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善于归纳、勤于温习,初学以记忆为主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4. 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课前预习】

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类。

【课堂探究】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

(1)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预习中列举的例子进行正确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

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能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物质性质变化规律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

(一)理论知识学习

1. 预习课本内容,掌握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 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其特点,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

(二)实验操作与观察

1. 完成家庭小实验:准备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水、食盐、小苏打等),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生锈、食物腐败等,分析其变化过程及原因。

(三)问题解答与讨论

1.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2. 与同学或家长讨论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分享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

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做好笔记,重点标注不理解的内容,以便课堂听讲时重点关注。

2. 实验操作与观察部分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变化原因,形成实验报告。

3. 问题解答与讨论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积极与同学或家长交流讨论,拓展知识面。

4.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持字迹工整、答案完整。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课后习题的答案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对于有创新性和深度的见解给予额外加分。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有清晰的理解,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和性质现象。

二、作业内容:

1. 预习课本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1)请列举出至少三个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例;

(2)请列举出至少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解释这些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与实验:

(1)请列举出至少三种物质(如水、食盐、二氧化碳等)的物理性质,并说明如何观察到这些性质;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说明。

三、作业要求:

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

2. 实验类作业需要确保实验操作正确,实验数据真实;

3. 按时提交作业,作业评价将在提交后尽快进行。

四、作业评价:

1. 作业评价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答案进行,重点关注学生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对于实验类作业,将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3. 对于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新观点的学生,将给予额外的鼓励和加分。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知识;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定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

(1)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2)性质的描述中一般有“可以、能、易、具有”等字眼

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教材第一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是学生走入化学世界的第一步。本课题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出发,通过老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学会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学科,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是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如何将生活中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重点。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归纳能力不足,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让他们敢于张嘴,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化学变化那些是物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2)能正确的区分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

五、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学生动手进行试验探究,进行讨论分析,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深层次的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

(参考课时:1课时)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②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②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③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①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②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2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3、专家建议

重点掌握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

4、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5、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试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研钵、玻璃片、镊子;

实验样品:胆矾、镁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

6、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了解化学反应所存在的条件;

2.掌握酸和碱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了解金属的性质及其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

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及性质,提高科学实

验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的定义和条件;

2.酸和碱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

1.化学反应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教师先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一个密封的小袋子里

放着一些固体,并询问学生里面有什么东西,有什么变化。

(2)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一个装有二氧化碳的气球,学生可

以得出气球变小,气体变少的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有些变化不可逆,

且化学反应与环境条件有关。

2.讲授新课

(1)通过实验引入化学反应概念,具体阐述什么条件下才

能发生化学反应。

(2)解释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常见酸碱的检测方法和常

见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度的浓度级别。

(3)介绍金属的常见性质和非金属的常见性质,及两者的

化学反应。

3.实验操作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及性质,提高科学实

验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3)重点关注酸和碱的化学反应。

课堂互动

1.吸一口酸,感觉有没有什么酸味?再相应地用一下酚酞

水和酸钠的混合物试试,能不能看到酚酞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2.把几个金属和几种非金属放在盛有盐酸、硫酸等试剂的

试管中,观察有哪些放出气体,有哪些造成了观察到色素的变化,有哪些受到了氧化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三个课题组成。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教材一开始就从具体的实验中归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从而加深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两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三项基本实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实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使同学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中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和对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结论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的图示方法。通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及区别。

2.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实验室规则,初步学会实验的基本操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3)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分析,化学就在你我身边。

(2)通过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化学的兴趣。

(3)体会、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习重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课前准备】《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考点必背》。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雪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雪的形成与蜡烛的燃烧这两个变化有何不同?2.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阅读课本P6~P8“实验1-1”的内容,完成课本P7的表格。

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

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从化

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1:水

的沸腾;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实验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投影:这四个实验的视频。

学生:观察,进一步比较实验现象。

课堂讨论变化前的观察变化时的观察变化后的观察三、交流展示生

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四、检测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

2. 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4. 常见化学反应的分类和特点。

5. 物质性质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常见化学反应的分类和特点,物质性质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2. 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常见化学反应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3. 利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思考。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

3. 分析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物质变化,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并分析其特点。

4. 学习化学方程式: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理解化学方程式。

5. 探究常见化学反应:分析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和特点,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物质变化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李广存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

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

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程中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理论学习:学生需复习课本中关于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区别。

2. 实验准备:学生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药匙、酒精灯等,并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准备实验所需的化学药品。

3. 实验操作:学生需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变化实验,分别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实验可包括水的三态变化等;化学变化实验可包括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仔细观察并记录物质变化的现象。

4.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分析、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

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本,理解并掌握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进行,注意安全操作,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同时,要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3.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内容完整,字迹工整。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现象描述及分析、结论等。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详细记录物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在分析时,应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课时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课时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程:化学 *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材:人教版 *授课对象:九年级1班 *课时:1

一、课标要求

本课题是学生进入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第一课,本节所承载的功能除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引发和培养。首先是需要同学们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其次是要初步形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1.物质变化的分类;

2.物质性质的分类;

行为习惯对新的学科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能力基础 1.能区分简单的物质变化和性质

2.具备对概念与原理的自我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3.判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素养目标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核心素养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能正确区分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策略

教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

学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参与式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策略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分小组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分享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全程渗透职业教育理念,融入思

政元素。

六、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教学资源导学案、PPT、相关图片素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二课时》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二课时》课件

第四章
拓展延伸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 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C )
A.石墨非常软可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能导电可作导线 C.氦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金刚石非常硬可以作钻探机的钻头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B )
物质 水 铁 铝 氧气 二氧化碳 空气
密度 1.0g/cm3 7.8g/cm3 2.7g/cm3 1.429g/L 1.977g/L 1.293g/L
课堂小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
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 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第二章
新知探究
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
颜色:无色 状态:液体 气味:有特殊气味 密度: 0.8g/ml 水溶性:能与水互溶 是否挥发:易挥发 是否能燃烧: 能燃烧
【讨论】以上的性质怎么分类?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 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变化后的物质 二氧化碳等
结论
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你太厉害了,外网标志我还没发现呢?谢谢你哟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A

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B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做好演示实验,建立起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检查元素符号的掌握情况。

2、化学是怎样一门科学?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三、新课教学:

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师:演示[实验1-1]和演示[实验1-2]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思考后回答。

师:你是否还能举出这样的变化?

让学生试着说出物理变化的概念(概念略)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师:演示[实验1—3] 和[实验1—4]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你是否还能举出这样的变化?

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四、知识巩固:课本第10页1、2、3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