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

合集下载

匈牙利军队在二战中的军服

匈牙利军队在二战中的军服

∙其实匈牙利在二战中也算个角色

∙文章提交者:panzerxj 加贴在历史风云图区铁血论坛/bbs66-0-1.html

奥匈帝国时期皇家匈牙利军队和匈牙利普通军队都穿深蓝色制服,从1908年开始蓝灰色系列(1915年时则是绿灰色系列)的野战服和常服开始使用,并搭配以带匈牙利式绳结的义务兵用细腿裤子以及军官用圆筒平顶军帽、野战用大盖帽和德国的M1917式钢盔。

[ 转自铁血社区/ ]

按A26号制服规则,1920年开始采用改进版本的制服,该制度一直被使用到1945年9月。昂贵的军官用轻骑兵版阿提拉式阅兵服在1931年得到简化。常服和野战服采用了土黄色,并搭配带有topan装饰(一种倒三角形布面上装饰三条编织绳索,绳索尾端带圆形花饰的装饰)的Bocskai式野战帽;制服上衣采用M1919式领章;宽松的步兵裤子在小腿部收紧。军官礼服还搭配黑色(职业士官是棕色)圆筒平顶军帽和长筒裤子。军衔系统、军官的穗带、兵种色(除了步兵和机动部队)、半正式的部队帽徽和三角形的奖章绶带则一直显现着1918年以前的传统。

德国人的影响在战时得到显现,雪地迷彩服、短衣襟的双排扣坦克兵夹克、宽松的步兵裤子、皮质黑色行军靴以及伞兵迷彩工作服都是如此,但是,匈牙利的元素仍是主流。

同样根据A-26号制服规章,1921年河流卫队开始采用深蓝色的军官礼服、上衣带开领和军衔袖章的陆军土黄色常服。军

官戴大盖帽,帽顶配代表军衔的金色环带以及被称为埃里奥特之眼(Elliott Eye)的螺旋形装饰物。准尉在袖子上配戴蓝色陆军版领章,1940年后又加上了代表军衔的银色编织条。低级士官和士兵则戴无帽檐的海军帽,上衣带巨大的白色领子和蓝色的袖标,1940年后又开始采用蓝色横条杠表示军衔。

各国军衔大全

各国军衔大全

各国军衔大全

军衔的起源

l5世纪以前的世界各国军队中,只有官衔,没有军衔。军衔与官衔的根本区别是把士兵纳入了军队的等级体系,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最初用军衔代替官衔的变革,发生在15世纪一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其原因是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阶级为了发展贸易,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权,以打破封建割据。国王为了集中王权,需要工商阶级的财政资助,于是,在这些国家出现了一个以保护贸易为交换条件、工商阶级出资支持君主制的政治局面。国王通过税收得到了雄厚的财源,雇佣国外的军人建立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从此以后,雇佣军成了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新的军队开始由大批雇佣军编成,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获得了谁出钱就为谁服务的自由”。

雇佣军以步兵为主体,其成分大都是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有产市民的子弟以及出身于其他阶层的普通人。雇佣军的组织以连为基本单位,几个连组成一个团。连的指挥官称作上尉,副手称中尉;团由称作上校的军官指挥,助手称为军士长,后来改称少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则反映到了军事领域,刺

激着军队改变其官职的选拔制度:以出身门第世袭军职的旧传统破产了,建立起按劳绩战功获得军官职位的新制度。但是被选拔上来的这些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会的保障,于是,这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强烈要求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这种要求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使用这些阶层的力量来共同反对封建领

历史上被授予德国元帅军衔的军官和王室成员列表

历史上被授予德国元帅军衔的军官和王室成员列表

历史上被授予德国元帅军衔的军官和王室成员列表

萨克森王国和选侯国

1631年6⽉21⽇ - 约翰·格奥尔格·格拉夫·冯·阿尼姆(Johann Georg Graf von Arnim)

1632年11⽉24⽇ - 萨克森-劳恩堡公爵弗朗茨·阿尔布雷希特(Duke Franz Albrecht of Saxony-Lauenburg)

1638年10⽉19⽇ - 鲁道尔夫·格拉夫·冯·莫尔⾟(Rudolf Graf von Morzin)(⼜称莫罗⾟Morozin)

1666年1⽉1⽇ - 恩斯特·阿尔布雷希特·弗莱歇尔·冯·埃伯斯坦因(Ernst Albrecht Freiherr von Eberstein)

1681年8⽉28⽇ - 约阿希姆·吕迪格·弗莱歇尔·冯·德尔·⼽尔茨(Joachim Rüdiger Freiherr von der Goltz)

1688年9⽉8⽇ - 海诺·海因⾥希·格拉夫·冯·弗莱明(Heino Heinrich Graf von Flemming)

1691年4 ⽉9⽇ - 汉斯·亚当·冯·舍宁(Hans Adam von Sch鰊ing)

1693年5⽉10⽇ - Jeremias von Chauvet

1697年9⽉30⽇ - 海因⾥希六世 (罗伊斯-普劳恩亲王)(Prince Heinrich VI of Reuss-Plauen)

1699年8⽉27⽇ - 亚当·海因⾥希·格拉夫·冯·施泰瑙(Adam Heinrich Graf von Steinau)

1706年12⽉3⽇ - 格奥尔格·本尼迪克·弗莱歇尔·冯·奥格威(Georg Benedikt Freiherr von Ogilvy)

奥匈帝国 军衔

奥匈帝国 军衔

上校
波兰军团 1914-1916 第一军团骑兵
列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上士
少尉
中尉
上尉
波兰军团 1914-1916 第二军团步兵
列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准尉
少尉
中尉
上尉
少校
上校
波兰军团 1914-1916 第二军团骑兵
列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上士
准尉
少尉
百度文库
中尉
上尉
波兰军团 1916
列兵(步兵)
上等兵(炮兵)
下士(工兵)
学员
少尉
中尉
上尉
少校
中校
上校
少将
中将
上将
学员
军官
参谋
将军
帝国海军 1907-1918
水兵
上等水兵
下士
中士
上士
二级军士长
一级军士长
志愿者
候补军官
学员
少尉
中尉
上尉
少校
中校
上校
少将
中将
上将
高级上将
学员 列兵
军官
参谋
少将
中将
波兰军团 1914-1916 第一军团步兵
上等兵
下士
中士
上将 少尉
中尉

简论奥匈帝国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得

简论奥匈帝国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得

简论奥匈帝国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得

作者:失周焱张礼刚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02期

[摘要]奥匈帝国是一个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多民族帝国,自1867年建立以来,民族问题一直是贯穿奥匈帝国的主线。在十九世纪,民族主义在欧洲达到了顶峰,民族国家纷纷兴起,因此,这也决定了奥匈帝國在应对民族问题上的态度和策略必然是相对复杂的。哈布斯堡王朝试图维持普世帝国的政策,但是在匈牙利危机中不得不向匈牙利进行妥协,以换取匈牙利人的支持以维护帝国的完整统一。可这一妥协并没有让帝国更加团结,反而使匈牙利成为了帝国进一步改革的最大绊脚石,并为奥匈帝国的最终解体埋下了伏笔。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其中晚期的民族政策所暴露出的问题,及奥匈帝国政府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做出的改革及对策,对日后中欧的政治和民族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后世所有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奥匈帝国;民族政策;改革;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D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0)02-0025-04

Abstract: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 was a multi-ethnic empire that existed in Central Europe from 1867-1918, It was one of the European power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only power that did not engage in a large-scale colonial war.There are 11 ethnic groups and 5 religions in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The ethnic issue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solve in a series of problems facing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Under the wave of nationalism in the 19th century,the emprire faced the national movements of the Mazars,slavs,czechs and many cross-border national unification nationalism,such as German nationalism,pan-slavism,Italian reunification movements and Great romania Challenges.The governance policies and methods adopted by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 have left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profound lessons for the modern multi-ethnic country to deal with domestic ethnic issues.

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

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

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

奥匈帝国是⼀个悲情的帝国,她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辉煌了时代-拿破仑时代和⼀战,但奥匈帝国从来不是时代的主导。

奥匈帝国的命运也是坎坷的,她的⾝边也是强国林⽴,从拿破仑的第⼀帝国,再到弗⾥德⾥希⼤帝的德意志帝国。

⽽在那个时代,奥匈帝国永远只能⽣活在其他强国的阴影下,被⼈们所淡忘。本⽂将从图⽂来介绍⼀战时期奥匈帝国军衔体系,如有⽋缺之处请各位见谅(因为有关兵种⾊的资料没有完全找全,所以在本⽂中暂时不介绍)。

奥匈帝国步兵,猎兵,炮兵佩戴的军衔标识基本⼀致。军衔标识由军服竖领军衔星和⾐领外侧的饰边领章组成。在战争爆发后,军官的军衔星⼀般为银制或⾦制,⽽⽩⾊其他材质的军衔星并不是官⽅的版本,只是⼀些特殊情况。某些军官在⾐领上只佩戴玫瑰花饰⽽不是军衔星。随着战争的进⾏,因为原料的短缺,导致了领章上军衔星的材质变成了普通⾦属或者布制的。⽽以前的由⾦属线缝制的饰边也改由黄⾊或者⽩⾊的丝线缝制了。相似的是,⾐领领章在战争后期逐渐被⼀种表明军衔的狭长竖直条取代了。将官级:银⾊军衔星和3.3厘⽶宽的⾦⾊饰边组成的领章佩戴在⾐领上。将军的⾐领⼀般长11.2厘⽶,⾼4厘⽶。将级和校级⾐领的区别在于校级的饰边后部长于将级2.6厘⽶。在双排扣的军服上,在袖⼝有⼀条5.3⾥⾯宽的⾦⾊饰边。总参谋部将官级:总参谋部将官级领章基本样式和将官领章相同,唯⼀不同之处领章顶部多出⼀块5厘⽶长,2.6厘⽶宽⿊边。

这是总参谋部少将领章,请注意饰边上部的⿊⾊部分

校官级:领章主体由3.3厘⽶宽的饰边和军衔星组成,⽽根据饰边颜⾊的不同使⽤相对颜⾊的军衔星作为搭配。校官级⾐领⼀般8.6厘⽶长4⾥⾯宽。尉官级:领章⽆饰边,直接佩戴不同等级的⾦⾊军衔星。其中准尉佩戴的领章有窄饰边,饰边组成“L”形。⼠官长级:与准尉佩戴的窄饰边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军衔星的不同。⼠官级:领章⽆饰边,直接佩戴⽩⾊军衔星⼠兵:领章⽆任何饰边和军衔星奥匈帝国军队军衔星有两种佩戴⽅式,⼀种是可拆卸的领章(领章式),还有⼀种是直接把饰边绣在⾐领上(⾐领式),相应的军衔星也佩戴在⾐领上。

奥匈帝国军队的组织构成

奥匈帝国军队的组织构成

奥匈帝国军队的组织构成

所谓“奥匈帝国”,实质上是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对于现代民族主义兴起的一种无奈的让步而已。在中世纪,民族感不强的时代中,哈布斯堡皇室统治着一大堆领地,从莱茵河畔直到西乌克兰,皇室用一大串诸如“国王,亲王,大公,公爵,伯爵”等领主称号,统辖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居住着的民族各异的臣民们。这种中世纪的统治结构,甚至在17世纪就已经不合时宜了,法,英,普等单一民族君主国的兴起,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拿破仑战争期间,皇室失去了一直装点门面的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不得不改称奥地利皇帝,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连奥地利帝国也要维持不下去了,随着帝国在意大利对法国和在波希米亚对普鲁士的接连两次战败,一度被压制的民族解放运动又再度汹涌澎湃起来,皇室为了拉拢自特蕾莎女皇时代就一直效忠皇室的匈牙利贵族,不得不于1867

年授予匈牙利自治权,这就是所谓“奥匈二元制君主国”的由来,简称“奥匈帝国”,其正式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这依然是一个中世纪与近代的混合体系,所以,笔者倒是认为,所谓“二元君主国”,虽然一般而言,是指奥,匈两个地理部分而构成共主联盟的地理和行政上的意义,然而从深层次来说,更是对奥匈帝国这种中世纪政治结构和现代政治结构的混合情况的极为契合地描述。

实质上,随着萨多瓦的战败,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帝国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土耳其退出东欧后的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前土耳其占领地区,这就使得帝国和其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护者和老大哥自诩的俄国反目成仇,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强大的沙皇。

世界各国军衔、军服、勋奖章

世界各国军衔、军服、勋奖章

世界各国军衔、军服、勋奖章(大全)

目录:

第1页

1楼中国的军衔:清末和北洋时期

2楼民国时期陆军

3楼新中国陆军的军衔

4楼中国军服

5楼新中国55式

6楼中国的勋章奖章

7楼中国台湾的勋奖章

8楼亚、非洲最高军衔汇总

9楼以色列、澳大利亚、前伊拉克军衔

第2页

10楼美国部分(军衔)

13楼美国部分(勋章奖章)

14楼美国部分(技能章和功勋略表)

15楼美国部分(军兵种符号和臂章)

16楼美国部分:军服(一)

17楼美国部分:军服(二)

18楼美国部分:新军服的方案之一

第3页

20楼苏俄系列:国防部长亚佐夫

21楼苏俄系列(沙皇俄国)

22楼苏俄系列(苏联1917-1923)领章袖章23楼苏俄系列(苏联1935-1940)

24楼苏俄系列(苏联1943-1945)

25楼苏俄系列(苏联1943-1945续)

26楼苏俄系列:苏联冷战初期(一)大元帅27楼苏俄系列:苏联冷战初期(二)元帅星29楼苏俄系列:苏联冷战初期(二)军衔

第4页

30楼苏俄系列:1959—1973服饰标志

31楼苏俄系列:1959—1973领章

32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69年)33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73年)34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73年)35楼苏俄系列:1959—1973(1973年)36楼苏俄系列:苏军军兵种色表

37楼苏俄系列:俄罗斯

38楼苏俄系列:军服

39楼苏俄系列:军服1959年

第5页

40楼苏俄系列:军服(1969年)

41楼苏俄系列:军服(1973年)

43楼苏俄系列:勃列日涅夫

45楼苏俄系列:勋章-列宁勋章

奥匈帝国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奥匈帝国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奥匈帝国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简介:

联合力量(Viribus Unitis)级战列舰是奥匈帝国海军建造的战列舰。该级舰共四艘:Viribus Unitis(联合力量;是奥匈帝国皇帝佛兰茨·约瑟夫最喜欢的一句格言)、Tegetthoff(特格霍夫:利萨海战中奥匈帝国海军的指挥官)、Prinz Eugen(欧根亲王)、Szent.Istvan(圣·伊斯特万:匈牙利开国君主)。

1906年新型的无畏舰问世后,奥地利海军获悉意大利开工建造无畏舰后,很快决定将建造无畏型战列舰。1910年奥匈海军在未获议会批准拨款的情况下擅自先自筹经费开工两艘无畏舰,在建造中途险遭废弃。1911年奥匈帝国议会终于通过建造4艘无畏舰的预算,由皇储佛兰茨·斐迪南大公监制。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采用平甲板船型,整体布局紧凑,舰体短小。主要在地中海海域近海活动所以对适航性能要求不高。采用三联装主炮塔,沿舰体中线艏艉对称呈背负式各布置两座,这样的布局主炮拥有良好的水平射角,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舰身长度。因为主炮炮塔彈藥提升通道的原因,彈藥供给速度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炮配置的优势。该级舰的舰体水线下防御结构陈旧,水下防雷性能不佳,导致两艘船“联合力量”、“圣•伊斯特万”因此沉没。

1912年的联合力量号战列舰

各舰概况:

“联合力量”号1910开工,1912年12月服役;“特格霍夫”号1910开工,1913年7月服役;“欧根亲王”号1912年开工,1915年11月服役;“圣•伊斯特万”号1912年开工,1914年7月服役。

2军衔

2军衔

军衔

军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军人的职务、军事素养和业务素养、资历贡献以及军兵种或勤务区分,授予军人的一种衔称。军衔在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它是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的过程中,随常备军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军事制度。到了17-18世纪,军衔制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军队所采用。[1]

目录

1定义

2等级

3意义

4历史沿革

▪欧洲

▪中国

5各国情况

▪中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朝鲜

▪日本

▪俄罗斯

1定义

用缀在肩章或领章等处的等级符号,标明军人社会地位和军事级别的称号,叫做军衔。[2]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2]

2等级

军衔分为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类。一般称军衔是指永久军衔。永久军衔又分军官军衔与士兵军衔两大类。[3]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2]

士兵军衔一般分“士”和“兵”两类,“兵”可以分为列兵(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等几级。“士”即“士官”,一般由拥有专业技术者担任或从资深士兵中选出,各国把士官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军士长(或称士官长)等。

军官军衔一般分将、校、尉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又分上、中、下三等,有的还会加上“大”这一等,如中国有大校,苏联有大尉。[3]

有的国家在

中国台湾空军军衔图样

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将军逐步区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通常是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准将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长,上将对应方面军司令官。

冷战时期东欧八国的军衔制度与国防体系

冷战时期东欧八国的军衔制度与国防体系

冷战时期东欧八国的军衔制度与国防体系

第一篇:冷战时期东欧八国的军衔制度与国防体系

冷战时期东欧八国的军衔制度与国防体系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被第二次世界大战耕犁过的千疮百孔的欧洲中部及巴尔干地区的废墟上,相继出现了8个新兴政权国家:南斯拉夫、罗马利亚、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

这8个国家连同前苏联被称作“东欧国家”,它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而非纯粹的地域概念。二战中,这些国家遭到了德意法西斯的吞并、侵略、占领和奴役(民主德国除外),都是在苏联红军的“乌拉”声中(或强大军援下)获得解放的,都建立了共产党(或称工人党、劳动党等)领导(或执政)的政府。战后,它们或废除帝制,或驱赶资产阶级政客,或实行土地改革,经过民族民主革命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形成了由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东方集团)。

尽管由于政治风云的演变,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在冷战时期先后脱离了由苏联“老大哥”一手控制的东方集团,但在政治地理上人们仍把它们计入东欧范畴。

东欧8国的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欧洲历史上战事最多、灾难最重的地区,尤其巴尔干更被誉为“欧洲的火药桶”(20世纪最后一战--科索沃战争,也爆发在巴尔干)。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更“选择”了东欧……

时光如梭,今天这8个“东欧国家”在冷战时期的历史已经走进了历史教科书。本文现将那个时期这8个国家的军衔制度(因陆军是这8国的主要武装力量,为节省篇幅,只列出陆军军衔标志)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阿尔巴尼亚(Albania)

德国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

德国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

德国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德国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GENERALFELDMARSCHALL

FEDOR VON BOCK

(1880-1945)

个人档案:

军衔:陆军元帅

生日:1880年12月3日

出生地:诺伊玛克的屈斯特林

死亡:1945年5月5日

死亡地:荷尔斯泰因,奥尔登堡海军医院

父亲:莫里茨.博克(Moritz Bock )

母亲:奥尔加.冯.法尔肯海因(Olga von Falkenhayn)

费多尔.冯.博克1880年12月3日出生于屈斯特林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军人,他的父亲莫里茨.博克由于在普法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被封为贵族,最后也官至少将;他的母亲同样出自普鲁士将门——法尔肯海因家族。(德军在一战时期的总参谋长艾里希.冯.法尔肯海因大将也来自这个家族)同样是将门之后的博克和

前面介绍的布伦堡在早年的经历很相似——博克从小就向往成为真正的军人,在军界大干一番,10几岁的时候博克就进入普鲁士皇家军官学校接受初级军事教育,先后在格罗斯利希特菲尔德军校和波茨坦军校学习。虽然严厉的家教让博克从小养成了严格和一丝不苟的习惯并使他在学校里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但他待人和蔼也让他赢得了同学的欢迎,他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小博克”。1898年,18岁的博克就以最优异的成绩晋升少尉并被选派到近卫第5团服役。1905年任近卫第5团一营副官,两年后升任团副官,在近卫部队里的良好表现使他在1910年上调到总参谋部服役,1913年他重新回到近卫军,出任近卫军上尉军需参谋。在总参谋部服役期间,他严肃固执的性格和出众的军事才能让他在陆军中获得了“屈斯特林的圣火”的绰号。一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近卫军助理参谋官,此后,在一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博克一直担任着各级参谋官,曾历任近卫军首席作战参谋;第11集团军参谋部参谋;第200步兵师首席作战参谋;近卫军首席作战参谋;皇太子集团军群助理参谋官;皇太子集团军群首席作战参谋。在此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指挥和参谋经验,尤其是在第11集团军司令马肯森元帅及其参谋长泽克特少将——他们是一战时期德军最优秀的野战指挥官和参谋长(可谓是一对黄金组合)——手下任职的经历使他获益非浅。1918年4月,由于他在皇太子集团军群首席作战参谋任上的出色表现,他还获得了蓝马克斯勋章。

欧洲中世纪各国军衔爵位

欧洲中世纪各国军衔爵位

欧洲中世纪各国军衔爵位

贵族爵位传统的欧洲贵族阶级大致分为九层,他们从高到低分别是:“皇帝(Caesar, emperor, imperator, kaiser, the King of Kings)”、“王(王Rex, king, monarch, roi)”、“公爵(duke)”、“侯爵(marchese, margrave, marquis)”、“伯爵(Graf, comte, conte, count, earl)”、“子爵(vicomte, viscount)”、“男爵(baron, baronage, baronial)”、“勋爵(Lord, lord)”、“骑士/士爵/爵士(knight,sir)”

如果不想那么麻烦,那么基本上按照“公、侯、伯、子、男” 从高到低排列。

伯爵(Graf, comte, conte, count, earl)

在贵族中伯爵作为高级贵族,是男爵的“天然领导人”,在地方上负有对男爵、骑士的管理责任。在重大正式场合,伯爵穿着镶有白色毛皮边的深红色丝绒外套,软帽上缝镶着三条貂皮以表明爵位级别,冠冕上有一镀金银圈,上沿饰有8个银球;而国王则称伯爵为其“真正可信可爱的伙伴。”

公爵(Duke)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duchy;大公国,Archduchy)。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duke)有所不同。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很晚。1337年,爱德华三世把康沃尔郡升为公国,将公爵爵号授予年方7岁的“黑太子”爱德华。该王储16岁参加百年战争,锋芒显露;1355年前往法国指挥作战,军功卓著。父王对他赏赐有加,使太子身兼多种称号,如1343年封为威尔士亲王,1362年加封为阿基坦公爵。为突出公爵特殊地位,以后多年里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亲均不许称王,最高可获公爵爵位。随后,爱

深度世界各国军衔制度,看完此文秒懂

深度世界各国军衔制度,看完此文秒懂

深度世界各国军衔制度,看完此文秒懂

没有“大红大紫”“衣冠禽兽”,现代军装怎么体现等级?配饰是制服很重要的一部分,用以标明等级,彰显身份地位,在唐宋,官服主要通过颜色来区分等级,三品及以上紫色,四品五品红色,“大红大紫”的成语正是起源于此,但唐宋也有金鱼袋等配饰。明清官服胸前有一大块显眼的图案,称为补子,官服也称为补服,明清两朝设计补子可谓非常粗暴,文飞禽、武走兽,官员们被百姓戏称为“衣冠禽兽”。现在军装配饰设计方面虽然也用动植物元素,但要艺术化抽象,避免“衣冠禽兽”。国画中大红大紫的“衣冠禽兽”们现代军装已经不可能拿出像补子一样大块地方来设计配饰,大多是小巧简洁,但配饰种类更加繁多,有帽徽、肩章、袖标、勋略、徽章、肩带、领章等等,本期主要谈谈军衔,用以标明军人等级的配饰,一般是和肩章结合在一起的,海军常服多为袖标,有的国家全佩戴在帽徽、臂章或胸前。军衔设计常有三大法,形成三大流派,体现三大风格,小小军衔门道可不少。现代国家如此大红大紫的不多了全球各国军衔在母语中叫法各不同,但基本都可以对应到同一体系,在汉语中就是尉、校、将三大级,各分少、中、上三等,将级最低等还有一个”准“,共10级,有的国家在“上”之上还有“大”,如大尉、大校,这两等在国际对等时往往被归

入“上”里面的资深款。军衔的等级是非常规则的,设计军衔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和军衔的组织形式一样,用3个图形表示级,即尉、校、将,再用3个图形表示等,即少、中、上,两组图形一组合就成了,简便易行。但实际上没有这样设计的,首先每个军衔都是两个图形,不易辨识,其次是无法突出上级,等级不够明显。将军的军衔除了功能性的图案外,还会加一些装饰,以凸显将军的身份,区分功能图案还是装饰图案的方法要看在其他不适合添加装饰图案时军衔的样式,比如作战服军衔、或帽徽军衔。本期主要谈功能性军衔设计。为了提高辨识度,设计上通常借用“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路,把等的提高视为量变,把级的飞跃视为质变,用固定图形元素的数量表示少、中、上3等,再附加另一组3个图形分别表示尉、校、将3级。如果用X的数量表示等,用A、B、C表示级,少尉就是A+X,中校就是B+2*X,很像一元一次方程,本号君称之为方程法。在符号表示时为了简便,舍弃了“大”和“准”,在实际中只要插入到相应位置即可。有些军衔校官没有额外的B图形,而是直接在尉官基础上继续累加,归为变体的方程法。不少国家就是用这种简单明了的设计法,比如我们敬爱的人民解放军,还有日本、克罗地亚、波兰、荷兰、土耳其等国也都是比较典型的方程法。另一种设计方案是将表示等和级的图形合一,用不同的图形表示级,用数量表示等,如中尉为AA,上校为BBB,

【鱼鹰社】一战奥匈帝国军队(2)

【鱼鹰社】一战奥匈帝国军队(2)

【鱼鹰社】一战奥匈帝国军队(2)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397号:一战奥匈帝国的军队(2)(1916年-1918年)-The Austro-Hungarian Forces in World War I(2)1916-18。原作者Peter Jung,绘图Darko Paviovic。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1:匈牙利君主卡尔一世皇帝,1917年-18年

这位君主在视察前线时穿鱼灰色或野地灰色制服(1917年以后,如图所示)。他戴野地灰色帽顶的参谋军官帽,上衣的款式和元帅的类似,都是隐藏的纽扣设计,胸前和下摆的口袋盖采用三尖头形状,裤子则带有将官用的被称为“Lampassen”的红色裤线条纹。这位皇帝使用非常简单的棕色皮腰带和皮护腿,他用配金色/黑色穗带式装饰

物的将官用匕首代替了马刀。卡尔一世的脖子上挂着仅能部分看到的金羊毛奖章(Order of the Golden Fleece),而他左胸前佩戴着玛丽亚雷西亚女王大十字奖章(Grosskreuz of the Order ofMaria Theresia)的勋章,往下应该有一枚的德国一级铁十字勋章,在他的右胸口袋上应该有一枚所谓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勋章(Franz Joseph-Kreuz)。这位皇帝喜欢在不同的场合频繁地展示他的各种勋章,在图中他左胸口袋上方的勋章包括了奥地利一级铁冕勋章(Osterreichischen Orden der Eisernen Krone 1.Klasse)、大军功十字与宝剑勋章(Grosses Militarverdienstkreuz mit Schwertern)、一级军功十字章(Militarverdienstkreuz1.Klasse)和红绶带的铜质军功十字章(BronzeneMilitarverdienstrnedaille)以及银禧军事十字章(Military Jubilee Cross),而胸前纽扣上别着德国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

第三帝国肩章、勋章大全

第三帝国肩章、勋章大全

第三帝国肩章、勋章大全

第三帝国肩章、勋章大全臂章常规臂章(右臂)

山地师军官臂章,叶子为银色,佩于右臂上方非洲军山地师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陆军山地师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海军山地师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山地师向导臂章,佩于右臂上方步枪兵臂章,佩于右臂上方雪地步枪兵臂章,佩于右臂上方雪地步枪兵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一等狙击(射杀敌人60以上)臂章,佩于右臂上方金质驾驶员臂

章,佩于右臂上方

银质驾驶员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铜质驾驶员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一等反坦克(击毁5辆)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二等反坦克(击毁1辆)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一等防空(击毁5架)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二等防空(击毁1架)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海军四等巡逻(首次出海)臂章,佩于右臂上方海军三等巡逻(两次出海)臂章,佩于右臂上方海军二等巡逻(三次出海)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海军一等巡逻(四次出海)臂章,佩于右臂上方

SS荣誉章(1933年1月前加入SS),佩于右臂上方

SS荣誉章(加入党卫队前为退役军人或警察),佩于右臂上方

常规臂章(左臂)

步兵执旗手臂章,佩于左臂上方;其他单位执旗手臂章除了旗图案底色根据兵种色划分(如工兵为黑色、炮兵红色等)外,样式

基本相同。

空军执旗手臂章,佩于左臂上方宪兵军官鹰徽,佩于左臂上方[陆军宪兵鹰徽,佩于左臂上方

纳尔维克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拉普兰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乌曼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克里米亚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

德米扬斯克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华沙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

巴尔干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

洛里昂战役章,佩于左臂上方SS一级射手标志,佩于左袖标上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匈帝国军衔领章体系

本帖被三叉戟执行提前操作(2011-01-29)

奥匈帝国是一个悲情的帝国,她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辉煌了时代-拿破仑时代和一战,但奥匈帝国从来不是时代的主导。

奥匈帝国的命运也是坎坷的,她的身边也是强国林立,从拿破仑的第一帝国,再到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德意志帝国。

而在那个时代,奥匈帝国永远只能生活在其他强国的阴影下,被人们所淡忘。

本文将从图文来介绍一战时期奥匈帝国军衔体系,如有欠缺之处请各位见谅(因为有关兵种色的资料没有完全找全,所以在本文中暂时不介绍)。

奥匈帝国步兵,猎兵,炮兵佩戴的军衔标识基本一致。军衔标识由军服竖领军衔星和衣领外侧的饰边领章组成。在战争爆发后,军官的军衔星一般为银制或金制,而白色其他材质的军衔星并不是官方的版本,只是一些特殊情况。某些军官在衣领上只佩戴玫瑰花饰而不是军衔星。随着战争的进行,因为原料的短缺,导致了领章上军衔星的材质变成了普通金属或者布制的。而以前的由金属线缝制的饰边也改由黄色或者白色的丝线缝制了。相似的是,衣领领章在战争后期逐渐被一种表明军衔的狭长竖直条取代了。

将官级:银色军衔星和3.3厘米宽的金色饰边组成的领章佩戴在衣领上。将军的衣领一般长11.2厘米,高4厘米。将级和校级衣领的区别在于校级的饰边后部长于将级2.6厘米。在双排扣的军服上,在袖口有一条5.3里面宽的金色饰边。

总参谋部将官级:总参谋部将官级领章基本样式和将官领章相同,唯一不同之处领章顶部多出一块5厘米长,2.6厘米宽黑边。

这是总参谋部少将领章,请注意饰边上部的黑色部分

校官级:领章主体由3.3厘米宽的饰边和军衔星组成,而根据饰边颜色的不同使用相对颜色的军衔星作为搭配。校官级衣领一般8.6厘米长4里面宽。

尉官级:领章无饰边,直接佩戴不同等级的金色军衔星。其中准尉佩戴的领章有窄饰边,饰边组成“L”形。

士官长级:与准尉佩戴的窄饰边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军衔星的不同。

士官级:领章无饰边,直接佩戴白色军衔星

士兵:领章无任何饰边和军衔星

奥匈帝国军队军衔星有两种佩戴方式,一种是可拆卸的领章(领章式),还有一种是直接把饰边绣在衣领上(衣领式),相应的军衔星也佩戴在衣领上。

Erzherzog Joseph上将,他的领章和衣领分开的,为领章式

Karl Tersztyánszky von Nádas步兵上将,他的领章和衣领是一体的,饰边延伸到了衣领后部,为衣领式

以下是奥匈帝国领章军衔图案和佩戴的示意图

六芒军衔星有金色,银色,白色三种规格,饰边有金色和银色两种规格,而且有宽饰边和窄饰边之分。

元帅(领章底色为红色,上面绣有金色条纹饰边和三片月桂叶)

上将(领章底色为红色,上面绣有金色花边饰边,三枚银色六芒军衔星被月桂叶花环所包围)

步兵上将(领章底色为红色,上面绣有金色花边饰边,三枚银色六芒军衔星)

中将(领章底色为红色,上面绣有金色花边饰边,两枚银色六芒军衔星)

少将(领章底色为红色,上面绣有金色花边饰边,一枚银色六芒军衔星)

上校(领章底色为淡绿色,上面绣有银色花边饰边,三枚金色六芒军衔星)

中校(领章底色为红色,上面绣有亮金色花边饰边,两枚银色六芒军衔星)

少校(领章底色为淡绿色,上面绣有银色花边饰边,一枚金色六芒军衔星)

上尉(领章底色为蓝色,无饰边,三枚金色六芒军衔星)

中尉(领章底色为红色,无饰边,两枚金色六芒军衔星)

少尉(领章底色为绿色,无饰边,一枚金色六芒军衔星)

一级准尉(领章底色为红色,一条L形金色饰边,一枚银色六芒军衔星)

二级准尉(领章底色为红色,两条L形银色饰边,一枚金色六芒军衔星)

参谋军士长(领章底色为绿色,两条L形银色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

军士长(领章底色为红色,一条L形银色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

中士(领章底色为黑色,无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

下士(领章底色为绿色,无饰边,两枚白色六芒军衔星)

代理下士(领章底色为黑色,无饰边,一枚白色六芒军衔星)

列兵(领章底色为橘色,无饰边,无军衔星)

山地部队领章

奥匈帝国山地部队领章底色为绿色,绣有宽饰边,在领章后部绣有雪绒花图案,六芒军衔星佩戴规格和其他部队基本相同(金色饰边配银色军衔星,银色饰边配金色军衔星)

列兵(领章底色为绿色,绣有雪绒花)

代理下士(领章底色为绿色,一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下士(领章底色为绿色,两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中士(领章底色为绿色,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军士长(领章底色为绿色,一条金色窄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候补军士长(领章底色为绿色,一条金色窄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参谋军士长(1913-1914)(领章底色为绿色,两条金色窄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参谋军士长(1914后)(领章底色为绿色,两条银色窄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二级准尉(领章底色为绿色,两条银色窄饰边,三枚白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一级准尉(1918前)(领章底色为绿色,一条金色色窄饰边,一枚银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一级准尉(1918后)(领章底色为绿色,一条金色色窄饰边,一枚银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少尉(领章底色为绿色,无饰边,一枚金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中尉(领章底色为绿色,无饰边,两枚金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上尉(领章底色为绿色,无饰边,三枚金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少校(领章底色为绿色,银色饰边,一枚金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中校(领章底色为绿色,银色饰边,两枚金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上校(领章底色为绿色,银色饰边,三枚金色六芒军衔星,绣有雪绒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