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目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b283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6.png)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1. 环境监测中的“三同时”制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同时设计B. 同时施工C. 同时改造D. 同时投产使用答案:C解析:“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 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答案:C解析:氧气不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都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3. 环境监测的对象不包括()A. 大气B. 生物C. 宇宙D. 土壤答案:C解析:环境监测的对象通常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不包括宇宙。
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质监测中常用的物理指标测定方法?()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电导法D. 浊度法答案:B解析:容量法常用于化学分析,不是水质监测中物理指标的常用测定方法,而重量法、电导法、浊度法常用于物理指标测定。
5. 大气污染物中,哪种物质被称为“酸雨的前体物”?()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氮气D. 氦气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氧化等反应会形成硫酸,是酸雨的主要前体物之一。
6. 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定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A. 分光光度计B. 气相色谱仪C. 颗粒物采样器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解析:颗粒物采样器专门用于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从而测定其浓度。
7. 土壤污染的特点不包括()A. 隐蔽性B. 累积性C. 不可逆转性D. 短期性答案:D解析:土壤污染通常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难以逆转性,一般不是短期形成和显现的。
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常用方法?()A. 重铬酸钾法B. 高锰酸钾法C. 碘量法D. 分光光度法答案:C解析:碘量法常用于测定水中溶解氧,不是测定COD 的常用方法。
9. 噪声监测中,常用的计权网络不包括()A. A 计权B. B 计权C. C 计权D. D 计权答案:D解析:噪声监测中常用的计权网络有A 计权、B 计权和C 计权。
环境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1套
![环境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1套](https://img.taocdn.com/s3/m/bca7ca9602d276a200292eae.png)
《环境监测》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 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4.指示生物5.噪声;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0.3-0.5m__ ,当水深__5-10m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处,河床上1m处;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_;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 ___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A、CODB、挥发酚C、六价铬 D、pH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A、工厂总排污口B、车间排污口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D、取样方便的地方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A、20Hz<f<20000HzB、f<200Hz 或f>20000HzC、f<200Hz 或f>2000HzD、20Hz<f<2000Hz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A、了解气象因素B、换算标况体积C、判断污染水平D、以上都对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容器。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71fd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7.png)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评估环境质量- B. 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C. 促进环境教育- 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对象?- A. 大气- B. 水体- C. 土壤- D. 月球表面3. 环境监测中,水样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 A. 随机采样- B. 均匀采样- C. 代表性采样- D. 任意采样4.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采用哪种方法? - A. 直接观察- B. 实验室分析- C. 遥感监测- D. 以上都是5.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 样本的代表性- B. 监测时间- C. 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
2. 描述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进行环境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监测和治理建议。
### 环境监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 所有以上选项2. D. 月球表面3. C. 代表性采样4. D. 以上都是5.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促进环境教育。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三、简答题1. 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和自动监测系统等。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介质和污染物进行监测,以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
2.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验证、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
环境监测复习题
![环境监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04ef78168884868762d61a.png)
1. 按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将其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
2.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 (直接采样法 ) 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大类。
3.简易比色法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简单、快捷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比色法有溶液比色法和试纸比色法。
4.用于大气污染物采样的主要设备是、和。
5.大气污染物样品常用的富集采样法主要有溶液吸收法、填充住阻留法和滤料阻留法。
6.填充柱阻留法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反应型和分配型三种类型。
7.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相比较,空气中的污染物具有随和变大的特点。
二、判断题1.任何水样,都必须先经过稀释再测定。
(W )2. 水样用无臭水稀释到刚好闻不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称为“臭阈值”。
R3. 水样保存的目的是使水样的成分保持不变。
(R )4.地下水采样一般采集混合水样。
(W )5. 工业废水在布设采样点时,含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在工厂总排污口处设置采样点。
(R)6. 水样的代表性决定于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代表性。
()7. 任何分析项目均可用控制图来控制质量。
()8.电导法主要用于氮氧化物的自动监测。
()9.测定溶解氧的水样需要单独采氧。
()三、解释概念题1. 水体自净:2. 生化需氧量: 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3.高锰酸盐指数: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所测得的化学需氧量4.浊度: 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5.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氧化一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为单位表示6.吸附法:指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将水样中的一种或者数种组分吸附于表面,再用适宜的溶剂加热或者吹气等方法将预测组分解吸,达到分离与富集的目的。
7.酸度: 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8.悬浮物:指水样经过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烘至恒重后得到的物质即为悬浮物9. 臭阈值法: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到臭味时的稀释倍数称为“臭阈值”即:臭阈值(TON)=(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1.简述水样消解处理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5a2354028915f814dc203.png)
环境监测(第三版)环境监测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环境监测: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P12. 控制断面3. 大气采样效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如采样流量、污染物浓度范围、采样时间等)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P1694. 土壤背景值5. 生物污染监测:当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收到污染后,生物在吸,收营养的同时,也吸收了污染物质,并在体内迁移、积累,从而受到污染。
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生物监测法。
P2916. 总悬浮微粒:(TSP)指漂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
7. 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就破坏了土壤环境的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逐渐占据优势,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性状改变,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引起污染。
P267 8.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P1479、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10、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P711、COD:(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P10912、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P11413、何谓混合水样?p43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14、何谓优先监测?P7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eaaa5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1.png)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土壤侵蚀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C2.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水体污染的范畴?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土壤湿度D. 土壤pH值答案:C4. 环境噪声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噪声的主要来源?A. 交通噪声B. 工业噪声C. 建筑施工噪声D. 植物生长答案:D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监测的内容?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土壤肥力D. 生态系统功能答案:C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的监测指标?A. 化学需氧量B. 重金属含量C. 有机物含量D. 放射性水平答案:A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目的?A. 评估环境质量B. 制定环境政策C. 预测环境变化D. 制造污染源答案:D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方法?A. 现场采样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监测D. 人工模拟答案:D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离心机答案:D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A. 数据整理B. 数据分析C. 数据预测D. 数据销毁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颗粒物答案:A, B, C, D12. 环境监测中,水体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化学需氧量B. 悬浮固体C. 氨氮D. 总磷答案:A, B, C, D1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微生物数量D. 土壤湿度答案:A, B, C14. 环境监测中,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生态系统功能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1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哪些?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光谱仪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目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e1a8ad2cf121dd36a22d821a.png)
环境监测复习题一、问答题1.环境污染物致畸作用可能的机理。
①环境污染物作用于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之发生突变,导致先天性畸形。
生殖细胞突变可遗传性,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体细胞,引起体细胞突变也可引起畸形,但无遗传性。
②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现染色体不离开现象,即在细胞分裂中期成对染色体彼此不分开,以致一个子细胞多一个染色休,而另一个子细胞少一个染色体,从而造成发育缺陷。
③核酸的合成过程受破坏而引起畸形。
④母体正常代谢过程被破坏,使子代细胞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缺乏必需的物质,影响正常发育等等。
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以分类哪几类?①监视性监测,也叫常规监测和例行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水、噪声;污染源监督监测:②特定目的监测,也叫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排污收费、数据仲裁等;考核验证监测:业务考核、上岗培训、验收监测等;咨询服务监测:③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
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研制监测环境标准物质、制订统一监测分析方法、优化布点、采样等的研究;污染规律研究监测:研究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运动规律;3.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1c6e0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2.png)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排放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用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是:A. pH值B. 溶解氧C. 化学需氧量(COD)D. 总磷和总氮4. 土壤污染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5. 噪声监测中,分贝(dB)是表示声音强度的单位,以下哪个分贝值代表的声音最弱?A. 20 dBB. 40 dBC. 60 dBD. 80 dB6.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是指:A. 微生物数量B. 植物种类多样性C. 动物种群数量D. 所有以上选项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 土壤微生物分析D. 土壤气相色谱分析8. 大气中PM2.5是指:A.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有机颗粒物9. 水质监测中,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A. 酸碱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导法D. 电位滴定法10. 在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参数常用于评价土壤的酸碱度?A. 土壤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湿度D. 土壤温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2.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在水质监测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常用化学指标。
4. 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eaff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a.png)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当环境污染超过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值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A.加强执法力度B.实施源头治理C.提高环境质量标准D.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答案:B2. 下列属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是:A. 氨氮B. 二氧化硫C. 重金属含量D. 土壤pH值答案:B3. 下面哪个因素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 大气降水B. 河流自净能力C. 农田施肥D. 水体流动速度答案:C4. 根据《环境保护法》,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是:A. 建设项目的设计、选址、施工和运营等环节B. 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C. 建设项目的选址D. 将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已建项目答案:D5. 环境质量的指标除了空气、水和土壤质量外,还包括:A. 声环境质量B. 视环境质量C. 地球磁场质量D. 风环境质量答案:A二、填空题1. 土壤中的大气物质交换主要通过 ________ 过程进行。
答案:扩散2. 水资源污染主要来源于 ________ 污染和 ________ 污染。
答案:点源,非点源3.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形式为 ________ 和 ________ 。
答案:固体颗粒,气态物质4. 环境影响评价分为 ________ 评价和 ________ 评价两个层面。
答案:预测性,评价性5. 根据《环境保护法》, ________ 有权拒绝涉及环境保护的运输活动。
答案:公众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因子、污染物和其它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过程。
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首先,环境监测可以提供环境质量的实时数据,帮助了解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环境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和预警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早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最后,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环境监测复习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复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0cf2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3.png)
环境监测复习题有答案)环境监测复习题⼀、名词解释1、浊度:浊度是反映⽔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于天然⽔和饮⽤⽔,⽽污⽔和废⽔中不溶物质含量⾼,⼀般要求测定悬浮物。
测定浊度的⽅法有⽬视⽐浊法、分光光度法、浊度计法等。
2、矿化度:矿化度是⽔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于评价⽔中总含盐量,是农⽥灌溉⽤⽔适⽤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之⼀。
该指标⼀般只⽤于天然⽔。
3、凯⽒氮:凯⽒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
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4、危险废物: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和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5、细菌总数:评定⽔体等污染程度指标之⼀。
指1ml⽔(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 24h培养后所⽣长的细菌菌群总数。
6、⼟壤背景值:⼟壤背景值(⼟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类社会⾏为⼲扰和破坏时,⼟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7、⼟壤污染:当进⼊⼟壤的污染物质量和速度超过⼟壤能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就破坏了⼟壤环境的⾃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逐渐占据优势,引起⼟壤的组成、结构、性状改变,功能失调,质量下降,导致⼟壤环境污染。
8、噪声污染:因⾃然过程或⼈为活动引起各种不需要的声⾳,超过了⼈类所能允许的程度,以致危害⼈畜健康的现象。
9、底质:137页10、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个重要分⽀学科。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11、⽔体⾃净:污染物进⼊⽔体后⾸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变化,⽔体⾃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净。
12、固体废物:⽣产、建设、⽇常⽣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3、⽔体污染分为:化学型污染——由酸碱、有机和⽆机污染造成的污染;物理型污染——⾊度、浊度、悬浮固体、热污染、放射性;⽣物型污染——⽣活污⽔、医院污⽔。
环境监测总复习
![环境监测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db1484169dc5022abea0039.png)
环境监测总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概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2. 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3. 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3、按筛选原那么,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包括14个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国家环保部对监测方法分类?P38分为三个层次:A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B统一方法;C等效方法。
2、.简述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包括哪些内容?P42〔1)根底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考察(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确实定(4)采样及检测技术的选择(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方案3、具体说明地表水检测中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布设的内容。
P42—44 (1〕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①背景断面:设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的水系污染程度。
②对照断面:设在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③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废水与江、河水根本混匀处。
④削减断面: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根据水面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小于等于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3)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缺乏0.5m时在二分之一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大于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及二分之一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环境监测复习题
![环境监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f77d65bcd126fff7050bba.png)
一名词解释1 精密度 5472 空白试验 5483 静态配气法 2254 生物监测 2965 空气污染指数 2036 分贝 3497 生化需氧量 118 8 化学需氧量 1139 优先污染物 8 10 简易监测 43911 土壤背景值 270 12遥感监测 48513 突发事件 399 14 环炉检测技术 44615 质量控制图 550二问答题1 为什么在环境监测中要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它包括哪些内容?500-5012 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42-433 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534 水样在分析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565 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896 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96-977 怎样测定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测定它们对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有何意义?141-1428 简要说明制订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1529 简要说明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的原理,用简图示意怎样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测定NO2、NO和NO X?17710 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192-19311 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原理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225-226;228-22912 什么是危险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哪些?235-23613 生活垃圾有何特性?其监测指标主要有哪些?249-25114 简述渗滤液的分析项目。
25415 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276-27716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汞,在原理、测定流程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78-7917 说明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依据,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为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30018 怎样利用植物群落监测空气污染状况?31919 简要说明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
环境监测练习题
![环境监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e60f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1.png)
环境监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测量和记录的科学方法,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因子?A. 温度B. 湿度C. 光照强度D. 土地所有权2. 环境因子的监测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人工采样B. 自动采样C. 历史文献分析D. 假设推测3. 对于大气环境的监测,以下哪种检测方法是常用的?A. 水质监测B. 声音监测C. 岩石抽样D. 空气采样4. 下列哪项是环境监测的目的之一?A. 促进环境破坏B. 分辨环境差异C. 掩盖问题存在D. 财政浪费5. 环境监测在以下哪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A. 人类健康B. 节约成本C. 提高生产力D. 降低标准二、填空题1. ________ 是环境监测的基本步骤之一,用以确定监测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环境因子的监测可以获得有关环境污染物的________ 变化趋势。
3. 环境监测法约束监测活动的具体规则和要求,通常由________ 来制定和管理。
4. 环境监测一般分为________ 等级。
5. 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过程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
2. 环境监测可以采用哪些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3.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有哪些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D4. B5. A二、填空题1. 调查2. 持续3.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 级别5. 数据处理三、解答题1.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于能及时掌握和评估环境变化,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应用领域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各个环境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
2. 环境监测可以采用传统的人工采样和实验分析技术,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自动监测系统,如传感器、无人机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同时,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环境监测。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模型建立与预测等方法。
《环境监测》复习题(全新)
![《环境监测》复习题(全新)](https://img.taocdn.com/s3/m/6f95745d336c1eb91b375d00.png)
《环境监测》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环境污染中的三致是指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
2、我国于1998年公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包括 47 个类别, 175 种废物来源和约 626 种常见危害组分和废物名称。
3、“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研究”提出的“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 14 种化学类别共 68 种有毒物质,其中有机物占 58 种。
4、按监测目的可将环境监测分为监测性监测、污染源监测、研究性监测三类。
5、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 和(完整性)。
6、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7、监测分析方法分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和等效方法。
8、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二、选择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公害, B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然资源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国家安全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 C 级。
A.五B.四C.三3、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4、环境样品中,基体是指 B 。
A、待测污染物B、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C、缓冲溶液D、所有物质三、判断1、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并非是环境监测的重点。
( ×)2、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和污染警报标准。
(× )3、环境质量标准越严越好。
( × )4、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例行监测。
×四、其他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监测知识考试含答案全套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库
![监测知识考试含答案全套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1819e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1.png)
监测知识考试含答案全套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库1,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_和_。
()A,使用B拆除C,闲置D.新增答案:BC2.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_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OA.社会发展B.国家经济C.技术条件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 373-2007)规定固定污染源运行状况时,应记录企业的_情况。
()A.人员情况B.生产情况C.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D.企业自行监测情况答案:BC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一()A容量总量控制B.目标总量控制C.指令性总量控制D.区域性总量控制E.最佳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总量控制5.以下一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
OA.铁、车孟B.铅、镉C,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D.氤化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答案:AC6.流域同步监测中,以下属必测项目的是一()A.pHB,AsC.CODD.NH3-N答案:ABCD7.按照赋存介质分类,地下水可分为一O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承压水E岩溶水答案:ABE8.按照埋藏条件分类,地下水可分为一。
()A.孔隙水8.包气带水C.潜水D.承压水E.岩溶水答案:BCD9.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_。
()A.生物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毒性作用答案:ABC10.无机氮是一的总和,无机氮也称“活性氮”。
()A.硝酸盐氮B.亚硝酸盐氮C,氨氮D.凯氏氮答案:ABC11.加强一等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环境监测活动全程监控,实现对异常数据的智能识别、自动报警。
OA无人机B.大数据C.人工智能D.卫星遥感答案:BCD12.水质样品保存时,添加保存剂的方式有_。
OA.抑制溶液PHB.加入抑制剂C.加入氧化剂D.加入还原剂答案:ABCD13.环境监测报告分为一和。
OA数据型B.报表型C.综合型D.文字型答案:AD14.对含采样结果在内的监测报告,应包括_信息。
环境监测复习题
![环境监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dff76cf121dd36a22d82cb.png)
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3.有一氟化物的标准水样浓度为100mg/L,经测量7次,其值为103mg/L、10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 过量 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 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 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 分光光 度测定。
3.
答:通过底质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污染现状, 追溯水环境的污染历史, 研究污染物的沉积、 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生物的影响, 并对评价水体质量, 预测水体变化趋 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6.叠氮化钠修正法测定水中溶解氧,主要消除()的干扰,
高锰酸钾修正法主要消除()的干扰。
7.贝克生物指数BI>10时,为()水域;BI=1-6时,为
()水域;BI=0时,为()水域。
8.含酚废水的保存用磷酸酸化,加CuSO4的作用是
9.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100^m的颗粒物,称为(),简称
();PMio即(),是指当量直径()
采样后经脱水、筛分,冷冻保存备用。
4.
答:功能区布点法,适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网格布点法,适用多个污染源,且分布较均匀;
同心圆布点法(放射式布点法),适用多个污染源,且大污染源较集中;扇形布点法,适用
孤立的高架点源。
5.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TSP中苯并芘为例,说明测定多环芳烃的 几个主要步骤及其原理。
1•下述中属于特定环境监测的是()。
A.污染事故监测B.仲裁监测C.考核监测D.新建企业周围环境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04dc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c.png)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A. 查明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内容()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火车运行监测答案:D3. 我国环境监测实行()制度。
A. 分级管理B. 统一管理C. 分散管理D. 集中管理答案:A4.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D5. 下列哪个不属于水质监测指标()A. pH值B. 化学需氧量C. 生物需氧量D. 碳酸饮料含量答案:D二、填空题6. 环境监测数据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7. 环境监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采样、测试、数据处理8. 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9. 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设置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代表性、均匀性、可比性三、判断题1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
()答案:正确11. 环境监测结果可以直接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
()答案:错误12. 环境监测数据只能反映当前环境状况,不能预测未来环境变化。
()答案:错误13. 环境监测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4. 简述环境监测的作用。
答案:环境监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查明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预测环境变化,为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3)评价环境治理效果,为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4)监督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保障环境权益。
15. 简述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答案: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监测水平。
(2)采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29598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02.png)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A. 监测环境质量B. 评估污染源排放C. 预测环境变化D. 治理环境污染答案:D2.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 满足环境管理需求B. 提高环境质量C. 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环境监测技术?A. 生物监测B. 化学监测C. 物理监测D. 心理监测答案:D4. 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个参数表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A. mg/m³B. mg/LC. g/kgD. ppm答案:A5. 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监测的类别?A. 大气监测B. 水质监测C. 噪声监测D. 火灾监测答案:D6. 以下哪个污染物不属于水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氨氮B. 总氮C. 总磷D. 二氧化硫答案:D7.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数据采集B. 数据传输C. 数据处理D. 数据泄露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站的基本职责?A. 收集、整理、分析环境监测数据B. 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C. 治理环境污染D. 发布环境监测报告答案:C9. 以下哪个污染物属于大气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颗粒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A. 高通量监测B. 在线监测C. 遥感监测D. 人工监测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按监测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测2.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3. 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物理监测4. 水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卷)10套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卷)10套](https://img.taocdn.com/s3/m/d85ed1de680203d8cf2f2415.png)
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检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6、按环境监测的目的来分,环境监测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监测?答:(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它的特点可归纳为:(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8、环境监测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复习题一、问答题①环境污染物作用于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之发生突变,导致先天性畸形。
生殖细胞突变可遗传性,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体细胞,引起体细胞突变也可引起畸形,但无遗传性。
②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现染色体不离开现象,即在细胞分裂中期成对染色体彼此不分开,以致一个子细胞多一个染色休,而另一个子细胞少一个染色体,从而造成发育缺陷。
③核酸的合成过程受破坏而引起畸形。
④母体正常代谢过程被破坏,使子代细胞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缺乏必需的物质,影响正常发育等等。
①监视性监测,也叫常规监测和例行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水、噪声;污染源监督监测:②特定目的监测,也叫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排污收费、数据仲裁等;考核验证监测:业务考核、上岗培训、验收监测等;咨询服务监测:③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
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研制监测环境标准物质、制订统一监测分析方法、优化布点、采样等的研究;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地方标准应该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或因素)与人或生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
不随时间而变化,不具有法律效力。
环境质量标准:以环境质量基准为基础,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而制定的。
她既有法律强制性,又可以根据技术、经济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变化而不断修改、补充。
标准要定在最佳实用点上,既不能强调技术先进而使大多数企业难以达到,也不能强调可能迁就现有的落后生产技术与工艺设备。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在设置采样断面以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然后根据采样垂线的深度研究采样点数目和位置。
采样垂线的设置河流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一般分为事故现场监测和跟踪监测两部分,其采样原则如下:A、现场监测采样i、现场监测的采样一般以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特性布点采样和确定采样频次。
ii、事故发生地点要设立明显标志,如有必要则进行现场录像和拍照。
iii、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供现场快速测定,一份供送回实验室测定。
如有需要,同时采集污染地点的底质样品。
B、跟踪监测采样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随着稀释、扩散和沉降作用,其浓度会逐渐降低。
为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事故发生后,往往要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水体环境恢复正常。
C、现场记录要绘制事故现场的位置图,标出采样点位,记录发生时间,事故原因,事故持续时间,采样时间,以及水体感观性描述,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采样人员等事项。
加入保存剂:生物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等。
加入的保存剂不能干扰以后的测定;保存剂的纯度最好是优级纯的;还应作相应的空白试验1、甲醛(HCHO)直接来源:为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用于黏合剂中的原料。
间接来源:主要是使用黏合剂的人造板和家具,涂料、油漆及香烟等也会产生甲醛污染。
2、苯、甲苯、二甲苯来源: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各种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防水材料的添加剂;空气消毒剂和杀虫剂的溶剂。
(黏合剂、家具、油漆、杀虫剂)3、氨气来源:在建筑施工中,为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冬季施工防冻。
在混凝土中加入了含尿素与氨水的混凝土防冻剂,含有大量氨类物质。
(混凝土、防火板)4、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室内燃料的燃烧、喷烟、室外和空调系统带入,二次扬尘等5、氡来源:1. 从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
如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释放出氡。
2. 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
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岩石中。
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的氡。
这些氡可以通过地层断裂带,进入土壤和大气层。
建筑物建在上面,氡就会沿着地的裂缝扩散到室内。
从北京地区的地址断裂带上检测表明,三层以下住房室内氡含量较高。
3. 从供水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
这方面,只有水和天然气的含量比较高时才会有危害;(大理石、瓷砖、地基)6、生物性污染物来源:空调内部存水盘的凝结水,以及周围湿度高的空气环境,给微生物的滋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微生物在此栖息并大量繁殖,停机一段时间后残留液体就会被室内空气所干燥,微生物便会飞散到室内空气中。
指示生物法的原理是根据调查水体中对有机污染物或某些污染物具有敏感性或较高耐受力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指示水域中有机污染物或某些污染物的多少及降解程度。
静水水体一般选用底栖动物或浮游生物作为指示生物。
流水水体选用底栖生物、着生生物、鱼类作为指示生物。
清晨起床时,感到恶心憋闷;甚至头晕目眩;经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家里人皮肤过敏,且是群发性的;家里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室内环境后,症状便明显好转;新婚妇女长时间不孕,但原因不明;孕妇正常怀孕但胎儿畸形;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家里宠物莫名其妙的死亡等。
水样经消解后,在不同pH值和化学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几种金属离子与双硫腙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螯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后,在相应特征波长下比色可进行相应金属含量的定量。
元素的性质和浓度:自身性质决定其毒性强度,存在浓度—生物效应关系。
元素的存在形态:金属有机化合物毒性高于相应无机金属化合物元素存在的价态:同一元素的价态不同,其毒性差别很大。
Cr6+/Cr3+元素化合物的水溶性:溶解性金属化合物易于被生物吸收利用,毒性增大。
目的:除去非土部分,使测定结果能代表土壤本身的组成;有利于样品长期保存;是分析时称取的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过程:风干; 磨细;过筛;混合;分装;制样二、问答题: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资源;环境具有调节功能;环境具有服务功能;环境具有文化功能由于环境污染物成分复杂、随即多变、时空分布广、浓度变化大,因此不论从人力、物力、财力或从化学毒物的危害程度和出现频率的实际情况,某一实验室不可能对每一种化学品都进行监测、实行控制,只能有重点、针对性的对部分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控制,这就是所谓的优先监测原则。
优先污染物:难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物质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包括:1、对环境影响大的污染物;2、已有可靠的监测方法,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3、已有环境标准或其他依据的污染物;4、在环境中的含量已接近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浓度,且污染趋势还在上升的污染物;5、样品有代表性的污染物;3.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受理任务——确定目的-→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监控反馈(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确定监测项目。
应根据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本地区主要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来选择,同时还要测定一些气象及水文项目;(3)确定监测点布置及采样时间和方式;(4)选择和确定环境样品的保存方法;(5)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6)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放污染物分为哪二类,各主要包括哪些污染物?各类污染物应在何处进行监测采样?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
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第二类污染物,是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
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等。
5.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的原理与方法?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混匀,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混匀后,置于暗处5min,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游离碘,(当溶液呈微黄色,加入1%淀粉1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即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6.COD的重铬酸钾法测定原理与方法。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经两小时回流后,过量的K2Cr2O7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回滴,根据所消耗的K2Cr2O7量算出水中COD,以氧的mg/L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