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案(万公开课)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口技》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僻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3)模仿口技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口技》这篇文言文。
(2)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了解口技表演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词。
(2)口技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口技》全文2. 参考资料:关于口技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4. 口技表演道具:口技面具、乐器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4. 示范表演: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锻炼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
《口技》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一、通过掌握时间词语,了解课文大意,体味口技艺术的精妙。
二、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来自榕江一所农村初中,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
在出发之前,让我们先听一段录音。
(放洛桑口技录音,听完后继续)同学们说,刚才的录音属于什么艺术形式?(生答后,明确)这种艺术形式叫口技,它是一门用口腔发声摹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活动的声音的艺术。
今天,咱们的旅行就是去欣赏一场清朝时期的口技,请翻开书第 121 页《口技》。
二、研读课文1.教师范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口技艺术的精妙,勾画生字词。
2.订正字音犬吠(fèi)、叱(chì)儿、中间(jiàn)、曳(yè)屋、几(jī)欲。
3.学生自读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找出文中浮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4.学生齐读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已经读课文几遍了,说说看,文中浮现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作此文的?写作思路怎样?作者在文中详细叙述的内容是什么? (大屏幕显示)明确:文中浮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由此可知,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作此文的,其思路是: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
文中详细叙述的内容是口技表演的内容。
5.读课文第 2、3、4 段(1)教师引语及提问:请同学们仍以同桌为小组读课文第2、3、4 段,看看口技艺人用口摹演了几个场景?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三个场景:梦中惊醒、渐入梦乡、深夜失火。
(2)教师引语及提问:作者直接详细描述了口技艺人用口摹演的三个场景,从这些文字中可知:艺人演技的高超——就凭一张嘴就能摹演出如此丰富的场景,可见他的技艺实在是精妙至极!但在这些段落中,作者还写到了听众,同学们先勾画出这些语句,然后想想:写听众有什么作用?明确:写听众的语句有:“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该页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语文《口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感受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找准课文节奏,并让学生翻译文章内容一、导入: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一段,引导学生:一张普通的嘴竟能将这些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这种靠嘴模拟各种声音的艺术就是我国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能做的还只是简单的模仿,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林嗣环给我们带来的那位艺人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声音世界。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集,本文作者林嗣环,清代文学家,字铁崖,著有《铁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三、疏通字词,朗读文章1、教师范读,学生解决字词读音顷(qǐ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齁(hōu) 间(jiàn) 许(hǔ) 曳(yè) 几(jī)2、学生齐读,教师在读完后指点节奏3、点一到两人来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气。
四、翻译文段1、齐读一段,教师带领翻译疏通一自然段。
善:擅长,善于。
会:恰逢,正赶上。
宴:摆宴席。
于:在。
施:摆。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
寂然:安静无声。
2、请学生再读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梳理第二自然段,教师从旁指点字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口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 了解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 学习并积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二)教学设想1.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不难懂,可以鼓励学生参照课本注释,用现代汉语讲述课文内容。
其中有学生不懂的词语,可以指导学生查工具书或由教师讲解。
2. 反复朗读,熟悉课文,背诵第(2)段。
3.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4. 课前准备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朗读流利。
一课时一。
导入(一)简介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二)阅读“阅读提示”,明确本文描绘的是一场口技表演,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可分两个阶段: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的情景,摹拟发生火灾,救火的情景。
明确学习本文要注意作者如何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和听众的反映进行描写,来突出口技人的高超技艺的。
二。
朗读课文(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除课本注释中的注音外,还应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屏障(píng) 犬吠(fèi) 惊觉(jué)叱(chì) 伸颈(jǐng)倾侧(qīng)几欲先走(jī)(二)注意以下句子中的自然停顿,朗读时正确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句中停顿)1. 会|宾客在宴2.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 遥闻|深巷中犬吠4.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5. 忽|一人大呼“火起”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 虽|人有百乎?8. 又夹|百千求救声?(三)学生自读或全班齐读三。
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内容(一)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一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善长口技(擅长)会宾客大宴(适逢)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少顷(一会儿)但闻(只)满坐寂然(同“座”,这里指在坐的人)(二)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2)、(3)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口技表演,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口技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选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难点:对口技表演的欣赏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口技表演有更深入的理解。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口技表演片段进行欣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口头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口技欣赏和分析方面的进步。
4.2 小组评价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为学生提供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口技》选文。
5.2 视频资源经典口技表演视频。
5.3 网络资源相关口技艺术的网站、论坛和博客。
5.4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口技艺术工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口技表演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2 参观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口技表演场馆或与口技艺术家交流,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热爱。
6.3 创意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口技表演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反思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技》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培养学生对《口技》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实际表演和交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简介介绍《口技》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强调《口技》在交流和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节奏等。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表演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常见的口技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语音、语调、节奏等。
进行示范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口技》的魅力。
3.3 练习与互动分组让学生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练习和表演等。
评估学生对《口技》技巧的掌握程度。
4.2 学生表演评价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运用。
评价学生的表达清晰度、流畅度和表现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技比赛,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竞争。
邀请专业口技艺术家进行表演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5.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口技》技巧,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口技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直观展示口技技巧和表演,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及其在古代的应用;(2)能够分析并欣赏《口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通过学习《口技》一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口技》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口技》与其他文学作品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批判性思维;(3)通过学习《口技》,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口技》文中“口技”的含义及其在古代的应用;(2)分析《口技》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口技》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2)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哲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口技”在古代的应用和意义;(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解释;(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口技》文的背景信息。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分析《口技》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
5.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口技》文中你觉得最美的句子;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口技》文中“口技”的理解;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口技》这篇课文;(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口技表演,培养审美能力;(3)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创意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勇敢上台、自信表现的精神风貌;(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勇于挑战自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口技》课文;(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口技表演技巧的掌握;(2)如何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创意表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口技表演。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短语,互相交流学习。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 欣赏评价:(1)教师播放口技表演视频,学生欣赏并评价;(2)学生上台展示口技表演,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5. 创意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口技创意表演;(2)教师点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学生抄写《口技》课文,加强记忆;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课后搜集有关口技的资料,了解其发展现状;3. 学生尝试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家庭表演,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口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口技》公开课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口技》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口技艺术的特点;(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方法,感受口技艺术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技巧;(2)运用口技表演技巧,进行课堂实践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口技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表演等方法,感受口技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和运用;(2)口技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口技表演技巧的特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口技表演技巧;四、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练习;2. 各组汇报表演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口技艺术产生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的家庭作业是练习书写一篇关于口技艺术的小短文,可以是介绍口技艺术的历史、表演技巧或者自己的感受等;3. 收集有关口技艺术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八、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作意识等;2. 学生口技表演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口技表演水平,包括语音、语调、表情等;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规范、内容完整性等。
《口技》教案(4篇)
《口技》教案(4篇)《口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理解文言词语,学习摹状的说明方法;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侧面描写的运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侧面描写的作用;古今词义、用法的异同。
教学性质:讲读课。
简要的步骤如下:(一)介绍“口技”,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思考问题,分析课文,并注意文言知识点。
1.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内容的概括?2.第1段交代了什么,作用何在?3.文章怎样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的?4.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各是什么?由同学朗读,体会意境。
5.结尾有何特点?6.本文侧面描写的作用何在?(四)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串讲知识点。
(五)归纳写作特点。
(六)练习背诵。
(七)布置作业。
语文《口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用法。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理解能力,让学生使用工具书通译全文进行自学,若有不会之处,小组内合作解决。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合作探讨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口技是一种用口头摹拟表演的艺术,是一种传统技艺,就是“用嘴学叫声”如虫鸟呜叫,火车进站等。
今天学习的就是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
(板书课题。
)2.生阅读注释。
(出示课件l。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听录音,完成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2。
)1.注意停顿,然后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解决。
3.通译全文,达到疏通文意。
4.全文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
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三、合作探讨1.小组内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指导全班学生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口技》公开课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口技》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艺术。
(2)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口技》的基本内容的理解。
(2)口技技巧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口技表演中的技巧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的起源和发展。
(2)引发学生对口技表演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口技》,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艺术。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口技表演:(1)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口技表演。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口技》。
2. 运用口技技巧,创作一个简短的表演节目。
3. 收集有关口技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口技的基本技巧,以及学生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口技的魅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口技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口技表演: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如发音准确性、表演技巧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口技表演者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口技表演。
《口技》语文公开课教案
《口技》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口技》。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口技”、“栩栩如生”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方法,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口技》。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口技》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语气。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解答自己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1. 朗读练习:(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朗读效果。
2. 表演练习:(1)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节,注意人物形象和动作的表现。
(2)教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表演效果。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修辞手法。
2. 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六、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口技》。
2. 找出课文中的五个生僻字词,查阅字典解释并抄写。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选择两个例子进行解析,写在日记中。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口技表演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口技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
2. 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 了解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特殊词语的解释。
2. 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对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口技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艺术,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4. 案例分析:教师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口技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技艺术的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公开课所使用的教材,包含《口技》一文。
2. 视频资料:收集一些口技表演的视频,用于课堂案例分析。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艺术,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中“口技”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口技表演的艺术特点。
4. 案例分析:教师播放口技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口技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口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总体把握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感知“善”字在全文的统领作用。
教学设计表演激趣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
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一张嘴,竟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可真是叹为“听”止。
这就是我国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
洛桑如此,那林嗣环笔下的那位口技艺人和他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整体感悟1.检查预习,把握读音。
教师范读。
朗读过程中设“陷阱”(故意读错),学生在教师朗读过程中挑错误,加以改正。
2.讨论学习,了解大意。
学生讨论口技艺人表演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由哪些语言来判断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点拨,帮助学生找出标志时间推移的副词及不同阶段场景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时间副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故事情节: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场百象感知语言,领悟特点。
学生从描写中找出每一个场景刻画了哪些声响,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
教师明确:(具体声响略)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三个场景声音变化情形:小——大——小——大。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当我们观看一场表演时,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教师在学生发言后引导:首先确定一场表演涉及的双方(表演者、观众)表演者表演的内容表演的道具观众看表演的反应师生讨论得出结论:最精彩的表演=最复杂的内容+最简单的道具+最热烈的观众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找课文中原句来印证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
教师协助归纳:内容梦中惊醒: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妇呜、絮絮、夫叱。
渐入梦乡: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倾盆器(声)、咳嗽。
火场百象:大呼、齐哭、百千大呼、齐哭、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无所不有)。
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观众反应表演前: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梦中惊醒: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口技》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运用口技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选自《红楼梦》贾宝玉表演口技的一段描写。
课文主要介绍了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式,以及口技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式。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刻含义,对口技艺术进行评价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口技表演的视频或音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口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刻含义。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4 口技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展示对口技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
4.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资源教师使用教材中的课文《口技》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2 网络资源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口技的资料和视频,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口技艺术。
5.3 实物资源教师准备口技表演的工具和道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
公开课《口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口技》,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如模仿声音、语调、节奏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演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口技》: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口技》。
2. 口技技巧:模仿声音、语调、节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表演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口技。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师生活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学生改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口技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口技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技巧。
3. 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如模仿声音、语调、节奏等。
4.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进行口技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7. 拓展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技巧运用、课堂参与等方面。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口技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 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合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口技》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等。
2. 准备口技表演视频素材,用于课堂导入和示范。
3. 准备练习题和拓展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能够运用口技进行简单的表演和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运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口技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选文阅读,了解口技的历史和发展。
分析口技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口技》。
相关视频资料:口技表演视频。
图片资料:口技表演的图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引入话题:介绍口技的历史和发展。
展示口技表演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口技》。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口技的特点和技巧。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口技表演,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练习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有关口技的问题。
分析并评价给出的口技表演视频,提出改进意见。
4.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2 课后拓展学生课后进行口技表演的练习和创作,提高口技技巧。
学生可以参加口技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了解学生对《口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检查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况。
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6.2 评估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口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口技技巧的应用。
口技表演:评价学生的口技表演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6.3 评估内容学生对口技历史、表演技巧的掌握。
《口技》教案(通用11篇)
《口技》教案《口技》教案(通用11篇)《口技》教案篇1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准确、熟练的朗读,培养学生古汉语的语感,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情感目标: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1、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而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能够运用自如地借助工具书对不熟悉的文言文做到畅通文意,但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掌握还不够,需要系统介绍。
2、对口技者精湛技艺的描摹,生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对怎样突出口技艺人的特点,理解不全面,对此做重点讲解即可。
3、重点难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学生表演口技导入:同学们,哪些同学会表演口技,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活动2【讲授】自学与互动(一)引子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有一个字可以总领全文,这会是哪一个字呢?(学生浏览课文,教师板书。
)2、学生答:善!教师补充:的确,文章用一个“善”字开篇,统领全文,整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二)领悟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A、同桌讨论:那么,就这个“善”字,宾客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桌间相互讨论后,用圈点线勾画(用“——”线)的方法找出课文描写宾客表现的句子①、学生圈点线勾画找出相关句子后,进行交流。
宾客观看表演时的表现: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学生齐读宾客观看表演时的表现相关句子。
并思考:宾客的这些表现是直接描写的口技表演吗?学生回答:不是,是宾客观看口技表演时的一些反应。
再思考:既然不是直接描写的口技表演,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或者说它是为了描写宾客的表现而写这些表现的吗?学生回答:是口技表演“善”的结果;是用来衬托口技表演者“善”的;活动3【活动】分组学习这些描写是宾客观看口技表演时的反应,它用来衬托口技表演者的“善”;像这种通过第三者(或他人)的反应,来衬托所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第一课时
长郡梅溪湖中学万雅琼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坚持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小组合作探究达到理解大意的目标;学习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技艺和创造才能,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现力。
【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手法。
难点:生动形象,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描摹;
【教学过程】
一、听“口技”
声音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人带入离奇妙曼的境界。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的声音。
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发出像人—样悦耳的音符。
同样,人也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今天的课前“精彩时分”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段口技模仿秀。
“精彩时分”视频播放
1.表演者模仿的是什么声音?对,是二胡演奏的声音。
2.如果要你用一个字评价这段表演,你会用哪个字?
好、妙、棒、赞。
“赞”,极具时代特征,充分表达了对口技模仿者的赞美。
昨晚的任务是结合注释自读课文,你们知道文中表达对表演者的肯定用的是哪个字吗?对,“善”
(板书: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的意思是“擅于、擅长。
”)
好,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这个擅长口技的人,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精彩的表演。
二、读《口技》
1.小组比读
首先我们来读“口技”。
请前后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小组间比读课文。
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共同扫清字词障碍。
要求:读得沸沸扬扬。
(学生分小组比读)
同学们都读得非常热烈,非常响亮。
这些字你们都明确了吗?
2.字音小检测
少顷(shǎo )无敢哗者(huá)犬吠(fèi )惊觉(jiào )
呓语(yì)叱大儿声(chì)夫齁声起(hōu )倾侧(qǐng )
意少舒(shǎo)中间(jiàn )力拉崩倒之声又夹(jiā)百千求救声
曳(yè)屋许许(hǔ)声几欲先走(jī)
3.全体齐读
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把这些字词归位到课文中,全班齐声郎读课文,要读得字正腔圆、自然流畅。
4. 学生演读
这一次的朗读,同学们进步很大。
这是一段口技表演,观众主要从听觉上获得快乐的感受。
所以,我们朗读课文,不仅要字正腔圆,还要像说书一样,要读得轻重有别,缓急有致。
我想请一位同学,就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说书般的朗读尝试。
5. 老师范读
要用朗读呈现口技的表演,这位同学在层次和意境上还可以做得很好。
下面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思考:口技表演者表演了几个场景?
老师范读
三、演《口技》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很早就在民间流行。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屏障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可以不说)
1. 从老师的朗读中,大家听出表演出了几个场景吗?最热烈的是哪个场景?
三个,最热烈的是……第三个场景:“起火”。
好,同样用两个字概括前两个场景,分别叫做“惊醒”和“入睡”。
2. 小组表演,再现场景。
现在,我们把同学分为三个大组,别分探究三个场景。
去找一找每个场景中你们听到了多少种声音?并且,分角色找同学把它表演出来,提示:要注意声音的大小、远近和先后。
给大家五分钟去探究文本、组织表演。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场景中所呈现的声音,组织表演。
)
我看同学们准备得差不多了,《口技》课本剧表演现在开始。
(小组依次表演三个场景。
)
3. 为了呈现如此多样的声音,我们用一个26人之多的强大团队,但文中的表演者却只是一个人,现在你更能体会口技人“善口技”的特点了。
口技人的“善”,他的技艺高超,首先体现在能最丰富的内容。
(板书:善——最丰富的内容——惊醒入睡起火)正面描写4. 你还能从文章的别的地方看出他的技艺高超吗?
宾客的反应找出描写宾客反应的句子。
如临其境——最投入的听众
道具的少首尾照应的介绍道具,突出、强调了——最简单的道具侧面描写5. 听众和道具是从哪个角度表现了口技人的技艺高超的呢?
侧面描写(听众、道具)——正面描写(场景)
四、写“口技”
其中,正面描写所倾注的笔力是最多的。
下面,我也给大家一段声音,用文字描述你听到的这段声音,“乡村的一夜”。
五、第二课时课前准备
“京中有善口技者”,整篇都是在写“善”,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口技人的“善”。
其实,跨越半个世纪,能让我们就凭借文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也听到了那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不得不说,作者林嗣环的也是一个“善”人。
1. 思考:文章在遣词造句和布局构思上如何表现林嗣环属文之“善”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板书:词句构思)
2. 解密文言字词。
合作探究本组所表演的文段,表演第二场景的小组附加文章的首尾两段。
要求:能捕捉重点、突破难点、解答疑点。
自主学习其他文段,要求:读出深意,提出疑点。
下节课,我们来看谁问得精彩,谁又答得漂亮。
狭路相逢智者胜,让我们拭目以待。
板书:
惊醒
最丰富的表演入睡正面描写
起火
善最投入的观众侧面描写
最简单的道具注意声音的大小、远近、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