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成绩分析表

合集下载

届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文科成绩分析表

届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文科成绩分析表

104 17 65 54 44 254 99.5 32 88 71 12 33
100 29 121 66 42 165 90.5 42 140 73 8 25
104 17 65 69 40 139 99 33 90 56 39 197
104 17 65 81 32 91 78.5 45 221 65 23 74
109 7 24 89 24 61 110 16 41 65 23 74
93 42 222 114 1 6 106 23 56 58 35 158
91 44 254 98 15 34 119 4 6 63 29 94
99 30 140 87 25 65 104 27 65 66 22 65
107 10 39 73 39 125 114 12 21 69 16 47
98 38 153 93 20 43 97 35 100 51 41 276 97 39 166 87 28 65 92.5 38 125 57 34 178 94 44 206 84 32 78 87 44 161 60 32 131 95 41 189 64 43 181 102 26 72 68 17 52 110 7 16 72 37 127 110 19 41 63 26 94 102 30 91 66 41 165 113 11 26 70 10 38 105 21 54 72 37 127 88 43 153 50 42 282 95 41 189 69 39 139 91.5 40 133 39 45 383 86 45 325 67 40 152 84 45 177 50 42 282 102 30 91 41 45 337 94 37 115 55 39 215 100 10 121 92 1 46 109 1 44 81 1 5 106 4 47 92 1 46 88.5 13 151 66 6 65 102 8 91 75 10 115 80 22 207 61 10 117 99 14 140 83 7 84 89.5 12 144 58 21 158

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考试成绩分析

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考试成绩分析

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考试成绩分析一、所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3班共有70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平均分42.2分;七年级4班共有69名学生参加了期末考试。

平均分42.11分。

相关表格如下:二、造成分值偏低的原因(一)基础知识部分1、字音字形题,混淆形似字而失分或不经常查阅工具书拼读错误而失分。

2、上课老师在部分语法知识教学时的淡化,学生课外知识狭窄而失分。

3、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或没有落实语文积累习惯而失分。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1、平时没有注重对课文中的虚词的背诵,记忆等,掌握不到位。

2、在背诵默写中添字、漏字、错别字而失分。

3、对古诗内容理解上不足,答题技巧完全不知道,造成理解失分现象更为严重。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1、学生阅读文本的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地筛选出答题时有用的信息。

2、学生做题时审题不认真。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严重不足。

4、开放性试题缺乏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综合实践活动部分1、学生读题能力较弱(或者基本上没有),审题不清。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五)作文部分学生基本上都能写够字数,但由于书写马虎潦草,或不能根据作文要求有效地选择相对的材料而失分。

作文题目不懂而丢分(如:题目明确为命题作文,但是还有8各学生自形更改或者偷换作文题目)。

还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经历,或不能挖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来抒发自己的真情而捏造事实,用假空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

甚至有局个别学生还去照抄阅读题中的材料来充当作文。

二、采取措施(一)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加强学生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穿插强调知识的考点;并及时检查学生上课的笔记。

(三)加强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开放性试题的解题能力和技巧,多做题,多讲题。

(四)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认真审题,仔细读题,细心检查,善于思考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平时40期末60成绩表与分析表模板

平时40期末60成绩表与分析表模板

分析教 师:
教研室主任:
绥化学院课程考核情况分析表
承担单位:文学与传媒学院
20 — 20 学年 季学期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 班级
课程 类别
任课 教师
考核环 节构成
考核 人数
应到:
实到:
0
平时成绩 分布图
人数
1
0.5
0 0-3分 4-7分 8-11分 12-15分16-19分20-23分24-27分28-31分32-35分36-39分 40分
实际难度 #DIV/0! 标准差
#DIV/0!
1
人数
总成绩 分布图
最高分 综合分析:
0.5
0 0-9分 10-19分 20-29分 30-39分 40-49分 50-59分 60-69分 70-79分 80-89分 90-99分 100分
成绩分段

最低分
0
平均分 #DIV/0! 及格率 #DIV/0!
最高分
0
最低分
1
成绩分段
0
平均分 #DIV/0! 及格率 #DIV/0!
人数
主要环节 考核成绩 分布图
最高分 期望难度
0.5
0 0-5分 6-11分 12-17分 18-23分 24-29分 30-35分 36-41分 42-47分 48-53分 54-59分 60分
成绩分段
0
最低分
0
平均分 #DIV/0! 及格率 #DIV/0!

成绩分析表

成绩分析表

记分册
姓名 期末
(分数)
姓名
阿尔娜.阿勒甫别克 阿亚库孜·阿岩 阿依别克·朱玛别克 阿依达娜.杰恩斯别克 阿扎玛提.木沙 巴合波力.陶阿沙尔 蔡培渊 丹娜尔.布尔勒克 迪娜热阿.叶尔勒克 古丽娜·赛力克 哈斯也提.吾尔曼 韩红艳 胡杨 黄超越 加依克·加那提 李常慧 梁梦媛 梁玉勤 吕明阳 马成梅 马尔斯·哈依拉提 马小虎 玛丽瓦.赛尔江 买丰男 曼素江.那比 梅涵 齐娜尔.努尔兰别克 任杰 赛力克.阿黑 森巴提.也尔勒克
期末
(ABCD)
米拉木别克·海拉提 帕娜尔·努尔兰 茹扎·铁克斯 升努尔·阿德列提 唐努尔·叶合山 叶尔泰·木哈买提汗 阿合娜尔.吉格尔 叶尔波斯尼·吉格尔 阿合力江·阿德力别克 暑阿克 玛尔阿力汗·吾木尔别克 阿依玛那提·巴合提亚尔
赛力克别克·阿依提木汗 沙娜·波汗 吾克莱·加那提 吾拉哈提·什尔浩 叶尔阿斯力.石俄斯 叶尔达那·卡里木 叶拉斯力·叶尔兰 叶力江·阿别什 叶丽努尔、萨哈太 叶斯波力·木拉力 布丽布丽·朱马 巴丽努尔·赛特尔汗

数)
(ABCD)
科目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记分册
姓名 期末
(分数)
姓名
期末(分 期末
期末
(ABCD)
总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年级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数)
(ABCD)
科目
序号

【成绩】河北大学课程考核期末成绩统计分析表

【成绩】河北大学课程考核期末成绩统计分析表

试卷 命题 情况
任课教师签字:
日期:20??年?月?日
注: 1、带“?”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 2、按分数段直接输入“人数”后,百分比和柱状图会自动生成。
7
26
4
1
1
百分比
17.95%
66.67%
10.26%
2.56%
2.56%
人数
未通过原因
不参与统计
取消考核资格 缺考
申请缓考
作弊、违纪
0
0
0
0
0
期末考试成绩统计直方图
30
26
25
人 20 数 15
10
7
5
4
1
1
0
85-100
75-84
65-74
60-64
0-59
分数段
学生 答卷 情况
教师 授课 情况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期末成绩统计分析表
开课学期
20??-20??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

课程号
?
课序号
?
成绩类型
录入百分成绩
学时
?
学分
?
开课部门
?
任课教师
?
选课人数
39
实考人数
39
期末考试成绩
最高分 ?
最低分 ?
及格率 ?
平均分 ?
得分区间 85-100
75-84
65-74
60-64
0-59
期末考试成绩 人数

(完整版)成绩分析统计表

(完整版)成绩分析统计表

196.5
17
94
96.5
98
194.5
30
190
92
96
188
55
419
95.5
99
194.5
30
190
89
99
188
55
419
96
98
194
37
217
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2016年下期二年级四班期末成绩册
学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总分
班内名次 全级名次
2431 2432 2433 2434 2435 2436 2437 2438 2439 2440 2441 2442 2443 2444 2445 2446 2447 2448 2449 2450 2451 2452 2453 2454 2455 2456 2457 2458 2459 2460
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2016年下期二年级四班期末成绩册
学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总分
班内名次 全级名次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2412 2413 2414 2415 2416 2417 2418 2419 2420 2421 2422 2423 2424 2425 2426 2427 2428 2429 2430
139
77
591
97.5
97
194.5
30
190
99
100
199
2
4
80.5
82
162.5
74
583
95
100
195

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21
张体洁
99
47
姚文祥
73.5
22
王俞凯
93
48
王浩杰
60
23
岳子涵
96.5
49
马富海
90.5
24
李嘉簃
76
50
王智燕
69
25
李苗苗
90
51
李文丽
64.5
26
白爱金
94
52
王雅慧
80.5
班生数
65
与考人数
5365
缺考人数
0
填表人
2、应用题部分,在乘除法混合应用题中,由于列式复杂了,因此错误率较高。
3、与角度有关的题目由于干扰条件与生活常识不足导致错误较多。
13
刘锦海
98
39
丁元皓
87
65
王菲儿
98
14
唐龙
84
40
赵东辉
97
15
章峻玮
99
41
杨振华
83.5
16
张邴琪
97
42
金继宗
87.5
17
王歆钰
88
43
王耀
90
18
丁佳杰
81
8
杨正钊
91
34
刘翔
92.5
60
陆雅馨
87
9
孙吉月
97
35
张潇丹
95.5
61
宁全超
60
10
贾婷婷
94
36
杨智杰
97
62
刘梦茹
50
11
张家华
94
37

试卷分析表 (1)

试卷分析表 (1)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一、 考试成绩统计表:参加考试人数注:及格率=;参加考试人数优分率=;参加考试人数低分率=二、 考试情况分析 1、 基本情况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准,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与理解以及判断非的水平。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小,但得满分的学生不多。

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6小题。

绝大部分学生能把握题意,但仍有部分学生考完后反映,答题时没有思路,找不出头绪,不知如何下笔。

另外还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部分学生在答题时虽全面,但层次不清。

在今后教学中应增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

2、 教与学存有的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读图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扎实,没有真正地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3、 改进教学的意见及措施1、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多研究新的课程标准。

2、加强集体备课,集中体现集体的智慧。

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高质量的备好每一节课。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4、对书本知识的运用,应适当增加训练,才能去熟练灵活的运用,还要进一步的规范性答题。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及时渗透阅读材料题,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6、决定对成绩差的学生加强引导,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在历史这一学科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二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表

二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表
( 4):字
完成情况: 我能根据读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答对。
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 有 3 个学生仍然答错,把航和舰混乱,有一个学生把字都抄错。 原因分析: 有两个学生仍没有掌握提和题的用法,还有一个学生粗心大意,不认真做题目。
( 5):词语填写
1
»á¼Æʦ¿Æ¼¼ºü¿ÉºÃ¿´ºÃºÃ¼Æ»®¿´½Ç¶ÈºÅ¿Æ¼¼»¹¿î»¹¿î¿´¼û¹þ¿ª½±ºÅºú°²¾ÓÍø¸Â¸ÂºÍ¹Üί»á¸ø´ó¼Òhadº¯¸æ¸½¼´ºÏ¸ñ»¹¸Ð¾õÉ°¹ø·¹¾©¹þ¸ßËÙ½á»éµÇ¼Ç»ÒÉ«¹ì¼£µ³ºÍ¹ú¼Ò°´Ê±¸üºÃµØ¾Í¹þ¹¤´ó¾©¹þ¸ßËÙ´ó¼ÒºÃ¸Á¾ÍÊǵÄÊ©¹¤¶Ó¾©¹þ¸ßËÙ´ó¼ÒºÃ¸Á¾ÍÊǵŤ¶Ó¾©¹þ¸ßËٵĻú»ágas»ú¶¥ºÐ°®É϶«±±½Ç¹þÊÕµ½¾ÍºÃgas»ú¶¥ºÐ¹¬¾±°©»Øµ½¼Ò¹þ½á»éµÇ¼Ç°®¹ýºó´ò»Øµ¥¿¨½ÏºÃµÄ¿¨ºÅµÄ´óÏþ²°²Ë¹ý»§µÇ¼Ç¸É¹þ´ïË͸ø´ó¼Ò¿ª»á˵¸Â´ï½Øɱ¸ÃµØ¿é¼¸ºõÊǸÁµÄ»á¼Æʦ¸É¹þµÄ¿Æ¼¼¸Ð¹þËٶȿ켴ºÏ¸ñ¹þÊ©¹¤¶Ó¿¨¹¿»ã¶¥¿Æ¼¼°²»ÕµÄ¸Á¿Í»§¶Ë¸Ã¿¨¼Û¸ñ»¹ÊǵĿռ䰴ʱ¹©»õ´ú¿Î½Ìʦ¸Ä¹þ´ú¿Î½Ìʦ¸É¹þ´ï»á¼ÆºËËã¸ÁµÄ¿Æ¼¼¸Ð¹þ˹¿Â´ï¾ÍºÃÞεǼǿ¨Èý¸öºÅµÄ¿Õ¼ä°´Ê±¹©»õµÄ¿Õ¼ä°¢Ê©¹¤¶Ó½á¹û¹þʵ¼Êµ½»á¸ÁÉ϶«¹ú¼Ê°´Ê±¹©»õµÄ¿Õ¼äɵ¹Ïµ°¹þ¹«Ë¾´ó¼ÒÊ©¹¤¶Ó¿´¼û°®É½¿ÆJHASK½ð»Òʯ¿óJUHIuhqiuhIQUH¿´¼û°®É½¿ÆJAHSKJHJHAG½¨Éè¸ù¾ÝHADGJH¸Á¼´ºÏ¸ñAJSHGJHAGSJHDGJSFHGJHSDFGJHAJKHÊ©¹¤¼Æ»®¹«Ë¾¿Î¼þiuahiduhaiu¸ù±¾Ã»ÄÃÏÖ³¡±¨ÃûÄÇЩ±È³öÂôÄã±ê׼ôÄã³Ô°ÉÔõôÄܲ»²Îı³¤Äã²»Ïë²èÉÌ

用图表分析学生成绩表

用图表分析学生成绩表

最高分和最低分
最高分
记录学生成绩中的最高分数,可以了解学生在整个班级中的 表现。
最低分
记录学生成绩中的最低分数,可以了解班级中表现最差的学 生。
平均分和标准差
平均分
所有学生成绩的总和除以人数,反映 班级整体平均水平。
标准差
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统计量,标准差 较小说明数据较为集中,标准差较大 说明数据较为离散。
03
成绩等级分布
A级学生人数
A级学生人数:15人 占比:30%
分析:A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表现较好,但也有提升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级学生人数
B级学生人数:20人 占比:40%
分析:B级学生人数较多,表明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需要加强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C级学生人数
C级学生人数:10人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对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评估其有效性,进而帮助学 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调整
根据成绩的变化,可以指导学生适时调整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 率。
学习方法与成绩的关系
通过数据图表,可以分析学习方法与成绩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了解 学习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
教师授课质量
学生成绩图表展示
柱状图展示各科目平均分
总结词:直观对比
详细描述:使用柱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各科目平均分,便于比较不同科目之间的 成绩差异。通过柱状图,学生和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哪些科目表现较好,哪些科目 需要加强。
饼图展示各等级学生占比
总结词:占比清晰
详细描述:使用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各等级学生占比,如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比例。这种图表有助于了解学 生在班级中的整体表现分布情况。

初中部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初中部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115 117 67 48 48 48 117 110 58 46 44 44 117 105 62 46 48 46 118 101 62 36 36 38 118 95 57 37 40 45 97 90 60 47 42 48 109 87 60 40 40 44 112 80 53 40 46 46 103 89 58 44 32 36 110 79 55 41 38 46 116 61 53 46 36 42 95 84 55 41 46 33 98 90 55 38 38 37 83 89 55 33 42 45 112 72 49 31 40 40 111 73 56 35 42 22 101 65 51 42 40 39 101 94 57 21 32 36 114 54 61 30 36 41 106 83 44 27 42 42 103 51 54 43 32 45 109 69 53 23 38 34 99 49 57 30 26 41 99 70 45 30 28 30 61 68 46 31 38 40 105 28 49 37 38 33 80 54 46 34 24 37 83 32 50 31 36 29 91 42 48 31 30 28 67 37 47 43 32 41 55 77 39 31 26 31 81 40 36 33 28 41 57 48 46 34 34 35 55 41 54 36 30 47 67 42 45 25 38 33 65 40 44 38 32 34 48 63 42 35 28 21 58 45 44 23 32 39 58 33 45 41 22 40 46 44 45 40 28 25 70 42 46 14 36 36 56 43 39 25 28 28 25 57 49 23 28 33 38 65 41 29 22 14 11 51 46 19 28 39 37 45 28 22 34 27 30 54 37 23 18 22 37 26 43 19 30 27 59 29 31 29 14 25 40 51 33 28 8 20 33 54 33 17 30 15 32 29 42 18 14 28 14 53 49 24 12 12 19 47 33 14 16 24 21 36 41 12 36 13 17 23 31 11 16 20 50 25 15 10 14 20 19 26 30 14 16 15 15 21 29 17 12 15 12 23 31 16 12 14 3 29 0 10 10 5 6 20 5 4 4 12 69.1 57.1 45.1 29.6 30.1 32.0 67.6 58.3 44.3 29.8 24.9 32.1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表一:
雷村乡中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班级
考试时间
全班人数
实考人数
缺考人数
考试成绩
全班总分
100-90分
89-80分
79-70分
69-60分
60分以下
平均分

占%

占%

占%

占%

占%




题号
试题类型
全对
全错
未做
错误性质及原因分析








注:分析、意见和建议可另附纸张填写
表二:
XX学院实习实训考核成绩分析表
20 -----20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班级
考核时间
全班人数
实考人数
缺考人数
考核成绩
全班总分
100-90分
89-80分
79-70分
69-60分
60分以下
平均分

占%

占%

占%

占%

占%






项目编号
项目要点
全对
全错
未做
错误性质及原因分析








注:分析、意见和建议可另附纸张填写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监测班级和年级成绩分析表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监测班级和年级成绩分析表

教学 常规 管理 方面 应注 意的 事项
1.教学中多练就是要留给学生练习时间,在精讲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反复在课堂上多练, 这就要特别关注部分差生,经过反复练习,以至于他们也完全掌握,这样老师好教,学生好 教师教 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益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学方面 2.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变式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 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和学习 习惯。
课上、
课下作
业布置 、作业 批改、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作业布置上先好好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了解做作业的愿意,批改作业时按耐心的 时批改。
纠错巩
固提高
等方面
学生学 习能力 提高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 的数学思考习惯。 2.不定期的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树立对 学习的信心。 3.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 能力培养,利用可用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学生进行辅导。
教学
中的 失误 和教 学感
目前教师表面上接受了新课程,其实并未真正认识新课程。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细致的 研究,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不大。作为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学习才 能灵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答卷 中的 突出 通过考试,学生关于计数单位的定义没有理解到位,学生计算能力较差,还是需要强化训练的, 问题 少部分同学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很难提高计算能力。很多学生的书写不够整洁,没有养成检查的 及失 好习惯。个别同学性情懒惰,做题磨蹭,这都需要老师平时耐心引导和鼓励。 分的 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以质量求生存以反思促进步2013——2014年第一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区教研室对三年级语文、数学学科进行了调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区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

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区教研室统一命题,经教导处征求意见,至此时没有学科教师反映对试卷的意见。

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语文】: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

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试卷能对1——6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三、取得明显成效之处及经验: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

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如书写、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查字典,修改错别字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追求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最大化。

将开放题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本次期末检测的试卷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如四年级试卷第六大题统计的第3小题: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人均寿命在逐年(),这说明()学生的答案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由此看出,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从各年级的成绩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记忆、理解能力较强。

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

在各年级的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

如四年级试题第五大题“动手画一画”,学生虽然作图不十分规范,但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

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们对基础知识教得扎扎实实,训练反反复复,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补差帮困,因材施教颇有成效全体教师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态度。

加强补差的力度,强调补差帮困的实效性,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力争做到日日清。

对学困生采取优先措施,如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等等,全面提高合格率。

正是因为各班有提高合格率的具体措施和行为落实,我们的合格率在逐渐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追赶进度,忽视基本功训练。

对于易混淆的字,各年级仍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

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中间还需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2、急功近利,轻视以一贯之的习惯培养。

如一年级的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不能照样子完成类似的题目,看图写话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差,写话的格式弄不清;五年级语文教师对一些很重要基本功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功较差。

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回答问题,都出现较多错别字。

其实,语文的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本着这一点,只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的成绩,提高语文素养必将指日可待。

数学学科中的主要问题是:1、计算不细心,没有验算的习惯。

2、学生审题不严谨。

部分学生缺乏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拿到题目后往往想当然,凭主观意愿来解题。

以二年级为例,基础题的第2小题从长到短的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学生没用序号排列,失分较多,应该不是知识层面的问题;又如第5小题的断尺最长可以量米,学生没仔细观察,分析题目要求,错误较多。

这种情况反应出学生思维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3、教师本身教学要求不严格。

具体表现有:作图方面,学生画图不用铅笔,画完后不标相关数据;卷面方面,做错了用涂改液,改正纸甚至随意涂抹,答题方面,内容颠三倒四,杂乱无序,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语等,这些细节还需要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要求,逐步规范。

五、今后的措施做法:这些问题的存在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针对以上存在的状况,我想我们在新的学期里要做好一下工作:1、抓严抓实各项常规工作。

(1)严抓各科教学计划的落实。

学期开学后,我们要严抓各类计划的制订,要求各学科教师在一周内制订好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计划,要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做到每项工作开展时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

同时制定各类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2)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在新的学期,要以“讲实用、讲效益”为原则,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并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指导性管理。

在期中,我们还准备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调研抽测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监考并进行质量分析,帮助教师寻找问题的根源,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促使各学科教师进一步把握好教材,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单位时间效益。

(3)抓实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一抓备课。

如何提高备课质量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

要求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

每一堂课,都力求做到“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

”二抓课堂。

如何上好一堂课,教导处继续组织全员听课活动,让大家听,大家评,“说长道短”,“评头论足”,帮助寻找不足,帮助改进,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三抓反馈。

主要抓作业和单元检测,新的学期我们将进行作业批改的检查,要求:语文每课有作业,数学每天有作业,英语每周要有两次作业,作业布置要做到内容精、形式活、质量高,提倡分层布置,所布置的作业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为基点,作业批改做到及时,认真,学生数少的班级要做到面批,错的要当场指导学生改正,当场复批,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过基础关。

2、加强学习,引领成长⑴业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安排、有考勤、有记载。

⑵利用我校的校园网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

充分发挥农远设施的作用,将一些优质课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各村小、教学点,让村小、教学点教师观摩学习。

⑶继续抓实“五个一”,即要求教师每学期看一本好书、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能体现个人水平的创新教案,每学期上一节观摩汇报课,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3、加强随堂听课。

新的学期,教导处仍将不定时走进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改进。

随堂听课后将查教师的教案、听教师教学设想、看教师课后作业设计、问学生掌握情况等,并做好记载,提出建设性意见,敦促整改,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认真组织开展好每次的教研活动。

要求教研组精心组织,定时间、定人员、有针对性,确保教研活动有成效,让全体教师都能受益。

加强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讨,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