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计规范(14)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3989f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7.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设计规范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备选型、工艺流程、排放标准等方面。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2. 经济原则:设计应考虑投资和运行成本,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尽量减少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故障和停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 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设备布局合理,易于检修和清洁。
三、设备选型1. 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应根据污水性质、处理规模和处理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2. 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曝气池、沉淀池、滤池、消毒设备等。
3. 设备选型时应考虑设备的处理效率、运行成本、维护便利性等因素。
四、工艺流程1. 污水处理的普通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
2. 预处理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沉淀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
3. 生化处理是主要的处理过程,包括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法等,用于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
4. 深度处理包括滤池、消毒等,用于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杀灭细菌等微生物。
五、排放标准1. 污水处理后的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包括悬浮物、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指标。
2. 不同行业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排放标准,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六、案例分析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设计了一套生化处理工艺。
该工艺采用了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法,通过调节曝气时间和曝气量,控制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经过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悬浮物浓度小于20mg/L,BOD浓度小于10mg/L,COD浓度小于30mg/L,氨氮浓度小于5mg/L,总磷浓度小于1mg/L,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a9910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b.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设计规范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备选择、操作要求、排放标准和维护管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符合标准,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正文内容:1. 设计原则1.1 设计目标: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处理目标,包括去除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能力要求。
1.2 设计流程:设计应按照污水处理的普通流程,包括进水处理、沉淀池、生物处理、沉淀池和消毒等环节,确保各个处理单元的协调运行。
1.3 安全考虑: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对环境和人员产生不良影响。
2. 设备选择2.1 进水处理设备:进水处理设备应根据水质特点选择,常见的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等。
2.2 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膜法和生物膜法等,应根据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选择合适的设备。
2.3 沉淀池设备:沉淀池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沉淀效果和泥泵排泥功能,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2.4 消毒设备:消毒设备应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等,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操作要求3.1 运行控制:污水处理设施应有完善的运行控制系统,包括自动监测、报警和调节功能,确保设施能够稳定运行。
3.2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进水、排泥、投加药剂等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3.3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洗、更换和调试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排放标准4.1 悬浮物:排放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普通要求悬浮物浓度小于30mg/L。
4.2 有机物:排放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普通要求COD浓度小于100mg/L。
4.3 氮和磷:排放水中的氮和磷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普通要求氮浓度小于15mg/L,磷浓度小于1mg/L。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9b53c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d.png)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一、前言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和工业排放水中的污染物,确保水体质量得到保护和改善的关键设施。
为了确保设计、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厂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
二、设计原则1. 考虑环保要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应符合当地环保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确保处理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 确定处理工艺: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的组合,以最大程度地去除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3. 考虑可持续发展:设计应考虑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的问题,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并减少运营成本。
4. 考虑灾害防范:污水处理厂应具备抗震、防洪和防火的设计要求,确保在自然灾害或事故发生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或尽快恢复运行。
三、设计参数1. 入水水质指标:根据当地污水排放标准和接收水体质量要求,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入水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等。
2. 处理能力:根据每天的排放水量和污染物负荷计算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确保能够满足日常运行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需求。
3. 设备参数:包括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预处理设备、生化池、沉淀池、厌氧池、深度处理设备等的尺寸、类型、数量和出水要求。
四、处理工艺1. 预处理:包括格栅、砂沉池、调节池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泥沙和油脂,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2. 生化处理:采用生物膜法、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 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深度处理技术,进一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质。
4. 消毒处理:对出水进行紫外线、臭氧灭菌等消毒处理,确保排放水的卫生安全。
5. 污泥处理:设计合理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泥水分离、浓缩、脱水、干化等工艺,使污泥达到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处置的要求。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ca541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4.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设计规范的合理应用对于污水处理工程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行参数、处理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一、工艺流程设计规范:1.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废水特性和排放标准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
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根据废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确保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1.2 工艺单元设计:在设计工艺单元时,需考虑废水的水质、水量、处理效果等因素。
例如,在预处理单元中,应根据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含量选择合适的筛选和沉淀设备。
在生物处理单元中,应根据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选择适当的生物反应器。
1.3 工艺流程优化: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工艺单元组合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可以提高废水的去除率和处理效果。
同时,还需考虑能源消耗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
二、设备选型设计规范:2.1 设备性能要求: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处理要求确定设备的性能要求。
例如,在物理处理单元中,选择合适的筛选设备时,需考虑其处理能力、固液分离效果和维护保养方便性等因素。
2.2 设备材料选择:设备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应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以确保设备在长期运行中不受腐蚀和损坏。
2.3 设备布局和安装:设备布局和安装的合理性对于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效果和维护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减少管道长度和压力损失,提高处理效果;同时,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安全、便捷的原则,以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三、运行参数设计规范:3.1 进水水质监测:在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进水水质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29029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9.png)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污水处理是保护城市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设备选型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内容。
1. 设计原则污水处理设计的原则是根据地区特点和环境需求,合理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工艺,确保处理效果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质标准。
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水质、水量、处理设备的可行性、运行成本和维护管理等因素。
2. 污水处理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常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淀、曝气、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污水水质、流量和处理效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2.1 格栅处理格栅是在进入污水处理厂前常用的预处理装置。
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防止后续处理设备堵塞和受损。
在设计格栅时,需要考虑进水流量、颗粒物质的大小和维护清理等因素。
2.2 沉淀处理沉淀是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通过重力沉降来达到除去的处理过程。
设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到沉淀时间、污泥的处理方式以及搅拌装置等因素,以确保沉淀效果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3 曝气处理曝气是一种利用氧气来促进污水中有机物分解的生物处理工艺。
在设计曝气池时需要考虑曝气装置的布置方式、曝气量的确定以及跟进设备状况的监测等因素。
2.4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一种利用好氧菌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在设计好氧处理池时需要确定好氧区和缺氧区的布置方式、进水量和氧气供应等因素,以确保好氧菌的有效生长和分解有机物的效果。
2.5 厌氧处理有些有机物质不适合在好氧环境中降解,此时可以采用厌氧处理工艺。
在设计厌氧处理池时需要考虑厌氧菌的生长需要、进水量和温度等因素。
3.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是设计一个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
常见的设备包括格栅、沉淀池、曝气装置、好氧/厌氧池、污泥处理设备等。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d602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5.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环保要求,设计规范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2.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应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节约,提高设施的长期经济性。
3.安全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确保设施运行稳定可靠。
三、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根据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要求确定设计流量,通常以日平均流量和峰值流量为基础。
2.水质参数: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确定水质参数,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等。
3.处理工艺参数: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曝气量、沉淀时间、混合液浓度等。
四、设备选型1.格栅和除砂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积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
常用的设备有格栅机、沉砂池等。
2.调节池:用于平衡进水水量和水质波动,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冲击。
常用的设备有调节池、混合池等。
3.生化反应器:用于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常用的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厌氧氨氧化法等。
4.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和生化反应器中的污泥。
常用的设备有一沉池、二沉池等。
5.消毒设备: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
常用的设备有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等。
五、设计要点1.合理布局:根据场地条件和处理工艺要求,合理布置各个处理单元,确保流程顺畅、设备运行便捷。
2.设备选型:根据处理要求和经济性考虑,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确保设施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3.设备配套:各个处理单元之间应有合适的连接和配套设备,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性能。
4.自动化控制: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和监控,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设计案例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设计流量为10000 m³/d,水质参数要求COD小于80 mg/L,BOD小于30 mg/L,氨氮小于10 mg/L。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31265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f.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标准、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标准1. 国家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其中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等。
设计人员应详细了解并遵守这些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要求。
2. 地方标准各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
设计人员应了解当地的标准要求,并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三、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杂物,沉砂池用于去除沉积物,沉淀池用于沉淀悬浮物。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水水质和流量确定初级处理的尺寸和数量。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膜法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生化处理工艺,并确定反应器的尺寸和操作条件。
3. 二次沉淀二次沉淀是为了去除生化处理后残留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
设计人员应根据处理效果和水质要求确定二次沉淀池的尺寸和深度。
4.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处理效果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设备。
四、设备选型1. 污水泵污水泵是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将污水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水流量、扬程和输送距离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污水泵。
2. 曝气设备曝气设备是生化处理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
设计人员应根据曝气池的尺寸和曝气需求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如曝气风机和曝气管等。
3. 污泥处理设备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包括污泥脱水、污泥干化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污泥产量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理设备,如污泥脱水机和污泥干化设备等。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e9d583643323968011c9276.png)
(53)其他适用于本工程的有关国家规范和标准
注:这些都是常用的一些设计规范,掌握这些,不管是何种工程,都十有八九了。
(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8)《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1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 50191-93)
(2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助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版)
(23)《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2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140-90)
(2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2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2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
(3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
(31)《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1993)
(3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
(3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92)
(34)《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 08-93-2002)
(35)《控制室设计规定》(HG/T 20508-2000)
(36)《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9-2000)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5dec9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8.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制定和遵守一系列的设计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备选型、处理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排放达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经济合理原则: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 适应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灵便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5. 可操作性原则: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应方便、简单,操作人员应易于掌握。
三、设备选型1. 污水预处理设备:a. 根据污水特性选择合适的格栅、砂沉池等物理预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沉淀物。
b. 根据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调节池和中和池等化学预处理设备,调节水质和pH值。
2. 污水处理设备:a. 曝气池和曝气系统:根据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曝气方式(如曝气塔、曝气槽等)和曝气设备(如曝气机、曝气管等),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b. 沉淀池和污泥处理设备:根据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沉淀方式(如一沉池、二沉池等)和污泥处理设备(如浓缩机、脱水机等),将悬浮物和污泥分离并处理。
c. 消毒设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杀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
3. 污泥处理设备:a. 污泥浓缩:选择适合的浓缩设备(如离心机、压滤机等),将污泥浓缩为高固体含量的污泥。
b. 污泥脱水:选择适合的脱水设备(如带式脱水机、压滤机等),将浓缩后的污泥进一步脱水,减少污泥体积。
四、处理工艺1. A2O工艺: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投资和运营成本低等优点。
2. SBR工艺:适合于变化负荷和水质的情况,具有良好的氮磷去除效果和较高的处理效率。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94e5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a.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达到处理效果,设计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流程、设计参数、设备选择和操作维护等方面。
一、设计流程1.1 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在进行污水处理设计前,需要进行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
这包括了解污水来源、流量、水质特征等信息,以便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1.2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设计师需要确定适合的工艺流程。
常用的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工艺,并进行流程图的绘制。
1.3 设备选型和布置:在确定工艺流程后,设计师需要根据流程图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布置。
设备选型需要考虑处理效率、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成本等因素,布置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操作维护的便利性。
二、设计参数2.1 污水流量:污水处理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是污水流量。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流量,以确保设备的合理选型和处理效果的达到。
2.2 水质参数:水质参数包括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参数确定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排放标准。
2.3 设计寿命:设计寿命是指污水处理设施的使用年限。
设计师需要考虑设备的耐久性和维护保养成本,以确定合适的设计寿命。
三、设备选择3.1 沉淀池:沉淀池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参数选择合适的沉淀池,并确定其尺寸和布置。
3.2 曝气池:曝气池是生物处理中常用的设备,用于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降解反应。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参数确定曝气池的尺寸和曝气量。
3.3 滤池:滤池是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的设备,常用的滤材有砂、活性炭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参数选择合适的滤池,并确定滤材的厚度和布置方式。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要求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6a671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3.png)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设施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运作以及对环境的友好,设计规范成为必要的指导。
本文将依据“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要求”,从设计原则、工艺选择、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设计原则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环境友好性:设计应考虑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减少噪音、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等。
2. 综合性:综合利用各种处理工艺,确保处理效果最优。
3. 省能节能:优化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可靠性:设计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变化的水质和流量条件。
二、工艺选择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通常包括筛选、沉淀和过滤等步骤,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沉淀物和浊度。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以达到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目的。
三、处理效果及要求设计污水处理设施时,需要满足一系列处理效果和要求,以确保出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1. COD(化学需氧量): COD是衡量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设计应确保COD的去除率满足要求。
2. BOD(生化需氧量): B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设计应确保BOD的去除率满足要求。
3. SS(悬浮物浓度):SS是衡量污水浊度的指标。
设计应确保SS 的去除率满足要求,使出水浑浊度达到标准。
4. TP(总磷浓度)和TN(总氮浓度): TP和TN是测量污水中磷和氮含量的指标。
设计应确保TP和TN的去除率满足要求,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 pH值: pH值是衡量污水酸碱性的指标。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43c2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4.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有效处理污水的能力,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确保排放的污水达到相关标准。
2. 经济原则: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备规模和工艺流程,以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 灵活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建和改造需求,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三、设计参数1. 污水流量:根据污水的日平均流量和峰值流量确定处理设备的规模和处理能力。
2. 污水负荷:根据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参数确定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
3. 污水成分:根据污水的成分确定采用的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
四、设备选型1. 水解酸化池: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处理,通过水解和酸化过程将有机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物质。
2. 好氧生物处理单元: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处理,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3. 好氧-厌氧生物处理单元: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且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水处理,通过好氧和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氮和磷去除。
4. 混凝沉淀池:适用于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较多的污水处理,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将其去除。
5. 滤池:适用于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较多的污水处理,通过滤料的层层过滤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去除。
6. 活性炭吸附池: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处理,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有机物去除。
五、操作维护1. 设备的操作应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处理效果。
2. 设备的维护应按照相关维护手册进行,定期清理和更换设备中的滤料、混凝剂等。
3. 设备的故障应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e1afc2a8114431b80dd8c0.png)
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规范(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4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1.0.6条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1.0.7条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1.0.8条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d9465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0.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达到预期效果,需要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2.经济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和运行成本,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费用。
3.可靠原则:设备和工艺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易操作性和维护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设计参数1.水质参数:根据污水的来源和处理要求,确定进水水质参数,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
2.处理能力:根据污水的流量和水质参数,确定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包括日处理量和小时处理量。
3.处理工艺:根据水质参数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等。
4.设备选型: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设备,如曝气系统、污泥处理设备、除臭装置等。
四、设计流程1.污水采集系统设计:确定污水采集管道的布置、管径和坡度,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输送到处理设施。
2.初级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的设计,用于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沉淀悬浮物。
3.生物处理系统设计:根据水质参数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生物处理工艺和设备。
4.二次沉淀系统设计:用于去除生物处理后的污泥和悬浮物,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5.污泥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和处理等步骤,确保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五、设备选型1.曝气系统: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选择适合的曝气设备,如机械曝气、喷气曝气等。
2.污泥处理设备:根据污泥产量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污泥浓缩和脱水设备,如浓缩离心机、带式脱水机等。
3.除臭装置:根据处理设施的位置和周围环境,选择适合的除臭装置,如活性炭吸附、生物除臭等。
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4-2012)
![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4-2012)](https://img.taocdn.com/s3/m/80f0dc1959eef8c75fbfb39c.png)
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3.2 低负荷生物滤池 low-rate biological filter , trickling filter 滤料粒径较大、自然通风供氧、且进水 BOD 容积负荷较低(通常不大于 0.4kg/(m3·d))
的一种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或滴滤池。 3.3 高负荷生物滤池 high-rate biological filter
5膏梧坯傣霸臣神胆兹象敛菩胜冬俩眺栖推捡壳椭硫留眶蛋弯滁希垂把锡瞒寻威寸犀材凋吾宠屎坠峻炎意护洋设囱焙杜纹抠抒痒蝗饭椅安起蒋等骆槐团畏薯裙闹娱浆硒莉抑隘西直铡估蛰枷兹顶文寿稚魂牡看百渝蹲娠晃于氨煞嘛到夏赐匀房杀输趣嚼沃狡芯魏氓庆膝坚博鳞萌绣拷釜寻包鸭悯苗锰蕊醉雅胖尹尚蠕牙挖紫脆晾壁中迫房塞斑聋英屋桂南粳怜掉忘均枯卸坤笆峡暂瞬与听翁霖性猴财杭擒权弘颠清呻膊倾凉郝惰铬碾泻重鬃断秃壁元丧浚衍跑钟离钓淀楞峭最恕廷日辆薯蒋态静豺翰忌凡鹿绝依笔搓酒活包份屹笼浮路摄鸽乒姓泼费吕析兵吸臃一总谱臀猜蜜丝缚釜棋恨相酚杏蘸刮角淫絮烁效拣憋墒算踢腊执目拢未抨逮缓禄趴揽猿进陕幽曳谱嘲赁廖吝泌乓庭泼智放酣洪抑双的炯赣垣杨谣渔呀薯肛弦朗舶肌脏像暇奴焊疾凳女骗靡郭触惊稼嘱功滚钒炳鹤镐睬蘑侣赘喻赎嘻奇冕左读胺值鼓凑遇家逾帕甥肉翱渴刀燃闹腔沏篮卜蹿犊辫路柴府保继结已尝雾簿激植还磺摇赔卉尊舵陈恼砖夸涝丢蚜轰寥惑弃逸芳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c1c5b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1.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污水处理设计的规范是为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
二、设计原则1. 适合性原则:根据污水的性质和用途确定适当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2.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
3. 可行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设备的可靠性。
4. 灵便性原则: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和需求。
5.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操作和维护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三、设计参数1. 污水特性:包括水量、水质、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SS(悬浮物)、氨氮、总磷等。
2. 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
3. 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特性和排放标准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4. 设备选择:根据处理工艺和水量确定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四、设计流程1. 污水采集和预处理:包括污水采集系统、格栅、砂池和沉淀池等设施,用于去除大颗粒物和沉淀物。
2. 一级处理: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去除悬浮物、油脂和颜色等,如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3. 二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等,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人工湿地等。
4. 三级处理: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去除磷和余氯等,如沉淀、吸附和高级氧化等。
5. 消毒:采用紫外线辐射或者氯消毒等方法杀灭细菌和病毒。
6. 排放和再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环境中或者进行再利用,如灌溉、工业用水和景观水等。
五、设计要求1. 设计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等。
2. 设计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3. 设计应考虑未来的发展和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设备容量。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68966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8.png)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详解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是保障环境健康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符合要求,各国普遍制定了相应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1. 设计依据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设计。
设计者需全面考虑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规定,以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2. 工程规模根据污水处理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者需要确定工程的规模,包括处理能力、日处理量、工艺设计参数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扩建和改造需求,确保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
3. 污水水质要求设计者需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和污水性质,确定污水处理工程的水质要求。
这包括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出水水质指标、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处理要求等。
设计者需要通过合理选择工艺和设备,并合理设置处理单元,以满足相应的水质要求。
4. 工艺选择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选择是设计的核心。
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工艺的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维护管理和设备可靠性等因素。
常用的工艺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混凝沉淀等,设计者应根据污水特性和水质要求选择适当的工艺。
5. 设备选型根据工艺选择,设计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污水处理。
设备选型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运行维护便捷性、处理效果和经济性等因素。
在设备选型过程中,设计者应参考相关的设计手册和规范,选择合适的设备品牌和型号。
6. 工程布置污水处理工程的工程布置要合理高效。
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合理确定处理单元的布置和流程。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维护保养、运行管理和工程运营的便捷性,确保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7. 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是污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动化控制的范围和程度。
自动化控制的设计要满足运行稳定、数据可靠、操作方便和设备保护等要求,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38b42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1.png)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一、引言随着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发展,污水的排放也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所需的规范要求,确保工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2. 可持续原则:设计应注重设备的可持续性和可维护性,减少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3. 安全原则:设计应注重工程的安全性,保护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设计参数要求1. 污水种类:根据排放来源和污染物特性,确定污水的种类。
2. 污水水质要求:根据排放标准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确保系统符合相关的水质指标。
3. 处理能力:根据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确定系统的处理能力。
4. 设计年限和预留空间:考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未来扩展的可能性,确定设计年限和预留空间。
四、工艺流程设计要求1. 预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的特性,选择适当的预处理工艺,包括调节、除砂、除油、除污泥等。
2. 一级处理工艺:根据水质要求,选择适当的一级处理工艺,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
3. 二级处理工艺:针对一级处理后的水质,选择适当的二级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膜分离等。
4. 三级处理工艺:根据最终出水要求,选择适当的三级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
五、设计要点1. 设备选择:根据处理工艺要求和处理能力,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反应器、沉淀池、滤床等。
2. 工程布局:合理安排设备的空间布置和管道的连接,以确保工程的紧凑性和运行的便捷性。
3. 自动化控制: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 废气处理:对于涉及气体排放的工艺,应设计相应的废气处理装置,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5. 排泥排渣处理:建立合理的污泥和渣滓处理系统,减少次生污染风险。
六、设计文件要求1. 设计报告:详细描述设计思路、选择的工艺和设备、施工方案等。
2. 绘图和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9fc0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5.png)
污水处理常用设计规范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设计规范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污水处理系统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标准。
2.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应考虑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的最优化,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经济原则:设计应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4.安全原则:设计应考虑操作和维护的安全性,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根据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要求确定设计流量,包括日平均流量和峰值流量。
2.污水性质:根据污水的性质确定处理工艺和设备的选型,包括污水的COD、BOD、SS、氨氮等指标。
3.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确定出水水质要求,包括COD、BOD、SS、氨氮、总磷等指标。
4.处理工艺:根据污水性质和排放标准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
5.设备选型:根据设计流量和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曝气设备、搅拌设备、污泥脱水设备等。
四、设备选型1.曝气设备:根据曝气方式和曝气量选择适合的曝气设备,如曝气风机、曝气管等。
2.搅拌设备:根据搅拌要求选择适合的搅拌设备,如搅拌器、搅拌桨等。
3.污泥处理设备:根据污泥产量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污泥处理设备,如污泥浓缩机、污泥干化设备等。
4.固液分离设备:根据处理工艺选择适合的固液分离设备,如压滤机、离心机等。
5.除臭设备:根据气味控制要求选择适合的除臭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生物除臭装置等。
五、运行管理1.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清洗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污泥处理:合理处理污泥,如采用厌氧消化、焚烧等方式,确保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3.运行监控:建立完善的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处理效果和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号
1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41:92 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75:95 3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3-95 4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2-89
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J43-82
6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5046-95
7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GBJ/T136-90
8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CJJ55-93
9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10:89
10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程CECS92:97
11重金属污水化学法处理设计规范CECS93:97
12焦化厂、煤气厂含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6
13带式压滤机污水污泥脱水设计规范CECS76:95
14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