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生容易做错题的知识点总结一

合集下载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两组物质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H 2SO 4和NaOH ;HNO 3和Ba (OH )2

B .H 2SO 4和Ba (OH )2;BaCl 2和Na 2SO 4

C .Na 2CO 3溶液和少量稀盐酸;Na 2CO 3溶液和过量稀盐酸

D .H 2SO 4和NaOH ;H 2SO 4和Cu (OH )2

答案:A

A .H 2SO 4和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HNO 3和Ba (OH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故A 符合题意;

B .H 2SO 4和Ba (OH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

42−+2OH -+Ba 2+=2H 2O+BaSO 4,BaCl 2和Na 2S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42−+Ba 2+=BaSO 4,故B 不符合题意;

C .Na 2CO 3溶液和少量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H +=HCO 3−,Na 2CO 3溶液和过量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2H +=CO 2+H 2O ,故C 不符合题意;

D .H 2SO 4和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H 2SO 4和Cu (OH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 (OH )2+2H +=Cu 2++2H 2O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Mg + CO 2点燃2MgO+C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专题培优)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答案:B

【详解】

A.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反应和起始物质和终了物质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选项A正确;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形式不仅仅是热量变化,还有光能、电能等,选项B不正确;

C. 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说明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吸收能量,造成生成物能量增加,故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选项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故同温同压下,

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以下反应中,∆H1<∆H2的是

A.C(s)+1

2

O2(g)=CO(g) ∆H1;C(s) + O2(g) =CO2(g) ∆H2

B.2H2(g)+O2(g) =2H2O(g) ∆H1;2H2(g)+O2(g) =2H2O(l) ∆H2 C.S(s) + O2(g) =SO2(g) ∆H1;S(g) + O2(g) =SO2(g) ∆H2 D.NaOH(aq)+HCl(aq)=NaCl(aq)+H2O(l) ∆H1;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2

答案:D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内容,其中有许

多易错知识点经常让学生感到头疼。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这些易错知识点,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进行总结

和归纳,希望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1.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化学键是物质中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

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等。在学习化学键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不同

种类的化学键。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其中又分为极性共价

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指由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较大

而形成的共价键,而非极性共价键是指由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相近

而形成的共价键。另外,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用形成的金属键,而范德华力则是

非共价键之一,主要是由于分子之间的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瞬时极化

作用。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时,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如首先确定主链,然后根据官能

团的种类和位置确定取代基的位置,最后按字母顺序列出所有的取代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也需要学生们理清逻辑关系,了解各个官能团

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此外,对于环状有机化合物的构型和立体异构体,

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要能够准确地区分和分析有机化合物的

结构和命名,需要多加练习和理解。

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化学反应有助于理解物质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过程。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工具,需要学生们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在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培优专题)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1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培优专题)

一、解答题

1.钴的化合物在磁性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催化剂制备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1)基态C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其中,3d能级上有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化合物四氨基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式如图。四氨基钴酞菁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

(3)纳米结构的氧化钴可以在室温下氧化甲醛(HCHO),甲醛各原子都达到最外层稳定结构,则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某含钴配合物的组成为CoCl3•5NH3•H2O,该配合物中Co离子的配位数是6,1mol该配合物可以与足量的硝酸银反应生成3mol AgCl沉淀,则该配合物的配体是____。

(5)已知CoCl2的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则实验室中的可循环硅胶干燥剂掺杂CoCl2的意义是____。

(6)一种钴的化合物可用作石油脱硫的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则晶体中与每个O2-相邻的O2-有_________个,该钴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答案: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3sp2、sp3平面三角形NH3、H2O)通过颜色变化,判断硅胶吸水或脱水的程度8CoTiO3

解析:根据Co的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写出Co的电子排布式和3d轨道上未成对电子数;根据题中图示信息,由N原子成键情况判断N原子的杂化类型;根据VSEPR 理论,判断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根据题中信息,由给出的量判断Cl-均为外界,得出配体;根据题中信息,判断循环硅胶干燥剂掺杂CoCl2的意义;根据“均摊法”对晶胞进行相关计算;据此解答。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专题培优)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

1.某化学反应的∆H=-125kJ·mol-l,∆S=-8kJ·mol-l·K-l,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B.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C.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A

解析:根据复合判据∆G=ΔH-T∆S<0,可自发进行。

【详解】

∆H=-125kJ·mol-l,∆S=-8kJ·mol-l·K-l,∆G=ΔH-T∆S=-125kJ·mol-l+T×8kJ·mol-l·K-l,∆G<0,解得T=15.625K,即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答案为A。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

C.打开汽水瓶时,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D.H2(g)、I2(g)、HI(g)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答案:D

【详解】

A.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会抑制氯气的溶解,使平衡逆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计量数减小的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B正确;

C.汽水瓶中存在碳酸的分解反应,打开汽水瓶,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

H g+I g=2HI g,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不变,故平衡移动不受压强影D.平衡()()()

22

响,不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答案选。

3.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和Ⅱ中(如图),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I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培优专题)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 3OH(g)⇌CH 3OCH 3(g)+H 2O(g)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 3OH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 .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 3OH 0.15 mol 、CH 3OCH 3 0.15 mol 和H 2O 0.10 mol ,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答案:D 【详解】

A .根据实验I 、III 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

B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对于容器II ,相当于在容器I 反应达到平衡后又加入了0.20 mol 的CH 3OH(g),即增大了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因此容器Ⅰ、容器Ⅱ中的CH 3OH 体积分数相同,B 错误;

C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因此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容器Ⅰ<容器Ⅲ,C 错误;

D .对于容器I ,化学平衡常数K =

2

0.08?0.08

4(0.20-0.08?2)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 3OH

0.15 mol 、CH 3OCH 3 0.15 mol 和H 2O 0.10 mol ,则此时的浓度商Q c =2

0.15?0.102

=30.15

<4,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

高考化学大题总结

高考化学大题总结

高考化学大题总结

高考化学大题总结

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学课程,对于高考来说至关重要。化学题目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因此,能够对高考化学大题进行总结,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高考化学题目非常有帮助。下面笔者将从题型、解题思路和常见错误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学生备考化学有所帮助。

一、题型总结

高考化学题目类型比较多样化,主要包括选择题、解答题和实验题。其中,选择题是高考化学题目中的主要题型,常常涉及到知识点的掌握和计算能力的运用。解答题和实验题则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题:选择题中常常包括对知识点的运用、推理和计算。在做选择题时,学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注意审题。在选择答案时,可以先进行排除法,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根据对题目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答题:解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解答题时,学生要认真阅读题目,理清思路。首先,明确题目所求,然后逐步展开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给出答案,并注意论证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题:实验题一般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内容。在解答实验题时,学生要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和解答,并给出合理的答案。

二、解题思路总结

解答高考化学大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根据对高考化学题目的总结,笔者归纳了以下解题思路:

1. 学好基础知识。高考化学大题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综合考查,因此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重要概念、性质和原理,必须牢固掌握。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内含易错知识点总结)分享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内含易错知识点总结)分享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内含易错知识点总结)分享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高中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是高中化学的精华,也是高中学生最关注的科目之一。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范围广泛,但是有一些易错知识点在高考中却经常出现。本文总结了高中高考化学中的易错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在高考中避免失分。

易错知识点一:酸碱中的pH值

酸碱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H值是用于表示酸碱性的一个指标,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pH值的计算方法。以pH值为例,其计算公式为:

pH = -log[H+]

其中[H+]为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这种计算方法需要理解pH值的物理意义,对于普通酸溶液,其pH值范围在1到7之间,其中7为中性溶液,小于7的为酸性溶液,大于7的为碱性溶液。

易错知识点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半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学生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半反应知识,理解氧化与还原的定义,弄清楚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写反应方程式时应该将其分解为两个部分,即氧化半反应与还原半反应,并注意电荷平衡的问题。

易错知识点三: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在元素周期表中,学生要注意元素的周期性和分组性质。特别是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中元素的周期性质,以及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分组证明方法,都是学生常犯的易错点。另外,在计算元素的电子层数时也容易混淆,注意熟练掌握电子层数计算方法。

易错知识点四: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知识点。学生要注意平衡常数的意义,以及Kc和Kp的转换问题。此外,在计算平衡浓度时,需要注意分子个数和反应容积的问题,以及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比的问题。

洛阳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洛阳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洛阳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B

A.超级钢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铁红是氧化铁,属于纯净物;食盐是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氧化钠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液氯中只含氯气分子,属于纯净物;陨铁是含铁、镍量高的陨石,属于混合物;碘化氢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次氯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酒精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选B;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纯净物;氢氧化铁属于弱电解质,故C错误;

D.硬铝是铝合金,属于混合物;碳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氨气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氯化铜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错误;

选B。

2、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A.酸性条件下,MnO4−能把Cl−氧化为氯气,MnO4−、Cl−、H+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A;

B.碱性条件下,S2−与SO32−不反应,K+、OH−、S2−、SO32−能大量共存,故不选B;

C.氧化性Br2>Fe3+,Fe3+和Br−不反应,Ag+、Br−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所以不能共存,故不选C;

D.Na+、AlO2−、OH−、K+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D。

选D。

3、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新高一化学纠错知识点总结

新高一化学纠错知识点总结

新高一化学纠错知识点总结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许多新高一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化学可能会感

到有些吃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接下来

我将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纠错知识点进行总结,以解决同学们在学

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 错误:物质的质量和重量是相同的。

纠错: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

固有属性,而重量是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受到的力的大小。质量是

一个不随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重量则会随着地球引力的差异发

生变化。

2. 错误: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数。

纠错: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的原子序数,代表着元素的

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而原子数指的是某一种元素中的原子总数,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3. 错误: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可以随意改变。

纠错: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不能随意改变。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化学式必须遵守化学定律,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原则。

4. 错误:化学反应需要触发物或催化剂才能发生。

纠错:并非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触发物或催化剂。有一些反应是自发发生的,称为自发反应;而有些反应则需要外界的刺激或能量才能发生,称为非自发反应。

5. 错误:溶解是物质的改变。

纠错:溶解是一个物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分散成分子、离子或原子的过程,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改变,而非化学突变。

6. 错误:氧化剂一定会发生氧化反应。

纠错:氧化剂能够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含氧化剂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有些反应虽然含有氧化剂,但并不满足氧化反应的定义条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与生活选择题知识点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7、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8、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9、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0、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1、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7篇

第1篇示例:

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知识点繁多,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易错情况。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下面我将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同学们经常出现混淆物质的物质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比、化学式和反应物质质量等问题。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所以大家必须要加强练习,确保正确理解和掌握。

二、化学键的性质

在学习化学键的性质时,同学们经常混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不同特性,导致对物质性质的判断出现偏差。同学们在学习化学键时要重点掌握它们的特性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化学交换反应

在学习化学反应时,同学们经常混淆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造成对反应机理的理解错误。同学们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区分和理解,避免出现混淆的情况。

四、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同学们经常忽略对元素周期表中

元素周期性规律的理解,导致对元素性质和化合物性质的判断错误。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要重点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掌握其应用。

五、酸碱中的常见错误

在学习酸碱的知识时,同学们经常出现混淆强酸弱酸、强碱弱碱

等问题,导致对酸碱性质的判断出现错误。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知识时,要加强对不同酸碱性质的区分,确保正确应用。

以上总结了高中化学中常见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在学习化

学过程中有所帮助。化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只有加强练习、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学生结合自身复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会总结出很多易错的知识点,易错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下面是wtt整理的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1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同学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高中化学之常考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常考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常考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技巧1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

化学高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生容易做错题的知识点总结一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2005-10-3 9:57:00 西部化雪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2005-10-3 9:57:00 西部化雪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吗?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当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时,呈酸性,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时,则成碱性。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NaHS,Na2HPO4),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NaHSO3),则溶液呈酸性。6、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 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2005-10-3 9:57:00 西部化雪

7、盐酸是氯化氢的俗称

看上去,两者的化学式都相同,可能会产生误会,盐酸就是氯化氢的俗称。其实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氢是纯净物,两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氢溶于水叫做氢氯酸,氢氯酸的俗称就是盐酸了。

8、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

从常见的强碱NaOH、KOH、Ca(OH)2和常见的弱碱Fe(OH)3、Cu(OH)2来看,似乎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其实碱的碱性强弱和溶解度无关,其中,易溶于水的碱可别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碱。难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碱,学过高一元素周期率这一节的都知道,镁和热水反应后滴酚酞变红的,证明Mg(OH)2不是弱碱,而是中强碱,但Mg(OH)2是难溶的。还有AgOH,看Ag的金属活动性这么弱,想必AgOH一定为很弱的碱。其实不然,通过测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强碱。2005-10-3 9:58:00 西部化雪

9、写离子方程式时,"易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确,强电解质(难溶的除外)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肯定拆;而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时,或反应体系中水很少时,那就要看情况了。在固相反应时,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论这反应的实质是否离子交换实现的,都不能拆。如: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这条方程式全部都不能拆,因此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有的方程式要看具体的反应实质,如浓H2SO4和Cu反应,尽管浓H2SO4的浓度为98%,还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还可以完全电离成H+和SO42-,但是这条反应主要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

性,能体现强氧化性的是H2SO4分子,所以实质上参加反应的是H2SO4分子,所以这条反应中H2SO4不能拆。同样,生成的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电解质也有拆的时候,因为弱电解质只是相对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剂中,也许它就变成了强电解质。如CH3COOH在水中为弱电解质,但在液氨中却为强电解质。在液氨做溶剂时,CH3COOH参加的离子反应,CH3COOH就可以拆。这点中学不作要求.)

10、王水能溶解金是因为有比浓硝酸更强的氧化性

旧的说法就是,浓硝酸和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OCl和Cl2能氧化金。现在研究表明,王水之所以溶解金,是因为浓盐酸中存在高浓度的Cl-,能Au 配位生成[AuCl4]-从而降低了Au的电极电势,提高了Au的还原性,使得Au能被浓硝酸所氧化。所以,王水能溶解金不是因为王水的氧化性强,而是它能提高金的还原性。

高中化学学生容易做错题的知识点总结二

1、干冰是固态CO2的俗称,它并非是固态的水——冰;因为当它挥发变成气态的CO2时,没留下任何“湿”的痕迹,外表又似冰,故把它叫做“冰”。

2、“白铅”是锌而不是铅。因其断面银白,硬度与铅相仿所致。

3、“黑金”是铅的误称,因其断面灰黑且具金属光泽所致,并不是金。

4、“银粉”是铝粉,因其粉末为银白色误称。

5、“金粉”是铜锌合金粉末的误称,因其合金有金黄色金属光泽所误。

6、“石炭酸”并非是酸,它是有机物苯酚的俗称,因它最早从煤焦油中提取又有酸性而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