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mis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合集下载

基于PC—DMIS车身钣金件的三坐标测量方法分析

基于PC—DMIS车身钣金件的三坐标测量方法分析

基于PC—DMIS车身钣金件的三坐标测量方法分析文章从坐标系的建立、零件特征元素的测量、出具检测报告的方法等方面介绍了PC-DMIS软件如何实现车身钣金件的三坐标测量。

标签:PC-DMIS软件;钣金件;三坐标测量1 概述PC-DMIS软件是美国开发的一款三坐标测量软件,具有强大的测量几何量的功能,所以受到广大汽车生产企业的青睐。

车身钣金件分为冲压件和焊接总成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如何用PC-DMIS软件测量车身钣金件。

2 钣金件的类型对于需要进行三坐标测量的制件,首先要明确是否具备测量支架,两者的测量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文章将分别进行介绍。

3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3.1 工件CAD(数模)制件在进行三坐标测量之前,需要测量人员根据检测要求准备好一系列的资料,例如被测工件的数模,图纸、工艺部门提供的检测表等。

PC-DMIS软件需要的数模格式为*.igs、*.stp等,而设计部门通常会把产品数模制作成*.CATIA格式,所以需要先通过CATIA软件将数模转换成*.igs、*.stp 等格式才能使用。

3.2 PC-DMIS软件新建零件程序文件打开PC-DMIS,新建一个以零件号为名称的程序文件*.PRG文件,进入软件后,自动弹出测头校验对话框,测头文件下拉菜单会出现之前已经校验好的测头文件,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头文件。

4 建立坐标系对工件进行测量,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建立零件坐标系,正确建立零件坐标系对于保证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常用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有三二一法和迭代法。

对于车身钣金件检测工作,通常带检测支架的钣金件使用三二一法,不带检测支架的钣金件使用迭代法,下面将分别进行说明。

4.1 三二一建立坐标系方法三二一建立工件坐标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被测零件上必须有一个确定第一个坐标轴方向的实际基准元素。

(2)必须能在垂直于第一坐标轴的平面上确定第二坐标轴的方向。

(3)必须能确定坐标系原点。

《迭代法建坐标》

《迭代法建坐标》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原理/要求通过迭代法,PC-DMIS可以将测定数据从三维上“最佳拟合”到理论点(或可用的曲面),此方法需要至少测量三个特征。

某些特征类型(如点和直线)的三维位置较差,如果选择这些类型的特征之一,则需要添加其它类型特征才能建立精确的坐标系。

第一组特征将使平面拟合特征的质心,以建立当前工作平面法线轴的方位。

此部分(找平-3+)必须至少使用三个特征。

第二组特征将使直线拟合特征,从而将工作平面的定义轴旋转到特征上。

此部分(旋转-2 +)必须至少使用两个特征。

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特征。

从“找平”部分中利用的两个特征将成为倒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特征。

)最后一组特征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设置原点-1)。

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特征。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规则特征类型至少需要的特征数:圆3 个圆:此方法将 3 个DCC 圆用于建坐标系线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点6个点:此点用作3-2-1 建坐标系槽建议不要将此特征类型用作原点特征组的一部分球体3个球此方法将 3 个DCC 圆用于建坐标系当执行迭代法建坐标系时,应遵守以下一般规则:对于特征组中的每个元素,PC-DMIS都需要测定值和理论值。

第一组元素的法线矢量必须大致平行。

如果特征组中只使用三个特征时不必遵循此规则。

如果使用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则需要用所有三组元素(三个用于找平的特征、两个用于旋转的特征和一个用于设置原点的特征)来定义坐标系。

您可以使用任何特征类型,但三维元素是定义更完善的元素,因此可以提高精确度。

3D 特征包括薄壁件圆、槽、柱体、球体或隅角点。

注意:对于薄壁件圆、槽和柱体至少需要三个样例测点。

使用测定点的困难在于只有在建坐标系后,才能知道在何处进行测量,这样导致第一次测量的数据不准确,而3D 特征则第一次即可精确测量。

此外,如果使用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旋转特征组中各特征的法线矢量必须具有近似垂直于找平特征组中各特征矢量的法线矢量。

pcdmis坐标系建立(迭代法)PPT课件

pcdmis坐标系建立(迭代法)PPT课件
用于键入一个拟合公差值,PC-DMIS 将根据该值对组 成迭代法坐标系的元素与其理论值进行比较。
夹具公差
26
用于定义一个标号,当每个输入特征在基准方向上的误 差超过在夹具公差框中定义的夹具公差时,PC-DMIS 将转 到此标号。
错误标号
27
是否立即测量所有迭代法建坐标系特征?
28
将测头定位在特征标示=点1,#1(属于6)
起始标号
未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将转到组成迭代法建坐标系的第一个特征,从此处
开始进行DCC测量。
24
注意: 切勿将矢量点目标半径的值设置得太小(如50微米)。许多CMM无法 准确定位测头,使其接触极小目标上的每个测定点。所以最好将公差设置在5毫 米左右。如果重新测量无休止地继续,则将增加该值。
多于一次。
22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12
打开自动测量圆对话框
13
14
15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圆1”的标识
16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注意:打圆时先打表面三点)
17
18
19
20
21
一次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所有输入特征至少重新测量一次; 它们将按照“编辑”窗口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指定的顺序来进行测量; PC-DMIS 将在一个消息框中显示将要测量的特征; 在接受移动之前,请确保测头能够接触指定特征而不会与零件发生碰撞; 将不会执行在每个特征之前或之后找到的存储移动; 在对所有特征测量至少一次后,对于测定点类型的特征和未命中其点目 标半径目标的点(参见点目标半径),将继续对特征进行重新测量; 注:在此模式下,由于圆的位置从不改变,PC-DMIS 测量圆的次数不会

PC DMIS 培训教程 CAD++

PC DMIS 培训教程 CAD++

目录目录 (1)PCDMIS 综述 (3)1. 第一讲 (8)一、如何建立一个测量程序? (9)二、如何校验测头? (9)本讲小结 (16)2. 第二讲 (17)一、如何手动测量特征元素面、线、圆? (18)二、零件坐标系PCS? (19)三、如何自动测量没有CAD的特征元素? (24)本讲小结 (27)3. 第三讲 (29)一、如何进行形位公差的评价(I)? (29)二、如何构造特征元素? (33)本讲小结 (59)4. 第四讲 (60)一、如何进行形位公差的评价(II)? (61)二、如何运行程序? (69)三、如何生成、编辑数据报告和图形报告? (71)本讲小结 (76)5. 第五讲 (77)一、导入CAD模型,并对其作相关操作 (78)二、如何对有CAD模型的工件运用“3-2-1”法建立零件坐标系? (81)三、如何对有CAD模型的工件进行自动测量(I)? (82)四、迭代法 (87)本讲小结 (98)6.第六讲 (99)一、如何对有CAD模型的工件进行自动测量(II)? (100)二、如何使用“阵列”功能进行程序编辑? (106)三、如何在程序中加入注释语句? (109)四、如何显示路径线/模拟测量/重新生成路径线? (112)五、如何设置所需的各种系统参数? (114)六、如何编辑图形窗口中相关参数的设置? (122)本讲小结 (128)7.第七讲 (129)一、如何进行曲线曲面扫描? (130)二、如何进行轮廓度分析? (137)三.用“分析”来分析轮廓度 (138)三、如何将测绘的工件数据导出IGES格式文件? (141)四、如何进行特殊测头的校验? (142)本讲小结 (147)8.附录---用户答疑 (149)1)、PCDMIS软件版本及升级 (150)1.1 PCDMIS的版本及应用 (150)1.2 PCDMIS的模块功能及升级 (150)2)、参数设置 (153)2.1 编辑菜单 (153)3)、校验测头 (154)3.1 配置测头文件 (154)3.2 测头分类 (155)3.3 校验测杆 (155)4)、建零件坐标系 (156)5)、文件的传输 (156)5.1 数据的导出 (156)6)、测量(Auto Feature) (157)6.1 测圆 (157)6.2 测球 (158)6.3 具体应用 (159)7)、扫描 (160)8)、评价 (161)9)、其它 (163)10)、硬件 (164)10.1 测头系统 (164)10.2 日常保养 (181)PCDMIS 综述主要内容PCDMIS软件的应用范围检测工件的基本思路强大的计量与PCDMIS测量软件,为几何量测量的需要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pcdmis高级培训(三坐标培训资料)

pcdmis高级培训(三坐标培训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录
• 第1章:特殊测头的校验
1.盘形测针的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盘测针的定义及校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盘测针的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柱测针的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柱测针的定义及校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6.柱测针的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7.星型测针的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星型测针的定义及校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7.星型测针的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6.五方向测针的用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7.五方向测针的定义及校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8.五方向测针的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PC-DMIS综合培训

PC-DMIS综合培训

一. 測頭校驗
3. 柱形針定義及校驗
校驗前的准備: 如下圖, 現有測頭角度只有TIPA0B0, 需新增其它角度
點擊此用於添加角度(詳見下頁)
可以實現隱藏該部件的效果 去掉此選項
雙擊某一部件
一. 測頭校驗
3. 柱形針定義及校驗
添加角度:
可在此輸入添加 也可在此選擇添加
一. 測頭校驗
3. 柱形針定義及校驗
有多個元素時可設定各元 素擬合的加權值.
三. 安全面及工作面設定
1. 安全面設定的意義
如上圖所示, 安全面是指在產品的最外圍建立一個虛擬的 “盒子” , 定義在此 “盒子” 以外為 安全區域. 也就是說, 在三次元量測完畢一個元素待量測下一個元素時, 測針會移動到安全面的位 置, 然后進行下一個元素的量測.
三. 安全面及工作面設定
5. 工作面設定含義
工作面是指當前量測的元素所處的平面, 也可稱為投影面. 在實際量測中必須正確設定工作面. 如 果設定錯誤, 將無法得到正確量測結果. 工作面可由下圖表示出來:
A ZPlus
B XPlus
C YPlus D ZMinus E XMinus F YMinus 注: 在實際使用時, 遠擇Zplus與Zminus對于量測結果是沒有影響的.
•測杆有校測量長度為相對兩個測杆間紅寶石球心連線的距離, 即2與4或3與5號針之間距離; 1號測尖不能單獨使用. •校驗星形測杆通常使用雙標准球. 因為: •例如校驗T1A90B180位置時, 5號測杆就需要在可用工具列表中對從球的矢量方向進行定義 (與主球定義方向相反), 同時要注意: 為了在此處校得的從球數據和在主球上校得的數據相 互聯系, 應該選擇一個在主球上校過, 而且在從球上也能校驗的一個角度, 在從球上也校驗一 次.

PCDMIS高级编程培训教材

PCDMIS高级编程培训教材
固定式测针不能添加角度,如果需要不同的角度时, 需要使用不同组件进行组合,组合之后,使用 MAN+DCC或者DCC+DCC校验
2007-4-10
16
典型组合
2007-4-10
17
多测针的使用
在一个程序中,有时单个测针是不能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的, 需要用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测针,这时多个测针之间测 量结果的一致性就是最关键的问题。
2007-4-10
4
薄壁类零件的装夹
薄壁件存在变形的影响 ,因此其装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 大。 最好的装夹方式是按照理论位置组合夹具,然后把零件 放在夹具上,并在相应位置夹紧。 在选择支撑和夹紧位置时,应当选择和其他零件配合的 位置或者决定整个零件结构的关键位置。 对于夹具有以下要求:一是夹具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刚 度;二是夹具应有可靠的定位基准;三是要有夹紧装 置。 在薄壁件的检测中,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夹具: 1.通过软件控制的柔性夹具,如FIVE; 2.按照理论值专门定做的专用夹具; 3.使用相关检具。
程。
2007-4-10
22
3-2-1建立零件坐标系
无CAD模型时3-2-1坐标系的建立
方法Ⅰ a.建立坐标系第一轴向 b.建立坐标系第二轴向 c.确定坐标系原点
a
b
c
方法Ⅱ 通过旋转平移当前坐标系建立新的坐标系
2007-4-10
围绕某一轴向(如z 正)旋转另一轴向 (如x正)(按右手定 则顺时针为负值,逆 时针为正值)
2007-4-10
10
星形测针的校验
星形测针
星型测杆的定义及校验(以 PS7R为例)
1. 新建一个测头文件 2. 在“测头说明”里选择测头组件:
PH10MQ CONCERT30MM_TO_M8THRD PROBE_TP20 EXTEN20MM

pcdmis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pcdmis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仅仅旋转:将坐标系限制为只能旋转, 而不能应用任何平移。
仅仅平移:此选项将坐标系限制为只能 平移,而不能应用任何旋转。
矢量:同样求所拟合的特征之间的误差 的平均值,但所有的误差都将处于适量方 向上。
例:
X Y Z I JK
理论值 1 1 1 0 0 1
实测值 4 2 0.95
数据调整 1 1 0.95
点目标半径
利用点目标半径,您可以在每个点周围指定一个大小为目标半径的假想公差 区域(或目标)。这样您就能接触指定公差内的任何位置。如果测定点不在此区 域内,PC-DMIS将以DCC模式重新测量该点。
• 如果将测量值拟合到理论值后,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特征在 其指定基准轴上的误差超过此公差值,PC-DMIS 将自动转 到误差标号(如果有)。请参见误差标号。 • 如果未提供误差标号,PC-DMIS 将显示一条错误消息, 指出每个基准方向上的误差。然后,您将可以选择接受基准 并继续执行零件程序的其余部分,或取消零件程序的执行。
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此命令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会在重新测量迭代法建坐标系特征时转到此标号。
多于一次。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PCDMIS高级编程培训教材

PCDMIS高级编程培训教材
高级编程简介
高级编程主要针对于特殊零件的测量或者是测量中的一 些特殊要求。
例如,同过流程控制实现复杂程序的简化、按照公式的 计算、循环测量等等。
2007-4-10
1
第一章:零件的装夹
本章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零件的装夹进行讨论 • 零件装夹的基本原则 • 典型零件的装夹
2007-4-10
2
零件的装夹原则
最后一组特征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设置原点 1)。 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最后 一个特征。
2007-4-10
25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规则
当执行迭代法建坐标系时,应遵守以下一般规则: 对于特征组中的每个元素,PC-DMIS都需要测定值和理论值。第一组元素 的法线矢量必须大致平行。如果特征组中只使用三个特征时不必遵循此规 则。 如果使用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则需要用所有三组元素(三个用于 找平的特征、两个用于旋转的特征和一个用于设置原点的特征)来定义坐 标系。 您可以使用任何特征类型,但三维元素是定义更完善的元素,因此可以提 高精确度。 3D 特征包括薄壁件圆、槽、柱体、球体或隅角点。 注意:对于薄壁件圆、槽和柱体至少需要三个样例测点。 使用测定点的困难在于只有在建坐标系后,才能知道在何处进行测量,这 样导致第一次测量的数据不准确,而3D 特征则第一次即可精确测量。 此外,如果使用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旋转特征组中各特征的法线 矢量必须具有近似垂直于找平特征组中各特征矢量的法线矢量。 原点特 征组中的特征必须具有近似垂直于找平特征组矢量及旋转特征组矢量的法 线矢量。 如果将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用作特征组的一部分,当采点位置距离 标称位置太远时,PC-DMIS 可能会询问是否重新测量这些点。首先,PCDMIS将测定数据“最佳拟合”到标称数据,然后,PC-DMIS 检查每个测定 点与标称位置的距离。如果距离大于在点目标半径框中指定的量,PCDMIS 将要求重新测量该点。实际上,PC-DMIS 会在每个矢量点、曲面点 或棱点的理论位置周围设置一个柱形公差区,此公差区的半径就是在对话 框中指定的点公差。PC-DMIS 将重新测量点特征,直至所有测定点都处于 “公差”范围内。公差区只影响测定点。 PC-DMIS的一项特殊功能是允许槽的中心点根据需要在轴上上下滑动,因 此,槽不能用作原点特征组的一部分。如果要将槽用作原点特征组的一部 分,需要先用槽构造一个点,然后将原点特征组中使用该构造点。 建议不要将槽用作迭代法建坐标系的原点特征组的一部分。

PC-DMIS三坐标迭代法

PC-DMIS三坐标迭代法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原理/要求通过迭代法,PC-DMIS可以将测定数据从三维上“最佳拟合”到理论点(或可用的曲面),此方法需要至少测量三个特征。

某些特征类型(如点和直线)的三维位置较差,如果选择这些类型的特征之一,则需要添加其它类型特征才能建立精确的坐标系。

第一组特征将使平面拟合特征的质心,以建立当前工作平面法线轴的方位。

此部分(找平 - 3 +)必须至少使用三个特征。

第二组特征将使直线拟合特征,从而将工作平面的定义轴旋转到特征上。

此部分(旋转 -2 +)必须至少使用两个特征。

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特征。

从“找平”部分中利用的两个特征将成为倒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特征。

)最后一组特征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设置原点 -1)。

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特征。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规则当执行迭代法建坐标系时,应遵守以下一般规则:对于特征组中的每个元素,PC-DMIS都需要测定值和理论值。

第一组元素的法线矢量必须大致平行。

如果特征组中只使用三个特征时不必遵循此规则。

如果使用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则需要用所有三组元素(三个用于找平的特征、两个用于旋转的特征和一个用于设置原点的特征)来定义坐标系。

您可以使用任何特征类型,但三维元素是定义更完善的元素,因此可以提高精确度。

3D 特征包括薄壁件圆、槽、柱体、球体或隅角点。

注意:对于薄壁件圆、槽和柱体至少需要三个样例测点。

使用测定点的困难在于只有在建坐标系后,才能知道在何处进行测量,这样导致第一次测量的数据不准确,而3D 特征则第一次即可精确测量。

此外,如果使用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旋转特征组中各特征的法线矢量必须具有近似垂直于找平特征组中各特征矢量的法线矢量。

原点特征组中的特征必须具有近似垂直于找平特征组矢量及旋转特征组矢量的法线矢量。

如果将点特征(矢量、棱或曲面)用作特征组的一部分,当采点位置距离标称位置太远时,PC-DMIS 可能会询问是否重新测量这些点。

PC—DIMS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研究

PC—DIMS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研究

PC—DIMS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研究作者:高红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叶片测量中如何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关键是解决了叶片叶型扭曲较大,无法建立坐标系的难题。

通过对PC-DMIS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研究,应用六点迭代法,同时结合坐标系最佳拟合的方法,实现了零件坐标系的建立,同时也保证了坐标系建立的精度。

关键词三坐标测量;建立坐标系;迭代法 3-2-1法;最佳拟合坐标系中图分类号 TH1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5-0060-011 问题的提出建立坐标系是三坐标测量的基础也是关键步骤。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检测由于形状复杂,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如果不合理不精确,将直接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因此建立坐标系对于测量结果非常重要。

对于叶片这类复杂的型面测量,如何建立坐标系,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叶片叶型扭曲较大,常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无法实现。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来了解一下建立坐标系的几种方法。

2 建立坐标系的常用方法1)3-2-1法建立坐标系:对于压气机叶片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利用现场的夹具和芯棒标准件定叶片的中心。

作为找正坐标系的特征元素不仅仅局限在平面上3点,利用圆柱的轴线建立第一基准,圆柱的中心作为叶片的原点建立坐标系;2)迭代法建立坐标系:迭代法是将测定元素从三维模型上最佳拟合到理论元素的过程。

由于建立坐标系的原点不在工件本身或无法找到相应的基准元素(点、线、面等)来确定轴向或原点,这种情况通常用六点迭代建立坐标系,六个矢量点遵循3-2-1原则,即三个矢量点确定平面法矢量方向找正一个轴向,两个矢量点确定一条直线,一个矢量点定圆点。

在测量涡轮叶片和导向叶片中广泛应用。

3 对于叶型扭曲大的叶片如何建立坐标系在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过程中,要求确定平面法矢量的三个点的矢量方向要近似一致,但是由于一些叶片本身型面的扭曲较大,叶片的设计基准并不能保证定位点的法矢量方向接近一致,造成用六点迭代建立不了坐标系,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影响整个测量任务的完成。

海克斯康坐标测量机测量软件PCDMIS

海克斯康坐标测量机测量软件PCDMIS

目录1.PC-DMIS前言 (1)1.1 前哨朗普公司介绍 (2)1.2 测量机分类 (2)1.3 测量机的组成 (3)2.PC-DMIS综述 (4)2.1 PC-DMIS功能介绍 (5)2.2 操纵盒按键说明 (5)2.3 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7)3.SWIFT_FIX夹具介绍 (8)4.工件检测流程 (14)5.PC_DMIS文件操作 (16)5.1 新建、打开、关闭、保存、另存 (17)5.2 打印 (18)5.3 文件的导入、导出: (21)5.4 文件操作: (22)5.5 程序执行、语言切换 (24)6.编辑窗口 (26)6.1 Preferences参数设置 (27)6.2 Graphics Display Window图形显示窗口 (33)6.3 模式的使用 (35)6.4 替代推测 (37)7.视图 (38)7.1 图形显示窗口、编辑窗口、预览窗口 (39)7.2 测头读出窗口 (40)7.3 检测报告 (40)8.插入 (41)8.1 硬件定义-测头校验 (42)8.2 自动特征 (51)8.3 形位公差 (60)8.4 已构造 (72)8.5 零件坐标系 (89)8.6 基本元素测量 (98)8.7 手动扫描 (102)8.8 文件I/O命令 (103)9.操作 (119)9.1 Graphics Display Window(图形显示窗口) (120)9.2 清除触测 (122)10. 附录 (123)PC-DMIS 培训手册1. P C-DMIS前言主要内容前哨朗普公司介绍测量机分类测量机的组成1.1 前哨朗普公司介绍青岛前哨朗普测量技术有限公司(Brown & Sharpe前哨)是三坐标测量机专业制造厂商,是世界第一品牌测量机集团的一个合资公司。

Brown & Sharpe集团是一跨国公司,集生产高速、高精度、大型机于一体。

我们可以为任何客户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此命令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创建迭代法坐标系
导入CAD模型,并进行相关图形处理与操作,
注意对模型坐标系及被测元素的观察。
确认程序开头为“手动”模式
选择“自动特征”,打开自动测量矢量点对话框
确定当前模式为“曲面模式”
用鼠标在CAD模型“点1”位置点击一下,注意此点的法线 矢量方向。
对照工件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 的坐标值 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查找(F)”按钮; 在不激活“测量”的前提下,点击“创建”;(注意:设置“移 动”距离)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点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打开自动测量圆对话框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圆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注意:打圆时先打表面三点)
一次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所有输入特征至少重新测量一次; 它们将按照“编辑”窗口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指定的顺序来进行测量; PC-DMIS 将在一个消息框中显示将要测量的特征; 在接受移动之前,请确保测头能够接触指定特征而不会与零件发生碰撞; 将不会执行在每个特征之前或之后找到的存储移动; 在对所有特征测量至少一次后,对于测定点类型的特征和未命中其点目 标半径目标的点(参见点目标半径),将继续对特征进行重新测量; 注:在此模式下,由于圆的位置从不改变,PC-DMIS 测量圆的次数不会 多于一次。

三坐标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三坐标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零件坐标系在精确的测量中,正确地建坐标系,与具有精确的测量机,校验好的测头一样重要。

由于我们的工件图纸都是有设计基准的,所有尺寸都是与设计基准相关的,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检测报告,就必须建立零件坐标系,同时,在批量工件的检测过程中,只需建立好零件坐标系即可运行程序,从而更快捷有效。

机器坐标系MCS与零件坐标系PCS:在未建立零件坐标系前,所采集的每一个特征元素的坐标值都是在机器坐标系下。

通过一系列计算,将机器坐标系下的数值转化为相对于工件检测基准的过程称为建立零件坐标系。

PCDMIS建立零件坐标系提供了两种方法:“3-2-1”法、迭代法。

一、坐标系的分类:1、第一种分类:机器坐标系:表示符号STARTIUP(启动)零件坐标系:表示符号A0、A1…2、第二种分类:直角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X、Y、Z极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 A(极角)R(极径)H(深度值即Z值)二、建立坐标系的原则:1、遵循原则:右手螺旋法则右手螺旋法则:拇指指向绕着的轴的正方向,顺着四指旋转的方向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2、采集特征元素时,要注意保证最大范围包容所测元素并均匀分布;三、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一)、常规建立坐标系(3-2-1法)应用场合: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在工件本身、机器的行程范围内能找到的工件,是一种通用方法。

又称之为“面、线、点”法。

建立坐标系有三步:1、找正,确定第一轴向,使用平面的法相矢量方向2、旋转到轴线,确定第二轴向3、平移,确定三个轴向的零点。

适用范围:①没有CAD模型,根据图纸设计基准建立零件坐标系②有CAD模型,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需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第一步:在零件上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第二步: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建立步骤:●首先应用手动方式测量建立坐标系所需的元素●选择“插入”主菜单---选择“坐标系”---进入“新建坐标系”对话框●选择特征元素如:平面PLN1用面的法矢方向作为第一轴的方向如Z正,点击“找平”。

pcdmis高级培训(三坐标培训资料)

pcdmis高级培训(三坐标培训资料)

12.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1(6个矢量 点) ············22
13.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2(3个 圆) ················23
14.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3(圆+矢量 点) ············24
15.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3(圆+槽+矢量 点) ·········25
16.最佳拟合建立零件坐标 系·························26

END
IF ····································36
BLE········································ ··38
8.GOTO·····P·C·-·D·M·IS··高·级·编··程·应··用··················-2·-·· ···39
目录
17.


序·········································52
• 第4章:应用实例
1.齿 槽···········································5
4
2.无规则排列特征的测 量··························62
PC-DMIS 高级编程应用
-9-
星形测针的校验
注意事项:
• 使用时,通常使用20mm加长杆; • 注意:每添加一个角度,5个测尖同时添加此角度,若不采
用某测尖的此角度,可删除之。 • 安装时,尽量保证2、3、4、5号测针中两相对两测针连线与
“X”轴或“Y”轴平行; • 配置测头文件时,首先选择星型测杆1号位置的测针(当角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最小/最大:使用输入特征的关联尺寸确定,
是否有坐标系允许最佳拟合坐标系的所有 特征输入都处于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此选项仅用于2D最佳拟合坐标系)
特征加权
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会在重新测量迭代法建坐标系特征时转到此标号。
起始标号
未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将转到组成迭代法建坐标系的第一个特征,从此处 开始进行DCC测量。
注意: 切勿将矢量点目标半径的值设置得太小(如50微米)。许多CMM无法 准确定位测头,使其接触极小目标上的每个测定点。所以最好将公差设置在5毫
建议
所有特 征 的类型 圆 直线 点 槽 球体 3个圆
至少需要的特征数
此方法将3个DCC圆用于建立坐标系
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 6个点 此点用作3-2-1建立坐标系
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 3个球 此方法将3个球体用于建立坐标系
最佳拟合坐标系
坐标系特征
坐标系选项
活动平面
2D最佳拟合坐标系需要一个起始坐标系。 起始坐标系在指定的工作平面中基于当前坐
创建迭代法坐标系
导入CAD模型,并进行相关图形处理与操作,
注意对模型坐标系及被测元素的观察。
确认程序开头为“手动”模式
选择“自动特征”,打开自动测量矢量点对话框
确定当前模式为“曲面模式”
用鼠标在CAD模型“点1”位置点击一下,注意此点的法线 矢量方向。
对照工件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 的坐标值 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查找(F)”按钮; 在不激活“测量”的前提下,点击“创建”;(注意:设置“移 动”距离)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此命令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基于PC—DMIS的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分析

基于PC—DMIS的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分析

《 计t与铡试技拳 o8年 第3 o 5卷第 7期
基于 P C—DMI S的工件 坐标 系的建 立与 分 析
T e tbi me t n ayi o rpeeAl n nsB sd o C ‘DM I h a l h n dAn lss f Wok ic i me t ae n P — Es s a g ’ S 刘 兆 平 黄 经 元 何 频
J1 .圈 l 铷 岭/ , .
图 1
l 圈匮 目 圉
动建 立当前坐标系 , 量 测
卸 下 工作

T件 已测 —~ 件 已测完 ≥>


结 束 图2 图6
( 转第 2 ) 下 O页
维普资讯
《 计量与溅试技 术》o8 2O 年第 3 卷 第 7 5 期
崔 l ■■ I lt l  ̄ l t t
19 7
3 7 i 9 -a ¨船 ■ ^ 2 4 . to o
A -

! I 兰竺 I 苎 苎 c 巫口
苎! 竺 I !皇 型 I !
图4
图5
手动 建 立 工 件 控制 坐标 系并 存 贮
安 装 工 作
进 程 序 , 回 叫控 制 坐 标 系 , 自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九江 32 0 ) 3 07
摘 要 :C— MI P D S软件编程 中, 工件坐标 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本文结合 工作实 际 , 析了批量工件 和单 一工件坐标系 的建 分
立方法 。
关键词 : C D S - 坐标 测量机 ; P — MI ; " - 坐标系 ; 转换
以下 问题 :
() 1检查胎冠里有无杂物 。胎冠里 的杂物若不清除 , 则在离心力作用下从外胎上飞出, 易造成人身伤害 ; () 2 检查轮胎内有无杂物。轮胎内的杂物如橡胶球 , 必然会使车轮不平衡 。因而检查前 , 应慢慢转动轮胎 , 仔 细查看 , 清除杂物 ; () 3检查胎冠和胎侧是否有缺陷; () 4测量车轮跳动量 , 以确定轮辋有无变形 ; () 5检查 车轮轴承的安装情况 。若轮毂轴承间隙不 符合要求 , 则影响就车平衡的检查和平衡作业 ; () 6 检查车轮内有无污泥堆集。车轮不平衡检测前 , 应 把车轮 匕 所有的泥土、 灰尘和砂砾都洗掉, 并去掉旧平衡块。

迭代坐标系

迭代坐标系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三个点、二个圆作为特征元素建立迭代坐标系。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由理论值创建程序1. 新建零件程序----“TEST-diedai”;2. 配置测头系统;3. 导入CAD模型,并进行相关图形处理与操作;4. 确认程序开头为“手动”模式;5. 选择“自动特征”,打开自动测量矢量点对话框;6. 确定当前模式为“曲面模式”;7. 用鼠标在CAD模型“点1”位置点击一下,注意此点的法线矢量方向,对照工件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的坐标值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查找(F)”按钮;在不激活“测量”的前提下,点击“创建”;(注意:设置“移动”距离);8. 此时,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点1”的标识;9. 如上步骤,创建其余2点程序;10. 打开自动测量圆界面,按照有CAD模型的工件方法及步骤进行测量,并配置相关测量参数,不激活“测量”选项的情况下点击“创建”按钮,产生测圆的程序及标识;(注意:若参与迭代的特征元素有圆,必须在参数“起始”、“永久”、“间隙”三项参数中键入数值,“起始”、“永久”必须为“3”),如下图所示:l1. 按此方法创建“圆1、圆2”的程序;二、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l. 将所有的理论值创建的程序进行标记(光标选中程序段,点击快捷键“F3”),执行此三个矢量点、二个圆的程序,在PCDMIS软件的提示下,手动采集特征元素;(注意:打圆时先打表面三点)三、按照相应的规则配置参数,进行自动迭代l. 将光标移动到程序的末尾,打开“插入---坐标系---新建”界面,点击“迭代法”;2. 点击“迭代法”按钮之后,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的界面就打开了;3. 在左下角的特征列表中选择相应的特征元素,“点1”、“点2”、“点3”,点击上图的“选择”按钮,这样,PCS的一个轴向就确定了,同时“找正”选项前面的选择点自动调转到“旋转”;4. 再选择“圆1”、“圆2”,点击功能按钮“选择”5. 最后,选择特征元素“圆2”,“原点”、“选择”,PCS的坐标轴向、原点确定完毕;6. 创建迭代法坐标系,点击“确定”按钮,PC_DMIS 将提示:7. 点击“是”按钮,PC_DMIS 将提示:8. 确认测头是否在安全位置,然后,点击“确定”,PC_DMIS 将自动在工件第一点的位置自动测量;测量完毕,PC_DMIS将给出测量第二点的提示信息,再自动测量第二点,第三点,圆1、圆2;当三点、二圆测量完毕,如果某点未在点目标半径范围之内,PCDMIS将再次进行迭代,直至所有点都在目标半径之内,迭代结束。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种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迭代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坐标系。

坐标系是指由两条垂直的直线(即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用来表示点在平面上的位置。

坐标系的建立通常是通过确定x轴和y轴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确定原点的位置。

迭代法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比较特别,它是通过数学上的迭代方法,不断地优化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最终得到一个精确的坐标系。

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迭代法的建立坐标系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两个点的位置。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两个不重复的点的位置,这两个点可以是平面上任意位置的两个点。

我们将这两个点分别标记为A点和B点。

第二步,确定x轴的位置。

我们从A点出发,朝向B点,找到一个点C,使得AC与AB成一个直角,即C点位于AB线上,且C点与A 点、B点的距离平方和最小。

第三步,确定y轴的位置。

我们再次从A点出发,沿着与AC成直角的方向,找到一个点D,使得AD与AC成一个直角,即D点位于AC线上,且D点与A点、B点、C点的距离平方和最小。

第四步,确定原点的位置。

我们现在已经确定了x轴和y轴的位置和方向,那么原点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了。

在这个坐标系中,我们将A 点称为原点。

第五步,确定比例尺。

最后一步是确定比例尺。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距离,比较实际距离和坐标系中的距离,得到一个比例尺。

比例尺通常以1:100、1:500、1:1000等形式表示。

以上就是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步骤。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好处在于,在求解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在不断优化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保证了坐标系的精确性。

希望大家在学习迭代法建立坐标系时,能够按照步骤逐步进行,掌握这一方法。

祝大家学习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点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打开自动测量圆对话框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圆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注意:打圆时先打表面三点)
一次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所有输入特征至少重新测量一次; 它们将按照“编辑”窗口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指定的顺序来进行测量; PC-DMIS 将在一个消息框中显示将要测量的特征; 在接受移动之前,请确保测头能够接触指定特征而不会与零件发生碰撞; 将不会执行在每个特征之前或之后找到的存储移动; 在对所有特征测量至少一次后,对于测定点类型的特征和未命中其点目 标半径目标的点(参见点目标半径),将继续对特征进行重新测量; 注:在此模式下,由于圆的位置从不改变,PC-DMIS 测量圆的次数不会 多于一次。
最小/最大:使用输入特征的关联尺寸确定,
是否有坐标系允许最佳拟合坐标系的所有 特征输入都处于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此选项仅用于2D最佳拟合坐标系)
特征加权
米左右。如果重新测量无休止地继续,则将增加该值。
点目标半径
利用点目标半径,您可以在每个点周围指定一个大小为目标半径的假想公差 区域(或目标)。这样您就能接触指定公差内的任何位置。如果测定点不在此区 域内,PC-DMIS将以DCC模式重新测量该点。
• 如果将测量值拟合到理论值后,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特征在 其指定基准轴上的误差超过此公差值,PC-DMIS 将自动转 到误差标号(如果有)。请参见误差标号。 • 如果未提供误差标号,PC-DMIS 将显示一条错误消息, 指出每个基准方向上的误差。然后,您将可以选择接受基准 并继续执行零件程序的其余部分,或取消零件程序的执行。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此命令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标系创建。
3D最佳拟合坐标系使用原始数据,并 使其与理论值相关联。它不会使用先前的 坐标系,而将创建一个全新的坐标系。
最佳拟合方法
最小二乘方(默认)
3D最佳拟合坐标系的约束
求最佳拟合中所有特征之间的拟合误差的平均值。
旋转和平移(默认):
当使用测量机数据与理论值相关联时,它能为 坐标系提供充分的灵活性。
仅仅旋转:将坐标系限制为只能旋转, 而不能应用任何平移。
仅仅平移:此选项将坐标系限制为只能
平移,而不能应用任何旋转。
矢量:同样求所拟合的特征之间的误差
的平均值,但所有的误差都将处于适量方 向上。
例: 理论值 实测值 数据调整
X 1 4 1
Y 1 2 1
Z 1 0.95 0.95
I 0
J 0
K 1
创建迭代法坐标系
导入CAD模型,并进行相关图形处理与操作,
注意对模型坐标系及被测元素的观察。
确认程序开头为“手动”模式
选择“自动特征”,打开自动测量矢量点对话框
确定当前模式为“曲面模式”
用鼠标在CAD模型“点1”位置点击一下,注意此点的法线 矢量方向。
对照工件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 的坐标值 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查找(F)”按钮;
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会在重新测量迭代法建坐标系特征时转到此标号。
起始标号
未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将转到组成迭代法建坐标系的第一个特征,从此处 开始进行DCC测量。
注意: 切勿将矢量点目标半径的值设置得太小(如50微米)。许多CMM无法 准确定位测头,使其接触极小目标上的每个测定点。所以最好将公差设置在5毫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不在工件本身、或无法找 到相应的基准元素(如面、孔、线等)来确定轴向或原点,多为曲面类零件 (汽车、飞机的配件,这类零件的坐标系多在车身或机身上)。 原理:
找正: 第一组特征将使平面拟合特征的质心,以建立当前工作平面法线轴的方位。 此部分(找正 - 3 +)必须至少使用三个特征。 旋转: 下一组特征将使直线拟合特征,从而将工作平面的定义轴旋转到特征上。此 部分(旋转 -2 +)必须至少使用两个特征。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 “找平”部分中的特征。(从“找平”部分中利用的两个特征将成为倒数第二个和第 三个特。) 原点—最后一组特征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设置原点 - 1)。如果未标记 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特征。
建议
所有特 征 的类型 圆 直线 点 槽 球体 3个圆
至少需要的特征数
此方法将3个DCC圆用于建立坐标系
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 6个点 此点用作3-2-1建立坐标系
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 3个球 此方法将3个球体用于建立坐标系
最佳拟合坐标系
坐标系特征
坐标系选项
活动平面
2D最佳拟合坐标系需要一个起始坐标系。 起始坐标系在指定的工作平面中基于当前坐
用于键入一个拟合公差值,PC-DMIS 将根据该值对组
成迭代法坐标系的元素与其理论值进行比较。 夹具公差
用于定义一个标号,当每个输入特征在基准方向上的误 差超过在夹具公差框中定义的夹具公差时,PC-DMIS 将转 到此标号。 错误标号
是否立即测量所有迭代法建坐标系特征?
将测头定位在特征标示=点1,#1(属于6)
迭代法坐标系规则
1、对于特征组中的每个元素,PC-DMIS都需要测定值和理论值。第
一组元素的法线矢量必须大致平行。此规则的一项例外是特征组中只使 用三个特征的情况。 2、如果使用测定点(矢量、棱或曲面),则需要用所有三组元素(三 个用于找平的特征、两个用于旋转的特征和一个用于设置原点的特征) 来定义坐标系。您可以使用任何特征类型,但三维元素是定义更完善的 元素,因此可以提高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