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格式

合集下载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核心课程基本要求

课程基本要求是对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原则性规定,主要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情境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教学条件等内容,是校企专家对课程教学进行研究而制定的基本规范,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

编制课程基本要求应基于学生就业岗位,认真分析工作任务,详细分解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再根据教学规律、学生认知特点而进行。

根据骨干院校建设需要,对核心课程基本要求编制说明如下:

一、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工作岗位需要阐述);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二、设计思路

描述基于工学结合开发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开发的意义等。

三、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工作)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应具备的能力,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总括性描述,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撰写。

(一)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是指指该门课程所需理解的一些基本理论、需要掌握的一些主要方法等。

(二)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具备了课程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分别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方面撰写。

1.专业能力:描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能力。

2.社会能力:描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如:沟通和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心理素质、诚信品

格、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等。

3.方法能力:描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学习、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

专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更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标准应体现专业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专业课程的性质、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为规范我院各专业职业能力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特提出本基本要求。

一、课程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1.前言

1.1课程定位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职业能力必修课、职业能力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

1.2 设计思路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项目编排的思路、活动设计的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内容。

2.课程目标

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握课程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是要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标准格式

课程标准格式

《×××》课程标准(黑体四号)

一、课程概述(宋体五号加粗)

(一)课程性质(宋体五号加粗)

(主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专业课程参考:(课程是××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选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理论)课、实验(训)课、单独设置实践环节……的课程……)

基础课程参考:(课程是×××(类)专业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学科整合、改造课程……)(宋体五号)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生产过程等)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专业课程参考:(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生产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野外”、“课堂与车间合一”教学模式,以真实自动化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项目(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等。)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主要描述该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主要学习内容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部分。

描述示例:

该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类别进行修改),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能力。它要以……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说明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如: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项目编排的思路、总课时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以及建议课时数等。课程设计思路必须依据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要求、相应职业资格标准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的要求。

描述示例:

1.该课程是依据“XXXX专业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XXXX职业岗位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着重培养学生XX能力,具备XX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构成部分突出职业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学习围绕完成工作任务需要进行,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形式可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实习等工学结合实践形式。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XX学时,其中理论XX学时,实践XX学时。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文字表述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第二部分为具体目标,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目标。为了使得课程目标的表述能够明确,尽量不要使用“知道”、“了解”、“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配置和管理FTP服务器”。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分: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4、任务目标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

(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及项目实施方案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及项目实施方案

酒店服务与管理(星级酒店管理)专业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及项目实施方案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及项目实施方案

课程一:《前厅服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前厅服务

【适合专业】

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专业综合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能整体认识酒店前厅服务工作要领,达到前厅礼宾员、接待员服务要求,具备从事前厅一线服务工作的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

1.根据前厅部工作的基本特点,将原有的《前厅服务与管理》、《前厅情景英语》、《客源国风俗习惯》、《口才训练》、《酒店服务礼仪》等课程整合为《前厅服务》。

2.将语文、数学、信息技术、音乐、体育、普通话、客史档案管理、酒店管理系统操作等部分课程内容与前厅服务实务融合。

【课程总学时】

221学时

【教学建议】

一、教材开发

1.专业核心课程要以工作任务为目标开发教材。注重引进现代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突出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降低专业理论难度,根据行业用工标准及岗位工作流程要求编写教材,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与实践性,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2.开发教学资源。建议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改变教材形态单一的局面,除传统的图片、模型外,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多种教学资源挂上去,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3.注重职业道德的渗透。由于学生入口问题较多,教材中一定要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渗透,以解决做人的首要问题。

4.赋予教材一定的弹性。让教师有选择地方内容的权利,以突出地方特色;设置自选课,让学生有选择拓展专业项目的权利,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机械常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常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第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式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所需的机械操作(主要是钳工)的基本技能,具有识读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的技能,掌握相应的理论机械知识;具有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意识;达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人员”职业资格五级标准中的相关模块要求,为学生学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其它工种课程,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基础。

1. 2设计思路

1、以实践为导向,课程综合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由实践整合理论。

2、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行研究性学习。

3、以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工作分析,从而确定从事该专业的中级工应具有的各种综合能力及相应专项技能,并将各项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划归相关工种,按工种组织课程。

4、本课程按机械操作初级工涉及的职业活动所涵盖的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组成一系列典型的工作项目、课题。

5、课程项目化、课题化,各项目、课题以目前企业机械操作(主要是钳工)的实际为基础,兼顾企业发展需求,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初级工标准的相关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本门课程的建议学时数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职业观念,树立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技术、学理论的积极性。

专业课程教学教案标准格式

专业课程教学教案标准格式

教案填写要求

1、教学教案(总)首页、末页要求填写该门课程总体内容,教学教案(单元)首页要求填写各单元授课内容。

2、课程类型:实训、理论、实践(下乡写生、实习、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3、计划课时:填写该门课程总课时数;

4、单元课时:实训课为12课时/周,理论为2课时/周,下乡写生(实习)为18课时/周。

5、本教案内容以周课时为一单元进行编写,每周课程教案内容页数要求为6页(其中包括教

案首页与末页)。各位教师按照自己课程情况进行填写。

6、内容填写规范,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间距:固定值 22磅教案末页内的课后总结与自我评价要求在每单元结束后用黑兰色钢笔填写。

7、打印要求:纸张大小:A4 单面并与教学进度表、教案封面(装订成册。装订侧统一为教案左侧。

8、教案递交内容:按照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教案一套,电子文档一套(文件上传至公共邮箱内)。

10、教案递交时间:电子教案在每门课程上课前一周递交。

教案

学年学期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任课班级

系部名称美术系

使用教材

学期授课进度表

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教材周课时

周别授课章节的内容摘要需用

课时

课外作业备注

教研室负责人签名:系负责人签名:

备注:1、此表一式三份:教师自存、教学系(部)留存、教务处存档。

专业课程教学教案(总)首页

专业班级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课题课程类型授课时间计划课时单元课时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

难点与重点

教材与教具

说明与要求

专业课程教学教案首页专业班级授课教师课程名称课题课程类型授课时间计划课时单元课时教学目的

08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草案)

08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草案)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标准(草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汽车维修基础

(二)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三)学时学分:72学时,3学分

(四)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汽车维修基础》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起着支撑连接的作用。

2、本课程的作用

它的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后修课程包括《发动机机械部系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检修》、《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检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通过先修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具备一定读图绘图能力、机械原理分析能力和汽车上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的总体结构、整体性能有个初步的认识,借助于一定的设备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具备一定的汽车维护知识、维护技能和零件修复技能,为后修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设计理念是充分体现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标准、以模拟工作情境为方法、以“教、学、做”为手段,以学生为主题,将教学过程演绎为工作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目标;以模拟工作中的情景任务描述来设计学习目标;以完成工作过程所必备的知识来优化教学(教材)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步骤来设计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标准来设计教学考核标准。

专业课程标准模板

专业课程标准模板

***专业***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专业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动词+名词);使学生能适应****的工作要求。它要以***课程和***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于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是依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项目设置的。随着……的发展(或改革、应用等),传统的***课程已不能满足…………的要求,为此设置***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形成的一门课,……(简述课程如何形成,以及课程开发原因和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岗位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改革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及排列顺序,将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的同时,构建相关专业知识,发展相关职业能力。经过**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

定以下*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是以***的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设计的,同时,……个项目对应***企业中的***工(员,师,……)的工作。

二、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会****,理解****,掌握****,会****;并养成*****品德,****习惯;具有***意识等(一)知识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附件各门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附件各门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附件各门课程标准

以下是人才培养方案附件中各门课程的标准样例:

1. 专业基础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

- 学时:64学时

- 内容:计算机硬件原理、操作系统基础、数据库原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 学时:72学时

- 内容: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

3. 专业拓展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基础

- 学时:40学时

- 内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4. 通识教育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社会科学导论

- 学时:30学时

- 内容: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5. 实践教育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实训课程

- 学时:80学时

- 内容:实际项目开发、实际数据库应用等实践能力培养

此为示例标准,具体课程标准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格式

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格式

附件一: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课程标准写作指南

适用专业修读学期第×学期制订时间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类别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如:

“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

三、课程学习目标

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附件一:

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要突出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设计思路。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性质(必修、选修等)和作用(职业基本素养课、职业基本技能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对培养学习者什么能力、起什么作用,应达到何种资格证书的基本要求。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

1.2课程基本理念

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等。

课程标准模板(专业课)

课程标准模板(专业课)

xxxxxx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类别学制

拟定单位执笔人

专业建设委员会意见: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意见:

教学工作委员会:(盖章)

年月日

二级学院院长意见: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

1、课程性质(黑体四号)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

(正文宋体五号,固定行距22磅。)

【案例】: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工程实例的练习,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PLC基本编程能力、PLC控制系统调试能力、PLC控制系统维护管理能力。它要以《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2、设计思路

指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项目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

据、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

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的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含总课时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要指明是建议课时)、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内容。

【案例】: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的总体设计思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以电气自动化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PLC基本编程能力、PLC控制系统调试能力、PLC控制系统维护管理能力;以交通灯设计、PLC控制传送带和气动机械手、现场PLC模块故障诊断排除等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融合高级维修电工对PLC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制定规范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制定规范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及规范

一、格式设置要求

1.页面设置

2.字体要求

标题为四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表格中的文字为五号“宋体”,行距为1.5行。

二、各部分内涵要求

1.课程定位

主要包括本门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及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关系等内容。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专业能力(知识与技能)、方法能力(过程与方法)、社会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第二段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一般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以及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等。

方法能力一般包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能力;信息处理和数字应用能力等,可以理解为学生获取专业能力和

社会能力的途径。

社会能力一般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对工作本身的态度(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教学起点

学生学习本课程时的学习现状简述。包括:年级、前导课程、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的情况。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分: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4、任务目标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

(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课程标准写作指南

适用专业修读学期第×学期制订时间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类别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如:

“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

三、课程学习目标

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经验及知识。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围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可展示的。具体应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

2

1.专业能力: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活动工作能力。

2.方法能力: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具有的“思辨”、“应变”等能力,应达到的“会学习”、“会工作”等职业素质能力。

3.社会能力: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如:沟通和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心理素质、诚信品格、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等。

课程学习目标的表述要体现能力导向、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素质训练、理实一体化,需列举出显性的目标。(参照课程重塑要求写作)

四、课程典型工作任务

课程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其名称原则上采用(名词+动词)形式。

注:1.这里是指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可以按工作流程设计;也可以按项目的难易程度设计;也

可以按先单项技能训练、后综合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设计。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一个起始任务,一个总括任务。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一般应设计一个或多个学习单元与之对应(即可串行、可并行)。

2.要求在框图下面,对每一个方框的具体任务进行文字说明。

五、课程整体设计

六、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

一,亦可多对一;

2.拟实现能力应是课程总体目标所描述能力在本学习单元的分解和具体化;

3.拟实现能力一定是可测量和可展示的;

4.必须掌握的知识,一定是必须、够用,而且对其他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整合度;

3

5.在设计学习单元时,要考虑任务或项目载体,及任务的复杂程度或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确保

一个主题学习单元应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可展示的任务或项目。

6.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把职业资格证有关内容有机融入。

7.学习方法指与实现学习目标相适应的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参观

法、案例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性学习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

仿真教学法、分组实践法等中的部分或其他方法。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

此处应强调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整体性,尽量体现出课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校企共建课程应体现出学院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及评价结果。

平,工作方案设计实施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包括出勤),工作效率(包括进度),工作质量(失误率、正确率)等;

2.评价形式:主要包括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理论作业,调查报告,试卷测试成绩,回答问题表

现,问卷表等。

八、教材及相关资源

此处应明确本课程是选用现有教材还是自主开发教材。若为选用现有教材,建议选用先

4

进、适用、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十二五”规划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含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列出确定的教材名称及出版社;若为自主开发教材,应说明教材为什么开发、由谁来开发、开发什么内容。

同时要列举出要准备或开发的教学资源,如:实训指导手册、教学课件、网络资源、仿真软件、主要学习参考资料等。

九、其他说明

此处应运用一段文字明确规定除了基本的教学教材、教学场所、实训场所外需要的其它相关资源或条件要求。……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