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建设与发展介绍
体育院校建立运动技术诊断实验室可行性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重大赛事进行有效的科技服务。
关 键 词 : 育 院校 ; 体 实验 室 ; 可行 性
Ab t a t o i i g w t h o eia e ut n r cia x e e c fs o st c nq e d a n s a o ao y i s r c :C mb n n i t e r t lrs l a d p a t l e p r n e o p r e h i u ig o i lb r tr n h c s c i t s
Ke o d s o t olg ;l o aoy;fa i i t y w r s:p r ;c l e a r tr e sbl y e b i
中图分类号 : 87文献标识码: G0 A
1 前 言
文章编号 :05— 2 6 2 1 )3- 02— 4 10 05 (02 0 06 0 项 目、 游泳项 目与水上项 目等运 动项 目的正常教学与训练 , 制 地” 的称号极不协调 , 与武汉体育 学院 的发展不 同步 , 因此 , 特 色优势学科运动技术诊断实验室 的建设 已经迫在眉睫 。
分析
建立运动技术 诊断实 验室 , 以充 分运用 和发挥 武汉体 约 了我院学生竞技水平的进一 步提高 , “ 可 与 高水平后备人 才基
育学 院在教学特别是水 上 、 体操 、 重竞技和游泳 项 目训练竞赛 方面 的科研理论成果 和实践资源优 势 , 为教练员 制定 、 实施 和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
第一篇: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它是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而产生的运动与医学交叉的新型学科,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及康复指导的专门高级人才。
2、研究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运动解剖学,02运动生理学,03体育保健学,04运动生物化学,05运动生物力学,06体育统计与测量。(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所属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为教学、训练、健身等实际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必选)、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生理运动学、动技术运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应用数理基础(必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就业怎么样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就业怎么样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就业
就业方向主要为教学单位、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和健身俱乐部、体育器材公司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指导运动训练、保健康复和全民健身、器械推广等工作。
运动人体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各种大大小小的俱乐部,健身中心也都应运而生。但是,健身者要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还需要根据体质状况和健身目的选取合适的运动内容、形式,而对于多数减肥者来说,还需要一定的饮食指导。
另外,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老年人体质也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在体质监测的基础上开启运动处方来使老年人口的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化。因而,各健身中心配备具有专门知识的健康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而以目前状况来看,各健身中心健身设备先进完备,健身教练也不少,健康指导却十分缺乏。因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将得到改善。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将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涉及运动学、生物学、养生学、医学等学科,在运动训练基地、运动保健康复中心等进行运动健身与营养指导、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运动损伤康复治疗以及保健推拿等。
课程:《人体解剖与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与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与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康复学》、《医务监督》、《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养生康复学》、《田径》。
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方案(0403)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 (0403)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学科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学科建设历史长,学科积淀厚重。1986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综合实力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三,是湖北省2006-2010年度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也是“湖北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本学科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位3个,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22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2人,新世纪高层次人才3名,“全国优秀教师”2人。有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设立的研究基地或培训基地10个。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居全国同类学科专业前列。
体育学一级学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创新能力强。在国内首创了多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方向,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学科”。如体育管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工程学等方向都在国内首开先河。学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发展道路,长期坚持围绕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和行业的能力强。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体育学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从事教学、训练、科研或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修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2月修订)
一、专业介绍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在教育学学科门类中的体育学类下明确设置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其专业代码是040205。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1979年起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5年开始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作为体育学科的基础之一,该专业在本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光荣的业绩,该专业为原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2000年12月转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现有运动机能评定、运动训练医务监督、运动健康促进三个较为稳定的本科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
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越。所有教师均为医学、生物学博士、硕士。现有运动解剖学教学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教学实验室、运动机能评定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体质测量与评价实验室,除满足常规实验教学仪器外,还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如表面肌电仪、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功率自行车、动态心电仪、cortex 气体分析仪、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多关节等速训练测试系统、inbody身体成分测试仪、荧光定量PCR仪、掌上血乳酸分析仪等,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并设有多个教学实践基地,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需要。
二、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掌握体育学、生物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特长,有较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能在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管理、广大社区和体育健身娱乐场馆等领域,胜任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运动人体机能评定实验教学大纲
《运动人体机能评定》实验教学大纲
一、说明
课程定义:《运动人体机能评定》是一门测试与评定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影响下人体机能变化的操作技能课程。
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9年9月修订)编写的。
(三)目的和任务:在学习运动生理学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各种仪器,将测试指标与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相结合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了解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掌握体育运动中运动强度监测和医务监督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有关仪器的操作能力和对生理指标的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科学指导训练、运动健身、运动康复保健等人体科学研究方法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程编号:040206S
(五)教学时数与学分:32+4学时,2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实验一血红蛋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XF—1B型(或Hb—2000型)血红蛋白仪的使用方法,掌握血红蛋白的测定技术。
有训练运动员在较好训练效果的影响下血红蛋白正常值高于正常成年人,因此,血红蛋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白的测定是评定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原理
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直接比色,光电比色法,沙利氏比色法(间接比色法)。
三、实验器材
XF—1B型和Hb—2000型血红蛋白仪、一次性血细胞吸管(刻度10~20ul)、采血针、75%酒精、消毒棉球、培养皿、烧杯、可调加液器、试管架、血红蛋白测定试剂(文—
齐氏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标准液。
实验二安静时脉博、心音和动脉血压的测定
武汉体育学院简介
034
6
月高考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2001年之前,学校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文化底蕴浓郁,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2018年1月,武汉体育学院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820.6亩,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校本部有研究生1300余人,本科生11000余人。学校现有2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分别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表演、服装表演、健身健美方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英语、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技术学、机械电子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体育经济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24门,获批2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获批“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科群获批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体育学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和“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在全国高校第二、第三轮学科水平评估中,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排名全国第三。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被评为 A 类层次,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 A 类的学科和学校。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 2期
体 育 成 人 教 育 学 刊
J u n l f p r s Ad l u a i n o r a o t u tEd c t o S o
21 0 0年 4月
A pr 2 O ., O1
V01 6。N O .2 .2
武 汉 体 育学 院运 动 人体 科 学 专 业 创 新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来
说学时分配较为合理。 ’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两 课 ” 军 事 理 论 有 三 分 之 二 的调 查 学 “ 和
生表示没有兴趣 , 跟“ 课” 课程 内容 比较枯 燥有 关 系。 这 两 的
CH EN ng, W A N G ng Pe So
Ab ta t W ih h e e r h m e ho e ton ie i e tg in a d i e v e , t ap rr s a c s t e c e i e t l sr c t t e r s a c t dsofqu s i nar nv s iato n nt r i w he p e e e r he h r atv a—
v l p e a ,c ur e a r ng m e ,t xt oo e o m ntgo 1 o s r a e nt e b k,t a hi o e ,t a hi e ho n e c ng tani g. e c ng c nt nt e c ng m t ds a d t a hi r i n Ke r s s r s p y wo d po t hyso o i l gy; s r s t lntd veo po t ae e l pm e tm od n e; Cur iulr a r n m e rc a ar a ge nt
5-----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302)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40302)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学科简介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1979年起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基础,该专业在本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光荣的业绩,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1998年、2000年连续二届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006年成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博导3人,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2人。学科基础条件好,现有运动解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运动生化实验室、机能评定实验室、运动训练监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并设有多个教学实践基地,能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实践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能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有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职业道德与行为自律意识,有顽强拼搏的事业心、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全面的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和动态;掌握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所属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为教学、训练、健身等实际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训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武汉体育学院排名】武汉体育学院特色专业-武汉体育学院录取分数线
【武汉体育学院排名】武汉体育学院特色专业-武汉体育学院录取分数
线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创办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现址,1956年改为现名。武汉体育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高等体育学府之一,原为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直属体育院校,2001年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我校校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市东湖之畔,占地面积835亩,建筑面积330000平方米,拥有较先进和齐全的教学、训练、科研及生活设施,并开通了校园网。为适应发展需要,我校现正在筹建第二校区,规划面积1000亩。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822人,其中教师、教练员405人。教师、教练员队伍中,有正教授58人,副教授15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66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我校教学单位设有五院、五系、四部、二校,即体育社会科学学院、武术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独立学院)、体育系、运动系、体育艺术系、运动人体科学与心理系学系、体育信息技术系,马列德育课部、外语课部、研究生部、培训部,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开设有13个本科专业和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招收国外留学生。2003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成为可以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单位。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8600余人,其中本科生7466人,硕士研究生531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3000余人。我校现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项目)5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以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国家专利发明。2001年12月,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7月,我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我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和《体育成人教育学刊》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我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3年,教育部组织了对全国42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我校被评为良好。我校竞技体育特色突出,已形成以水上项目和重竞技项目为代表
2024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 612 运动解剖学及生理学考研真题
2024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612 运动解剖学及生理学
考研真题(回忆版)
业务课名称:运动人体科学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运动解剖学
名词解释:6 题5,分,共30分
1.骨膜
2.黄韧带
3.腹股沟韧带
4.本体感受器
5.胸膜
6.腕管
填空题:20 空*2 分,共40 分
1.骨和骨借()、()和()连结,又能屈髋又能伸膝的肌肉()
又能屈膝又能伸髋的肌肉()
2.鼻窦()、()、()、()
3.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4.血脑屏障()、()、()。
5.出入肾门的管()、()。
简答题:3 题*10 分,共30 分
1.儿童少年骨的特点及运动训练注意事项。
2.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解剖部位,骨分的构成九当特占和功能。论述题:2 题*25 分,共50 分
1.肝、肾、肺的血液循环特点。
2.试述向前跌倒手着地和向后跌倒手着地的损伤和解剖学机制。
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6 题*5 分,共30 分
1.强直收缩
2.兴奋性
3.本体感受器
4.极点
5.最大摄氧量
6.状态反射填空题: 20 空*2 分,共40 分
1.心传导系()、()、()、()、()。
2.排泄途径()、()、()、()。
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4.赛前状态分为()、()、()。
5.呼吸的动力()。
6.肌肉的物理特性()、()、()。
简答题:3 题*10 分,共30 分
1.动脉血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鄂教高[2007]21号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的通知
正文:
----------------------------------------------------------------------------------------------------------------------------------------------------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
(鄂教高[2007]21号)
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几项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06]8号)要求,经学校申报,我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确定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0个中心为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名单附后)。
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精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确立现代实验教学观念,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力度,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根据全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总体布局,各高等学校应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本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要按照专家评审通过的实施方案,抓紧进行项目的实施工作,我厅将依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和论证通过的项目建设方案,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中期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 专业 数 16 面向 专业 数 16
实验学生人 数/年 2350 资源容量 (GB)
实验 人时 数 /年 12876 2 年度 访问 总量 13249 人时 数
实验项目数
信息化建 设 134
8.9
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
教材建设 主编 参编
自编实 验讲义 数量 (种)
12 设备 台 (套) 数 1807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实验平台
综合实验平台
创新实验平台
Fra Baidu bibliotek
运 动 解 剖 学
运 动 生 理 学
运 动 生 物 化 学
运 动 细 胞 分 子 生 物 学
运 动 生 物 力 学
运 动 心 理 学
体 质 测 量 与 评 价
运 动 机 能 评 定
运 动 训 练 监 控
体 育 工 程
实验课程数 教学简况 23
• 封飞虎教授在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运动生理 学、运动选材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并取得了显著 成效,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 李玉刚教授为国务院特殊贡献享受专家,共有搏 击项群装备发明专利12项,在科研成果转化、实 验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 楚天学者郑伟涛教授长期为国家赛艇队、国家帆 船帆板队开展奥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2009 年、2013年2次荣获“奥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 务”奖,以及荣获“奥运会突出贡献奖”。
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总体情况
• 学校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平 台。中心承担着全校体育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 专业课实验教学任务,并担负着为全民健身、竞 技体育提供科技服务的重要使命。 • 中心坚持“夯实基础、强化能力、引领创新、服 务体育”的实验教学理念,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 设,已经成为地位重要、受益面广、特色鲜明的 实验教学平台。 • 2007年10月,获批成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
脑事件相关电位
太空舱康复仪
平衡稳定性训练
肌电测试
• 3.实验教学方法 • 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积 极探索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互动式、 研讨式教学方式,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改 革创新教学方法。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项目(每年4-5项国家级项目、20项 湖北省项目)和“专业综合能力提升”项 目为抓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合作探索学 习。
• 4.实验课程与教材 • 中心重视实验教材和课程建设,先后编写 了10本教材和12本实验指导书。其中2门教 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建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和 优质课程5门。
• 5.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组织专家负责指导审定实验课程设置和实 验教学改革工作,并依靠校、院两级督导 监控指导实验教学的运行和实施。中心不 断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不 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材获奖 数量(种)
环境条件
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
设备 总值 (万 元) 2500
设备完好 率 95%
5600
四、师资队伍
•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中心拥有一 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 高的团队。团队成员50人,其中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贡献专家津贴1人,楚天学者2 名,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博士33人, 硕士17人。 •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副高职称2人, 中级职称4人,硕士以上8人,其中博士1人, 在读博士3人,平均年龄35岁。
三、管理体系
• 中心下设应用基础实验平台、综合设计实验平台 和研究创新平台,中心由运动解剖学等10个实验 室组成。 • 中心总面积5600平方米;实验设备1807台套;设 备总值2500万元,其中十万元以上设备57台套。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居国内同 类院校领先水平。 •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建 立了切实可行的集中化管理模式,有完备的运行 管理制度;中心资源统一调配,有效实现了资源 共享与优化。
六、信息化平台与文化建设
• 中心建立了统一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 台,包括实验室及仪器管理系统、实验室 预约系统、实验实训教学在线服务系统、 开放实验室系统、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系统、 学生创新展示系统等模块,实现了资源共享 和高效利用,积极推动课程管理、师生交 流、教学评价的信息化。中心管理规范, 运行有序,并形成了富有体育学科特色的 文化氛围。
七、特色
科技服务:武汉体育学院学校领导、专家与 2008年奥运会帆板金牌得主殷剑和铜牌得主 徐莉佳在表彰会上合影.
科技服务:实验室人员与国家 帆船帆板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 获奖运动员、教练员合影.
今后的发展方向
• 国家教育部高标准:“七先进一突出” • 湖北省教育厅要求:资源整合、教研互动、 协同育人。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事 业单位等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合作,多渠道 筹措经费,加强示范中心条件建设,拓展 功能,使之成为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创 新训练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五、实验教学
• 1. 实验教学体系 • 中心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根据运动人 体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统筹安排实验教 学内容,正在逐步形成了“实验课程模块 化、实验内容系列化、实验项目层次化、 实验考核多样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 评价制度化”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 2.实验教学内容 • 中心以学术研究为依托不断更新和优化实 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基础型、综合设计 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依次递进、相互衔接 的实验教学体系。 • 中心自主首创了一系列基础实验项目,运 动解剖学标本陈列室,结合运动技术动作 制作骨骼标本,受到国内外专家、同行好 评。
• 开发了具有本中心特色的综合型实验项目: 运动疲劳的康复、肌力评定、有氧运动能 力的综合评定、搏击力量测试实验、递增 强度及短时极限强度运动时心率和血乳酸 变化与监控等。 • 注重横向联合,协同创新,构建了创新研 究实验项目:运动健身的生物学机制、运 动康复与运动医学创新实验、运动训练心 理学监控实验、体质监控与评价实验等。
夯实基础 创新引领
强化能力 服务体育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经验交流
一、学校概况
• 武汉体育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首批独立 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 • 学校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的校训;坚持 “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 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始终把教育 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 • 学校200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获批 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体育学一级学科两次参评全国高校学科水平评估, 均排名全国第三,是湖北省属高校参评学科中唯 一位列全国三甲的学科。
• 中心建设目标: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将 中心建设成为“打造专业特色,为体育科 学服务”的实验教学阵地,发挥示范和辐射 作用,国内一流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