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修订版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用手来测量》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用手来测量》主题:测量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手来测量长度和高度,并了解手的长度和单位。
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用手来测量。
2.了解手的长度和单位。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和高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尺子、小球、木棒、实物(例如书、杯子等)。
2.学生准备:笔、本子。
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支尺子,并询问学生:在学生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尺子进行测量?2. 自主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手来测量长度和高度,同时要求学生模仿自己的操作进行练习。
具体操作如下:1.用手从大拇指到小指的长度来进行测量,这个单位叫做“手掌”。
如图:手掌测量法手掌测量法2.用手指头指节数来进行测量,这个单位叫做“寸”。
如图:寸的测量方法寸的测量方法3. 互动探究(20分钟)学生们自己去测量一些实物的长度和高度,教师在旁边指导、解答疑惑。
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参与到测量的过程中。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刚刚学过的知识点,包括手的长度和单位。
5. 作业(5分钟)作业:请用手进行实物长度和高度的测量,并记录下测量值。
教学反思这节课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用手进行测量,并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手的长度和单位。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操作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做好一些实物的准备,便于学生在课堂中练习操作。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黑板和笔来进行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科学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双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测量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测量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测量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测量尺、绳子、铅笔等。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可能性。
2. 新课:讲解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手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让学生用手测量自己的身高、手臂长度等。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手来测量长度?2. 让学生尝试用手来测量生活中的长度,如楼梯台阶、自行车轮胎直径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用手测量长度的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测量技能培养。
3. 反思学生反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用手测量长度的方法。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手测量家庭中的长度,如家具、房间面积等。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测量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用手测量长度方法的运用情况。
3. 收集学生拓展与延伸活动的成果,评估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修改:1. 根据教学评估结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练习。
2.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用手来测量》精品教案
《用手来测量》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手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准确描述测量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测量法、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有多长吗?”
2.引出课题:用手来测量。
2.认识测量工具
1.教师展示自己的手,问学生:“我们可以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吗?”
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指、手掌等部位的名称。
3.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1.教师分发一些小纸条,让学生用手测量小纸条的长度。
2.让学生用手指、手掌等部位作为测量单位,测量小纸条的长度,并
记录下来。
3.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次尝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23《用手来测量》(教案)
小学科学23《用手来测量》(教案)使用手来测量是小学科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帮助学生理解度量和测量的概念。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手来测量长度和宽度,并通过实际的活动和练习来加深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手的长度单位,并能用手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2.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手的宽度单位,并能用手来测量不同物体的宽度。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活动和练习,灵活运用手来测量的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尺子、不同长度和宽度的物体。
2. 学生准备:学生们需要有一只手来进行实际测量。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物体,并问学生如何测量它们的长度和宽度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他们已经了解的其他测量工具,例如尺子和直尺。
步骤二:讲解手的长度单位1. 介绍手的长度单位:“手指”和“掌心”,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展示自己的手并进行示范,教师解释一个手指的长度等于多少厘米(或英寸)。
3. 示范如何用手来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a. 将物体放在桌子上。
b. 将一只手的手指放在物体的一端,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指逐渐叠加直到覆盖整个物体。
c. 记录使用的手指数量,即物体的长度。
步骤三:实践活动—使用手来测量长度1. 将几个不同长度的物体放在同一张桌子上,并让学生用手来测量它们的长度。
2. 学生们将使用手指单位来测量每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3.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各自的测量结果,以加深对手的长度单位的理解。
步骤四:讲解手的宽度单位1. 介绍手的宽度单位:“手指宽度”和“掌宽”,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展示自己的手并进行示范,教师解释一个手指宽度等于多少厘米(或英寸)。
3. 示范如何用手来测量一个物体的宽度:a. 将物体放在桌子上。
b. 用一只手的手指和手掌宽度来逐渐覆盖物体的宽度。
c. 记录使用的手指和手掌宽度数量,即物体的宽度。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手来测量 教学设计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是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前两课,知道了如何通过观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比较,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非标准单位(手的“一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完成从比较到测量活动的转变,认识到测量是被测量物体和某一种标准的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描述。
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由于“一拃”非标准单位的测量,每组的结果并不相同,这将为下一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涉及一些科学方面的活动,对科学并不是一张白纸。
但可能由于年龄特点,很难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以及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好动、易兴奋、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同时,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
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良好的科学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
科学概念目标: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2.身体一部分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之间的距离,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高度,并标记过程3. 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每组一条纸带、一支白板笔、一把剪刀教师课件、磁铁教学过程:一.导入1.当我们去野外郊游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很多大树,这棵大树的腰有多粗呢?有什么办法知道?(用手臂来量)这棵小树苗有多高,又怎么知道呢?(用手比)是的,在没有其他工具的情况下,可以用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
2今天,我们就着重学习用手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揭题:《用手来测量》。
二.认识“一拃”1.视频出示“一拃”。
小朋友睁大眼睛仔细看哦,说说看视频中的小姐姐是怎么做的?用到了哪个手指?(大拇指和中指)是的,我们把手尽量张开以后,大拇指和中指的距离叫做“一拃”。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自己的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原因。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
三、教学难点:1. 发现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原因。
2.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四、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观察自己的手,思考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教师准备: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手套等),实验材料(如小物品、纸张等),以及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思考手在不同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差异。
2. 实验一:测量手指长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指长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3. 实验二:测量手指宽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指宽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4. 实验三:测量手掌长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掌长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5. 实验四:测量手掌宽度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测量活动。
b. 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发测量工具,如尺子。
c. 组长指导组员测量自己的手掌宽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 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分享。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发现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原因。
7.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用自己的手测量物品的长度和宽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修改后)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向每组学生提供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聚焦1.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青蛙跳远比赛,学生回顾起点、终点以及如何公平地进行比赛。
2.我们能不能用手量出青蛙到底跳了多远呢?引出课题:《用手来测量》,师板书。
3.我们可以撑开拇指,用拇指和中指的距离来测量,这样就叫做“一拃”。
出示课件。
在桌子上试试你的一拃有多长。
二、演示测量凳子高度1.出示凳子,你能用拃量出凳子的高度吗?它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请一学生演示。
2.有几拃?你们看清楚了吗?怎样才能看得清楚?如果给你一条纸带和一支笔,你会怎么量?3.两位学生一起演示,尝试用纸带测量凳子的高度。
同时,老师指导学生如何一拃一拃地量,如何画标记。
你们觉得这样量可以吗?有几拃?把结果写在纸带的上边。
测量好后贴到黑板上。
三、小组合作测量桌子高度1.布置活动任务:如果要测量桌子的高度,你会吗?两位同学一起完成,一个测量,一个画记号,完成后把材料放到袋子中,把纸带交给老师,坐到位置上看看我们的测量结果是不是一样。
2.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3.选择先完成的小组的纸条贴到黑板上,其余收到讲台上。
四、交流研讨1.学生观察后说说各组的测量结果是否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各组的测量结果。
2.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桌子不一样高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使学生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是桌子的高度,纸带一样长说明桌子的高度是一样的,3.那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测量方法,学会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手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学会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以及一些常见的测量对象(如书本、铅笔、绳子等)。
2. 准备一些测量任务卡片,用于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3. 准备一些实物展示台,便于展示测量对象和测量结果。
4. 准备一些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与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内容以检测学生的身体感知能力为主,如触摸一些物品、测试自己一分钟内能完成多少个俯卧撑等。
(2)分享一些与测量相关的趣事或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会用手来测量,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测量问题。
(2)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测量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手来测量。
3. 传授新课(1)传授手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如何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如何进行估测等。
(2)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实践手测的方法,如测量教室的宽度、一根粉笔的长度等。
(3)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指导,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测量经验。
4. 教室互动(1)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手测的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篮球场的周长、学生身高等。
(2)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测量竞争,如一分钟内完成最多的手测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5. 总结与延伸(1)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手测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手测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地质勘探、建筑设计等领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用手来测量》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用手来测量》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使用手来测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测量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用手来测量》教材、白板、彩色粉笔。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用手来测量》。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用目测来测量物体的方法。
•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如何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吗?”2. 学习•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演示如何使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鼓励学生同步操作。
•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并集体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拓展•教师提供一些有不同长度的物体,并要求学生尝试用手来测量它们的长度,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测量的结果用文字记录在作业本上,并互相比较结果的准确性。
4. 练习•教师出示几个具有不同长度的物体图片,要求学生用手来测量它们的长度,并将结果写在纸上。
•学生完成测量后,教师分组让学生互相比较自己的测量结果。
•选取几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测量误差的原因。
5. 总结与归纳•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此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掌握的重点和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五、课堂作业1.学生完成作业本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有误差?”六、板书设计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用手来测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使用手来测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测量问题。
《用手来测量》教案
《用手来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用手来测量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用手来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观察、测量和判断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1. 理解用手来测量的意义和应用;2. 掌握用手来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观察、测量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测量工具等;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笔、纸和尺子等文具;3.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清洁整洁,实验器材摆放整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讲述量尺的作用和测量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用手来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3. 提出用手来测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1. 介绍用手来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分析用手来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和步骤;3. 给出实例,让学生理解用手来测量的实际应用。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项测量任务,如测量教室的长度、面积或体积;2. 学生利用手和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3. 学生分析测量结果,讨论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总结归纳1.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测量结果和分析结论;2. 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 引导学生总结用手来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提出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1. 提出更复杂的测量问题,如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面积或体积;2. 鼓励学生设计更多有趣的测量实验,拓展用手来测量的应用范围;3.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实践操作的经验,完成用手来测量的作业;2.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测量方法、结果分析和改进建议;3. 要求学生对用手来测量的意义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教学反思与改进: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和表现;2. 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3. 改进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环节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引言:测量是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测量,例如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或时间等。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本节课将以“用手来测量”为主题,通过直接使用手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使用手来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实物:长度不等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
2. 工具:无。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测量工具。
提问学生测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 学习内容(30分钟)a. 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使用手进行长度的测量。
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一只长度约为10厘米的苹果,让学生用手指来测量它的长度,并指导学生将伸出的手指转化为标准长度单位。
b. 随后,教师会拿出不同长度的水果,让学生自由选择用手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测量的过程和与伸出的手指相对应的长度单位。
c. 在学生进行测量的同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 讨论与总结(1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用手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评价各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测量中的经验和感悟,并进行适当扩展。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手来测量面积、体积等。
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a. 教师引入更多关于测量的相关知识,如测量时间等。
b.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如测量体重、测量长短等。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通过直接使用手进行测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1 (1)
4.老师教给大家用身体的一个部分来测量,但是需要大家来猜一猜是哪一个部分?猜谜语。
5.认识手指名称。
6.小结:大家真棒,能够认识所有的手指,表扬一下自己。(闯关成功!)
7.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手来进行测量?
8.揭示课题“用手来测量”。(板书)
生:回忆、思考。
生:用脚走路测、躺下测、手指……
教学难点: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且标记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纸带、活动手册、剪刀、笔。
教师准备:课件、微课视频。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聚焦
一、
1.回顾:小朋友们,我们在之前,我们用眼睛观察了跳远的纸蛙远近,还用了纸带来进行了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大家还记得吗?
2.小结:在比较的时候,还需要测量,测量是需要工具的。我们除了能借助一些物体进行测量,还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身体的一些部位来测量,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测量呢?你认为可以用自己身体的哪部分来测量呢?
拃
预测
作业布置
测量自己家的沙发的长度和床的长度。
教学
反思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2.3用手来测量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2、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师:“通过观察思考和比较,我们发现:大家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用手来测量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用手来测量(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用手来测量物体长度、宽度等,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
2. 学习测量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学习测量方法。
难点:提高测量准确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测量工具、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尺子、测量工具、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手指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手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讲解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测量。
3. 课堂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
5.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动手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2. 测量方法:准确、快速、合作3. 实践操作:分组测量,分享心得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用手测量家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2. 结合测量结果,与家人交流测量心得,提高测量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用手测量物体长度、宽度,培养了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 导入新课: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关键。
可以采用一个有趣的手指游戏,如“手指长度比赛”,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手指长度,引发学生对测量的好奇心。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手来测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简单的长度和宽度的测量。
1.2 教学内容导入课程,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用手来测量》。
讲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等。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场景,如尺子测量书本长度,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想到的测量方法。
第二章:学习用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2 教学内容讲解用手测量长度的方法:伸出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掌长”。
讲解用手测量宽度的方法:张开手指,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指宽”。
2.3 教学活动教师进行示范,用手指测量教具的长度和宽度,并解释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实践,使用手指测量教具的长度和宽度,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用手测量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手测量长度和宽度,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选择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用手指测量其长度和宽度。
3.3 教学活动教师布置测量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用手测量长度和宽度的方法。
学生反思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自己的收获。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第五章:家庭作业5.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用手测量长度和宽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测量习惯。
5.2 教学内容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用手指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的长度和宽度,并能够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来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的长度和宽度2. 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3. 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的长度和宽度,并能够使用手作为测量工具来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 教学难点:准确地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四、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四人。
2. 每组准备一把尺子、四根手指、一些小物品(如书籍、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使用手和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3. 交流:每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拓展: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活动,使用手来估计教室中的物体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7. 作业:学生回家后,用手指测量家中的物体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2. 学生汇报和评价他人的测量结果,评估他们的交流和评价能力。
3. 检查学生完成拓展活动的效果,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尺子、卷尺等。
2. 学生学习不同测量单位的使用,如厘米、米等。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测量工具和物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 教师收集和整理关于测量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十、教学计划: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23用手来测量(教案)
小学科学23用手来测量(教案)用手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使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
2. 学习使用手指来测定物体的重量。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来测量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案、实验器材(如卷尺、天平、物体样本)。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即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砣测量物体的重量。
2. 引入本节课的新知,告诉学生我们也可以使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尺寸和重量。
步骤二:物体的长度1. 让学生在课桌上放一本书,然后让他们用手按照书的长度走线条,沿着线条画一个标记。
2. 让学生用卷尺测量标记处的长度,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3. 让学生用手指触摸书的宽度,尝试用手指来估计书的宽度,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步骤三:物体的宽度1. 让学生选择一个长方形的物体样本,比如一个铅笔盒。
2. 让学生用手来测量物体的宽度,即用手的指关节挨个盖住物体。
3. 让学生记录使用了多少个手指关节来测量物体的宽度,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步骤四:物体的高度1. 让学生选择一个立方体的物体样本,比如一个饮料盒。
2. 让学生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高度,即用手的指头对比物体的高度。
3. 让学生记录使用了多少个手指来测量物体的高度,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步骤五:物体的重量1. 让学生选择几个不同重量的物体样本,比如一个铅笔、一个橡皮、一个钢笔。
2. 让学生用手来感受每个物体的重量,根据感受来排序这些物体的重量。
3. 引入天平,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把物体放在天平上来进行比较和校对排序结果。
步骤六:总结与拓展1. 让学生总结使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方法。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用手来测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有哪些情况下适合使用手来测量而不是使用尺子或秤砣?3.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手来测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手来测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手来测量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使用手来测量的方法。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学会如何用自己的手来进行简单的尺寸测量。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尺寸测量:学生了解尺寸测量的常见单位和工具,如厘米、米尺等。
2. 理解测量误差:学生了解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学会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 运用手部测量: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手的大小,进行简单的尺寸测量。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纸、铅笔、尺子、卷尺、手套等。
2. 材料准备:包括标有尺寸的物体,如书、椅子、草地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尺寸测量的常见单位和工具。
例如,问学生以它们测量自己的身高会用到哪些工具。
2. 实践活动一:手的尺寸测量a. 让学生用纸和铅笔在纸上画一只完整的手。
b. 让学生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自己手的长度、手掌的宽度、拇指的长度等。
c. 让学生用纸和铅笔在纸上记录他们的测量结果。
3. 实践活动二:将手尺寸与实际物体尺寸进行比较a. 给每位学生一个任务,要求他们使用自己的手来测量教室内或校园里的一些物体的尺寸。
b. 学生需要用手的长度、手掌的宽度等进行测量。
c.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将其与实际尺寸进行比较。
4. 实践活动三:测量误差讨论a. 引导学生讨论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如手的放置角度、用力过程等。
b.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示范来展示不同角度和用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c.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出几个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方法。
5. 总结和评价: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学习收获。
b. 学生分享自己在测量中的发现和困惑,教师及时解答。
c. 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小奖励,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拓展:1. 尺寸转换:通过引入不同的尺寸单位,如厘米和米,教授学生进行尺寸的转换。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用手来测量》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用手来测量》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用手作为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3.通过多次测量和比较,提高孩子的测量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用手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量;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表面积。
三、教学难点1.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实际测量能力进行适当提高;2.孩子对于物体的三维空间认知能力不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场展示一只标尺和一双人手,提问:你们用标尺来测量过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吗?如果没有标尺,你们觉得还能用什么来测量呢?(二)讲授1.学习用手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首先,让孩子们将手掌伸直,手指并拢,作为一个测量标准;•然后,告诉孩子们用手指头作为长度单位,用手掌来测量面积。
2.学习如何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例如:•长度:用手指头成直线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用手掌张开,取物品的宽度;•高度:将手掌平放在物品上,用手指头测量物品的高度。
(三)互动体验1.编班,进行手指的测量比较;2.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不止一种物品,进行比较测量,找出物品之间的差异。
(四)练习在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测量方法的情况下,采用游戏形式让孩子们进行一些练习,例如:•找出一些具有相似形状的物品,让孩子用手来测量它们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整理出测量结果,比较它们的差异;•将某个物品分成若干个部分,让孩子们来测量每个部分的长度和表面积。
(五)巩固继续进行游戏练习,让孩子们再次进行测量,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操作上的不足,加以纠正。
(六)作业在家中进行测量实践,找出物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用文字说明方法。
五、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调查孩子们掌握的情况;2.教师在练习中记录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1.关注孩子的交流方式,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讨论;2.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来练习与实践,以实现落实教学目标,既可有效提高孩子们的测量和观察能力,也能够泛化到生活中其他的应用场景中。
《用手来测量》教案
《用手来测量》教案课程名称:用手来测量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使用手进行简单测量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达能力;3.让学生认识到使用手测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1.使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2.通过设定不同的标准来比较物体的大小。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用手的相对性;2.完成一些有难度的手测量题目。
教学准备:1.多个物体,如铅笔、橡皮、书包等;2.一把标准尺;3.一些填空和解答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测量长度的方法。
2.出示一个标准尺,提问学生:使用这个尺子,我们可以测量什么?3.提示学生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但还有其他方法测量长度,比如使用手。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手来测量”。
Step 2:探究活动(30分钟)1.让学生进行一组手测量的活动:a.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依次用手指、手掌、手的长度来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并记录结果。
b.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手的单位,用手来测量多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2.提示学生观察他们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引导学生发现使用手进行测量的相对性。
3.小组讨论和总结:使用不同的手的单位进行测量,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Step 3:知识总结(15分钟)1.回顾探究活动的结果,让学生理解使用不同的手的单位进行测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概括使用手的测量方法:将物体的长度分为数个手的单位,用手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
Step 4:巩固练习(20分钟)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填空和解答问题。
示例题目:a.用两根手指测量汽水瓶的高度,结果是____________。
b.用一只手掌测量教室黑板的宽度,结果是____________。
c.用手的长度测量教室的长板凳长度,结果是____________。
Step 5: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询问学生他们学到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同桌合作将纸袋拉平量出桌子的高度(对齐起点)
②用记号笔画一条线做标记
③将纸袋平铺到桌面上,用“一拃”对纸袋进行测量并在纸袋上方记录下拃数(一拃一拃首尾相连;每个一拃大小要相同)
④重复再测量记录一遍
3.温馨提示:
①用一拃测量时,多出来的部分用“+”号表示
3.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手指用途可大了,它可以用来测量。那到底怎么测量呢?
4.PPT呈现“一拃”的图片,教师演示并介绍“一拃”:
弯曲拇指,将大拇指和中指张开到最大。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拃”(注意事项:手指伸直,大拇指中指张到最大)
5.学生举起手表示“一拃”,教师检查,指正(如果部分学生弯折手指有困难,则不必弯折食指,只要保证使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之间的长度进行测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教学难点: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且标记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两个一组)一张纸带,一只记号笔
教学过程
设计原理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身体上有很多的部位能用来当测量工具,谁能来说说看你都知道身体哪些部位可以用来测量呢?”
3.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这样子测桌子的高度方便么?开动我们的小脑筋,想想怎样可以更加方便的测量呢想一想我们上一节课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回答预设:用纸袋量出桌子的高度,再用“一拃”去测量纸袋。】
(三)闯关任务三(测量纸袋替代的桌子高度)
1.教师出示材料:纸袋,记号笔,PPT播放视频(自己录制的操作过程)“小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利用纸袋和记号笔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呢?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通过认手指,手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
三.闯关游戏“用一拃测量桌子的高度”
闯关游戏: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用“一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一)闯关任务一(预测)
1.教师PPT出示闯关任务卡1(卡通动画音频呈现):
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闯关乐园,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清楚我们的闯关任务1:请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一拃”的长度以及桌子的高度,猜一猜,桌子的高度可能有多少拃呢?
3.师生共同小结:
“一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测量,但是测量的不够准确。
这个环节通过玩闯关游戏的形式,让每个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整个活动增加了趣味性。能更好的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小视频呈现操作步骤,再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活动过程,教师在学生讲的过程中进行演示活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熟悉如何操作。
一.选择题
1.()使比较更加准确
①估计②测量
2.一拃是大拇指与()之间的距离
①食指②中指
二.判断题
1.用手测量时,一拃一拃要相连()
2.用同一只手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会有一点点不同()
板书设计
用学环节中,“闯关游戏”“闯关任务”是本节课的亮点。通过任务卡一.二.三.四,将“学生对桌子高度拃数的预测”,“用手测量桌子的高度”,“用手测量替代桌子高度的纸袋”,“比较不同纸袋的拃数”这几个教学环节连贯成一次趣味小游戏。让游戏融入到整节课的教学中,让孩子能够在玩中学。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学生预测拃数,将数字记录下来。
(二)闯关任务二(测量桌子高度)
1.PPT出示闯关任务卡2:
恭喜你们,第一关闯关成功,接下来我们就用我们的“一拃”来测量一下桌子的高度吧。
2.教师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演示怎么用“一拃”测量桌子高度,其他同学指正,教师补充:
①一拃一拃要首尾相连
②拇指和中指要张到最大
③每个“一拃”大小要相同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课题
《用手来测量》
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测量单元的第三课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较。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的高度和长度,完成从比较活动到测量活动的转变。在本课中,学生将体验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即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一拃”。用一扎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为了使测量更加方便,提供纸袋代替桌子的高度。当学生都能用“一拃”这个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高度后,他们会发现因为不同的人手指长度不同导致了测量结果的不同,这将为下一课做铺垫。
针对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教师落实好活动要求。在本节课中,在“用手测量替代桌子的纸袋”这个活动步骤中,通过呈现视频让学生知道怎么操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探究活动怎么做,教师在学生表述的同时进行操作演示。强化学生对操作步骤的认知。当然整堂课的教学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求较高。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不可预测的因素也较多。
【学生回答预设】:
1我们猜测的桌子的拃数和实际测量出来的不一样
2小组两个同学量出来的拃数不一样
(四)闯关任务四(比较纸袋的拃数)
1教师选取完成的又快又好小朋友的纸袋黏贴到黑板上。(中间黏贴一张教师自己测量的纸袋),任务卡四:小朋友们都出色的完成了前面三个任务,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仔细的观察黑板上的纸袋,这些纸袋都是多少拃呢?看看谁观察的最仔细。(预设:炸数不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过度时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兴趣,喜欢“卡通”“谜语”“游戏”。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身体的一些部位能帮助我们测量”是有一定的认知的,但是对于“一拃”却比较陌生。所以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人体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且标记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学生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相同的纸袋长度,测量出来的拃是不一样的呢?
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
【学生回答预设:手指的长度不一样】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这里面有一条是老师的纸袋,可是老师找不到是哪一条了,你们可以帮老师找出来么?”
【学生回答预设:拃数最少的一条纸袋,因为老师的手比较大】
【学生回答预设:手,手掌,两脚间的距离……】
2.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手来测量”(板书)
二.“一拃”的认识
1.PPT出示手指图片,教师教学生“认手指”:
大拇指(又短又粗),食指,中指(最长),无名指,小拇指
2.小游戏:听口令,老师报手指名称,小朋友高高举起你们的手指
通过“比赛”的形式一方面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提高活动效率。将“展示到黑板上”作为活动的奖励,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激发他们更激烈的竞争意识。
四.总结(3分钟):
小朋友们,恭喜你们通关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通过这次小游戏,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呢?
总结能够更好地巩固整节课的内容。学生的条理也会更加清晰。
作业设计
②音乐声响起开始活动,音乐声再次响起停止活动
③在纸袋上写上姓名和日期
4.音乐声起,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开始活动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比一比,看看哪些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完成的好的小朋友将有机会将你们的活动成果展示到黑板上”
5.音乐声响起,学生结束活动整理材料,学生汇报.“哪个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下你的活动小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