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初诊临床路径
26个学科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26个学科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15ddfcef7c1cfad6195fa74b.png)
26个学科分册临床路径病种目录1《临床路径释义》主编工作会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1病种的学科分类按国家卫计委1010个病种目录中的出现顺序整理。
▲标注的病种都是2016年发布的对已有病种的修订版。
目录1.心血管病分册(共计25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 (4)2.呼吸病分册(共计26个,其中2016年发布9个) (5)3.消化病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27个) (6)4.血液病分册(共计42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7)5.肾脏病分册(共计31个,其中2016年发布21个) (8)6.内分泌病与代谢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9)7.风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分册(共计19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 (10)8.感染性疾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7个) (11)9.神经内科分册(共计40个,其中2016年发布20个) (12)10.普通外科分册(共计86个,其中2016年发布39个) (13)11.神经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15)12.胸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5个) (16)13.心血管外科分册(共计20个,其中2016年发布5个) (17)14.泌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7个) (18)15.骨外科分册(共计109个,其中2016年发布72个) (19)16.妇产科分册(共计63个,其中2016年发布48个) (21)17.小儿内科分册(共计48个,其中2016年发布18个) (22)18.小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3个) (23)19.眼科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24)20.耳鼻咽喉科分册(共计29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 (25)21.口腔科分册(共计47个,其中2016年发布22个) (26)22.皮肤病及性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8个) (27)23.精神病分册(共计7个,其中2016年发布2个) (28)24.肿瘤疾病分册(共计47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 (29)25.康复科分册(共计11个,其中2016年发布11个) (30)26.职业病分册(共计11个,其中2016年发布11个) (31)1.心血管病分册(共计25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10 房性心动过速2016 稳定型冠心病2010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2016 扩张型心肌病(CRTCRT-D) 201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016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010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2016 心力衰竭2010 主动脉夹层2016 ▲急性心肌梗死2010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2016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2010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2016 房室传导阻滞201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2016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2009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016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2009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009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009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2009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00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09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012 耐多药肺结核2016 间质性肺病2012 初治菌阳肺结核2016 孤立肺部结节2012 复治肺结核2016 ▲社区获得性肺炎2011 肺脓肿2016 ▲支气管哮喘20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011 结核性胸膜炎2016 肺动脉高压20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16 ▲肺血栓栓塞症2011 慢性支气管炎2011 特发性肺纤维化县医院适用2011 胸膜间皮瘤2016 社区获得性肺炎201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009 肺血栓栓塞2009 社区获得性肺炎200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09 支气管扩张症2009 支气管哮喘2009 自发性气胸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013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临床路径2016 食管狭窄2013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临床路径2016 食道异物取出日间手术2011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2016 缺血性肠病2011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2016 急性胰腺炎(水肿型,胆源性)2011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2016 功能性肠病2011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2016 感染性腹泻20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20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011 上消化道出血2016 急性胃炎2011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016 溃疡性结肠炎2011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2016 慢性胃炎2011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2016 克罗恩病2009 肝硬化腹水2016 下消化道出血2009 轻症急性胰腺炎2016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2009 胆总管结石2016 ESD/EMR术2009 胃十二指肠溃疡2016 肠息肉切除术后2009 大肠息肉2016 胃石2009 反流食管炎2016 ▲胃食管反流病2016 ▲消化性溃疡县医院适用2016 药物性肝损伤2012 上消化道出血2016 失代偿肝硬化2012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012 胃溃疡合并出血县医院适用2012 胃十二指肠溃疡2016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2012 轻症急性胰腺炎2016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2012 反流食管炎2016 下消化道出血2012 肝硬化腹水2016 药物性肝病2016 大肠息肉2016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011 骨髓增多异常综合征2016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2011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201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201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外周T细胞淋巴瘤201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16 缺铁性贫血2011 血友病A20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201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6 滤泡性淋巴瘤(初诊)200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6 巨幼细胞性贫血200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16 霍奇金淋巴瘤2016 多发性骨髓瘤201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2016 急性髓系白血病2016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完全缓解2016 骨髓增殖性肿瘤2016 伯基特淋巴瘤临床路径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01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2016 地中海贫血2016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01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县医院适用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2016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016 地中海贫血201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6 营养性贫血2016 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16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1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肾动脉狭窄2011 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2016 尿路感染2011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011 急性肾盂肾炎2016 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2016 慢性肾炎综合征2011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2016 腹膜透析管置入术2011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2016 ▲急性肾盂肾炎2011 慢性肾脏病贫血2016 慢性肾衰竭(CKD 5期)2009 终末期肾脏病2016 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维生素D使用2009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2016 慢性肾衰竭拟行血液净化治疗2009 急性肾损伤2016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2009 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2016 静脉使用环磷酰胺2016 ▲慢性肾脏病贫血2016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2016 ▲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201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016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2016 急慢性肾炎综合征行肾穿刺活检2016 新月体肾炎县医院适用2016 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通路2016 急性肾盂肾炎2016 慢性肾衰竭常规首次血液透析治疗6.内分泌病与代谢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11 垂体催乳素瘤2016 ▲2型糖尿病(伴高危因素)20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016 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201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1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011 尿崩症2016 亚急性甲状腺炎2011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2016 糖尿病足病20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16 低血糖症2009 1型糖尿病2016 肥胖症2009 2型糖尿病2016 ▲Graves病(格雷夫斯病) 2009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2009 库欣综合征县医院适用2009 Graves病2016 1型糖尿病2016 2型糖尿病2016 结节性甲状腺肿7.风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分册(共计19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新增版次病种名称20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无内脏及器官受累)2016 强直性脊柱炎2016 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肺间质纤维化2016 类风湿性关节炎2016 抗磷脂综合症2016 干燥综合征伴肺间质纤维化2016 干燥综合征2016 成人Still病2016 白塞病(贝赫切特病)2016 自身免疫性肝炎2016 骨关节炎2016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2016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2016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2016 ▲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2016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2016 大动脉炎2016 严重类风湿201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8.感染性疾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7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耐多药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016 ▲初治菌阳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2016 ▲复治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2016 初治菌阴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马尼菲青霉菌病2016 儿童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2016 流行性腮腺炎2012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016 流行性感冒2016 急性乙型肝炎2016 甲型肝炎2016 急性丙型肝炎2016 慢性丙型肝炎2016 化脓性脑膜炎2016 败血症2016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2016 慢性乙型肝炎2016 手足口病县医院适用2016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9.神经内科分册(共计40个,其中2016年发布20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蛛网膜下腔出血2010 病毒性脑炎2016 ▲重症肌无力2010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2016 ▲颈动脉狭窄2010 肌萎缩侧索硬化2016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20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2016 ▲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2010 颈动脉狭窄2016 ▲病毒性脑炎20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10 视神经脊髓炎2016 多发性肌炎2010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2016 ▲多发性硬化200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16 多系统萎缩2009 脑出血2016 横贯性脊髓炎2009 吉兰-巴雷综合征2016 ▲吉兰巴雷综合征2009 多发性硬化2016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2009 癫痫2016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2009 重症肌无力2016 ▲脑出血2016 ▲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县医院适用2016 亚急性联合变性20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16 脑梗死2012 脑出血2016 阿尔茨海默病2012 脑梗死2016 重症帕金森病2012 病毒性脑炎2012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2011 高血压脑出血10.普通外科分册(共计86个,其中2016年发布39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肢体血管瘤2011 乳腺良性肿瘤20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11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016 下肢浅表脉管静脉炎和血栓静脉炎2011 甲状腺良性肿瘤2016 下肢淋巴性水肿2011 甲状腺癌2016 下肢静脉机能不全2011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0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11 慢性胆囊炎2016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2011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2016 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2011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016 肝动脉栓塞术2011 原发性肝细胞癌2016 乳房肿物微创旋切术2011 肝门胆管癌2016 乳房肿物开放性手术2011 细菌性肝脓肿2016 肛瘘2011 胃癌2016 ▲腹股沟疝2011 脾破裂2016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011 胰腺癌2016 原发性肝癌临床路径(肝癌切除术)2011 胰腺假性囊肿2016 ▲乳腺癌2011 肠梗阻2016 小耳畸形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1期2011 小肠间质瘤2016 小耳畸形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2期2011 克罗恩病2016 小耳畸形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3期2011 肠外瘘2016 小耳畸形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1期2011 肛裂2016 小耳畸形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2期2011 肛周脓肿2016 小耳畸形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3期2009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16 多指(趾)畸形2009 结节性甲状腺肿2016 瘢痕切除术2009 乳腺癌2016 瘢痕挛缩2009 胃十二指肠溃疡2016 四肢瘢痕挛缩畸形2009 急性乳腺炎2016 体表色素痣切除缝合手术2009 直肠息肉2016 腕掌侧瘢痕切除植皮手术2009 门静脉高压症2016 肘部线性瘢痕挛缩松解改形手术2009 腹股沟疝2016 轻度热力烧伤2009 下肢静脉曲张2016 面部浅二度烧伤2009 血栓性外痔2016 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2009 甲状腺癌2016 驼峰鼻2009 结肠癌2016 男性乳房肥大症2009 胃癌2016 先天性肌性斜颈2016 腹部脂肪堆积2016 颏后缩畸形2016 颧骨突出续上表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体表巨大良性肿物县医院适用2012 甲状腺良性肿瘤2012 急性乳腺炎2012 慢性胆囊炎2012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012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012 肛裂2012 血栓性外痔2012 门静脉高压症2012 脾破裂2011 腹股沟疝2011 急性阑尾炎2011 下肢静脉曲张2011 胆总管结石11.神经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前交通动脉瘤开颅夹闭术2010 颅骨凹陷性骨折2016 脑转移瘤2010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2016 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2010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2016 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始端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2010 颅骨良性肿瘤2016 颈部动脉狭窄2010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016 头皮肿瘤2010 内动脉动脉瘤2016 ▲椎管内肿瘤2010 高血压脑出血2016 脊髓脊膜膨出2010 大脑半球胶质瘤2016 ▲慢性硬膜下血肿置管引流2010 大脑凸面脑膜瘤2016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2010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2010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县医院适用2009 颅前窝底脑膜瘤2016 慢性硬膜下血肿2009 颅后窝脑膜瘤2016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2009 垂体腺瘤2009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2009 三叉神经痛200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县医院适用2012 脑挫裂伤2012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2012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201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2012 颅骨良性肿瘤2012 颅前窝底脑膜瘤12.胸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5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贲门癌(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治疗2010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2016 创伤性膈疝(无穿孔或绞榨)2010 漏斗胸2016 肺隔离症外科治疗2010 非侵袭性胸腺瘤2016 胸壁良性肿瘤外科治疗2010 肺良性肿瘤2016 手汗症外科治疗2010 纵膈良性肿瘤2016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2010 食管裂孔疝2016 肺大疱外科治疗2010 支气管扩张症2010 气管恶性肿瘤县医院适用2010 食管平滑肌瘤2016 食管癌外科治疗2010 纵膈恶性畸胎瘤2016 胸壁良性肿瘤2009 自发性气胸2016 支气管肺癌2009 食管癌2016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2009 贲门失弛缓症2016 纵隔良性肿瘤外科治疗2009 支气管肺癌2016 贲门癌外科治疗2016 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县医院适用2016 创伤性膈疝(无穿孔或绞榨)2012 非侵袭性胸腺瘤2012 食管平滑肌瘤2012 食管裂孔疝2012 肺良性肿瘤2012 自发性气胸2012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2011 动脉导管未闭2016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2011 房间隔缺损2016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011 肺动脉瓣狭窄2016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2011 二尖瓣病变2016 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2011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2011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2011 升主动脉瘤2011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010 主动脉瓣病变2010 升主动脉瘤2009 房间隔缺损2009 室间隔缺损2009 动脉导管未闭200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09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无精子症手术2010 肾癌2016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2010 肾盂癌2016 阴茎部尿道下裂2010 输尿管癌2016 输尿管内支架2010 前列腺癌2016 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2010 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016 肾盂积水伴输尿管狭窄/特指肾盂积水2010 睾丸鞘膜积液2016 尿失禁(经阴道闭孔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 手术2010 精索鞘膜积液2016 膀胱肿瘤日间手术2010 精索静脉曲张2016 膀胱癌2009 肾癌2016 膀胱造瘘日间手术2009 膀胱肿瘤2016 膀胱结石2009 良性前列腺增生2016 尿潴留日间手术2009 肾结石2016 输精管结扎术2009 输尿管结石2016 ▲精索静脉曲张2016 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县医院适用2016 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012 睾丸鞘膜积液2016 附睾肿物日间手术2012 精索静脉曲张2016 附睾结节日间手术2011 良性前列腺增生2016 ▲睾丸鞘膜积液(成人)2011 肾结石2016 包皮过长手术2016 包茎或包皮过长日间手术2016 包茎2016 取除输尿管支架2016 睾丸肿瘤2016 肾结核2016 肾盂肿瘤2016 肾肿瘤2016 前列腺穿刺活检20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016 腺性膀胱炎日间手术2016 ▲精索鞘膜积液2016 ▲输尿管结石县医院适用2016 精索静脉曲张2016 良性前列腺增生2016 肾结石2016 输尿管癌2016 睾丸鞘膜积液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闭合伸肌腱损伤(1区)2012 肱骨干骨折2016 闭合性跟骨骨折2011 肱骨髁骨折2016 闭合性跟腱断裂2011 尺骨鹰嘴骨折2016 臂丛神经鞘瘤2011 尺桡骨干骨折2016 成人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2011 股骨髁骨折2016 尺骨骨折2011 髌骨骨折2016 尺骨撞击综合征2011 胫腓骨干骨折2016 单侧掌腱膜挛缩症2011 股骨下端骨肉瘤2016 单发掌骨骨折201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16 单发跖骨骨折2011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016 单指狭窄性腱鞘炎2011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2016 第一腕掌关节炎2011 胸椎管狭窄症2016 多发掌骨骨折2011 股骨头坏死2016 多发跖骨骨折2011 髋关节发育不良2016 恶性肿瘤骨转移2011 髋关节骨关节炎2016 腓总神经卡压2011 膝内翻2016 腓总神经损伤2011 膝关节骨关节炎2016 跟骨骨折2011 股骨干骨折2016 股骨粗隆间骨折2009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6 骨关节炎2009 颈椎病2016 骨肉瘤化疗2009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2016 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2009 股骨颈骨折2016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2009 胫骨平台骨折2016 踝关节软骨损伤2009 踝关节骨折2016 踝关节置换县医院适用2016 寰枢关节脱位20122016 脊柱结核2012 颈椎病2016 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2012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016 肩袖损伤2012 锁骨骨折2016 腱鞘囊肿2012 肱骨干骨折2016 腱鞘炎2012 肱骨髁骨折2016 颈椎管狭窄症2012 尺骨鹰嘴骨折2016 颈椎间盘突出症2012 股骨髁骨折2016 髋关节滑膜炎2012 胫骨平台骨折2016 髋关节镜手术2012 髌骨骨折2016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2011 踝关节骨折2016 内生性软骨瘤2011 股骨干骨折2016 全髋关节置换20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续上表新增版次病种名称2016 桡骨骨折2016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016 桡骨远端骨折2016 桡神经损伤2016 伸肌腱自发断裂2016 锁骨骨折2016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2016 腕尺管综合征2016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016 膝关节髌骨脱位2016 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镜下病灶清理20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2016 膝关节交叉韧带内固定异物反应2016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2016 膝关节置换2016 膝滑膜炎2016 新鲜稳定型舟骨骨折2016 胸腰椎骨折手术2016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2016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016 血管瘤2016 腰椎滑脱症2016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不稳症2016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6 肢体骨肉瘤2016 肢体骨肉瘤保肢术2016 舟骨骨折2016 肘关节镜2016 肘管综合症2016 椎管内良性肿瘤2016 Morton趾2016 多部位骨折2016 进行性结构性脊柱侧凸2016 急性骨髓炎16.妇产科分册(共计63个,其中2016年发布48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子痫前期2010 过期妊娠2016 急诊剖宫产2010 完全性前置胎盘2016 胎儿生长受限2010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2016 妊娠剧吐2010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2016 引产阴道分娩2010 产褥感染2016 糖尿病合并妊娠2010 阴道产钳助产2016 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2010 医疗性引产2016 中期妊娠引产2009 子宫平滑肌瘤2016 阴道胎头吸引术助产2009 计划性剖宫产2016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2009 子宫腺肌病2016 异位妊娠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2009 卵巢良性肿瘤2016 无痛人流术日间手术2009 宫颈癌2016 无痛刮宫术日间手术2009 输卵管妊娠2016 无痛宫腔镜检查日间手术2009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2016 宫颈癌姑息化疗2009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2016 宫颈癌放射治疗2016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016 子宫脱垂2016 稽留流产县医院适用2016 葡萄胎版次病种名称2016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手术2016 产褥感染2016 ▲宫颈癌手术治疗2016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2016 卵巢因素不孕宫腹腔镜手术治疗2016 过期妊娠2016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2016 计划性剖宫产2016 初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治疗2016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2016 宫腔因素不孕宫腹腔镜手术治疗2016 完全性前置胎盘2016 输卵管因素不孕手术治疗2016 足月胎膜早破引产阴道顺产2016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2016 阴道产钳助产2016 ▲卵巢良性肿瘤2016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产后出血2016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2016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2016 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2016 中期妊娠引产2016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2016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2016 子宫平滑肌瘤2016 子宫腺肌病2016 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2016 宫颈癌手术治疗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性早熟2010 矮小症2016 新生儿窒息2010 病毒性心肌炎2016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010 川崎病20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16 新生儿低血糖症2010 癫痫2016 ▲儿童过敏性紫癜2010 1型糖尿病2016 ▲毛细支气管炎2010 急性肾小球肾炎2016 儿童支气管哮喘20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6 ▲儿童肾病综合征201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016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6 儿童病毒性脑炎2010 过敏性紫癜2016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010 毛细支气管炎2016 婴儿腹泻2010 热性惊厥2016 急性支气管炎2010 胃食管反流病2016 苯丙酮尿症2010 消化性溃疡20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16 新生儿败血症2010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2016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201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10 支气管肺炎201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0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09 轮状病毒肠炎2009 支原体肺炎2009 麻疹合并肺炎2009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县医院适用2013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013 毛细支气管炎2013 轮状病毒肠炎2013 支原体肺炎2013 手足口病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2010 法洛四联症2016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2010 儿童房间隔缺损2016 婴儿型先天性膈疝或膈膨升2010 儿童室间隔缺损2016 先天性漏斗胸2010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2016 先天性脐膨出2010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2016 小儿隐匿性阴茎2010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016 小儿鞘膜积液2010 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2016 小儿腹股沟斜疝2010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016 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2010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016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2010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2016 ▲儿童房间膈缺损201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016 ▲儿童室间膈缺损2010 梅克尔憩室2016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2010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2016 先天性脑积水2010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2016 肠闭锁2010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2016 胆道闭锁2010 先天性肌性斜颈2016 食管闭锁2010 隐睾(睾丸可触及)2016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009 先天性巨结肠2016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2009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2016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2009 尿道下裂2016 神经源性膀胱2009 急性肠套叠2016 后尿道瓣膜20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2016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2016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2016 ▲法洛四联症县医院适用2016 腹股沟斜疝2016 扳机指2016 包茎或包皮过长2016 化脓性阑尾炎2016 皮脂囊肿2016 脐茸2016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19.眼科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11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016 ▲翼状胬肉手术2011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2016 眼眶肿瘤2011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2016 眼睑肿物切除术2011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016 小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手术2011 角膜裂伤2016 先天性白内障2011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2016 下睑眼袋矫正术2011 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2016 细菌性角膜炎2011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2016 特发性黄斑裂孔2009 老年性白内障201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009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16 视神经挫伤2009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016 上斜视2009 共同性斜视2016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009 上睑下垂2016 麻痹性斜视2016 老年性黄斑变性县医院适用2016 角膜穿通伤术后拆线2012 角膜裂伤2016 黄斑水肿2012 上睑下垂2016 单纯硅油填充取出2012 共同性斜视2016 ▲共同性内斜视2012 翼状胬肉2016 倒睫手术2016 黄斑前膜2016 垂直分离性偏斜2016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2016 并发性白内障2016 爆裂性眼眶骨折2016 外斜V征2016 无晶状体眼2016 ▲共同性外斜视2016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016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16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016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016 眼眶爆裂性骨折县医院适用2016 老年性白内障。
血液内科临床路径
![血液内科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15d68d44afe04a1b071de4f.png)
血内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58.000
—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14天
未提
2017年版P604
6
血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59.101
—
1、2同上。
14天
未提
2011年版P608
7
血内
地中海贫血
D56.900
—
1、2同上。3、分型。4、病史采集现病史应包括患者症状(贫血、感染等相关症状),初始时间、严重程度以及相关治疗情况。既往史个人史应详细询问有无家族史(非常重要),询问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史。体检应包括:贫血、出血相关体征,有无面容、躯体畸形,有无感染病灶等。
—
1、2同上1、3。
5-9天
必要时
2016年版P784
39
血内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D70.X01
—
1、粒细胞缺乏症同时伴发热、感染患者应立即住院并参照相关指南给子经验性抗感染治疗。2、粒细胞缺乏症同时合并两系/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不进入本路径。3、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追问既往病史、家族史、毒物、药物接触史。(1)有已确诊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并接受放、化疗后出现本症不进入本路径;(2)有已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并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本症不进入本路径;(3)有已明确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接受放、化疗后出现本症不进入本路径。
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感染治疗,发热不缓解者,可考虑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菌素治疗
2017年版P720
26
血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92.100-
C92.103
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思路
![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8e12178e2bd960590c67767.png)
内容
• 淋巴瘤的检查方法 • 淋巴瘤规范诊断的意义
• 淋巴瘤病理诊断的重要意义 • 淋巴瘤的分期及意义 • IPI评分 • 早期诊断 部分淋巴瘤能治愈
必要的检查不可少
• 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开始前,需要进 行彻底的检查,才能准确划分疾病类型和阶段, 采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治疗过程中的定 期检查也可以作为判断治疗是否有效的一个依据 。因此,一些必要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
淋巴瘤的检查方法
• 淋巴瘤的确诊,特别是对于初诊患者,最主要是依靠对病 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当然也要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和 核医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及血液、骨髓检查结果作综 合分析和判断
– 组织病理学检查: HE染色切片、辅助检查(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原位 杂交、流式细胞分析等)
– 其它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病灶、血液、骨髓)、 血液生化检查、体格检查、影像学(CT)和核医学 (PET-CT)检查等
混合细胞型
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 较差,平均存活2.5年,易转 酸粒细胞及中等量RS细胞混同存在 为其他组织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减少型
淋巴细胞少见,RS细胞大量增生或呈 纤维硬结样
最差,1年左右
内容
• 淋巴瘤的检查方法 • 淋巴瘤规范诊断的意义 • 淋巴瘤病理诊断的重要意义
• 淋巴瘤的分期及意义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期大致比照霍奇金病的分期 ,但由于它的发病部位常呈 “跳跃式”,分期与 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不如霍奇金淋巴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类型很多,结合其临床表现, 分为低度恶性,中度恶性或高度恶性疾病以供治 疗参考。
分期诊断的价值
• 选择治疗方案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 临床分期,针对不同的病情来做最适当的治疗和 估计预后
最新: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
![最新: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47487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d.png)
最新: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Iymphoma , FL )是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亚型,我们根据国际上相关指南及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中国FL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一、定义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在西方国家占NHL 患者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略低于西方国家,占NHL患者的8.1% ~ 23.5%。
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较国外低, 地域分布上多见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
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在镜下FL有时可合并弥漫性成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FL分为:①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 );②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③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二、诊断、分期及预后工.诊断:FL的诊断主要基于包括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参考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所以在治疗前应进行完整的淋巴结切除活检,如果无法进行切除活检,应进行粗针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淋巴瘤分类方法,FL进一步可以分为1〜 3级。
1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 ~ 5个;2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6 ~ 15个;3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15个,其中,仍保留少数中心细胞为3A级,成片中心母细胞浸润,不见中心细胞者为3B级。
在西方国家1级FL占所有NHL患者的比例为20% ~ 25% , 2级FL所占比例为5% ~ 10% , 3级FL所占比例为5%左右。
1、2级和大部分3A级FL患者临床表现为惰性,而3B级FL患者则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
滤泡淋巴瘤的诊治及研究进展ppt课件
![滤泡淋巴瘤的诊治及研究进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079c37e2bd960591c67703.png)
免疫组化
表达B细胞抗原CD19、 CD20、CD22和CD79a
不表达CD5、CD23、 CD11c或CD43
(B) Neoplastic follicles positive for CD10, (C) BCL2, and (D) BCL6.
FL的病理分级(WHO)
3B级侵袭性高,按 DLBCL处理 也有认为3A级和3B 级性质一样
Sinha R, et al. ASH 2011; Abstract 775 (oral).
放疗
1982-2007年德国University of Würzburg共107例FL放疗总生存。
stage I-III low grade FL
影响放疗预后因素
低肿瘤负荷患者:下一步治疗?
1) 美罗华方案改良: - 延长/维持治疗: . RESORT、 RWW 、 SAKK研究即将公布结果… - 提高美罗华剂量? 2) 放射免疫治疗: - 托西莫单抗、托西莫单抗、替伊莫单抗 3) 短疗程免疫化疗: - R-CVP, R-benda(R-苯达莫司汀): BRIEF研究 4) 美罗华联合其他单抗或免疫调节剂? - 干扰素、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2( IL-2) (Davis 2000 ; Sacchi 2001 ; Kimby 2002 ;Cartron 2007) - 抗CD22、CD40、CD80等单抗 - 新的抗CD20单抗(GA101) - 增强ADCC效应的药物?
细胞遗传学特点
发病机制: 85%有t(14;18)(q32;q21), 导致Bcl-2过表达 慢性抗原刺激 其他基因异常 肿瘤微环境改变
Treg
发病机制新进展
Treg使肿瘤 免疫逃逸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治指南 ppt课件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治指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293f8c312b3169a551a4d7.png)
风险组 低危 中危 高危
风险因素 0
1 –2 3
患者 (%) 20 53 27
5年DFS(%) 80 51 19
5年OS(%) 98 88 77
ppt课件
15 Federico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9;27:4555-62
目录
FL的流行病学及特征 F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FL的治疗推荐
ppt课件
5
滤泡性淋巴瘤是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 淋巴瘤:3%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非特
指性:48%
套细胞淋巴瘤 5%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小细 未分类的:6% 胞淋巴瘤:6% 毛细胞白血病: 0%
脾边缘区淋巴瘤: 1%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1% 伯基特淋巴瘤: 2%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3%
滤泡1级、2级FL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3级FL为侵袭性
ppt课件
8
Harris NL et al.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Lyon, 2008
目录
FL的流行病学及特征 F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FL的治疗推荐
ppt课件
9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形态学特点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31个实施性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31个实施性临床路径病种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b132792efc4ffe473368ab8e.png)
来安县人民医院
2016年临床路径病种目录(共31个病种)一、消化内科
1.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
2.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3.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二、呼吸内科
1.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三、神经内科
1.脑梗死临床路径
2.脑出血临床路径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四、肿瘤科
1.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2.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临床路径
4.食管鳞癌姑息性化疗临床路径
五、普外科
1.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2.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3.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六、肝胆外科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
七、乳腺外科
1.乳腺癌临床路径
2.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八、骨科
1.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
2.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3.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4.锁骨骨折临床路径
九、神经外科
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十、眼科
1.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2.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十一、口腔科
1、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
十二、妇科
1.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十三、产科
1.过期妊娠临床路径
十四、儿科
2. 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淋巴溃疡临床路径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淋巴溃疡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1b6646827d3240c8447efd4.png)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淋巴溃疡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淋巴溃疡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颈侧部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初期为孤立结节,较光滑,可活动,以后结节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
肿块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破溃后可形成窦道,随皮肤下部潜行,经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干酪样物,创面肉芽不健康。
(4)肿胀经过夜间卧床休息后不能消退,并伴有瘤状突出物。
肿胀的皮肤上有凹凸不平的硬结或瘤状结节,部分病人偶然有急性细菌感染,常有皮肤破损和臭味。
(5)肿胀经过夜间卧床休息后不能消退,并伴有皮肤深皱褶。
偶然或经常发生急性细菌感染,大多数病人在脚趾或皮肤深皱褶间有皮肤破损和臭味。
肿胀可扩展到膝以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体位引流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二.加压包扎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指高事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
三.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
四.预防感染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淋巴溃疡。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手术指征。
一、肢体功能损害:由于肢体粗重易疲劳和关节活动限制。
二、过度肿胀伴疼痛。
三、反复发作的蜂窝织炎和淋巴管炎经内科治疗无效。
四、淋巴管肉瘤:长期淋巴水肿恶性的致死性原因。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ae1f394ba0d4a7302763a74.png)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要点(一) 病理分级诊断滤泡性淋巴右(FL)的治疗与其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其中至少包括一张代表肿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 泡性淋巴瘤的WHO 分级诊断标准如表所示。
1级:0-5中心母细胞/hpf2级:6-15中心母细胞/hpf3级: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3a :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但仍存在中心细胞3b :中心母细胞成片浸润,无中心细胞(二) 免疫表型检查免疫表型检查是目前淋巴瘤分型诊断的必备项目, Fl 的典型免疫表型为: CD20 ( + )、CD10 ( + / —) CD23 (+ / —) , CD43 (—) , CD5 ( —) , cydinD (—) , bcl-2 ( + )(〜90 %)。
当怀疑 FL 时,需检查下列项目以确诊。
1.石蜡包埋切片:检查 CD20 (L26/Pan B ) 、CD3, CD5, cyclin Dl, CD10 和bcl-2等表型即可确立诊断CD43-和k /入为备选项目.2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检查k/入、CD19, CD20, CD5, CD23, CD43 和CD10等标志即 可确立诊断。
3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在冰冻切片上检查K/入,CD5, CD23, CD10, CD43和bd-2等表型有助诊断。
(三)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t(14; 18) (q32; q21 )和BCL-2重排均见于80%FL 病人,在某些情况下有助FL 诊断。
(四) 临床分期检查同其他惰性淋巴瘤的常规检查。
由于治疗方法在不同病期FL 病人之间显著不同,因此要特别重 视骨髓活检、骨髓涂片和腹部、盆腔CT 等检查。
二、治疗FL (3级)的治疗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FL (1、2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 围.(一) 无腹部巨大肿块的 1/11期(Ann Arbor) FL 的治疗 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RT,30-40Gy)为主。
09.恶性淋巴瘤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09.恶性淋巴瘤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54e8f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5.png)
恶性淋巴瘤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惰性淋巴瘤(如慢淋/小B细胞淋巴瘤、II级以下滤泡性淋巴瘤等)或化疗后的侵袭性淋巴瘤的住院患者。
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慢淋/小B细胞淋巴瘤、II级以下滤泡性淋巴瘤等,ICD-10编码:C82)或化疗后的侵袭性淋巴瘤(ICD-10编码:C8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四版)、《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1-2]。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恶性淋巴瘤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恶性淋巴瘤临床常见证候:寒痰凝滞证热毒痰结证痰瘀互结证正虚痰凝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恶性淋巴瘤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性淋巴瘤诊断。
2.惰性淋巴瘤(慢淋/小B细胞淋巴瘤、II级以下滤泡性淋巴瘤等)或化疗后的侵袭性淋巴瘤的住院患者。
3.患者如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特别注意瘰疬、发热、汗出、乏力等症状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检查项目组织病理学检查、血常规、生化、肝炎分型、病原学检查、自身抗体、HIV+RPR、凝血功能、浅表淋巴结B超、腹部B超、心电图、胸腹部CT、骨髓细胞形态学+活检。
2.选择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心脏B超、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PET-CT。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1)寒痰凝滞证:散寒解毒,化痰散结。
(2热毒痰结证: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3痰瘀互结证:逐瘀化痰散结。
(4正虚痰凝证:扶正托毒,软坚散结。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dd6c93e31126edb6f1a10ef.png)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滤泡性淋巴瘤(FL)在CD20+B细胞淋巴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淋巴瘤(DLBCL)为第二大亚型,我们根据最新的NCCN指南及一些相关的循证医学数据,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下列指南。
一、定义
FL是惰性淋巴瘤的一种类型。
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西方国家占NHL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较西方国家偏低,占NHL的8.1%~23.5%,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发病年龄较国外相对偏低。
10.3760/cma. j. issn. 0253-2727.2011.10.022
万方数据
・718.万方数据
・719・万方数据
2011-08-30万方数据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血液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年,卷(期):2011,32(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xyx201110022.aspx。
淋巴瘤诊疗规范(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7cefe5a32d7375a5178035.png)
淋巴瘤诊疗规范(版)欧阳学文一、概述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
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
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
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血液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临床路径1
![血液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临床路径1](https://img.taocdn.com/s3/m/77079dc2f90f76c660371a06.png)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3级、外周T细胞淋巴瘤),行化学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淋巴瘤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症状: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2、临床体征: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等提示。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一)标准住院日路径一:6天内路径二 10天内(二)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3级、外周T细胞淋巴瘤)。
2、临床路径一为一线化疗路径。
3、临床路径二为复发、难治患者的二线化疗路径。
四、化疗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四项2、血型鉴定(初次)3、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4、大便常规+OB5、住院生化常规6、血脂分析(≥35岁)7、免疫常规8、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9、血β2-MG10、尿β2-MG11、心电图12、心脏彩超(必要时)13、胸腹部CT或PET-CT(必要时)五、治疗开始于完善检查后第1天六、化疗方案路径一 A :CHOP±美罗华a)CTX 750 mg/m2 iv d1b)ADM/THP 50 mg/m 2 iv d1c)VCR 1.4 mg/m2 iv d1d)强的松 60mg/m2/d po d1-5;q2-3W共6-8程,每2程评价。
注:美罗华于化疗前一天应用,剂量为375mg/m2B:EPOCHe)ADM/THP 10 mg/m 2/d Civ96hf)VCR 0.4 mg/m2/d Civ96hg)VP-16 50mg/ m 2/d Civ96hh)CTX 750 mg/m2 iv d5i)强的松 60mg/m2/d po d1-5;j)第6天开始预防性应用G-CSF(化疗结束24h后开始使用); q3W共6-8程,每2程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泡性淋巴瘤(初诊)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滤泡性淋巴瘤(初诊)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FL) (ICD-10:C82)并具备治疗指征需要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年版),《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指南(2016》。
主要诊断依据有:
1.临床表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表浅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原发于深部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淋巴器官或组织。
肿大的淋巴结
有时可自行缩小,极少数可消失。
淋巴结肿大有时被患者忽视,经多年后才发现。
就诊时淋巴结多为轻度到中等度大。
有时患者由于深部淋巴结的缓慢肿大造成相应压迫症状而发病。
2.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可升高。
侵犯骨髓可造成贫血、血小板减少;涂片或可见到淋巴瘤细胞。
3.病理组织学检查:系确诊本病必需的依据。
淋巴结活检是获取病理标本的主要手段,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FL 中价值不大,一般也不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
普通病理学检查,其特征为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呈结节样或滤泡样生长,部分可以弥漫性生长。
淋巴滤泡紧密相连,一般缺乏边缘区和套区,滤泡内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无星空样外观。
小和中等大小细胞核不规则,有切迹,胞质少而淡染,大细胞核可呈泡状。
根据2008年WHO标准,按照每个高倍视野中中心母细胞的数量将FL分为3级。
在不同的滤泡内观察10个不同的高倍视野,平均每高倍视野中心母细胞数0-5个为1级,6-15个为2级,>15个为3级。
同时根据有无中心细胞将
Ⅲ级分为3a(有中心细胞)和3b(无中心细胞)。
病理学分级对预后有意义,3b级一般按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治疗。
免疫组织学病理检查对于确诊FL至关重要。
采用的单抗应包括CD3、CD5、CD10、CD20、CD21、CD23、bcl-2、bcl-6、Ki-67等。
4.影像学检查:颈、胸、腹、盆腔CT。
按照CT以及体检所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分布区域进行分期及评价疗效。
分期标准(Anne Arbor分期)见表1。
表1. Ann Arbor分期
I期单一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器官区(I);单一结外器官或部位(IE)
II期膈上或膈下同侧受累淋巴结区≥2个;或病变局限侵犯结外器官或部位,并膈肌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IIE)
III期膈上下两侧均有淋巴结受累(III);伴结外器官或组织局部侵犯(IIIE),或脾脏受累(IIIS),或两者皆受累(IIISE)
IV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或组织广泛受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说明:有B症状者需在分期中注明,如II期患者,应记作IIB;肿块直径超过10 cm或纵膈肿块超过胸腔最大内径的1/3者,标注X;受累脏器也需注明,如脾脏、肝脏、骨骼、皮肤、胸膜、肺等分别标记为S、H、O、D、P和L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判断治疗指征:FLI-II期患者可不需治疗或局部放疗。
III-IV期患者根据是否具有治疗指征选择是否化疗,无治疗指征者无需治疗,每2–3个月随访1次。
治疗指征有(至少满足以下一个条件):
(1)有临床相关症状
(2)有终末器官功能受损表现
(3)淋巴瘤继发血细胞减少症
(4)巨块型病变
(5)疾病呈持续进展
(6)患者有意愿
(7)符合临床试验标准者(进入临床试验)
2.若存在治疗指征可选择以下治疗:
(1)治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氟达拉滨、苯达莫司汀、长春新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阿霉素、利妥昔单抗等药物。
(2)常用一线化疗方案有:
COP±R:环磷酰胺(CTX)750mg/m2,d1;长春新碱(VCR):1.4mg/m2,d1,最大剂量2mg;泼尼松(Pred): 60mg/m2, d1-5;每3周一疗程,有条件的可联合利妥昔单抗375-500mg/m2。
CHOP±R方案:在COP基础上,加用阿霉素50mg/m2,d1;化疗药物剂量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调整。
有条件的可联合利妥昔单抗375-500mg/m2,每3周一疗程
FC±R方案:F25mg/(m2·d),d1–3;CTX250mg/(m2·d),d1–3;每28天1疗程,有条件的联合利妥昔单抗375-500mg/m2,每3-4周一次。
B±R方案:利妥昔单抗375-500mg/m2,d1;苯达莫司汀90mg/(m2·d),d2–3;每28天1疗程。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滤泡性淋巴瘤疾病编码(ICD-10:C82),并具备治疗指征需要治疗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及分类、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淋巴结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病毒血清学、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
(4)骨髓形态及病理(包括免疫组化);
(5)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心超、全身CT、腹部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输血前检查、血型、IgH或TCR 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测、Coombs试验(有溶血者必查)、
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凝血功能、CT、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IgH/bcl-2异位)、基因突变筛查等。
(七)治疗开始于患者诊断明确预后。
(八)选择用药。
1.并发症治疗:反复感染者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化学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九)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中或治疗后有感染、贫血、出血及其他合并症者,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进展或合并严重并发症需要进行其他诊断和治疗者退出路径。
二、滤泡性淋巴瘤(初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ICD-10:C82),且为初诊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