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软件工程第三章几种典型的开发模型实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第三讲--可行性研究ppt课件

软件工程第三讲--可行性研究ppt课件
▪ 技术可行性 ▪ 经济可行性 ▪ 操作可行性 ▪ 法律可行性 ▪ 不要花过多精神,占开发总本钱的 5 10 %
1. 经济可行性
没钱赚的事我们不干;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事
不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没有可靠的人选,
这样的事也不干。
传志
— 联想集团主席柳
资金有无落实 本钱 — 效益分析
本钱效益分析
▪ 计算机系统的本钱 ▪ 购置并安装软硬件及有关设备的费用 ▪ 系统开发费用 ▪ 系统安装、运转和维护费用 ▪ 人员培训费用 ▪ 估算本钱 — 实践本钱 ▪ 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
▪ 风险分析 ▪ 资源分析 ▪ 技术分析
〔1〕风险分析
本钱估算的准确度〔人力、设备、资金周转率〕 进度估算的风险 所选的系统配置是最能够有效益的处理方案吗? 能否胜利地占领市场?〔产品的定位〕 技术风险 管理风险 资源风险
〔2〕资源分析
软件开发中的资源
▪ 人力资源 ▪ 技术程度、人员数量、专业配置 ▪ 各阶段对各种人员的需求 ▪ 硬件资源 ▪ 宿主机:软件开发阶段运用的计算机和有关外部设备 ▪ 目的机:运转所开发软件的计算机和有关外部设备 ▪ 其它硬件设备 ▪ 软件资源 ▪ 支持软件:如OS、编译程序、数据库和图形包等 ▪ 适用软件:促进软件复用,提高开发效率 ▪ 其它资源
进货单
订货系统
定货报表 采购员
1层
1. 更新库 库存报表 2. 处置

软件工程 第三部分 软件设计与建模--面向对象设计

软件工程 第三部分  软件设计与建模--面向对象设计

4/71
什么是面向对象设计(OOD)?
(二)现今(90年代后)的OOD • 面向对象的设计(OOD)就是在OOA模型的基础上运 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设计,目标是产生一个符合具 体实现条件的OOD模型。
OOD的特点: • 1、以面向对象的分析为基础,一般不依赖结构化分析。 • 2、与相应的OOA方法共同构成一种OOA&D方法体系。 OOA和OOD采用一致的概念和原则,但属于软件生命 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及策略。 • 3、较全面地体现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与原则。 • 4、大多数方法独立于编程语言,通过OOA&D所得到 的系统模型可以由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
(2) 块状组织 把系统垂直地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弱耦 合的子系统/块,每块提供一种类型的服务。
采用层次与块状的混合结构
3. 设计(分布式)系统的拓扑结构 由子系统组成完整的系统时,典型的拓扑结构 有管道形、树形、星形等。设计者应该采用与问题 结构相适应的、尽可能简单的拓扑结构,以减少子 系统之间的交互数量。
软件工程
第8章 面向对象设计
什么是面向对象设计(OOD)?
• 概而言之,面向对象设计(OOD)就是运用面向对象 方法进行系统设计;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和特点。 (一)早期的OOD(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二)现今(90年代至今)的OOD
2/71

软件工程导论 第3章.ppt

软件工程导论 第3章.ppt
可用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它量化了用户可以使用 系统的程度。
4. 出错处理需求
这类需求说明系统对环境错误应该怎样响应。例如, 如果它接收到从另一个系统发来的违反Hale Waihona Puke Baidu议格式的 消息,应该做什么?注意,上述这类错误并不是由该 应用系统本身造成的。
在某些情况下,“出错处理”指的是当应用系统发 现它自己犯下一个错误时所采取的行动。但是,应 该有选择地提出这类出错处理需求。我们的目的是 开发出正确的系统,而不是用无休止的出错处理代 码掩盖自己的错误。总之,对应用系统本身错误的 检测应该仅限于系统的关键部分,而且应该尽可能 少。
(1) 必须理解并描述问题的信息域,根据这条准则应 该建立数据模型。
(2) 必须定义软件应完成的功能,这条准则要求建立 功能模型。
(3) 必须描述作为外部事件结果的软件行为,这条准 则要求建立行为模型。
(4) 必须对描述信息、功能和行为的模型进行分解, 用层次的方式展示细节。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5. 接口需求
接口需求描述应用系统与它的环境通信的格式。常 见的接口需求有:用户接口需求;硬件接口需求; 软件接口需求;通信接口需求。
6. 约束
设计约束或实现约束描述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时 应遵守的限制条件。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这类需求, 并不是要取代设计(或实现)过程,只是说明用户或环 境强加给项目的限制条件。常见的约束有:精度; 工具和语言约束;设计约束;应该使用的标准;应 该使用的硬件平台。

软件工程课件(全)

软件工程课件(全)
增加或修改软件功能,提高软件性能。
预防性维护
改进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维护类型及流程
问题识别与分类
识别并分类待维护的问题。
问题分析与定位
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定位问题所在位置。
维护类型及流程
问题解决与测试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测试验 证。
维护结果评估与反馈
评估维护结果并反馈给客户或相关人 员。
软件演化策略制定
开发方向。
持续集成和测试
03
迭代增量模型强调持续集成和测试的重要性,以确保每个迭代
周期都能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03
需求分析与管理
需求获取与整理
确定需求来源
与客户、利益相关者、业务领 域专家等进行沟通,收集原始
需求。
需求分类
将收集到的需求按照功能、性 能、安全、易用性等方面进行 分类。
需求筛选
去除重复、模糊、不切实际的 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 行性。
软件工程课件(全)
• 软件工程概述 •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 需求分析与管理 • 系统设计与实现 •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 软件维护与演化
01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定义与发展
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种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量化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它涵 盖了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的全过程。

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ppt正式完整版

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ppt正式完整版

1) 瀑布模型
• 实际的瀑布模型 ➢ 实际的瀑布模型是带
“反馈环”的,如图 所示。 ➢ 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开 发过程,虚线箭头表 示维护过程。
1) 瀑布模型
• 瀑布模型的优点 ➢ 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化的方法。 ➢ 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 ➢ 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是经
过验证的。
• 螺旋模型的优点 ➢ 对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强调有利于已有软
件的重用。 ➢ 减少了过多测试或测试不足所带来的风险。 ➢ 在螺旋模型中维护只是模型的另一个周期。
4) 螺旋模型
• 螺旋模型的缺点 ➢ 螺旋模型是风险驱动的,因此要求软件
开发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 和这方面的专门知识,否则将出现真正 的风险。
5) 喷泉模型
• 喷泉模型是典型的面向 对象生命周期模型。
➢ “喷泉”一词体现了迭 代和无间隙特性。图中 代表不同阶段的圆圈相 互重叠,这明确表示两 个活动之间存在重叠。
问题一
• 某公司计划开发二维CAD 软件
1.5 软件生存期模型
1)瀑布模型 2)快速原型模型 3)增量模型 4)螺旋模型 5)喷泉模型 6)统一过程
1)瀑布模型
➢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瀑布 模型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 的生命周期模型。
➢ 传统的瀑布模型如图所示。
1) 瀑布模型

软件工程第三章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

软件工程第三章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
螺旋模型将开发过程 分为几个螺旋周期,每 个螺旋周期可分为4个工 作步骤:
第一,确定目标、方案 和限制条件;
第二,评估方案、标识 风险和解决风险;
第三,开发确认产品; 第四,计划下一周期工 作。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的使用
软件工程项目从螺旋中心开始启动,沿顺时针方 向前进。 第一圈 产生产品规格说明; 第二圈 产生一个用于开发的原型; 第三圈 产生软件产品的初始版本; 第四圈 产生软件产品比较完善的新版本 ……。
分析
喷泉模型
面向对象的方法的代表性成果有:
1. B.Henderson-sellers 和 J.m.Edwards提出的面向对象软件 生存期喷泉模型及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软件工程过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是指在软件工具的支持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软 件开发和进化的活动。
通常包括以下四类基本过程: 1、软件规格说明:规定软件的功能及其运行环境。 2、软件开发:产生满足规格说明的软件。 3、软件确认:确认软件能够完成客户提出的要求。 4、软件演进:为满足客户的变更要求,软件必须在 使用的过程中演进。
基本任务:为保证软件的质量, 在设计测试用例的基础上检验 软件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达 到预定要求。
结束标准:软件合格,能交付 用户使用。
典型的软件生存周期包括以下阶段:

几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分析

几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分析

⼏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分析

概述

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阶段。

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来作为软件项⽬⼯作的基础。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可以采⽤不同的开发⽅法、使⽤不同的程序设计语⾔以及各种不同技能的⼈员参与⼯作、运⽤不同的管理⽅法和⼿段等,以及允许采⽤不同的软件⼯具和不同的软件⼯程环境。

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是1970年W·Royce提出的瀑布模型。该模型给出了固定的顺序,将⽣存期活动从上⼀个阶段向下⼀个阶段逐级过渡,如同流⽔下泻,最终得到所开发的软件产品,投⼊使⽤。但计算拓⼴到统计分析、商业事务等领域时,⼤多数程序采⽤⾼级语⾔(如FORTRAN、COBOL等)编写。瀑布模式模型也存在着缺乏灵活性、⽆法通过并发活动澄清本来不够确切的需求等缺点。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还有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等。

典型的开发模型

1. 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

2.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3.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4. 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5.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6. 演化模型(incremental model);

7. 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l);

8. 智能模型(四代技术(4GL));

高级软件工程第三章几种典型的开发模型实例2017课件

高级软件工程第三章几种典型的开发模型实例2017课件
开发管理提供了基础,为开发过程施加了“政策”或纪律限制, 约束了开发过程中的活动。 ➢ 以里程碑开发原则为基础:提供各阶段的检查点, 确保用户需求,满足预算和时间限制。
3
瀑布模型的优点 ✓ 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 ✓ 文档产生并提供了贯穿生命期的进展过程的充分说明。允许基线和配置早期接受控制。 ✓ 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例如结构化方法。
15
MSF的组队原则
➢ 以产品发布为中心 ➢ 明确的目标 ➢ 客户的主动参与 ➢ 分享产品的前景 ➢ 所有人参与设计 ➢ 认真从过去的项目中吸取经验 ➢ 共同管理,共同决策 ➢ 项目组成员在同一地点办公 ➢ 大型项目组也像小型项目组一样运转
2
瀑布模型的特点 ➢ 强调阶段的严格性:严格按照生存周期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文档和要求来进行开发。 ➢ 强调阶段复审与确认:通过严格的阶段性复审与确认,得到该阶段的一致、 完整、准确和无二义
性的良好文档。 ➢ 以文档形式驱动:以文档形式驱动的,为合同双方最终确认产品规定了蓝本, 为管理者进行项目
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 版本管理方法:采用统一的版本管理服务器管理项目源程序,每个人的程序,必须经另外一个程序
员检查后才能Check in, 每天晚上都有build所有程序,如果build不能通过,程序员必须立即修改 自己的程序。每隔一段时间配合进度里程碑发布一个内部版本。 3. 文档管理:MSF的文档崇尚实用简洁,尽量避免事后没人看的文档,资料的积累和经验的继承通过加 强程序员的交流来解决(如Code Review, Check in 前的互相检查)。

软件工程基础胡思康第3章课件图文.pptx

软件工程基础胡思康第3章课件图文.pptx

➢易修改性:由于用户界面、系统逻辑和数据访问 分布的不同,各部分具有较强独立性,易于系统的 修改和维护。 ➢透明性:分布式结构中仅需要知道服务器的服务 位置,而对后端的逻辑实现、数据存储、数据访问 等不必清楚其架构和访问方式。
➢复杂性:面对网络通信、服务器端分层等问题的管理,控制 结构复杂。 ➢安全性:身份验证困难。客户端的访问是问答模式,对客户 端的响应由服务器提供服务,因而难以验证客户端真是身份。 给病毒、流氓软件等不良软件带来了可乘之机。 ➢运行状态难以确定:特别是网络通信出现故障时,提交的信 息是否有效,是否得到正确相应,都困扰着分布式模型的发展 和应用。

计 内
界面设计

数据设计
过程设计
➢概要设计也称总体设计,主要任务是基于数据流 图和数据字典,确定系统整体软件结构,划分软件 体系结构的各子系统或模块,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体系结构设计:确定各子系统模块间的数据传递、 调用关系。在结构化设计中,体现为模块划分,并 通过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进行转换。在面向对象设 计中,体现为主题划分,主要确定类及类间关系。
➢界面设计:包括与系统交互的人机界面设计,以 及模块间、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接口关系。在结构化 设计中,根据数据流条目,定义模块接口、全局的 数据结构。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定义关联类、接口 类、边界类等,既满足人机交互界面数据的统一, 也完成类间数据的传递。

软件工程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潘编著)精品PPT课件

软件工程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潘编著)精品PPT课件
层次的方法展示细节。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出错处理需求、 接口需求、约束、 逆向需求、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3.1.1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1. 功能需求 2. 性能需求 3. 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4. 出错处理需求 5. 接口需求 6. 约束 7. 逆向需求 8. 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根据在分析过程中获得的对系统的更深入更具 体的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 进度,修正以前制定的开发计划。
3.2 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
访谈 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 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 快速建立软件原型
需求的获取
需求获取是开发人员与客户或用户一起对应用领 域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系统需求的过程
功能模型
行为模型
数据对象描述 实体-关系图
数据 字典
状态转换图
处理规格说明 数据流图
功能模型
控制规格说明
行为模型
分析模型的结构
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的核心,它描述软件使 用或产生的所有数据对象。
实体-联系图:描绘数据对象及数据对象之间 的关系,是用于建立数据模型的图形。
数据流图:描绘当数据在软件系统中移动时被 变换的逻辑过程,指明系统具有的变换数据的 功能,因此,数据流图是建立功能模型的基础。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ppt课件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ppt课件
• 工具
软件工具为软件工程方法提供了自动的或半自动的软件支撑环境
• 过程
– 方法使用的顺序 – 要求交付的文档资料 – 为保证质量和适应变化所需要的管理 – 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完成的里程碑
PPT课件
13
小结
• 软件工程是为了确保不同角色通过分工 协作,在可控的成本和周期内,满足一 个质量基线要求,实现客户所需要的软 件的涉及软件开发方法学、管理学等学 科的交叉学科
• 分析方法
– 结构化—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 – 面向对象—用例
PPT课件
55
需求管理过程
PPT课件
56
需求管理过程
• 方法与工具
– 需求管理矩阵 – Rational RequisitePro – Rational Clearquest
PPT课件
57
分析与设计 输入
复用库
界面 原型
高级经 开发经
软件 规格 说明 书编 写规

软件 原型 制作 规范
软件 需求 用例 规约 编写 规范
高级 经理
客户
开 发 经 理
分析 设计 负责

测 试 负 责 人
项目 经理
需求 分析 负责

开始
需求调研人员
用户界面 设计员
评审干系人清单
确定干系人 确定干系人需求 确定非功能性需求

软件工程PPT

软件工程PPT

软件⼯程PPT

典型的软件开发模型

⼀、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

边做边改模型就是在没有软件规格说明或主要设计的情况下,⼀边开发,⼀边修改,直到他们得到满意的、正确稳定的产品为⽌。下图就是边做边改模型的模型图。

从这个模型图上可以看出:在这个模型中,开发⼈员拿到项⽬⽴即根据需求编写程序,开发出⼀个产品的最初版本给⽤户使⽤,在提供给⽤户使⽤后,如果程序出现错误,或者⽤户提出新的要求,开发⼈员重新修改代码,直到⽤户满意为⽌,软件要随着客户的需要⼀次⼜⼀次地不断被修改。⽤⼀句俗话来形容,就是"摸着⽯头过河"。先以河⾥的⼀些⽯头为⽀点,⾛⼊河道,再经过不断的试探和返回得到⼀条路线,最终到达⽬的地。

⾮常遗憾的是,这种开发模型被⼤多数公司所采⽤,是⼤多数测试⼯程师在实际⼯作中最常遇到的开发模型之⼀。许多软件产品都是使⽤“边做边改”模型来开发的,我们在学习软件⼯程这门课之前,完成的⼀些⼤作业、进⾏的⼀些软件系统的设计也都是采⽤这种模型进⾏的。

边做边改模型的优点

(1)适⽤于某些中⼩型项⽬的快速开发,软件产品的成果也会在最早的阶段显现出来:和在岸边冥思苦想如何过河的⼈相⽐,先站在河道⾥的⽯头上,总是让⼈看到更多的希望。

这是⼀种类似作坊的开发⽅式,对编写⼏百⾏的⼩程序来说还不错,但这种⽅法对任何规模的开发来说都是不能令⼈满意的,其主要问题在于

(1)缺少规划和设计环节,软件的结构随着不断的修改越来越糟,导致⽆法继续修改;

(2)忽略需求环节,存在于需求、设计和实现中的错误要到整个产品被构建出来后才能被发现。给软件开发带来很⼤的风险;

软件工程-第3章第4-5节

软件工程-第3章第4-5节

3.5.1 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
5.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有下列主要内容: (1) 引言:包括编写目的、背景、定义和名词解释、参考 资料。 (2) 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3) 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包括条件限制、功能、性能 、输入、输出、算法、流程逻辑、接口。 (4) 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5) 程序N(标识符)设计说明。 6.评审 对处理过程的算法和数据库的物理结构都要进行同行评审 。
3.5.2 详细设计方法
1.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 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中,都采用了自顶向下、逐层
细化的方法。使用“抽象”这个手段,上层对问题抽象、 对模块抽象和对数据抽象,下层则进一步分解,进入另一 个抽象层次。在详细设计中,虽然处于“具体”设计阶段 ,但在设计某个模块内部处理过程中,仍可以逐步求精, 降低处理细节的复杂度。
(5) 结构图的形态特征: ① 深度:指结构图控制的层次,也是模块的层数,见
图3.4,结构图的深度为5。 ② 宽度:指一层中最大的模块个数,如图3.4所示,宽
度为8。 ③ 扇出:指一个模块直接下属模块的个数,如图3.4所
示,模块M的扇出为3。 ④ 扇入:指一个模块直接上属模块的个数,如图3.4所
示,模块T的扇入为4。
基于IDEF0图的设计也是结构化设计技术之一,它以 系统的功能模型和信息结构为基础设计系统的软件结构。由 于IDEF0图按照自顶向下逐层对系统进行分解,并且对系统 的每一功能的输入、输出、约束和机制都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因此,在系统概要设计时,一般按照IDEF0图的分解层次 ,逐层将其转换成软件结构图。对于某一层的IDEF0图按以 下方法转换:

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在编码之前设置了系统分析与系 统设计的各个阶段,分析与设计阶段的基本任 务规定,在这两个阶段主要考虑目标系统的逻 辑模型,不涉及软件的物理实现。 清楚地区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 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是按照瀑布模型开发软 件的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
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⑶ 质量保证的观点 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是优质、高产。为了保证 所开发的软件的质量,在瀑布模型的每个阶段都应 坚持两个重要做法。 ① 每个阶段都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没有交 出合格的文档就是没有完成该阶段的任务。完整、 准确的合格文档不仅是软件开发时期各类人员之间 相互沟通的媒介,也是运行时期对软件进行维护的 重要依据。
维护
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快速原型的本质是“快速” 。
开发人员应该尽可能快地建造出原型系统,以加 速软件开发过程,节约软件开发成本。 原型的用途是获知用户的真正需求,一旦需求确 定了,原型将被抛弃。 因此,原型系统的内部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必须迅速地构建原型然后根据用户意见迅速地修 改原型。
软件开发模型SDM
• 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 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 有时也包括维护阶段 • 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 程,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用来 作为软件项目工作的基础。

软件工程与项目案例教程PPT课件

软件工程与项目案例教程PPT课件



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及 程序: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执行的指令
其 特 点
序列 数据:是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材料
.
10
软件工程与项目案例教程
软件的定义及其特点

件 的 定 义 及 其
软件的特点 (1)抽象性 ; (2)无明显的制造过程 ; (3)无磨损、老化的问题 (4)对硬件系统的依懒性 ; (5)复杂性 ; (6)成本昂贵;
.
18
软件工程与项目案例教程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定义 阶段

软件开发阶段


软件的使用和维护阶段


退役
.
软件工程与项目案例教程
Page 19 19
瀑布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
问题定义
计 划
可行性研究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发 时

软件实现

软件测试

运行维护时期

运行维护
强调阶段的划分及其顺序性、各阶段工作
软件工程与项目案例教程
软件危机的解决
❖ 解决途径
▪ 组织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开发者在开发前期就参与用户需求分析和项目 计划制定,他最清楚具体的开发过程。
➢测试:负责开发出的代码的测试。
➢发布管理:平稳地部署,为日常运营作好准备。
精品课件
15
MSF的组队原则
➢ 以产品发布为中心
➢ 明确的目标
➢ 客户的主动参与
➢ 分享产品的前景
精品课件
12

7. 强调进行风险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确认并全 程跟踪。
8. 项目开发过程进行里程碑的建立和管理。 9. 项目总结制度:每个项目完成后,对其失败和
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
精品课件
13
MSF团队模型
➢MSF组队模型展示了如何组织项目队伍,在时 间控制和连续不断发展计划的要求下,有效的 交付系统的解决方案。它描述了六种基本的角 色(程序管理、产品管理、开发、测试、用户 体验和发布管理)。
以构架设计为中心:开发软件系统的UP方法是 开发和演进一个健壮的系统构架。
迭代和增量的过程:UP的迭代表示把项目划分 成小的子项目,迭它代提交系统的功能块或者 增量,最终产生完整的功能系统。
精品课件
8
协同过程模型概述
➢ 它是对RUP过程的剪裁,是基于风险的增量和迭 代的开发;
➢ 这一过程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适合C/S、B/S结构的 软件开发模型;
果build不能通过,程序员必须立即修改自己的程序。
每隔一段时间配合进度里程碑发布一个内部版本。
3. 文档管理:MSF的文档崇尚实用简洁,尽量避免事后
没人看的文档,资料的积累和经验的继承通过加强程
序员的交流来解决(如Code Review, Check in 前的
互相检查)。
精品课件
11

4. 人员招聘培训:人员招聘首先注重人格因素,其次是 技术因素。人员的培训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是利用网 络以多媒体、电子文档的方式提供。
精品课件
2
瀑布模型的特点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强调阶段的严格性:严格按照生存周期各个阶段的目 标、任务、文档和要求来进行开发。
➢ 强调阶段复审与确认:通过严格的阶段性复审与确认, 得到该阶段的一致、 完整、准确和无二义性的良好 文档。
➢ 以文档形式驱动:以文档形式驱动的,为合同双方最 终确认产品规定了蓝本, 为管理者进行项目开发管 理提供了基础,为开发过程施加了“政策”或纪律 限制, 约束了开发过程中的活动。
Infosys公司在软件过程改进方面取得的成
绩为其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公司采用的标准过程模型是对瀑布模型的
细化,称之为Infosys模型。该模型每年被 成功地应用于500多个软件项目的开发。
精品课件
7
UP的特点
由用例和风险驱动:用例是捕获需求的方法, UP通过对风险分析预测并关注软件构造。
➢ 当一个项目有稳定的产品定义且很容易被理 解的技术解决方案时,可以使用瀑布模型。
➢ 对于那些容易理解但很复杂的项目,采用纯 瀑布模型比较合适。
瀑布模型适合于功能和性能明确、 完整、
无重大变化的软件开发。
精品课件
6
Infosys过程模型
Infosys公司其内部采用面向过程管理软件
开发,同时不断进行过程改进。1993年获得 ISO认证,1999年通过CMM5级认证。
➢ 它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至少通过3次迭代过 程完成阶段目标;
➢ 每个迭代有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 ➢ 整个项目划分为3次目标明确的增量开发,每次
增量作为一个可执行版本,提交用户使用。
精品课件
9
微软开发模型( MSF )
MSF(微软解决方案框架结构)是一组建立、
开发和实现分布式企业系统应用的工作模型、 开发准则和应用指南。它帮助企业融合商业 和技术的目标,降低采用新技术后系统整体 的费用,以及成功的应用微软技术整合商业 过程的方法。
精品课件
10
MSF的特点
1. Code Review 原则:程序员定期向其他人讲解自己源
程序的活动,这个方法被众多公司采用并被认为是一
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 版本管理方法:采用统一的版本管理服务器管理项目
源程序,每个人的程序,必须经另外一个程序员检查
后才能Check in, 每天晚上都有build所有程序,如
➢ 以里程碑开发原则为基础:提供各阶段的检查点, 确保用户需求,满足预算和时间限制。
精品课件
3
瀑布模型的优点
✓ 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 ✓ 文档产生并提供了贯穿生命期的进展过程的
充分说明。允许基线和配置早期接受控制。 ✓ 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例如结构
化方法。
精品课件
4
瀑布模型的局限性
➢ 客户必须能够完整、正确和清晰地表达他们的需要。 ➢ 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建立一些用处不大的文档。 ➢ 在开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中,很难评估真正的进度
第三章 几种典型 的开发模型实例简介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 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瀑布模型为 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型。根据这 一模式制定开发计划,进行成本预算,组织开 发力量,以项目的阶段评审和文档控制为手段 的效地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指导。因此它是文 档驱动的、适合于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开发 的模型。
状态。 ➢ 在一个项目的早期阶段,过分地强调了基线和里程
碑处的文档。 ➢ 开发人员一开始就必须理解其应用。 ➢ 当接近项目结束时,出现了大量的集成和测试工作。 ➢ 直到项目结束之前,都不能演示系统的能力。
精品课件
5
瀑布模型的应用考虑
➢ 瀑布模型是传统过程模型的典型代表,因为 管理简单,常被获取方作为合同上的模型。
精品课件
14
MSF团队角色的职责范围
➢产品经理:了解客户特征,尤其是商业特征,明确客 户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期望值。
➢程序经理:负责制定计划,每天找出完成该计划的风 险所在,排除风险,每天交付应该完成的内容,确保
计划按质、按量实施。
➢用户体验: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对用户进行培训, 确保用户能够并且愿意和喜欢使用开发出的产品。
5. 项目角色的组成:程序管理、产品管理、开发、测试、 部署、用户培训,但微软并不是每个项目都配全了这 些角色,尤其是小的项目角色会有重叠。强调最好由 用户来充当产品管理角色。
6.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比例:项目测试人员和开发人 员的比例为1:1,微软通常是2:1,微软通常会雇用大 量的学生等临时人员来进行开发和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