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经济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媒介经济学--考题-试题汇编

媒介经济学--考题-试题汇编

媒介经济学第二章——第五章一、填空1、需求的变动是由需求的一个决定因素引起的,诸如相关商品的等答案:价格、人均收入、潜在购买者数目、未来价格预期、消费者口味2、商品的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之间存在_____相关,商品的的需求与补充品的价格的变动之间存在_____相关。

答案:正、负3、由麦库姆斯提出的相对常数原理,说的是在大众媒介上的花费构成了国民收入中一个相对不变的比例,这意味着需求的收入弹性是____答案:15、主动消费权是指消费者是——————的最好裁判答案:自己的偏好6、由于————,一个以相同价格购买了多个单位的同一种商品的消费者享有消费剩余答案:边际效用递减率7、特性理论讨论消费者不仅从——————而且从————————上获得效用答案:产品自身;产品所提升的特征或特性8、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从不同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在一段时间内常常被认为是————————的消费水平答案:独立于过去9、对于消费者来说,判别某一产品的特性的容易程度取决于————————答案:该产品是搜寻品,体验品还是信任品10、在研究消费者决定以有限的预算购买何种商品之前,我们必须考察。

答案:边际效用递减律11、当消费者的有限的预算以效用的方式分配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时,一个消费者是出于均衡状态的。

答案:最大化12、是消费者愿意为自己所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支付的极大值与自己实际支付的总金额之间的差额。

答案:消费者剩余13、产品差异化目的是提供竞争对手所提供的特性,并给消费者带来比价格大得多的价值。

答案:不同于10,在一定时间内,当一定量的产品X被消费之后,每增加消费一单位产品X,对于总效用所产生的效用增量要此前的单位产品的增量所产生的效用增量。

答案:少于11、某公司使用100单位的劳动和300单位的资本资本每小时生产200单位的产品,这些要素的价格是劳动每小时20美元,资本每小时25美元。

那么生产这批产品的总成本(TC)是生产这些产品的平均成本(AC)是答案: 9500美元 47.50 美元12美公司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在总投入增加10%后,产出增加了12%,我们可以称之为A. 规模报酬递减B. 规模报酬递减C. 规模报酬不变答案: B13、一条流水线上现有3名工人,每小时产出为20单位。

媒介经营管理重点复习资料(优秀版)word资料

媒介经营管理重点复习资料(优秀版)word资料

媒介经营管理重点复习资料(优秀版)word资料一)填空题1对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研究有三个维度,一个是的考察,一个是实践的总结,还有一个是理论的阐释2媒介的双重属性:政治属性和产业属性。

3媒介产业结构可分为:主导产业(主业)、相关产业(副业)、非相关产业(另业)。

4 媒介品牌由媒介自身形象和媒介产品品牌两部分组成。

品牌经营是媒介经营的最高境界。

5.市场竞争有三个层次: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是品牌竞争6媒介创新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媒介产业形态创新,媒介产品创新,媒介营销创新。

7决定媒介产业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8媒介产品创新可以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基本类型。

9媒介经营的内容:媒介产品经营、媒介广告经营、媒介产品宣传的方式10媒介产品经营包括:媒介产品开发、定位定价、宣传、营销等五大环节11媒介产品宣传的方式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宣传产品展销播出推广发行推广12媒介资本经营的主要方式:一、媒介重组二、媒介并购13媒介市场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信息需求、娱乐需求。

14媒介策略行为主要是指媒介的促销行为,促销四种策略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15媒介环境的特点:(一)客观性(二)复杂性(三)相关性(四)系统性(五)多变性16分析媒介环境因素,可以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 内部环境三方面具体阐释17媒介市场的特点。

18交易成本有:交易双方提出要求讨价商谈,接受合同交货检验等有你活动的成本二)名词解释媒介组织是指掌握和经营媒介并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如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出版社等。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

传媒经济学考试试题

传媒经济学考试试题

传媒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传媒产业的核心产品通常是()A 信息B 广告C 技术D 受众2、以下哪种市场结构最接近传媒市场?()A 完全竞争B 垄断竞争C 寡头垄断D 完全垄断3、传媒产品的双重售卖指的是()A 卖给受众和广告商B 卖给国内和国外市场C 卖给不同年龄段的受众D 卖给线上和线下渠道4、影响传媒产品需求的因素不包括()A 消费者收入B 替代品价格C 生产技术D 消费者偏好5、传媒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哪一项通常占比较高?()A 固定成本B 变动成本C 边际成本D 平均成本6、以下哪种定价策略不常用于传媒产品?()A 成本加成定价B 撇脂定价C 渗透定价D 随行就市定价7、传媒产业的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A 生产环节B 发行环节C 广告环节D 以上都是8、数字化对传媒产业的影响不包括()A 降低了进入壁垒B 增加了市场集中度C 减少了信息不对称D 降低了交易成本9、传媒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动机是()A 分散风险B 利用剩余资源C 扩大市场份额D 以上都是10、以下哪种政策工具最常用于规范传媒市场?()A 税收政策B 补贴政策C 反垄断政策D 产业政策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

传媒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经济特征:首先,信息产品的特殊性。

传媒所提供的产品多为信息,具有无形性、非消耗性和可复制性。

这意味着其生产和传播成本相对较低,但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受众的接受和消费。

其次,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

在传媒业中,前期的设备购置、节目制作等投入巨大,形成了较高的固定成本。

而一旦产品生产出来,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传播或销售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却很低。

再者,双重市场和双重售卖。

传媒既向受众提供内容服务,又向广告商出售广告空间或时间,通过这种双重售卖来实现收益。

最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显著。

大规模的生产和传播能够降低单位成本,同时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1-15章1.传媒经济学就是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念来分析传媒产业中的包括资源配置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

2.从受众注意力的凝聚到媒介影响力的发挥,都是以受众有效可支配注意力的投入为前提的。

3.媒介受众有三个分身: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和实际受众。

4.规模经济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5.需求可以分为个人层面需求与市场层面需求。

6.报纸“负定价”或免费的奥秘在于其收益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发行;一是广告。

7.劳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三种生产要素。

8.市场结构是根据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进行考察的。

9.当政府规制的成本高于收益时就会出现政府失灵。

10.媒介产业是指从事大众传播媒介生产和运营的企业的集合。

11.文化折扣,指的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在不同文化市场上所遭受的减损。

12.传媒资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才资本、实物形态资本、价值形态资本和无形资本。

13.传媒并购指传媒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手段。

14.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的方式包括交易式无形资产运营、融资式无形资本运营、扩张式无形资本运营和投资式无形资本运营。

15.媒介产品的三要素为:载体、资讯和规则。

1-15章1.传媒经济学主要有三种视角:微观经济学视角、管理经济学视角和政治经济学视角。

其中基础性的视角是微观经济学视角。

2.媒介消费者面临的预算约束,除了有效可支配收入外,同时还有有效可支配注意力。

3.受众碎化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受众差异性;第二是技术先进性;第三是政策许可。

4.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5.媒介产品市场中卖者改变产量的伸缩性和考场时间长短会影响到媒介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6.“相对常数”理论认为广告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稳定。

7.工作态度的改变、备择机会的改变和移民以及就业政策的改变则会引起传媒产业劳动市场供给曲线的移动。

8.媒介产业中的大部分属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媒介经济学复习题.doc

媒介经济学复习题.doc

媒介经济学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媒介经济学媒介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将稀缺的媒介资源在无限而又宥竞争性的用途屮合理配置的问题。

2目标受众媒介的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指的足媒介产品所对应的人门群体。

他们属于某一相同特征或属性的群体,如男性、女性、24-40岁的男性、学生等等,3千人成本千人成本将媒介产品的曝光总频次与所需成本关联起来:媒介产品或广告的相关信息每到达一千人次花费的广告费用。

千人成本=广告总费用/收视总人次(千人)点收视成木将媒介产品的曝光频率与所需成木关联起來:媒介产品或广吿的相关信息每到达一个收视点所花费的广告费用。

千人成本=广告总费用/总收视点(GRP)4收视率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收看了某电视节H或某一频道的目标观众人数占该时段收看电视总人数的百分比。

如:在晚8: 20-9: 00之间,全国收看电视的平均人数力5亿,而同一吋间段收看巾央1某节目A 的平均人数为500万,则此吋间段节B A的收视率为1%。

传阅率:指的是印刷类媒体(报刊或杂忐)平均每份有儿人阅读过。

例:传阅率为5,农示有五人阅读过(某报纸共卖出100万份,每名购买者阅读后又传给其他四人阅读,则传阅率为5)。

5价格弹性弹性,足指经济变觉之间存在阐数关系吋,因变带对&变带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

或者说,足因变带的相对变动幅度对自变量相对变动幅度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商品需求对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

如:食盐等生活必须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而高档品、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很大,降价促销策略较适合用于后者。

6媒介效用媒介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媒介商品吋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度量效用的方法:基数效用法和序数效用法。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奍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呈的增呈。

[示例:图屮所示,随若媒介产品消费效用的增忪(X轴),媒介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变化曲线]7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或工/ *的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传媒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A卷

《传媒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A卷

《传媒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A卷《传媒经济学》期末考试题(A)卷2013年11月26日上午,交到动画学院319房间电话:一、概念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2、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3、什么是文化折扣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它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

二.简答题1、请谈谈你对传媒产品性质的理解传媒产品指的就是大众媒介所制造的能够满足观众、广告商及社会的信息或者是服务。

传媒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政治属性,同时还有公益属性。

媒介产品的经济属性指的是媒介产品是由商业性质的媒介公司制作出来的产品,其内容、刑事、数量以及买主(消费者)也都是由媒介公司所决定的。

媒介产品的生产、销售为的是实现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不同于类似商业实体的媒介组织,它们生产媒介产品的目的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满意。

有相当一部分传媒阻止其生产的动机在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这类媒体便是我们常说的“公共服务”媒体,它的运营经费一般由社会基金或市政府提供,这就决定了由社会基金赞助的媒体一般都有较强的公益性,“急群众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而由政府或是正当提供资金的媒体一般较容易沦落为政府或政党的“喉舌”,为政治服务的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有关良好的社会秩序建构的民生问题上来。

媒体的此类性质也就决定了传媒产品也具有公益属性。

媒介的发展不能只靠市场,或是只靠政府。

良好的媒介环境是由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政策所共同构建起来的。

不论是媒介自身、政府或是公众个人都应当既尊重市场规律又急急地执行政府的媒介公共政策。

辩证地看待媒介及媒介产品的属性对于正确认识它们的性质及其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媒介运作等环节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这对于如何利用媒介来为公众服务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2、举例说明,什么是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传媒经济①传媒经济属于微观经济,是经济学的分支。

凡是以传媒组织或机构以及传媒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就是就是传媒经济。

②在国民经济中,传媒经济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产业。

③传媒经济在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尤其是在美国。

在国内传媒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对短暂,但是它的发展空间较大,在传媒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2.传媒市场传媒市场是指以传媒为中心的,由各类传媒产品市场所组成的整体市场,包括硬件传媒市场和软件传媒市场,以后者为主。

(从性质上说,传媒市场属于无形市场。

)硬件传媒市场也称传媒设备市场,例如印刷传媒市场、电子传媒市场软件传媒市场,例如图书、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等产品构成的传媒市场。

总的来说,传媒市场是一种包含信息相当广泛的信息市场。

特点:①传媒市场的产品大多是无形的产品(如信息)②传媒市场的产品大多是大众产品③与信息技术市场成同步运行的态势④运营所追究的首要目标是社会效益3.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的基本思路。

具体是指经营者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把一个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个小市场,然后根据不同细分市场,来组织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细分市场在整体市场中竞争力,扩大细分市场在整体市场中所占的比重。

对市场细分可进行多重细分,市场细分的越细说明对消费者的了解越充分,对自身的经营条件(人才、设别、资金、技术等)了解越明确,对经营越有利。

4.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组合(4P理论)即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四种方式。

其中,产品本身是基本因素;价格是唯一不增加产品成本的因素,但决定价格的因素有成本、供求、竞争三个方面;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厂家流动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推动因素的总和;促销方式包括广告、公关、直销、人员推销等方式。

5.传媒效益①效益是指正向的效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它是生产性活动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②传媒效益是指利用一定的传播工具,进行信息传播活动所带来的效益。

媒介经营管理复习题

媒介经营管理复习题

一、概念解释题1.泰勒制:泰勒制是一种工业管理方法,泰勒制可以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泰勒制也叫科学管理.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 F.W.泰勒在传统管理基础上首创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他和许多企业管理工XXX共同创造的一系列新管理方法和理论,曾被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所采用,被称为科学管理。

泰勒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劳动方法标准化、制定标准时间、有差别的计件工资、挑选和培训工人、管理和分工。

2.媒介经济环境:是指构成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

媒介经济环境是一个多元动态系统,主要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组成。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由相对独立的单位或事业部组成的组织结构,每个单位或事业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公司总部扮演业务外部监管者的角色,协调和控制各事业部的活动提供支援服务4.程序化决策:就是那些带有常规性、反复性的例行决策,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处理的决策。

比如,为普通顾客的订货单标价,办公用品的订购,有病职工的工资安排等5.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

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

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车间照明试验 2、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

3、访谈计划试验。

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霍桑试验的结论:第一,职工是“社会人”。

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第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

5、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6、媒介战略管理:是媒介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使命与战略目标,为求得媒介的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并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中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媒介经济学试题

媒介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传媒产品的外部性答:传媒产品极易产生较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科斯认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不仅产生私人成本,同时,这些活动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性,从而产生所谓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说,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值即是外部性所描述的部分。

比如一部纪录片可能带给人知识,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进步,而一些犯罪、血腥的场面有可能给儿童造成阴影,也可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等。

正是因为外部性的存在,传媒行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受到政府管控最多的行业之一。

2、“二次销售”模式答:“二次销售”模式指的是媒介单位先将媒介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读者、听众、观众),然后,再将消费者的时间(或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或广告主的过程。

简而言之,第一次售卖,媒介向受众提供信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消除受信者的随机不确定性,这里售卖的是信息,信息是商品。

第二次售卖,将受众的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

受众的注意力是商品。

是“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

3、范围经济答: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出现的比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成本降低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生产多种产品时可以共用一些资源,比如原材料、人力、渠道等。

传媒业是一个范围经济效应也很突出的行业,因为各分支传媒都是经营信息产品的,比如一个传媒集团,同一条信息通过编辑可以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向受众传送,在这个过程中原材料是共用。

4、对赌模式答:制播双方以节目收视率作为对赌标的,以节目庞大的广告收入作为对赌筹码,根据节目收视率的达成指标来分配广告收入的大蛋糕。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最早使用对赌模式:节目制作方灿星制作向浙江卫视提出“对赌协议”,即承诺节目收视率会达到一个点,低于这个点将采用对制作方不利的分成模式,高于这个点,制作方将获得广告收入分成的巨大回报。

对赌模式最终使灿星制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在《中国好声音》的广告分成中,浙江卫视占 40%,灿星制作占 60%b。

媒介经济学试题

媒介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传媒产品的外部性答:传媒产品极易产生较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科斯认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不仅产生私人成本,同时,这些活动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性,从而产生所谓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说,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值即是外部性所描述的部分。

比如一部纪录片可能带给人知识,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进步,而一些犯罪、血腥的场面有可能给儿童造成阴影,也可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等。

正是因为外部性的存在,传媒行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受到政府管控最多的行业之一。

2、“二次销售”模式答:“二次销售”模式指的是媒介单位先将媒介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读者、听众、观众),然后,再将消费者的时间(或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或广告主的过程。

简而言之,第一次售卖,媒介向受众提供信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消除受信者的随机不确定性,这里售卖的是信息,信息是商品。

第二次售卖,将受众的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

受众的注意力是商品。

是“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

3、范围经济答: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出现的比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成本降低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生产多种产品时可以共用一些资源,比如原材料、人力、渠道等。

传媒业是一个范围经济效应也很突出的行业,因为各分支传媒都是经营信息产品的,比如一个传媒集团,同一条信息通过编辑可以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向受众传送,在这个过程中原材料是共用。

4、对赌模式答:制播双方以节目收视率作为对赌标的,以节目庞大的广告收入作为对赌筹码,根据节目收视率的达成指标来分配广告收入的大蛋糕。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最早使用对赌模式:节目制作方灿星制作向浙江卫视提出“对赌协议”,即承诺节目收视率会达到一个点,低于这个点将采用对制作方不利的分成模式,高于这个点,制作方将获得广告收入分成的巨大回报。

对赌模式最终使灿星制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在《中国好声音》的广告分成中,浙江卫视占 40%,灿星制作占 60%b。

媒介经营管理复习资料

媒介经营管理复习资料

媒介经营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通过具有相当规模的各种专门机构,以各种方式采集和传播新闻,反映舆论,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我们通常将新闻事业分为新闻机构和新闻传播媒介两个部分。

媒介产业: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媒介形象:媒介形象通常指媒介的社会形象,是公众对媒介所持有的观点看法,是媒介消费者对于媒介的知觉性概念,是由媒介外在和内在的特征和风格构成的,常常经由公共宣传、广告和公共关系等有意识地树立或更正的。

媒介品牌:品牌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企业产品经营的一个概念,是一个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用以辨认一个或若干个营销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品牌包括名称和标识两部分。

媒介品牌是品牌类型的一种,是指能为受众提供认为值得购买或观看、收听的功能利益及附加值的产品或节目,也指生产某种媒介产品的传媒单位。

资本化运作:是企业经营的一种高级手段,一般地讲经济体所拥有的包括有形与无形的各种资产,都可以视为有经营价值的资本,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租赁,转让,交易等途径运作,实现增值。

二、大题1.媒介事业的特征?(1)新闻舆论性所有新闻机构和新闻媒介都把传播新闻与信息、引导舆论视为己任。

(2)倾向性新闻事业主要向社会提供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然带有鲜明的思想倾向。

(3)社会性新闻事业所属的新闻机构和媒介,都面向社会生活,面向广大受众,强调为广大读者、听者和电视观众服务。

(4)经济实体性在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新闻事业的主体为资产阶级所控制,一切传媒早已成为赚钱的工具,并逐步演变为报业集团、媒介集团等跨国性的媒介集团组织。

我国新闻事业虽然强调社会效益,但并不否认经济效益。

《媒介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

《媒介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

《媒介经营管理》复习资料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如下:一。

选择题:第一章1.新闻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学科,是新闻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理论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理论研究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

2.新闻事业又可称为“新闻业”。

3.新闻事业具体社会功能表现为发布新闻、宣传鼓动、反映民意、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推销商品。

4.管理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具体的、日常的、重复出现且有规律可循的问题,属战术性范畴。

5.管理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纪律、条例。

6.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是重大的、方向性的、一次性出现的、无常规可循的问题,属战略性范畴。

7.经营强调的是适应、竞争、变革和创新。

对于经营者来说,一个单位的理想境界或目标模式是: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工作群体,灵活、机动地履行职责,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8.新闻单位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

9.新闻单位所拥有的物质技术手段,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尤其是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要素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生产力,尤其是知识产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新闻事业履行社会功能,有赖于各新闻单位所拥有的物质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作用。

有赖于各新闻单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更有赖于搞好新闻单位的管理。

11.新闻单位自身的维生功能则主要是一个经济性问题。

12.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单位不仅是一个从事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而且应该也能够成为一个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13.国营媒介以法国为代表。

在1984年以前,法国的三家电视台即电视一台、电视二台、电视三台都由政府直接控制,编辑方针由政府决定,经费由政府提供。

14.公营媒介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电台、电视台为代表。

15.在名义上,公营媒介强调对政府负责,不受政府控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事实上,公营媒介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负责人由政府首脑任命,视听费由政府代收,成为半官方机构。

媒介经济学复习资料

媒介经济学复习资料

绪论及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问题:①资源的稀缺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产品和生产这些产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人类欲望的增长比满足欲望手段的增长要快得多。

②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

③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如:家庭如何满足效用最大化,企业如何利润最大化。

④微观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生产:如何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取得最大的效果交换:如何发挥价格的机制,使供求趋于平衡(价格机制)分配:如何分配生产成果(要素报酬)消费:如何实现最大的满足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实证表述、必要假设、利用模型。

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完全信息: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能够了解到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切信息完全竞争: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群体市场出清: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这是均衡理论的基础产权明晰:资产的产权明确,私有资产得到保护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行为后果的一种方法,力求说明是什么。

具有客观性,结论可以被检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提出行为标准,探索符合行为标准的理论和政策,力求回答应当是什么。

第二章、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实质的经济学解读①媒介产品:信息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统一体,具有二元属性。

②媒介商业模式1、广告支撑型:实质是二次售卖性模式2、内容支撑型3 、混合型③注意力与影响力:注意力资源的配置:个体(成本与收益的均衡)、社会层面注意力资源的配置(特定媒介的议程设置、媒介间的议程设置)提升注意力资源价值的两种途径:1、通过受众媒介接触行为与日常生活的彼此渗透提高有效可支配注意力的时间长度2、提升内容与广告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及其与传播环境在培育社会偏好过程中的内在一致性来提高媒体所凝聚的有效可支配注意力的使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经济学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媒介经济学媒介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将稀缺的媒介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中合理配置的问题。

2 目标受众媒介的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指的是媒介产品所对应的人口群体。

他们属于某一相同特征或属性的群体,如男性、女性、24-40岁的男性、学生等等。

3 千人成本千人成本将媒介产品的曝光总频次与所需成本关联起来:媒介产品或广告的相关信息每到达一千人次花费的广告费用。

千人成本=广告总费用/收视总人次(千人)点收视成本将媒介产品的曝光频率与所需成本关联起来:媒介产品或广告的相关信息每到达一个收视点所花费的广告费用。

千人成本=广告总费用/总收视点(GRP)4 收视率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收看了某电视节目或某一频道的目标观众人数占该时段收看电视总人数的百分比。

如:在晚8:20—9:00之间,全国收看电视的平均人数为5亿,而同一时间段收看中央1某节目A 的平均人数为500万,则此时间段节目A的收视率为1%。

传阅率:指的是印刷类媒体(报刊或杂志)平均每份有几人阅读过。

例:传阅率为5,表示有五人阅读过(某报纸共卖出100万份,每名购买者阅读后又传给其他四人阅读,则传阅率为5)。

5 价格弹性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

或者说,是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幅度对自变量相对变动幅度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商品需求对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

如:食盐等生活必须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而高档品、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很大,降价促销策略较适合用于后者。

6 媒介效用媒介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媒介商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度量效用的方法:基数效用法和序数效用法。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示例:图中所示,随着媒介产品消费效用的增长(X轴),媒介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变化曲线]7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或工厂的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从成本的角度分析,规模经济是指产量增加而长期平均成本减少;如果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也增加,就是规模不经济。

8范围经济如果多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成本更低,就存在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反之,就存在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ope) 。

9 价格岐视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或对同一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分别以不同的价格销售的经营做法被称为价格歧视。

如:厂家给中间商、零售商、个体用户不同的商品价格;对同一手机用户,卖方根据其每月通话时间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

二基本原理:1 媒介需求曲线(或媒介供给曲线),要求:会做图,并图示做必要的说明,并能举例分析。

(1)媒介需求曲线(2)图示说明:Q代表媒介产品的需求量,P各代表媒介产品的价格,媒介需求曲线表明,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其需求量呈递增之势。

(3)举例说明2 价格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定义、意义及应用(1)定义:见名词解释部分(2)意义及应用:价格弹性是厂商调整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它的需求弹性的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动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这是因为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价格的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从而就引起了销售量的变动。

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所以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是不同的,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情况相反。

(3)举例(此举例只做参考、加深理解,考试举例可以不必这样详细):例如:某种光盘的价格每张2元,销售量为1000张/月,该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为2.5。

如果该商品降价至每张1.8元,总收益情况如何变化?已知:P1=2 Q1=1000 Ed=2.5 P2=1.8,设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为X。

则由Ed=[(Q2—Q1)÷Q1]÷[(P2—P1)÷P1] 2.5=X×2.0÷(1.8—2.0)得X=0.25,即价格下降后销售量增加25%,所以Q2=1000×(1+0.25)=1250公斤。

总收益情况:TR1=P1×Q1=2×1000=2000元TR2=P2×Q2=1.8×1250=2250元TR2—TR1=250元。

所以降价后商品的总收益增加了250元。

这就是富有弹性的商品“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本规律在传媒界的应用(1)所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着消费同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增量不是以恒定的速率增加,其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也就是说,随着单位时间内同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2)原因:一是从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按先后顺序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二是从商品的用途看,一种商品往往有几种用途,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3)应用:如一部进口片,从首次放映、中后期放映、出售影片光盘、直至网上下载,其不同阶段的产品价格,既反映了媒介产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时,其价格的制定也是本规律的有效应用。

媒介产品边际报酬递减、媒介产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见第三张讲义):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源均是边际效用递减。

4 无差异曲线,概念、做图、图示说明、应用(1)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集合。

(2)(3)以上左图X、Y代表两种不同的媒介产品,曲线上的所有的点效用水平是相同的,不同的是X与Y 的比例不同。

右图中表示对同一媒介产品的组合,其组合比例相同、数量相同时,效用水平可以不同。

如看超级女声、上网这两种媒介消费组合(假设消费时间、地点等完全相同),大学生与老年人的效用是大不相同的;同样是大学生消费,在考试期间与假期间消费,其效用也是不同的。

(4)应用:根据无差异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两种媒介产品的最佳组合比例(即在媒介效用相同的前提下,追求两种产品总成本最低的产品组合);另外,不同产品的组合,必须根据其产品特征把握其目标受众:二者吻合性越强,其效用水平越高。

5 媒介生产环节(三个环节的定义、举例说明、中国现状)(1)媒介生产环节包括:媒介制作、媒介发送、媒介传收(2)以电视为例:媒介制作(超级女声栏目组进行栏目策划、取材、筛选、节目制作等)、媒介发送(制作好的节目通过湖南卫视发送)、媒介传收(某个地区能收到本节目的前提,是湖南卫视在本地区落地、入网、入户,用户才能通过电视看到该节目,落地、入网、入户至用户收视均属于媒介传收环节)(3)中国现状:见第四章讲义7 媒介生产函数的基本要素与作用(能举例说明)(1)媒介生产的投入要素指生产过程中企业使用的一切生产要素。

(2)根据所起的作用,将媒介生产要素分为四大类要素(1)媒介资源(2)资本(3)媒介劳动(4)企业家才能(3)如:以体育类报纸为例,对体育传媒资源的有效竞争与合理配置,是该报纸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较为强大的新闻资源,体育类报纸很难具备竞争力;资本(包括固定成本与流动成本)是该报业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报业内各类工作人员的劳动使该报纸得以完成制作、发送与传收,而企业家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该报业是否能正常运转、是否能获得超额利润。

8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区别,他们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的关系(1)会计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

这些费用被会计人员记录到会计帐目上,是企业已支出的货币的记录。

会计成本反映的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会计成本不足以提供研究和决策生产、投资活动所需要的信息。

(2)所谓机会成本,从企业来说,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这一要素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从要素所有者来说,则是指这一要素在其他可能的机会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报酬。

(3)显性成本是媒介生产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

这类成本通常与资金的实际流动相联系。

隐性成本,产生于机会成本,是实际已发生的但并未以资金流动形式存在的成本,它一般不会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

9划分媒介市场结构类型的主要依据(必须掌握且能应用、能举例说明)10 价格岐视的分类及意义,并举例说明(1)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对于不同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都相等。

(如:不同地区的手机、上网费用)实施条件:第一,存在可以分隔的市场。

第二,被分隔的各个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2)二级价格岐视:指垄断厂商对一定数量的同种产品收取一种价格,对另外一定数量的该产品收取另一种价格。

(如:媒介产品的批发价与零售价)(3)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销售产品时,将每单位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的利润。

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如零售商对不同购买个体的最终成交价)。

意义:使厂商收益的最大化;使厂商不同销售形式的产品边际收益相等。

三综述题:1 媒介市场的双重属性,及其在媒介经济学中的应用(一定掌握)(1)双重属性:与普通商品不同,媒介产品具有双重目标市场:(1)普通受众:报纸读者、电视观众、网民等;(2)广告主:在电视、报纸、网站上做广告的企业。

(其他产品则不同,红烧肉是卖给食者,运动服是卖给穿衣者,他们只有一类目标受众)(2)媒介产品双重属性的根源:产品的可重复消费性。

一个苹果只能供一个人吃;网页理论上可同时供无数人消费;将一个苹果今天吃了,明天就吃不到了;古人可以《红楼梦》,他们的儿子也可以看,今天、明天他们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也在看。

正是由于媒介产品的可重复消费性,使他们具有条件成为广告主的传播载体。

(3)意义:媒介产品拥有者能赚双份的钱:以报纸为例,普通读者:花钱买报纸;广告主:花钱购买报纸上的广告空间。

(4)以某种体育媒介产品为例,说明媒介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怎样充分利用该产品的双重属性。

2 媒介产品(或广告)千人成本计算的意义、基本原理与方法。

(1)千人成本将媒介产品的曝光总频次与所需成本关联起来:媒介产品或广告的相关信息每到达一千人次花费的广告费用。

千人成本=广告总费用/收视总人次(千人)。

(2)意义:本指标可帮助媒介生产者、销售者及购买者实现媒介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即以较低的媒介费用获得较高的广告曝光频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