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合集下载

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城乡结合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乡村的风貌。

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农药残留等污染源头错综复杂。

为了改善城乡结合部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制定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刻不容缓。

二、目标设定1. 提高水质:加强城乡结合部水环境治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2. 净化大气: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减少排放污染物。

3. 美化环境:开展绿化行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结合部。

4.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宜居城乡结合部。

三、具体措施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管网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

2. 完善城乡规划,增加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

3.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倡导垃圾资源化利用。

4. 建立环境监控系统,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5. 采取措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推广有机种植,提高生态农业比重。

6.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治理乱堆乱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保障措施1. 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保障。

3.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的多元化发展。

五、保障措施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制定,将有力推动我国城乡健康发展,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王丽娟刘奕辰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摘要: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研究了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讨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现城乡结合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发展;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2.008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的最前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笔者系统梳理了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寻了目前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城乡结合部的对策建议。

1 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城乡结合部一词首先是德国地理学家在1936年提出来的,现在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地理位置、性质特征、形成过程[1]等角度来界定城乡结合部。

许月明[2]、金平[3]探讨了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地理位置,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郊区土地,是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赵自胜[4]、杨向荣[5]等学者从形成过程定义城乡结合部,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交界区域,是城市向乡村扩展、乡村向城市发展的特殊地理区域。

黄公元[1]提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综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吕维真[6]从性质特征角度来理解城乡结合部,他指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是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人们自主地在城乡交接的边缘地带构建的城乡社会区域和利益共同体。

综上所述,从地理位置上讲,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是城市内部市区和郊区相衔接的地带;从经济社会特征上讲,城乡结合部是除城市、农村之外的第三类社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发展过程来讲,城乡结合部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城市扩张和农村城市化,原有的城乡结合部变成城市,在城市周边地区又形成新的城乡结合部[7]。

各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

各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

各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一、前言村庄是城乡结合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建设的重点。

然而,各村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找到可行的对策,本文将对各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各村存在的问题1.环境卫生问题许多村庄缺少垃圾处理设施,导致垃圾随意扔在路边或者河流中,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此外,废弃物处理、化粪池清理等问题也存在。

2.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许多村庄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导致农业产量低下,农村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教育问题许多村庄的教育资源不足,学生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教育水平较低,甚至出现文化落后的情况。

4.卫生和医疗问题远离城市的村庄缺乏医疗设施和医疗资源,导致村民的健康状况较为堪忧,且当地医疗卫生的质量也较为有限。

5.基础设施和交通问题许多村庄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不便,无法与周边地区联系起来,影响了村民的进出通行和日常生活用水、用电等。

三、对策分析1.加强环境治理加强各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垃圾和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强化对化粪池和公共厕所的清理和维护,以保障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

2.优化村庄景观通过建设花园、植树、草坪、道路硬化、绿化、景观灯光等,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3.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导农户适应市场需求,积极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依赖,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农产品,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4.加强教育建设为各村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加强对各村教育的管理和指导,通过提高村民的学历水平来促进乡村振兴。

5.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和人才支持,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和服务水平,以解决乡村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各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管理,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总结乡村振兴是我国未来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村上目前存在的问题

村上目前存在的问题

村上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村上存在的经济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村庄面临着发展困境。

村上作为城乡结合部的重要一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村上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均,一些村庄的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导致农产品销售难,收入不稳定。

此外,村上的农村产业链条不完善,缺乏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难以吸引外界投资和人才流入。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村上的经济基础薄弱和发展动力不足。

二、村上存在的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村上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首先,村上的垃圾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的缺乏和低效率运作,导致垃圾问题进一步恶化,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村上的水资源管理亟待加强。

一些村庄在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存在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此外,村上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面积的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给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

三、村上存在的社会问题村上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失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村庄面临着人口流失的挑战。

年轻人才逐渐外流,老年人留守村庄,导致村庄的人口结构失衡,社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同时,由于缺乏社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一些传统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村庄的独特文化特色难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这些问题给村庄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解决村上问题的对策为解决村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综合性对策。

首先,村庄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旅游等项目,提升经济效益和吸引力。

此外,村庄应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其次,村上应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大投入,新建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同时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加强土地治理和植树造林,重建村庄的生态系统。

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概述村庄规划是指在城乡结合部,以村庄为单位进行的整体发展和合理布局的规划工作。

它是实现农村建设和发展总体目标的基础,关系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当前社会快速变革与城市扩张背景下,我国许多地方的村庄规划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主要问题1. 偏离本土特色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原因,许多农村空心化严重,人口大量流失。

为追求经济效益或跟随潮流风格,有些地方尝试引入外来建筑风格或商业元素来改造自己的村庄。

结果却导致了“同质化”的情形:林立着形状雷同的楼房,在没有任何区分度或特殊性上从简单东西复制粘贴颇获青睐。

2. 低水平匠人传统失落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许多传统手工艺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

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当地特色匠人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同样,中国农村也面临这个困境。

许多独特的建筑技能正逐渐消失,在村庄规划中造成缺乏处理建筑细节或保护历史文化地位等问题。

3. 基础设施滞后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道路交通不便、供水供电困难、污水处理不完善等问题都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使得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变得更加棘手。

4. 缺乏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传统上,中国农村以其宽敞而美丽的场景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城市快速扩张和自然资源短缺的压力下,许多家庭开始将土地用于开垦耕作或进行商业开发,并占据原本属于公众使用的区域,导致公共空间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相应配套设施,居民们也无法享受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对策建议1. 注重本土特色保护与发展村庄规划应该注重保持和传承本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

当地政府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收集和保存有关历史遗迹、手工艺和技能方面的信息,并在规划中具体融入这些元素。

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村庄维护建设,使他们意识到保护自己文化传统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创新规划思路,破解城乡结合部发展难题

创新规划思路,破解城乡结合部发展难题
群 体 的 流 动 人 口 的 社 会 边 缘 化 ,让 这 里 成 为
为 规 范 城 市 规 划 和 管理 工作 ,1 8 年 国 务 院 发布 了首 部 城 市 规 划 条 社 会 矛盾 交 汇地 。 94 例 》 。1 8年 l月 2 日又 由全 国人 大审 议通 过 了新 中国成立 后 的第 一 部 99 2 6 城 乡 结 合 部 的 问 题 是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阶

随 着 北 京 城 市 的 快 速 发 展 ,城 乡 二 元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 北 京 的 城 市 化 进 程 突 飞 猛 进 ,但 由 于 管 理 体 制 、 城 乡 规 划 实 施 缺 乏 城 乡 统 筹 、 城
城 市 特 点 和 历 史 原 因 , 导 致 城 乡 结 合 部 地 区 外 来 人 口集 中 、 社 会 治 安 秩 乡 发 展 不 均 衡 等 因 素 综 合 作 用 ,也 形 成 了 犬 序 混 乱 , 且 基 础 设 施 落 后 、 环 境 卫 生 脏 乱 ,存 在 较 大 的 社 会 不 安 定 因 素 牙 交 错 的 城 乡 结 合 部 地 区 。 该 区 域 普 遍 存 在 和 安 全 隐 患 。 加 快 城 乡 结 合 部 发 展 的 步 伐 , 有 效 解 决 城 乡 一 体 化 进 程 中 环 境 卫 生 脏 乱 、 市 政 设 施 滞 后 、 私 搭 乱 建 严
法 》 也 暴 露 出诸 多 问题 。 2 0  ̄ 1 月 2 07 0 8日第 十 届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常 务 规 划 上 的 空 白地 带 , 再 加 上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委 员 会 第 三 十 次 会 议 通 过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城 乡 规 划 法 》 ,并 于 2 0 年 造 成 的 规 划 缺 乏 对 实 施 的 关 注 , 静 态 的 规 08 1 1 月 日起 正 式 施 行 。 从 “ 市 规 划 ” 到 “ 乡 规 划 ” , 一 字 之 差 反 映 了 划 思 路 难 以对 城 市 的 快 速 发 展 作 出 及 时 的 应 城 城 规 划 思 路 的 根 本 转 变 :将 城 市 和 乡 村 纳 入 了 一 体 化 的 管 理 体 制 。 该 法 的 对 。 可 见 , 城 市 规 划 对 于 城 乡 结 合 部 区 域 形 制 定 适 应 了 我 国 城 市 化 与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要 求 ,使 我 国 城 乡 规 划 的 法 制 建 成 目 前 的 局 面 也 难 辞 其 咎 。 详 细 地 分 析 梳 理

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增强发展协调性的重要容。

本文重在把握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涵和重大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城乡区域在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不协调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的任务,工业化、城镇化为根本途径,市场机制为基本手段,党和政府为统筹主体”的发展思路,提出构建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等五大体系的具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协调发展,经济,涵,发展思路目录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涵和意义 (1)(一)、城乡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现实选择 (1)(二)、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 (1)(三)、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在要求 (2)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 (2)(一)、交通基础设施 (2)(二)、水电基础设施 (3)(三)、通讯基础设施 (3)(四)、教育基础设施 (3)1、师资力量方面 (3)2、硬件设施投入方面 (3)3、学生方面 (4)4、教师福利待遇方面 (4)(五)、医疗保障基础设施 (4)1、保障对象区别对待 (4)2、管理效率低 (4)3、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 (5)4、参保受益面过窄 (5)三、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5)(一)、经济层面 (5)1、建立科学的经济一体化规划 (5)2、建设中心重点城市 (5)3、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5)4、建设新型乡镇企业 (6)(二)、社会层面 (6)1、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6)2、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6)3、推进城乡就业劳动一体化 (6)4、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7)(三)、教育层面 (7)1、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7)2、完善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 (7)3、建立城乡教育资源互动共享的运行机制 (7)(四)、医疗保障方面 (7)1、拓展医保覆盖面 (7)2、改革户籍制度 (8)3、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8)4、加大政府投入 (8)四、结束语 (8)一、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涵和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协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剖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剖析

(三)深化制度改革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1.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2.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
3.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改革 土地征用制度
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 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
深化城乡流通体制改革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要 求的商品自由流动、市场公 平竞争、企业依法经营、政 府科学管理的现代流通体制。
(三)、有利于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四、发展城乡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问题 (二)社会保障问题 (三)现有城镇化水平低 (四)环境保护问题 (五)区域经济协调与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一)思想意识问题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
1、个体意识加强,共建意识不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主体意识加强 ,资源共享意识、基础设施的共建意识有所淡化
(二)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
户籍问题:
现行的户籍制度硬性地把 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裂开来, 造成了城乡分割,强化了中国 的二元结构。
(三)现有城镇化水平低
1、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 2、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 3、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4、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 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
(四)环境保护问题
河流污染严重 农村农业、生活垃圾
城乡结合部 三不管的“城中村”
(五)区域经济协调与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经济不发达地区
自然村落大小不等, 分散布局,浪费大量的 土地资源,肢解规整的 地块,制约农业集约化 经营,阻碍农业现代化 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难度
2、缺少长远打算,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干部群众把城乡一体化理解成简单的业务性工作。部分基 层干部对城乡一体化认识不够全面,缺乏一种长远的工作规划和 打算。

城乡结合部总结

城乡结合部总结

城乡结合部总结引言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和乡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地区。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城乡结合部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探讨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城乡结合部具有以下特点:1.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城乡结合部通常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地理位置相对中间,便于交通和交流。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由于城乡结合部临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产业结构也更加多元化。

3.社会资源丰富:城乡结合部既拥有城市的现代化设施和公共服务,又享受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农田资源。

4.人口流动性大:城乡结合部的人口流动性较大,既有城市人口涌入乡村,也有农民进城务工。

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尽管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结合部作为中间地带,面临着城市发展速度快、乡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2.城乡差距拉大:城市人口流入乡村后,导致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市人口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而乡村人口则面临相对较少的资源和服务。

3.生态环境恶化:城乡结合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4.农村人口外流:城乡结合部吸引了农村人口的外流,导致农村老龄化和人才流失的问题。

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以缩小城乡差距。

2.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合部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加强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保护,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治理污染问题。

4.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为了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政府可以实施人才引进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人才回到乡村创业。

结论城乡结合部是中国城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和实施人才引进政策等对策,可以逐步解决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具体措施1、科学编制规划几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适时地启动了“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规划工作,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武银福村、甲尔坝村和陈户窑村等部分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哈业脑包镇域总体规划》、《新城镇镇域总体规划》、《兴胜镇镇域总体规划》、《麻池镇镇域规划》、《昆区南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道沙河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镇规划改造和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村镇建设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5年4月开始,根据自治区政府要求,我局开展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对规划区内村镇现状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依据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包头市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各区、乡(镇)撤乡并镇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村庄经济和区位条件,将城市规划区内147个村庄和2个农场在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划定了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三个区域,并明确了三个区域的范围及规划编制标准,即城中村:269平方公里,就地城市化,按城市社区标准进行规划;城边村:296平方公里,按其实际情况除部分城市化外,其余的按村镇标准进行规划;城郊村:320平方公里,全部按照村镇标准进行规划。

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四区改造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先后完成了昆区、九原区15个村庄的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并于2006年2月份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评审,2006年7月份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该规划。

2007年,指导各旗县区完成了包头市首批100个新农村、新牧区试点村庄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撤乡并镇工作的完成,指导九原区完成了五镇一苏木的乡镇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达茂旗、固阳城关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2、加快建设步伐按照改造规划要求,近几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下述建设任务,1998年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搬迁任务;2001年完成了武银福村改造工作;2004年完成了兴胜花园小区建设;2005年完成了甲尔坝4期改造工程、陈户村一期改造工程和卜尔汉图新村建设;2006年,完成建设的有南海子新村、陈户村二期工程、当铺窑新村等8个村庄;2007年,开始进行的有和平村、王大汉新村、臭水井村、昌福窑、井卜石等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

关于城乡结合部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结合部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结合部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与转型一、引言城乡结合部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

本次调研旨在对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城乡结合部的定义与特点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其特点是城乡经济密切交织,人民生活方式日趋一体化。

相比于传统的城市和农村,城乡结合部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资源丰富,既有城市的人力、物力资源,又有农村的土地、自然资源;二是产业多元化,既有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又有农村的农业、畜牧业;三是人口流动性强,既有城市居民的人口流入,也有农村人口的外出务工。

三、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现状1.经济发展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其次,城乡结合部逐渐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承载区域,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农村的产业升级和居民收入增长。

再次,城乡结合部的产业发展和资本吸纳能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劳动力。

2.人民生活城乡结合部人民生活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教育和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学校和医院逐渐提升服务水平。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城乡结合部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再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城乡结合部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四、城乡结合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城乡结合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与挑战。

首先,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一些地区的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生活和农业发展面临一定压力。

再次,城乡结合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最后,城乡结合部在产业升级和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

五、政策建议针对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加强城乡规划,推动城乡发展更加均衡。

教育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育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办学规范化程度逐年改善,整体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但在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城区和乡村不存在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师资力量不均衡我街道共有1处初中、7处小学,因街道位于城乡结合部,除初中和1处小学在城区外,其余6所小学都在村庄内,城区和乡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

城区1处小学有52名老师,村里的6处小学有88名老师,并且在学历、职称以及教学成绩方面,城区小学的老师都要稍高一些。

主要原因是城区小学的教育成绩主要和城区另外几所小学比较,在优胜劣汰的模式下,许多教学水平高、教学成绩好的教师逐年向城区流动,另外由于乡村学校离家较远、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等因素,缺乏对教师的吸引力,优质师资力量不断向县城集中,导致了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二、配套设施不均衡近年来,操场、教室等硬件设施上,城乡学校差距已经不明显了,在人均面积上,乡村学校还要更多一些。

但是,在教学配套设施,如音体美设备、素质教育设施方面,乡村学校仍有差距。

或者有些设备虽然配备了,但是受限于师资力量,没有正常发挥作用,无法满足全面多样的教学要求,拉大了城乡教育水平差距。

三、入学生源不均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配套设施都有差距的情况下,城区学校的教育质量与乡村学校拉开的差距更大。

现在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是很多家长的迫切愿望。

为了能在城区上学,每年的新生入学季,村庄的学生家长都要想千方设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想让孩子到城区就读,而城区学校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有了选择更优秀学生的主动权。

优秀生源推动了城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优秀生源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城区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好,乡村学校生源越来越差,进一步推动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为消除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建议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生存现状及良性发展对策探究

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生存现状及良性发展对策探究

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生存现状及良性发展对策探究作为城市发展的直接延伸地带,城乡结合部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交叉性,使得它成为各种社会利益及矛盾的聚集地。

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城乡结合部发展现状这一课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计组合规律、现状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乡结合部走向良性发展的对策。

标签:城乡结合部;现状;良性发展;对策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边缘和乡村交界地带的城乡结合部逐渐走在了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上,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区域。

一、研究课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必要性1、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进程发展中所出现的特定产物,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活跃的区域。

它是城市发展的延伸地带,工业开发区、房地产等产业活动正迅速兴起。

同时又由于它的活跃性,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的交叉性,使得它成为各种社会利益及矛盾的聚集地。

因此对这一区域居民生活状况的研究势在必行。

2、掌握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存现状与区域发展实际水平,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窗口。

深入研究和探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全局性促进作用。

(二)重要性1、城乡结合部是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进程;是城市建成区扩展的前沿地带,同时也是乡村城市化最先变质的“形成层”。

掌握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计组合规律后,既可以对城乡结合部外围居民生计向城乡结合部生计组合进行提前预热,使其提前适应,又可以对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生计组合引导,向城镇生活转变。

由于部分居民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较难放弃城区的优势区位土地,且忧虑迁移后的生活质量与环境,因此只有积极引导占地居民向新的城乡结合部迁移,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城市扩张对城乡结合部居民利益的损害,降低城市扩张在城乡结合部的阻力,推动城市发展与建设。

城乡结合部矛盾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研究

城乡结合部矛盾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研究

城乡结合部矛盾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研究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相互联系和辐射的地带。

然而,城乡结合部所面临的问题也特别复杂和多样化。

在这个地带,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互影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农村现代化中的问题也相互作用。

因此,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解决城乡结合部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城乡结合部矛盾的分析城乡结合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城市扩张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市扩张使得城市不断向农村延伸,城市破坏了农村的环境和资源,扰乱了农村的社会经济秩序,导致农村发展缓慢,产业结构滞后,经济条件落后。

同时,城市过于强大,带走了大量的农村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短缺。

2. 城乡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城市与农村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城市里的高端制造业和高薪人才带来的高收入和高生活水平,与农村较低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这使得城乡之间社会矛盾较为明显,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难以实现。

二、解决城乡结合部矛盾的方案1. 城市引导农村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协调是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核心。

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对农村进行科学地引导,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高价值农产品产业化水平,吸引市场,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相互促进和互补发展,实现向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平衡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 疏解城市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过于强大,带走了大量的农村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

解决农村流失人口返乡工作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要疏解城市人口对农村的影响,提高农村生活品质和吸引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适合年轻人创业的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吸引失地农民返乡就业,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

3. 城市与农村融合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融合发展是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

要加强城乡交流,增加农村和城市之间联系,以便更好地整合两种经济模式。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聂敏王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长期以来出现管理混乱、管理失位、缺位和薄弱等很多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仅凭街道管城市、镇村管农村的组织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需要,街、镇城市管理职能相衔接的“体制内”创新难以奏效,必须选择一条适合市情、区情的路径,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探索城乡结合部的有效管理模式,推动城乡结合部地区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一、城乡统筹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及表现城乡关系中除了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民以外,还包含城市街道与镇政府,失地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有地农民,以及集体组织经济条件好与差等而形成的不同群体。

从管理主体来看,镇、村和街道行政管理在地域划分上是清楚的,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街道和镇、村的管理范围仍然存在着交叉和分割问题。

城市与农村两种体制并存,对农民和居民的区别管理,使得街镇两种管理体制并行成为必然的选择。

在地域交叉以及界限难以明确划分的情况下实行城乡分治模式,无论是通过“街——居”还是“镇——村”组织来承担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民与居民、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社会管理责任,都意味着会出现管理交叉或空白,街道办事处管不了街道内的村和农民,乡镇管不了乡镇内的居民小区和居民,同时也会引发社会不公正,即同一区域内的人群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一样。

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利益群体结构产生了多种利益需求,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城乡统筹中的利益关系是城乡关系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利益差距不断扩大,利益多元化更加突出。

其中,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产物,是城乡关系的集中表现,城乡结合部问题也是很多乡村将要面临的问题,其利益关系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焦点,是最适宜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地域和最佳切入点。

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逐渐变成城乡结合部甚至城市的一部分。

因此,乡村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乡村规划不仅涉及到土地的利用和资源的分配,还涉及到农村社区的整体发展。

然而,当前的乡村规划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讨论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 规划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性许多乡村规划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性,往往只是平面设计。

规划者往往只考虑土地和自然环境,在社会、文化、历史、人口等方面缺乏深入了解。

这样的规划符合一些理论要求,但实际上缺乏实际操作性。

2.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在乡村规划中,往往忽略了基础设施的问题。

缺乏适当的基础设施会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一些村庄甚至没有电力、水泥路,难以获得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设施。

3. 城市化快速推进在许多地方,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远远超过了乡村规划的节奏。

许多农民希望径直进入城市,从而面临贫困和失业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规划往往只是顺应城市化进程,而没有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4. 缺乏资金和人员在很多地方,乡村规划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员支持。

规划的实施严重依赖于部门合作、跨部门合作和资金来源。

二、对策1. 加强乡村规划的实际性和针对性加强乡村规划的实际性和针对性,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执行计划。

同时,需要充分了解乡村社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作为规划的基础。

规划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开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规划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投资,如水电和通信设施的建设。

这样可以提升乡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3. 加强农村土地的规划和控制农村地区的城市化现象需要在规划上得到更好的控制。

农民需要建立对土地的合理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在乡村规划中增加更多的资金和人员对于乡村规划的重要性,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推动部门之间的协调,同时也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规划咨询服务,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城乡结合部统筹发展之策

城乡结合部统筹发展之策
功 能 而 乡镇 和 村 庄 在 承 担 上 述 职 能 的 同 集体 资产处 置 集体所 有制公 司逐步 完善 时 还 要 承 担 经 济 职 能 。 随 着 城 市 与 乡 村 了现 代 管 理 制 度 ,集 体 经 济 得 到 了迅 速 发 利 益 中突 加 剧 ,经 济 职 能 往 往 成 为 了这 些 展 而在 远离城 市的村 庄 .集体 经济 实力 管 理 主 体 的 主 要 目标 。从 而 使 城 乡 利 益 关 弱 小 ,通 过 集 体 资 产 处 置 并 不 能 解 决 集 体 系表 现 为城 市 功 能 对 乡村 经 济 利 益 的侵 犯 , 以及 乡 村 为 维 护 集 体 经 济 利 益 而 与 城 市 环 境 和 社 会治 安 等 管 理 要 求 的 突 。 中 从 城 乡两 大 群 体 关 系 来 看 ,城 市 居 民 经济 发 展 慢 的 难题 。
城 市化 快速进程 的产物 是城 乡关系的集 中
以及集 体组 织经济 条件 好 与差等 而形成 的 表现 ,城 乡结合部 问题也是很多乡村将要面
不 同群 体 。
临的问题 其利益关系是统筹城 乡发展 中各
北 京 由于 面 积 广 大 的 城 乡结 合 部 存 在 , 种 矛盾 的焦点 ,是最适宜统 筹城 乡发展的空 在 城 乡统 筹 中 产 生 的 利 益 群 体 比 上 述 的分 间地 域 和 最佳 切 入 点 。
部 中 的 很 多 问题 开 始 逐 渐 暴 露 出 来 。 这 些 围 的 城 乡 结 合 部 甚 至 远 郊 区聚 集 有 大 量 的 顽 症 痼 疾 不 仅 是 二 元 ” 结 构 的 产 物 ,更 流 动 人 口 他 们 也 有 白 领 与 蓝 领 之 分 ,以
是 二元 分治在城乡交汇地带所形成的 多 及 子 女 是 否 享 受 义 务 教 育 和 其 他 社 会 福 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聂敏王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长期以来出现管理混乱、管理失位、缺位和薄弱等很多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仅凭街道管城市、镇村管农村的组织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需要,街、镇城市管理职能相衔接的“体制内”创新难以奏效,必须选择一条适合市情、区情的路径,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探索城乡结合部的有效管理模式,推动城乡结合部地区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一、城乡统筹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及表现
城乡关系中除了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民以外,还包含城市街道与镇政府,失地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有地农民,以及集体组织经济条件好与差等而形成的不同群体。

从管理主体来看,镇、村和街道行政管理在地域划分上是清楚的,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街道和镇、村的管理范围仍然存在着交叉和分割问题。

城市与农村两种体制并存,对农民和居民的区别管理,使得街镇两种管理体制并行成为必然的选择。

在地域交叉以及界限难以明确划分的情况下实行城乡分治模式,无论是通过“街——居”还是“镇——村”组织来承担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民与居民、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社会管理责任,都意味着会出现管理交叉或空白,街道办事处管不了街道内的村和农民,乡镇管不了乡镇内的居民小区和居民,同时也会引发社会不公正,即同一区域内的人群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一样。

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利益群体结构产生了多种利益需求,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城乡统筹中的利益关系是城乡关系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利益差距不断扩大,利益多元化更加突出。

其中,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产物,是城乡关系的集中表现,城乡结合部问题也是很多乡村将要面临的问题,其利益关系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焦点,是最适宜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地域和最佳切入点。

二、管理体制和内容上的交叉和空白
1.市容卫生、保洁绿化、治安管理、工商税务等领域出现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职责不清和责任不明的现象。

一方面,在街镇行政区划调整时,虽然明确了地理界线,但在综合管理分工上却没有明确职责,从而造成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同一地段内既有镇政府负责的事宜,也有街道办事处管理的事务,且执法尺度不统一。

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形成管理空白或无人管理,如农居混杂区域内的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卫生死角等。

2.违法建设比较突出,违章建筑较为普遍。

据调查了解,违法建设、违章建筑问题几乎覆盖我区所有镇和街道,有的地方甚至是家家户户都有违章建筑,而且大多数都是用于出租获利的。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同时增加地区安全隐患和综合治理的难度。

3.农转居后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不到位,配套措施不及时。

一是农民与居民的社会保险差距较大,由于农民劳龄不予计算或无法合理计算,退休时所得养老保险金低;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不畅;三是农转居后社会保险补贴、再就业等保障措施不力,一些农民不愿转居。

4.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城乡结合部地区原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活服务网点缺乏规划,比如我街道社区医疗站房屋比较简陋、人员设备不足,简单身体例行检查都比较困难。

同时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也加大了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紧张矛盾。

5.流动人口与出租房管理不规范。

一是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不协调,公安、综治办缺乏配合,流动人口的数据统计难统一;二是流动人口的服务机制不健全,计划生育、教育、社会保险、党建等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实;三是出租屋管理缺乏有效手段,使其往往成为社会治安问题或犯罪发生的温床。

三、协调利益关系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从国外城市发展的阶段经验来看,城市从聚集到分散,进入郊区化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的标志。

在这个过程中,城乡结合部一带将是城市的精华地段,在产业方面将以高端产业为主;在人居城市建设中,将是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生活方便的高档社区集中地带。

城乡结合部是重庆市今后发展潜力巨大、土地增值最快的地方。

为了使这一带真正发展成为重庆市的精华,通过发挥其潜力解决城乡问题,主要应从几个方面寻找途径。

(一)体制改革对策:实行“一元化”管理体制
1.整建制地撤销行政村,改为街道或社区管理。

城乡结合部的很多矛盾来源于城乡交叉管理,因此,对于农村已经没有任何耕地;农村三分之二的建设用地都被征用的“城中村”地区和农业用地占总土地面积不到一半的“三交叉”地带,即使有农民也已经不从事农业生产,无论是否有农民,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撤村改街道或社区,对这一带的基础设施、市容环境等进行统一管理。

2.对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成熟村镇,通过加快集体资产处置,促进城市化进程。

在很多城乡结合部即使还有集体土地,还有农民户籍属性,但早已不从事生产,主要在集体企业就业或靠出租房屋为生。

在这种情况下,保留集体经济就会继续让村集体经济承担管理农民的所有事务,无疑成为城乡统筹的障碍。

因此,尽快通过集体资产处置,变集体经济为股份制经济,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从而实现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分离。

(二)严格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一体化”规划建设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市政设施必须符合全市的总体规划,要严格执行全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以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在结合部地区得以具体贯彻实施。

同时,根据城乡、农居二元并存的不同情况,市、区两级政府在符合全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适当下放给乡镇街道一定范围的执法管理权,鼓励乡镇、街道对本地区范围内的违章违法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总体规划顺利实施。

还要优先安排结合部地区的供(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社区卫生站、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事业服务设施的建设,保持该地区与城区建设同步发展。

(三)平衡各群体的利益需求:实现“均等化”公共服务
一是在逐步覆盖新农保和健全城镇社保的进程中,提高对不同批次转居人员的补偿,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城乡分治造成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城乡差别。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使城乡结合部的广大居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和均等公共服务。

二是无论乡镇出钱还是政府出钱,或者各出一部分,尽快弥补这部分人员的利益损失是解决违章建筑、社会治安、基础设施不足的根本。

三是由政府征用零散的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储备,化整为零,并对所征土地进行一级开发或根据规划出让给开发商,为政府解决土地开发不规范所带来的很多管理成本和后遗症,同时为高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一盘棋”统筹发展
彻底取消城乡户口差别,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深化户籍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进程制度性约束的关键。

在农转居过程中,应放低城市户籍的门槛,对凡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农民,一律由农民转为居民,首先从身份上消除“人户分离”、“农居混杂”的现象,改变现行的人员单位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以居住地为标准的人口治理模式。

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现实出发,制定和完善城乡结合部地区农转居的政策,解决好农民加入社会保险问题,妥善处理农保与社保的对接。

要积极研究解决城市化农转居后的农民就业问题,建立完善的再就业体系,这是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户籍制度改革、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在当前国家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从试点先行的角度,结合我区实际,可以考虑在土地收益、资产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确保农转居后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缩小与居民的“差距”。

(第一作者系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办事处主任第二作者系山洞街道城管办副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