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国殇》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 殇
屈 原
众 人 皆 醉 而 我 独 醒 。
举 世 混 浊 而 我 独 清 ,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
•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 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杰出的政 治家和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 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 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 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 了一片新天地。 • 后人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 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 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楚
辞
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屈原等 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篇中大 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 叫“楚辞” ,“皆书楚语、作楚声、记 楚地、名楚物”。西汉时刘向把屈原、宋 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从此“楚辞”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 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它打破了《诗经》四言诗的格调,以六言、 七言为主,多融进神话传说,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
题解:
• 《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 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 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 殇:①未成年而死者(男20岁,女15岁); ②为国家牺牲的将士(文中意) 问:作者为什么把这些人鬼和天神、地祗同等祭祀? 明确:对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怀着无限的崇高敬意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 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 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 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 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 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 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 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 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 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 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 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 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 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 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 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 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 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 富 ,古今罕有。
朗读课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的文学成就
离骚 九歌 天问 九章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辩 招魂 大招
《九歌》是在民歌祭歌的基础上加 工而成的一组祭歌。诗中创造了大 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九歌包括:
礼魂 (颂魂曲)国殇 (人鬼)山鬼 (山神) 河伯(河神) 东君(日神)云中君 (云神) 少司命(主嗣) 大司命 (主寿) 湘君 湘夫人(湘水水神)
东皇太一(天上最尊贵的神)
九章
悲回风 惜往日 思美人
怀沙
哀郢
涉江
抽思
橘颂
惜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屈原的诗篇代表着楚辞的最高成就。 屈原死后,楚国虽有宋玉、唐勤、 景差等人爱好诗赋,但始终没有超 过屈原。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 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 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 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全诗373句, 2464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 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充分表现 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 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 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 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 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 “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楚辞》特色:
• 语助词“兮”的运用,不仅使诗歌调子婉转 动人,而且便于表达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抒发奔腾澎湃的激情。 • 比兴手法。屈原笔下的比兴手法,比《诗经》 当中的丰富复杂,而且互相关联,构成一连 串的艺术形象。作品中的“美人”、“香 草”、“宝玉”、“明珠”等等,都成了抽 象意识的象征,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
•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 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 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 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 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 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 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 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 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 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 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 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 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 原
众 人 皆 醉 而 我 独 醒 。
举 世 混 浊 而 我 独 清 ,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
•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 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杰出的政 治家和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 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 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 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 了一片新天地。 • 后人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 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 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楚
辞
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屈原等 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篇中大 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 叫“楚辞” ,“皆书楚语、作楚声、记 楚地、名楚物”。西汉时刘向把屈原、宋 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从此“楚辞”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 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它打破了《诗经》四言诗的格调,以六言、 七言为主,多融进神话传说,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
题解:
• 《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 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 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 殇:①未成年而死者(男20岁,女15岁); ②为国家牺牲的将士(文中意) 问:作者为什么把这些人鬼和天神、地祗同等祭祀? 明确:对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怀着无限的崇高敬意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 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 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 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 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 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 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 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 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 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 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 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 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 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 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 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 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 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 富 ,古今罕有。
朗读课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的文学成就
离骚 九歌 天问 九章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辩 招魂 大招
《九歌》是在民歌祭歌的基础上加 工而成的一组祭歌。诗中创造了大 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九歌包括:
礼魂 (颂魂曲)国殇 (人鬼)山鬼 (山神) 河伯(河神) 东君(日神)云中君 (云神) 少司命(主嗣) 大司命 (主寿) 湘君 湘夫人(湘水水神)
东皇太一(天上最尊贵的神)
九章
悲回风 惜往日 思美人
怀沙
哀郢
涉江
抽思
橘颂
惜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屈原的诗篇代表着楚辞的最高成就。 屈原死后,楚国虽有宋玉、唐勤、 景差等人爱好诗赋,但始终没有超 过屈原。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 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 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 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全诗373句, 2464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 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充分表现 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 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 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 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 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 “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楚辞》特色:
• 语助词“兮”的运用,不仅使诗歌调子婉转 动人,而且便于表达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抒发奔腾澎湃的激情。 • 比兴手法。屈原笔下的比兴手法,比《诗经》 当中的丰富复杂,而且互相关联,构成一连 串的艺术形象。作品中的“美人”、“香 草”、“宝玉”、“明珠”等等,都成了抽 象意识的象征,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
•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 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 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 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 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 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 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 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 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 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 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 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 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