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ppt 55页)

合集下载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ppt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ppt
第七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7.1 进口配额与“自愿出口限制” 7.2 影响进口的国内经济政策 7.3 相机保护措施
7.1 进口配额与“自愿出口限制” 一、进口配额概念与分类 (一)含义: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 品进口数量或金额所规定的直接限制。
(二)分类
• 绝对配额 – 全球配额 – 国别配额 • 协议配额(双边配额) • 自主配额(单方面配额) – 进口商配额 • 关税配额 按商品进口来源分 • 全球关税配额 • 国别关税配额 按征税目的分 • 优惠性关税配额 •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Qf Qq Qt
d Dd
C3 C2 C1
D
数量
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的社会福利分析:

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 绝对比关税大。在配额下,垄断企业生产Qq, 低于关税时的产量,甚至有可能低于自由贸易 时的生产量Qf,而价格则是Pq,高于关税时的 国内市场价格(Pm+t),国内消费者支付更高 的价格,而消费更少的商品(从C2到C3)。整 个国家的损失除了贸易政策扭曲带来的b+d (跟关税时相同),还包括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自愿出口限制对进口国国内市场的价格,
生产,消费的影响都跟配额相同。但是因为 由出口国自行分配配额,所以原本属于国内 进口商的那部分利益(图8-1中的c)就由外 国出口商获得了。对进口国来说,其总共损 失为b+d+c。 相当于将配额许可证发放 给国外,代价较大。
• 案例:日本汽车出口的自愿限制
四、其他非关税壁垒
• 1、进出口许可证制 • 2、繁琐的海关手续 • 3、国产化程度要求 • 4、进出口的垄断经营 • 5、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 • 6、动物福利
进口许可证Import license system

非关税壁垒概述(PPT 65张)

非关税壁垒概述(PPT 65张)

• 进口许可证分为自动许可证和非自动许可证。自动许可证不限制 商品进口,设立的目的也不是对付外来竞争,它的主要作用是进 行进口统计。非自动许可证是须经主管行政当局个案审批才能取 得的进口许可证,主要适用于需要严格数量质量控制的商品。非 自动许可证的作用有:管制配额项下商品的进口;连接外汇管制 的进口管制;连接技术或卫生检疫管制的进口管制。只有取得配 额、取得外汇或者通过技术检查和卫生检疫,才能取得许可。进 口许可证极易被乱用而成为贸易壁垒。 • 根据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的关系,进口许可证可分为有定 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 (3)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先规定有关商品的配额,然 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商人申请发放许可证。 • (4)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主要根据临时的政治的或经济 的需要发放。
非关税壁垒
• 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种种措施。
• 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
直接的关税壁垒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和金
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
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限制等。
间接的关税壁垒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间接地 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进口最低限价、繁苛 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检验和包装、标签规定等。

• • 各参战国在战时都取消了外汇的自由买卖,禁止黄金输出,实行 了外汇管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很多在战后取 消外汇管制的国家又重新实行外汇管制,一些实行金块和金汇兑 本位制的国家也纷纷实行外汇管制。1930年土耳其首先实行外 汇管制,1932年,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阿根廷等20 多个国家也相继实行了外汇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战 国立即实行全面严格的外汇管制。1940年,在100个国家和地区 中,只有11个国家没有正式实行外汇管制,外汇管制范围也比以 前更为广泛。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基于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 原因,继续实行外汇管制。50年代后期,西欧各国经济有所恢复, 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从1958年开始,各国不同程度地恢复 了货币自由兑换,并对国际贸易收支解除外汇管制,但对其他项 目的外汇管制仍维持不变。1961年,大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会员国表示承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所规定的义务, 即避免外汇限制而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但时至90年代,绝大多数 国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外汇管制,即使名义上完全取消了外汇 管制的国家,仍时常对居民的非贸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资本项目收 支实行间接的限制。

第八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第八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第一节 进口配额与“自愿出口限额”1 第八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1 进口配额与“自愿出口限制8.1.1 非关税壁垒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NTGs),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⑴ 灵活性:各国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并要求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税率的调整直接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约束,而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通常采用行政手段,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⑵ 有效性:关税壁垒的实施旨在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它对商品进口的限制是相对的。

而有些非关税壁垒对进口的限制是绝对的,比如用进口配额等预先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禁止进口。

⑶ 隐蔽性:关税税率必须在《海关税则》中公布,毫无隐蔽性可言。

非关税壁垒则完全不同,其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极为繁琐复杂的标准和手续,使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⑷ 歧视性:因为一国只有一部关税税则因而关税壁垒像堤坝一样同等程度地限制了所有国家的进出口。

而非关税壁垒可以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相应制定,因而更具歧视性。

8.1.2 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一、进口配额的种类进口配额(import quota)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期内(通常为1年)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

⑴ 绝对配额(abso1ute quota),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便不准进口。

全球配额:即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总的限额,对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

国别配额:。

即政府不仅规定了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配额,而且将总配额在各出口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分配。

进口商配额:进口国为了加强垄断资本在外贸中的垄断地位和进一步控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将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在少数进口厂商之间进行分配。

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非关税壁垒(PPT 67页)

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非关税壁垒(PPT 67页)

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申请者的基本条件为,2012年10 月1日前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需提供企业法人营 业执照副本);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纳税记录(需提供2011 年及2012年有关资料);2010至2012年在海关、工商、税务、 检验检疫方面无违规记录;2011年企业年检合格;没有违 反《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的行为。
(3)设立进口许可证委员会 委员会的职责是为该协议的实施或促进其目
标的实现提供进行磋商和解决争端的机会。
(4)有关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规定 应确保合理的向所有进口商发放许可证,尤
其要考虑到原产地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进 口商。发展中国家签字国在提供有关需领取 进口许可证的产品的统计资料方面可以有一 定的灵活性,即不应该由此给它们带来额外 的行政负担等。
税、减税或免税
待遇,对超过配
额的进口商品则
征收较高的关税
,附加税或罚款 。
全球配额
即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来自任何 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按进口商品的申 请先后批给一定的额度,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 ,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全球配额并不限定 进口的国别或地区,故配额公布后,进口商往 往相互争夺配额。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依其优越 地理因素,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为了减少 这种情况所带来的不足,一些国家采用了国别 配额。
(2)进口许可证的种类
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把进口许可证毫无数量 限制地签发给进口商
非自动进口许可证:也称为特种进口许可证, 对列入特种进口许可证项下的商品;进口商必 须向有关当局提出申请,经逐笔审核批准并发 给许可证后,才得以进口。
(如欧盟进口许可证主要用于对特定进口产品实 施数量限制、保护措施和进口监控的需要。)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在上述协议的基础上,达 成《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协议由8条组成。

国际贸易之非关税壁垒(ppt 56页)

国际贸易之非关税壁垒(ppt 56页)
Quotas)
(一)定义
是指出口国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 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该 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二)种类
单方“自动”出口配 额
协定“自动”出口配
单方“自动”出口配额
是指出口国政府并未受到国际协定的约束,自动 单方面规定对有关国家的出口限额,出口商必须 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配额,在领取出口授权书或 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出口;也有的是出口厂商在政 府的督导下,“自动”控制出口。
不限定进口国别或地区
(2)国别配 额
自主配额(单边配额) 协议配额(双边配额)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1.定义
超过配额征收较高关税
2.种类 全球性关税配额
(1)按商品进口的来源 国别关税配额
(2)按征收关税目的
优惠性关税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第二节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Export
3—5年。终止协定,应提前60天通知对方。
返回
补充:进口配额制与“自动”出口配额 制
同:都是通过数量限制来限制进口
异:1)
从配额的控制方面:进口配额制由进口国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

限制商品的进口,而“自动”出口配额制则由出口国直接控制
配额,限制一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
2)从配额表现形式看,“自动”出口配额制表面上好像是出 口国自愿采取措施控制出口,实际上是在进口国的强大压力下 才采取的措施,并非出于出口国的自愿;
例如:1975年,在日本政府的行政指导下,日本6家 大钢铁企业,将1976年对西欧的钢材出口量“自动” 限制在120万吨以内,1977年又限制在122万吨。

非关税壁垒概述(PPT 29张)

非关税壁垒概述(PPT 29张)

(六)NTBs 的发展趋势
1.技术性贸易壁垒
(Technolog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涵义:进口国强制性或非强制性要求进口商品执行技 术性标准,从而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 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目的。 构成与内容:(1)技术标准与法规 (2)合格的评定程序 (3)包装和标签要求 (4)产品检验检疫制度 (5)信息技术壁垒
(1)数量性外汇管制——控制外汇数量 (2)成本性外汇管制——复汇率 (3)混合性外汇管制——数量+复汇率
2、进口押金制
又称“进口存款制”、“先期存
款制”。进口商要预先按照进口金额
的一定比率和规定时间,到指定银行
无息存入一笔现金。
1974年5月到1975年3月,意大利曾规定,对400多
种进口商品,无论从任何一个国家进口,都必须先 向中央银行交纳相当于进口货价半数以上的现款押 金,无息存放6个月。据统计,这项措施相当于征 收5%以上的进口附加税。
三、非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以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小国 进口配额经济效应分析为例
P
H
S
1.封闭经济下的均衡:
国内均衡价格为Pd 国内供需均衡S=D, 贸易量为: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d
E
Pw I
C
G
2.自由贸易下的均衡:
D
0 Q1
图8-1-0
Q4
国内价格下降为Pw Q 贸易量为: 0Q4- 0Q1=Q1Q4
P H
(二) “自动” 出口配额制
( Voluntary Export Quotas) 又称 “自动”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 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 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 配额下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可分为两种形式—— 1、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限制 2、协定的“自动”出口限制

第八章(许士春)

第八章(许士春)

2、关税配额 、
• 超过进口限额,征收较高关税。 超过进口限额,征收较高关税。 • 优惠关税配额和非优惠关税配额 • 以目前的粮食配额为例,有配额只要交 以目前的粮食配额为例, 1%的进出口税 没有配额, 的进出口税, 1%的进出口税,没有配额,最惠国的进 出口税率为70% 70%, 出口税率为70%,一般国家的进出口税 率为180% 180%。 率为180%。 • 在2000年12月16日至2001年12月31日, 2000年12月16日至2001年12月31日 日至2001 俄国实行原糖进口配额制。总额为365 俄国实行原糖进口配额制。总额为365 万吨,对此征收5%的关税。 5%的关税 万吨,对此征收5%的关税。超过额度部 分征收30% 30%的关税 分征收30%的关税
• 进口配额 ( import quota ) 又称进口限额 , 进口配额( quota) 又称进口限额, 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 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进 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 • 超过限额部分不准进口或征收高关税。 超过限额部分不准进口或征收高关税。 • 2005年前对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有配额限 2005年前对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有配额限 制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 欧盟、 制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加拿 大、欧盟、 挪威、土耳其。 挪威、土耳其。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 1、灵活性 2、针对性 、 、 • 3、隐蔽性 4、歧视性 、 、 • 比如,1989年欧共体宣布禁止进口含有荷尔 比如,1989年欧共体宣布禁止进口含有荷尔 蒙的牛肉这一作法,就是针对美国作出的, 蒙的牛肉这一作法,就是针对美国作出的, 美国为此采取了相应的报复措施。 美国为此采取了相应的报复措施。 • 又比如,英国生产的糖果在法国市场上曾经 又比如, 长期有很好的销路, 长期有很好的销路,后来法国在食品卫生法 中规定禁止进口含有红霉素的糖果, 中规定禁止进口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而英国 糖果正是普遍使用红霉素染色的,这一来, 糖果正是普遍使用红霉素染色的,这一来, 英国糖果大大失去了其在法国的市场。 英国糖果大大失去了其在法国的市场。

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9.4 绿色壁垒
• 9.4.1 绿色壁垒的成因、特点及表现
• 1.绿色壁垒的成因 (1)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绿色壁垒”
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2)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内在地推动
了“绿色壁垒”的形成。 (3)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
“合法”存在。 (4)世界贸易组织某些协议中的例外规定给技术壁
垒的设置大开方便之门。
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 9.5.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性质
• 技术性壁垒是打着促进贸易的旗号而实际起着阻 碍贸易的作用。
• 技术壁垒大都是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利益而被 各国提出并采用的,并曾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 过一定贡献。在国际贸易中规定产品应达到一定 的标准,这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产品的使 用和消费过程的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
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 9.4.2 绿色壁垒的影响
• 1.绿色保护将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从而影响企 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 2.绿色壁垒将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商品流向 格局
• 3.绿色壁垒将不断引发贸易摩擦,包括我国在内 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的综合素质面临严峻 考验
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2. 包装和标签要求
3. 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
4. 信息技术壁垒
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 9.5.2 技术性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1)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化。 (2)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及传统数量限制措施被抑制
促使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式武器。 (3)消费观念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亦促使技术壁垒
• 9.2.3 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非关税壁垒》课件

《非关税壁垒》课件

应对非关税壁垒的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
通过国际组织和双边、多边协议加强 国际合作,推动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和 消除。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 进口国的技术和环保要求,降低非关 税壁垒的影响。
灵活运用WTO规则
利用WTO规则保护自身权益,应对 非关税壁垒的挑战。
加强国内市场开发
扩大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减少 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课件
目录
• 非关税壁垒概述 • 非关税壁垒的常见形式 • 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 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 • 非关税壁垒的案例分析
01
非关税壁垒概述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贸易的措 施和手段,旨在限制其他国家商品、服务和投资 进入本国市场。
非关税壁垒通常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 术壁垒、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贸易救济措施等 。
在全球贸易规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需要灵活运用非关税壁垒应 对挑战,维护自身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
发达国家可能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限 制某些关键商品的进口,以确保国家 安全和战略利益。
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和应
04
对策略
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
数字贸易壁垒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 壁垒成为非关税壁垒的新趋势,包括 数据本地化要求、数字安全审查等。
进口许可证
总结词
进口许可证是一种强制性的非关税壁 垒,要求进口商在进口前获得政府颁 发的许可证。
详细描述
进口许可证是指进口国政府要求进口 商在进口前必须向政府申请并获得许 可证的一种制度。许可证的数量和发 放方式通常由政府控制,以限制进口 数量和保护国内产业。

国际贸易政策之非关税壁垒(PPT 49页)

国际贸易政策之非关税壁垒(PPT 49页)
对中国提出反倾销诉讼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其中欧盟、美 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多数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美国对中 国的反倾销税最高征到过356%(1994年大蒜案),最厉害 的是墨西哥,1993年墨西哥对中国10大类4000多种商品征 收反倾销税,最高额为1150%;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2019/12/10
6
(四)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1、相同之处: 都是作为贸易壁垒对本国经济以及产业进行保护。 2、不同之处: 一是实施进口配额和实施关税的效应不一定相同。
二是在他们对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反应不同。 三P是在限制进口数量方面S,进口配额更易于操作。
关税和进口配额对需求变化的反应
386.75
国际经济学
2019/12/10
23
表2 日程表
程序 提出申请
立案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
美国商务部初裁 美国商务部终裁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
发布征税令
时间 2003年11月13日 2003年12月3日 2003年12月29日 2004年5月17日 2004年10月6日 2004年11月22日 2004年11月29日
图中a为配额的再分配效应,c为配额带来的租金(其归 属权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进口配额),b、d分别为配额导致的 生产扭曲损失和消费扭曲损失,净福利损失为b+d。
国际经济学
2019/12/10
5
(三)进口配额的大国效应
P
SX
+ 配额经济效应:大国
E
Pt
Pw a
bc edLeabharlann Pw’M2DX
S1 S2
D2 D1
身就是一种引鸩止渴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受到伤害的,是国内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

——出口商获得,社会净损失变为b+d+c,大于关税情况下
配额情况下社会福利不会比关税更好
现实当中配额较常使用的原因 1.比关税更直接、更有效的控制进口 2.比关税制定、执行更灵活
3.给政府更多的权利控制企业
4.贸易自由化使关税手段作用有限
8.1.2
垄断条件下的进口配额
成本/价格
①在垄断条件下,如果没有贸易,
QM Q M’ = Qt Ct = Qt Ct’
DM
数量
二、国际供给增加时关税和配额的不同影响
价格 国际市场 Sw
价格
Sw’ PW+t
本国进口需求
配额
PW
P W’ 0 Dw
PW’+t
t i t j
k
Dm Qt’ 数量
数量
0
Qt
征收关税:国际供给↑国际需求不变☞国际价格↓,征收相同关税☞国内 价格↓☞进口需求↑(Qt—Qt’),社会福利净损失为k 实施配额:国际价格↓配额不变☞进口不变☞国内价格不变☞“租”由 [t×配额]增大到[PW+t﹣PW’],社会福利损失变为i+j+k
8.3.2 反补贴
一、关贸总协定对补贴和反补贴的有关界定:
补贴被分成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ⅰ)不可诉补贴包括具有全局影响和非经济的补
贴这些补贴是被允许的,被称为“绿箱子”范 围内的补贴。 (ⅱ)对于不在“绿箱子”内的补贴就是可诉补贴, 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
二、三个条件
(1)补贴确定存在;
(2)同类或相同产品的国内产业已受到实质损害; (3)补贴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反补贴的手段主要是征收“不超过进口产品在原产
“华盛顿苹果”效 应 第一,由于存在数量限制,在同样利润率的情 况下,外国厂商愿意销售价格高的产品来获得较大 的利润总额,而价格高一般意味着产品的质量比较 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国内市场的变化(假定中国为钢铁进口小国)(A)本国市场来自价格 (千元)S
价格 (千元)
(B)中国钢铁进口市场
Q=40
2.0
1.5 1.0
40
20
D’
D
h ijk
SX DM DM’
60 70 80 110 120 130 140 数量
Qf Qt Qq
Ct Cq Ct’Cf
40 60 80 数量
图9.3 国内市场变化时关税和配额的不同影响
征收关税后,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到Pw+t,此 时国内独家企业只能在这个价格上(由于价格 给定不变,MR=Pw+t)参与竞争。按照利润最 大化原则,企业生产Qt,以价格Pw+t销售, 消费为C2,进口为M2,整个社会的损失与关税 时一样,为b+d。
假设政府对垄断企业使用配额(Q),并且假 定配额正好等于征收关税时的进口量:Q= M2。
i
0.5
jk
DM
40 60
Q
DW Q
图9.4 国际市场变化时关税和配额的不同影响
假设全世界钢铁的出口供给增加了,在需求不变的情 况下,钢铁的国际价格下跌至500元。
如果中国的关税不变的话,征收关税后,国内的价格 下降至1000元,进口钢铁量增加值60吨,社会福利净 损失为k。
如果中国的配额不变(仍是40吨),进口量不会增加, 国内的价格也不会变动,唯一的变化是配额的“租” 增大了,在上图中,租由原来的(1.5-1.0)×40变成 了(1.5-0.5)×40,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跟自由 贸易相比的社会福利损失也扩大了,由原来的i变成了 (i+j+k),比关税情况下的损失多(i +j)。
当中国的钢铁需求增加时,进口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 小国关税不变(仍是50%)的情况下,中国进口60吨,社 会福利净损失为k,政府税收收入增加了( i+j )。
如果配额不变(仍是40吨),当国内需求增加时,就会 在原有的价格下产生一个供需缺口(缺20吨),结果导 致国内钢铁价格上涨(上涨至2000元),供给量增加 (从70增加到80),消费量(从130减少到120)减少。 与需求量变动之前相比较消费量还是增加了(从110提高 到120)。
(2) 政府根据申请颁发许可证。进口商为得到 许可证必然付出一定代价(即“寻租”)。 所以最后收益小于c,社会的利益少于关税的 情况 ;
(3) 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拍卖一般会将使许 可证的价值等于进口所获得的利润c。整个社 会的利益变动也与关税一样。社会利益变动 与关税一样(c由政府享有);如果许可证的 价格低于c,则c部分由政府和进口商共享。
现假定中国政府实行钢铁进口配额,只允许进口Q(4 0)吨,其总量一定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C1-S1 =60吨)。
价格(千元) P
Sd国内供给曲线
1.5 a
Q=40 bc d
1.0 D总需求曲线
Dd对国内钢铁的需求
S1
S2
C2
C1
60 70 110
120
Q数量
图9.1 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的影响
由化压力。
9.1.2 垄断条件下的进口配额
成本、 价格
MC
Pq
PW+t t
PW
Q=M2
b
d
MR
Dd
D
Qf Qq Qt
C3 C2 C1
数量
图9.2 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在征收关税情况下,由于关税没有限制进口数 量,只是提高了价格,国内独家企业仍然没有 垄断地位,只能在新的国内市场价格上与国外 生产者竞争。
(4) 政府设置配额,由出口国自行分配。此时 c部分转移到了外国出口商手中,进口国受损。 进口国的净损失变成了b+d+c,大于关税 时的净损失。
配额相对于关税的优点
第一,配额可以比关税更有效地控制进口; 第二,实施配额更灵活,政府可以通过发放
进口许可证随时调节进口数量; 第三,配额给政府更多的权力; 第四,配额比关税承受相对小的国际贸易自
第9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进口配额与“自愿出口限制” 保护进口产业的国内经济政策 相机保护措施
9.1 进口配额与“自愿出口限制”
9.1.1 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
假定中国进口钢铁,而中国钢铁行业假定是完全竞争 的。
小国情形下,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 等,假定为每吨1000元。在这一价格下,中国国内的 钢铁生产量为S1 (60吨),消费量为C1(120吨)。
实施配额后,整个钢铁供应量从原来在 国际价格下的无限供给变成了有限供给。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本国钢 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国内钢铁 价格上涨。
国内钢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增 加,消费需求下降。
在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对本国生产、消费、 价格的影响与征收同样数量的进口关税相似, 只不过关税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来减少 进口和增加国内生产,而配额则从相反的途径, 即先减少进口造成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国内生产。
在配额下,垄断企业生产Qq,低于关税时的 产量,甚至有可能低于自由贸易时的生产量 Qf,而价格则是Pq,高于关税时的国内市场 价格(Pw+t),国内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 格,而消费更少的商品(从C2到C3)。整 个国家的损失除了贸易政策扭曲带来的b+ d(跟关税时相同),还包括图中的阴影部 分。
9.1.3 市场变动时配额与关税的区别
在配额不变的情况下,虽然“配额租”增加了,但与自 由贸易相比社会净损失也增加了,为(h+i+j+k)。与关 税政策相比,配额造成了更多的损失(损失比关税多h+i+ j)。
(2)国际市场的变化(假定中国为钢铁进口小国)
(A)中国钢铁进口市场
价格 (千元)
价格 (千元)
(B)国际市场
SW SW’
1.5 1.0
配额对国内各集团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的影 响与关税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政府税收 上,关税给政府带来收益,而配额带来的“经 济租”则不一定归政府所有。“经济租”的归 属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进口配额。
配额的分配方式和福利的变化
(1) 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由于 许可证是免费的,进口商所得的利润正好等 于政府的税收部分c,进口国的社会总利益变 动与关税一样(c部分从政府转移到了进口商 手中) ;
由于配额限制了进口的数量,在进口所能满足 的那部分需求以外,国内其他的需求就完全取 决于国内企业的垄断性供给。
垄断企业现在面临比自由贸易情形下稍微缩小 的市场需求Dd。垄断企业的生产原则仍然是边 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国内市场上的定价行 为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 绝对比关税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