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经济学(第4期):礼物的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送礼的经济学

送礼的经济学

多 ,但 受 到所 有 人 的 赞 赏。礼 品 本 身并 不 贵 , 受礼 者 可 以 免 去 受 要 的 ,几 年 过 去 了 ,同 学们 对 这 份 礼 品 仍 然 念念 不 忘。 有 的人 送
买 高 档酒 ,或 者 买 一 些价 高 而无 用的 装 饰 品 , 岂不 让 受 礼 者 “ 弃
问候 短 信 冰 冷 冷 的 ,不 被 作 为 垃圾 短 信 才怪 呢 。 两种 问候 短 信 的 发 送 方 式 用的钱 差不 多,但 效 果 大不 一样 。前 一种 短信 需要 时 间 ,
表 明你 了解她 ,知 道她 需要 什 么 ,喜 欢什 么。 这件 东 西代 表 你 对 发短 信 人 的名 字或 谦 称 。这 样 的 短 信 , 自然让 人 感 到 亲切 ,让 人
她 的 了解 和 爱 ,她 当然会 很 高兴 。但 你 只给 她 钱 ,表 明你 并 不 了
解 她 , 爱 又从 何 谈起 ,难 怪她 得 到 钱 而 不 高兴 。 情 人 之 间送 礼 , 重 要 的 不是 钱 ,而是 一 份 关 怀 和 爱 。送 一 份 她 心仪 的 东 西 ,表 明
与送 礼 相 似 的是 发 问候 短 信 。有 人 的 短 信 有针 对 性 ,针 对 不 同的人 , 写 出不 同的 问候 短 信 ,短 信 前 有 名 字或 尊 称 ,后 面有 发 感到 对 方的 关怀 。有 人 则采 取群 发短 信 的方 式 , 同样 教条 式 的 问候 , 前 面没 有 接 受 者 的 名 字 ,后 面 甚 至 没有 发 短 信 者 的 名 字 ,这 样 的
些礼 品被 认 为 是 “ 弃之 可惜 ,留之 无 用” ,有 些 短信 被认 为是 “ 垃 这 需 要 的 不是 钱 , 而是 时 间 以及 对对 方 的 了解 和 关 怀 。好 的礼 品

有趣的经济学话题

有趣的经济学话题

标题:奇怪的经济学:为什么人们会购买不需要的商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它涵盖了从个人到国家的所有层面。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有趣的话题,其中一个是人们为什么会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现象。

一、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决策过程。

广告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工具,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

许多广告都会使用心理学技巧,比如情感诱导、社会认同和权威认证等。

例如,一些广告会使用名人代言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这是因为人们通常会相信名人的意见,并认为他们使用的产品是高品质的。

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总是有效的。

有时候,名人代言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广告是虚假的或不诚实的。

二、社会认同和品牌社会认同是指人们希望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心理需求。

这种需求可以被利用来推销产品。

许多品牌都会利用社会认同来吸引消费者。

例如,一些高端品牌会使用“奢侈品”标签来吸引那些希望在社交场合中获得认可的人。

此外,品牌也可以通过塑造自己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

例如,一些品牌会强调他们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感,以吸引那些关心这些问题的消费者。

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品牌建立良好的声誉,并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

三、促销和折扣促销和折扣也是影响人们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当人们看到商品打折或者有促销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感到兴奋,并且更愿意购买这些商品。

这是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折扣和促销是一种优惠,能够帮助他们节省钱。

然而,这种做法有时也会导致人们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例如,当人们看到商品打折时,他们可能会购买一些他们不需要的商品,只是因为这些商品很便宜。

这种做法可能会浪费他们的金钱和资源。

结论为什么人们会购买不需要的商品?这个问题涉及到心理学、广告、社会认同、品牌、促销和折扣等多个因素。

虽然这些做法可能会导致人们购买不需要的商品,但它们也可以帮助品牌建立良好的声誉,并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经济人类学:礼物、市场和交换

经济人类学:礼物、市场和交换
在欧洲社会,婚姻的经济意 义很有限,但是,“在原始 社会,婚姻的重要性却迥然 不同,这种重要性不是性欲 方面,而是经济方面的”。
在氏族社会里,婚姻中妇女 的交换是在氏族之间交换劳 动力的形式之一。
复杂交换和基本交换划分
前者指欧洲型社会的婚姻,后者 指非欧洲型社会的婚姻。
他这样定义的:“基本结构”是 命名原则可以直接确定亲属圈与 姻亲圈的制度,即用一种指定的 亲属类型来描述婚姻的制度。或 者说,这些制度在把社会所有成 员都定为亲戚的同时,还将其划 分为可以成为配偶和禁止成为配 形式上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 实质上体现着交换双方当事人 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而反 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市场上商 品交换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市 场的社会性质。
现代市场的主要特征
①统一的市场——意义:不仅使消费者在商品的价格、品种、 服务上能有更多的选择,也使企业在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产 品时有更好的选择
莫斯:礼物之灵
法国现代人类学的奠 基人莫斯(Marcel Mauss)在《礼物》一 书中,他总结了波利 尼西亚、美拉尼西亚 和西北美洲的“礼物 交换”,试图回答在 后进社会或古式社会 中,“礼物中究竟有 什么力量使得受赠者 必须回礼”的问题。
交换的义务
在后进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总体呈 献体系,其特点是交换主体不是 个体而是集体,交换对象不仅限 于物资和财富等,
表达性的礼物
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反映送礼人和受礼人之间长期 形成的社会联系,进而,他又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
区分为“仪式化”和“非仪式化”两种。
工具性礼物
以功利的目的为特征,其中“送礼 行为”无非是手段,带来的无非是 短期的关系。
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巴结性礼物) 和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3种。

作为信号的礼物(经济学原理案例)

作为信号的礼物(经济学原理案例)

作为信号的礼物一个男人正为女朋友的生日送什么礼物而发愁。

“我知道了,”他自言自语,"我认为我应该给她现金。

我毕竟不知道她的喜好而她自己知道;有了现金,她可以买她想要的任何东西。

”但是,当他把钱给她的时候,他把这位女孩得罪了。

女孩觉得他并不是真正爱她,于是跟他分手了。

这个故事背后有什么经济学道理呢?在某些方面,送礼是一种奇妙的习惯。

正如我们故事中的男人所指出的,人们通常比其他人更知道自己的偏好,因此,我们可以预期每个人对现金的偏好大于实物。

如果你的雇主要用商品代替你的工资货币,你很可能拒绝这种支付手段。

但是,当(你希望是)爱你的某个人做同样的事时,你的反应会完全不同。

送礼的一种解释是:礼物反应了不对称信息和发信号。

我们故事中的男人拥有女朋友想知道的私人信息:他真的爱她吗?为她选择一件好礼物是他的爱的信号。

可以肯定,挑选一件礼物而不是直接给现金的行动才能成为一个适当的信号。

但其代价是高昂的(需要时间),而且,它的代价取决于私人信息(他多爱她)。

如果他是真的爱她,选择一件好礼物并不难,因为他时刻在想着她。

如果他并不爱她,找到适当的礼物就较为困难。

因此,送一件适合女朋友的礼物是他传递自己爱她这种私人信息的一种方法。

送现金表明他甚至懒得去试一试。

送礼物的发信号理论与另一种观察是一致的:在感情居于问题中最重要的地位时,人们关心习惯。

因此,给女朋友或男朋友送现金是一个糟糕的行动。

但是,当大学生收到父母的支票,他们通常不会难过。

父母的爱不容置疑,因此,接受者也许并不把现金礼物理解为缺乏感情的信号。

读后心得:一定要发信号(而且要清楚),你不说别人怎么会知道呢?切忌乱发信号,滥发信号,别人可能会误解的。

生活中有意思的经济学现象

生活中有意思的经济学现象

生活中有意思的经济学现象
当涉及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时,有许多有趣且广泛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例子:
一、礼物交换的心理学:在节日季节或特殊场合,人们倾向于购买礼物,并可能超出他们正常的消费水平。

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到心理学的因素,如社会认同、归属感以及亲密关系的维护。

二、罕见商品效应:一些商品因为其稀缺性而显得更有价值。

这种现象在收藏市场、艺术品市场和珠宝市场等领域特别突出,人们愿意为了得到稀有的物品而支付更高的价格。

三、消费者心理学和价格策略:许多商家利用心理学原理来制定价格策略,如定价以99结尾,或者通过促销和打折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四、顾客忠诚度计划:很多公司通过顾客忠诚度计划来鼓励重复消费,例如积分卡、会员优惠等。

这些计划不仅增加了公司的销售额,还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

五、城市交通拥堵:在城市中,交通拥堵不仅是一个交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它导致了时间浪费、燃油消耗增加以及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激发了研究人员对于交通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关注。

六、虚拟经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虚拟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

虚拟商品、虚拟货币以及虚拟社区内的经济活动都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这些经济学现象展示了经济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
影响。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经济体系的运作。

母亲节的礼物经济学是什么

母亲节的礼物经济学是什么

母亲节的礼物经济学是什么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在这一天,人们纷纷为母亲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门独特的“礼物经济学”?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需求和供给。

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对礼物的需求大幅增加。

孩子们、丈夫们都希望通过礼物给母亲带来惊喜和快乐。

这种需求的突然上升,导致了市场上礼物供应的多样化。

从鲜花、珠宝到美容产品、家居用品,应有尽有。

商家们也看准了这个商机,提前准备充足的库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价格因素在母亲节礼物经济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由于需求的增加,一些热门礼物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

比如,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经典花卉,在这一天的价格往往比平时高出不少。

然而,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在这个特殊时刻可能会相对降低。

因为对他们来说,为母亲送上一份满意的礼物所带来的情感价值,远远超过了价格的考量。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选择母亲节礼物时,会考虑到母亲的喜好、需求以及自身的预算。

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经济实惠但充满心意的手工礼物,如亲手绘制的卡片或自制的点心。

这些礼物虽然成本不高,但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和个人的付出。

而另一些人则愿意花费较多的金钱,购买昂贵的奢侈品或高端的健康产品,以显示对母亲的重视和感激。

对于商家而言,母亲节是一个重要的营销节点。

他们会通过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比如打折、满减、赠品等。

同时,广告宣传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温馨感人的广告画面和动人的广告语,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导他们为母亲选购礼物。

礼物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物质价格上,还在于其所承载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一份贴心的礼物能够传递出对母亲的关心、爱和尊重。

即使是一份简单的小礼物,如果是用心挑选的,也能让母亲感受到孩子的心意。

这种情感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此外,母亲节礼物的选择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母亲节礼物的偏好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经济人类学-4

经济人类学-4

礼物、互惠的分类
一般的划分法: 1.可观察到的一对一交换;2.偶发性交换与制度性交换;3.一般交换
与均衡交换;4.直接交换与间接交换; 5.横向交换与纵向交换。 中国实际的划分法: 阎云翔指出,表达性礼物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并反映了双方之间的长期关系,
而工具性礼物则以某种功利为目的并一般意味着短期关系。正是在这种二分 法的基础上,阎云翔根据送礼的场景,以在中国一个农村的田野调查为例证 ,列出了以下的分类:第一,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1.生育庆 典,2.流产与妇女绝育,3.订婚仪式,4.婚礼,5.盖房,6.拜 寿,7.丧礼,8.偶然的庆祝,9.年度秧歌舞; 第二,非仪式性情景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1.亲戚间的互访,2.拜新年 和挂线,3.孝敬礼和压岁钱,4.探望病人,5.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交换 ,6.爱情信物; 第三,工具性礼物馈赠:1.间接付酬,2.溜须:巴结性礼物,3.上油 :润滑作用的礼物。
一种精神的关联。”
礼物、互惠的社会功能
第二,礼物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使人与人 之间发生互动,以此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在这 里不仅交换的物品具有象征意义,而且交换的过 程也是一种严格的仪式。物品交换的圈子,既表 现了平时人们社会群体的合作,也对维持社群内 外的地位级序起关键作用。 在中国的礼物经济研 究中,“人情”“面子”观念极为重要,它体现 了中国交换形态的社会性与情感——道德意义。 而且中国人极为重视礼物的交换,并通过礼物交 换来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嵌入到“人格之 文化建构”的过程。
马林诺夫斯基。他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这本具体描 叙美拉尼西亚社会库拉交易的民族志中,对馈赠、酬劳及商业交易进 行了分类。
礼物交换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这些分类之中,但他的“纯礼物”概念的 提出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争议。

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1. 为什么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富裕?
2. 为什么价格在不同市场上会有所不同?
3. 对于同一个商品,为什么不同人的需求和偏好不同?
4.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购买一个品牌而不是另一个品牌?
5. 为什么某些产品的价格越高,需求反而越大?
6. 为什么某些劳动力较稀缺的行业工资较高?
7. 为什么某些市场出现垄断,而其他市场则有很多竞争者?
8. 为什么有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9. 为什么某些国家会选择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10. 为什么经济周期存在,即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和经济衰退的阶段?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探索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系统运作的原理。

有趣的经济学

有趣的经济学

有趣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生产、消费和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现象、预测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但除了这些“正统”的经济学,还有很多有趣的经济学研究,以下列举几个例子:
1. 马太效应: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这个效应在经济学中被广泛研究,但也可以用来解释其他领域的现象,比如社交网络中的“名人效应”。

2. 德国当红明星的效应:研究发现,一位德国明星赢得国际足球比赛后,该国人民的消费就会增加。

这种效应可以用来解释其他类型的明星效应,比如电影、音乐等领域。

3. 民主与经济增长:一些研究表明,民主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

这个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富裕。

4. 福利国家的悖论:福利国家通常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但它们的人民却更容易感到不满。

这个悖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政治气氛如此紧张。

这些有趣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1 -。

生活中的趣味经济学

生活中的趣味经济学

生活中的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是指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观察和分析方式。

通过趣味经济学,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趣味经济学的例子:
1. 剃须刀价格与刀片价格:剃须刀本身价格相对较低,而刀片的价格却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剃须刀制造商利用剃须刀的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而通过刀片的高价格来获取利润。

这种定价策略被称为“剃须刀和刀片模式”。

2. 比萨饼的大小和价格:在比萨饼店里,通常越大的比萨饼价格越高,但单位面积的价格却越低。

这是因为制作一张大比萨饼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店家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

3. 倒霉效应:有些商家会利用倒霉效应来增加销售额。

比如,在下雨天,雨伞和雨衣等防雨用品的销售量会大幅增加,因为人们对雨天的不舒适感到厌恶,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这些产品。

4. 就餐时的“经济旅行者问题”:当一群人在一起用餐时,有时会面临“经济旅行者问题”,即如何平均分摊账单。

这会涉及到博弈论中的问题,各个参与者需要权衡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以达到均衡。

5. 咖啡馆的座位安排:一些咖啡馆会使用不同的座位安排策略
来增加利润。

比如,将一些靠窗户或者有电源插座的座位预留给需要工作或者需要拍照的消费者,从而吸引那些愿意花更多时间和消费金钱的顾客。

这些例子只是生活中趣味经济学的冰山一角。

通过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生活中的经济学——送礼的艺术人们常常为送礼而纠结。

谁家乔迁新居了,谁家新添贵子了,谁家又喜结连理了,都要礼表心意。

可送什么好呢?昂贵怕显得高调奢侈,太轻又怕登不上台面。

这家送了花瓶,那家不好意思再送……看来,送礼是一门大学问,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如何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抓住对方对的需求,从而送上自己对的心意,着实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

礼尚往来本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可如今送礼也趋于功利化。

像是一种计算,计算投入与产出,计算供求关系,计算利益最大化……在这里讲讲送礼“艺术”,在送礼过程中将礼品价值最大化。

不要让礼品风气偏于正道。

首先,该不该送礼?羊群效应:一哄而上送礼太盲目羊群效应是指人群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因而也被称为“从众效应”。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协和谬误:被拒收后请停下送礼脚步某件事在投入了一定成本,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发现不宜继续下去,却苦于各种原因将错就错,欲罢不能。

当你进行了一项不理性的行动后,应该忘记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你支付的成本,只要考虑这项活动之后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能够带来的好处,再综合评定它能否给自己带来正效果。

比如进行投资时,把目光投向前方,审时度势,如果发现这项投资并不能赢利,应该及早停掉……其次,送什么礼物?弗里德曼定律:礼不在贵,讨得欢心才是硬道理美国心理学家n·w·弗里德曼提出的理论,当一个人的需要可以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时,两人就趋于互相喜欢。

有利益与利益的相互补充,才会有需要与需要的相互满足。

二八定律:礼品中只有两成是有用的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送礼经济学》读书笔记

《送礼经济学》读书笔记

《送礼经济学》读书笔记第一篇:《送礼经济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送礼经济学》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微观经济学。

除了教材,我还读了别的一些浅显易懂的经济学类的书,比如《每天读点经济学常识》,这本书内容和教材非常接近,但它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经济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学习。

同时,我还读了一本与生活很贴近的书——《送礼经济学》。

《送礼经济学》是一本快速读物,这本书没有长篇巨幅,沃德弗格直击假日期间消费者的疯狂行为,并指出,强制性的送礼不仅是一件很有压力、十分昂贵的事,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十分不合算的。

而且,本书几乎不含经济学术语,如果你确实在本书中看到了专业术语,它们也是得到适当解释的词语。

书的内容浅显易懂,很贴近生活。

这本书阐述了消费者的这种节日消费是如何产生巨大的经济浪费的。

经济学家乔•沃德弗格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停止这种疯狂,在送礼之前要三思,并在书中阐述了理由。

在我们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虽花费了金钱,但至少能让我们感到满意。

然而送礼却不同。

我们在送礼时候的选择通常是在不了解受礼者的情况下做出的,也就可能达不到受礼者的满意,从而产生了经济学家们所谓的“全损失”。

这种浪费并不仅限于美国,大部分经济大国都存在这种“摧毁价值的狂欢”。

书的写在前面这部分作者由圣诞节人们互换礼物引出作者对送礼的思考,提起圣诞节,人们都会想到一幅在壁炉前互赠礼物的场景,而作者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还看到了巨大的价值损失。

接着作者作调查研究。

问人们所收到的礼物对他们来说值多少钱,以及送礼人买礼物支付了多少钱。

结论从经济理论上来说是不足为奇的:别人买给你的礼物,和你的偏好存在很大的差别。

所以,作为“分配资源”(把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的一种习俗,节日送礼完全是失败的。

尽管送礼是出于好意。

每年的12月,圣诞节在那些主要信仰基督教的发达国家里引发了一股疯狂购物的浪潮。

例如在美国,12月的零售额明显比相邻几个月的零售额要高。

商场里堆满了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商品,商场外围满了顾客,人们疯狂抢购,衣服、家电、书籍、DVD。

春节送礼经济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春节送礼经济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春节送礼经济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访、互赠礼物,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关怀。

然而,春节送礼的经济学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规律和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春节送礼的经济学分析,探讨礼品选择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礼品经济学给予我们的启示。

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春节送礼的现象,探讨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和效应。

在引入具体的经济学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春节送礼的背景和特点。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亲情、友情和社交交往的特点。

人们在春节期间,除了亲戚与好友之间的互相拜访、聚餐外,还会赠送各种各样的礼物,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尊重。

然而,春节送礼也带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人们在选择礼品时,不仅需要考虑对方的喜好和需求,还要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

对于收礼的一方来说,礼物的价值和品质也成为了一种社会象征和尊严的体现。

在本文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通过礼品经济学的分析,深入探讨春节送礼的一些重要问题。

其中,我们将关注礼品选择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人们在选择礼品时所考虑的因素、个人偏好和消费心理。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春节送礼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春节送礼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文化现象背后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我们也能够得出一些对于春节送礼的建议和启示,帮助人们更加理性地进行礼品选择,提高送礼的效果和满意度。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展开对于春节送礼的经济学分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和各部分内容的安排。

本文采用了以下的结构组织:1. 引言:在本部分中,首先概述了春节送礼经济学的主题,探讨了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送礼活动的普遍性。

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本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围绕着春节送礼经济学展开。

寻找身边有趣的价格现象试用经济学知识分析

寻找身边有趣的价格现象试用经济学知识分析

寻找身边有趣的价格现象试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原则可以应用于许多有趣的价格现象。

以下是几个身边的例子:1.单价与包装单位的关系:当我们购买商品时,我们通常能够观察到相同产品以不同包装单位销售。

例如,其中一种饮料以罐装、瓶装和袋装的形式出售。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将每种包装单位的价格与其包含量进行比较,我们可能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较大包装单位的价格相对较低,而较小包装单位的价格相对较高。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经济学中的“固定成本分摊”原则解释。

大包装单位的固定成本,如包装材料和运输费用,可以通过销售更多的产品分摊到每个单位上,因此单价较低。

然而,小包装单位的固定成本仍然存在,但无法通过销售较多单位来分摊,因此单价较高。

2.二手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在二手市场上,我们可能会观察到同一商品的价格在不同时间出现波动。

例如,二手车的价格可能会随着季节、经济状况和市场供需变化而上下波动。

这可以通过供求原理解释。

当二手车市场供应增加,即有更多的人将汽车出售,而需求仍然相对稳定时,价格可能下降。

相反,如果供应减少,而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价格可能上升。

此外,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需求可能下降,导致价格下跌。

3.优惠券和促销活动的效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店提供优惠券和促销活动,如“买一送一”或打折销售。

这些促销活动为什么会有吸引力呢?这可以通过营销学和心理经济学原理解释。

例如,人们对优惠券和折扣的感觉是享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待遇,他们往往感到自己得到了一项特权或得到了其中一种特殊的优惠。

此外,这些促销活动还可以帮助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销量。

尽管以折扣价格销售可能会减少单个产品的利润,但通过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可以在销量上弥补。

4.奢侈品价格的上涨:我们经常会看到奢侈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例如名牌包包、手表、珠宝等。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供求和独特性的原理解释。

奢侈品的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供应有限,因为它们往往具有独特性和限量生产,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

有趣的经济学

有趣的经济学

有趣的经济学经济学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和图表,实际上,经济学是一个有趣且富有现实意义的学科。

有趣的经济学可以让我们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风险和挑战。

第一步:了解有趣的经济学是什么有趣的经济学是指将经济学的理论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探索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和其在我们日常决策中的应用。

例如,经济学家可能会研究消费者在某个品牌发布新产品时的反应,或者分析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

这些实用的应用使经济学更为生动有趣。

第二步:探索有趣的经济学原理有趣的经济学原理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的推理和应用。

例如,我们都知道的“只买一次”的经济学原理表明,假设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商品,你希望这件商品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因为你认为你下次购买同样的商品时花费将更大,但这个原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此外,航空公司的“抢票”定价策略是另一个有趣的经济学原理,其中它们将航班票价分成不同的等级,以实现更高利润。

第三步:应用有趣的经济学有趣的经济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应用,例如,你可以使用经济学原理来制定个人理财计划,优化家庭预算,以及在投资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商业领域,有趣的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策略,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制定更合适的价值定位策略。

结论在现代社会中,有趣的经济学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应用,不仅仅是理论的学科,也是更适合真实世界的实践学科。

探索有趣的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背后的原因,使我们更有创造力地应对经济挑战和机遇。

幽默的经济学原理

幽默的经济学原理

幽默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方方面面。

尽管经济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但其中也有一些幽默的原理和观点。

在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幽默的经济学原理。

1. 鲍曼效应(Baumol's cost disease):这个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威廉·鲍曼提出的,他指出在某些行业中,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能降低成本,反而可能导致成本的上升。

他以音乐会为例,指出虽然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其他行业的生产效率,但对于音乐会来说,演奏一首贝多芬的交响乐需要的时间是不变的,因此成本也不会降低。

这个原理幽默地揭示了一些行业中存在的成本难题。

2. 均衡的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这个原理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新的创新和技术的引入来实现的,而这种创新和技术的引入会破坏旧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

这个原理幽默地描述了经济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旧的产业被新的产业所取代,创新和破坏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3.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这个原理是由英国历史学家西西尔·诺斯·帕金森提出的,他指出工作会膨胀以填满可用的时间。

他认为,如果给人们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一项任务,他们往往会浪费时间,而不是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个原理幽默地揭示了人们在时间管理上的一种倾向,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

4. 胡克定律(Hooke's law):这个原理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提出的,他指出弹性体的变形与所受的力成正比。

这个原理在经济学中被引申为“需求弹性”,即需求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成正比。

这个原理幽默地描述了人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当价格上涨时,需求下降,而当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

5. 猫的经济学(Cat economics):这个原理是由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他以猫的行为来解释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1、【送茶叶的小故事】张三一直喜欢喝20块钱的茶叶。

新开茶店里每次张三去买茶叶老板都送他半两好茶。

张三将好茶攒着待客。

一天闲来无事泡壶好茶,竟喝上瘾。

喝完免费的好茶,张三便不愿喝20块的了。

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送他半两更好的。

半年下来,张三花在茶叶上的钱是原来的十倍!!2、【飞机的一个现象】观察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

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3、【失败者的共性】1.缺乏目标。

2.自学能力不足。

3.自我训练不够。

4.缺乏决断力。

5.选错工作。

6.选错朋友。

7.选错配偶。

8.惰性9.缺乏忍耐力10.排他性格11.幼时坏影响12.上进心弱13.过于执著。

14.精力不集中。

15.心胸狭窄。

16.欠缺协作精神。

17.欠缺热情。

18.浪费。

19.有疾病。

20.得到太容易。

共勉之~4、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

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虽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5、【值得思考】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

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贴了偷酒者重罚。

第四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

第五天他哭了。

桶满了。

……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

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8、【奔跑】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的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送礼行为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送礼行为

《商场现代化》2012年6月(中旬刊)总第686期一、送礼行为群体特征研究送礼行为群体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之间关系和群体所处地域两方面的研究。

1.以群体关系为基础的研究。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民族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

因此它是一个以群体为重要取向的社会。

在中国,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才迫使人们进行礼品往来。

因此在研究中国送礼行为之前明确群体结构以及群体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费孝通,1998)。

在这个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差序格局”明确了中国社会送礼习俗形成的社会结构基础。

日后许多学者对送礼行为的研究都建立此基础上。

黄光国(2006)运用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交换理论勾勒出一个“阐明在大多数文化中的社会互动过程的一般模型”,他把中国人的交换关系分为:“情感型关系”、“工具型关系”和“混合型关系”。

林升梁等(2011)在黄光国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分,把感情成分细分为亲情型、友情型、爱情型,把工具成分细分为商务型、促销型和奖励型。

中外对送礼行为的研究差别很大,产生这种现象是和文化环境分不开的。

中国人受儒家传统的影响更重视家庭观念,而国外更崇尚个性自由,因此外国关于群体关系对送礼行为影响的研究不多,但也有涉及。

Lowrey(2004)等人发现关系对西方人送礼行为也有影响。

Komter(2006)探讨了亲属及友谊关系在送礼行为过程中所呈现的情感成分,认为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情感是构建送礼情绪的分析基础。

2.以群体所处地域为基础的研究。

有些学者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中对群体行为在送礼行为过程中起得作用作了研究。

阎云翔(2000)通过实地乡土调查将关系网分为“核心区域”,“可靠区域”和“有效区域”,验证了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送礼频率和送礼动机。

蒋丽华(2006)在她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对初中生的送礼行为进行了考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经济学(第4期):礼物的经济学分析
栏目介绍:“有趣的经济学”是《蒙格斯报告》公众号推出的国际前沿经济学论文评论类推文。

论文一般来自《美国经济评论》(AER)、《计量经济学杂志》(ECA)、《政治经济学杂志》(JPE)、《经济学季刊》(QJE)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我们希望用通俗易懂的介绍和评论使高大上的经济学有趣起来。

古往今来,社会关系中充斥着礼物的影子。

《诗经》中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礼物不是为了答谢,而是用以珍重情意、永结为好,故而后世也有欧阳修的“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而经济学中,也一直不缺少礼物的影子,诸如礼物的信号传递理论,甚至有“礼物经济”(gift economy)的概念。

现有研究表明,礼物可以促进社会互利互助,但与此同时,礼物也因其负外部性广受批判:礼物收受方可能会因此改变决策,从而损害第三方利益。

礼物因此也被视为公司治理恶化、
医疗费用激增、政治分肥等现象的主要诱因。

那礼物的负外部性是如何体现的呢,又该如何治理防范呢?Ulrike Malmendier和Klaus Schmidt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你欠我的》(You Owe Me)运用实验及理论模型给出了答案。

作者设计了实验组(Gift Treatment,“GT”)和对照组(Baseline Treatment,“BT”和No Externality Treatment,“NET”)三组实验,以研究小礼物(钢笔、咖啡杯、午餐买单等)对决策者的影响。

其中送礼是无条件、不基于最终结果的,此外,所有参与方仅有此一次互动,即不涉及长期客户关系维护。

在GT和BT两组均包含一个决策者、一个委托人,和两个生产厂商,决策者代表委托人选购厂商的产品。

产品是50/50对开的彩票,收益区间是[3, 20],收益归委托人所有。

决策者的报酬是20个币(Token),独立于其采购选择。

在GT实验组中,期初,一个厂商会被随机选中,成为潜在送礼人X(方便起见另一个厂商称之为Y),并获得一个币,可用来送礼。

礼物一旦送出,决策者不可拒绝,且其收益会增加两个币。

X即被决策者选中的厂商收益是16个币,Y的收益是0。

每次实验开始前,X 并不知道自己和Y厂商的产品质量,以排除质量信号作用的影响。

委托人知晓存在送礼行为的可能性,但不清楚X是否将礼物送出,也不知道哪种商品最终被决策者选中。

在BT对照组中,送礼被禁止,以测试决策者是否有能力做出符合委托人利益的选择。

而在NET对照组中,送礼设定与实验组相同,但不存在委托人,决策者也无固定收益,即决策者自己承担决策导致的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BT对照组中,决策者的决策与代理人的选择未见显著差异,说明决策者
有能力做出符合委托人利益的选择。

而在GT实验组中,决策者的决策与委托人的选择差异显著(p < 0.001),说明礼物显著影响了决策者的行为。

在NET对照组中,实验结果显示礼物的影响仍然存在,但相比GT要弱得多。

这也证实了作者的猜想:即使在单次交往中,赠送低价值、不含产品质量信息的礼物仍能够显著影响礼物接受者的决策,而当决策成本由第三方承担时,礼物的影响更大。

此外,作者也用实验方法检验了三种常用处理送礼行为的方法——信息披露、礼物价值上限与利润分享——的效用。

信息披露旨在告知第三方礼物的存在,提请其关注,例如美国要求政治团体公布支持者的捐赠,以让选民了解其利害;礼物价值上限意在限制礼物价值从而降低其影响,例如美国加州规定当地当选官员每年度从单一渠道获取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420美金;利润分享是指委托人给予决策者一部分收益,从而协调两者利益使其保持一致。

实验结果表明,对信息披露的规定可有效影响决策者行为,而对礼物价值的上限不足以降低送礼的影响。

此外,令人惊异的是利润分享具有双刃剑性质:委托人同意合作对决策者行为有正向影响;但若委托人拒绝利润分享,决策者可能因此做出报复性行为,从而进一步增加效率损失。

礼物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礼物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双方的利益,但赠受双方的利益联结对于第三方来讲确未必是好事。

如何更好规范送礼行为,值得政策制定者与经济学家共同思考。

下期预告:网店与实体店的选择
内容出品:蒙格斯智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