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及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及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根底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安康〞处于首要位置。
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安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及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安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安康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根底。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及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根底。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及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安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根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安康。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及保健的根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安康做好准备。
.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平安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根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及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
课程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1.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3.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课程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相互衔接的关系,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保健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存进学生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确定教学内容和分配课时时,应留有机动时间,以便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各单元的基本要求:绪论:要求:了解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明确研究的内容.第一单元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要求:熟悉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功能;能描述幼儿各系统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保健要求;能在幼儿园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以维护和促进幼儿的正常发育;能对家长进行初步的幼儿生理保健方面的宣传.第二单元幼儿的生长发育要求:掌握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熟悉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因素;依据所学知识,能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教养建议.第三单元幼儿的营养及膳食要求:掌握与幼儿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学基础知识;理解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了解婴儿喂养的方法和应注意问题;理解幼儿膳食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托幼机构膳食卫生的要求;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促进幼儿、自身及家人的营养健康;能够为幼儿合理搭配膳食,能进行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管理.第四单元幼儿疾病的预防要求:掌握幼儿疾病的早期症状,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做到早发现疾病;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及其预防;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能在实际中进行应用.第五单元幼儿的安全与急救要求:了解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能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明确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并能具体实施;掌握幼儿常见意外发生后的处理方法,能对发生的意外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第六单元幼儿集体卫生保健要求:了解制定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意义和依据;熟悉并掌握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的各项内容;能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能运用所学分析评价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方面的实施情况.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绪论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第一单元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第一节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概述二、幼儿运动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二节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概述二、幼儿呼吸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三节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概述二、幼儿循环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四节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概述二、幼儿消化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五节泌尿系统一、泌尿系统概述二、幼儿泌尿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六节感觉器官一、感觉器官概述二、幼儿感觉器官特点及保育第七节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概述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八节免疫系统一、免疫系统概述二、幼儿免疫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九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概述二、幼儿神经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十节生殖系统一、生殖系统概述二、幼儿生殖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二单元幼儿的生长发育第一节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二、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第二节幼儿体格发育的测量、评价一、评价幼儿体格发育的指标及测量二、幼儿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及方法第三单元幼儿的营养及膳食第一节幼儿的营养需求一、能量二、宏量营养素三、微量营养素四、其它膳食成分第二节幼儿膳食一、婴儿膳食二、幼儿膳食三、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第四单元幼儿疾病的预防第一节幼儿疾病的早发现一、幼儿疾病的早期症状二、幼儿疾病症状的初步判断第二节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一、与营养有关的疾病二、与五官有关的疾病三、消化道疾病四、呼吸道疾病五、皮肤病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一、传染病概述二、以空气飞沫为主传播的传染病三、以消化道为主传播的传染病四、其它传播方式的传染病第四节常用护理方法一、测体温及物理降温法二、数脉搏、观察呼吸频率三、喂药及滴药四、热敷法五、简易通便法选学: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一、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二、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第五单元幼儿的安全与急救第一节托幼机构的安全一、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二、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第二节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小外伤、鼻出血、异物、烧烫伤、骨折、惊厥、晕厥、脱臼、中暑、冻伤、人工呼吸等第六单元幼儿集体卫生保健第一节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一、体格检查制度二、预防接种制度三、隔离制度四、消毒制度五、环境卫生制度第二节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制度一、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的意义及依据二、一日生活制度的实施原则三、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选学: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一、托幼机构的建筑卫生二、托幼机构的设备卫生四、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课,所以无法开设先修课程.但学生通过初高中生物的学习,已了解了人体生理和营养学基础的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生活经验,如:预防疾病的一般方法、常见病的基本特点、一般性护理知识及技术、体检的基本项目及方法等.因此具备了学习此门课的知识条件.五、教学方法要求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训练习与幼儿园见习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力争创设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实训练习:采用情景模拟操作法、小组合作练习等方法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园见习:布置给学生见习任务,要求他们在见习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研究,并以文字及视频方式记录,见习返校后对任务进行汇报和讨论;见习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可采用现场教学法.六、考核形式与标准课程考核应该起到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本课程考核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操作部分;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1.过程性评价: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四次考核,理论知识占两次,形式为小测或调查分析报告等,权重为25%,实训项目占两次,形式为模拟操作或提交作品,权重为25%.2.终结性评价:期末进行综合性的理论和实训项目考核,权重分别为20%和25%.理论考核的方式为闭卷书面考试,实训项目的考核为学生在给定的项目中自选内容并独立完成,以视频方式提交.3.学习态度的评价:根据学生出勤、听讲状态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权重为5%.该课程总成绩的组成:平时理论考核25%+实训项目考核25%+期末理论考核20%+实训综合考核25%+学风5%=100分.60分为及格.。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1.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
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
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与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与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与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
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
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中职《幼儿保健与卫生》教案(全)
中职《幼儿保健与卫生》教案(全)一、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引导中职学生全面了解幼儿保健与卫生知识,提高他们对幼儿健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幼儿保健与卫生概述- 幼儿保健与卫生的概念- 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幼儿常见的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2. 健康生活惯培养- 饮食均衡与营养补充- 睡眠和休息的重要性- 个人卫生的养成3. 常见疾病及防治- 婴幼儿感冒及治疗- 儿童疫苗接种与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 特殊幼儿护理- 过敏性体质儿童的护理-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管理三、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程中的案例应对问题并分享思考- 视频观看:观看相关幼儿保健与卫生的视频素材,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游戏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学生对幼儿保健与卫生知识的理解四、教学评估本教案将进行以下教学评估:- 小组展示:学生小组根据课程内容展示相关主题、案例分析等- 个人回答问题:随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书面作业:作业包括根据教材和课堂讨论的内容撰写反思总结五、教学资源- 教材:《幼儿保健与卫生》教材(根据学校选择的教材进行指导)- 视频素材:幼儿健康和卫生相关的视频素材- 外部资源: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六、教学措施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教师示范:教师将示范正确的幼儿护理方法和做好个人卫生的示范操作-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幼儿保健与卫生的实际应用-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如健康餐食制作、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等七、教学安排本教案共设有10节课,每节课45分钟,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幼儿保健与卫生概述- 第二课:健康生活惯培养- 第三课:健康餐食制作- 第四课:儿童疫苗接种与预防- 第五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六课:过敏性体质儿童的护理- 第七课:儿童常见疾病及治疗- 第八课:学龄前儿童的情绪管理- 第九课: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第十课:教学评估和总结八、参考书目- 《幼儿保健与卫生》教材参考书目- 《幼儿护理与卫生教程》张明著- 《幼儿保健和卫生知识百科全书》陈凡编著以上是中职《幼儿保健与卫生》教案的详细内容和安排。
中职《幼儿卫生与健康保健》教案(全)
中职《幼儿卫生与健康保健》教案(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卫生与健康保健的重要性。
2.研究掌握幼儿日常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幼儿卫生与健康保健的概念和意义。
2.幼儿身体基本构造与发育特点。
3.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
4.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5.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
1.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
2.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策略的研究。
四、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小组合作研究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
3.讨论和互动答疑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资源
1. 幻灯片或投影仪。
2. 课堂实物示范。
七、评价与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培养他们的自我卫生保健能力。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加强互动交流。
在评价阶段,可以通过小测验和观察记录的方式,对幼儿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估,并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过程。
以上为中职《幼儿卫生与健康保健》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1.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3.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课程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相互衔接的关系,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保健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存进学生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确定教学内容和分配课时时,应留有机动时间,以便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各单元的基本要求:绪论:要求:了解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明确研究的内容;第一单元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要求:熟悉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功能;能描述幼儿各系统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保健要求;能在幼儿园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以维护和促进幼儿的正常发育;能对家长进行初步的幼儿生理保健方面的宣传;第二单元幼儿的生长发育要求:掌握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熟悉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因素;依据所学知识,能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教养建议;第三单元幼儿的营养及膳食要求:掌握与幼儿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学基础知识;理解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了解婴儿喂养的方法和应注意问题;理解幼儿膳食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托幼机构膳食卫生的要求;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促进幼儿、自身及家人的营养健康;能够为幼儿合理搭配膳食,能进行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管理;第四单元幼儿疾病的预防要求:掌握幼儿疾病的早期症状,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做到早发现疾病;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及其预防;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能在实际中进行应用;第五单元幼儿的安全与急救要求:了解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能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明确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并能具体实施;掌握幼儿常见意外发生后的处理方法,能对发生的意外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第六单元幼儿集体卫生保健要求:了解制定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意义和依据;熟悉并掌握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的各项内容;能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能运用所学分析评价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方面的实施情况;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绪论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第一单元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第一节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概述二、幼儿运动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二节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概述二、幼儿呼吸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三节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概述二、幼儿循环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四节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概述二、幼儿消化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五节泌尿系统一、泌尿系统概述二、幼儿泌尿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六节感觉器官一、感觉器官概述二、幼儿感觉器官特点及保育第七节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概述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八节免疫系统一、免疫系统概述二、幼儿免疫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九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概述二、幼儿神经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十节生殖系统一、生殖系统概述二、幼儿生殖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二单元幼儿的生长发育第一节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二、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第二节幼儿体格发育的测量、评价一、评价幼儿体格发育的指标及测量二、幼儿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及方法第三单元幼儿的营养及膳食第一节幼儿的营养需求一、能量二、宏量营养素三、微量营养素四、其它膳食成分第二节幼儿膳食一、婴儿膳食二、幼儿膳食三、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第四单元幼儿疾病的预防第一节幼儿疾病的早发现一、幼儿疾病的早期症状二、幼儿疾病症状的初步判断第二节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一、与营养有关的疾病二、与五官有关的疾病三、消化道疾病四、呼吸道疾病五、皮肤病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一、传染病概述二、以空气飞沫为主传播的传染病三、以消化道为主传播的传染病四、其它传播方式的传染病第四节常用护理方法一、测体温及物理降温法二、数脉搏、观察呼吸频率三、喂药及滴药四、热敷法五、简易通便法选学: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一、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二、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第五单元幼儿的安全与急救第一节托幼机构的安全一、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二、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第二节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小外伤、鼻出血、异物、烧烫伤、骨折、惊厥、晕厥、脱臼、中暑、冻伤、人工呼吸等第六单元幼儿集体卫生保健第一节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一、体格检查制度二、预防接种制度三、隔离制度四、消毒制度五、环境卫生制度第二节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制度一、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的意义及依据二、一日生活制度的实施原则三、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选学: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一、托幼机构的建筑卫生二、托幼机构的设备卫生四、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课,所以无法开设先修课程;但学生通过初高中生物的学习,已了解了人体生理和营养学基础的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生活经验,如:预防疾病的一般方法、常见病的基本特点、一般性护理知识及技术、体检的基本项目及方法等;因此具备了学习此门课的知识条件;五、教学方法要求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训练习与幼儿园见习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力争创设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实训练习:采用情景模拟操作法、小组合作练习等方法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园见习:布置给学生见习任务,要求他们在见习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研究,并以文字及视频方式记录,见习返校后对任务进行汇报和讨论;见习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可采用现场教学法;六、考核形式与标准课程考核应该起到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本课程考核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操作部分;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1.过程性评价: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四次考核,理论知识占两次,形式为小测或调查分析报告等,权重为25%,实训项目占两次,形式为模拟操作或提交作品,权重为25%;2.终结性评价:期末进行综合性的理论和实训项目考核,权重分别为20%和25%;理论考核的方式为闭卷书面考试,实训项目的考核为学生在给定的项目中自选内容并独立完成,以视频方式提交;3.学习态度的评价:根据学生出勤、听讲状态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权重为5%;该课程总成绩的组成:平时理论考核25%+实训项目考核25%+期末理论考核20%+实训综合考核25%+学风5%=100分;60分为及格;。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
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卫生与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尚不完善,免疫系统也较为脆弱,因此,给予他们正确的卫生与保健教育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了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关注婴幼儿的卫生与保健问题。
首先,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强调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在教学大纲中,个人卫生包括了洗手、刷牙、洗澡等方面。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洗手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刷牙可以保护口腔健康,洗澡可以清洁皮肤。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教育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他们自己动手保护自己的能力。
其次,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还强调了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婴幼儿的身体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婴幼儿的饮食卫生。
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了食品的选择、储存和烹饪等方面。
教师和家长应该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同时,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卫生,避免细菌的繁殖。
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应该教育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垃圾食品的摄入。
除了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还强调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婴幼儿所处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了室内外环境的清洁、通风和消毒等方面。
教师和家长应该定期清洁婴幼儿所使用的玩具、床上用品等物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消毒婴幼儿所使用的餐具和奶瓶等物品。
此外,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还强调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
教师和家长应该教育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锻炼、充足睡眠等,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应该教育婴幼儿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导致的副作用。
总之,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的出台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婴幼儿的卫生与保健问题。
【卫生】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关键字】卫生《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
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2、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总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大纲一、导言1.1 目的和意义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健能力。
1.2 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各级各类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日常卫生保健知识,包括常见疾病预防、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等;(2)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饮食卫生;(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基本急救知识。
2.2 能力目标(1)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2)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2.3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态度;(2)树立预防意识,自觉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三、教学内容3.1 日常卫生保健知识(1)洗手的正确方法;(2)饮食卫生常识;(3)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4)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3.2 饮食营养(1)食物的营养价值;(2)合理膳食的概念;(3)餐桌礼仪。
3.3 紧急情况下的基本急救知识(1)受伤后的紧急处理;(2)烧伤、跌打、窒息等常见意外事件的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4.1 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2 视听教学法结合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介绍卫生保健知识。
4.3 实地教学法组织实地参观,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卫生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五、评估标准5.1 考核方式(1)日常表现观察;(2)口头问答;(3)模拟操作。
5.2 评价内容(1)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2)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3)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保障配备专业的卫生保健教育老师,保证教学质量。
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卫生保健实验室等。
七、结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系统的教学,能够在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和健康意识,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简介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幼儿卫生与保健》是一门针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幼儿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幼儿的营养需求和保健措施。
2. 了解幼儿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掌握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幼儿卫生与保健工作。
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责任意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幼儿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介绍幼儿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和保健措施。
2. 幼儿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介绍幼儿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等)和意外伤害(如摔伤、烫伤、割伤等)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卫生习惯、饮食卫生、运动保健、睡眠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4. 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责任意识。
5. 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六、课程意义《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本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为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
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
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
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
课程总体要求:
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认真落实。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法。
课程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相互衔接的关系,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保健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存进学生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确定教学内容和分配课时时,应留有机动时间,以便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各单元的基本要求:
绪论:
要求:了解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明确研究的内容。
第一单元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
要求:熟悉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功能;能描述幼儿各系统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保健要求;能在幼儿园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以维护和促进幼儿的正常发育;能对家长进行初步的幼儿生理保健方面的宣传。
第二单元幼儿的生长发育
要求:掌握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熟悉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因素;依据所学知识,能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教养建议。
第三单元幼儿的营养及膳食
要求:掌握与幼儿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学基础知识;理解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了解婴儿喂养的方法和应注意问题;理解幼儿膳食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托幼机构膳食卫生的要求;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促进幼儿、自身及家人的营养健康;能够为幼
儿合理搭配膳食,能进行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管理。
第四单元幼儿疾病的预防
要求:掌握幼儿疾病的早期症状,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做到早发现疾病;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及其预防;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能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第五单元幼儿的安全与急救
要求:了解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能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明确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并能具体实施;掌握幼儿常见意外发生后的处理方法,能对发生的意外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
第六单元幼儿集体卫生保健
要求:了解制定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意义和依据;熟悉并掌握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的各项内容;能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能运用所学分析评价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方面的实施情况。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单元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
第一节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概述
二、幼儿运动系统特点及保育
第二节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概述
二、幼儿呼吸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三节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概述
二、幼儿循环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四节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概述
二、幼儿消化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五节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概述
二、幼儿泌尿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六节感觉器官
一、感觉器官概述
二、幼儿感觉器官特点及保育第七节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系统概述
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特点及保育第八节免疫系统
一、免疫系统概述
二、幼儿免疫系统特点及保育第九节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概述
二、幼儿神经系统特点及保育
第十节生殖系统
一、生殖系统概述
二、幼儿生殖系统特点及保育
第二单元幼儿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一、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二、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幼儿体格发育的测量、评价
一、评价幼儿体格发育的指标及测量
二、幼儿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及方法
第三单元幼儿的营养及膳食
第一节幼儿的营养需求
一、能量
二、宏量营养素
三、微量营养素
四、其它膳食成分
第二节幼儿膳食
一、婴儿膳食
二、幼儿膳食
三、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
第四单元幼儿疾病的预防
第一节幼儿疾病的早发现
一、幼儿疾病的早期症状
二、幼儿疾病症状的初步判断
第二节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一、与营养有关的疾病
二、与五官有关的疾病
三、消化道疾病
四、呼吸道疾病
五、皮肤病
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一、传染病概述
二、以空气飞沫为主传播的传染病
三、以消化道为主传播的传染病
四、其它传播方式的传染病
第四节常用护理方法
一、测体温及物理降温法
二、数脉搏、观察呼吸频率
三、喂药及滴药
四、热敷法
五、简易通便法
选学: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一、幼儿常见心理问题
二、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
第五单元幼儿的安全与急救
第一节托幼机构的安全
一、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
二、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
第二节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小外伤、鼻出血、异物、烧烫伤、骨折、惊厥、晕厥、脱臼、中暑、冻伤、人工呼吸等
第六单元幼儿集体卫生保健
第一节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一、体格检查制度
二、预防接种制度
三、隔离制度
四、消毒制度
五、环境卫生制度
第二节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制度
一、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的意义及依据
二、一日生活制度的实施原则
三、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
选学: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
一、托幼机构的建筑卫生
二、托幼机构的设备卫生
四、先修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课,所以无法开设先修课程。
但学生通过初高中《生物》的学习,已了解了人体生理和营养学基础的部分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生活经验,如:预防疾病的一般方法、常见病的基本特点、一般性护理知识及技术、体检的基本项目及方法等。
因此具备了学习此门课的知识条件。
五、教学方法要求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训练习与幼儿园见习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力争创设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实训练习:采用情景模拟操作法、小组合作练习等方法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见习:布置给学生见习任务,要求他们在见习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研究,并以文字及视频方式记录,见习返校后对任务进行汇报和讨论;见习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可采用现场教学法。
六、考核形式与标准
课程考核应该起到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
本课程考核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操作部分;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过程性评价: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四次考核,理论知识占两次,形式为小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