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技术经济教案是指在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
本文将围绕技术经济教案的编写过程、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阐述。
一、技术经济教案的编写过程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需要明确技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案例分析等,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3. 教学方法的确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例演示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4. 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具、教材和参考书籍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支持。
二、技术经济教案的内容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相关的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技术经济学打下基础。
2. 知识点讲解:对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技术经济学的应用分析和评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4. 练习与讨论: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
三、技术经济教案的实施方法1.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和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2. 学以致用: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技术经济学完整版电子课件全套电子教案
技术经济学完整版电子课件全套电子教案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学科,旨在通过深入探讨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实践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加强对技术经济学的学习,我们准备了一套完整的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以便更好地帮助你掌握相关知识。
一、引言技术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涵盖了技术选型、投资决策、成本分析、效益评估等内容。
本套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将全面覆盖技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
二、课程设置本套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分为八个模块,内容包括:1. 技术经济学概述: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探讨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技术选择与决策:详细讲解技术选择的方法和技术决策的原则,引导学习者正确进行技术选型和决策。
3. 技术价格与成本分析:介绍技术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讲解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习者理解技术成本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 技术评价与效益评估:详细讲解技术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介绍效益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技术效益的评估过程。
5. 技术变动与产业发展:探讨技术变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6. 技术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介绍技术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可持续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7. 技术竞争与市场结构:分析技术竞争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引导学习者理解技术创新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8. 技术经济学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技术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习者运用技术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套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采用多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题等,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知识。
四、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套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学习者将能够:1. 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理解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能够正确进行技术选型和决策;3. 学会运用成本分析和效益评估方法,全面评估技术的经济效益;4. 了解技术变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认识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5. 理解技术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动可持续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6. 认识技术竞争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掌握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7. 运用技术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决策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能运用相关指标评估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3. 了解我国技术政策及发展趋势,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实际技术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技术经济数据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在讨论中分享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技术进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技术经济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2. 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与方法- 投资收益率分析- 投资回收期分析- 净现值分析- 经济增加值分析3. 技术项目经济效益评估- 评估原则与步骤- 技术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技术项目风险评估- 技术项目综合评价4. 我国技术政策与发展趋势- 我国技术政策概述- 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我国技术发展趋势及战略5. 实践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项目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讨论案例中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为实际工作中分析技术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经济方案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方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技术经济方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技术经济方案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指标;3. 了解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现状及政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技术经济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数据、图表等工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关注技术经济发展;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技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方案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技术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技术经济方案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技术经济方案的定义、分类及评价原则,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2.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讲解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方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实用工具。
3. 技术经济方案案例分析:选取典型行业案例,分析其技术经济方案的制定与评价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介绍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的现状、政策及发展趋势,使学生对行业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5.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安排学生进行技术经济方案设计实践,分组讨论、分析、评价,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对应如下:1. 教材第1章:技术经济方案基本概念与原理;2. 教材第2章: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3. 教材第3章:技术经济方案案例分析;4. 教材第4章: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5. 教材附录:实践操作指南。
教学进度安排:共计8课时,分配如下:1. 基本概念与原理(2课时);2. 评价方法与指标(2课时);3. 案例分析(2课时);4. 技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1课时);5.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1课时)。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解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成本效益分析、投资评价等基本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3. 帮助学生了解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对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遵循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技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
2.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探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
3. 成本效益分析:介绍成本、效益、现金流量、净现值等概念,学会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项目评估。
4. 投资评价方法:学习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评价指标,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5. 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路径,探讨技术改造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6. 技术经济政策:了解我国技术经济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政策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及课程概述第二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三周:成本效益分析第四周:投资评价方法第五周: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第六周:技术经济政策及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1. 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教材第一章2.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材第二章3. 成本效益分析:教材第三章4. 投资评价方法:教材第四章5. 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教材第五章6. 技术经济政策:教材第六章在教学过程中,将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课程目标。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 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相关指标评估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
3. 了解技术创新与扩散的过程,认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技术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技术进步对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估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技术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 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特点及影响2.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分类与计算方法- 效益的度量与评估- 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3.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政策与战略4. 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 国内外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技术项目成本效益实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周: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第2周:技术创新与扩散第3周:成本分类与计算方法第4周:效益的度量与评估第5周: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第6周: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第7周: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第8周:学生分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术经济学教案
技术经济学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X总学时:X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一门介于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经济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使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让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分析、经济评价指标、不确定性分析等。
3、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等进行经济评价和决策。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经济观念,注重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技术经济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二)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2、利息与利率3、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公式4、资金等值计算的应用(三)现金流量与资金等值计算1、现金流量的概念及构成2、现金流量图的绘制3、资金等值计算实例(四)经济评价指标1、静态评价指标2、动态评价指标3、评价指标的比较与选择(五)项目经济评价方法1、财务评价2、国民经济评价3、社会评价(六)不确定性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3、概率分析(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作用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程序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八)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经济分析1、设备磨损与补偿2、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3、技术改造的经济分析(九)价值工程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2、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3、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与情报收集4、功能分析与评价5、方案创新与评价(十)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类型2、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模式3、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四、课程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经济学完整版电子课件全套电子教案
技术经济学完整版电子课件全套电子教案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探讨了技术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创新和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技术经济学的知识,本文提供了一套完整版的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
一、引言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以及为什么学习技术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技术发展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创新。
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技术评估与决策、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等。
二、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本节将探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和衡量技术创新对于经济的贡献。
1.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 技术创新的评估与衡量为了评估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指标,如全要素生产率(TFP)、创新指数等。
三、技术评估与决策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技术评估与决策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以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决策。
1. 技术评估方法技术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不确定性分析等,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2. 技术决策工具技术决策工具包括决策树、层次分析法、实验设计等,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最佳的技术方案和决策策略。
四、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本节将介绍技术转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技术转移和创新的重要性。
1. 技术转移的概念和类型技术转移是指技术从研究实验室或企业向市场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常见的技术转移方式包括许可证、合资企业等。
2.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转移和创新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鼓励创新和技术转移,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五、总结通过学习技术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经济学教案
本章要求
(1)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 (2)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 (3)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4)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5)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
(1)经济效果的含义 (2)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章难点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反馈的动态规划过程。 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可划分为:
机机会会研研究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
投资机会寻找 ……
……
投资机会筛选 ……
……
第一章 绪论
§3 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
确定目标
系统分析
穷举方案 评价方案
决策
放弃该项 活动或重新
构思方案
否
满意
否
是 方案实施
第一章 绪论
§4 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本章小结:(略)
第一章 绪论
§1.2 技术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一、技术经济学及其发展
1. 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技术实践活动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挑选最佳活动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的学科。是一门技 术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 间的边缘科学。
自
经
然 科
技 术
技术经济
第一章 绪论
二、技术实践活动的要素
1. 活动主体: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 个人或组织。如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
2. 活动目标:所有技术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不同活动主 体的目标是不同的。如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占有率 等;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环境保护等。
《技术经济学》教案
《技术经济学》教案技术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技术经济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将来从事相关职业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概念和发展历程2.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3. 技术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4. 技术经济学对企业决策和管理的影响5. 技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交叉领域三、教学方法1. 综合教学法: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加深对技术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项目研讨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概念1. 引入:通过引用一则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新闻或案例,激发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
2. 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定义和概念,以及其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3. 分析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介绍相关学者和研究成果。
4. 通过示例,说明技术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时: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调技术经济学的定义和概念。
2. 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如边际分析原理、比较优势原理等。
3. 解释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经济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4. 针对具体行业或领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
第三课时:技术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1. 通过介绍企业决策理论和技术经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技术经济学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2. 分析技术经济学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例如产能规划、投资决策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具体实践。
4. 引导学生思考技术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技术经济》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技术经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 理解技术经济决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技术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简介1.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1.2 技术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关系1.3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2.1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2.2 技术经济分析的流程与步骤2.3 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与模型3. 技术经济决策3.1 技术经济决策的意义和目标3.2 技术经济决策的基本原则3.3 技术经济决策的方法和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科技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技术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和决策者在科技投入、创新管理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决策原则,培养我们的技术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学习技术经济学简介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技术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既融合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又结合了技术学的知识和实践。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成本分析、效益评价、技术创新和技术市场等方面。
3. 学习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是指通过对技术投资决策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评估技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率分析以及利润贡献分析等。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益。
4. 学习技术经济决策技术经济决策是指在技术投资决策中,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做出合理的决策。
技术经济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和方案选择等步骤。
在技术经济决策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市场和政策等因素,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五、教学评估1. 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ZY-技术经济教案.doc
《技术经济学》教案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学生专业及年级:营销、工商04级三个班教师姓名:王军教师职称:副教授使用教材:《技术经济学》郑策煤炭工业出版社选读参考书:《工业技术经济学》傅家骥清华大学出版社本课程总学时数:48 本学期总学时数:48本学期上课周数:14 平均每周学时数:4讲课:48(含习题课)实验: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一章序言【教学目的】概括性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和性质、研究对象和目标及程序。
【教学要求】了解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标、学科性质,对技术经济学有一个系统性认识。
【教学重点】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学科特点。
【教学难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目标。
【教学方式】讲授。
【课时安排】2学时1、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侧重于方法研究、以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为目标、着重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应用经济学。
2、技术与经济的含义技术:是指影响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成果的、或者说是影响生产力水平的各种因素的总体生产关系经济生产、再生产活动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与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中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互相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动力技术的发展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互相制约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4、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研究过程中,一般作各种假设。
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把经济理论与经济、生产活动相结合,研究如何用经济理论指导生产实践活动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学问。
5、技术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使技术资源得到最佳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6、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技术经济问题,包括:1)宏观技术经济问题:指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技术经济问题2)微观技术经济问题:指一个企业、一个局部的技术经济问题7、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实践性预测性定量性8、技术经济学的研究程序:1)提出问题2)确定目标3)搜集整理资料4)设计备选方案5)定性与定量分析6)综合评价7)提供决策【课后预习】资金时间价值原理、经济效果原理、可比原理、机会成本原理、优化原理。
《技术经济》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技术经济教案一、引言技术经济是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评估以及决策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经济效益的预测与评估。
本教案旨在介绍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估技术经济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果分析法- 技术投资决策分析- 技术竞争力评估3. 技术经济案例分析-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技术转让与合作- 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4. 教学方法- 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团队合作与报告展示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占6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占40%,主要考察学生对技术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1. 教学资源- 讲义、课件、案例材料等- 线上学习平台2. 参考书目- 《技术经济学导论》高亚勃著- 《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周财红著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技术经济学概述与基本概念2. 第二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3. 第三周:技术经济案例分析4. 第四周:团队合作项目介绍与分组5. 第五周:团队合作项目进展报告6. 第六周:团队合作项目成果展示与总结八、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XXX2. 助教:XXX九、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与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附录- 技术经济学相关概念解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详细步骤- 成本效果分析法详细步骤- 技术投资决策分析方法介绍- 技术竞争力评估方法介绍。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3. 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了解相关政策及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查阅、筛选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技术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经济学领域,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技术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对技术经济学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 技术创新的定义与分类- 技术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2.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关系3. 技术经济学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 技术创新风险评估- 技术扩散与传播4. 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 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及措施5. 实践案例分析- 典型行业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我国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及启示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第二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第三周:技术经济学分析方法第四周:我国技术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第五周:实践案例分析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完成教材第一章的学习第二周:完成教材第二章的学习第三周:完成教材第三章的学习第四周:完成教材第四章的学习第五周:结合教材及补充案例,进行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技术经济学教案2.docx
第2・3次课士学时授课时间2009—2—26教案完成时间2009—2—6课题(章节)第二章:经济效果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经济效果的概念、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教学重点、难点: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上习题课课堂练习、作业:•何为经济效果或经济效益?其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儿种?•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 了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内容?•技术经济评价的原则有哪些?如何正确地理解和遵循这些原理? 何为可比性原理?不同技术方案的比较应具备哪几个方面的可比性?课后小结:第一节经济效果的概念一、经济效果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1・什么是效果? 由行为而产生的有用的结果(或成果)。
理解点:(6行为:一是指人的行为;二是指某种力量或因素;② 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性 质和目的不同,其所取得的效果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如,从事 政治活动,就会取得政治效果;从事军事活动,就会取得军事 效果;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就会取得科技效果等)。
③ 要取得一定的效果,必然要有投入,要消耗一定的劳动 (活的或物化的劳动)。
进一步地,就有一个投入的多与少的问题,即节约与浪费的问题。
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效果问题。
2 •什么是经济效果?所谓经济效益(效果),就是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 比较。
或者说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注意点:(Ilk 类从事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都是 为了取得一定的目的。
目的是多种多样的。
如政治的.经济的、 军事的、科研的等等,目的达到了,就有效果,同时若消耗的 少,则效果就好; 但是,任何活动都有一个经济效果的问题。
②目前,关于经济效果的表述很多, 如:”经济效果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耗费同成果的比较J “经济效果是使用价值与资金占用及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经济效果是有用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费之间的对比关系”"效用与费用之间的关系J"产出与投入的关系仆,”所得与所费的关執莓。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一、引言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分析和评估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社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指导科技政策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为主题,探讨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目标技术经济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技术经济学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了解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熟悉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方法论;3. 能够应用技术经济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4. 掌握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巧;5. 培养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介绍技术创新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以及技术创新的各种模式和机制。
2. 技术经济理论: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技术投资、技术扩散、技术改进等,探讨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3. 技术经济政策与管理:探讨技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技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介绍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
4. 技术经济评估与决策:介绍技术经济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探讨在技术决策中如何考虑经济效益、风险和可行性等因素。
5. 技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探讨技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技术创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技术经济学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讲授式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全面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教师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例子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研讨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分析和讨论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问题或案例。
《技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技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技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案例名称: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通过该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影响;3.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发展;4. 技术进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 环保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介绍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案例,进行深入剖析;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
思政元素渗透:1. 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2. 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观念;3. 结合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份关于环保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应用的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论文或思考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经济学教案适用范围:非管理类专业总学时:32学时制作人:魏想明教材: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主编:傅家骥、仝允桓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时间:2004章节安排第1章绪论第2章现金流量的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第3章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第4章技术预测第5章不确定性分析第6章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第7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一章绪论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学的概念技术、项目、经济的概念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的经济二重性一、技术经济学的概念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一门技术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图示二、技术、项目、经济的概念技术技术: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形成的设计工艺方法、数据信息、操作技能及劳动工具的总称。
狭义:劳动工具和操作技能。
广义: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方法、技能、工艺水平等内容总称。
注意:工程经济学中的技术指广义的技术。
项目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某种单纯的技术本身,而是以某种技术为代表的工程技术项目(方案)项目:投入一定资源,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技术实践过程的计划、规划方案的独立单位。
经济经济:有三种含义:(1)社会生产关系或国民经济的总称。
例:经济体制、经济基础中的经济概念(2)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例:国民经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概念(3)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即社会劳动的节约、节省。
或局部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关系。
例:经济效果。
注意:工程经济学中经济指第3种含义。
三、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和经济是社会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二者关系十分密切,且又是一对矛盾。
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说明:⒈ 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⒉ 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为前提条件,脱离了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必然失去方向、目的和意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限制技术进步。
四、技术的经济二重性在局部生产中,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即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即负面影响。
技术的经济二重性是指: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既相一致又相矛盾的特性。
适用技术适用技术:适合当时、当地技术-经济-社会的结构条件的、包括从低级到高级的整个技术领域中最有利于解决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各种应用技术, 或简称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而采用的最小社会成本的技术。
1975年,印度学者A.K.雷迪把适用技术归结为三个目标:(1)环境目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生态平衡;(2)社会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最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和睦;(3)经济目标—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把经济引向分散经营。
§2、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一、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1.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经济效果:是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
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不同度量单位时,投入产出经济效果投入:各种资源的消耗与占用;产出:产品、服务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相同度量单位时,经济效果=产出-投入提高经济效果的主要途径提高经济效果的主要途径: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费用一定,不断提高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功能二、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1)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2)技术与经济还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的一面。
因此,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
三、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
通常用国民收入来表示。
经济增长的途径:资金、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人们发现,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后期与前期相比,产出两增长的差额往往大于投入要素增长的差额,显然,这是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所致。
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是吸收、创造、掌握、应用新的技术成果,一方面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和重创市场需求,从而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新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市场,以获得更大收益的创造性行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并非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有一个从设想经过探索、试验到实现,然后投入生产、做出产品,再经过市场检验成为商品并占有市场份额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技术创新。
§3、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高层领导职务麻省理工学院电机专业的早期毕业生贝尔实验室1960年研究成功电子电话交换机。
(纵横式电话交换机)第二章 现金流量构成和资金等值计算 现金流量的构成资金等值计算一、现金流量1. 现金流量的概念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
其中流入系统的称现金流入,流出系统的称为现金流出,同一时间点上其差额称净现金流量。
几点说明:每一笔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都必须有相应的发生时点;只有当一个经济系统收入或支出的现金所有权发生真实变化时,这部分现金才能成为现金流量;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现金流量的考虑与分析,因考察角度和所研究系统的范围不同会有不同结果。
2、现金流量的构成投资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税金二、投资1、总投资的构成: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2、建设投资 ⎪⎪⎪⎪⎪⎪⎪⎪⎩⎪⎪⎪⎪⎪⎪⎪⎪⎨⎧⎩⎨⎧⎪⎩⎪⎨⎧⎪⎩⎪⎨⎧⎪⎪⎩⎪⎪⎨⎧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预备费其他筹建费人员培训费咨询调查费开办费(递延资产)其他无形资产获取费取费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获场地使用权获取费无形资产获取费其他费用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固定资产购建费3、固定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重估值残值折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4、流动资金三、费用和成本费用: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成本:指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一)总成本费用的构成总成本费用的构成(续)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福利费等。
制造费:是指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是指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流动资金⎪⎪⎪⎩⎪⎪⎪⎨⎧⎪⎩⎪⎨⎧⎩⎨⎧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期间费用制造费用直接费用产品生产成本总成本费用的构成管理费: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等财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
如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等。
(二)总成本费用的估算采用分项估算法,分项估算法把总成本费用分为九大项: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用、修理费、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如土地使用税)(三)折旧折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磨损和价值损耗的补偿。
有形磨损:由于生产因素或自然因素引起的。
无形磨损:又称经济磨损,是指非使用和非自然因素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如技术进步、新设备的产生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 直线折旧法将应计折旧值平均分摊到使用年限内的每一年。
即年折旧额=(原值-残值)/折旧年限优点:简单明了,计算方便,在侧重无形损耗时更加适用。
缺点:①随资使用年限增加,保养费、修理费增加;②没有考虑使用状况。
适用:负荷均匀的资产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 年折旧额3、年数总和法N ——折旧年限举例某设备原值为30万元,残值为零,使用年限为8年: %1002⨯=折旧年限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第1120++--=N N t N S K t V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四)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维简费-摊销-计入成本利息(五)机会成本与沉入成本沉入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机会成本: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收益。
四、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收入=商品销售量 商品单价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即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成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税后利润=销售利润-所得税五、税金增值税: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
资源税:资源税(开采石油)、土地使用税。
所得税:33%元年折旧额375008300000==元)(元)(元折旧率5.42187%25562507500030000056250%257500030000075000%25300000%25%10082321=⨯--==⨯-==⨯==⨯=D D D 元元元元元3.333337.41666500003.583337.66666728300000254321====⨯⨯=D D D D D财产税:车船税特定目的税类: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第二节资金等值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的概念资金等值计算公式一、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因素、风险因素要客观地评价工业项目或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不仅要考虑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数额,还必须考虑每笔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
在不同的时间付出或得到同样数额的资金在价值上是不等的。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1、利息和纯收益利息:是制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得的补偿。
2 、利率和收益率计息周期:是指计算利息的时间单位利率:是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得的利息额和借贷金额(即本金)之比。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1、单利法:仅用本金计算利息。
即:式中:Fn :本利和;P :本金;i :利率;n :计息周期数 单利指仅用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生利。
不完全计息方法。
2、复利法:以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即复利指本金、利息都计算利息。
完全的计息方法。
)(ni P F n +=1n n i P F )1(+=(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利率按年规定,而计息周期不是已年为单位,这时按年规定的利率为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等于每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乘积。
M :一年的计息周期数;r :名义利率i 实 :年实际利率。
则:举例两家银行,甲行贷款年利率为13%,按年计息;乙行贷款年利率为12%,但要求按月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