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2018-2019】白平衡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7页)

【2018-2019】白平衡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白平衡实验报告篇一:白平衡调整实验报告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白平衡调整及跟移镜头的拍摄练习院系:班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日期: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通过三种执机方法、三种拍摄方式练习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掌握在移动条件下手持稳定拍摄,拍摄出不同含义的镜头画面。

2. 通过了解色彩平衡原理及光圈、快门与进光量的关系,认识掌握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白平衡的调节方法,以保证在不同拍摄条件及环境下所拍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

3. 通过改变白平衡,调整光圈、快门在白天拍摄夜景画面,以体会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拍出不同色彩效果的镜头画面。

二.实验原理1.手持摄像机靠脚步移动拍摄移镜头、跟镜头及固定画面,同时通过“旋转”拍摄写意镜头。

2.不同的拍摄环境有不同的光色成分,要使所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需要掌握白平衡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三.主要仪器设备索尼摄像机三脚架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白平衡色谱四.实验过程1.(1)领取器材,检查安装好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等,确保机器正常无误,准备拍摄练习;(2)进行固定镜头及推拉镜头达到基本拍摄练习,熟悉掌握基本功。

2.(1)运用三种执机方法和三种拍摄方法,通过脚的过渡,与被摄者呈平行、同向、逆向拍摄关系,分别将摄像机端着、抱着、提着,进行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2)利用移动镜头进行固定画面的拍摄练习,展现出拍摄场景及人物关系。

3. 拍摄者与被摄者拉手分别“旋转”,练习唯美的写意画面拍摄。

4.(1)按WHT BAL键调节白平衡,摄像机镜头对准白色平衡色谱本,使用推镜头使白纸充满画面,自定义的图标停止闪动即完成;(2)将摄像机对准白平衡色谱本“黄5”,然后将光圈(IRIS)设置为F11,快门(SHUTTER SPEED)为10000,令其在白天拍摄出夜晚的效果;结束后,还原白平衡,调节光圈为F5.6,快门为50。

白平衡 色坐标

白平衡 色坐标

白平衡色坐标白平衡是指调整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的色彩表现,以使拍摄的图像在相机显示器或是电脑上的显示器上呈现真实的颜色。

当我们使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进行拍摄时,由于不同的光源或环境条件下,图像的颜色会出现偏差。

白平衡的作用就是校正这种颜色偏差,使所拍摄的图像色彩更为真实、自然。

在摄影和摄像中,我们常常使用"白色"进行校正,因为白色在光线下是不带有色彩的。

然而,不同的光源在发出的光线中所含的颜色成分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图像出现色彩偏差。

白平衡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整相机的参数,使得拍摄出来的白色真实呈现。

白平衡有几种常见的调整方式,分别是自动白平衡,预设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是指相机根据场景中的色彩情况自动调整白平衡参数。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自动完成对光源的识别和调整。

预设白平衡是指相机内置了一系列场景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拍摄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式,相机会根据预设的场景参数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常见的预设模式有晴天、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

手动白平衡是指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手动调整相机的白平衡参数。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景下,如夜间拍摄、室内拍摄等。

用户需要根据实际的光源情况,调整相机的白平衡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效果。

在白平衡调整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色温和色坐标的概念。

色温是指光源的发光色彩的冷暖程度,一般用单位"开尔文"(K)来表示。

常见的光源如自然阳光的色温在5500K左右,白炽灯的色温在2700K左右。

通过调整相机的白平衡参数,我们可以将色温设置得更加接近实际光源的色温,从而使拍摄出来的图像色彩更为真实。

而色坐标则是用来描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颜色空间中的位置。

在拍摄过程中,相机根据所选的白平衡参数,将光线的色坐标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使拍摄出来的图像色彩更加真实自然。

色坐标用于描述光线的颜色,通常使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标准颜色空间。

手持拍摄与白平衡实验总结与反思

手持拍摄与白平衡实验总结与反思

手持拍摄与白平衡实验总结与反思
一、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是控制摄影摄像设备所拍摄图像色调的调整参数,白平衡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决定了摄影摄像设备能否如实记录被摄物体的颜色。

二、为什么会有白平衡
这又要从另外一个概念谈起: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种计量标准,色温的单位是K,也叫开尔文。

在摄影中,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黑体辐射来确定的。

什么是黑体辐射?
实际上,黑体辐射就是色温的理论基础,是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0K(-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

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

当加热到某个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单位与开氏温标一致,也是K。

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即称为某K色温。

例如:钨丝灯泡发出光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2800K(2527℃)时的颜色相同,那么这只灯泡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2800K。

上面一段中又有了一个奇怪的东西:绝对黑体。

绝对黑体是物理学中虚构的一个理想化的物体,它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将辐射到它表面上的任何波长的能量全部吸收。

物理学认为只有这样的物体才能完全符合色温理论的需要。

摄影中需要对光线的色调做标定,以方便摄影设备去匹配,于是,物理学家给出了现成的理论体系(即上面的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还有个单位,叫做K。

色温有一点要明确提醒:色温用高低来形容。

蓝色属于高色温,大约9300K;中午的日光属于中等色温,大约5500K;蜡烛的橙黄色属于低色温,大约1700K。

摄影技术实验报告目的

摄影技术实验报告目的

摄影技术实验报告目的实验目的:通过对摄影技术的实验研究,探究相机参数对拍摄效果的影响,提高摄影技术的应用能力。

实验材料和设备:相机、不同类型的镜头、三脚架、灯具、背景布、模特等。

实验步骤:1. 调整白平衡:使用相机内置的白平衡功能,根据光源的颜色温度调整白平衡,确保图像颜色真实。

2. 使用不同镜头进行比较: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如广角、长焦等,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比较不同镜头的拍摄效果。

观察图片的视角、景深等特点。

3. 使用三脚架提高稳定性: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可以提高稳定性,减少手持拍摄时的抖动。

比较使用三脚架和手持拍摄的效果差异。

4. 灯光的运用:使用灯光照射物体,可以改变照片的明暗度和阴影效果。

通过尝试不同灯光角度和亮度,观察光线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5. 背景的选择:尝试不同的背景布、背景纹理等,观察不同背景对照片整体效果的影响。

6. 模特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拍摄不同的模特表情和动作,观察不同表情和动作对照片感觉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图像颜色得到准确还原,尤其在不同色温的光源环境下。

在实验1中,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镜头对图像的视角和景深有重要影响。

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更广阔的场景,而长焦镜头可以突出被摄体。

在实验2中,我们发现使用三脚架可以有效减少抖动,得到稳定的图像。

实验3中,通过对灯光的运用,可以改变照片的明暗度和阴影效果,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实验4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背景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感觉,对照片整体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实验5中,我们观察到模特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对于人物摄影尤其重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摄影技术中相机参数、镜头的选择和灯光的运用等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我们也发现背景的选择和模特的表情和动作都是摄影中需要重视的要素。

因此,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摄影的艺术表现力,使摄影作品更生动、真实和有感染力。

白平衡测试

白平衡测试

色彩偏差、白平衡问题咨询问题:摄像头(医疗器材)在工作时,画面颜色经过1-2分钟由正常的肉色变为红色,影响图像判断。

可能影响原因:摄像头白平衡、色彩饱和度偏差验证过程:1、拍摄二十色卡进行测试。

客户在标准环境下测试二十四色卡,发现色彩饱和度、色差等指标比较正常。

2、采用可调照度透射式灯箱(爱色影ISS-171-030)进行验证,发现拍摄灰阶卡时,拍摄画面颜色会随照度提升而变青,再次加强照度时,画面过曝而看不清图像。

结论:1、摄像头由于光照强度过曝导致颜色偏差。

2、摄像头芯片感光与及摄像头连接的器材LED灯光可能也有影响,待进一步验证。

名词解释1、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

那什么是白色?这就涉及到一些色彩学的知识,白色是指反射到人眼中的光线由于蓝、绿、红三种色光比例相同且具有一定的亮度所形成的视觉反应。

我们都知道白色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而这七种色光又是有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当一种光线中的三原色成分比例相同的时候,习惯上人们称之为消色,黑、白、灰、金和银所反射的光都是消色。

白平衡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让白色所成的像依然为白色,如果白是白,那其他景物的影像就会接近人眼的色彩视觉习惯。

调整白平衡的过程叫做白平衡调整,白平衡调整在前期设备上一般有三种方式:预置白平衡、手动白平衡调整和自动跟踪白平衡调整。

通常按照白平衡调整的程序,推动白平衡的调整开关,白平衡调整电路开始工作,自动完成调校工作,并记录调校结果。

2、过曝过曝是在一个光线条件下曝光时间过长,通光量过大造成的画面中亮度过高照片泛白。

在摄影上,曝光(Exposure)是指摄影的过程中允许进入镜头照在感光媒体(胶片相机的底片或是数码照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上的光量。

相机实验报告

相机实验报告

相机实验报告相机实验报告摄影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技术性的活动,通过相机记录下美丽瞬间的能力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将分享我进行的一些相机实验,包括不同的摄影技巧和效果。

一、曝光实验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涉及到相机镜头对光线的控制。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不同的曝光时间来拍摄同一场景。

首先,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同一位置上拍摄了三张照片,分别设置了短曝光时间、中曝光时间和长曝光时间。

结果显示,短曝光时间下的照片明显过暗,无法清晰地捕捉到细节。

而长曝光时间下的照片则过亮,导致细节丢失。

中曝光时间的照片在明暗度上更加平衡,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场景的细节。

通过这个实验,我认识到曝光时间对于照片的质量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光线条件和拍摄对象来进行调整。

二、景深实验景深是指照片中被视为清晰的范围,它受到光圈大小和焦距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静物作为拍摄对象,使用了不同的光圈大小来观察景深的变化。

我先使用了大光圈(小光圈值)进行拍摄,发现只有被摄物体非常清晰,而背景模糊不清。

接着,我调整到小光圈(大光圈值),发现整个画面都变得清晰。

这说明了光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

大光圈可以创造出浅景深,使被摄物体更加突出;而小光圈则可以创造出深景深,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

三、快门速度实验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它影响到照片中运动物体的清晰程度。

在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运动中的对象,通过改变快门速度来观察照片的效果。

我先使用了较慢的快门速度,结果发现照片中的运动物体出现了模糊。

接着,我调整到较快的快门速度,发现照片中的运动物体变得清晰。

这表明快门速度对于捕捉运动物体的清晰度至关重要。

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创造出运动模糊效果,而较快的快门速度则可以冻结运动,使物体清晰可见。

四、白平衡实验白平衡是指相机调整图像的色温,使白色物体在照片中看起来真实。

在实验中,我选择了不同的光源条件下进行拍摄,观察照片中的颜色效果。

如何设置白平衡范文

如何设置白平衡范文

如何设置白平衡范文
一、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是指在摄影过程中,摄影机或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系统把把标准
化的黑色和白色点,赋予三个色调的色彩以调节颜色,从而使照片中的主
要元素反映出更近似真实的色彩。

二、设置白平衡
1、在拍照之前,打开白平衡功能,找一张纯白色或灰色的物体让它
在拍摄的中央,做一张简单的白色平衡校正。

3、点击白色平衡校正,在出现的白色校正框中,可以看到一个矩形,矩形中心的坐标即表示当前成像灯光的颜色温度。

4、可以根据实际室内光线环境拖动滑块对该温度进行调整,确定最
佳灯光组合,然后确定白色平衡后点击“保存”。

5、关于白平衡调整的细节,还可以通过色调、饱和度、亮度等细微
的参数以微调照片的细节,使照片更加通透平衡。

三、白平衡的好处
1、白平衡可以使拍摄的照片保持一致的色彩,避免由于光源强弱造
成照片颜色失真的情况出现。

2、在多光源下调整白平衡,能够抑制色调变化,保持照片中的色彩
比例更加均衡,更加通透自然,完美还原真实的色彩。

学习白平衡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学习白平衡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学习白平衡非常好的一篇文章最佳色温设置——为什么巧用色温是色彩优化的灵丹妙药?白平衡设置就是色温设置。

色温概念属于传统摄影的基础知识,本节不准备过多解释色温,仅就与数码白平衡有关的部分概念稍作讨论。

尽管原理相同,但是数码技术对色温的应用和控制不完全照搬胶片的技法,设定、改变色温的操作皆有很大的不同。

自从凯尔文用数学解释了色温,对色温量化后,就可以从胶片制造、光线运用、滤色镜校正、直到暗房还原的全部摄影环节中来把握色温,最终达到准确表达色彩的目的。

在传统摄影中,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日光型、灯光型胶片。

用得最多的色温滤色镜是雷登80和雷登85系列,对灯光和日光型胶片通过滤色镜转换色温。

使用技巧之一是用日光型胶片拍摄晚霞而不加滤镜使之更红,或者使用灯光型胶片拍摄夜空,不加降色温滤镜,而使画面更蓝,通过微倒度计算用多种滤色镜控制色温。

但是价值不菲的且数量巨多的镜片购买和外出携带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摄影师不会购买全套的色温滤色镜去控制色温。

也就是说,传统摄影中的色温问题并没有从应用、实用的层面上根本解决。

当然,控制色温除了滤色镜,还需要色温表。

顾名思义,“色温”与温度有关。

不错,凯尔文就是把一块黑铁在火中加温至800°时,铁块开始发出暗红色。

随着温度上升,铁块的颜色也开始由红变白,温度越高铁块发出的光线中蓝色光谱越多,而红线光谱减少。

对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过程,本无需赘述。

但是,这个过程是很多人误以为温度与色温有关系,认为温度就是色温,而误解了色温真正的概念是物体光谱成份的改变,光谱本身并没有温度,蓝光比红光的色温高,是因为蓝光在光线中的比例大,而红光反之。

一炉钢水的色温高,还是一个蓝色的荧光灯的色温高?许多人说,钢水高。

错,把温度当成了色温。

如果在眼前放一块蓝色的滤色镜看钢水,钢水色温一下子就升高了2200K,那炉钢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只是进入我们眼界的蓝色光线比例升高了。

一句话,色温就是检验光线中红-蓝光线的比例的一把尺子,蓝光多则色温高,红光多则色温低,与温度无关。

白平衡和处理参数

白平衡和处理参数

白平衡和处理参数白平衡和处理参数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在将相机数码传感器所捕捉到的信息存储为图像文件之前,各种设置是如何对这些信息的处理产生影响的。

由于这些参数会影响人们对图片的主观“感觉”,所以是很重要的。

1、白平衡色温: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工物品,不同的光源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

午后随着太阳的下降,阳光从金色变成蓝色。

传统的电灯泡发出橙色的光线。

这种颜色偏差称为色温,测量单位是绝对温度(开尔文,K)。

5000~5500K的色温被认为是标准的“白天”,并且被认为是摄影上的中性色。

较低的色温偏橙色或红色,而较高的色温则偏蓝色。

有关常见色温的范围,请参见下图。

现代的光源(如荧光灯和卤素灯)具有绿色或品红色色调(而不是红色或蓝色)。

它们发出的光无法严格放入传统的色温模型,但是通常把它们看作传统色温范围中与其最接近的部分。

有一点很重要,某些光会闪烁;尽管人眼可能无法察觉,但是在相机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内色温可能发生变化。

另外要提及的就是钠灯,某些街道照明中使用它;这种光源仅发出橙色的光(不是出现了颜色偏差),因此会使场景显得单调。

这张照片是在黄昏拍摄的,室内和室外的色温明显不同白平衡(White Balance,WB):人脑在调整我们的感知方面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

例如,我们认为是白色的东西在我们看起来就是白色的,即使它们是米黄色或灰白色的也会如此。

其他颜色即使不是“纯”色时我们也会看似纯色的。

数码摄影的一个神奇之处就是能够复制人脑的这种颜色补偿功能,我们将其称为白平衡(WB)。

例如,通过调整三种RGB通道间的平衡,数码相机可以将不同的色温看成“正常”的日光。

将较红的光线变得较蓝(或较冷),而将较蓝的光线变得较红(也就是较暖)。

WB预设值:很多相机针对多数常见的光线情况提供了预设的WB值。

在新地方开始摄影时,先试拍几张,确定应该使用的WB设置。

● 自动WB(Atuo WB,AWB):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特别是场景中有一些白色或中性灰色的对象时,这种默认的设置应该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白平衡色温

白平衡色温

3-593-60注意:这种调整是左右移动中点,也就是改变了照相机的白平衡光色的比例,得到的效果与色温值相反,提高即是加红,降低即是加蓝(图3-61)。

就好像打枪,把准星往左,子弹就会打在右边。

人们一般形成的印象是,高色温蓝,低色温红,这是典型的印象思维。

下面是典型场景的色温数据,列出了经常遇到的一些典型拍摄场景的色温的数据。

按照这个设定,你可以得到基本准确的色彩。

在此基础上,调高或者降低相机色温值可以得到相反的色彩效果。

相机的色温范围基本包括了全部的色温段,用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但是拍摄实践告诉我们,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的“自动”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包打天下的“利器”。

从图3-62看出自动白平衡只对4500K~7000K色温值有效。

有些相机说明书称可以达到3000K~7000K,实际上多数达不到。

遇到相机自动白平衡不能奏效,或手动设置色温获得的色彩不够精确,仍不满意时,可以采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漂移,能够把色彩还原倒非常精确的程度。

3-61图3-63是在色平衡的条件下,相机的自动已经失效,用色彩偏移纠正色温的实验。

夜间,对电脑桌一个局部拍摄。

照明条件是屋顶一盏11瓦的节能日光灯。

我们知道,日光灯光谱a是缺少了红色的不连续光谱,照片偏青、黄绿色。

使用的相机是佳能1Ds Mark Ⅱ,感光度800、F10、快门1s,我分别使用以下的条件来拍摄: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手动设置色温为2800,分别结合2800及白平衡校正B9+M7、B9+M5、A6+M3、B9等,共9种方式拍摄。

3-62使用自动白平衡拍摄存在着严重的偏色(黄青绿颜色),因此自动白平衡拍摄无效,是完全失败的拍摄。

自定义白平衡拍摄存在着轻微的蓝色偏色。

在缺少红色的光源下,自定义白平衡使用了过多的蓝色。

其余的白平衡校正都显示出明显的纠正的效果,其中,A4+M3色温最准确。

读取画面中苹果电脑的机箱正面的灰色,RGB均为128,为纯正的灰色。

数码相机性能评测 课外作业三 白平衡实验

数码相机性能评测  课外作业三  白平衡实验

白平衡实验实验一:在同样光照下和不同白平衡下拍摄一个色彩较丰富的物体白平衡为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日光白色荧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直射阳光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闪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阴天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注:白平衡就是数码相机在环境光线使得被摄景物反射的光谱成分改变后,拍出的照片仍能正确地还原物体的真实色彩,不产生色偏的一种电子调节机制。

由所拍摄的图片可知,在白平衡为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蓝色光明显;白平衡为日光白色荧光灯下拍摄的图片白光明显;白平衡为直射阳光和闪光灯下拍摄的图片黄光明显;白平衡为阴天和阴影下拍摄的图片暗红色光明显;而自动白平衡下拍摄的图片和人眼看到的非常相似。

这说明了该相机尼康D90能准确还原色彩,白平衡调整的能力很好。

实验二.在同一白平衡和不同光源下拍摄同一物体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阳光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日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由以上所拍摄的图片可知,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阳光下拍摄的图片能很好地还原色彩,色偏很少;在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偏暗;在日光灯下拍摄的图片白光明显;在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黄色光明显。

这也说明了该相机尼康D90的色彩还原性很好。

总结:由实验一和实验二而可知,在不同光源下,因色温不同,相片会偏色。

如色温低时光线中的红,黄色光含量较多,所拍的照片色调会偏红,黄色调;色温高时光线中的蓝、绿色较多,照片会偏蓝、绿色调。

此时便需要利用白平衡功能来作修正,其原理是控制光线中红,绿及蓝三元色的明亮度,使影像中最大光位达到纯白,便能令其它色彩准确。

不同白平衡效果总结

不同白平衡效果总结

不同白平衡效果总结在摄影中,白平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指保持照片中白色部分的色彩准确无误的过程。

由于不同的光源颜色温度不同,如果不及时调整白平衡,那么照片中的颜色效果将会出现偏差。

因此,合理使用不同白平衡模式是摄影师必须要学会的技能。

1.自动白平衡模式,简写为“AWB”自动白平衡模式是最常用的模式,也是最基础的模式。

通过测量环境中的主要颜色以及光照的温度来自动调整白平衡。

它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是它的准确性是相对较低的,可能会出现一些颜色偏斜,比如室内的灯光色温就比较暖,如果此时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则可能会导致照片整体偏黄。

2.日光白平衡模式,简写为“SUN”日光白平衡模式适用于在阳光下拍摄外景照片,不会对色温造成影响,使照片的颜色准确,不过当白平衡不准确时,使用日光白平衡模式可能会导致图片色温过高,看着泛白。

3.阴天白平衡模式,简写为“CLOUD”阴天白平衡模式较之自动白平衡模式略显发黄,调整的原理是增加蓝色,所以阴天下的照片经常会显得更加冷僻,略逊于日光白平衡模式在外拍摄下的成色表现。

4.荧光白平衡模式,简写为“FLU”荧光白平衡模式适用于在室内或办公室拍摄,因为室内的白炽灯和显色指数高的节能灯都会导致照片色温偏向蓝色或绿色。

荧光白平衡模式可以通过使用增加红色和减少蓝色来减轻荧光灯发出的颜色偏差。

5.白炽灯白平衡模式,简写为“TUNG”白炽灯白平衡模式适用于在家庭、餐厅等有白炽灯的环境下拍摄,白炽灯发出的光线是暖黄色的,使用白炽灯白平衡模式可以抵消白炽灯的温暖。

这种模式是拍摄室内风景照片相当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在拍摄照片时,选择不同的白平衡模式是保证照片色彩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但在日常拍照使用过程中,因为场景变化较多和难以掌握场景的光线角度,建议使用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来尽量避免照片色调不一致的情况。

白平衡

白平衡

白平衡
如同“色温”中提到的,由于摄像机不能适应于发光体的光谱特性变化,必须通过调整视频电平来保持一致,否则就不能保持颜色的一致性。

例如,拍摄一个纯白色物体,分量视频信号的红、绿、蓝三路信号的比率为1:1:1,这个比率在各种灯光下都应该保持一致。

但是,如同“色温”一节中说明的,每一个发光体的光谱特性是不同的,同样,白色物体的反射光和分光棱镜透射光也会根据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视频信号是通过将光解析为三基色取得的,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电压幅度,不仅与拍摄物体的色度和亮度有关,而且与照射物体的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特性有关。

当拍摄一个色温为3200K白色物体时,从兰色CCD输出的信号非常小,从红色CCD输出的信号非常大,而对于一个5600K的发光体,这种比例关系恰恰相反。

这两种情况下,为了使再现的白色R、G、B比例保持1:1:1,在CCD的信号输出端需要进行电子调整。

在后一种(5600K)情况,兰色CCD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调节率应小于1,而红色CCD的输出视频信号的调节率应大于1,使得红、绿、蓝信号相等,再现的白色物体也具有相同的光谱特性。

这种调整称为白平衡调整。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根据不同的发光状况分别调整3个CCD输出的视频电平,使红、绿、蓝三路信号电平保持1:1:1以重现白色。

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数字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照片拍摄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照片中的颜色往往不够准确,尤其在室内拍摄时更为明显。

针对这个问题,一种基于白平衡的图像颜色校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中。

白平衡是指通过调整图像中白色或灰色的参考物的色温,使图像中的颜色看上去更加自然准确。

目前,常用的白平衡算法包括基于灰度世界假设、基于白色参考样本、基于直方图等。

这些传统的白平衡算法都是基于整张图像的颜色分布进行操作的,不能针对遮挡或者忽略的区域进行解决,因此其准确性和鲁棒性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在人脸图像处理中,由于人脸通常是照片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将白平衡算法与人脸检测算法结合使用,可以在保证整张图像颜色校正的准确性的同时,保留人脸部分的自然色彩。

因此,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进行探究。

具体来说,将采用人脸检测算法对照片中的人脸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将白平衡算法应用于人脸区域,通过对人脸部分的颜色校正来达到整张图像的颜色校正目的。

在此基础上,将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环境下人脸区域的颜色分布进行分析和学习,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对现有的人脸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和对比,选取适合本研究的算法。

2.采用Opencv等图像处理软件库对照片进行预处理和基础操作,包括色彩空间转换、白平衡等。

3.应用人脸检测算法对照片中的人脸进行定位,提取人脸区域。

4.针对人脸区域进行白平衡操作,实现人脸部分的颜色校正。

5.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环境下人脸区域的颜色分布进行学习,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6.通过实验和对比分析,评估本算法的优化效果。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算法,可以提高整张图像的颜色准确性和自然性。

白平衡

白平衡

1.1白平衡1.1.1色温色温的定义:将黑体从绝对零度开始加温,温度每升高一度称为1开氏度(用字母K来表示),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候,黑体便辐射出可见光,其光谱成份以及给人的感觉也会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发生相应的变化。

于是,就把黑体辐射一定色光的温度定为发射相同色光光源的色温。

常见光源色温:光源色温(K)钨丝灯(白炽灯)2500-3200k碳棒灯 4000-5500k荧光灯(日光灯,节能灯)4500-6500k氙灯5600 k炭精灯5500~6500k日光平均5400k有云天气下的日光6500-7000k阴天日光12000-18000k随着色温的升高,光源的颜色由暖色向冷色过渡,光源中的能量分布也由红光端向蓝光端偏移。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光源的光谱分布各不相同,而色温只是代表了能量的偏重程度,并不反映具体的光谱分布,所以即使相同色温的光源,也可能引起不同的色彩反应。

人眼及大脑对色温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自适应性,所以看到的颜色受色温偏移的影响较小,而camera的sersor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经过白平衡处理的话,和人眼看到的颜色会有较大的偏差(虽然人眼看到的和白光下真实的色彩也有偏差)。

太阳光色温随天气和时间变化的原因,与不同频率光的折射率有关:波长长的光线,折射率小,透射能力强,波长短的光线,折射率大,容易被散射,折射率低,这也就是为什么交通灯用红色,防雾灯通常是黄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等等现象的原因。

知道了这一点,太阳光色温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也就可以理解和分析了,留给大家自己思考。

1.1.1色温变化时的色彩校正所以从理论上可以看出,随着色温的升高,要对色温进行较正,否则,物体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就会偏离其正常的颜色,因此需要降低sensor 对红色的增益,增加sersor对蓝光的增益。

同时在调整参数时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到整体亮度的要保持大致的不变,即以YUV来衡量时,Y值要基本保持不变,理论上认为可以参考RGB->YUV变换公式中,RGB三分量对Y值的贡献,从而确定RGAIN和BGAIN的变化的比例关系。

白平衡算法总结范文

白平衡算法总结范文

白平衡算法总结范文白平衡(White Balance)是指在数字图像处理中通过调整图像中各个颜色通道的增益,使被拍摄物体的白色部分在图像中呈现出真实的白色。

由于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线,因此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同一景物在拍摄出来的图像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偏差。

而白平衡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动或手动调整图像的颜色偏差,以还原真实的色彩。

白平衡算法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机制。

人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自动调整视觉感知,使物体的颜色看起来基本一致。

而相机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不具备人眼的自动调整功能,因此需要白平衡算法来模拟人眼的色彩感知。

1.手动白平衡算法:由用户手动设置白平衡参数,如色温和色调校正。

用户可根据实际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参数来调整图像的色彩偏差。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色彩判断能力。

2.自动白平衡算法:自动白平衡算法是将图像中的一些特定的像素点作为衡量白色的标准,通过衡量这些像素点的颜色偏差,来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常用的自动白平衡算法有:-灰度世界算法:假设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是一样的,根据这个假设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使图像的整体色彩保持平衡。

-最大值法:将图像中最亮的点设置为白色,根据这个点的颜色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以达到白平衡效果。

-平均值法:选择图像中一部分代表性像素,计算它们的颜色平均值作为白色参考,根据这个参考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直方图法:通过统计图像中每个颜色通道的像素数目,找出光线最强的颜色通道,根据这个通道的颜色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3.其他白平衡算法:除了上述的手动和自动白平衡算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白平衡算法。

-主观评价法:通过人工选择白色参考点,根据这个点的颜色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色彩传递法:通过记录白平衡卡上的颜色数据,将白平衡卡的颜色信息转移到待调整的图像中。

总的来说,白平衡算法的实现原理都是通过调整颜色增益来还原真实的颜色。

了解白平衡和白平衡的设置技巧

了解白平衡和白平衡的设置技巧

了解白平衡和白平衡的设置技巧篇一:所谓白平衡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到它是白的;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

这是由于人类从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大脑已经对不同光线下的物体的彩色还原有了适应性。

但是,作为摄像机,可没有人眼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光线下,由于CCD输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摄像机彩色还原失真:或者图像偏蓝,或者偏红,如图所示。

下图中中间的图像彩色还原是正常的,而左侧的图像明显偏蓝,右侧图像则偏红,因此左侧及右侧的图像都为白平衡不正常的图像.为了了解白平衡,就必须了解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色温。

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表示色彩。

当物体被电灯或太阳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出一定的光线,此光线不仅含有亮度的成份,更含有颜色的成份,而色温越高,蓝色的成份越多,图像就会偏蓝;相反,色温越低,红色的成份就越多,图像就会偏红。

因此,如果照射物体的光线发生了变化,那末其反映出的色彩也会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反映到摄像机里,就会产生在不同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的现象。

下面的表格显示了一些光线下的色温情况。

光源色温(K)蜡烛 2000钨丝灯 2500-3200碳棒灯 4000-5500荧光灯 4500-6500日光(平均) 5400有云天气下的日光6500-7000阴天日光 12000-18000从上表可见,不同光线下色温相差十分悬殊,造成摄像机在不同的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

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摄像机都具有白平衡校正功能,对不同的色温进行补偿,从而真实地还原拍摄物体的色彩。

现在摄像机都具备有自动白平衡及手动白平衡功能。

自动白平衡使得摄像机能够在一定色温范围内自动地进行白平衡校正,其能够自动校正的色温范围在2500K-7000K之间,超过此范围,摄像机将无法进行自动校正而造成拍摄画面色彩失真,此时就应当使用手动白平衡功能进行白平衡的校正。

基于硬件实现的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的开题报告

基于硬件实现的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的开题报告

基于硬件实现的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的开题报告一、项目概述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是数码相机中自动调整图像色彩平衡的一项重要功能,能够有效提高相片的色彩还原度和拍摄质量。

本项目旨在探究如何在硬件层面实现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

二、项目背景数码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拍照需求,在各类场景下都能够如实记录下美好瞬间。

然而,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所拍摄的相片色彩差异严重,需要通过自动白平衡算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传统数码相机实现自动白平衡算法通常需要在软件层面进行,消耗较大的计算资源,同时也存在图片品质下降等问题。

因此,如何在硬件层面实现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三、立项目的本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硬件的算法,使得数码相机在保证高品质图片的前提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实现自适应白平衡调整,提高相片色彩还原度和图像质量。

四、主要研究内容1.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原理及优化2.基于硬件的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调整方案设计3.硬件电路和算法库实现4.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实现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功能五、预期成果1.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优化研究报告2.基于硬件的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调整方案设计报告3.完成硬件电路和算法库实现4.实现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功能并进行测试5.撰写论文,并在学术会议上发表六、研究意义1.对数码相机自动白平衡算法进行深入探究,完善和优化算法2.基于硬件的实现方式,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计算资源消耗大和图片品质下降的问题3.提高数码相机的自动化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4.得到了一种基于硬件的自动白平衡调整方案,为其他硬件设备的图像处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七、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及综述分析法:收集研究领域内涉及的文献资料及相关技术方案,分析其优缺点,综合提出解决方案。

2.电路设计及硬件实现法:根据算法原理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并参考算法库的实现方式,实现算法库的硬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白平衡调整及跟移镜头的拍摄练习院系:班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日期: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通过三种执机方法、三种拍摄方式练习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掌握在移动条件下手持稳定拍摄,拍摄出不同含义的镜头画面。

2. 通过了解色彩平衡原理及光圈、快门与进光量的关系,认识掌握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白平衡的调节方法,以保证在不同拍摄条件及环境下所拍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

3. 通过改变白平衡,调整光圈、快门在白天拍摄夜景画面,以体会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拍出不同色彩效果的镜头画面。

二.实验原理1.手持摄像机靠脚步移动拍摄移镜头、跟镜头及固定画面,同时通过“旋转”拍摄写意镜头。

2.不同的拍摄环境有不同的光色成分,要使所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需要掌握白平衡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三.主要仪器设备索尼摄像机三脚架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白平衡色谱四.实验过程1.(1)领取器材,检查安装好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等,确保机器正常无误,准备拍摄练习;(2)进行固定镜头及推拉镜头达到基本拍摄练习,熟悉掌握基本功。

2.(1)运用三种执机方法和三种拍摄方法,通过脚的过渡,与被摄者呈平行、同向、逆向拍摄关系,分别将摄像机端着、抱着、提着,进行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2)利用移动镜头进行固定画面的拍摄练习,展现出拍摄场景及人物关系。

3. 拍摄者与被摄者拉手分别“旋转”,练习唯美的写意画面拍摄。

4.(1)按wht bal键调节白平衡,摄像机镜头对准白色平衡色谱本,使用推镜头使白纸充满画面,自定义的图标停止闪动即完成;(2)将摄像机对准白平衡色谱本“黄5”,然后将光圈(iris)设置为f11,快门(shutter speed)为10000,令其在白天拍摄出夜晚的效果;结束后,还原白平衡,调节光圈为f5.6,快门为50。

五.实验现象及处理结果1.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时画面晃动严重,要保持画面拍摄平稳就要注重脚步移动,脚的方向与前进方向呈30度左右可以改善拍摄状况。

2.调整白平衡能产生特殊的影调效果,用黄色调整时产生蓝色影调的感觉,达到特殊的拍摄效果,更好的展现场景。

六.讨论与结论1.在手持拍摄过程中镜头不稳定,画面的构图也没有得到重视。

因此需要在拍摄练习中,时刻注意练习脚步走动,稳定拍摄;还要关注画面的起幅、落幅及构图,保证拍摄画面、片段的完整性、艺术性。

2.在具体拍摄中,运用白平衡色谱本能改变色调,拍摄出不同效果的镜头画面,因此我们要了解色彩的补色关系,才能运用到实际拍摄中,更好地使画面的色调按创作者的意图表现出来。

篇二:实验内容及报告白平衡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样本、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一、实验项目名称彩色摄像机白平衡调整二、实验目的通过了解摄像机的镜头及滤色片结构、色彩平衡原理,掌握在不同光线环境下滤色片的设置、掌握白平衡的调节方法,以保证在不同拍摄条件以环境下所报图像色彩还原正确。

在掌握基本原理后,举一反三,拍摄出不同色彩效果的艺术图像。

三、实验基本原理不同的拍摄环境有不同的光色成分,如:日光下色温约为5600k左右,受日光的影响,室内也大致相同,但受室内照明灯的照射会有所改变,如在新闻灯的照射下色温约为3200k 左右。

要使所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就需要以变换滤色片或调整机内三个ccd(rgb三枪)色成分的比例,以达到红、绿、蓝三色基本配比平衡。

摄像机在出厂时以透明滤色片为基准进行设定,所以要在光色不同的条件下变换滤色片并进行调节。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监视器、长视频线、摄像机电池、数字录像带、一台废旧摄像机等。

五、实验步骤1、拆开废旧摄像机镜头和机身连接部分,然后旋转滤色片旋扭,观察四种滤色片的透明度及颜色,做好记录。

2、用数字摄像机用长视频线与彩色监视器连接,打开摄像机电源,进入拍摄状态,在彩色监视器中观察不同滤色片所摄的图像效果,如果色彩不正确,用不同的滤色片各拍摄一段图像,在录像机中重放,做好记录。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一号滤色片呈透明状态,无色,适合在灯光下拍摄,而二号片带棕黄色,适合在室外阳光下拍摄,而三号片比二号片更透明一些,适合在树荫下或日光反射下的室内拍摄。

如果用一号片在室外拍摄,则色彩易偏蓝,且易产生暴光过度的情况;如果用二号、三号片在室内拍摄,则色彩偏黄,且易产生暴光不足的现象。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在白天摹仿拍摄夜景及进行色彩夸张等其它艺术效果。

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八、参考资料《电视节目制作技艺》李晋林编著《电视画面创作技巧》黄匡宇等著1篇三:单反相机实验报告实验数码单反相机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数码单反相机摄影的基础知识。

2.熟悉数码单反相机的基本功能。

3.掌握数码单反相机的拍摄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设备:数码单反相机(nikon d90)、三脚架实验内容:1.参阅实验指南,熟悉数码单反相机的控制键的名称和作用。

2.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照片。

(1)对课本、杂志、画册插图等进行翻拍;(2)对校园实景进行拍摄;(3)对动静态的物体、人物进行拍摄等。

(4)对上述拍摄主体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和拍摄技巧进行拍摄,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播放、查看,并挑选出10张符合要求的照片按实验数据中提供的表1进行记录,并随实验报告上交。

3.录制一短片,并进行查看,然后删除该短片。

4.连接相机至计算机,并填写好实验数据中表2,所有照片上传至ftp服务器中本人所建的文件夹中。

实验指南:详见附件:数码单反相机的使用指南预习与思考:1.课前认真阅读附件:数码单反相机的使用指南2.拍摄一组照片后,如何查看并标明它们的尺寸、存储格式、拍摄时间、光圈等?3..删除某天的全部照片,如何操作?4. 通过单反数码相机和小型数码相机两个实验,你觉得单反数码相机与小型数码相机有什么不同?实验数据:请完成以下2个表格的记录。

实验报告要求:1.按实验内容要求填写好实验数据,并上交记录表;2.对所拍摄的照片要有拍摄效果分析;3. 实验报告上交前由班长把关,对书写不符合以上要求及书写不认真、潦草者打回重新填写。

一、熟悉数码单反相机的控制键的名称和作用单反机就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简称。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

“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下面我们就nikon d90了解一下它的构造 1.相机机身图2—11-模式拨盘;2-固定相机带的金属环;3-焦平面标;4-配件热靴(用于另购的闪光灯组件);5- 配件热靴盖;6- 电源开关;7- 快门释放按钮;8-(曝光补偿)按钮、双按钮重设按钮;9-(格式化)按钮;10-(释(测光)按钮、放模式)按钮;11-af(自动对焦模式)按钮、双按钮重设按钮;12-控制面板; 13-主指令拨盘;14-自动对焦辅助照明灯、自拍指示灯、防红眼指示灯;15- 副指令拨盘;16- fn按钮;17- 景深预览按钮;18- 扬声器;19-电池盒盖锁闩;20- cpu 接点;21- 安装标记;22- 镜头卡口;23-三脚架插孔;24- 电池盒盖;图2—21-内置闪光灯;2-(闪光灯模式)按钮、(闪光补偿)按钮;3-麦克风;4-红外线接收器;5-bkt (包围)按钮;6-接口盖;7-镜头释放按钮;8-对焦模式选择器; 9-反光板;10-用于另购 eh-5a 或 eh-5 交流电源;适配器的dc 输入;11-usb 接口、连接至计算机、连接至打印机; 12-hdmi mini-pin 接口; 13-视频接口; 14-配件端口;图2—31-取景器目镜;2-dk-21 取景器目镜罩;3-放按钮;6-menu菜单按钮;7-光度按钮;9-删除照片按钮、格式化按钮;4-显示屏;5-播帮助/保护按钮、wb白平衡按钮、色温;8-缩小播放按钮、iso感放大播放按钮、qual 影像品质、尺寸按钮;10-屈光度调节控制器;11- ae-l/af-l对焦锁定按钮;12-即时取景按钮;13-多重选择器;14-确定按钮;15-存储卡插槽盖;16-对焦选择器锁定开关;17-存储卡存取指示灯;18- 信息显示、快速设定显示按钮;2.模式拨盘d90提供了以下11种拍摄模式供选择:3.控制面板图2—41-快门速度;曝光、闪光补偿值;白平衡微调、色温、预设值;2-电池电量指示;3- 闪光灯模式;4- 影像尺寸;5-影像品质;6-白平衡微调指示;7-白平衡;8-iso 感光度;9-“k”(剩余存储空间可拍摄千张以上时出现);10-“蜂鸣音”指示;11-gps 连接指示;12-释放模式;包围序列中的拍摄张数;13-光圈f值;包围增量;14-色温;15-闪光补偿指示;16-时钟电池警告;17-柔性程序指示;18-测光;19-对焦点、af 区域模式;20-自动对焦模式;21-黑白指示;22- 剩余可拍摄张数、预设白平衡记录指示、篇四:数码相机性能评测课外作业三白平衡实验白平衡实验实验一:在同样光照下和不同白平衡下拍摄一个色彩较丰富的物体白平衡为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日光白色荧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直射阳光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闪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阴天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注:白平衡就是数码相机在环境光线使得被摄景物反射的光谱成分改变后,拍出的照片仍能正确地还原物体的真实色彩,不产生色偏的一种电子调节机制。

由所拍摄的图片可知,在白平衡为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蓝色光明显;白平衡为日光白色荧光灯下拍摄的图片白光明显;白平衡为直射阳光和闪光灯下拍摄的图片黄光明显;白平衡为阴天和阴影下拍摄的图片暗红色光明显;而自动白平衡下拍摄的图片和人眼看到的非常相似。

这说明了该相机尼康d90能准确还原色彩,白平衡调整的能力很好。

实验二.在同一白平衡和不同光源下拍摄同一物体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阳光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篇五:所谓白平衡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到它是白的;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