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苏科版)—第一章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合集下载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一章_声现象_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一章_声现象_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1 / 2课 题: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知道的来源及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噪声(2)组织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寻求减弱噪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乐音和噪声的关系分析,进行思想熏陶,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噪声来源和危害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分辨乐音与噪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听几种声音:(1)小溪流水,森林中鸟鸣声,配乐诗朗诵,谈谈对这些声音的感受(声音优美) (2)机器的轰鸣声、公路汽车过路声、建筑工地上的打桩声(令人厌烦) 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谈一谈听到的上述声音,有哪些方面是不同的? 导语二 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同学们,在平时,你们认为哪些声音让你心情愉悦,哪些声音让你心烦,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一)噪声的来源[做一做]教师:请同学们听两次声音。

(第一次优美动听,第二次吵杂难听) [读一读]学生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乐音和噪声。

[小结归纳](板书)1.乐音:通常是指哪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2.噪声:通常是指哪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讨论交流]如果我们正在上课而旁边有人在欣赏音乐,那么这“动听的音乐”对我 们来说需不需要呢?而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否也不需要呢? [拓 展]1.从物理学角度讲:(1)乐音是四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2)噪声是四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看一看]学生阅读课本图示,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

[讨论交流]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围环境,在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声?(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列举)噪声的来源:建筑工地上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公路上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家属区(住宅区)小工厂发出的声音;家用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自习课时同学随便讲话的声音。

2019年学习共同体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2019年学习共同体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2019年学习共同体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一、设计意图本次课程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噪声的影响,从而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和控制噪声。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噪声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培养他们保护听力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噪声的概念和危害。

2.培养孩子们保护听力的良好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会辨别和控制噪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噪声的概念和危害,培养保护听力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学会辨别和控制噪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噪声模拟器、听力测试仪、图片、视频等。

2.学具:噪声记录表、噪声控制卡片、听力保护工具(如耳塞)等。

五、活动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视频,让孩子们感受到噪声的影响。

2.讲解噪声的概念和危害: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孩子们讲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3.听力测试:使用听力测试仪,让孩子们进行听力测试,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

4.噪声记录:让孩子们用噪声记录表记录周围的噪声,并讨论如何减少噪声。

5.噪声控制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辨别和控制噪声。

6.听力保护教育: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耳塞等听力保护工具,以及在生活中如何保护听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噪声的概念和危害,培养保护听力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学会辨别和控制噪声。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噪声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同时,我还会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噪声,保护听力。

我还会引导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生活中的噪声,尝试用所学知识控制噪声等,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课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噪声视频,直观地感受到噪声的影响。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令人厌烦的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一、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解释噪声的概念。

2. 噪声的分类:从来源将噪声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3. 噪声的测量:介绍分贝(dB)作为噪声强度的单位,以及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4. 噪声的控制:从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这三个环节来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能从不同角度对噪声进行认识。

2. 掌握分贝的概念,了解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3. 学会噪声的控制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测量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噪声较大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噪声,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噪声?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噪声问题?”2. 知识讲解:(1)介绍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进行解释。

(2)讲解噪声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来源的噪声。

(3)介绍分贝的概念,解释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4)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关于噪声控制的问题,如如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何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如何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关于噪声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分类分贝的概念噪声的控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噪声的定义和分类。

(2)解释分贝的概念,给出一个例子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分贝的关系。

(3)列举三种噪声控制方法,并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

2. 作业答案:(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7

八年级物理学案一、3令人厌烦的噪声连云港市云台中学姓名班级教学目标:(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熟悉噪声。

(2)明白的来源及危害。

(3)明白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式。

自学质疑:一、在平时,你以为哪些声音让你心情愉悦,哪些声音让你心烦,说一说。

二、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乐音和噪声。

3、若是咱们正在上课而隔壁有人在欣赏音乐,那么这“悦耳的音乐”对咱们来讲需不需要呢?而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讲是不是也不需要呢?4归纳:1.从物理学角度讲:(1)乐音是(2)噪声是2.从环保角度讲:五、学生阅读讲义图示,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

说一说它们的波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六、噪声的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7、噪声有如何的危害?八、从哪几个途径控制噪声?八年级巩固案一、3令人厌烦的噪声类型一: 区分乐音与噪声及噪声的来源[1]有人说音乐是乐音,因此音乐声不会成为噪声,你以为这一观点对吗?[2]咱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械的轰鸣声②剧场京剧演出的演奏声③早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屋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3]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份: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别离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类型二: 噪声的控制[4] (07常德)噪声严峻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办法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维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5]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加倍通畅,厦门市几条骨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份路段双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6]假设你是一名城市建设的计划者,你将如何采取如何的办法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7]阅读材料城市噪声的来源与控制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章第3节 令人厌烦的噪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章第3节 令人厌烦的噪声

第一章三、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4.能用所学知识寻找减弱噪声的方法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难点:噪声的分辨教学过程:一、提前候课,了解学情二、引入新课,揭示目标三、预习检测四、新课研讨1.区分乐音和噪声。

体验:(1)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体验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正常播放、过响播放)(2)用塑料泡沫摩擦干燥的玻璃板。

提出问题:你分别有什么感受?区别:⑴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感受,对图1-18烦人的噪声进行分类。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3、噪声的危害a.用秒表测一测,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次/分。

b.用单放机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再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次/分。

比较二次脉搏跳动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现象说明了:强烈的噪声会使脉搏。

认识噪声的危害:①噪声的危害性:噪声被列为当代社会的主要污染之一,其危害表现在:使人心烦意乱、神经紧张,损害人的听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工作。

噪声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人们用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90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③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的影响4.噪声的控制设问: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学生讨论回答:(声源、传声介质、人耳)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控制噪声的方法: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并列举实际生活中的控制噪声事例:⑴控制噪声声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阻断噪声的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脑思考:教材中四幅图控制噪声分别属于哪一种途径?五、课堂练习六、课堂小结1、乐音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时有规律的。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禁止鸣笛---控制噪声声源
飞机起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师)我们在控制噪声时还应有一种意识: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生活—物理—社会
以声消声
页边批注
板书设计
令人厌烦的噪声
一、乐音和噪声:
1. 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声源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2. 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声源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声源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声源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噪声的来源:(图1—18)
空调、鞭炮、吸尘器、打桩机、土方车、鼓风机等等
噪声的危害:
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会损害人的听力,使人头疼、记忆力衰退,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噪声的危害:
1. 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
2.损害人的听力,使人头疼、记忆力衰退,
3.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声音的级别:分贝( dB)
四、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2.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隔声、吸声和消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护耳器)
作业设计
P19 .1.
教学反思
通过视频的播放,展现教学的情境。
页边批注
教学课题:1.3 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学会乐音与噪声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视频。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意见:注意噪声的场景区别。
资料:《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物理教师教学用书》
页边批注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1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1 苏科版

课题: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初步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借助生活经验、体验和实例,认识噪声、 噪声的分辨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及控制方法课前准备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的分析,进行 PPT 课件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 引入噪声 与乐 音的 区别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使人愉快,有的却使人心烦!播放“各种声音”聆听让学生谈谈感受我们发现有的声音动听,有的声音难听,在物理学上把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而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那么这两种声音在波形上有什么不同呢?播放实验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现总结如下:在物理学中,学生朗读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也是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教学目标及 达成情况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噪声 的 来源既然噪声如此的难听,那么 日常生活中噪声的来源主 要有哪些呢?书上列出了 很多,请大家把按“生活中 的”,“交通中的”,“工 业中的”进行分类。

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的鸣 叫声,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 火车、飞机等巨大响声。

工业噪声:发动机运转声,电 锯、机床、电钻、工地爆破声 等等。

居民噪声:家用电器的工作 声,人的大声说话、哭笑声等。

教学目标及 达成情况用心 爱心 专心1噪声 的 强弱噪声 的 危害我们发现这个噪声可以说 是无处不在,那么是不是所 有的噪声都对人有害呢? 为什么? 也就是说噪声的响度,或者 说噪声的强弱决定了它对 我们是否存在威胁。

物理上 为了描述噪声的强弱,特别 引进了分贝这个单位。

我们 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声音强弱的描述”视 频。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这 几个数据; 1、0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 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2、保证休息睡眠,控制噪 声不超过 50dB;保证工作和 学习,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保护听力,控制噪声 不超过 90dB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苏科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

2: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3: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

4:通过分组活动及分组实验,培养合作意识及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究如何减弱噪音教学难点:教会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究如何减弱噪音教具准备:小闹钟,棉布,纸盒,不同规格的金属盒,哨子,纸角,塑料,泡沫,海绵,小铁锤,耳塞等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播放一段视频,你知道了哪些噪声?讨论一下;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噪声问题,它与我们密切相关,例如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噪声,请哪位同学举例回答,我们周围哪些声音是噪声?开始讨论:从生产、生活入手。

学生回答:电风扇的声音,电脑发出的声音,某同学讲话的声音,拖动凳子发出的声音,门外工地搅拌机的声音,知了的叫声等等。

除了噪声的概念外,噪声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危害,如何来减弱噪声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二、新授:1、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来源?我们课前已组织同学们进行学习和研究,请第一小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噪声,以及它的来源?生活:洗衣机、冰箱等这位同学从噪声产生的部门进行分类的,其实分类的标准是不唯一的,我们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我们还可以从发出噪声的物体是否运动来分类等。

2、噪声的等级与危害同学们讨论:你见过那些人受到噪声的危害?上面列举的这些噪声都是我们不愿意听到的,是我们不需要的,甚至是我们难以忍受的。

它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请第二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噪声危害。

3、噪声的控制刚才这位同学详细地介绍了噪声的危害及程度,大家也深受其害,可以说噪声无出不在。

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根除噪声污染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尽量减小。

第三小组的同学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让他们来介绍我国目前在控制噪声污染方面的措施。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第一章第3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关于噪声的来源,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图示的内容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将它们分类。

其中即包括过程性要求,也包含一定的终结性要求。

关于噪声的危害,希望通过一张简易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后再结合声音的级别加以展开,结合噪声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噪声、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2、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2、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2、通过初步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并通过乐音和噪声的辩证关系,渗透辩证思想的教育。

教学设备
四节干电池、玩具电动机、软泡沫塑料、小闹钟、鞋盒、衣服、报纸、锡箔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他材料。

2019苏科版物理学习共同体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教案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2019苏科版物理学习共同体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教案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2019苏科版物理学习共同体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教案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们的成长初期。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课程,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发展他们的认知和社交技能。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噪声为切入点,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噪声的概念,并通过互动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应对和减少噪声的干扰。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听觉辨识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噪声的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听觉辨识能力。

3. 提高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如何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噪声模拟器、耳机、小乐器等。

学具:记录噪声的表格、噪声减少方法的卡片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噪声模拟器,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类型的噪声,并引导他们讨论噪声的特点和影响。

2. 讲解:向孩子们介绍噪声的概念,并解释噪声的特点和影响。

3. 实践:让孩子们戴上耳机,听取不同类型的噪声,并让他们记录下来。

4. 互动: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噪声的干扰,并分享他们的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噪声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如何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影响。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对噪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也学会了如何通过互动来减少噪声的干扰。

但是,我也意识到,噪声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因此,我计划在下节课中,让孩子们了解噪声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自我管理来减少噪声的干扰。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也在互动中学习到了很多。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社交技能,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噪声的问题。

八年级苏科版物理上册教案令人厌烦的噪声

八年级苏科版物理上册教案令人厌烦的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

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能用所学知识寻找减弱噪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乐音和噪声关系的分析,进行唯物辨证思想的熏陶。
2、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的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教学准备
泡沫、玻璃
教学过程提要
教 学 环 节
集 备 意 见
个 人 复 备
一、
复习
旧知
引入
新课
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
2.用泡沫刮玻璃
比较两次的不同,引出噪声的概念
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
让学生能分辨噪声和乐音
二、
讲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课
(新知
探究)
1、噪声的定义: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 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乐音也会令人厌烦,面为污染环境的噪声。
09-10学年第一学期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主备:钱卓云个备:蒋科 备课组长审核:钱卓云 日期:09-8-28
课题:令人厌烦的噪声
课型:新授
教学设计
设计
思路
借助生活经验、体验和实例,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危害,通过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的目的。




知识

技能
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
(1)植物绿化(2)市区禁鸣喇叭(3)市区禁止燃放鞭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2 (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2 (苏科版八年级上)
思考分析后,由教师选学生代表上前应答。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什么是噪声,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实验探究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共同小结,达到师பைடு நூலகம்互动。
四.作业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师生间的默契;这样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达到师生一起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噪声,那么这些噪声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噪声的来源
教师点击主界面上噪声的来源按钮。让课本上图1-16逐个地飞上屏幕。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图示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噪声的主要来源,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噪声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
教师点击主界面上噪声的危害按钮后让学生体验一下听两首节奏不同的乐曲(一首是节奏舒缓的丝竹乐曲,一首是旋律奔放的金属乐曲(可以认为是噪声))对人的脉搏和呼吸的影响,从而领悟噪声的危害。
联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音叉发声时转动音叉会出现声音时强时弱的原理以及现代的“以声消声”技术。
学生自学为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来实地解决两道题目。
课堂练习
教师点击主界面上课堂练习按钮后,由学生上讲台前用鼠标点选答案,由计算机根据学生的应答情况给出反馈和激励,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令人厌烦的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令人厌烦的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令人厌烦的噪声我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能够理解噪声的概念,学会识别和表达不同类型的噪声,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活动来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能够理解噪声的概念,学会识别和表达不同类型的噪声,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活动来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是让幼儿能够理解噪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活动来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是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表达不同类型的噪声。

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噪声模拟道具、噪声减少道具等。

第一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入噪声的概念,让幼儿能够理解噪声是什么。

第二步,我会带领幼儿进行一些噪声识别的游戏,让他们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来识别不同类型的噪声。

第三步,我会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噪声减少的方法,如用耳朵捂住、用手指堵住等,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够理解噪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活动来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幼儿们对噪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来识别不同类型的噪声,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减少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幼儿对噪声的识别还有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让幼儿们自己设计一些噪声减少的游戏,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噪声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幼儿理解噪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幼儿们可能对噪声的定义和特点还不够清晰,因此需要我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表达不同类型的噪声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我准备了一些噪声模拟道具,可以让幼儿们亲身体验不同类型的噪声,并通过简单的游戏来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一章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一章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一章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噪声的影响,从而引出课题。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对生活的影响。

2.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3. 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减弱噪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噪声监测器、噪声源(如音响、手机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源,如车辆鸣笛、人群喧哗等,让学生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讲解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3. 讲解噪声的分类:根据来源,噪声可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

4. 讲解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5. 教授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隔音、降噪设备等方法来减弱噪声。

6. 课后实践: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生活中的噪声源,尝试采用所学方法减弱噪声,并记录效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减弱噪声。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是否掌握了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对生活的影响,是否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拓展延伸: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噪声防治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将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亲身体验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源。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噪声的概念,并感受到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注意到了街道上的车辆鸣笛、商场里的音乐声、甚至是我们学校周边的建筑工地噪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来表示声音的响度,人耳能听到的最小声音为 。
3.人类理想的声音环境为 教 学
三、 噪声的控制 4.通常白天超过 ,晚上超过 的声音,就可界定为噪声。 。 〖思考〗 (1) 噪声从产生到对人产生危害要经过哪些环节? (2)如何有效地控制噪声? 。 (3)阅读:课本 19 页“生活●物理●社会”
〖总结〗 过 1.在 2.在 处减弱。如: 中减弱。如: 。 。

〖应用〗向区环保部门建议一些减弱城市噪声污染的具体措施: 3.在 处减弱。如: 。 四、随堂检测 类型一、区分乐音与噪声及噪声的来源 〖例 1〗有人说音乐是乐音,因此音乐声不会成为噪声,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 〖例 2〗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声音的三要素都是对乐音而言的 类型二、噪声的控制 〖例 3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例 4〗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 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 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 “海绵” 沥青, 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 3 m 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 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例 5)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 2.噪声的等级及危害 。 。 。
单元、章、节 教学目 标 重点难 点
第一章、第三节
教学内容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令人厌烦的噪声教案 苏科版

令人厌烦的噪声课题: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乐音秘噪声间的辩证关系,渗透辩证思想的教育。

(2)、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及施教策略(1)、教学重点:噪声的控制。

(2)、施教策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得到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然后归纳出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

2、难点及突破策略(1)、教学难点:噪声的危害。

(2)难点突破:通过测定安静时和放强度大的噪声,测出20秒的脉搏跳动次数,从而体验到噪声的危害。

设计思路本课从学生听到乐音和噪声后的不同感受入手,通过对比得出噪声和乐音的区别,通过学生举出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将噪声分为四类。

学生在世界范围内测定脉搏跳动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得出噪声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危害。

通过生活中遇到噪声时的具体处理方法的讨论,归纳出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

经历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要素,增加对物理学的兴趣,感到物理学很有用。

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2)鞋盒一只、手机、碎布、报纸、泡沫塑料、棉絮教学设计教学教学过程点评环节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探究活动通过体验让新课引入师: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面让我们听两段声音。

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再放一段声音(机器声、鸣笛声)师:你有什么感受?师:现代工业越来越发达,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多的污染,噪声污染已为国际公害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称为四大污染。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又带来了不利。

为了控制噪声,需要我们一起来努力。

欣赏、感受、交流回答:第一段听得心情愉快是乐音,第二段听得人厌烦是噪声。

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兴趣了解什么是乐音和噪声及它们的区别进行辩证思想教育乐音和噪声的区别板书课题师:乐音和噪声除了通过我们的感受可以区分,其实它们向外传播的声波的波形也不同多媒体显示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师:你发现它们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吗?师:如果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课,附近有人在唱歌,这时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了这个声音是乐音还是噪声?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

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令人厌烦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教案

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令人厌烦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教案

令人厌烦的声音

■学校周围有哪些噪音?如何减弱这些噪音?
【课堂反馈】
1.图书馆等阅览场所都挂有如图1-13所示的“静”字标志,它要求在室内看书的人要保持,从物理学讲,也是从防止噪声. 2.小华在家里修理桌子时,有敲击物体的声音,为了避免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门窗关闭严实;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4.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1-15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图1-15
A.乐器商店特有的标志B.鼓号队不能进入
C.道路转弯注意安全D.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5.大剧场四周的墻壁总是修成凹凸不平,目的是()
A.增加声音的反射B.减弱声音的反射
C.为了装饰剧场D.为了增大音量
6.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叙述中错误的
是( )
A.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有害于人的健康
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C.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
图1-16
D.乐音与噪声有根本的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
7.从图1-16所示的波形看,属于噪声的是()
A.A图B.B图
C.C图D.D图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6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学习目标】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3、通过分组活动及分组实验,养成采集信息和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1、通过课本中的“信息快递”,了解乐音和噪声的物理学上的意义,及了解从环境保护角度上的意义各是什么?2、通过课本中的图示,说说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再调查了解一下你周围中的噪声有哪些?3、小组同学一起调查和讨论,探究噪声对人的危害有哪些?4、人们对声音的强弱是怎样分级的?声音强弱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5、通过自学课本P17,了解一下人们是怎样控制噪声的?总结一下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哪些?6、小组同学合作做课本中“活动1-6”,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强弱,什么材料隔声性能较好?生活中有哪些应用?7、完成下列概念填空:①、从物理意义上说,乐音是指,噪声是指;从环保角度上说,凡是都使噪声。

②、招生对人的危害有等几方面。

③、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一般安静舒适环境的声音约是dB。

④、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

⑤、通过实验可知,样的材料隔声性能较好。

【课堂例题】例1、有人说:收录机播出的“歌星”唱歌的声音都是乐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分析:例2、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分析:例3、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

分析:点拨:从声音的三要素或控制噪声方面来思考。

例4、电影院的墙壁往往做成凹凸不平的,这是为了:()A、增强声音的反射B、减弱声音的反射C、增大声音的响度D、改善声音的音色分析:【巩固练习】1、“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特点、作用
技术常常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弊端。

处理好噪声问题,益发显得重要,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污染着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

节节就是从这一角度切入主体的,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借此渗透关于“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思想教育,故本节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与以往教材相比,本节内容的选择和展开具有以下特点:
(1)关于噪声的来源,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图1-16所示的内容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对它们分类。

(2)关于噪声的危害,希望通过一些简易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后再结合声音的级别加以展开。

(3)结合噪声的控制,增加了一个探究性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4)在习题中特意设置了一个调查学校受噪声污染情况的“作业”,其目的不仅限于巩固和应用有关的噪声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培
养学生将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情感。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器材
录音机小闹钟鞋盒棉布报纸塑料袋
泡沫塑料音叉铝锅饭勺
三.学情分析
由于初二学生刚学习物理,实验能力较差,故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要悉
心指导,引导学生比较出有关材料的隔声效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与技术
设计。

3.情感与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和讨论,培养热爱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意识,提高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指导:
1.课前准备
(1)准备阅读提纲
(2)上网查阅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3)准备一块玻璃板和一塑料泡沫、一只铝锅和金属饭勺
(4)现场收集噪声,到闹市区录下各种噪声
(5)观察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了解其作用
(6)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公众对噪声的认识、政府及相关部门控制噪声的举措
(7)寻找家庭和教室的噪声来源
(8)收集各种隔声材料,准备闹钟和鞋盒
2.活动目的
(1)了解噪声的概念、来源、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2)探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3.方法点拨
活动一:感受噪声
(1)用塑料泡沫摩擦干燥的玻璃板
(2)将金属饭勺用力划锅底
(3)录音机播放闹市区的噪声录音(放大音量)
活动二:阅读讨论
(1)如何认识噪声?(音乐一定是乐音吗?噪声一定令人讨厌吗?)
(2)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并尝试将噪声分类。

(3)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活动三:情况汇报
(1)目前我市噪声污染的基本情况,普通市民对噪声的认识。

(2)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3)控制噪声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控制噪声的具体举措。

活动四:实验探究
(1)将一只嘀嗒作响的小闹钟放入鞋盒内
(2)分别将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包住闹钟,塞满纸盒
(3)比较这些材料的隔声效果
(4)按隔声效果顺序排出试验的材料
说明:在探究时要注意:A、声源的响度要小,因为人耳对于响度小的声音。

变化较为敏感。

B、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控制某些条件,渗透控制变量法。

C、保证测试合理,较好的方式是以刚好听不见指针去动时,离声源的距离。

D、让学生设计一张表格将预测与实测结果记下来,并比较有关材料的隔声效果。

活动五:知识应用
阅读P18生活、物理、社会,回答出怎样“以声消声”。

4.小结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5.作业布置:
(一)随堂练习
利用多媒体将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声源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
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人们在某些场合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人们把_____________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外,还会损害人的______________,使人产生头痛,____________力哀退等神经哀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__________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城市_______________的主要项目之一。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不同环境的__________。

(4)对噪声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控制___________,阻断_________,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 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
C 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
D 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6)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 音乐会里的钢琴声
B 节目的焰火鞭炮声
C 指甲在钢板上划过的声音
D 郊游时,树林里的鸟鸣声
(7)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装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
C 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D 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
(8)据报道,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你认为这个报道真实吗?为什么?
(9)星期天,当你在家复习功课时,邻居却在引吭高歌,干扰了你的学习,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出解决的方法。

(二)课外实践:
以两人为一组完成“WWW”中的一份调查报告。

二00三年八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