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2.近代中国某一条约“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签订该条约的战争()A.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B.导致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C.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D.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条约之中。

这反映了清政府()A.积极利用条约维护自身利益B.对“天朝上国”地位的维护C.未能真正认识条约的危害性D.试图将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4.20世纪初,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租界”的滥觞可能是出现于下列哪个文件()A.《南京条约》及其附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5.进入近代的中华民族,列强侵略和国家主权沦丧贯穿始终,而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成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侵略方式的变化: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②侵略范围由沿海深入到内地③由以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侵略为主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④6.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高一历史复习单元测试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1)

高一历史复习单元测试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1)

专题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都是()A、为扭转贸易的逆差B、为打开中国市场C、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D、为掠夺中国财富2、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A、破坏了小农经济,农民大量破产B、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C、毁坏了中华文明遗产D、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3、推动列强不断侵华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B、资产阶级侵略本性C、摆脱自身经济危机的需要D、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逐4、列强侵华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B、社会性质变化C、开始学习西方文化D、农民战争不断爆发5、下列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A、勒索战争赔款,增辟商埠B、控制中国海关C、倾销商品D、展开投资竞争,掀起瓜分狂潮6、列强在近代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的标志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C、“二十一条”的出台D、《辛亥条约》的签订7、19世纪未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含义是()A、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C、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8、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D、列强在华利益趋于一致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充分体现了()A、人民群众是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力量B、农民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C、自发斗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方式D、人民群众是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力量10、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这两场斗争都是()A、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斗争B、以攻击外国教堂、租界为目标C、利用宗教组织发动群众D、被清朝出卖而失败11、1880年左宗棠再赴新疆统筹军务,建立的抗俄军事基地在()A、伊犁B、哈密C、喀什葛尔D、肃州12、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省的时间是()A、1865年B、1875年C、1878年D、1884年13、中日黄海海战中,身受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的清军将领是(A、丁汝昌B、邓世昌C、林永升D、刘步蟾14、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率领黑旗军痛击日军的首领是()A、刘永福B、邱逢甲C、徐骧D、唐景崧15、义和团前身进行反清活动,后来又提出“扶清”口号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民族矛盾尖锐C、顽固派支持义和团D、减少运动阻力16、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其目的主要是()A、镇压义和团,铲除心腹之患B、怕义和团阻止其投降C、取悦侵略者以保住统治地位D、剿灭义和团以逞威风17、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的直接目的是()A、占领上海威胁南京B、在上海建立伪政权C、迫使国民政府投降D、形成华北华东两路攻势18、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根据地,实际上是()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B、收复失地C、壮大人民力量D、开辟新的战场19、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区别,实质上反映了()A、作战方针的区别B、战略战术的区别C、认识水平的区别D、阶级本质的区别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客观因素是()A、中共的正确策略方针B、英、美等国家的反对C、其符合广大人民利益D、民族矛盾的持续尖锐化21.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使美国取得了侵华优势,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从中可以A.得到清政府的优惠政策B.在其它国家势力范围自由发展商贸C.依仗其经济实力占据更多中国市场D.从此操纵清政府22.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这主要表现在①领土主权②军事主权③司法主权④关税主权⑤贸易主权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④⑤23.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局势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影响,这其中包括①台湾从此与祖国分离②列强的侵略势力从此由沿海深入到中国的内地③直接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野心④中国东北成为沙俄与日本争夺的焦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4.《马关条约》签订后,某大国立即提出:“决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如果有战争的必要,我们就坚决行动。

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主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主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主题测评人民版必修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面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④ D. ②④2.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中日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3.“从此之后,清政府被称为‘洋人的朝廷’,对外国人唯命是从。

1900年以前,清政府对列强有时有一点抗拒。

……(此后),再不敢对列强有任何反抗,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这种变化() A.纵容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C.是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促成的D.迫使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4.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时,英国人可以轻易地雇到中国劳工为侵华战争工作;但到1884年中法战争时,香港的苦力却拒绝帮法国人船只装货。

下列哪一项最能解释这种现象()A.1860年中国劳工为英军工作,印证“工人无祖国”的说法B.1884年中国劳工生活已大为改善,无须再替外人卖命C.西方列强一连串侵略中国的行径,激发中国劳工的民族情感D.中法战争波及香港,影响生计,故当地劳工不愿为敌效力5.读右图中的历史信息,引起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中日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6.“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了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 人民版必修1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维护封建经济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两幅图片反映的都是中国近代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故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B2.“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②团结一心的精神③敢于造反的精神④抵御外侮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敢于造反的精神在诗中未体现出来,排除③,故选C项。

答案:C3.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规还国家旧所没地,而割弃使别为国,此坐自遗患。

”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A.率兵收复新疆B.设置新疆行省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D.建立西安行辕解析: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了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故选B项。

答案:B4.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百日维新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甲午海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百日维新在诗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C5.近代前期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近代前期”“倭”可知,题干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

《盟约书》反映的是《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后,台湾人民掀起的反割台斗争。

答案:C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专题检测(二)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C.为英国干涉关税主权埋下伏笔D.使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答案C解析首先依据材料判断“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对应的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一条,接着根据所学,答出这一条的危害是使得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C项正确;A、B项未能体现“协定关税”给带来的危害,故A、B项错误;而D 项完全丧失海关管理权的标志是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故D项错误。

2.(2018·湖州高一检测)英国首相马麦尊训令侵华将领义律,要占有一些口岸作为居留地,“这些地方应该有良好的海港,并对军事防卫提供天然的便利”,并指出“台湾北端对面的________……是最值得考虑的”……这五个口岸,便成了条约第三款内容了。

材料中的________应是( )A.宁波B.福州C.广州D.厦门答案B解析首先,《南京条约》确定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与。

而由“台湾北端对面的”,可以判定选福州,故排除A、C、D,故选B。

3.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19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打开大门倾销商品,甲午中日战争是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资本输出,所以这两者的共同点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因此B项符合题意。

4.(2017·慈溪学考评估)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荆州府沙市;二、重庆府;三、苏州府;四、杭州府。

高考历史 专题检测二 近代中国维 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 专题检测二 近代中国维 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专题检测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793年,马嘎尔尼来到避暑山庄万树园。

清朝官员称英国使团为“贡使”,并将英王的国书翻译成了“吁请天恩”般的文字。

实际上英王“吁请”的是( )。

A.开埠通商B.鸦片合法C.开设工厂D.割占香港岛解析18世纪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急需扩大世界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嘎尔尼来到中国。

答案 A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该现象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通过“竹枪”、“烧尽”等关键词,可以看出鸦片输入的危害,与之有关的战争即“鸦片战争”。

所以选A。

答案 A3.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①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④解析《马关条约》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②错误;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③错误。

答案 D4.《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解析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亚洲的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

而随着这一过渡,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也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具体到中国是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标志的,因为列强从中取得了在华投资设厂的特权。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跟踪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跟踪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妥协就X,把中国一步一步地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这一认识( B )A.违逆历史事实B.符合唯物史观C.夸大历史影响D.强调民族抗争解析: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某某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辛丑条约》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由此可见,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强签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一步地推入半殖民地的深渊,符合唯物史观,故选B。

上述认识符合历史事实,排除A;上述认识符合历史影响,排除C;上述历史认识,突出列强侵略,没有强调民族抗争,排除D。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C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C.大部分主权丧失,封建经济为主D.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共同统治的社会解析:半殖民地,指部分丧失国家主权,半封建社会,指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封建社会体系不完全瓦解,是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故选C;A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机械的错误理解,排除;B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片面理解,排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丰富的内涵,D只是涉及到政治方面,排除。

3.“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

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条款是( ) A.协定关税 B.割香港岛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解析】选B。

割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故选B。

【补偿训练】1.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B.维护了中国海关的权威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解析】选D。

本题中的条约内容为《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实际上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这不是假作公允,更不是对中国的让步,该条约是要操控中国海关而不是维护,故A、B、C均错误。

2.如下图,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 )A.是在上海签订的B.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选C。

联系图片中的“香港岛”“中国”“英国”等字样即可确定该不平等条约为《南京条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

2.(2020·襄阳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解析】选B。

分析题干材料,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故B正确。

3.(2020·马鞍山高一检测)《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严重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故C正确。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2015·河北正定中学)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

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 A【解析】分析题干,其中“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实际指的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的司法主权,即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中国犯法,由外国政府按其法律处理,中国无权干涉。

这一特权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所以应选A。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答案】 D【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就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

材料中所列城市都是为之服务的,所以选D。

3.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D.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答案】 B【解析】图中的“平等谈判”是关键信息,它恰恰揭示了这一条约的不平等性质。

4.1877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驻日使臣。

他指出,日本政府对欧美各国的“新拟约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欲加外货进口之税,一欲管外国流寓之人。

”为此中国应当“窃拟日本改约之时,我国亦当及此”。

在他看来,不平等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内容是 ( )①准许取得居住权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的能力。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日本在一份文告中宣示:“为帝国之存于东亚之安宁,我们必须对该两国宣战。

”而一本历史著作提到:“日本为了快速跨出南进步伐,控制南太平洋,声称不惜与两国一战。

这两份资料中所指的两国是:A.中、美 B.中、苏 C.美、英 D.美、苏2.某年,中国发生重大事件,引起苏联关切;《消息报》指出该事件将打击中国反日力量的团结;《真理报》更认为该事件将造成中国分裂,使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

此一重大事件为何?A.甲午战争,日本要求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某某B.袁世凯称帝,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作为交换C.五四运动,学生认为政府对日软弱,主X抗日D .某某事变,X学良要求停止剿共,以共同抗日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某某。

”该诗中的“去年”是指()A.1840年 B.1900年 C.1937年 D.1895年4.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5.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6.“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 )①未认识到殖某某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②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③夸大了殖某某义传播文明的作用④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7.一名日本人在某某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 B.1860年C.1895年D.1921年8.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的,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打开大门”指的是( )A.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进行贸易活动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外国公使可以进入中国2.有人说:“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与这两人都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中法战争3.左宗棠病逝后,清廷赐给左宗棠的谥号为文襄公。

有人评论说:“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那么,这则评论主要是针对左宗棠( )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收复新疆③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为对俄谈判提供军事支持④击败阿古柏,夺回北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1951年,周总理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

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②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进行国际友好交往的教育功能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5.读下图中的历史信息,引起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瓜分中国漫画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6.促使近代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的胜利7.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

其间丧权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

故其时通国君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人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

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

”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8.台湾义士邱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9.读右图,这是1899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广为流传的漫画《射猪斩羊图》,图中的猪羊喻指传教士。

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册 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册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哪项最能说明这一点()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五处通商口岸C.协定关税D.赔款2100万银元2.英国《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政府的事情3.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4.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文中的“好处”是指俄国()A.得到大量战争赔款B.取得许多通商口岸C.在中国内地开设工厂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5.台湾义士邱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6.中日甲午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右图是我国近代的一幅漫画。

图片为一个渔夫在钓鱼,上面一把剪刀要剪掉鱼竿的钓线;剪刀上的字为“欧洲的干预”,鱼竿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

这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是()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三国干涉还辽D.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8.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B.“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C.“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D.“陈腐世界的代表”指腐朽落后的清政府9.中日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军备落后B.政府腐败C.军费匮乏D.军纪松弛10.李鸿章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环境所迫,无可奈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①强迫清政府向各国借款②争相在中国修筑铁路③夺取采矿权④争相在中国开办工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点拨:本题以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侵略的形式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

2.沙俄借以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订条约》【答案】B3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答案】C4.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定“各國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A.利用经济优势排斥欧洲列强B插足其他列强在华“势力范围”C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D独享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答案】B(点拨:本题侧重于考查同学们对“门户开放”政的理解,美国在承认列强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列强对其开放势力范围。

) 5“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被看作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B.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C.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于列强之首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答案】D(点拨:此题主要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实力跃居资本主义各国之首,因而在侵华问题上也就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开始有了独立的政策,也就表明美国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

)6.《辛丑条约》规定拆毁大沽炮台,并允许帝国主义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B保护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D.解除中国的武装【答案】A(点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也曾进行了抵抗,对八国联军造成了打击,在战争结束后,列强为了更好地控制清政府,避免再次受到抵抗,对清政府进行武装监督。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质量检测(二)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质量检测(二)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

专题质量检测(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下图,对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答案 D解析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年;1895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故D项正确。

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 C解析由材料“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可知,这场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故选C 项。

3.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利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答案 D解析独特性是指《马关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相比较而体现的不同点,《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这是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重要表现,故是其独特性的表现,D项正确。

4.有学者认为,“三元里人民抗英,主要是英军侵犯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不具备卫国的觉悟,因此三元里人民的行为实际上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一场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战斗”。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A.三元里抗英只局限于保卫家乡不值得称颂B.三元里抗英客观上具有爱国主义的色彩C.三元里抗英体现了民众爱国爱家的朴素情怀D.三元里抗英主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色彩答案 B解析材料强调三元里人民抗英的主观出发点只是“保卫家园”而不是“保卫祖国”,故C、D两项错误;三元里抗英是值得称颂的,A项史观错误;虽然三元里抗英不是“卫国的觉悟”,但在客观上表现出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故B项正确。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 ) A.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

故答案为D项。

答案:D2.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 A.赔款2 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解析:《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直接导致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显著增加,故C项正确。

答案:C3.“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为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使上海“海禁大开”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故A项正确。

答案:A4.下面反映列强侵华的漫画中,有“你来晚了,已经有人先到了”的题字,“你”最有可能指( )A.德国B.日本C.俄国D.美国解析:两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形。

当列强在中国争夺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故选D项。

答案:D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解析: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结果,故B项错误,排除;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是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特点,排除。

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

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②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A.①②③B.②③C.③D.①②答案 B解析作者把鸦片战争放到时代的全球化角度上重新观察,认为鸦片贸易只是偶然因素,而西方工业化国家最终打开中国大门是必然趋势。

据此可以判断,只有②③正确。

2.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答案 C解析题干中“如此不正义”、“保护可耻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赞成英国发动战争。

故排除A、B两项;格雷斯顿在评价中仅从道德角度含糊其辞,没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故答案选C项;D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3.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B解析“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指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指的是领事裁判权。

所以选B。

高中历史 专题质量检测(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质量检测(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专题质量检测(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人说,“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这里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A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材料中“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相符,故A项正确。

2.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

”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传教士传教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解析:选C 材料体现的是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C项。

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

”这里的“它”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解析:选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客观上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故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是受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影响而发生,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精神上的强击”无关,故D项错误。

4.据英国人宾汉回忆,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曾到处遭到袭击,而“这些人(袭击者们)显然是在田间工作的农民,一到他们以为有机会可乘机攻打一个孤立者时,就会拿起一枝火绳枪而试图射击他”。

这一描述反映出( )A.英军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B.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C.英国未能实现侵华的目的D.清政府组织人民奋勇抗英解析:选B 材料说明在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英勇反抗英国侵略者,表达了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故选B项。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 人民版必修1

一、选择题1.右图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碑,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发生在中法战争期间B.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C.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D.属于自发的武装斗争解析: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不符。

答案:D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解析:楹联赞颂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贡献,题干中“新疆”“指挥定中外”是关键信息。

答案:B3.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

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

”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B.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左宗棠提出新疆建省的原因是“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即强调保卫京师的作用,B项正确。

答案:B4.“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

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

”1888年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北洋海军只购入了3箱炮。

这里说明( )A.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C.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反差D.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解析:题干给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说的是清军军纪涣散,第二则材料说的是清朝政治制度腐败,即体制的落后和军纪的涣散。

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夸大了军事将领在战争中的作用;B项结论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5,扬威、广甲自毁,另有六艘受创,死伤管带,死伤舰长以下官兵六百余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二)(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打开大门”指的是( )A.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进行贸易活动 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外国公使可以进入中国2.有人说:“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与这两人都有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中法战争3.左宗棠病逝后,清廷赐给左宗棠的谥号为文襄公。

有人评论说:“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那么,这则评论主要是针对左宗棠( )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收复新疆③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为对俄谈判提供军事支持④击败阿古柏,夺回北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呶呶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自己不能直言上谏C.同僚的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的倾轧、兵舰落后和军费不足5.读右图中的历史信息,引起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瓜分中国漫画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6.促使近代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的胜利7.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

其间丧权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

故其时通国君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人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

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

”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8.台湾义士邱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9.读右图,这是1899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广为流传的漫画《射猪斩羊图》,图中的猪羊喻指传教士。

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运动和斗争策略与此有关的是( )A.太平天国、扶清灭洋 B.五四运动、还我河山C.辛亥革命、驱除鞑虏 D.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10.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11.1932年,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

刘长春严词拒绝日本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冒天下之大不韪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D.满洲乃中国领土一部分,应该代表中国参加而不是伪满洲国12.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材料中的“国家问题”主要是指( )A.国共两党的斗争 B.维护国家主权独立C.国民党内的派系争斗 D.国统区的反蒋斗争13.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

”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要依靠政府军队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14.对右面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15.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后,曾下令焚毁一切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日本侵略者采取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推行日本的奴化思想 B.减轻中国学生的学习负担C.消除中国文化中的封建因素 D.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16.史学家张萌麟讲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是指( )A.国民大革命 B.西安事变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17.2008年4月28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抵京访问,胡锦涛在会见连战时指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是国共两党向两岸同胞作出的庄严承诺。

回眸历史,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基础是( )A.抗击日本侵略者 B.打倒列强,除军阀C.抗击美国侵略者 D.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8.抗日战争开始后,有人分析共产党军队的作战方针时说:“今日红军(指已改编成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这段话的含义是( ) A.贬低共产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B.污蔑共产党军队借抗战之机壮大自己的实力C.指明了共产党军队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原则D.在大反攻阶段限制共产党军队的作战行动19.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比较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20.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何国,均为适应。

”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阅读邱逢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

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材料二《毕业歌》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作于1934年,是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请回答:(1)请你判断《往事》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夜夜梦台湾”?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9分)(2)2010年是台湾光复65周年。

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是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伟大胜利。

试分析这个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有何历史意义?(6分)(3)说一说《毕业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表达了青年学生的什么抱负?(7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个宣言是一个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本应早日发表,还是七月四日起草,七月十五日就交付国民党的,可是推迟了两个多月才发表,然而宣言的基本精神是没有损失的。

这个宣言不但将成为两党团结的方针,而且将成为全国人民团结的根本方针。

中华民族之复兴,日本帝国主义之打倒,将于今后的两党团结与全国团结得到其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一切存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材料三“……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在国内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共产党人既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军事指挥之下,人人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

”——《蒋介石对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谈话》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说明从宣言的提出到发表中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影响了国民党集团。

(4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蒋介石的谈话说明了怎样的问题?(4分)23.阅读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你的历史启示是什么?(5分)(2)图二针对什么史实?你有何感受?(6分)(3)图三给我们什么警示?我们应如何对待?(5分)【答案解析】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C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南京条约》中的开放五口通商正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要求,从此国门被打开。

]2.B3.D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和议事”,所谓和议,是指清政府向列强妥协退让,屈辱求和。

①是清政府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不存在和议的问题。

] 4.A [李鸿章谈到自己平时请款遭到“驳诘”,所以他认为“军费不足”;“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是因他认为自己遭“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 5.C [从图片信息可看出,众人正在分割一条巨龙,即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6.B [列强放弃瓜分中国,改为以华制华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斗争,分水岭是中国义和团运动。

]7.D [“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

为直接提示信息,表明了作者肯定义和团的反抗斗争精神。

故D项正确。

]8.B9.D [从时间上判断,最符合的是义和团运动,而且义和团的起因也是反洋教斗争。

] 10.D [从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看,“攻打使馆”这一事件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再结合其他方面的叙述,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11.D [D项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扶植傀儡政权的事实。

]12.B [解题时,一要结合张学良说这话时的中国形势,当时日本入侵,民族矛盾尖锐。

二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国家太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