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部编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部编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字。在文言文中,由于字形、音义等方面的相似性,有些字可以通用。掌握通假字对于学好文言文阅读十分重要。下面是部编版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汇总。
人物篇
1.曰、谓、_语_、言:表示说的动作,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_曰_:
“今日天气好。”与他谓:“今日天气好。”
2.子、孀、_儿_、嗣:表示子孙、后代,可以互换使用。例如:我有三
_子_与我有三孀。
3.吾、予:表示“我”,可以互换使用。例如:_吾_之德与予之德。
4.汝、尔:表示“你”,可以互换使用。例如:_汝_之言与尔之言。
5.彼、其:表示“他、她、它”,可以互换使用。例如:_彼_之言与其之
言。
动词篇
1.行、走:表示行走的动作,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_行_过来了与他
走过来了。
2.入、入:表示进去的动作,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_入_屋里与他入
屋里。
3.乘、坐:表示乘坐的动作,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_乘_车回家了与
他坐车回家了。
4.悟、觉:表示明白、领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对这个问题_悟_
了与他对这个问题觉了。
名词篇
1.皇帝、天子:称呼皇帝的词,可以互换使用。例如:_皇帝_驾到与天
子驾到。
2.宫殿、宫室:表示皇宫的建筑,可以互换使用。例如:_宫殿_巍峨与
宫室巍峨。
3.朝廷、王朝:表示朝廷、政府机构,可以互换使用。例如:_朝廷_庄
重与王朝庄重。
形容词篇
1.美丽、妍丽:表示美丽的事物,可以互换使用。例如:这朵花_美丽_
与这朵花妍丽。
2.善良、仁慈:表示善良的品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_善良_与他
文言知识点通假字(必备8篇)
文言知识点通假字(必备8篇)
文言知识点通假字(1)
通假字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1、七年级
七上:
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趣》)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论语》十则》)
尊君在不 “不”通“否”。(《与陈太丘友期》)
七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木兰诗》)
满坐寂然 “坐”通“座”(《口技》)
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两小儿辩日》)
止有剩骨 “止”通“只”(《狼》)
2、八年级
八上: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右手攀右趾 “攀”通“扳”,往里拉。
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选贤与能 “与(ju)”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gua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略无阙处 “阙”通“缺” (《三峡》)
八下: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疑问。(《马说》)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 “俱”,全。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言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言文
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1/ 5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汇总
初中语文7-9年级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七年级(上)
1.尊君在不
不同否,意思: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询问。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意思: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意思: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舍同释,意思:解除、消除。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意思:喂。
29.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意思:表现。
九年级(上)
30.百废具兴
具同俱,意思:全、皆。
3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意思:嘱托。
九年级(下)
32.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意思:躲避。
3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意思:辨别。
3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意思:感恩、感激。
与同欤,意思:语气词。
3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意思:先前、从前。
36.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意思:与“意”连用,译为“在意”。
37.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意思:青色。
3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意思:肢体。
3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意思:穿着。
40.与之论辨
辨同辩,意思:辩驳。
4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同熟,意思:仔细。
42.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同谪,意思:谴责,惩罚。
43.为天下唱
唱同倡,意思:倡导、发起。
44.卜者知其指意
指同旨,意思:意图。
45.固以怪之矣
以同已,意思:已经。
4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同披,意思:穿着。
古诗词曲中的通假字47.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帖同贴,意思:粘。
48.荡胸生曾云(《望岳》)
曾同层,意思:重叠。
49.政入万山围子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政同正,意思:正当。
50.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通才《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ò)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1
1共通供,供给
2阙通缺,侵损
3说通悦,心服
4知通智,聪明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全6册文言文通假字+文中成语梳理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全6册文言文
通假字+文中成语梳理
1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6):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 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o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o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初中语文(chuzhongyuwenlOO)编辑整理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
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中学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中学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为了增加对通假字的了解,我对中学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进行了汇总,如下:(内容可能并不全面)
初中部分:
七年级: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闲情记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6、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7、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伤仲永》
9、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伤仲永》
10、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木兰诗》
11、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八年级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
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范文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范文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范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
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 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â) 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 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 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ã) 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î) 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衡”(hãng) 同“横”《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核舟记》
22、选贤与能“与”(jǔ) 通“举”《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矜”(guāng) 通“鳏”《大道之行也》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1
1、说yuè通“悦”,高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宣王说之《滥竽充数》
(3)公输盘不说《公输》
(4)秦王不说《唐睢不辱使命》
2、女rǔ通“汝”,你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3、知zhǐ通“智”,明智;智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4、厌yàn通“餍”,满足
学而不厌《论语·述而》
5、还xuán通“旋”,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6、汤tàng通“烫”,用热水焐
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7、齐jǐ通“剂”,药剂
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8、止zhǐ通“只”,只有
(1)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狼》
(2)技止此耳《黔之驴》
(3)止午、未、申三时《西湖游记二》
9、亡wú通“无”,没有
(1)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
(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最喜小儿亡赖《清平乐·村居》
10、屏bǐng通“摒”,放弃;扔掉
屏弃而不用《为学》
11、帖tiē通“贴”,粘
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12、火huǒ通“伙”,同伴
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13、尔ěr通“耳”,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14、争zěn通“怎”,怎么样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通(僵)意思:(僵硬)
2、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愉快,高兴)
3、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意思:(你)
4、山岛竦峙
(竦)通(耸)意思:(耸立)
5、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意思:(出现)
6、裁如星点
(裁)通(才)意思:(仅仅)
7、尊君在不
(不)通(否)意思:(在否,在不在)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意思:(牵、引)
2、著我旧时裳
(著)通(着)意思:(穿)
3、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意思:(粘贴,贴上)
4、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意思:(伙伴)
5、满坐寂然
(坐)通(座)意思:(座位)
6、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意思:(智慧)
7、止有剩骨
(止)通(只)意思:(不译)七年级下册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意思:(牵、引)
2、著我旧时裳
(著)通(着)意思:(穿)
3、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意思:(粘贴,贴上)
4、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意思:(伙伴)
5、满坐寂然
(坐)通(座)意思:(座位)
6、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意思:(智慧)
7、止有剩骨
(止)通(只)意思:(只有)八年级上册
1、便要还家
(要)通(邀)意思:(邀请)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通(倶)意思:(详细)
3、可爱者甚蕃
(蕃)通(繁)意思:(繁多、多)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意思:(不译)
5、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意思:(弯曲)
6、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意思:(不译)
7、虞山王毅叔元甫刻
(甫)通(父)意思:(男子美称)
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以下是一些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1. 案:同“按”,察看,审查。
2. 罢:同“疲”,疲劳,疲乏。
3. 颁:同“斑”,花白。
4. 板:同“版”,木板,竹板。
5. 便:同“扁”,轻车。
6. 裁:同“才”,刚刚。
7. 曾:同“增”,增加。
8. 唱:同“倡”,倡导,发起。
9. 冥:同“溟”,海。
10. 帖:同“贴”,粘贴。
11. 火:同“伙”,伙伴,同伴。
12. 父:同“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3. 干:同“甘”,甘心,愿意。
14. 函胡:同“含糊”,模糊不清的样子。
15. 华:同“花”,花朵。
16. 画:同“划”,划船。
17. 惠:同“慧”,聪明。
18. 要:同“邀”,邀请。
19. 与:同“屿”,小岛。
20. 亡:同“无”,没有。
21. 唯:同“惟”,只有。
22. 孰:同“熟”,熟悉。
23. 属:同“嘱”,嘱咐。
24. 造:同“燥”,干燥。
25. 知:同“智”,智慧,聪明。
26. 诎:同“屈”,弯曲。
27. 取:同“娶”,娶妻。
28. 舍:同“舍”,放下,丢下。
29. 少:同“稍”,稍微。
30. 田:同“畋”,打猎。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
.
字)
4.《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
5.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
七年级下册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
2.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
.
3.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5.满坐寂然(“坐”通“座”)
..
6.止有剩骨(“止”通“只”)
.
八年级上册
1.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
3.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
5.选贤与能(“与”通“举”)
.
6.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
7.略无阙处(“阙”通“缺”)
.
八年级下册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
2.窥谷忘反.(“反”通“返”)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
4.才美不外见.(“见”同“现”)
5.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6.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
.
7.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
8.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
9.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
.
10.恶能无纪.(“纪”通“记”,记录,记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59、鸡栖于(《君子于役》):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