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讲:第二章 岩体力学的基本物理性质(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π 6 θσ π 6
π平面

Mises (1913)
– Mises指出Tresca试验结果在π平面上得到六个 点,六个点之间的连线是直线?曲线?还是圆? Mises采用了圆形,并为金属材料试验所证实。
Drucker and Prager (1952)
1 J 2 [( 1 2 ) 2 ( 2 3 ) 2 ( 3 1 ) 2 ] C 6
p
1 1 2 3 8 3 1 1 2 2 2 3 2 3 1 2 3 8 q 2 2 该式又可表示为


q ptg c
3 sin tg 3 cos sin sin
裂。因此,格里菲斯准则认为:脆性破坏是拉伸破坏,而
不是剪切破坏。
平面压缩的Griffith裂纹模型
裂隙末端的应力集中→ 裂隙扩展→ 裂隙相互联结→ 形成宏观破裂
带椭圆孔薄 板的孔边应 力集中问题
两个关键点: 1.最容易破坏的裂 隙方向; 2.最大应力集中点 (危险点)。
最有利破裂的方向角
在压应力条 件下裂隙开 裂及扩展方 向



2
1 3 tan 2 c
将 和 用主应力 1 , 2 和 3 表示,这里 1 > 3 ,则
1 1 ( 1 3 ) ( 1 3 ) cos 2 2 2 1 ( 1 3 ) sin 2 2
(2-28) (2-29)
t tan 2 1 t t
2 2
1 tan 1 2
c 3 t
优点
①同时考虑了拉剪和压剪应力状态;可判断 破坏面的方向。 ②强度曲线向压区开放,说明 与岩 t c 石力学性质符合。 ③强度曲线倾斜向上说明抗剪强度与压应力 成正比。 ④受拉区闭合,说明受三向等拉应力时岩石 破坏;受压区开放,说明三向等压应力不破 坏。
Coulumb (1773) – 把土及岩石看成摩擦材料。 f c n tan
Tresca (1864) – 作了一系列的挤压实验,发现金属材料在屈 服时,可以看到有很细的痕纹;而这些痕纹 的方向接近于最大剪应力方向。 1 3 max
2 J 2 cos 0,
z

+zx
r
1
2
z
x
O
-xz
3 x
1

xz
R
圆心: R 大主应力: 1 R r σz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 小主应力: 3 R r σx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
x z
2
x z 2
2 2 xz
半径: r
莫尔圆:代表一个单元的应力状态;圆周 上一点代表一个面上的两个应力与
缺点 忽略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中间主应力对强 度影响在15%左右)。

1 1 F p sin (cos sin sin )q c cos 0 3 3 3 sin 3c cos q p 3 cos sin sin 3 cos sin sin
ZS《Rock Mass Mechanics》
岩石破坏有两种基本类型: 1. 脆性破坏(格里菲斯强度理论 ),它的特点是岩 石达到破坏时不产生明显的变形,岩石的脆性 破坏是由于应力条件下岩石中裂隙的产生和发 展的结果;
2. 塑性破坏(莫尔—库仑强度理论),破坏时会产
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不呈现明显的破坏面。塑
上盒
A
S 下盒 T



σ = 300KPa σ = 200KPa
c O

σ = 100KPa ε
库仑公式:
f c tan
c 粘聚力 内摩擦角
f :
抗剪强度
tg:
摩擦强度-正比于压力 c:
粘聚强度-与所受压力无关
摩擦强度 tg
滑动摩擦
N
T= N
T

滑动摩擦
ZS《Rock Mass Mechanics》
ZS《Rock Mass Mechanics》
2014-11-25
2
ZS《Rock Mass Mechanics》
2014-11-25
3
目前,人们根据岩石的不同破坏机理
,已经建立了多种强度判据。强度理论是
指人们认为在某种应力或组合应力的作用
下,岩石就会破坏,从而建立了相应的判
– Drucker和Prager首先把不考虑σ2影响的Coulomb屈服准
则与不考虑静水压力p影响的Mises屈服准则联系 在一起,提出了广义的Mises模型,后被称为D-P模 型。
Drucker(1957年) – 指出岩土材料在静水压力下可以屈服,历史 上的屈服面在主应力空间是开口的,不符合 岩土材料特性,应加帽子,俗称“帽子模 型”。 Rscoe(1958-1963年) – 针对剑桥软土进行三轴及压缩试验,在e-p-q 空间中获得临界状态线,在p-q平面上得出子 弹形屈服曲线,获得了“帽子模型”的实验 证实及函数表达。
1 、 3 ,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破裂准则如下: 对于二维情况中的主应力
当 1 3 3 ≥0 时, ( 1 3 ) 8 Rt ( 1 3 ) 0
2
(2-37)
当 1 3 3 <0 时, 3 Rt
微破裂,这些微破裂是张拉破坏而不是剪切破坏。
• 莫尔—库仑准则适用于低围压的情况。
莫尔包络线的表达式
(1)二次抛物线型
2 n t
1 3
(2)双曲线型
2
2n 1 3 4n t n2
n c 2 t 2 t c t
如上式 再
Tresca条件
时, 0
J2 C 0
当 时, 常数
Mises条件
I 1 J 2 k 0
1 2
广义Mises条件
ZS《Rock Mass Mechanics》
I 1 J 2 k 0
当 时,受拉破坏:
6
1 2
1 1 I1 sin (cos sin sin ) J 2 c cos 0 3 3
凝聚强度 c


粘聚强度机理
静电引力(库仑力) 范德华力


颗粒间胶结
假粘聚力(毛细力等)
-
-
+
-
-
ZS《Rock Mass Mechanics》
库仑公式
f c tan
P
c 粘聚力 内摩擦角
f :
抗剪强度
A
tg:
摩擦强度-正比于压力 S T c: 粘聚强度-与所受压力无关
Mises & Tresca这两种屈服条件都主要适用
于金属材料,对于岩土类介质材料一般不能很 好适用,因为岩土类材料的屈服与体积变形或 静水应力状态有关。
ZS《Rock Mass Mechanics》
1. 莫尔-库仑准则
库仑(C.A. Coulomb)1773年提出内摩擦准则,常称为库仑 强度理论。 破坏机理:(基本思想)材料属压剪破坏,剪切破坏力的 一部分用来克服与正应力无关的粘聚力,使材料颗粒间脱 离联系;另一部分剪切破坏力用来克服与正应力成正比的 摩擦力,使面内错动而最终破坏。 P
,k
3C cos 3 sin 2
ZS《Rock Mass Mechanics》
Drucker-Prager
条件
2.
格里菲斯准则
格里菲斯(A.A.Griffith)假定材料中存在着许多随机分布 的微小裂隙,材料在荷载作用下,裂隙尖端产生高度的应 力集中。当方向最有利的裂隙尖端附近的最大应力达到材 料的特征值时,会导致裂隙不稳定扩展而使材料脆性破
据。
一点的应力表示方法
三维应力状态
z
二维应力状态
zx
y yz
zx
z x
xy
x
xz
x xz ij = zx z
x xy xz Fra Baidu bibliotekj = yx y yz zx zy z
求导得到:
莫尔应力圆的表达式:

+ zx
3c cos c 3 cos sin sin
ZS《Rock Mass Mechanics》
1 1 I1 sin (cos sin sin ) J 2 c cos 0 3 3
当 时, 0
J 2 cos C J 2 cos 0
f c
1 sin 2c cos 1 3 1 sin 1 sin
sin
BM AM
1 3
2 c cot
1 3
2
3 0

4
c
2c cos 1 sin
1 sin cot 2 tan 2 1 sin 4 2 4 2
固定滑裂面 一般应力状态如何判断是否破坏? 借助于莫尔圆
极限平衡应力状态: 有一对面上的应力状态达到 = f 强度包线:
所有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莫尔园的公切线。

f

ZS《Rock Mass Mechanics》

f
•强度包线以内:任何一个面
上的一对应力与 都没有达 到破坏包线,不破坏; •与破坏包线相切:有一个面 上的应力达到破坏;
性破坏通常是在塑性流动状态下发生的,这是
由于组成物质颗粒间相互滑移所致。
应力理论 应变理论 能量理论
ZS《Rock Mass Mechanics》
最大正应力理论

2 1
2 R2 2 R 2 32 R 2 0



最大正应变理论
max
max

u
此式在-平面上是一条曲线,它可以由试验确定, 即在不同应力状态下达到破坏时的应力圆的包络 线。这个准则也没有考虑对破坏的影响,这是它 存在的一个问题。
• •
库仑准则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破坏判据,未 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都是以剪切破坏作为其物
从破裂机制上作出解释。 理机理,但是岩石试验证明:岩石破坏存在着大量的
2 sin 6C cos ,k 3 (3 sin ) 3 (3 sin )
2 sin 6C cos ,k 3 (3 sin ) 3 (3 sin )
微分,并使之为零,此时 F取极小

当 时,受压破坏:
6

当顶式对

sin 3 3 sin 2

ZS《Rock Mass Mechanics》
摩擦强度 tg
咬合摩擦引起的剪胀

滑动摩擦
咬合摩擦引起的剪胀

ZS《Rock Mass Mechanics》
摩擦强度 tg
T
N
颗粒的破碎与重排列

颗粒破碎与重排列 滑动摩擦
咬合摩擦引起的剪胀

ZS《Rock Mass Mechanics》

•与破坏包线相交:有一些平 面上的应力超过强度;不可能 发生。
ZS《Rock Mass Mechanics》
破裂面的位置
45°+/2
1f
与大主应力面夹角: θ=45 + /2
3
破裂面

f c tan

2

2

c

O
3

1f

ZS《Rock Mass Mechanics》
式中, ——剪切面与最小主应力 3 之间的夹角,即剪切面的法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 1 的 夹角。
莫尔(Mohr)1900年提出材料的强度是应力的 函数,在极限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最大值 (即抗剪强度),并取决于法向压力和材料的特 性。这一破坏准则可表示为如下的函数关系,即:
f f ( )
R E
最大剪应力理论

u
[( 1 3 ) 2 R 2 ] [( 3 2 ) 2 R 2 ] [( 2 1 ) 2 R 2 ] 0
八面体剪应力理论
oct
oct
1 3

S
最大应变能理论
1 2 2 2 3 2 3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