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摘要】长阳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宝贵遗产。
本文旨在通过对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挖掘和传承长阳独特的民俗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分析了长阳民俗文化的特点,评估了其旅游资源的价值,然后深入挖掘了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产品开发方案。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实施建议,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长阳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特点分析、资源评估、挑战分析、策略建议、产品开发策略、实施建议、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民间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长阳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等方方面面,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阳的民俗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赏识。
长阳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探寻。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长阳的民俗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如传承逐渐减弱、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将通过分析长阳民俗文化特点、评估旅游资源、分析发展挑战,提出发展策略建议,以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长阳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交界,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长阳民俗文化,可以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的旅游发展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2. 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需要通过旅游等方式进行传承和保护。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特 自然景观。 清江水体质量 良好 , 整体水质达到国家 Ⅱ级 虽然长 阳县在近 2 0多 年 的发 展 中取 得 了 不 俗 的成 水 质 标 准 , 用 水 源水 质 达 标 率 10 宜 人 的 生 态 环 境 就 , 是 仍 然 存 在 很 多 的 问题 , 些 问题 成 为 长 阳旅 游 发 饮 0 %。 但 这 孕 育 了众 多 自然瑰 宝 , 长 阳桠 柑 畅 销 全 国 、 销 俄 罗 斯 展 的瓶 颈 。 使 远 等 国家 和地 区 ; 火烧 坪 高 山蔬 菜 远销 日本 韩 国等 地 ; 江 清 ① 旅 游业 资金 投 入 不 足 。 游 业 的 发展 要 靠 “ 府 主 旅 政 鱼 成 了北 京 奥 运会 餐 桌 上 的指 定 产 品 。 导 、 场运作 、 会参与 ” 模式运行 。 市 社 的 目前 , 金 投 入 严 资 12 丰 富 的 非物 质 文 化 资 源 。 重 不 足 是 影 响 长 阳旅 游 业 发 展 的 “ 路 虎 ” 长 阳 虽 有 丰 拦 。 古 文 明 文化 是 长 阳 的一 大 非 物 质 资源 。长 阳历 史 十 富 的旅 游 资 源 , 大 多 数 属 于 原始 、 原 始 状 态 , 乏 震 但 半 缺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作者:叶婷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5期摘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后文简称长阳县)为土家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优越、民间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旅游产业是长阳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将其打造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是长阳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揭示开发利用长阳县的民俗旅游资源时,应自觉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遵循长阳民俗旅游发展特征,并在保持民风民俗的前提下,永续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资源;特征;基本对策前言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
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
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
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
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浅析长阳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醛开发和保护
等。 ( 二) 长 阳土家 族 的概况 长 阳 土 家族 自治 县 .位 于 湖 北 省
( 一) 独 特性 长 阳土 家 族旅 游 资 源 的独 特 性 主 要 表 现在 : 第一 , 长 阳 县 内 的清 江 中游
土家 族 是 以 禀君 蛮 为 主体 .在 发 展过 程 中曾吸 收 了 其它 一 些 民族 的成 分f 如 彝族 先 民) 。秦 汉 时期 , 其先 民 因 为 崇拜 白虎 被称 为“ 禀君种 ” . 或 因为使
用 武器 特征 被称 为“ 板 檐蛮 ” . 到 宋元 时
山 中居第 二 位 ; 第三 . 隔 河 岩 电 站 水库
与保 护 的建设 性 意见 。
关键 词 : 长 阳土家族
民俗旅 游
土 家文化
开发
保 护
Ab s t r a c t : F o l k t o u r i s m r e s o u r c e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 t h e h o t t o p i c o f t h e t o u r i s m i n d u s t r y , T u J i a P e o p l e o f C h a n g Ya n g Co u n t y . f r o m
湖北长阳土家族“巴土天堂策划案”
湖北长阳土家族“巴土天堂策划案”目录(一)长阳及清江土家的历史文化渊源 (4)(二)土家风俗风情旅行开发觉状调查 (5)(三)长阳及周边的旅行大格局分析 (8)(四)隔河岩项目的好坏势比较分析 (10)(一)文化主题定位 (14)(二)旅行功能定位 (14)(三)客源市场定位 (15)(四)开发战略定位 (15)(一)开发宗旨 (19)(二)开发思路 (23)(三)设计理念 (29)(一) 清江篇 (33)•山歌之江 (34)•彩灯之河 (36)•欢乐之江 (37)•动感之河 (38)(二) 白虎篇 (39)•天下第一虎 (40)•巴土先人洞 (41)•夷水天街 (42)(三)天堂篇 (43)•天堂迎客——入门广场区 (44)•天上人世——文化展演区 (46)•天威神兵——竞技演练区 (49)•天池嬉水——水上娱乐区 (51)•三缝九佬十八匠——商业售卖区 (52)•天堂客栈——度假住宿区 (54)•园外之园——配套效劳区 (55)(一)动线计划原那么 (57)(二)重点项目一览 (59)(三)园区平面示用意 (61)(四)重点景观演示 (62)(五)重点活动策划 (63)******正文******一、开篇 ( OPENING CHAPTER)九曲清江,为这方山水画龙一声虎啸,为一个民族点睛一方乐土,那是谁梦中的家园?源远流长的巴文化,与吴越文化、楚文化并称为长江流域文化的三朵奇葩。
古代巴人以后——土家族,是我国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而不在边疆的少数民族。
从先秦至今的两千连年间,武陵山脉、清江酉水养育了那个自称“毕兹卡”的民族。
清江水,巴人河。
它从远古洪荒,刀耕火种,流进氏族公社,巴人开始了民族的发轫。
一个叫廪君的部落领袖从清江边的武落钟离山走出,奠定了土家族生发和衍进的根基。
巴人故乡,清江长阳,佷山古地,夷水名疆。
这是一个歌舞之乡,巴土文化铸就了它的辉煌。
江水泱泱,流淌着质朴隽永的巴风土韵,云山苍苍,熔铸着苍劲雄浑的土家灵魂。
长阳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阳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长阳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长阳县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壮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长阳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本文将对长阳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长阳县自然风光优美,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洞庭湖旅游区。
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江南明珠”。
游客可以在湖上观赏美丽的日出日落,欣赏湖光山色;湖边还有许多渔家乐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的湖鲟、莼菜等美食。
此外,长阳县还有长阳古城、张公山温泉等景点,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长阳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历史遗迹成为旅游景点。
长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经千年历史沧桑,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建筑。
古城内有宋代的街市、城楼以及一些古代庙观,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长阳的灿烂文明。
此外,还有一些古村落如张湾、扎棚等,保存完整的民居建筑和古老的风俗民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机会。
长阳县以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当地居民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节日和民间艺术表演,如舞狮、龙舟赛等。
游客可以参观这些传统活动,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美丽的传统文化。
此外,长阳县还有许多特色的农家乐和采摘园,游客可以亲自体验田园生活,品尝当地的农产品。
长阳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政府通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扩大旅游宣传和推广等方式来促进旅游业发展。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投资兴建高品质的旅游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长阳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长阳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旅游消费能力得到提升,旅游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长阳县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例如,可以开发更多的主题公园、水上乐园、度假村等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出其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
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今后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的战略选择和国际战略竞争新形态。
而各国发展文化产业各有自己的侧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一个现代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全文如下:摘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后文简称长阳县)为土家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优越、民间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旅游产业是长阳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将其打造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是长阳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揭示开发利用长阳县的民俗旅游资源时,应自觉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遵循长阳民俗旅游发展特征,并在保持民风民俗的前提下,永续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前言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
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
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
长阳土家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解析
是 居于这 样 的 交通 要道 上 , 以神 秘远 古 的 巴土文化
一
迁徙 是 长 阳清 江 旅 游 产生 的 最早 动
若论及清江远古时代 的旅 游动机 产生可追溯
研究方向:民俗文化与旅游。
为依 托 , 加 之 自然 秀丽 的原 生 态景 观 , 形 成 具 有独 因 特 韵味 的风景 名胜 区 , 其代 表之 处就 是 巴人和 土家
称。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巴、 楚、 蜀文化的交 实 际上首先 需要 探 索清 江长阳在何 种情况下 产生了 融地带, 素有 “ 川鄂咽喉” 之称 , 自古而今为四川至 旅 游的 动机 、 如何 萌芽 , 以及 如何 产 生现代 意 义 的
武汉 的必 经之道 。
清 江长阳土家 族 自治县 ( 以下简称 清 江长阳 ) 正 生态旅 游资源。
旅 游 资 源 的源 头 。
【 关键词】旅游; 原生态; 清江;长阳
Do i : 1 0. 5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0 0 8 7 . 2 0 1 4 . 0 1 . 0 0 7
清江 古称夷 水 , 有记载 “ 水 色清明 十丈 , 人见 其 人创 造 的辉煌 历 史画卷 。 长 阳人在 此开 疆 拓 土繁 衍
清澄 , 故 名 清江 ” [ 1 】 。 清 江发 源于 湖北 省恩 施 州利 川 生息 , 鲢鱼 山遗 址有前人类用火痕 迹 , 香炉石遗 址约
市 的 齐岳 山 , 流经恩 施 州利 J 1 I 、 恩施 、 宣恩 、 建始、
 ̄4 o o o 余年历 史, 可证 明早 期 巴人 的社会 活动 , 诸 多
具, 从交 通 工具 及 经 济 发达 程 度 分析 , 当时 的 出行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即长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次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即通过深入研究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最后明确了研究目的,即分析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和优势,探讨发展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在具体分析了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和优势,并探讨了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同时探讨了对长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长阳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现状、优势、发展模式、对策、前景、总结、未来发展建议、经济社会发展、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长阳县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东南部,是岳阳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阳县自古就是旅游胜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长阳县的旅游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并壮大。
长阳县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提升了地方形象和知名度。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长阳县的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对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推动长阳县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
本研究将通过对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优势分析、发展模式探讨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为长阳县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长阳县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长阳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旅游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长阳土家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解析
长阳土家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解析
陈红
【期刊名称】《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本文从多方面探析清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原生态旅游产生的历程,阐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流域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文化观”,即一切旅游资源的原生态.现代意义的原生态旅游即是一种人们所期望的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一种个人享受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旅游方式,倡导回归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强调万物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本文以时间变迁为线索从旅游资源的角度论证原生态旅游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自觉行为,原生态旅游活动也是土家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源头.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陈红
【作者单位】三峡旅游职业学院,湖北宜昌4431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托起“土家嫂”的土家汉——记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土家嫂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荣光 [J], 林汇泉
2.原生态民歌保护实践模式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J], 兰晓薇;陈建宪
3.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J], 蒋文娟
4.湖北长阳土家族苞谷酒制作技艺调研\r——以长阳榔坪巴哥酒厂为例 [J], 王英
5.基于AR应用的土家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研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J], 吴逸云;张立明;黄金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作者:叶婷来源:《当代旅游》2016年第02期摘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山区,为土家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优越、民间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旅游产业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后文简称长阳)的重要支柱产业,把长阳县建成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将其打造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是长阳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最终目标是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到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要利用“十三五”规划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长远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快产品集成,加强旅游的联动效应,促进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和集群化发展,从而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的竞争力。
本文运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模型分析长阳旅游发展现状,探讨研究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构想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旅游经济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是新兴的“无烟工业、朝阳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
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
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族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长阳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由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契机。
旅游产业集群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长阳是湖北省典型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是长阳的支柱产业,本文拟从旅游产业集群的角度,挖掘集群理论在长阳旅游产业的实际运用价值,探索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提升当地旅游产业持续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潜力提供理论、技术和战略储备。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框架旅游业属于综合性服务行业,同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关于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关于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传承与发展的研究长阳土家族巴山舞是中国土家族流传已久的一种舞蹈形式,自古以来便在土家族民间广泛传承。
巴山舞作为土家族的一项特色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特色。
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巴山舞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梳理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其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巴山舞的传承与发展。
一、长阳土家族巴山舞的历史渊源长阳土家族巴山舞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巴山舞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汉代。
巴山舞在长阳土家族中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历史记忆。
巴山舞早期是土家族劳动生活中的一种社交活动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舞蹈形式。
巴山舞的舞蹈动作优美多变,富有激情和节奏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长阳土家族巴山舞的传承历程虽然曲折,但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各个历史时期,长阳土家族人民通过巴山舞这一形式,并没有改变它的本质特征,而是更多的对舞蹈进行了丰富发展,传承至今。
二、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传承现状与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巴山舞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传承人才匮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就业,导致巴山舞传承人才的流失。
长阳土家族巴山舞的传承人大多是长者,年龄逐渐偏大,传承困难,年轻人对巴山舞的重视不足,致使传承人才严重不足。
巴山舞的舞蹈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巴山舞的表演形式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舞蹈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与变革,难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
缺乏专业化的传承机构和平台。
长阳土家族地处偏远山区,传统文化传承形式单一,缺乏专业的传承机构和平台,传承环境欠缺。
针对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巴山舞的传承意识。
民俗特色擦亮长阳“土家名片”
XIAOKANG STORY小康故事民俗特色擦亮长阳“土家名片”围绕文化做旅游,旅游有了魂,便有竞争力,就能做大做强,长阳文化的软实力正在不断结出经济的硬硕果。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今年4月25日,以“为传承土家民族服饰文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新的桥梁”的“多彩土家·魅力长阳”全国土家族服饰文化展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广场清江画院开幕。
湖北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熊华启在开幕式上表示,文化展是传承土家民族服饰文化的新探索,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举措。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开始,长阳就坚持“文化先导”的发展战略,在湖北省率先提出“打造湖北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等,还颁布了全国首部县级民族文化保护条例,全力推进“土家源”文化工程建设。
当地风俗登上大银幕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宜昌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
位于鄂西南山区、长江和清江中下游,是土家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优越、民间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旅游产业是长阳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地政府为了进一步发掘旅游产品,将土家族民俗民风成为一个特色产品重点打造。
但也有学者表示,部分民俗旅游产品一味为了吸引旅客,出现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急需改善。
围绕文化做旅游,旅游有了魂,便有竞争力,就能做大做强,长阳文化的软实力不断结出经济的硬硕果。
“青山丹水秀,十里桂花香”,投资20亿元的丹水新区不久即将变成集工业、商贸、金融旅游为一体的时尚魅力新城。
龙五一级路、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清江画廊改造升级等十大社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
龙舟坪、磨市、高家堰“四化同步”示范区以及“土家源”文化工程等风生水起。
何家坪奇石村、榔坪“木瓜花都”、永兴生态农庄、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乡村游人气飙升,“百里长廊、万亩园区、万户受益”,宜昌清江盆景园正被睿智的长阳人“玩转”,成为低碳休闲的大产业。
长阳的风俗作文
长阳的风俗作文The customs of Changyang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local culture and reflect the lifestyle and beliefs of the people.长阳的风俗是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The customs in Changyang are deeply rooted in tradition and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unique identity of the region.长阳的风俗根深蒂固,代代相传,对于这个地区的独特身份作出了重要贡献。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ustoms in Changyang is the celebr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长阳最重要的风俗之一是庆祝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During these festivals, people engage in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dragon boat races, lantern making, and the sharing of traditional foods, which bring the community together and create a sense of unity and belonging.在这些节日里,人们参与各种活动,比如龙舟比赛,做灯笼,分享传统美食,这些活动团结了社区,创造了一种团结和归属感。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以大湘西为例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作者:刘景慧刘冰清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民俗作为一种活着的潜文化,是一定地域民众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同走势不可逆转,差异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越来越吸引众多的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当前旅游界的一大热点,也成为民俗文化深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但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普遍的关注。
民俗文化旅游指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
它的构成条件首先必须是民族特点,应该具有与旅游者的民族身份不同的异质文化特色;其次具有本土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说具有民族地域特色,而且应具有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特色;再次应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从民族文化中还可透视出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历史文化价值,甚至有的还带原始文化价值从而使其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的意义;最后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赏价值,也就是说除具有特点外,还要有优势,还必须提供出本土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最优美的文化艺术。
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也构成设置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基础。
[1]本文以大湘西为例,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论述。
一大湘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其一,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大湘西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
这三个市州2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196平方千米,人口880多万,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
这里不只是有绝美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有异彩纷呈、内容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充分体现民族创造力和特色的公共建筑,如有侗族的风雨桥、鼓楼。
论民族传统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文化为例
关 键 。旅 游 业 的发 展 也 正 是 依 托传 统 文 化 的 博 大精 深 ,才 能 民族 的县 域 之 一 。位 于 鄂 西 南 山区 、 清 江 中下 游 , 属 于 武 陵地 得 以保 持 其 特 色 性 、 长久 性 。旅 游 的 最 终 目标 是 : 人 们 丰 富 精 区 的一 部 分 。 境 内有 土 家 族 、 苗族、 满族、 汉族等 2 3个 民族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3 9 7 3 ( 2 0 1 3 ) 0 0 9 . 1 6 2 . 0 2
民族 文 化 是 一 个 民族 兴 衰 成败 的基 础 ,人 于湖 北省 宜 昌市 , 是 全 国 四个 以土 家族 为 自治
口 覃
( 西北民族 大学经济学院
思
甘 肃 ・兰州 7 3 0 0 3 0 )
摘
要: 对 民族文化在 旅游产业 中的运用及如何借 民族文化打 出旅游特色牌展开讨论 , 通过 对长 阳土家族 自治
县旅游业发展 的概述 , 分析土 家族文 化对长阳县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 得到文化资源是少 数民族旅 游业发展 的优
“ 清江画廊”整体景区建设完全依据土家族建筑风格, 山壁、 拱 门上均有 白虎 图腾标志: 游船的命名也通 常用 土家族
合理利用 历史文化 资源 , 不仅可 以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品位 ,
同时也确 立了核心竞争力 , 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再创业 。 ” 吉首 特有名称 , 如廪君 号、 土家苗族姐妹号、 巴人号等 ; 行船 至两 处 大学 旅游 学院袁 正新教授也提出: “ 进一步开发旅游业 的关键 景点需下船徒步参观 , 在每一处均有土家广场、 土家文化长廊 , 与基 础是文化旅游 资源 , 在对 自然风景开发的基础之一 L , 特别 石壁上雕刻的是土家族在夏、 商、 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象形字 , 是重视文化 的引用 , 把握 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旅游业才 能可持 壁画反映的是古时土家族人 民的 日常生活状态;武落钟 离山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摘要:长阳县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渊源深厚,同时具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是发展旅游的好地域。
文章通过对长阳县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发展长阳旅游业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问题;对策1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鄂西南清江中下游,既拥有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又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绚丽的文化,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1.1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中,长阳县最具特色的是光怪陆离的奇洞异穴何秀丽非常的水域风光,形成了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清江水体质量良好,整体水质达到国家Ⅱ级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宜人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自然瑰宝,使长阳槛柑畅销全国、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火烧坪高山蔬菜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清江鱼成了北京奥运会餐桌上的指定产品。
1.2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古文明文化是长阳的一大非物质资源。
长阳历史十分悠久,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长阳人”的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
4000年前,土家族的祖先廪君开创了巴国文明;四千年来,留下了人类文化遗址“长阳人”化石洞、土家族先民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巴文化遗址香炉石、道教圣地“中武当”天柱山等。
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以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山歌、南曲、巴山舞”是长阳民族文化的三件宝。
其中,80年代兴起的巴山舞更是闻名全国,成为人民群众全民健身的集体舞蹈,另外跳丧作为土家丧俗文化最灿烂的一朵奇葩,延续至今。
建筑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为土家人居住生活的场所,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源于古代的巢居,具有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的吊脚楼被现在水泥制的高楼所代替,但是在资丘的黄柏山、榔平的乐园等偏远地区,仍有存世不多的吊脚楼,并仍然保持着修建吊脚楼的习俗,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这个大趋势下,长阳作为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地方,正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设已成为一个当地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旅游目的地,长阳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从2010年起,长阳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多项政策和措施在助力发展当地旅游业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该地方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涉及交通、餐饮、住宿、景点、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完整产业链,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长阳地处湘鄂西、美丽岳阳,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祁连山风景区、岫岩、观音山、五湖森林公园、小寨沟温泉度假区等。
这些资源为长阳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之成为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旺盛动力。
此外,长阳旅游产业的发展面对国内外市场大有可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于旅游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打开为长阳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我们熟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强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长阳也不例外。
三、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未来展望长阳旅游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但要实现它所需要的,除了政府的支持外,更需要加强与各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方面的合作。
建立长阳旅游产业集群,还需要发扬旅游精神、开展旅游文化交流,不断深化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包括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购物等方面。
同时,长阳还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切实提高旅游领域中的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才能够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总之,长阳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将对于长阳市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地区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长阳的旅游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前进的道路,共同增进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游客留在长阳,留给长阳更多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全文如下:摘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后文简称长阳县为土家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优越、民间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旅游产业是长阳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将其打造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是长阳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揭示开发利用长阳县的民俗旅游资源时,应自觉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遵循长阳民俗旅游发展特征,并在保持民风民俗的前提下,永续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前言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
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
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
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
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阳也是人类文明、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多文化交融汇聚,合生共存,文化底蕴厚重。
巴文化在这里传承,使长阳县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如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化石洞遗址,香炉石遗址、白虎垄廪君陵、石柱观、始建于唐朝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柱山景观等。
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美誉,2021年,长阳“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2021年先后举办过“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和“缅怀巴人先祖,弘扬巴土文化”座谈会。
长阳独特的白虎信仰、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茶文化等,无论在审美还是在求知、尝新方面,对于外来游客具有难以抗拒以及难以复制的吸引力。
二、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性民俗旅游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并存,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它还包含有以下一些特征:1、地域性和文化性。
“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民族发展历程、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生礼俗、婚葬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经过世代传承与传衍,存在一定的发展和变异,不同地域创造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氛围,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才形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垄断性。
”[1]各民族在繁衍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他们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鲜活、动态、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也让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2、神秘性和独特性。
民俗文化是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它保持了最初的原始色彩和神秘性,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虽然外在形式发生些微的改变,但其内核和母题并未流变,并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纵深发展,每一种民俗事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应时而生,不断传承,生命力旺盛,作为长阳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白虎信仰有机结合,特别的唱词、独特的丧服以及独特的动作,使其保持了一贯的神秘性和独特性,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3、发展性和参与性。
民俗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演变,它是一定地域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
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型旅游已经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加强旅游服务的参与性和旅游体验的参与性,符合游客求知求异的特点,也成为外来游客了解和认知长阳民俗文化的窗口。
让游客近身体悟土家文化,或者能亲自参与编制西兰卡普、唱一曲山歌、跳一段撒叶儿嗬等,民族文化的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会让长阳民俗文化旅游保持恒久神秘的魅力。
三、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伴随长阳民俗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稳健发展。
1、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
“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改动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屏幕化、艺术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了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
”[2]观众能较直观感知当地的民俗,却未能深谙其间蕴藏的内涵,也不知其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不能一味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追求热闹、回避精华,流于媚俗,甚至加入一些不健康和落后愚昧的内容,忽视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2、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
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
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略显单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集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影响了游客在长阳的逗留时间,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
“民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在传承、开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受众群体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3]同时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理念,在旅游路线和景点之间进行区域联合,但各景点又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
民俗旅游开发,打破了长阳固有的封闭落后状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消费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大量信息进入,干扰了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
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来的语言、服饰、食品、习俗等,会对长阳已有的民俗文化产生冲击,使其产生变异,导致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逐渐消失。
开发民俗旅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每年黄金周,长阳沿江人满为患,食宿短缺,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旅游垃圾等会影响长阳本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
伴随民俗旅游的推进,长阳民俗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
四、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1、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比如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并能提供时间、机缘、场所给他们表演,并为他们提升技艺以及传授技艺提供条件,注重开发原始的土家村寨,尽可能给予财政扶持,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2、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静态与动态双向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更加完备。
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村镇两级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馆、土家古村落的保护等等。
作为长阳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加深旅游地的流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发掘,比如当地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展现当地的生产活动,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增强旅游行为的参与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增进该地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虽然长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相关产品,但仍存在与景区文化关联性不大,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吸引力,旅游产品的推介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也成为长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张力。
例如传承至今的婚丧习俗以及独特的白虎信仰等文化形式,存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台歌舞或一个展馆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包罗万象,应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
长阳工艺独特的西兰卡普、用作婚庆、丧葬的哭嫁和撒叶儿嗬等,植根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古朴而独特,应避免将民族文化过于商品化和舞台化,而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应加强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了解土家文化的渊源,注重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营造一种全员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不能随意添加、篡改长阳地区的民间文化,遵循民俗演变的规律和特征。
开发的民俗事项,应植根于长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4、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环境是实现民族风俗旅游的载体。
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
”[4]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长阳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
在生态环境系统相对脆弱的山区,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更要加强调保护与管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旅游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观念和做法。
五、小结传统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其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在利用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本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