠三军,功冠诸侯却又常为首虐的人。而同时代的令尹却用“布故骊山只图也,自制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i,可见在同时代的文官眼中英布是一个只顾自己不顾老百姓的人。可见世人对他有褒有贬。

刚造反的时候由于觉得自己的势力过于弱小,于是英布带着他的几千士兵度过淮河加入了在驻扎在会稽反秦的项梁。从“陈婴以项氏世为楚将,乃以兵归项梁,渡淮南,英布,蒲将军亦以兵归项梁。”可见英布是个谁强就依附谁的人。

秦军大兵包围赵国,赵国多次派使者请求项梁救援,项梁于是派军北上救赵,然而项羽却将上将军宋义杀了由此由次将被擢升为上将。英布接到命令率先渡河攻击秦军,势如破竹多次击败了秦军,项籍于

是渡河支援英布一起攻打秦军,打败了秦将章邯。楚军号称常胜军,各路诸侯都能臣服于项羽,凭借的是英布多次以少胜多。虽然英布勇冠三军,但从“项籍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馀万人。”可见英布是非常残忍的,竟然杀了如此之多的俘虏。

中国通史读书心得600字6篇

中国通史读书心得600字6篇

中国通史读书心得600字6篇

1.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一书是一部大部头的历史著作,全书共10卷,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初期的几十个朝代和时代,并对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和解释。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研究,探究了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和环境,并从中发现其中的联系和规律。同时,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给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公正和客观的观点和看法。

此外,这本书还对于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和全面的梳理和阐述。作者通过叙述互相流通的内容,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甚至可以看到其中的变化和转折。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理解和分析,也更有助于认识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总体而言,《中国通史》是一部非常值得推介和研读的历史典籍,它富有深度和广度、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并且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和解释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性。读这本书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也从中发现历史的意义和

价值,对于提高人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

2.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看待并认识到了我们民族的源远流长。本书从史前时代始,披露了我们民族承受的灾难和挫折,以及历史带来的进步和繁荣,使我从未有的角度体会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举孝廉中的“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唐普亮

说起孝廉还得从察举制说起,举孝廉是察举制中四种固定内容之一。

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

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

孝廉始于高后,文帝从实际出发,下诏将“孝悌”“力田”与“廉吏”并举。但“孝”与“廉”作为常设科目大约始于武帝采纳董仲舒对策,颁布“令

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诏令。孝廉的目的是重视圣教,,以化庶民。那么究竟是

为什么要以孝廉来作为选贤举能的标准呢?

牟吉信先生在作品《汉代察举中的孝廉和察廉之分》中告诉我们:孝廉始

于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是因董仲舒的建议而发之。他认为当时官吏多出于任子或赀选这些人未必称职,建议由各地地方官每年择吏民中的贤者二人

荐举于朝廷。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下诏令郡国每岁举孝廉各一人。孝廉的含义,颜师古解释称: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常说

的孝子廉吏。

察举举孝廉把孝提到如此高度,它的意义是非凡的。从政府层面来宣扬孝,将其列为不国家用人标准。它强化了中华民族重人伦血缘的民族性。据《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为了鼓励应者,文帝特派谒者劳赐孝者每人帛五匹,悌者和力田每人帛二匹。当时政府对孝悌的重视可见一斑。

但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要重视鼓励提倡孝呢,并且要以选拔人才标准的形式呈现呢?秦朝沿袭商鞅变法中按军功授爵,这在一定程度预示着秦王朝是

一个尚武的国家,这种精神体现在朝纲上便是极有可能出现的暴政及严刑酷吏。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更多是由律法来强制和规范。汉朝作为秦朝

的掘墓人自然要吸取教训,在初期治国思想上采取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

在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依靠伦理情感规范的可能

性便大大增强。这也正是统治者所想看到的。换句话说,举孝廉一方面可以选

拔有德之才,服务国家,另一方面可以在观念上强化个人与家庭,君臣,家国之间的联系,利于社会的稳定。

孝廉的兴起当然也是儒学在汉朝的胜利,是儒学用人思想的第一一次大规模应用。随着儒学在汉的兴起,更多的儒生进入统治集团,将儒学思想中“仁爱”思想用于实践也就呼之欲出了。最终,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为举孝廉提供了理论和思想的支持。

但是这种用人标准在操作上有极大的操纵空间。第一,由于是举荐,所以一些人沽名钓誉,想方设法弄虚作假,“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就是典型。同时又缺乏严密的考核制度,极易营私舞弊。第二,以拉帮结派。被荐人往往成为荐主门生等,政治上形成君臣般关系,这种关系逐渐发展便成为以后的门阀士族,举孝廉极易被其垄断,从而使举孝廉成为门阀士族保护既有利益的工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兴起,冲击了旧的门阀士族,也预示着举孝廉的衰落。

举孝廉为西汉大帝国的兴盛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政治的腐败,其

操作的模糊性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社会小部分人的利益保护伞,对于历史进步来说是一种阻碍。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孝敬”,已成为衡量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不断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也渐渐遭到一部分人“淡忘”。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孝敬”,已成为衡量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也渐渐遭到一部分人“淡忘”。我们每年的“感动中国”中孝亲敬老奖就是对孝的呼唤。

对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中国,包括举孝廉的用人制度对

我们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换言之,我们的用人要兼顾道德与才能。要有包

括孝在内的良好品德,同时也警示我们无论什么制度都需要有力的机制来保障其实施,不能让大众化的政策为少部分人服务。改革开放至今日,中国要进一步大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机制让我们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此外,在阅读各类资料时,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论从史出”。牟吉信先生《汉代察举中的孝廉和察廉之分》中通过对比及举史料中的例子,深入浅出的将其在渊源、含义、适用对象和推举方式等一一作了区别。吴俊蓉、李纯蛟两位学者在《“举孝廉”始末及其当代解析》中从春秋时谈起,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鲜明地谈了举孝廉兴起的原因、局限性、衰败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干部用人制度的启示。黄留珠先生的《汉代的选廉制度》集中讲述了举孝廉制度的正面效应及其良好的机制,由此对我们当下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产生了思考。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详细介绍了察举制的各项内容自然也包括了举孝廉,对察举制的功过评说他采取了“二分法”,有破有立。我感觉赖先生文笔较平实,几乎没很难理解的,通俗易懂。上官绪智和郑长兴两位学者在《儒学与汉代官吏选拔》从“官置儒学,入仕必修”、“察举孝廉,以德取人”、“受试以职,论功选官”等用人程序上对儒学与汉代官吏选拔的关系做了分析。

历史死在过去,活于现在,永恒于未来。以客观历史为鉴,反视当下,才是历史i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牟吉信《汉代察举中的孝廉和察廉之分》甘肃高师学报第5卷第6期(2000)

吴俊蓉李纯蛟《“举孝廉”始末及其当代解析》新乡学院报第25卷第2期2011年4月

上官绪智郑长兴《儒学与汉代官吏选拔》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第19卷第6期2002年11月

黄留珠《汉代的选廉制度》唐都学刊第14卷1 9 9 8 年第1期(总第5期)

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1期人文社科版2003 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