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简述pcr技术的原理步骤及应用

简述pcr技术的原理步骤及应用

简述pcr技术的原理步骤及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用于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方法,它以其高度敏感性和高度选择性而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步骤如下:1. 反应体系准备:首先准备PCR反应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DNA模板、引物(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酶、dNTPs(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盐)和缓冲液等。

2. 反应液配置:将引物、dNTPs、缓冲液和DNA模板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至反应管或微孔板中,并在最后加入聚合酶酶。

3. Denaturation环节:将反应液置于PCR热循环仪中,将温度升至94-98C,使DNA模板中的两个链分离,形成单链DNA。

4. Annealing环节:将反应液温度调低至50-65C,使引物与单链DNA发生互补结合,引物与模版DNA的两条链的互补碱基序列结合在一起。

5. Extension环节:将反应液温度升至72C,加入聚合酶酶,酶能将反应溶液中的无机盐转化为酶需的金属离子,使扩增反应正常发生,聚合酶引导DNA链延长,在引物的引导下,将缺失的DNA序列补充完整。

6. 反复循环:重复Denaturation、Annealing和Extension环节,通常需进行20-40个周期,以获得足够数量的扩增DNA产物。

PCR技术的应用:1. 分子诊断:PCR可以扩增微生物、病毒和人类遗传疾病相关序列,用于临床诊断。

例如,利用PCR扩增出微生物或病毒的特定序列进行检测,早期发现感染,提高诊断准确性。

此外,PCR也可以用于遗传病的检测,如唐氏综合征、囊性纤维病等。

2. 法医学:PCR可以扩增极微量的DNA,用于犯罪现场DNA检验和亲子鉴定。

通过PCR可以在犯罪现场发现的微量DNA进行扩增,然后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嫌疑人。

3. 基因工程:PCR在基因工程中起重要作用。

它可以扩增出具有特定功能的DNA片段,如编码特定蛋白质的基因片段,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克隆、重组和表达等操作。

PCR 技术及应用

PCR 技术及应用

PCR条件的选择
• DNA聚合酶
• 在其它参数最佳时,每100ul反应液中含12.5U(比活性为20U/pmol)Taq DNA聚合酶为佳。 然而,酶的需要量可根据不同的模板分子或引物 而变化。当优化PCR时,最好在每100ul反应体积 中加入0.5-5U酶的范围内试验最佳酶浓度。如果 浓度太高,则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会出现非特异扩 增带;过低时,则靶序列产量很低。
引物及dNTP的优化
酶及溴酚蓝的优化
PCR反应的最佳模式(CT为例)
• • • • • • • • • CT DNA PCR最佳反应体系: 反应混合物 终浓度 20×反应缓冲液 1× dNTP混合物 200M 引物Ⅰ 15pmol 引物Ⅱ 15pmol MgCl2溶液 2.0mM 无菌去离子水至 26l/反应管 取26l反应混合物,加入已经分装的Taq DNA聚合酶1u (固定化的酶)的离心管中, 加入2l待测DNA模板,混匀,铺上石蜡,37℃保温10分钟,然后进行PCR循环: 94℃ 300秒 – 94℃ 45秒 – 55℃ 45秒 35次循环 – 72℃ 45秒 – 72℃ 300秒
PCR反应基本原理
Mullis在建立PCR发明的初期,仅采用非常简单的三种温 度水浴进行实验,应用的是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 Klenow片段来催化复性引物的延伸效应。由于该酶会在进 行DNA变性的温度下失活,所以每一轮反应中都要添加一 次酶,扩增片段的长度受到限制,操作繁琐。1988年, Saiki把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引入PCR 后,PCR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阶段,随后PE-Cetus公司 推出了第一台PCR热循环仪,使该技术的自动化成为现实。 PCR技术在微生物学,遗传病学,肿瘤学和法医学领域中 的应用越来越广,据文献报道PCR技术用于检测病原体的 种类已超过100多种。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方法,其原理是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对DNA序列的短端引物的特异性杂交和聚合酶的扩增作用,来快速合成指定序列的DNA。

PCR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医学、生物学、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分别从原理和应用两方面详细介绍PCR技术。

1.变性:将DNA的双链分离为单链,通常是通过加热至90-95摄氏度进行变性。

高温使DNA的双链断裂,形成两条单链,用于之后的PCR反应。

2.退火:将反应体系温度降低至50-60摄氏度,加入两个引物(即DNA的扩增首尾序列),引物通过碱基对特异性杂交到DNA模板的特定区域上。

3.延伸:将温度升高至72摄氏度,引物上的聚合酶开始将引物区域上的DNA模板扩增。

由于引物的方向相对,两个引物同时在相应的模板序列两侧将DNA扩增。

通过这三个步骤的循环,可以指数级地扩增特定DNA片段,从而使其可以被快速检测和分析。

1.分子诊断:PCR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分子诊断。

通过扩增其中一种病原体的DNA片段,可以快速诊断感染或遗传病。

例如,HIV的检测、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等。

2.犯罪学:PCR技术可以对指定的DNA样本进行扩增,并通过比对DNA指纹数据库来进行罪犯的辨认。

这一技术在犯罪学中被广泛应用。

3.基因工程:通过PCR技术可以扩增特定基因,然后进行突变或重组。

这一技术在基因工程研究和基因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农业:PCR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对粮食和蔬菜进行品种鉴定。

同时,PCR技术还可以被用于植物病理学研究、基因组学研究等。

5.法医学:PCR技术可以通过对DNA标记位点的扩增,来对遗传证据进行鉴定。

例如,通过扩增DNA片段并与被疑犯的DNA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罪犯的身份。

总之,PCR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和高效的DNA扩增方法。

通过合理设计引物和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对特定DNA片段实现精确扩增。

其在医学、生物学、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相应领域的科研和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技术,它通过复制DNA 的特定片段来产生大量的DNA。

PCR技术的原理基于DNA的复制过程,通过控制核酸模板,酶和引物的加入,可以在体外精确地复制所需的特定DNA序列。

1. Denaturation(变性):加热样本至94-98°C,使DNA分离为两条单链。

2. Annealing(连接):将温度降低至55-65°C,使引物与DNA模板序列特异地结合。

3. Extension(扩增):将温度升高至72°C,用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如Taq聚合酶)合成新的DNA链。

以上三个步骤依次重复多个循环,每个循环将产生一个原DNA序列的指数级扩增,使DNA数量呈指数级增加。

1.分子诊断:PCR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增微生物的DNA,从而帮助医生迅速确定病原体,用于诊断病情。

2.法医学:PCR技术可以从受害者和嫌疑人的样本中扩增出特定的DNA序列,用于DNA比较和鉴定,以提供法医学的证据。

3.基因工程: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需要大量的DNA序列,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基因工程实验。

4.基因突变分析:PCR技术可以扩增携带突变的DNA片段,以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从而帮助确定基因突变和遗传病的发病机制。

5.基因组学研究:PCR技术可以扩增整个基因组的特定区域,用于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分析。

6.环境监测:PCR技术可以从土壤、水样、空气等环境样本中扩增特定的微生物DNA序列,用于环境监测和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总之,PCR技术以其高效、准确、可靠的优点,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PCR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DNA的产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增特定目标DNA片段,为生物医学、基因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3
生物制药质量控制
PCR技术可用于生物制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 检测产品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存在和表达情况。
06
PCR技术挑战与发展 趋势
灵敏度、特异性及通量提升
灵敏度提升
通过优化反应体系、提高引物设计和使用高效的DNA聚合 酶等手段,可以降低PCR检测的限度,提高灵敏度。
特异性增强
采用更严格的引物设计、使用热启动PCR、增加退火温度 等方法可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提高PCR的特异性。
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SNP分型等领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 强、可定量等优点。
逆转录PCR
原理
逆转录PCR(RT-PCR)是一种将RNA逆转录成cDNA,再进行PCR扩增的方法。该技术结合了RNA提取、逆转 录和PCR扩增三个步骤,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
DNA复制特点
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以及需要引物等特 点。
引物设计与合成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是PCR扩增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如长度适中、GC含量合理、避免 引物二聚体形成等。
引物合成方法
引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 成的方法获得,其中化学合成方 法更为常用,包括固相亚磷酰胺 法和液相合成法。
应用
逆转录PCR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毒检测、RNA编辑等领域。通过比较不同样本或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基因 表达差异,可以揭示生物学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其他PCR变种技术
要点一
原理
除了上述常规PCR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PCR变种技术, 如多重PCR、不对称PCR、热启动PCR等。这些技术通过 改进PCR反应条件或引入新的策略,提高了PCR的特异性 、灵敏度和通用性。

PCR技术及其应用(医学分子生物学)

PCR技术及其应用(医学分子生物学)
PCR技术及其应用(医学分 子生物学)
PCR技术是一种在实验室中用于从极微小的DNA样本中进行扩增的技术。它采 用特定的酶系统和温度循环,使得DNA片段可以被放大成大量可见的形式。
PCR技术原理
PCR技术利用DNA聚合酶在体外合成DNA的特性。它涉及三个主要步骤:变性、引物结合和扩增。
PCR技术应用领域
基因组学研究
PCR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用于从复杂基因组中扩增特定的DNA区域。
遗传疾病诊断
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携带有致病基因突变的人群,帮助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
法医学鉴定
PCR技术在法医学中可用于鉴定嫌疑犯的DNA,为犯罪调查提供重要证据。
PCR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表达研究
2
基因突变筛查
PCR技术可以用于筛查各种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帮助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3
体外受精
Hale Waihona Puke PCR技术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可以检测和筛查胚胎的遗传疾病,提高受孕成功率。
PCR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 药物代谢研究
PCR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速度,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2 毒性评估
PCR技术可以检测和分析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毒性作用,帮助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PCR技术可以检测和定量特定基 因的表达水平,帮助解析基因功 能。
细胞株鉴定
PCR技术可用于验证和鉴定细胞 株是否为纯种,以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
基因克隆
PCR技术可以在研究中克隆和扩 增特定的基因序列,为后续研究 提供材料。
PCR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
病原检测
PCR技术可以迅速检测出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为精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pcr的原理应用领域

pcr的原理应用领域

PCR的原理应用领域1. 引言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农业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PCR能够在体外迅速扩增DNA序列,从而获得足够多的试样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重点介绍PCR的原理和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

2. PCR的原理PCR是一种通过体外复制DNA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步骤:变性(denaturation)、退火(annealing)和延伸(extension)。

2.1 变性首先,将待扩增的DNA样品加热至高温,使其双链DNA分离为单链,即变性。

这一步骤通常在94-98摄氏度进行,以保证DNA的完全变性。

这样做是为了使得DNA的两个链分开,以便于后续的扩增。

2.2 退火在退火阶段,将体系中加入引物(primers),引物是长度为15-30个碱基的寡聚核苷酸。

引物在退火时与目标DNA序列上的互补序列结合,将DNA分子的两个链连接在一起。

引物的结合是朝向目标序列两侧延伸的。

2.3 延伸经过退火后,一个热稳定的DNA聚合酶(如Taq聚合酶)加入到体系中。

DNA聚合酶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下,沿着引物向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DNA互补的新链。

该延伸过程称为扩增,它是通过循环多轮变性、退火和延伸步骤的方式进行的。

3. PCR的应用领域PCR的高效、快速、精确的扩增特性使其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PCR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3.1 生物医学研究PCR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多个方面,例如:•基因表达研究:通过扩增目标基因的cDNA,可以进一步研究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突变检测:PCR可以快速检测基因中的突变,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突变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基因克隆:PCR可以扩增目标DNA序列,方便进行基因克隆和构建重组DNA;•DNA测序:PCR可以扩增DNA片段,为后续的DNA测序提供足够的模板。

PCR技术及应用

PCR技术及应用

2、引物的设计: 引物包括两条,即5/端引物和3/端引物。 引物决定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和长度
引物设计的基本要求: (1)引物长度: 15~30 nucleotides (2)碱基的分布尽可能随机,避免出现嘌 呤或嘧啶碱基的堆积现象。 No GGG or CCC at 3’-end (G+C) 45%~ 55% Tm=4(G+C)+2(A+T)
(3)dNTP 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 浓度降低
5)镁离子浓度 TaqDNA聚合酶的激活剂 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 的影响;在一般的 PCR反应中,各种NTP浓 度为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2.0 mmol/L为宜;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 特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 不够,使反应产物减少。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 1985年,美国PE-Cetus公司的Mullis等人发明了 聚合酶链反应(PCR)
• 基本原理是在试管中模拟细胞内的DNA复制
• 最初采用E-coli DNA聚合酶进行PCR,由于该酶 不耐热,使这一过程耗时,费力,且易出错 • 耐热DNA聚合酶的应用使得PCR能高效率的进行, 随后PE-Cetus公司推出了第一台PCR自动化热循 环仪 • 1993年,Mullis等因此项技术获诺贝尔化学奖
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 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
复制的起始
3
5 3
引物
5
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
复 制 过 程 简 图

PCR技术及应用

PCR技术及应用
PCR技术及其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是用一对寡聚DNA 作为引物,通过加温变性-退火-延伸(DNA合成) 这一周期的多次循环,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 由于这种扩增产物是以指数形式积累的,经25~30 个循环后,扩增倍数可达106。

中国的状况 1991年出现三个水浴锅+机械手的原始PCR仪(华美,复日等) 现在以半导体(Peltier板)制冷式为主(杭州博日,上海天呈, 厦门安普 利等)
耐高温DNA聚合酶的种类
Taq
DNA聚合酶 Tth DNA聚合酶 Pfu DNA聚合酶
Tfl
(Thermus aquaticus,Cetus/Roche)
目前,TALEN 已经成功应用于酵母、 哺乳动
物和植物的位点特异性基因打靶,与锌指核酸 酶系统相比有较大的应用优势,但仍然有些问 题需要解决,例如:脱靶效应、TALEN 与基因 组进行特异结合与染色体位置及邻近序列有关 等。
3. CRISPR /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充满梦想却幻灭的ZFN:
难以完全找到匹配的3连子锌指; • Off-target 严重 • 美国加州大学Dave Segal教授说: “ With zinc fingers, we have to let the DNA tell us where we target”。

2. TALEN 基因组编辑技术
PCR不只是一个方法改进
Mullis的上司有句“名言”,“我们
要扩增这么多DNA样品有什么用”。 到了1991,Cetus公司以3亿美元的 转让费将PCR相关专利转让给瑞士 Hoffman LaRoche公司,并在此后 的经营中又获得了数亿美元的分红。 Mullis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PCR和DNA重组技术一样意义深远。

pcr技术原理及应用

pcr技术原理及应用

pcr技术原理及应用PCR技术原理及应用。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重要方法,它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其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法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却十分广泛。

本文将介绍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

PCR技术主要涉及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首先,DNA双链在高温下变性,使其分离成两条单链。

然后,引物(primers)与目标DNA序列特异性结合,通过退火使引物与DNA序列结合。

最后,DNA聚合酶在适当的温度下延伸引物,合成新的DNA链。

这样,一轮PCR反应就完成了,产生了两个与原始DNA片段相同的DNA分子。

连续进行多轮PCR反应,可以迅速扩增目标DNA片段。

PCR技术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领域,PCR技术被广泛用于克隆基因、检测基因突变、建立DNA指纹图谱等。

通过PCR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感兴趣的DNA片段,为基因功能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在医学诊断领域,PCR技术被用于检测病原体、诊断遗传疾病和肿瘤等。

例如,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出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对传染病的快速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分子诊断,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突变来诊断遗传性疾病和肿瘤。

在法医学领域,PCR技术被广泛用于DNA鉴定。

通过PCR技术,可以从犯罪现场的血迹、唾液等样本中提取DNA,并进行扩增和分析。

这种DNA鉴定技术已成为破案的重要手段,对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生物工程领域,PCR技术被用于基因工程、转基因作物的检测等。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扩增目标基因,为基因克隆、基因工程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结。

PCR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DNA扩增方法,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法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pcr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应用1. PCR技术简介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它可以迅速复制DNA片段,从而扩增目标DNA的数量,使其在实验中更容易检测。

2. PCR技术的原理PCR技术基于DNA的复制原理,通过不断重复一系列步骤,使少量的DNA样本扩增为大量的DNA。

其重要步骤包括:2.1 反应液的制备PCR反应液主要包括DNA模板、引物、酶和缓冲液等。

其中引物是用于定向扩增目标DNA片段的两段短DNA序列,酶则是催化DNA复制反应的聚合酶。

2.2 Denaturation(变性)PCR反应开始时,将反应液加热至高温(通常为94-98°C),使DNA双链分离为两条单链。

2.3 Annealing(退火)反应温度降至合适的温度(通常为50-65°C),使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的互补碱基序列结合,形成引物-模板复合物。

2.4 Extension(延伸)温度升高至适宜的反应温度(通常为68-72°C),聚合酶开始复制引物与模板之间的DNA序列。

这个步骤会在每一对引物的目标DNA序列之间扩增新的DNA 链。

3. PCR技术的应用PCR技术有许多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基因检测与诊断PCR技术可以用于基因检测和诊断。

通过扩增目标基因的特定片段,可以检测出基因突变或重排等变化,从而对某些遗传病进行早期诊断。

3.2 DNA测序PCR技术在DNA测序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DNA样本,从而方便后续测序分析。

3.3 生物学研究PCR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可以利用PCR技术对基因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基因调控机制;也可以用于克隆基因、获得特定基因的突变体或进行基因敲除等。

3.4 法医学PCR技术在法医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PCR技术可以从犯罪现场的DNA样本中扩增出嫌疑人的DNA,进行DNA比对分析,以确定嫌疑人身份。

pcr的原理和主要应用

pcr的原理和主要应用

PCR的原理和主要应用1. PCR的原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以在体外迅速扩增目标DNA序列。

PCR的原理基于DNA聚合酶在体外复制DNA的能力,通过循环反应,可以从一小段DNA模板扩增出大量目标DNA片段。

PCR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变性、引物结合和延伸。

1.1 变性PCR反应开始时,将PCR反应体系加热至95℃,使DNA双链解开,得到两条单链DNA。

1.2 引物结合将PCR反应体系降温至目标DNA片段的引物结合温度,引物能够特异性地与目标DNA的两端结合。

引物是由两个无定序核苷酸组成,一个与目标DNA的一条链上的末端互补,另一个与另一条链上的末端互补。

1.3 延伸加入DNA聚合酶和四种脱氧核苷酸(dNTPs),温度升高至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D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逐渐合成新的DNA链。

此步骤的温度通常在72℃左右。

经过多次循环,可以扩增出大量目标DNA片段。

2. PCR的主要应用PCR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PCR的主要应用。

2.1 基因克隆PCR可以扩增出目标基因的DNA片段,并通过连接酶和质粒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基因的克隆。

基因克隆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制备重组蛋白等重要实验手段。

2.2 基因检测PCR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与否。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可以选择性地扩增目标基因的DNA片段。

这种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检测、疾病相关基因的筛查等。

2.3 遗传多态性分析PCR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通过选择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出基因座上的多种等位基因,通过分析扩增产物的长度或序列,可以确定个体在某个基因座上的基因型。

2.4 表达定量PCR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或条件下的表达量。

通过选择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出目标基因的DNA片段,通过比较扩增产物的数量,可以推断出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量。

2.5 病原体检测PCR技术在疾病的快速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述pcr技术及临床应用

简述pcr技术及临床应用

简述pcr技术及临床应用
PCR 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在变性步骤中,双链 DNA 被加热至高温,分离成两条单链;在退火步骤中,引物与单链 DNA 结合,形成局部双链;在延伸步骤中,DNA 聚合酶以单链 DNA 为模板,沿着 5'到 3'方向合成新的 DNA 链。

PCR 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快速性,因此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疾病诊断:PCR 技术可用于检测病原体的 DNA 或 RNA,如病毒、细菌、真菌等,从而帮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2. 遗传疾病检测:PCR 技术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缺失、重复等,有助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和筛查。

3. 肿瘤诊断和治疗:PCR 技术可用于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表达水平等,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 法医鉴定:PCR 技术可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法医领域。

总之,PCR 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基因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PCR 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简述PCR的原理及步骤及应用

简述PCR的原理及步骤及应用

简述PCR的原理及步骤及应用1. 原理介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方法。

PCR的原理基于DNA的复制过程,在体外通过特定的温度变化和DNA材料,利用DNA聚合酶酶活产生大量的特定DNA片段。

2. 步骤说明PCR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反应液配置PCR反应需要将DNA模板、引物以及其他反应条件组分混合在一起,构成所需的反应体系。

具体反应组分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2.2 Denaturation(变性)通过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到95°C,将DNA双链解开,得到两条单链的DNA模板。

此步骤通常持续30秒至1分钟。

2.3 Annealing(退火结合)将反应体系温度降至一定的温度(通常为50-65°C),使引物与DNA模板特异性结合。

引物是设计用来启动DNA的合成过程,其序列应与目标序列互补。

此步骤时间一般为30秒至1分钟。

2.4 Extension(延伸合成)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DNA聚合酶的最适合活性温度(通常为72°C),使DNA聚合酶可以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新的DNA链。

此步骤时间取决于所需扩增的DNA片段大小,一般为1-5分钟。

2.5 循环反应上述三个步骤被循环重复进行多次(通常40次以上),使DNA模板得到多轮扩增,产生大量目标DNA片段。

3. 应用领域PCR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1 基因检测与诊断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诊断一系列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肿瘤、染色体异常等。

通过扩增特定的基因片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检测和确诊。

3.2 DNA克隆PCR技术可以扩增指定DNA片段,为后续的克隆工作提供原料。

通过PCR扩增得到的目标片段可以通过连接酶进行连接,构建目标基因克隆。

3.3 基因突变分析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目标基因的特定片段,检测基因中的变异或突变。

PCR技术及其应用

PCR技术及其应用
• 1993年,Mullis因此项技术获诺贝尔化 学奖
• PCR过程 • PCR反应条件 • PCR的特点 模拟DNA的体内复制过程,即利用DNA聚合酶在体外条件下,催化一
PCR的基本原理
对引物间的特异DNA片段合成。 PCR技术基本原理 : 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
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
申红
基础医学教研室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无细胞的分子克隆法)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 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 快速、 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 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
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
复制的模板。
变性温度与时间:
• 变性温度低,解链不完全是导致PCR失败的 最主要原因 • 一般93℃~94℃lmin足以使模板DNA变性
–若低于93℃则需延长时间 –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对酶的活性有 影响。
模板DNA 94℃
② 退火(annealing)
在低温条件下(40~ 65℃),使加入的
延伸温度与时间:
• Taq DNA聚合酶的生物学活性: 70~80℃ 150核苷酸/S/酶分子 70℃ 60核苷酸/S/酶分子 55℃ 24核苷酸/S/酶分子
延伸温度与时间:
• 延伸温度:一般选择在70~75℃之间
–常用温度为72℃ –过高的延伸温度不利于引物和模板的结合。
• 延伸反应时间:根据待扩增片段长度而定
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加热至93℃左右后,成为单链, 与引物结合,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温度降至 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 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 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 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

PCR技术及其应用

PCR技术及其应用
程度; • 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需经离子交换HPLC进行纯化。
• 引物在反应中的浓度要一致。如果引物浓度较大,在PCR产物检 测时,在溴酚兰前面可以看到1条引物带(由于前后引物等大小)。 如果引物太少,使得非特异性扩增发生,从而出现杂带。不同试 验对浓度的要求也不一样,而引物浓度大对特异性PCR的结果影 响不大,但是会造成试剂的浪费;
重n 循复环次数30轮后
第4轮扩增第5轮2扩3增0=1,0第763轮,扩增741,824 实际拷贝数=(1+x)n X 平均效率,约为0.85 n 循环次数
• PCR反应条件
PCR反应的特点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 灵敏度高
1. 皮克(pg=10-12)量级扩增到微克(10-6g)水平;
⑤ 引物3’末端碱基一般应与模板DNA严格配对,并且3`末端 为G、C或T时引发效率较高。
⑥ 引物5’末端碱基可不与模板DNA匹配,可添加与模板无关 的序列(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ATG起始密码子 或启动子序列等),便于克隆和表达,但其保护碱基有一定 的要求。
⑦ 引物的碱基顺序不能与非扩增区有同源性。
特定DNA片段
二、PCR的基本原理
• PCR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在模板DNA、引物和4种脱氧核苷酸 存在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
• PCR的基本步聚 1、变性 (Denaturation) :通过加热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双链解离形成 单链DNA 。 2、退火 (Annealing) :当温度突然降低时,反应体系中引物和其互补的DNA 模板在局部形成杂交链。 3、延伸 (Extension ):在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苷酸(dATP、dCTP、dGTP、 dTTP)及Mg2+存在条件下,5’→3’的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始点的DNA链延伸 反应。 •这种热变性-复性-延伸的过程就是一个PCR循环,PCR就是在合适条件下 的这种循环的不断重复。

PCR的原理与应用

PCR的原理与应用

PCR的原理与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分析、基因定量和DNA克隆等领域。

PCR技术的原理是在体外模拟DNA复制过程,通过酶的作用使特定的DNA区域进行扩增,从而产生大量的目标DNA序列。

首先,PCR反应的起始步骤是将待扩增DNA样品变性,即将DNA加热至92-98°C,使其双链DNA解开成两条单链DNA。

这个步骤通过破坏氢键使DNA双链解开,并使其成为单链模板。

其次,PCR反应中的关键步骤是温度退火。

PCR反应需要用一组特异性引物来定义目标位点,在变性后的DNA模板上进行体外引物与模板的杂交。

PCR反应通过缩温至较低的56-65°C,使引物与目标序列的3'末端碱基碱性互补杂交,从而标记出目标位点。

最后,PCR反应中的延伸步骤通过DNA聚合酶催化,将由引物标记的目标序列在温度较高的72°C下进行扩增。

在此步骤中,DNA聚合酶以引物为起始位点,在模板DNA上继续合成互补链。

这样,每次循环,目标DNA序列就会被复制并扩增,从而形成指数级增加的目标序列。

PCR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测序:PCR技术是基因测序的一项基础技术,通过对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在测序前提供更多的DNA材料。

2.基因突变分析: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DNA序列中的基因突变。

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扩增目标序列,然后进行测序或其他分析方法,可以确定基因是否存在突变。

3.基因定量:PCR技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特定基因的拷贝数。

这在疾病诊断、基因表达研究和肿瘤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

4.DNA克隆:PCR技术可以扩增特定的DNA序列,并用于将目标DNA 插入到载体中。

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制备大量的目标DNA,以用于分析、测序或转基因等研究。

5.病原体检测: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病原体的特定DNA序列,从复杂的样品中检测并鉴定病原体。

PCR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

PCR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

PCR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1. PCR的原理介绍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用于快速从DNA样本中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技术。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基里和米利斯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并且因其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检测和诊断等领域。

PCR的基本原理是利用DNA聚合酶来从DNA模板的两条单链DNA的3’末端为起始点,通过加热(变性)、退火(退火温度为引物特异性的一部分)和延伸(DNA聚合酶的活性)三个步骤的循环反复扩增目标DNA片段。

每个循环被称为一个PCR循环,理论上,每个PCR循环都可以使目标DNA片段的数量加倍,从而在几个小时内可以快速扩增到数百万个拷贝。

2. PCR的应用2.1 DNA序列分析PCR技术可用于DNA序列分析,包括基因测序、基因突变检测等。

通过PCR扩增产生的DNA片段可以被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例如通过与测序技术结合,可以确定目标DNA片段的序列,从而帮助揭示基因功能和病因。

2.2 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CR技术在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PCR扩增特定基因中的突变位点,可以快速检测出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和遗传咨询等领域。

2.3 DNA指纹分析PCR技术广泛应用于DNA指纹分析中。

通过PCR扩增DNA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可以获得目标区域的遗传多态性信息,用于个体识别、刑事侦查、亲子关系鉴定等领域。

PCR扩增的STR片段可以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分离和分析。

2.4 基因工程与基因克隆PCR技术是基因工程和基因克隆的基础技术之一。

通过PCR扩增目标基因的DNA 片段,可以在无需使用传统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和连接的情况下,快速制备目标基因的DNA片段,用于植入到质粒载体中,实现基因的插入和克隆等操作。

3. 总结PCR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可靠的特点,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法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循环次数
重复30轮后 第4轮扩增 第5轮扩增 第6轮扩增 30=1,073,741,824 2 实际拷贝数=(1+x)
n X 平均效率,约为0.85 n 循环次数
Target Amplification
No. of
1 cycle = 2 Amplicon
No. Amplicon Copies of Target
End of the 1st PCR Cycle –
Results in two copies of target sequence
每完成一 个循环需 2~4分钟, 2~3小时 就能将待 扩目的基 因扩增放 大几百万 倍。
模板DNA 第1轮扩增 第2轮扩增
PCR的基本原理
理想拷贝数=2n
PCR反应条件 PCR过程 第3轮扩增 PCR的特点
三、PCR反应程序
(1)变性
使双链DNA解链为单链 95℃ 20-30秒
(2) 退火
温度由引物长度和GC含量决定。 增加温度能减少引物与模板的非特异性结合; 降低温度可增加反应的灵敏性。
(3)延伸
70-75 ℃ 延伸时间由扩增片段长度决定
(4)循环次数
主要取决于模版DNA的浓度 一般为25-35次 次数过多:扩增效率降低,错误掺入率增加
100
酶 80 活 性 60
40
(%)
2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94℃
55℃
72℃
PCR循环
Kary B. Mullis <<The Unusual Origi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98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列PCR 为十余项重大科 学发明之首,比喻1989年为PCR爆炸年 Mullis荣获199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Cycles
2 cycle = 4 Amplicon
1 2 3 4 5
2 4 8 16 32 64 1,048,576
3 cycle = 8 Amplicon
4 cycle = 16 Amplicon
5 cycle = 32 Amplicon
6 cycle = 64 Amplicon
6 20
7 cycle = 128 Amplicon
PCR反应中的注意事项
(一)防止污染
试剂小量分装 吸头及EP管一次性使用 器皿及工作区域要分开,无菌操作
(二)设立对照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阳性模板 阴性模板
试剂对照:
除模板外的所有组分
第八章 PCR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节 PCR产物的克隆
一、在PCR 产物两端添加限制性酶切位点
为了使 PCR 产物能够方便的装载到克隆载 体上,可在扩增的过程中在其两端添加限 制性酶切位点
④ Pwo DNA 聚合酶
Pwo DNA 聚合酶来自 Pyrococcus woesei (BM),大小为 90kDa ,由原德国宝灵曼公 司开发。 在 100℃ 的半衰期大于 2 小时,出错率低。是 使用较多的具有 3'-5' 外切活性的且具有高保真 度的 PCR 酶。
⑤ Pfu DNA 聚合酶
⑦引物的碱基顺序不能与非扩增区有同源性。
4. 模板
单、双链DNA均可。
不能混有蛋白酶、核酸酶、DNA聚合酶抑 制剂、DNA结合蛋白类。
用人类或哺乳动物基因组 DNA 进行扩增时, 一般使用 1μg DNA
以酵母菌、细菌、质粒和 M13 噬菌体噬菌斑 的 DNA 作模板时,分别需要 10ng,1ng,1pg 和 1% 噬菌斑。
PCR Cycle - Step 3 -
At 72 o C Taq DNA polymerase catalyses primer extension as complementary nucleotides are incorporated
③引物的延伸: DNA模板--引物 结合物在 Taq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以 dNTP为反应原 料,靶序列为模 板,按碱基配对 与半保留复制原 理,合成一条新 的与模板DNA 链。
第八章 PCR技术及其应用
PCR技术的建立
① Khorana(1971)等提出在体外经 DNA变性,与适当引物杂交,再用 DNA聚合酶延伸,克隆DNA的设 想—―修复复制”
但由于测序和引物合成的困难,以 及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发明使克 隆基因成为可能,所以,Khorana的 设想被人们遗忘了……
“我不大喜欢动手,我宁肯不动手,我不喜欢做费力的事。作为 一个发明家,重要的一点是为解决某些问题而尽力设计一个简 捷的动手方案。”这是PCR的发明者Mullis在1991年对《研究 与发展》杂志(R&D)记者说的一番话
第八章 PCR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节 PCR技术原理和 工作方式
一、PCR的基本原理
PCR Cycle - Step 1 - Denaturation Template DNA by Heat (95oC)
Target Sequence
Target Sequence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 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 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5. DNA聚合酶
① Taq DNA 聚合酶
来自嗜热古细菌的嗜热水生菌(Thermus aquaticus), Taq DNA 聚合酶分子量大小为 94kDa ,为单分子酶,在 75℃ 活性最强。 具有 5’-3’ 合成活性和 5’-3’ 外切活性 , 但是无 3’-5’ 外切活性。
由于没有 3'-5' 外切活性,在扩增过程中有 8.911x10 -5 的错配几率。
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
首先待扩增DNA• 板加热变性解链,随之将反 模 应混合物冷却至某一温度,这一温度可使引物 与它的靶序列发生退火,再将温度升高使退火 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得以延伸 这种热变性-复性-延伸的过程就是一个PCR循 环,PCR就是在合适条件下的这种循环的不断 重复。
PCR原理示意图
有些缓冲液中还加入一些添加剂和共溶剂可降 低错配率,提高富含 G+C 模板的扩增效率。
Mg2+
Mg2+是DNA聚合酶的激活剂。
Mg2+浓度过低会使Taq酶活性丧失、PCR产量 下降; Mg2+过高影响反应特异性。 Mg2+可与负离子结合,所以反应体系中dNTP、 EDTA等的浓度影响反应中游离的Mg2+浓度。 一般以 MgCl2 的形式提供,标准浓度为 1.5mM 。 Mg2+ 浓度的高低会影响扩增的特异 性和产率

1983年,Mullis发明了PCR技术,使Khorana的设想得到实现
Mullis的构思
引物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引物
特定DNA片段
94℃变性
50-65℃退火
XX℃延伸
94℃Βιβλιοθήκη 55℃37℃③1988年Saiki等将耐热DNA聚合酶(Taq)引入了PCR技术
Taq DNA聚合酶(thermus aquaticus)
在 95℃ 的半衰期为 40 分钟。 启动 PCR 反应的能力很强,聚合速度快,在 72℃ 的聚合速度为每秒 30-100 碱基。
② Tth DNA 聚合酶
Tth DNA 聚合酶来自嗜热热细菌(Thermus thermophilus)HB8 ,由 Promega 公司开发成商 品。 Tth DNA 聚合酶分子量为 94kDa ,在 74℃ 进 行扩增,在 95℃ 的半衰期为 20 分钟。 在 Mg2+ 存在条件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DNA , 而在 MnCl2 存在下可以 RNA 为模板合成 cDNA 。
2. dNTP
脱氧核苷三磷酸是 DNA 合成的底物
标准的 PCR 反应体系中含有等摩尔浓度的 4 种 dNTP ,终浓度一般为 200mM(即饱和浓度) 浓度过高易产生错误碱基的掺入,浓度过低则 降低反应产量
dNTP可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度 下降,影响DNA聚合酶的活性。
3. 引物
③G/C和A/T碱基均匀分布, G+C含量在40~60% 之间,引物碱基序列尽可能选择碱基随机分布,避 免出现嘌呤或嘧啶连续排列。
④要避免两个引物间特别是3`末端碱基序列互补 以及同一引物自身3`末端碱基序列互补的,使它 们不能形成引物二聚体或发卡结构。 ⑤引物3`末端碱基一般应与模板DNA严格配对, 并且3`末端为G、C或T时引发效率较高。 ⑥引物5`末端碱基可不与模板DNA匹配,可添加 与模板无关的序列(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 列、ATG起始密码子或启动子序列等),便于克隆 和表达,但其保护碱基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可在高温下做 RT-PCR 、反转录和引物延伸 (primer extension)反应, 避免 RNA 反转录过程中 形成的二级结构。
③ Vent DNA 聚合酶
Vent DNA 聚合酶是从由火山口分离的嗜热球 菌 Thermococcus litoralis 中分离的第一个具有 3’-5’ 外切活性的高温 DNA 聚合酶,由 New England Blabs 公司开发出商品。 酶分子为 85kDa ,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在 100℃(使用 MgSO4)时,其半衰期为 1.8 小 时。
Pfu DNA 聚合酶来自激烈热球菌 具有理想的扩增保真度,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具有 3'-5' 外切活性的 PCR 酶。
⑥ 商用混合酶
为了提高扩增的保真度或扩增较长的 DNA 片 段,将 Taq DNA 聚合酶的强启动能力和具有 3'-5' 外切活性的高温 DNA 聚合酶的高持续活 性和校正功能结合起来,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