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PPT

合集下载

麻风病的防治讲座PPT课件

麻风病的防治讲座PPT课件
心理支持
患者应接受心理支持,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以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建立支持网络
患者可以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如加入病友会、 志愿者组织等,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05 麻风病的科学研究与进展
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研究
新的治疗手段
研究新的治疗手段,如免疫疗法、基因 疗法等,以提高麻风病的治疗效果,减 少副作用。
麻风病的防治讲座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麻风病概述 • 麻风病的预防 • 麻风病的治疗 • 麻风病的康复与护理 • 麻风病的科学研究与进展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麻风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总结词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 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皮肤、神 经和眼睛。
详细描述
麻风病的症状包括皮肤麻木、疼 痛、失去感觉,肌肉萎缩,毛发 脱落,以及神经损伤引起的面部 肌肉僵硬、视力减退等。
详细描述
麻风病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畸形、视力障碍、疼痛等症状,导 致生活不能自理。此外,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误解和歧视, 患者可能遭受排斥和孤立,影响其家庭和社会地位。
02 麻风病的预防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 活动等,普及麻风病的基本知识,提 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疼痛管理
对于因麻风病引起的疼痛, 应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预防并发症
采取措施预防麻风病并发 症的发生,如肺炎、心脏 疾病等。
康复治疗与心理辅导
康复治疗
社会支持
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其生活质 量。
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其融入社 会。
心理辅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心 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麻风病防治培训

麻风病防治培训

18
四、临床表现-3
❖ 2.周围神经症状
麻风根本上是周围神经疾患,几乎所有患者 都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受累,甚至只有神 经症状而无皮损
神经形态改变:粗大
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 营养障碍及循环障碍和出汗障碍
整理课件
19
四、临床表现-4
❖ 浅感觉障碍是麻风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出现 顺序为温、痛、触觉
是否发病及发病的过程与表现主要取决于被 感染者的抵抗力
健康人群接触麻风患者后,大多建立了特异 性免疫从而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终止感染而 不发病
整理课件
7
二、流行病学-4
❖ 4.流行情况: 由于麻风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群免疫状态 的特殊性,呈不均匀簇集性分布和地方性流 行 我国主要流行在云南、贵州、四川
共两年 少菌型:RFP0.6qm DDS0.1qd共半年 完成治疗后每年1次临床及细菌学检查,随访5
年 ❖ 2.麻风反应的治疗:激素或反应停
整理课件
27
整理课件
28
殖力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4
二、流行病学
❖ 1.传染源: 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唯一传 染源
整理课件
5
二、流行病学-2
❖ 2.传播途径:不确定 飞沫 密切接触 不同类型传染性不同,排菌的瘤型传染性最 强。 不胎传不遗传。
整理课件
6
二、流行病学-3
❖ 3.易感人群:
人类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麻风病防治知识
整理课件
1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与结 核病、梅毒一起被称为三大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 抵抗力差的病人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 可致残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PPT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PPT课件

神经修复手术
对于神经受损的情况,可以尝试 进行神经修复手术以恢复功能。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如光疗、热疗等,可以缓解症状 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康复治疗
针对麻风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 康复训练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 能。
心理支持
麻风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困 扰,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也是 治疗的重要方面。
资金保障
确保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监测和预警等方面的支出。
THANKS
感谢观看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 件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麻风病概述 • 麻风病的预防 • 麻风病的治疗 • 麻风病的康复与护理 • 麻风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01
CATALOGUE
麻风病概述
什么是麻风病
01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 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 围神经。
02
麻风病的症状包括皮肤麻木、疼 痛、蚁行感、皮疹、溃疡等,严 重时可导致畸残。
02
CATALOGUE
麻风病的预防
保持个人卫生
01
02
03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或处 理污染物后。
清洁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 破损和感染。
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口 腔清洁。
避免接触麻风病患者的破损皮肤和粘膜
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 破损皮肤和粘膜,如 眼睛、口腔、鼻子等 。
加强麻风病的监测和预警
建立健全监测系统
通过医疗机构、社区和实验室等渠道 ,收集麻风病的相关数据,包括病例 报告、疫情动态等,及时掌握疫情情 况。
提高预警能力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

麻风病患者的社会融合
1 扩大公众接触机会
推出各种形式的免费公益 活动,为麻风病患者提供 更多的社交和沟通机会。
2 社区支持服务
建立社区支持组织,为患 者提供养老服务、康复支 持、医疗救助、精神疏导 等一条龙服务。
3 平等就业和教育机会
落实平等就业和教育机会, 为患者提供工作岗位和教 育机会,帮助患者更好地 完成学业,增强自信心和 独立生存能力。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PPT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感染后患者会出现皮肤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但是 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麻风病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麻风杆菌引起,可以感染皮肤、神经和其他器官。
麻风病的历史?
麻风病在人类历史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直到现代才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通过多种手段,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 式进行治疗;而预防方面则主要有接种和环境卫生等方式。
麻风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临床症状
麻风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感觉减退、表皮粗糙、肢体肿胀、神的病史、身体症状、外观和定量鳞屑试验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综 合判断。
麻风病在哪些国家最为常见?
尽管麻风病在全球很少见,但在一些贫困国家和地区却较为普遍,如印度和巴西。
麻风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1
病因
麻风病的主要病因是麻风杆菌,通过皮肤和呼吸道等途径进行传播。
2
传播方式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近距离接触、经呼吸道进行传播,病 原体还可以通过创面传播。
3
治疗和预防
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挑战和前景
挑战
前景
• 缺乏专业人才和科研资金支持 • 公众认识有待提升,对患者的歧视现象较为普遍 • 临床难以诊断和治疗,研究不充分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PPT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PPT
麻风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政府政策与法规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有关麻风病防治的 法律法规,明确防治责任和义务,为 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政府应建立麻风病监测和报告机制,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
制定和实施防治计划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麻风病防治计划, 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防 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积极参与国际麻风病防治合作 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提高防治水平。
分享经验和资源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防治经 验和资源,共同推进全球麻风 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 与合作,共同探讨防治策略和 方法,提高全球麻风病防治效 果。
05
案例分析
成功治疗案例
治疗方式
麻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氨苯砜、利福 平、氯苯吩嗪等药物,而手术治疗则针 对麻风病引发的畸形进行修复。
药物种类
治疗麻风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抗 麻风病类、免疫调节剂、抗生素等。 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副作用,需 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针对麻风病引发的畸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以恢复患者的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案例二
患者赵某,女性,55岁,因麻风病导致面 部神经炎、口角歪斜。经过康复训练和药物 治疗,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口角 歪斜得到纠正。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 著成果,发病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得到明显改善。
经验

麻风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麻风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麻风病知识培训
目录
• 麻风病概述 • 麻风病的症状与诊断 • 麻风病的治疗与康复 • 麻风病的预防与保健 • 麻风病的社会支持与关爱
01
麻风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 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 围神经。
特点
病程长,病变部位感觉减退,可 出现畸形和残疾。
历史与现状
历史
麻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麻 木、疼痛、失去感觉,以及皮 肤上出现红色斑块、结节、溃
疡等症状。
神经损害
麻风病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导致肌肉萎缩、畸形,甚至 瘫痪。
眼部病变
麻风病可能引起眼部病变,如 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眼球运 动障碍等。
足部病变
麻风病可能引起足部病变,如 足部疼痛、溃疡、畸形等。
诊断标准与方法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与麻风病患者直接接 触,特别是皮肤伤口、溃 疡等部位,如需接触应采 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与疫苗接种
定期检查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麻风病相关检查,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疫苗接种
积极推广麻风病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5
麻风病的社会支持与关 爱
社会关爱与支持体系
消除歧视
倡导社会各界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 视和偏见,营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社 会环境,使患者能够得到公正的待遇 和尊重。
个人防护与保健知识
保持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 洗手、勤洗澡,保持皮肤 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患者 的溃疡、皮疹等病灶。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 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提高 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 险。
麻风病曾广泛流行,古代人们对之恐惧,常采取隔离措施。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消除偏见与歧视
倡导社会各界关爱麻风病患者,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鼓励患者积极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开展麻风病防治研究。通过分 享经验、交流技术,提高全球麻风病 防治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学术交流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麻 风病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研究成果和 心得。通过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合作 ,加速新理念、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
症状。
中期症状包括皮肤感觉丧失、肌 肉萎缩、关节畸形等,严重时可
导致残疾。
晚期症状包括严重的神经损伤、 肢体畸形、面瘫等,甚至可能导
致死亡。
2
麻风病的预防
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
消除歧视
建立正确观念
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麻风病,不恐慌、 不歧视、不排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
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社会融入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 风病的认识,减少社会歧视,
帮助患者融入社会。
经济援助
为患者提供经济援助,减轻他 们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能够 获得必要的治疗和生活保障。
05
麻风病的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与新药研发
科研进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麻风病的研究中。在疫苗 研发、诊断技术、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防治麻风病提供了更多可 能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时定量服药,不 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 功能检查,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麻风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02
04
麻风病的社会支 持与关爱
社会关爱与支持的重要性
提供经济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经济支持,帮助麻风病患者解决生 活困难。
提供医疗援助
医疗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可以提供医疗援助,为麻风病患者 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麻风病患者的理解和关爱, 减少歧视和排斥。
麻风病防治知 识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麻风病的危害与症状
02
麻风病的预防措施
03
麻风病的治疗方法
04
麻风病的社会支持与关爱
05
麻风病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目 录
01
麻风病的危害与 症状
麻风病的传 播方式
01
直接接触
麻风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通过破损 伤口、汗液、飞沫等直接接触传播。
02
间接接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谢谢
汇报人:XXX
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防范意 识。
建立有效的麻风病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并处理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提高医疗水平,为麻风病患者提供 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减轻其负 担和痛苦。
宣传教育
建立监测系统
提高医疗水平
加强患者发现、诊断与治疗工作
加强患者发现
01 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鼓励患者早期就诊,加强医疗机构对麻风病的筛查和诊断能力。
优化诊断流程
02 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提高早期发现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
及时治疗
03 对患者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少传染源。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05
是预防和控制麻风病的 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包括麻风病的 传播方式、早期症状、预防措施 等,以及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
视和排斥。
宣传教育的形式可以包括宣传画、 宣传片、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 以多种形式向公众传递正确的信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目录
• 麻风病简介 • 麻风病的预防 • 麻风病的治疗 • 麻风病的康复与护理 • 麻风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 案例分析
01
麻风病简介
什么是麻风病
01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 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 围神经。
02
麻风病的症状包括皮肤麻木、疼 痛、蚁行感、出汗异常等,严重 时可导致残疾。
接种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应了解疫苗的禁 忌症和注意事项,按照医 生的指导进行接种。
03
麻风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麻风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主要药物包括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等。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 案。
康复团队
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社会工作 者等专业人员组成,共同协作,确 保患者得到全面、专业的康复服务。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心理咨询
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帮 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 态,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
力。
社会融入
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与家人 和朋友建立联系,参与社交活动,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PPT 课件
欢迎各位参加本次麻风病防治知识的PPT课件,我们将为大家介绍麻风病的相 关知识,希望每个人都能对麻风病有更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麻风病
病原体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症状
主要表现为皮肤乳头状或结节状红斑,伴有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如多发性神经炎。
历史
麻风病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症,患者被社会孤立,成立一些麻风病村庄。直到20世 纪中叶,麻风病才开始得到治疗。
麻风病的危害和影响
1
身体危害
麻风病患者常常遭受身体痛苦,疼痛难忍,影响生活质量。
2
社会影响
麻风病还存在着许多社会歧视,对患者的职业和婚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
经济影响
麻风病患者会因病情而导致劳动能力下降,造成家庭和社会财务上的沉重负担。
治疗原则
• 麻风病治疗过程中应注 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避免治疗不当导致盲目 手术等不良后果。
•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 合,可以获得更好的治 疗效果。
药物治疗
• 一般选用一些抗生素辅 助治疗,以帮助患者整 体提升免疫力,促进疾
• 病同康时复还。需要注意患者的 肝功能等身体机能,保 障患者的健康。
手术治疗
接种麻风疫苗的时间和方法Fra bibliotek接种时间
麻风疫苗最好在出生后两个月左 右的时间内接种,一般给儿童两 次接种。
接种方法
接种麻风疫苗,可以选择皮下注 射也可以选择肌肉注射的方法, 让儿童更好地接受接种。
注意事项
接种前需要注意患者的健康状况, 是否有过敏等情况;接种后还需 要定期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
麻风病的治疗方法
3 宣传预防知识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与 结核病、梅毒一起被称为三大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
抵抗力差的病人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内 脏
可致残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1
一、病因
• 麻风分枝杆菌 • G+ • 抗酸染色红色 • 传代时间长12~13天 • 对外界抵抗力强,离体自然干燥时存活2~9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4
二、流行病学-3
• 3.易感人群: 人类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是否发病及发病的过程与表现主要取决于 被感染者的抵抗力 健康人群接触麻风患者后,大多建立了特 异性免疫从而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终止感 染而不发病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5
二、流行病学-4
• 4.流行情况: 由于麻风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群免疫状 态的特殊性,呈不均匀簇集性分布和地方 性流行 我国主要流行在云南、贵州、四川
• 2.周围神经症状 麻风根本上是周围神经疾患,几乎所有患 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受累,甚至只 有神经症状而无皮损
神经形态改变:粗大 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
营养障碍及循环障碍和出汗障碍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11
四、临床表现-4
• 浅感觉障碍是麻风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出 现顺序为温、痛、触觉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19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13
四、临床表现-6
• 4鼻部症状: 主要见于瘤型 鼻粘膜充血、肿胀、糜烂、溃疡甚至鼻中 隔穿孔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14
四、临床表现-7
• 5.口腔及咽喉症状: • 6.淋巴结无痛肿大 • 7.内脏症状:肝脾肿大、睾丸附睾肿大 • 8.骨关节症状:

麻风病防治知识PPT

麻风病防治知识PPT

麻风病认识误区
误解3
麻风病难以早期诊断
事实
延误诊断原因一
病人自身延误 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麻风病,或者即使 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由于交通不便或 工作忙而不去找医生,造成诊断延误
延误诊断原因二
医疗延误 少数医生不懂麻风病知识,不会诊断麻 风病,造成医疗延误
麻风病认识误区
误解4
麻风病无法预防
事实
麻风病可以预防,我们个人做一些必要的自我 防护,并且注意个人卫生,可预防传染。如果 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给予及时治疗,消除其传 染性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 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 主要途径。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次要传染方式
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 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必须指出, 机体的抵抗力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让/社/会/了/解/麻/风/病
麻风病防治知识
科学防治科麻风学病防共治享麻健康风新病生活共享健康新生活
主讲人:xxx 日期:202X年XX月XX日
目录
C0NTENTS
01 麻风病是什么 What is leprosy
02 麻风病如何传播 How is leprosy spread
03 麻风病认识误区 Leprosy misunderstanding
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 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
近年来不少人认为, 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 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 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诊断和鉴别
1.皮损伴有感觉障碍及闭汗,或有麻木区 2.周围神经症状 3.组织切片或组织涂片找到麻风杆菌 4.特征性病理改变 除第三条可确诊,其他两条或以上可确诊 应与寻常狼疮、结节性红斑、T淋巴细胞瘤、 环状肉芽肿、体癣等鉴别

七、预防和治疗
1.联合化疗(MDT) 多菌型:RFP0.6qm DDS0.1qd B663 0.1qm 共两年 少菌型:RFP0.6qm DDS0.1qd共半年 完成治疗后每年1次临床及细菌学检查,随访5 年 2.麻风反应的治疗:激素或反应停
二、流行病学-4

4.流行情况: 由于麻风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群免疫状态 的特殊性,呈不均匀簇集性分布和地方性流 行 我国主要流行在云南、贵州、四川
三、临床分型
5级分类法,又称免疫光谱分类法 结核样型TT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 中间界限类BB 界限类偏瘤型BL 瘤型LL 排菌及传染性LL>BL>BB>BT >TT 细胞免疫反应强度则呈相反排列 多菌型和少菌型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平均2~5年 由于免疫力的不同,表现差异大 症状多种多样,几乎涉及临床各科

四、临床表现-2

1.皮肤及附属器损害: 多形: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水疱、 溃疡、萎缩 毛发脱落 闭汗、皮肤干燥
特点 (1)局部浅感觉障碍 (2)出汗障碍 (3)找到麻风杆菌


四、临床表现-5

3.眼部症状: 因疾病本身、麻风反应或三叉神经及面神经 受累,形成睑裂闭合不全,“兔眼”,严重 者可失明
四、临床表现-6

4鼻部症状: 主要见于瘤型 鼻粘膜充血、肿胀、糜烂、溃疡甚至鼻中隔 穿孔
四、临床表现-7
5.口腔及咽喉症状: 6.淋巴结无痛肿大 7.内脏症状:肝脾肿大、睾丸附睾肿大 8.骨关节症状: 特异性:蜂窝状骨囊性化、骨膨胀 非特异性:广泛脱钙、骨吸收

四、临床表现-8
9.麻风反应lepra reaction: Ⅰ型:细胞免疫型,慢,轻 Ⅱ型:血管炎型,快,重

五、实验室检查
1.组织病理: TT型小血管及神经周围上皮杨细胞浸润 LL型真皮内泡沫细胞肉芽肿,大量抗酸杆菌,表皮真 皮间可见无浸润带 2.麻风杆菌检查 3.麻风菌素试验:TT强阳性,LL阴性 4.组胺试验 5.出汗试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唯一传 染源
二、流行病学-2

பைடு நூலகம்
2.传播途径:不确定 飞沫 密切接触 不同类型传染性不同,排菌的瘤型传染性最 强。 不胎传不遗传。
二、流行病学-3

3.易感人群: 人类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是否发病及发病的过程与表现主要取决于被 感染者的抵抗力 健康人群接触麻风患者后,大多建立了特异 性免疫从而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终止感染而 不发病

四、临床表现-3
2.周围神经症状 麻风根本上是周围神经疾患,几乎所有患者 都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受累,甚至只有神 经症状而无皮损 神经形态改变:粗大 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 营养障碍及循环障碍和出汗障碍

四、临床表现-4
浅感觉障碍是麻风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出现 顺序为温、痛、触觉 运动障碍是由于肌肉萎缩或瘫痪所致,常见于手、 足和面 尺神经受累 “爪形手”(小指无名指弯曲,小鱼际 群及骨间肌萎缩) 正中神经受累 “猿手”(大鱼际瘫痪萎缩,拇指内 收)
麻风病防治知识
凯里市大风洞正钰中学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与结 核病、梅毒一起被称为三大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 抵抗力差的病人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 可致残
一、病因
麻风分枝杆菌 G+ 抗酸染色红色 传代时间长12~13天 对外界抵抗力强,离体自然干燥时存活2~9天 煮沸8分钟或阳光直射2~3小时可使其丧失繁 殖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