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水文特性
城市化背景下徐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提倡节水优先是水资源管理 的第一要策 。改进城市 和 工业 给水排水技术 , 改革工业用水工艺 , 完善产 品的单位用 水量 , 实行一水 多用 和循环利用 , 提高水 的重复利用率 。生 活用水 主要采用 以价制量 。城市新增用水量 的一半要靠 节 水实现。 每个城市在制定供水规划时 , 应对开发传统水资源 和非传统水资源进行技术经济 比较 ,以效益优先原则确 定
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水资源 的 需求量越来 越大 , 供水保证率 的要求越来越高 , 水资源供需
矛盾 日益彰显。
徐州是全 国 4 0个严重缺水 的城 市之一 ,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 占有量 的 1%。水资源问题将 成为制 8 约徐州市城市化进程发展 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研 究徐 州
平, 更低 于全 国 2 3 m 的水平 ; 62 全市 多年平均可供水 资源
类水质, 大部分河流基本丧失水体使用功能 。 自 2 0世纪 7 0 年代后期 以来 , 州市 岩溶水水位呈 持续下 降趋势 , 徐 并形成 降落漏斗 , 降落漏斗 范围迅速 扩展 , 且 地下水超采也造成地
地表水质恶化。随着粗 放型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 主要 污染 物排放 量不断增大 , 徐州市河道水质 达到 Ⅲ 类水质标准 的不足 5 % , 区内所有河道属 于 I 0 市 v类 到劣 v
1 水 资源概 况
徐州市处于沂沭泗流域下 游 ,境 内有大小河流 5 7条 ,
其 中一级支流以上河流 2 9条,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142 亿 m , .5 1 ,人均水资源量 17 m , 2 5 低于全省 1 1m 的水 58。
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 在的问题 ,提 出实现城市化背景 下徐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徐州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
徐州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徐州的地理知识点也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对徐州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是一座内陆城市,毗邻山东、安徽等省份,东临黄海。
地势上,徐州位于华北平原与淮河平原的交界处,地势相对平坦。
这样的地理特点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农业生产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气候特征徐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常年降水较为充足,四季均有降水分布。
气候特征对于农业、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考生应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徐州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该地区富含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煤炭储量居全国前茅,石化、冶金、建材等工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此外,徐州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着丰富的江河湖泊和灌溉用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经济发展徐州作为江苏省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其工业结构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建材为主,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徐州还有发达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得城市经济多元化。
五、人文景观除了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外,徐州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著名的云龙湖是徐州的地标性景观之一,湖水环绕着整个城市,景色优美。
另外,徐州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汴京遗址、红色旅游景区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景观也体现了徐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总结:徐州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其地理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考生们应该了解徐州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深入思考这些地理知识对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徐州地理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和综合分析,考生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展现出对于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
14.2。
C 316C 406C 4.TC 22.6°C24cm 869.9mm213.0mm 平均 71%(冬季 61%,70%) 全年主导风向东风 2.1m/s19.3m/s0.35kN /m 22.1m/s24cm0.35kN /m 21.1.1 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 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年平均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相对湿度 主导风向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基本风压值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 处数值 积雪最大厚度 基本雪压 二)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起伏。
地 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 。
(2)岩土层构成 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 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 岩性以粘性土为主。
依据其物理与工程特 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
①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
硬塑,具中压缩 性。
该层层底埋深2.90〜6.90m,层厚2.70〜6.90m 。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 1.1 。
② 层粘土: 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 含铁锰氧化物, 含少量钙结核, 硬塑, 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4.50〜14.00m,层厚1.00〜8.50m 。
其主要物理与工 程特性指标见表 1.1 。
③ 层粉质粘土:棕黄、褐黄等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偶有锰结核。
硬塑, 具中压缩性。
据穿透的勘探点的统计,该层层底埋深18.50〜25.80m,层厚2.40〜 3.00m 。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统见表1.1。
④ 层粉质粘土:褐黄及棕黄色等,含氧化铁和少量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最大揭露厚度3.50 m,底层标高为67.47m。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以及各地段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见表1.2。
徐州市2018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11-2 主要年份气象、水文概况
1088.8 94
82.4 7月17日
825.3 66
94.1 8月22日
979.6 90
151.3 7月12日
1162.9 90
99.1 7月8日
2251.2 1595.0
72 2.3 1017.0 190
2452.4 1797.3
65 2.0 1017.3 182
2064.5 1727.6
69 2.2 1011.6 158
15.3 36.9 7月13日 -9.2 11月27日
15.9 37.4 7月30日 -12.8 1月24日
15.6 39.1 7月27日 -7.8 12月17日
16.0 38.9 7月25日 -10.5 1月12日
612.0 68
100.2 9月7日
928.2 93
57.9 6月24日
766.8 95
47.8 6月23日
801.7 120
142.7 7月6日
1003.8 98
114.2 8月19日
2230.6 1076.6
63 2.1 1011.5 195
2141.0 999.3 69 1.6
1012.1 205
2163.4 1041.0
69 1.7 1011.9 227
2239.1 1110.3
(摄氏度)
(月、日)
(月、日) (毫米)
(天)
(月、日)
(小时) (毫米)
(%) (米/秒)
(百帕) (天)
(月、日)
(月、日)
14.8 37.2 7月9日 -15.8 2月1日
14.7 36.8 6月19日 -8.9 2月2日
15.1 37.4 5月21日 -9.4 2月1日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1 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徐州市区供水工程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功能区水质等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区域可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尚未得到根本好转、再生水利用不足等问题,为徐州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江苏徐州徐州市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共包括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贾汪区5个市辖区,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
市区东西长64.5 km,南北长61.5 km,总面积3 038 km2。
废黄河横贯市区,成为独立的长条形高滩地,是徐州境内地表水系的分水岭。
京杭大运河斜贯市区北部,始于蔺家坝,下至邳州市大王庙入中运河,全长71.7 km,具有灌溉、排涝、航运、行洪等综合功能[1]。
1 水资源现状1.1 降水量降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水量的分布特性一般能反映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性。
降水量的分析统计采用3个站点连续57年的资料,1956—201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858.3 mm。
降水量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南大于西北的特点;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为595 mm,占全年的69.3%,7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29.6%,1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1.67%;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3倍;丰枯变化频繁,丰枯水年经常连续发生。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丰水期;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枯水期,尤其是1991—2002年,出现连续枯水年份,2003—2009年为丰平期。
1.2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市区内现有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和蓄水塘坝达10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兴利库容约1.21亿m3;此外,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共开挖疏浚干支河道21条,开挖疏浚大沟195条、中沟977条;建成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9座、小型涵闸9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3万余座。
徐州地理重点总结归纳
徐州地理重点总结归纳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
今天,我们将对徐州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景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地理位置徐州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东邻连云港市,南接淮安市,西靠宿迁市,北与山东省接壤。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
二、地形地貌1. 高原地区:徐州市北部为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地质构造较为简单。
2. 丘陵地区:徐州市中部为华北丘陵区,地势逐渐升高,地貌复杂多样,有苏中岗丘、巧峰山等丘陵地带。
3. 平原地区:徐州市南部为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三、气候条件徐州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宜人宜游。
四、湿地资源1. 河网众多:徐州市境内流经多条河流,包括淮河、泗河、邳河等。
这些河流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湿地景观。
2. 湖泊众多:徐州市拥有多个湖泊,如铜山湖、贾汪湖、睢宁湖等。
这些湖泊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风景,成为了当地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经济特点徐州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
同时,徐州还发展了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多个产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结构。
农业方面,徐州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农产品丰富多样。
六、旅游景点1. 徐州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是了解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2. 徐州恩孚公园:位于市区西部,是徐州市的文化绿地,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 探鸟河湿地公园:位于市区南部,是徐州市的重要湿地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鸟类资源,是观赏鸟类和自然生态的好地方。
总结:通过对徐州地理特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徐州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
其湿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旅游景点众多。
江苏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江苏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受自然地理、区域地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控制。
江苏地处沿海,位于长江、淮河及沂沭泗河下游,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湖荡密布,河渠纵横,地表水系发育。
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85%左右,低山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15%左右。
第三纪以来,由于第四纪气候周期性冷暖变化以及挽近时期新构造运动,使广大地区堆积了巨厚的成因复杂的松散沉积物,对地下水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本省蕴藏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奠定了基础。
地下水的水质除沿海、古河口地区受海水影响水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外,一般水质都较好。
江苏省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隙水三种基本类型。
其中以松散岩类孔隙水最为发育,含水岩组由第四系砂和砂砾石层、第三系半胶结砂砾层组成,具结构松散、厚度大、颗粒粗、分布广的特点。
在广大平原、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广泛分布了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的地下水,是江苏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供水的重要水源。
丘陵山区以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为主,主要分布于徐州、宁镇、宜溧地区,淮阴、南通、苏锡常一带有埋藏型裂隙岩溶水分布,含水岩组由中生界至古生界灰岩、白云岩、角砾关灰岩组成,地下水主要富集一地垂直地层走向的北西向张性断裂带和向斜构造盆地,常形成地下汇集带,水量极为丰富。
徐州市即以裂隙岩溶水为主要供水水源。
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各时代碎屑岩、岩浆岩变质岩类组成,分布于连云港地区和西南低山丘陵区,富水性受岩性、地貌及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等因素影响,常形成地下水富水带。
其中分布于盱眙、六合一带的新生界玄武岩类,在地貌条件有利部位或断裂带附近,常形成富水的孔洞裂隙水,可作中小型供水源或辅助水源。
基岩裂隙水水质大多含有锶和偏硅酸以及其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用于开发矿泉饮料。
徐州市水文测报技术变迁与展望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6徐州市水文测报技术变迁与展望王文海,杨明非,刘田田,杨 春,宋银燕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 221006摘要 水文测验是水文工作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徐州水文测报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人工观测水位、降水量到现代化自动测报,从少量项目到全要素、全覆盖监测的过程,水文测验技术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
水文测报技术和装备得到了明显完善,水位实现了全天候在线观测、无线传输、自动发报,流量监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水情信息实现了网络传输和卫星传输。
测报能力和测报技术逐年提升,测验精度进一步提高,测验安全得到了保障。
关键词 徐州水文;水文测报;发展中图分类号:P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6–0170-03水文测验是水文工作的基础,是观测和记录水文现象的作业过程。
水文测验项目主要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墒情、水质等。
采用水文测站定位观测、水文巡测线巡回测验、各项水文调查等方式,观测记录各种水文要素,经整编、分析成系统的水文资料数据,为防汛抗旱、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运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全面服务[1]。
徐州水文测报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人工观测水位、降水量到现代化自动测报,从少量项目到全要素、全覆盖监测的过程,水文测验技术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
与此同时,测验设备不断改进,逐步引进应用测报新技术,从而提高测验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更好地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1 测报方式的变迁1.1 水位观测水位是反映水体、水流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水文测验中最基本的观测要素,也是推求流量的依据[2]。
20世纪50、60年代,水位观测主要依靠人工观测直立式水尺,直立式水尺由靠桩和水尺牌组成,50年代靠桩为木桩,水尺板为测站自制的木质板,70年代起将靠桩陆续改为砼混结构,水尺牌陆续改为搪瓷水尺牌。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徐州市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徐州的气候类型:徐州位于北纬34度15'48.37",东经117度11'16.35"。
徐州市坐落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徐州在气候区划上属暖温带的鲁淮区,具有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的气候特点,而略近于黄河流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较为丰沛,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1. 日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
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
2 .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4 C。
3.降水: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930—800毫米不等,且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地学要素(一)地形地貌:我国古代城市一般都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建在依山、傍原、临河之处,或者处于山涧、河谷之中,这样有利于城市地位的巩固和安全的保障。
徐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依赖于山水环绕这一地理环境特征。
徐州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1. 丘陵:海拔一般在100 —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2.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 ,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 —50米之间。
粘土砂礓石富水地层水文地质浅析
粘土砂礓石富水地层水文地质浅析摘要:以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车站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为实例,分析徐州地区粘土砂礓石富水地层的特殊性,以及勘察设计施工阶段需注意的问题,其勘察思路和工程措施可作为类似工程研究的借鉴实例。
关键词:深基坑;粘土;砂礓石;水文地质1、引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地下铁道的发展,并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修建了大量地铁,南京、成都、杭州、西安、长沙、徐州等城市也在建或者筹建地铁。
对于新建地铁的城市,因深基坑工程施工经验少,对当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不充分,一般需经过试验段或1号线等充分试验,才能准确掌握当地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
徐州市轨道交通建设伊始,目前1号线正在全面建设,2、3号线亦逐步展开施工,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粘土砂礓石富水地层,而针对粘土砂礓石富水地层国内外罕见,更无成熟的设计及施工经验。
本文从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车站的深基坑粘土砂礓石富水地层的勘察为载体,从粘土砂礓石地层的现场判别、室内试验、抽水试验的各方面对粘土砂礓石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剖析,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建议。
2、地质详勘情况2.1工程位置徐州市轨道交通1 号线苏堤北路站位于淮海西路与苏堤北路交叉口北侧,横跨苏堤北路,车站沿淮海西路东西方向设置,为标准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车站主体结构外包总长度248.8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19.7m,顶板覆土约3m,站台宽度11m,基坑深度16.643~18.293m。
车站设2组风亭,4个出入口。
2.2工程地质场区范围内土层分布由上至下分别为:(1)1杂填土、(1)2素填土、(2)5-2砂质粉土、(2)4-2粉质粘土、(2)3-3可塑黏土、(5)3-4硬塑黏土、(5)4-3可塑黏土、(5)3-4硬塑黏土。
其中,下层(5)3-4硬塑黏土中夹砂礓石,局部富集,含量达3%~10%,分布不均,欠均质。
车站底板基本全部位于(5)3-4硬塑状粘土层中,部分位于(5)4-3可塑状粉质粘土中。
徐州市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计 .1986年 以来历 次发 生 的地 面塌 陷 已给徐 州市 造 成经 济损失 累计 近 4 000万 元 。 1.4 地 面 沉 降
目前 徐州 市丰 县 、沛 县二城 区 因地下水 位 持 续 下降 ,已时 常 出现地面沉 降 的现象 。地 面沉 降主 要 是 由于地下 水位下 降 .导 致地层 内部 压力 失衡 , 含 水层本 身及 盖层孔 隙被 压密 而引发 的 。一般在 松 散地层 区 .地 下水 水位 大幅度 持续下 降 ,都 会 引 发地 面下 沉 。 1.5 地 下水水 质恶化
西北部 的松散 岩孔 隙水含 水层 中 ,含水层 中氟含 量 超标率 高达 75% .最 大超标 倍数 为 1 158倍 ,地 氟病发病 率极 高 ,已被列 为 国家重 点 氟改水 地 区。 1.2 地 下水位 下降 、漏 斗扩 大
目前 .徐州 市地 下水水 位持续 下 降 的现象 主 要发 生在 丰 、沛二县 城 区的承压 水 以及市 区 附近 的几 个裂 隙岩溶 水强 烈开采 区 。丰 、沛 二县 城 区 , 在 20世纪 50、60年代 地下水 开采 甚少 ,地 下水位 基 本处 于天 然 状态 ,水 位 标 高分 别 在 37.0 m 和 32.5 m左 右 。70年代 以后 ,随城 镇工 业 的发展 ,开 采量不 断增大 ,地下水位也逐年下 降 ,至 1999年 ,二 县城区开采量分别达 844.9万 m 和 2 231.08万 m , 水位 标高 也分 别 下 降至一5 m 和一7 m 左右 (即平 均海平 面 以下 )。
徐州属于哪个气候区
徐州属于哪个气候区1、徐州的气候夏天最炎热(约35度)期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楼上说的不太准吧,徐州最热一般都能达到35度以上,一般半个月左右,01-02年两个夏天有过持续一个星期左右38-39左右的高温,夏天一般温度30度上下,持续2-3个月.冬天最低温度零度以下一般1-2个月,最低温度-10度左右,一般温度-2~-5度.徐州的春天时间比较短,气候也较干燥,一般只有3月下旬-5月初一个半月时间.秋天是徐州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温度湿度都很适宜,温度一般10-20几度,时间一般持续2个月左右徐州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着、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3℃-16℃,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
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20.1-21.3%。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年蒸发力为900-1050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灾害气象主要有干旱、雨涝、、霜冻、冰雹等。
2、徐州一年四季天气如何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历年平均气温14.5℃,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徐州市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气候资源较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徐州市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2)徐州属于哪个气候区扩展资料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宽约210公里,南北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
徐州气候 地质基本资料
1.1.1 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4.2C。
最热月平均气温31.6C。
最高气温40.6C。
-。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C-。
最低气温22.6C2土壤冻结最大深度4cm8年平均降雨量69.9mm0.312日最大降雨量mm相对湿度平均71%(冬季61%,70%)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东风1.2平均风速m/s1最大风速9.3m/s基本风压值2kN m0.35/1.2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处数值m/s2积雪最大厚度4cm基本雪压2kN m0.35/(二)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起伏。
地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
(2)岩土层构成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
依据其物理与工程特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
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2.90~6.90m,层厚2.70~6.90m。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②层粘土: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钙结核,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4.50~14.00m,层厚1.00~8.50m。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③层粉质粘土:棕黄、褐黄等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偶有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据穿透的勘探点的统计,该层层底埋深18.50~25.80m,层厚2.40~3.00m。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统见表1.1。
④层粉质粘土:褐黄及棕黄色等,含氧化铁和少量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最大揭露厚度 3.50m ,底层标高为67.47m 。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以及各地段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k f 见表1.2。
表1.2 各地段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k f 综合表 (单位:kPa )(3)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地下水均为孔隙潜水。
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讲课教案
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1.1.1 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4.2C 。
最热月平均气温 31.6C 。
最高气温 40.6C 。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C -。
最低气温22.6C -。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4cm 2年平均降雨量 69.9mm 8 日最大降雨量 mm 0.312 相对湿度 平均71%(冬季61%,70%) 主导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东风 平均风速 m/s 1.2 最大风速 9.3m/s 1 基本风压值 20.35/kN m 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 处数值 m/s 1.2 积雪最大厚度 4cm 2 基本雪压 20.35/kN m (二)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起伏。
地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 。
(2)岩土层构成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
依据其物理与工程特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
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2.90~6.90m ,层厚2.70~6.90m 。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②层粘土: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钙结核,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 4.50~14.00m ,层厚 1.00~8.50m 。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③层粉质粘土:棕黄、褐黄等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偶有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据穿透的勘探点的统计,该层层底埋深18.50~25.80m ,层厚2.40~3.00m 。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统见表1.1。
④层粉质粘土:褐黄及棕黄色等,含氧化铁和少量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最大揭露厚度 3.50m ,底层标高为67.47m 。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以及各地段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k f 见表1.2。
徐州气候 地质基本资料
(二)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
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
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
(2)岩土层构成
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依
据其物理与工程特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
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硬塑,
具中压缩性。该层层底埋深2.90~6.90m,层厚2.70~6.90m。其主要物
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②层粘土: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钙结
核,硬塑,具中压缩性。该层层底埋深4.50~14.00m,层厚1.00~
8.50m。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1.1.1 原始设计资料
(一)气象资料
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年平均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相对湿度
平均71%(冬季61%,
70%)
主导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
东风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基本风压值
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处数值
积雪最大厚度
基本雪压
水密切相关,年变幅在2~3m左右,且其成果表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 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有弱腐蚀 性,长期浸水情况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场地土层渗透性:① 层粉质粘土为微透水;② 层粘土层为不透 水。
(4)地震工程地质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省地质局相关资料查知,确定该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7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江苏省徐州市天气
江苏省徐州市天气江苏省徐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城市。
由于地处黄海沿岸,徐州市的天气受到海洋气流和季风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
这一地区的天气变化多样,四季分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春季是徐州市气温回升的时节,但是由于受到寒潮和冷空气的影响,春季的天气变化较大。
3月份,徐州市的气温在5℃-15℃之间,白天气温逐渐升高,晚上气温则有所下降。
这个季节,徐州市的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多云,偶尔会有小雨。
春季的风力较弱,但是由于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性,偶尔还会有大风天气。
夏季是徐州市最炎热的季节,气温通常在25℃-35℃之间,最高可达到40℃。
夏季的徐州市天气炎热潮湿,降雨较多,经常会有雷雨天气出现。
7月和8月是徐州市的高温高湿季节,这段时间室外活动需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秋季是徐州市的收获季节,也是气温逐渐下降的季节。
9月份,徐州市的气温在15℃-25℃之间,白天晴朗温暖,夜晚气温较低,通常在10℃以下。
秋季的徐州市天气干燥,降雨较少,但偶尔会有凉爽的秋雨。
这是适宜户外活动的季节,也是旅游的好时机。
冬季是徐州市的寒冷季节,气温通常在0℃以下,有时会降到零下10℃左右。
虽然徐州市的冬季寒冷,但降雪较少,只有偶尔会有小雪或雨夹雪的天气。
徐州市的冬天风力较大,寒冷的刺骨感受让人倍感寒冷。
总体来说,徐州市的天气变化多端,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天气多变;夏季炎热潮湿,降雨较多;秋季凉爽干燥,是旅游的好时机;冬季寒冷干燥,风力较强。
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在徐州市生活或旅游时,都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和衣物。
在夏季,大家要注意炎热天气可能带来的中暑和脱水问题,要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分,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在冬季,要注意降温保暖,防止感冒和冻伤。
当然,在旅游时,也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准备好相应的装备,以确保身体的安全和舒适。
徐州市的天气预报通常是通过当地的气象台或者互联网天气预报进行发布,居民和游客可以随时关注最新的天气动态,及时做出相应的安排。
徐州地貌
徐州地区地理环境分析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
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拔一般在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铜山县东北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地区位于黄淮平原,地区形成受黄河冲击影响明显。
该地区地形基本以微山湖东西分界,东部多为山地丘陵地区,西面则是大面积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下游泥沙冲积而成。
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河、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复兴河、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是以波状剥夷平原和剥蚀残丘为主要地貌类型,局部沿沂水、沭河、泗水河谷发育倾斜冲积平原。
1128年以来,黄河夺淮带来巨厚沉积,使原泗水下游河段地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徐州大部原来由沂、沭、泗等河流塑造的冲积倾斜平原与波状剥夷平原被黄河泛滥冲积物所淹没,进而在徐州西部、南部留下大面积的黄河河成地貌形态,主要包括黄河故道沿线的高滩地、黄河决口扇、黄泛倾斜冲积平原、黄泛洼地等地貌类型。
原来的由沂、沭、泗诸河所塑造的地貌单元仅保留于东北角的邳州与新沂,特别是沭河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水文特性(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1 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属于淮河流域中下游,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优势;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多条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在此汇合,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联系东西、南北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
徐州市总人口972.89万,下辖二市三县五区,即邳州市、新沂市、丰县、沛县、睢宁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和铜山区。
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今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
1.2地形地貌徐州市地貌,根据成因和区域特征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丰、沛黄泛冲积平原,铜、邳、睢低山剥蚀平原,沂、沭河洪积冲积平原三个地貌区。
全市地形由平原和山丘岗地两部分组成,以平原为主,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0%,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20~50m之间,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降低,系黄河、淮河的支流长期合力冲积而成。
丘陵岗地约占10%,为鲁中南低山丘陵向南延续部分,海拔高度一般在100~300m之间,多属顶平坡缓的侵蚀残丘。
1.3 气候特征徐州市位居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既受东南季风影响,又受西北季风控制,气候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以中运河为界,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西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全市平均日照时数2100h左右,日照率52%~57%,年平均气温14℃左右。
1.4 河流水系徐州市区域内的水系可分为三个:即废黄河水系、沂沭泗水系、濉安河水系。
废黄河是历史上的黄河故道,自成独立水系,是沂沭泗水系和濉安河水系的分水岭,徐州境内长196km,流域面积885 km2。
废黄河北侧为沂沭泗水系,境内面积8479 km2,流域内主要骨干河道有沂河、沭河、中运河及邳苍分洪道,并有南四湖及骆马湖两座湖泊调蓄洪水。
废黄河以南为濉安河水系,境内面积2020 km2,又分为濉河和安河水系。
濉河水系主要有铜山的奎河、闸河等河流组成,经安徽后流入洪泽湖。
安河水系主要有龙河、潼河、徐沙河等河流组成,流经安河后汇入洪泽湖。
徐州市主要河流及干支流分布详见图1。
2水文特征2.1 降水量2.1.1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由于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全市降水量地域分布欠均匀,其分布的总趋势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25.2mm,西北部的丰县闸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8mm,到东南部的睢宁站多年平均降水量递增为880.8mm。
从流域分布看,东部沂沭区、洪泽湖水系的降水量大于西部泗运区的降水量,东部地区的邳州、新沂、睢宁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900mm之间,而西部丰、沛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00~800mm之间。
图1 徐州市主要河流水系示意图Fig.1 Sketch map of main rivers in Xuzhou city2.1.2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由于受大气环境的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丰、枯水年周期变化也比较明显。
(1)丰、枯水年变化幅度大:从各站多年资料系列统计结果,得出历年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比值在2.5~3.5之间,极值差一般在700~1000mm 之间;极值比最大量为3.24,出现在丰县闸;极值差最大为931.6mm,出现在睢宁站;极值比最小值为2.53,出现在蔺家坝站;极值差最小为782.8mm,出现在塂上站。
其余各站特征值变化详见表1。
(2)丰、枯水年的变化周期:本区降水有连丰、连枯和丰、枯交替的特点。
连丰、连枯2年出现的机会多,最长的连丰期是5年,为1960~1964年,K丰值(丰水期平均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系列的比值)的变幅为1.12~1.44。
最长的连枯期是4年,为1986~1989年,K枯值(枯水期平均年降水量与多年降水量系列的比值)的变幅为0.61~0.88之间。
丰枯交替小的周期为2~5年左右;大的周期为8~15年,平均周期11年左右。
以年份为横坐标,以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值的差值累计值(ΣK i-1)为纵坐标绘制的年降水量差积曲线可以反应年降水量丰枯变化情况,徐州市年降水量差积曲线见图2。
表1 徐州市代表站降雨量特征值表Table1 The eigenvalues of rainfall for the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in Xuzhou City站名多年平均降雨量历年最大历年最小比值Cv 资料年限年降雨量年份年降雨量年份丰县闸740.8 1215.6 2003 374.9 2005 3.24 0.23 1953-2010 沛城闸764.1 1209.3 2003 408.3 1988 2.96 0.26 1932-2010 蔺家坝826.8 1382.6 2003 546.0 2005 2.53 0.21 1951-2010 塂上812.6 1228.5 1974 445.7 1988 2.76 0.22 1956-2010 徐州808.8 1360.0 1963 536.2 1988 2.54 0.21 1948-2010 运河873.8 1386.2 1974 519.7 1999 2.67 0.23 1950-2010 新安847.0 1363.4 1974 511.7 1966 2.66 0.23 1950-2010 睢宁880.8 1489.3 2007 557.7 1978 2.67 0.24 1951-2010 双沟870.9 1387.5 2007 543.6 1968 2.55 0.24 1954-2010 注:降水量单位:mm图2 徐州市年降水量差积曲线Fig.2 The difference product curves of annual rainfall in Xuzhou City2.1.3降水量年内分配表2是徐州市雨量代表站历年来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月分配表,从表中可明显看出,徐州市降水量四季变化明显,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春冬少,夏秋多。
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其平均降水量564.1mm,占全年降水量的68.4%,非汛期的1~3月和11~12月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8.7%。
7、8月份降水最多,两个月之和占年降水量的46.5%。
其中7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27.5%,特大暴雨也常发生在7、8月份。
如1977年7月17日徐州站日降水量达358.7mm;干旱多出现在非汛期,枯水年常常出现大面积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详细降水量年内变化见表2。
2.2蒸发选用运河、新安、沛城闸作为代表站,均采用E601型蒸发器进行蒸发量观测。
本文统计了30多年的蒸发资料,其结果列于表3。
表2 徐州市雨量站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月分配表Table2 The month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precipitation of many year for therepresentative stations in Xuzhou City雨量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汛期全年站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9) (1-12) 蔺家坝14.1 20.2 31.0 43.5 61.7 108.5 238.7 153.9 73.3 38.7 27.4 15.9 574.4 826.81.72.43.7 5.3 7.5 13.1 28.9 18.6 8.94.7 3.3 1.9 69.5 100.0 运河18.1 23 32.5 52.1 68.3 107 246.4 165.2 77.7 38.6 28.4 16.5 596.3 873.82.1 2.63.7 6.0 7.8 12.2 28.2 18.9 8.94.4 3.3 1.9 68.2 100.0 丰县闸13.2 19.1 27.9 46 55.8 94.8 187.8 149.0 71.5 36.9 24.4 14.4 500.5 740.81.82.63.8 6.2 7.5 12.8 25.4 20.1 9.7 5.0 3.3 1.9 67.6 100.0 沛城闸13.9 16.9 27.3 45.9 54.6 95 189.2 170.1 79.4 36.5 20.7 14.7 533.6 764.11.82.23.6 6.0 7.1 12.4 24.8 22.3 10.4 4.8 2.7 1.9 69.8 100.0 徐州16.0 20.4 31.3 46.9 60.8 105.1 227.7 143.2 76.1 35.9 27.0 17.6 552.1 808.02.0 2.53.9 5.8 7.5 13.0 28.2 17.7 9.44.4 3.3 2.2 68.3 100.0 塂上14.2 21.5 29.1 48.8 64.4 95.3 242.6 160.7 69.6 35.2 19.4 11.8 568.2 812.61.72.63.6 6.0 7.9 11.7 29.9 19.8 8.64.3 2.4 1.5 69.9 100.0 新安16.1 23 30.7 52.7 65.1 99.4 234 166.1 79.6 35.3 29 16 579.0 847.01.92.73.6 6.2 7.7 11.7 27.6 19.6 9.44.2 3.4 1.9 68.4 100.0 睢宁18.4 26.9 39.5 54.1 68.2 113.1 237.2 151.6 84.1 39.9 28.9 19 585.9 880.82.13.14.5 6.1 7.7 12.8 26.9 17.2 9.5 4.5 3.3 2.2 66.5 100.0 双沟19.2 25.2 34.6 56.5 72.8 120.4 242.1 148.5 76 40.1 22.9 14.7 587.0 872.92.2 2.9 4.0 6.5 8.3 13.8 27.7 17.0 8.74.6 2.6 1.7 67.2 100.02.2.1水面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全市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73.9mm,最大年蒸发量1140.8mm,发生在1978年沛城闸站;最小年蒸发量669.8mm,发生在2003年新安站;月最大蒸发量189.6mm,发生在1977年7月沛城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