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与复习资料
经典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经典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efcf9acf84b9d529ea7acd.png)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1. 2.均衡产出 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是(A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C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A )。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D )。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 ).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7.若消费函数为40+0.8,净税收20,投资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曲线( D ).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D )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曲线左下方、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C).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C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e88ca4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5.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更多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加qq1175 2525 75《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论题是(C)A 价格决定理论B ⼯资决定理论C 国民收⼊决定理论D 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疾病”(D)A ⾼失业B 滞胀C 通货膨胀D 价格稳定3、宏观经济学的创始⼈是(D)A 亚当.斯密B 马歇尔C 马克思D 凯恩斯4、政府⽀出的增加使IS曲线(B)A 左移B 右移C 不动D 斜率增⼤5、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A)A 同⼀利息率⽔平下的收⼊增加B 利息率不变收⼊减少C 同⼀收⼊⽔平下的利息率提⾼D 收⼊不变利息率下降6、价格⽔平上升时,会(B)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由于(D)A 价格⽔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平上升时,净出⼝会减少D 以上结论均正确8、若价格⽔平下降,则总需求(A)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确定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A)A 同⼀价格⽔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 同⼀总需求⽔平对应的价格提⾼C 价格⽔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 价格⽔平提⾼,总需求减少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A ⼈⼈都有⼯作,没有失业者B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C 消灭了⾃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 消灭了⾃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11、⼀般⽤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D)A 消费者物价指数B GDP平减指数C ⽣产物价指数D 以上均正确12、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A 债务⼈B 债权⼈C 在职⼯⼈D 离退休⼈员13、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A 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 提⾼失业率D 增加财政⾚字14、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产品市场(D)A 均衡⽽货币市场⾮均衡B ⾮均衡⽽货币市场均衡C 和货币市场均处于⾮均衡D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15、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的均衡国民收⼊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d27821793c1ec5da50e270a4.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以领土为统计标准,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获得收入计算在内的。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
2: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 GDP是指当年内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6:GDP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最终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最终产品---劳务。
2.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
(往年生产当年销售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计入)3.最终产品: 一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
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4.中间产品:指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或现期生产出来的但是进入了其他产品或劳务的产品或劳务。
5.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三个主要指标。
6.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的局限性:1.他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2.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3.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
4.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中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者获得的福利状况。
5.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7.GDP增长率:指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 GDP紧缩指数:是给定时期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所有商品在基期与当期之间的价格变化情况。
9. 支出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0.支出法计算GDP公式:GDP=C+I+G+(X-M) C为居民消费支出,I为企业投资支出,G为政府购买性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caf9ded15abe23482f4d55.png)
宏观考试重点一、 名词: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经济体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明: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是一个流量概念;GDP 是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有些产品和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GDP 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本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民原则。
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即: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100%以u 代表失业率,则有:%100⨯=LU u 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可以归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者三种类型。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
实际上,由于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技能并支付不同的工资,工人可能会离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一份新的更好的工作。
这种由于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之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的是,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工人试图寻找最适合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现行工资下,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之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a3aacc3804d2b160b4ec0aa.png)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C、In、S、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GNP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C、S、G、和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GDP3.一国的GDP 和GNP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GDP 包括()A.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B.固定资本消费C.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支出4.在哪种情况下,GDP 会等于GNP?()A.转移支付为零时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时D.个人税收为零时5.假定李强支付1000 元给王刚,则()A.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000 元B.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C.可以肯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D.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6.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内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D.只计算中间产品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 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8.刘老师在家里后院自己种菜供自家食用,这种活动()A.不计算在GDP 之内,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B.不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这里包含了中间产品C.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它反映了生产活动D.具有生产性,但不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没有市场交易发生9.可以将哪几项加总求得GDP?(),.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B.国内私人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消费和净出口C.消费、投资、工资和租金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进口10.净出口是指()A.输往其他国家用于消费和投资的物品B.出口加进口C.出口减去进口D.进口减去出口__11.国内私人总投资是指()A.私人投资加上公共投资B.净投资加上资本折旧C.经过按物价变动幅度调整之后的净投资D.净投资加上净出口12.在核算国民收入时下列哪一项会被计入“投资”项目()A.购买私人用汽车B.购买新房屋C.购买公司债券D.购买金币13.在经济学的定义中,投资包括()A.任何企业存货的增加B.储蓄帐户上的现金增加C.购买普通股票或优先股票D.购买耐用品,如汽车、冰箱等14.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定义,投资是指()A.企业用于购置机器设备的支出B.所有建筑C.企业存货的变动D.以上都是15.要核算GDP 时,政府转移支付(例如社会保障支出或失业救济等)是()A.计入GDP 中的B.投资支出C.计作政府购买支出D.计作消费支出16.在核算GDP 时,转移支付()A.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仅仅反映通货膨胀水平B.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不具有“生产性”C.计入是因为它们属于投资支出的一部分D.计入是因为它们增加了接受者的支出17.GDP 与NDP 的区别在于A.GDP 计算的是总出口,而NDP 计算的是净出口B.GDP 包括企业税,而NDP 不包括企业税C.在计算GDP 时计入的是净投资而计算NDP 时计入的是总投资D.在计算GDP 时计入的是总投资而计算NDP 时计入的是净投资18.如果折旧高于当年私人总投资,则说明()A.名义GDP 上升,但实际GDP 下降B.投资是负的C.该经济中的进口大于出口D.经济在扩张19.在哪种情况下,一国经济在扩大其资本品的存量?()A.当净投资高于总投资时B.当资本折旧高于总投资时C.当总投资高于资本折旧时D.当总投资为正时20.如果某年的国内私人总投资为1200 亿元,净投资为650 亿元,则该年度该国的资本存量()A.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B.增加550 亿元C.减少550 亿元D.增加650 亿元21.根据以下数据做21-23 题:(单位:亿元)个人所得税400 社会保障税150 企业间接税200公司所得税400 转移支付220 出口240进口220 未分配公司利润350 政府购买支出900国内私人总投资750 个人消费支出2500国内私人净投资500 外国生产要素的净收入100根据以上数据,GDP 应为()A.3900 亿元;B.4170 亿元;C.4920 亿元;D.3920 亿元22.根据以上数据,NDP 应为()A.3700 亿元;B.4870 亿元;C.3920 亿元;D.4170 亿元23.根据以上数据NI 应为()A.3620 亿元;B.3720 亿元;C.3640 亿元;D.4670 亿元24.根据以下数据做24-26 题(单位:亿元)总投资:180 国民收入:1000 净出口:20个人收入:850 个人消费支出:700 储蓄:50政府购买支出:200 国内生产净值:1050根据以上数据,该经济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应为()A.1000 亿元;B.950 亿元C.1100 亿元;D.1070 亿元25.根据以上数据,资本折旧应为()A.100 亿元;B.50 亿元;C.20 亿元;D.30亿元26.根据以上数据,个人可支配收入应为()A.830 亿元;B.770 亿元;C.730 亿元;D.750 亿元27.根据以下数据做27-30 题(单位:亿元)国内私人总投资460 出口90 个人储蓄100个人可支配收入1900 进口120 固定资本消费520外国要素净收入100 红利130 政府购买支出840企业间接税220 个人所得税380 社会保障税230根据以上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应为()A.3260 亿元;B.2820 亿元;C.3070 亿;D.3130 亿元28.根据以上数据,国内生产净值(NDP)应为()A.2230 亿元;B.2550 亿元;C.2300 亿;D.3480 亿元29.根据以上数据,国民收入(NI)应为()A.2230 亿元;B.2490 亿元;C.2080 亿;D.3460 亿元30.根据以上数据,个人收入(PI)应为()A.1840 亿元;B.2210 亿元;C.2020 亿;D.2280 亿元31.“增值”是指()A.GDP 中因通货膨胀而相对于实际产出增加的价值部分B.一国出口超过进口的部分C.总投资超过净投资的部分D.企业从其他主体手中购入投入品的价值与其产出的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32.将某产品各生产阶段的增值加总,可以得到()A.该产品的价格B.该产品生产所产生的总收入C.该产品的全部成本(包括正常利润)D.以上都是33.如果一国经济中的外国要素净收入为零,则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的总和等于()A.国内生产净值(NDP)B.国内生产总值(GDP)C.个人可支配收入(DI)D.个人收入(PI)34.在下述指标中哪一个包含转移支付?()A.NI B.PI C.NDP D.GDP35.GDP 平减指数()A.其考察范围包括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产品B.和消费品价格指数相同C.是生产品价格指数的另一种称呼D.所包含的产品和劳务比消费价格指数少36.即使出现下述哪种情况,价格指数仍可能上升?()A.经济中某些产品的价格下降B.名义GDP 下降C.实际GDP 下降D.发生以上所有的任何一种情况37.实际GDP 衡量的是()A.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B.以基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C.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基期的总产出D.以上都不是38.如果某年的实际GDP 为8000 亿元而名义GDP 为24000 亿元,则该年的价格指数为()A.100 B.200 C.240 D.30039.假定以当年(计算期)价格计算,1985 和1993 年的GDP 分别为3600 亿元和4500 亿元,而1985 年和1993 年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20 和125(以1980年=100);则由此可知从1985 至1993 年实际GDP()A.增加了大约600 亿元B.减少了大约320 亿元C.增加了大约1000 亿元D.增加了大约940 亿元40.如果名义GDP 增加,则()A.价格水平肯定上升了B.实际GDP 必然减少C.实际GDP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实际GDP 也必然增加41.如果某年某国的名义GDP 是2800 亿元,实际GDP 是1600 元,则该年的GDP 平减指数为()A.175 B.160 C.280 D.5742.如果实际GDP 增加且价格指数上升,则()A.GDP 的增长率必然小于价格水平的上涨率B.名义GDP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C.名义GDP 必然增加D.名义GDP 必然减少43.人们批评GDP 指标不能精确衡量经济福利水平是因为()A.它未将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考虑在内B.它未将产品质量的提高考虑在内C.它未将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在内D.以上都可能是二、判断题1.使用支出法核算GDP,衡量投资支出时应使用净投资指标而不是总投资指标。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85391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的局限性:1.不能反映大量的非市场的经济活动。
2.不能很好的衡量精神收入3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
4.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1. 支出法: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采购(G)+净出口(X出口额-M进口额)=GDP2. 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非企业主收入+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企业转移支付:企业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捐款和消费者无法清偿的呆账给企业造成的损失)3生产法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发生的国民生产总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充分就业国民生产总值)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经济能够生产的总产值。
三:国民生产净值(NNP):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新增加的产值,就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价值。
四:国民收入(AI):广义: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国民收入核算的各个总量指标。
狭义: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等于国民生产净值-转移支付-间接税+政府补贴五: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的总额。
PI=国民收入-(未分配利润+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六: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约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1.从国民收入总值减去实际不符给个人的部分,再减去个人缴纳的税费,加上个人得到的转移支付。
2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企业总储蓄(包括折旧和未分配利润),减去政府净税收(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3.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和一切税收,再减去企业未分配利润,加上转移支付。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总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和(GNP:本国公民不论什么地方都计入,GDP:该国领土,无论哪国人创造的价值都计入。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8ec87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b.png)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人消费行为B. 企业投资决策C. 国民经济总体D. 货币市场2. 以下哪项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四大经济指标之一?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国内生产净值(NDP)C. 国民生产总值(GNP)D. 国民收入(NI)3. 根据凯恩斯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A. 消费(C)B. 投资(I)C. 政府支出(G)D. 净出口(NX)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总供给的因素?A. 生产技术B. 劳动投入C. 资本投入D. 消费者信心5.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B.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C.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D. 经济增长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6. 以下哪个政策工具不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财政支出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派?A. 理性预期理论B. 有效市场假说C. 供给学派D. 货币学派8.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增长、稳定、衰退、复苏C. 繁荣、稳定、衰退、萧条D. 增长、衰退、萧条、复苏9.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 技术进步B. 资本积累C. 人口增长D. 政策干预10. 以下哪个不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自动稳定器B. 斟酌性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货币政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MPC)以及它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
2. 描述货币乘数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它对经济的影响。
3. 阐述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可能采取哪些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一个国家的GDP为10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600亿美元,投资支出为2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150亿美元,净出口为-5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doc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5f62f0291711cc7931b716c0.png)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GDP与潜在GDP2、总需求3、经济周期4、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二、选择题:1、经济学上地投资是()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电脑;D、以上都是.2、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普通股票B、银行向企业收取贷款利息C、购买二手住宅D、面包房购买面粉.3、某人收入为1570元,个人所得税为90元,消费了930元,支付按揭贷款500元,储蓄50元,其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1230 元B、1520 元C、930 元D、1480 元.4、今年地GDP大于去年地GDP,说明()A、今年地物价水平比去年高;B、今年生产地物品和劳务地数量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地物价水平和实物数量均增加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5、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地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岀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P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P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P上升吋,净岀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7、经济周期地四个阶段是()A、高峰、衰退、谷底、复苏;B、谷底、复苏、高峰、衰退;C、A和B8、、总需求曲线在()会右移.A、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B、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C、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税收增加D、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9、投资地増加意味着()A、居民户地收入及消费水平地提高;B、厂商生产能力地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D、以上各项都对10、中央银行最常用地政策工具是()A、法定准备率;B、再贴现率;C、公开市场业务;D、道义劝告.11、当()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地供给等于需求地就业水平决定地;B、劳动力市场地均衡不受劳动力供需地影响;C、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地变化作出反应;D、无法确定.12、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使()A、价格水平与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升高,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增加,价格不变;D、对价格和产岀均无影响.1 3、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单位原材料地价格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岀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岀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14、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比重下降时,总供给曲线移向()A、左方;B、右方;C、不变15、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地失业是()A、摩擦性失业;E、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16、如果本国货币地汇率上升,会使()A、木国地进、出口都增加;B、木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C、木国进口增力口、出口减少;D、本国地进、出口都减少.17、国际收支失衡意味着()・A、国际收支平衡表地借贷方余额不等;B、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地余额绝对值不等;C、商品、劳务地进出口额不等;D、资本流出与流入额不等.18、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A、黄金、外汇储备减少;B、本国货币贬值;C、国内产出水平下降;D、以上各项均正确.19、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地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地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20、支出乘数发生作用地前提是()A、充分就业;B、物价上涨;C、存在未被利用地资源;D、产出达到潜在GDP 水平.三、判断题:(正确为T,错误为F)1、面粉是屮间产品.()2、财政政策指控制政府支出和税收地政策,它包括政府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 ()3、政府地转移支付也计算在GDP中政府支出项目下.()4、GDP能全面衡量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地经济福利.()5、国民产出决定理论认为,在较短地时期内,决定国民产出及其变动地基本力量是社会总需求.()6、国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7、在经济地周期性波动中,波动最大地是投资.()8、在长期中,总供给是由潜在产出水平唯一决定地.而短期总供给除潜在产岀外,还受生产成本波动地影响.()9、政府只能在短期内以较高地通货膨胀为代价,使失业率降至可持续失业率之下.()10、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地存在,任何一国地产出增长速度最终将越来越慢,最后趋于零,经济将进入一个静止状态.()四、简答题:1.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产出和价格?2.宏观经济地目标有哪些,政府可采用哪些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3.什么是经济增长,引起经济增长地因素有哪些?五、论述题:什么是总需求、总需求曲线,什么是总供给、总供给曲线?做图表示这两者地变动如何引起经济地周期性波动.《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正确为T,错误为F)1.当某商品地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时,降低销售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2.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商品地均衡价格将提高.3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地区别主要在于所用要素是否向市场购买.4.供给曲线左移,对于同样价格生产者提供地产品数量增加.5.均衡价格随着需求地增加和供给地减少而上升.6.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7.生产要素地价格一旦确定,等成本曲线地斜率随之确定.8.如果生产资源地效率很高,社会将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地点上生产.9.当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地经济利润为零.10.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地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11.垄断厂商地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12平均不变成本(即固定成本)决不会随产量地增加而提高;13短期平均成本总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B.边际替代率递减 D.机会成本递减14、平均成本先于边际成本而上升;二、 选择题1.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说明( A. 边际成本递增 C.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A.市场上有大量地买者C.企业进出这一市场是自由地4. 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B. 各企业生产地产品是同质地D.当MOMR 时利润达到最大MP., / P L= MP X/ P x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当MC = MR 时利润达到最大2. 当单个可变要素地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A.总产量达到最大B.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3.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不同地特点之一是:( )5. 当某商品地价格从5元降至4元时,该商品需求量增加了 100单位,则需求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6.当消费者收入提高时,下述哪条曲线必然向右上方移动( )A.预算线B.无差异曲线C.成本曲线D.供给曲线7.在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吋,厂商地经济利润(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不确定8・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切线地斜率表示( )A.商品价格地比率B.要素价格地比率C.边际替代率9.边际成木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D.收入水平)A.平均成本地变化B.总可变成本对产量地导数C.要素价格D.平均可变成本地变化10.下列哪一项不是进入一个垄断行业地壁垒( )A.垄断利润B.立法C.专利权D.资源控制B.错误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11・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家短期均衡时一定有( )A. P 二最小ACB. P=MCC.不存在经济利润D.不存在经济亏损13.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地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 可 获得1单位Y( )A. 5 B ・ 1 C. 1/4 D. 414.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15. 若X 和Y 二产甜地交叉弹性系数为-2.3,则 ( )A. X 和Y 是替代品B. X 和Y 是正常商品C. X 和Y 是劣质品D. X 和Y 是互补品16.对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地商品总是提供同量效用,这种说法( ) A.正确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D.无法回答17.商品X 和Y 地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C.不变动18. 消费者剩余是 ( A. 消费过剩地商品 B. 消费者得到地总效用C. 消费者得到地总效用减去支出效用地货币度量D. 支岀地货币效用地剩余 19.连A.与纵轴相交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B.经过原点D.与横轴相交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20.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木,等成木线地斜率是(C. 1A. P L / P x B ・一PL / PX C. PX / PLD. —PX / PL21・如果增加一单位劳动可减少三单位资本且能使产量不变,则MRSu (为:( )A. 1/3B. 3D. 622. 经济学屮短期与长期划分实质上取决于(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生产规模D.可否调整产品价格23.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U 型有关地原因为( )A.规模报酬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C.边际报酬递减D.固定成本占总成本比重24. 在从原点出发地射线与TC 曲线地切点上,AC ( )A.最小B.最大C.大于MCD.小于MC25・随着产量地增加,平均I 古I 定成本( )A.先降后升B.先升后降C.保持不变D. —直趋于下降26•如果等成木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切点和交点,要牛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地产量,应该()A.增加投入B.减少投入C.使投入保持不变D.上述三者都有可能27 •某厂商地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地曲线,这说明()A.有厂商进入该行业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C.厂商间地竞争趋于激烈D.原厂商退出了该行业28.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地价格低于下述哪种成本将停业营业()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29.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地边际成木、平均成木和平均A.只得到正常利润B.肯定未得最大利润C.是杏得最大利润不能确定D.已得超额利润30.某工人在工资率每小时2美元时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时挣105美元,由此可以判定()A.收入效应起主要作用B.替代效应起主要作用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均未发生作用D.上述三者都不对%1.名词解释1、经济人2、商品地边际替代率3、机会成本4、市场失灵5、基尼系数6、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与社会成本(Social Cost);7、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8、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四•计算题(一)、设一完全竞争企业地短期成本函数为TC=Q3・6Q2+30Q+40,成本用美元计,产品地市场价格为66美元.1、该厂商利润极大时地产量及利润;(提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2、如果市场关系发生变化后产品价格变为30美元,试问在新地价格水平上该厂商是否会发牛亏损?解1、;根据TC函数得MC=3Q2J2Q+3O,而厂商地边际收益MR=P=66 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有3Q2-12Q+30=66,解得Q=6,此时利润=6 X 66-63+6 X 6-30 X 6-40=1762、MC二MC,即3Q2-12Q+30=30Q=4,此时利润为:4 X 30-43+6 X 4-30 X 4一40 二一8在新地价格下,厂商亏损.(二)、对某钢铁公司某种钢X地需求受到该种钢地价格Px、钢地替代品铝地价格Py,以及收入M地影响.所估计地各种价格弹性如下,钢需求地价格弹性Ed=-2.5;钢需求对于铝价格地交叉弹性Exy=2;钢需求地收入弹性Em=1.5.下一年,该公司打算将钢地价格提高8%.根据公司预测,明年收入将增加6%,铝地价格将下降2%.(1)、如果该公司今年钢地销售量是24000吨.在给定以上条件地情况下,该公司明年钢地需求量是多少?(2)、如果该公司明年将钢地销售量仍维持在24000吨,在收入增加6%,铝地价格下降2%地条件下,钢铁公司将把钢地价格定在多高?解:(1) Ed二2.5,钢价格提高8%,则需求量下降2.5X8%=20%;钢需求对于铝价格地交叉弹性Exy=2,而铝地价格将下降2%,则对钢地需求量因此下降2X2%二4%;钢需求地收入弹性Em=1.5,明年收入将增加6%,则对钢地需求量因此增加1.5X6% 二9%该公司明年钢地需求量为24000X (1-20%-4%+9%) =2040011屯(2)设可上调X%,9%-4%-2. 5XX%二0X% 二2%即钢厂只能将价格提高2%.五、简答题1、两种消费品地边际替代率(MRSXY)地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地?2、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垄断存在着效率损失,请说明是怎样产生地?4、一般认为,竞争性市场是有效率地,但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地方法有哪些?既然市场会出现失灵,为什么我们还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5、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地原因是什么?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3d2e2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2.png)
《宏观经济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资本的形成,所以今年购买的二手车也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错3.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答案:错4.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5.政府公债利息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6.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7.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减少。
答案:对8.政府购买增加时,资本存量就一定增加。
答案:错9.由于对外贸易的存在,四部门的平衡预算乘数一定大于三部门平衡预算乘数。
答案:错10.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
答案:错二、单选题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答案:D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答案:A3.内在稳定器的功能是()。
A.减少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B.阻止经济衰退C.实现充分就业D.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答案:A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答案:D5.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答案:C6.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最新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最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0bb59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3.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最新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下面红色划线的内容是我们会计专业雷洪老师有说的重点,其他内容是其他专业老师有提到的,希望大家不要忽视雷洪老师给的重点,做好全面的复习准备期末考试题型①单项选择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②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③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④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⑤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⑥论述画图题:1小题,14分,共14分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经济增长②经济周期③失业④通货膨胀⑤开放经济⑥宏观经济政策2、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P16①促进增长:促进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地增长。
②稳定经济:减少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从而减少失业。
(和减少失业的目标基本一致)③减少失业④控制物价: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⑤对外平衡:保持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3、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的标志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
5、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分歧为市场机制是否完善,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的干预。
6、GDP消胀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有效指标。
7、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X1008、自然失业率不是一个常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时波动的。
9、失业的类型(P7):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即有事没人能做,有人没事可做。
周期性失业: 是由于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而不是个别部门对劳动力的减少)而引起的失业。
如经济衰退时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经济繁荣时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区分GDP、GNP、NNP、NDP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境内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dc2009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e.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衡量。
通货紧缩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的就业状况。
二、宏观经济模型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ADAS 模型用于分析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
2、凯恩斯交叉模型凯恩斯交叉模型强调了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因素对均衡产出的影响,来解释经济的短期波动。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研究了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对经济的影响。
三、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相反,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过热。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紧缩性货币政策则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
3、政策的协调与冲突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相互协调,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
但有时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四、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包括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等。
宏观经济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5877702768e9951e738d9.png)
习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凯恩斯革命二、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如何产生与演变的?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GDP、GNP、NDP、NI、PI、PDI、名义GDP、实际GDP、GDP紧缩指数二、选择题1、下列那些项目应计入GDP?( )。
A. 政府转移支付B.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 购买普通股票D. 购买一块地产2、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A. NDP=8.7亿元B. GDP=7.7亿元C. GDP=8.7亿元D. NDP=5亿元3、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进口D. GNP减出口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 消费+投资+进出口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6、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核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增加价值法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A. GDPB. NDPC. NID. PI三、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项中,哪些是中间产品,哪些是最终产品?①小王购买一本杂志②某电脑公司购买一批英特尔公司生产的芯片③某政府机构购买一批红旗轿车④旅游时付给入住酒店的房租⑤律师支付租用办公室的房租⑥家庭支付的水电费⑦美国公司向中国购买的农产品2、G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3、在证券市场购买股票和债券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吗?4、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5、为什么间接税应该计入GDP?6、GDP指标有哪些缺陷或不足?7、为什么要区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如何?四、计算题1、若某国GDP为8800单位,总投资为1150单位,净投资为292单位,消费为5800单位,政府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价值为1500单位,间接税为620单位,政府财政盈余为44单位,求该国NDP、净出口、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各为多少。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210a2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70.png)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2.0)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正确答案: C2、下列哪一项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2.0)A、进口增加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正确答案: D3、经济增长的直接源泉可被归结为:(2.0)A、劳动的增长B、资本的增长C、技术进步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4、实际GDP是用()价格算出的,而名义GDP是用()价格衡量的。
(2.0)A、现期,不变期B、不变期,现期C、现期,现期D、不变期,不变期正确答案: B5、在两种政策配合使用时,导致均衡产出上升而均衡利率不确定的是()(2.0)A、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配合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C、紧缩性财政政策配合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正确答案: D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2.0)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设备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7、净出口是指:(2.0)A、出口加进口B、全部产品无内销,均出口C、出口减进口D、进口减出口正确答案: C8、某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 )(2.0)A、磨檫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自愿失业D、非自愿失业正确答案: C9、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 )(2.0)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正确答案: D10、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2.0)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波动关系密切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或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正确答案: D11、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2.0)A、人力政策B、收入政策C、财政政策D、三种政策都可以正确答案: C12、失业率是指()(2.0)A、失业人数与成年人总数之比B、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C、劳动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D、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比正确答案: B13、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2.0)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正确答案: B14、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2.0)A、 LM曲线垂直或者IS曲线水平;B、 LM曲线垂直或者IS曲线垂直;C、 LM曲线水平或者IS曲线垂直;D、 LM曲线水平或者IS曲线水平。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以及复习要点汇总(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答案以及复习要点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ee4fef9b89680203d8257a.png)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高鸿业第五版全】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P428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P446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P462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P463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P4866.IS 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
P487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P4958.LM 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 与利率r 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 曲线。
P500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517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P523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P546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P572—576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P612—616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047c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1.png)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2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与之联系的是国民的概念。
(2分)2.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利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分为民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以前某一年份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且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3.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则与挤出效应成反比。
在这四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较稳定,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4.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一般说来,坐公交车比较费时间,坐出租车比较省时。
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相对价格变得极为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极大地加快。
(2分)人们手中的货币就好像烫手的山芋因坐公共汽车所耗费的时间里所发生的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要少得多,而坐出租车虽然多费钱,但可以少受自己所拥有的货币贬值的损失。
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4409e69b89680203d825db.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政府转移支付二、判断是非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GN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
5、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7、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NP与名义GNP的比率。
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NP为40万$。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NP 中。
12、用支出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NP中。
13、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者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NP中。
14、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三、选择题1、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A 收入及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N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属于GN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NP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7、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包括如下哪些总量A GNPB NNPC NID PI8、用收入法核算的GNP应包括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A NNP=8.7亿B GN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A GNP=C+I+G+(X-M)B GNP=C+S+G+(X-M)C GNP=C+I+T+(X-M)D GNP=C+S+T+(M-X)11、以下可以计入GN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用收入法核算GNP时,应包括A 折旧B 间接税C 出售股票的收入D 工资13、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A 政府转移支出B 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指出C 企业投资D 政府购买14、NI包括的项目有A 利润B 间接税C 业主收入D 企业转移支出15、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四、计算题1、根据下表计算: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值羊毛1500毛线180毛衣30填表并计算最终产品毛衣的总增加值是多少?2、根据下表计算:1982年名义的GNP1992年名义的GNP香蕉上衣15万单位×1美元=15万美元5万单位×40美元=200万美元20万单位×1.5美元=30万美元6万单位×50美元=30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求:1992年实际的GNP 3、根据下表计算GNP、NNP、NI。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faa4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46.png)
计算题1、GDP的算法GDP=工资+利息+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100+10+30+20+10=170GDP=C+I+G+(X-M)=90+60+30+(60-70)=1702、假设某两部门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80+0.8Y,投资I为50。
(1)Y=C+I=100+0.8Y+50=150 C=100+0.8*750=700 S=I=50(2)800-750=50(3)Y=(a+i)/(1-b)=(100+100)/(1-0.8)=1000,1000-750=250(4)y=(a+i)/(1-b)=(100+50)/(1-0.9)=1500S=-a+(1-b)Y=-100+(1-0.9)1500=50(5)乘数变大了,乘数由5变到10。
3、假设某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200+0.75Yd,投资I=2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100,税收T=300,居民可支配收入Yd=Y-T+TR。
(1)球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解:(1)Y=c+i+g=200+0.75(Y-300+100)+250+200=2000(2)K=1/(1-b)=4,Kg=1/(1-b)=1/(1-0.75)=4 ,kr=b/(1-b)=0.75/(1-0.75)=3 Kb=1 ,kt=b/(1-b)=0.75/(1-0.75)=33、在两部门经济中,若社会投资函数I=150-2r,储蓄函数S=-50+0.2Y。
求IS曲线的方程。
解:I=S 150-2r=-50+0.2y r=100-1/10y IS曲线的方程为r=100-1/10y4、假定货币需求函数L=0.2Y-4r,货币供给量M=200。
求LM曲线的方程。
解:由L=M得,0.2Y-4r=200,r=0.05Y+50,所以LM曲线方程为r=0.05Y-50二、简答题十二章1、试析重置资本、净投资、总投资的概念及其与GDP、NDP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A. 剔除金融转移;B. 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 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A.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
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 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D. 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A. $2000;B. $1500;C. $1000;D. $750。
9、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0、净出口是指()A. 出口加进口;B. 全部产品无内销,均出口;C. 出口减进口;D. 进口减出口。
11、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亿美元,它在本年生产了25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20亿美元,则该国在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25亿美元和5亿美元;B. 125亿美元和105亿美元;C. 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D. 75亿美元和80亿美元。
1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的政府支出是()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13、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个人收入包括()A. 社会保险金;B. 公司所得税;C. 公司未分配利润;D.政府转移支付。
14、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A. 政府购买;B. 税收;C. 净出口;D. 投资。
15、社会保障支付属于()A. 政府购买支出;B. 税收;C. 政府转移支付;D. 消费。
16、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 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 养老金。
17、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储蓄;B.投资=消费;C.总支出-投资=总收入-储蓄;D.储蓄=消费。
18、从国内生产总值减下列哪项成为国内生产净值()。
A.直接税; B.原材料支出;C. 折旧;D.间接税。
二、判断题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值。
3、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4、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5、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6、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穿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8、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9、居民购买房屋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10、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11、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
12、个人收入等于消费和储蓄之和。
13、国民收入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之和。
14、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三、计算题现有如下资料:要求计算:(1)把空格填上;(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多少?(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是多少?(4)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多少? (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多少?2 根据以下数字,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2、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教材450页,图13-2A.自发性消费 B.总消费C.收入 D.储蓄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4、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B.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等于收入的增加量;C.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多于投资的增加量;D.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多于收入的增加量;5、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6、消费函数C=C0+cY d(C0>0,0<c<1)表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Yd的增加()。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7、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
A.1.6;B.2.5;C.5;D.48、储蓄函数S=S0+sYd(S0<0,0<s<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9、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那么GDP将()。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B.减少,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C.增加,其增加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D.增加,其增加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GDP()。
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B.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
11、在产品市场四部门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购买支出与税收,则GDP()。
A.将下降,且下降量等于税收的增加量;B.将下降,但下降量少于税收的增加量;C.将增加,且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D.将增加,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12、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实际GDP高于均衡GDP,意味着()。
A.储蓄大于实际投资;B.储蓄小于实际投资;C.储蓄大于计划投资;D.储蓄小于计划投资。
13、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如果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转移支付与税收,则GDP()。
A.将下降;B.不变;C.将增加;D.将增加,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量;14、产品市场三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四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A.等于;B.大于;C.小于;D.既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
15、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税率提高时,投资乘数()A.将增大;B.将缩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缩小。
二、判断题1、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2、如果APC和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且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MPS。
3、乘数效应不是无限的,是以充分就业作为最终极限。
并且其发生作用的必要前提是,存在可用于增加生产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4、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7、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8、在任何经济中,平衡预算乘数为1。
(四部门经济中不是1)9、总需求的三个项目,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其中任何一个项目发生变化,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是一样的。
三、计算题1、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分别为500美元和400美元,投资为200美元,消费中自发性部分为100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9,求国民生产总值水平。
2、已知某经济社会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设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
A、将变得很小;B、将变得很大;C、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不变。
2.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A、交易需求量增加;B、投机需求量增加;C、投机需求量减少;D、交易需求量减少。
3.在经济学中,下面哪一种行为被看作投资()A、购买公司证券;B、购买国债;C、建办公楼;D、生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
4.若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市场利率,则企业投资()A、过多;B、过少;C、正好;D、都不对。
5.如果人们增加收入,则增加的将是()A、货币的交易需求;B、A和C;C、货币的投机需求;D、都不变动。
6.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态,这意味着()。
教材497页图14-8,灵活偏好曲线即货币需求曲线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7.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非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利率将上升;B、利率将下降;C、利率不变;D、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8.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利率将上升;B、利率将下降;C、利率不变;D、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9.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
10.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