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作者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主要作品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 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等。
主要译著
《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季羡林生平简介]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生平简介]季羡林简介
(1) [季羡林简介]季羡林《怀念母亲》优秀教案两篇
引导语: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国学大师季羡林,也在自己的作品《怀念母亲》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
季羡林《怀念母亲》优秀教案一
教学准备
季羡林生平简介和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
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的书好词好句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的书好词好句
摘要:
1.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概述
2.书中的好词好句
3.好词好句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1.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概述
《怀念母亲》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在文中,季羡林通过回忆童年时光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展现了母亲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母亲对他教育的深刻影响。文章语言真挚感人,充满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敬意。
2.书中的好词好句
在《怀念母亲》这篇文章中,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 “母亲是伟大的!”: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 “我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但母亲总是尽她所能,给我最好的。”:这句话展现了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 “母亲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母亲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 “我多么想再听到母亲的声音,多么想再感受到母亲的温暖。”:这句
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3.好词好句的启示和影响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中的好词好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影响。首先,这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了母爱的伟大,让我们更加珍惜与母亲共度的时光。其次,文章的语言真挚感人,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简单的文字表达真挚的情感。最后,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季羡林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这启发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之心,对待亲情要充满敬意。
2月14日六年级上(人教版)《6怀念母亲》季羡林
6、怀念母亲(A案)
教学分析
教材简析: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怀念母亲》作者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这篇课文是季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深深地的怀念,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亲自母亲和祖国母亲深沉的爱。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并且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相互映衬。表达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
课文季老先生对母亲、对祖国的热爱流露于文章朴实的字里行间,所以,课文表达语文人文性一面的是季老对母亲、对祖国深沉的爱,而工具性一面则是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
3、引导学生置身文本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蕴的思母、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1、相关作者的资料;
2、自制教学课件;
3、歌曲《我的中国心》
4、作者的相关著作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以生为主,以读位本,以导促学。重点体会文本语言、感悟语言情韵。通过亲近和品读语言文字,去体会文字含蕴的意韵,带着这种体会反过来又去亲近和品味语言,感受朴实的语言之妙,积淀语言的感觉。
六年级上册语文61页小练笔
六年级上册语文61页小练笔
1.
我选择的人物是《怀念母亲》中的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是一个热爱祖国、孝顺父母的人。他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他学识渊博,著书立说,一生笔耕不辍,为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季羡林不仅是一位爱国者,他对父母也十分孝顺。他在国外求学时,因为思念母亲而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怀念母亲》。在这篇文章中,他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爱。他说:“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
季羡林的爱国情怀和对母亲的孝顺感人至深,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文化巨匠。
2.
我选择的历史人物是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爱、正义和智谋著称。刘备性格宽厚,善于团结人心,他常常以百姓利益为先,深受人民爱戴。他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曾在多次战役中获得胜利。刘备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致力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为蜀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刘备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他的精神和成就对我们今天也有很大的启示。他的仁爱、正义和智谋等品质可以启发我们在生活中注重关爱他人、秉持正义、发挥智慧,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也提醒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总之,刘备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品质和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6 怀念母亲 季羡林
从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两个方面: 语言描写:她的儿子今天回家 神态描写:她高兴得不得了 她有点沮丧 我们可以感受到房东太太一直期待着 儿子归来,但儿子却迟迟未归,心里那种 期待和失落交织的情感。 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作者远在异国他乡,想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的迫切心情和浓浓的爱国情思。
Fra Baidu bibliotek
文章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 两位母亲真挚的情感,使文章机构浑然一 体。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指出两位母亲在 作者生命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二部分(2)写了我与亲生母亲的感情,表 达了自己失去母亲后的巨大痛苦。 第三部分(3--12) 怀乡思亲。作者借助日 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 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 第四部分(13)照应开头。再次说明作者对两 位母亲的情怀,那就是崇敬、爱慕、怀念。
二者不矛盾。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远离祖 国,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感到忧愁思 念,所以觉得有点凄凉。但是他能时常怀 念起在祖国生活的情景,回想起故国的亲 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 生一丝安慰,少了一些凄凉、孤独,所以 又感到有一些甜蜜。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 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 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回来, 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 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我想 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我真想哭! 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 的!
我的母亲---季羡林
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致敬。表达对女神的崇拜。并随之流传开来。到了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在这一天母亲们都能接受到孩子们和丈夫赠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书和纪念品。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这个节日也从最开始的对神的崇拜转变为对母亲的赞颂和感恩。
在今天这个温情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季羡林、莫言怀念母亲的文章,以此来赞美和感恩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
文季羡林
我是一个最爱母亲的人,却又是一个享受母爱最少的人。我六岁离开母亲,以后有两次短暂的会面,都是由于回家奔丧。最后一次是分离八年以后,又回家奔丧。这次奔的却是母亲的丧。回到老家,母亲已经躺在棺材里,连遗容都没能见上。从此,人天永隔,连回忆里母亲的面影都变得迷离模糊,连在梦中都见不到母亲的真面目了。这样的梦,我生平不知已有多少次。直到耄耋之年,我仍然频频梦到面目不清的母亲,总是老泪纵横,哭着醒来。对享受母亲的爱来说,我注定是一个永恒的悲剧人物了。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关于母亲,我已经写了很多,这里不想再重复。我只想写一件我决不相信其为真而又热切希望其为真的小事。
在清华大学念书时,母亲突然去世。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赶回清平,送母亲入土。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有一天夜里,我正睡在里间的土炕上,一叔陪着我。中间隔一片枣树林的对门的宁大叔,径直走进屋内,绕过母亲的棺材,走到里屋炕前,把我叫醒,说他的老婆宁大婶"撞客"了--我们那里把鬼附人体叫做"撞客"--,撞的客就是我母亲。我大吃一惊,一骨碌爬起来,跌跌撞撞,跟着宁大叔,穿过枣林,来到他家。宁大婶坐在炕上,闭着眼睛,嘴里却不停地说着话,不是她说话,而是我母亲。一见我(毋宁说是一"听到我",因为她没有睁眼),就抓住我的手,说:"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如此刺刺不休,说个不停。我仿佛当头挨了一棒,懵懵懂懂,不知所措。按理说,听到母亲的声音,我应当嚎陶大哭。然而,我没有,我似乎又清醒过来。我在潜意识中,连声问着自己:这是可能的吗?这是真事吗?我心里酸甜苦辣,搅成了一锅酱。我对"母亲"说:"娘啊!你不该来找宁大婶呀!你不该麻烦宁大婶呀!"我自己的声音传到我自己的耳朵里,一片空虚,一片淡漠。然而,我又不能不这样,我的那一点"科学"起了支配的作用。"母亲"连声说:"是啊!是啊!我要走了。"于是宁大婶睁开了眼睛,木然、愕然坐在土炕上。我回到自己家里,看到母亲的棺材,伏在土炕上,一直哭到天明。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的书好词好句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的书好词好句
(原创版)
目录
1.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书籍概述
2.书中的好词好句
3.好词好句的含义和影响
正文
1.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书籍概述
《怀念母亲》是季羡林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撰写的一部怀念母亲的感人至深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季羡林从幼年时期开始,与母亲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2.书中的好词好句
在《怀念母亲》这本书中,有许多充满诗意和感人力量的词句。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的荫蔽?”
-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 “母亲,你是我生命的源头,我愿用自己的一生,来报答你赐予我的爱。”
- “母亲,你是我心中永恒的太阳,你给我的爱,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3.好词好句的含义和影响
这些词句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季羡林对母亲
无私的爱的赞美。它们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深打动了读者。它们让我们明白,母亲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深沉的情感。同时,这些词句也教育我们要感恩母亲,珍惜母爱,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鹿耀世《怀念母亲》读后感
鹿耀世《怀念母亲》读后感
当读了一文后,我心潮难平,震动很大。
主要讲的是:作者读大二时,年仅四十多岁的母亲就过世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很怀念生身母亲。后来去外国留学,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与伤感,又一遍遍怀念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这种怀念之情,一直伴随着作者在国外留学的十一年。
我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觉得的这种爱母亲与想要迎养母亲的信心真令人感动!“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他因为母亲的死去,伤心了一天又一天,痛哭了一天又一天,着真是出自深深的爱母的情感呐!
我想到了我自己:
有一次妈妈正在看新闻,我看了看时间,对妈妈说:“妈妈,我要看动画片!”妈妈不肯,我一把夺过遥控板,把电视调到少儿屏道,还惬意的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抖抖脚,喝着酸牛奶,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完全不顾妈妈的感受。
现在,我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
高尔基曾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今天读的这一篇文章题目是《怀念母亲》,作者是季羡林,我读过他的文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怀念母亲》是其中的一篇。
季羡林6岁的时候去城里读书就离开了家乡,后来回到家乡2次,都是因为
家里有事情,很少陪伴母亲。当读大学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季羡林感到十分遗憾。没能等到找到工作后赡养母亲,他的愿望没能实现。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一课.山中访友作者简介
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
第二课.山雨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怀念母亲季羡林
怀念母亲季羡林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
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
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
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
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
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
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
季羡林《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季羡林《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季羡林《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季羡林《怀念母亲》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季羡林作品
季羡林作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季羡林资料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季羡林校园照片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1928
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创作了《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季羡林老年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
怀念母亲季羡林好句
怀念母亲季羡林好句
摘要:
一、导语:怀念母亲的重要性
二、季羡林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三、母亲对季羡林成长的影响
四、季羡林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
五、结尾:怀念母亲的永恒意义
正文: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他的成就离不开他母亲的培养和教导。在他的一生中,母亲是他最敬爱的人,而对于母亲的怀念,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深刻的情感。
季羡林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之情。他认为,母亲的伟大在于她的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她在生活中处处为子女着想,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季羡林感慨道:“母亲是家庭的支柱,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敬爱的人。”
母亲对季羡林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艰苦的环境中,母亲始终鼓励他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她教导季羡林要做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为自己的国家和家庭争光。母亲的教诲成为了季羡林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季羡林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他说:“每当想起母亲,我心中就充满了愧疚。在她生前,我没能给她足够的关爱和回报,这是我一生中最
遗憾的事。”季羡林认为,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不求子女的回报,只希望他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怀念母亲不仅仅是对她生前付出的感激,更是对她的崇敬和敬仰。
在季羡林心中,母亲的地位是永恒的。他写道:“母亲虽然离我而去,但她的教诲和关爱将永远伴随着我。我会把她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知道,母亲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怀念母亲,就是铭记她的付出和教诲,将她的精神发扬光大。
总之,季羡林对母亲的怀念表达了他对家庭、教育和社会责任的尊重。母亲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和信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时,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935年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我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此刻才明白,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课堂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课堂笔记
一、导入
1. 回顾上一课《怀念母亲》中的情感与主题,引入本课。
2. 展示季羡林的简介及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二、文本解读
1. 梳理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1-3):描述作者在德国读书的经历和对德国的深厚感情。
* 第二部分(4-5):讲述作者在清华读书期间与德国教授之间的交往和学术交流。
* 第三部分(6-8):回忆自己在德国治病的经历和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 第四部分(9-13):表达对德国教授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在德国的学术生涯的回顾和总结。
2. 重点段落分析
* 第一部分(1-3):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德国读书的经历,表达了对德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母校的怀念。这部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德国的情感,为后续的回忆和思考打下了基础。
* 第二部分(4-5):作者通过讲述与德国教授之间的交往和学术交流,展现了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这些交往不仅丰富了作者的学术生涯,也促进了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
* 第三部分(6-8):作者回忆自己在德国治病的经历,思考生与
死的问题,展现了一个学者在面对生命中的困境时的思考和态度。这部分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作者的思考过程和心路历程,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学者在生命中的困境中的真实感受。
* 第四部分(9-13):作者表达了对德国教授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在德国的学术生涯的回顾和总结。这部分用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德国的情感和对学术生涯的总结。
三、写作特点与技巧
1. 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母亲作者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 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 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 12 国语言, 对印度语文文学 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北京大学教授、 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 士。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怀念母亲作者季羡林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季羡林 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 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 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 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 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 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 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 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 、朱自清 的陶渊明 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 还有胡乔木。 喜欢"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 马拉梅。 比利时维尔哈伦, 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 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 研究生,为期 3 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
1/7
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 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 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 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 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 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 了我的信念。”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 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 梵文讲座"主持人、 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 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 一个学期 40 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 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 年"。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 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 只得留滞哥城。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 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 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 斯崩溃前夜, 德国本土物质匮乏, 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 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 而作为海外游子, 故园情深, 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 "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1 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 e.西克研究吐火罗 语。 1945 年 10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 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 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 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 家梁实秋 、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 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 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 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 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 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
2/7
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 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 年)、印度古代寓言 故事 集《五卷书》(1959 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 年) 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 《印度简史》 (1957 年)、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 年)等。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 年、1959 年、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 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 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 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 为北京大学副校长、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 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 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 长、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 第 6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 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 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 向 -o 和-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 向-o 和-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 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 年)(论证 了原始佛典的存在、 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 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 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 年)(开 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 年)等。作为 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 年)、《五卷书》(1959 年)、《优哩婆湿》(1959 年)、《罗摩衍那》(7 卷,1980~1984 年)、《安 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朗润集》(1981 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 年)、《牛棚杂忆》 等。 1978 年~1984 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共 24 卷。 1988 年, 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