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含答案)
八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习题 语文
17 诗词五首
(一)十五从军征
01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松柏.(bǎi)冢.(zhǒng)累.累(léi) 狗dòu(窦)
雉.(zhì) chōng(舂)谷gēng(羹)饭贻.(yí)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松柏冢累累
..(连续不断的样子)
(2)中庭生旅.谷(旅生,野生)
(3)不知贻.阿谁(送,赠送)
3.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2)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填空。
(1)《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总
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
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乐府诗集》是汉朝、
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乐府”,本是掌管
音乐的机关名称,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
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来源有两种:一
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搜集的。
后来,人们将出自乐府机关的诗篇称为乐府,
或称为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
称变为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是指《木兰诗》
和《孔雀东南飞》.
(2)《十五从军征》中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的
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暗示老人
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乡里人”委婉道明老兵家败人亡
真相的句子是: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5.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1世纪的今天,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警醒我们。为此,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考试重点】最新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17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 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3. 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
第一首《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2.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诗意
思考下列问题:
1.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古诗五首》 语文版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杨花愁杀渡江人。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君向潇湘我向秦。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却要往长安而去。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点明了离别的地点,“杨柳春”点明了季节。
杨花愁杀渡江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 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 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 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 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 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 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 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思考:
对故乡来人的询问,可以 很多很多,为何诗人独问梅花 是否开花?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 号玉溪生。在晚唐诗 人中,他的诗歌艺术 成就最高,和另一位 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也是唐 代诗人中的“三李” 之一(李白、李贺)。 有《李义山诗集》传 世。
题目解释
《夜雨寄北》,诗题也 作“夜雨寄内”,“内”即 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 雨寄北”,“北”即北方的 友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K12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诗词五首教案(语
文版)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词中的优美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了解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拟人、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体会其思想感情。
品味诗词准确、精练、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识记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
学习多角度欣赏诗词的方法,品味诗中准确、凝练、优美的语言。
感悟名句,体悟诗意,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诗词名家及其诗词风格和代表作。
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学习诗词的基本知识,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
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文献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趣味导入
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二、知识卡片
作者档案
王维,字摩诘,蒲州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又称“诗佛”。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早年曾奉使出塞,诗歌多写边塞风光。
晚年过着半隐半官的生活,故后期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苏轼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唐朝文学家。诗文中多讽喻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诗风豪放疏朗,气势纵横,尤善七言绝句。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阿房宫赋》为唐代小赋中的杰作。有《樊川诗集》二十卷传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五首》淮上与友人别教案语文版
淮上与友人别教案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目标:1.让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鉴赏诗歌。(意象、意境、语言)
一、解题
淮上:即扬州。
“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
(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
(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别+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二、作者简介
郑谷(约848—约909),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进士。曾任右拾遗,都官郎中等职,世称郑都官,又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
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有《云台编》三卷。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三、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离亭”
扬子江:指今江苏仪征、扬州的一段长江。杨花:柳絮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离亭:驿亭。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所以又称“离亭”。
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后来“柳”就代指两种事物。一杨柳树,另一就是折柳曲。《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四、整体感知全诗
【重点推荐】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17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 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3. 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
第一首《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2.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诗意
思考下列问题:
1.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泊秦淮课件语文版
二、新课讲解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bó
泊秦淮
唐 杜牧 lǒng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新课讲解
疏通大意
泊秦淮
唐 杜牧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
烟笼寒水月笼沙,
源自文库
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 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靡靡之曲
一、新课引 入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 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 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 《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 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 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 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隔江犹唱《后庭花》。 《玉树后庭花》。
二、新课讲解
深入探究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描绘了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烟笼寒水月笼沙”如何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使至塞上课件语文版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
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崇信佛教。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所以后世人称 其为“诗佛”。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 表。其诗、画的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 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精品课件
二、新课讲解
精品课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上空。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侦察骑兵,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精品课件
二、新课讲解
深入探究
这首诗总体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 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经 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 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 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精品课件
三、归纳小结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 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 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精品课件
四、强化训练
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
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7 诗词五首 第五课时 水调歌头(共17张PPT)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课讲解
疏通大意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 在天上的宫殿,现在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 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 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二、新课讲解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qu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qióng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q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 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 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 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 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2:27:3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17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 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3. 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
第一首《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2.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诗意
思考下列问题:
1.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舂.谷()冢.累累()
干戈.()锦衾.薄()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羹饭一时
..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饴.阿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瀚海阑干
..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坐断
..东南战未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干戈寥落
..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意踌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1)《十五从军征》出自《__________》。全诗描绘了一个长年在外征战的__________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__________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西域__________的壮丽景色,抒写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__________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__________的歌颂,表达了词人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不以物喜,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gān尬处境——大家都承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深长的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悴的文字之美。领悟了这些,我们就该有所行动。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7孤独之旅(含答案)
16孤独之旅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掺.杂(chān)旧茬.(chá)戳.破(chuō)
B.驱.除(qū) 肥硕.(shuò) 炊.烟(chuī)
C.眺.望(tiào) 嬉.闹(xī) 纯粹.(cuì)
D.捆扎.(zhā) 撩.逗(liáo) 胆怯.(qiè)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
..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2)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
....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
(1)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里的席子上。()
(2)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3)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2)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
5.《孤独之旅》节选自当代作家的小说。《孤独之旅》的主人公是,他生活的自然环境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课文高潮部分的主要事件是。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①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②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五单元 17.诗词五首 游山西村》优课导学案_7
《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陆游
【教材分析】
《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的一首古诗,本组教材是围绕“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手法编排的。《游山西村》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得到的启示。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本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会背许多古诗。但学生在理解诗句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语文能力较好的学生就不觉得诗句难以理解,能够基本领会诗句的含义;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到位,因材施教。
同时为了更好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拓展延伸,课中引导学生将《游山西村》与《过故人庄》进行异同比较,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懂得多的学生有一种被认可的成就感;使发言少的同学也能感到获取知识的满足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3、能梳理出《游山西村》与《过故人庄》的异同
【延伸材料】
《过故人庄》孟浩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点引入
今天将与同学们一同学习《游山西村》,在这之前,我们在上学期还学过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还能背诵吗?
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请大家齐读《游山西村》,注意节奏,我来起头。(投影游山西村节奏划分。板书:游山西村陆游)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习题课件语文版(1)
5.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阿凡题 1069336) (1) 心 系 天 下 是 杜 甫 在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中 “ ___安__得__广__厦__千__万__间__,__大__庇__天__下__寒__士__俱__欢__颜______” 的 理 想 , 是 范 仲 淹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2) 陆 游 的 《 游 山 西 村 》 中 饱 含 哲 理 的 一 句 诗 是 : __山__重__水__复__疑__无__路__,__柳__暗__花__明__又__一__村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将士壮志未酬、怀念故乡的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浊__酒__一__杯__家__万__里__,__燕__然__未__勒__归__无__计_。 (4)苏轼在《浣溪沙》中发表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但仍力求振作的句 子是:_______门__前__流__水__尚__能__西__。__休__将__白__发__唱__黄__鸡___。
C 2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 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 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阕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 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
1.写作背景
《使至塞上》这首诗是王维作为监察御史出使边塞时所作。诗人离开京城,前往边塞时,心情是激愤而又抑郁的。“使至塞上”意思是奉命出使到边塞。
《泊秦淮》是杜牧所作。秦淮河一带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无题》是李商隐在玉阳山学道时与恋人相识相恋而作的恋情诗。
《浣溪沙》是晏殊所作。北宋前期,晏殊身为宰相,生活中的平静、优越使他的词作中即使有闲愁伤感也大都以豁然的态度化解了,这首词就是这时期晏殊这种词风的最佳代表。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所作。当时作者在政治上受挫,与胞弟子由已有七年没团聚,其抑郁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是词中抒幻想而留恋人世,伤离别而处以达观,反映了作者由超脱尘世的思想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的过程。
2.古诗词考点链接
描绘诗词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考查方式】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句所展现的景象(或画面)。
(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技法点拨】
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现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答题格式】
描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习题链接】见《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课内精读”T7,《浣溪沙》《水调歌头》“课内精读”T6。
01 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征pénɡ(蓬) xiāo(萧)关蜡炬.(jù)
云鬓.(bìn) 殷.勤(yīn) 探看.(kān)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使至塞上》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边塞诗。作者王维,其风格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泊秦淮》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作者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无题》的作者李商隐,晚唐(朝代)著名诗人。他的咏史诗多托古讽今,他的“无题”诗中也有寄寓政治内容之作。
3.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泊秦淮》中点明主旨,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后人常用来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美丽的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至塞上使:出使
(2)单车欲问.边问:慰问,访问
(3)东风无力百花残.残:凋零
(4)蜡炬
..成灰泪始干蜡炬:蜡烛
(5)夜吟.应觉月光寒吟:叹息
(6)蓬山此去无多
..路无多:没有多少
(7)青鸟殷勤
..殷勤:频繁,反复探看:探寻
..为探看
5.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1)归雁/入胡天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相见时难/别亦难
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详见本课“古诗词考点链接”】
【示例】烽火台上,一道孤烟在广袤的沙漠中冲天而起;遥望天边,一轮又圆又大的落日在滚滚的黄河尽头徐徐归去。
8.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经过居延要到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浑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二)阅读杜牧的《泊秦淮》,完成下面题目。
9.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诗人故用曲笔,借歌女讽刺那些不理国事、醉生梦死、寻欢作乐的官僚豪绅,表现了诗人对世道人心、国家命运的忧愤。
10.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朦胧冷寂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
C.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解析:C.诗句借批评商女来批评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三)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下面题目。
11.“东风无力百花残”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描写了“东风”“百花”,营造了离别时悲伤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暮春衰残的景物映衬别离之情。
12.请赏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运用谐音双关,以“丝”谐“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1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B.“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第一个“难”是困难的意思,第二个“难”是别离痛苦难受的意思。
C.颈联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悲凉,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D.尾联与首联的“相见难”暗合。“青鸟殷勤为探看”写诗人化作鸟去探望心中的她,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解析:D.诗人是托神话中的青鸟去探望,赏析不恰当。)
03 拓展阅读
题扬州禅智寺①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释】①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携眼医前往扬州。按唐制,作者因假逾百日而离职。
14.古诗很讲究炼字,请简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满”字写石阶上青苔之盛,侧面表现来人之少,烘托了气氛之冷清。
15.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并说说本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末句写“歌吹”,是以乐衬哀,用热闹的扬州来作陪衬,以扬州的歌舞喧闹、市井繁华来反衬禅智寺的静寂落寞,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身世感慨与凄凉情怀,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失落的心情。
《浣溪沙》《水调歌头》
01 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晏.殊(yàn) 徘徊
..(pái huái) 宫阙.(què)
绮.户(qǐ) 婵.娟(chán)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浣溪沙》作者晏殊,是宋代婉约词派的开山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