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平衡、美国金融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改革思路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中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推动人 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中 的使用,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 响力,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 更大作用奠定基础。
中国应加强金融监管与合作,与其他 国家共同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金 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通过分享经验 和信息,加强监管标准的协调和统一 ,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 险能力。
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 秩序公平
推动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的公平性是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条件。应该 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 贸易壁垒和资本流动限制,促进全球 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角色和策略
积极倡导改革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加强金融监管与合作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积极 倡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推动建立 更加公平、稳定的全球货币体系。通 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提 出改革方案和建议,争取更多国家的 支持和参与。
固定汇率制度存在内在缺陷。虽然固定汇率制度能够减少 汇率波动,但它也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和金融危机。因 为固定汇率制度需要国家维持一定的外汇储备,当外汇储 备不足时,就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不足
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主要依赖市场机制和 国家的政策调整,但这种方式存在时滞和不确定性,难以有效解决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 题。
3. 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和执行国际金融规则,约束各国采取负责 任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有助于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爆发。
改革思路
4. 推动数字货币发展: 随着科技的 发展,数字货币逐渐崭露头角。推动 数字货币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作为改 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思路。数字货 币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性等特点, 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跨境支付效 率,并有助于打击洗钱、恐怖融资等 违法犯罪活动。
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货币自由化的进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际货币体系类似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它对全球经济的健康运作具有决定性作用。
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经济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国际货币体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改革。
本文将分别从货币政策、货币制度和货币流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货币政策方面,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货币宽松政策。
2008年全球股市崩盘、商品价格下跌和信用风险导致了一轮货币宽松浪潮。
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出台了货币政策利率的降低、量化宽松和货币超发等一系列政策手段。
这种货币宽松政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速了全球经济恢复的速度和迅猛性;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某些国家通货膨胀的危险。
货币政策方面的变化,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协商调整货币政策,以达到全球通货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货币制度方面,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高峰时期,美元一度面临崩盘风险,人民币等非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危机初期,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美元依然处于统治地位。
然而,随着危机的深化,这种格局逐渐被打破。
其他主要货币例如由欧元主导的亚欧货币区也得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针对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变革的趋势倾向于多元化和分散化,也体现出针对危机的应变和调整。
货币流动方面,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的流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信用市场的崩溃引起的信任危机,国际货币体系遭遇了空前的流动性危机。
这一危机表现在资本的流动减缓、银行之间的信贷收缩和资产的估值更加困难,基本上所有与国际货币流动相关的环节都受到了波及。
这一危机更是表明货币流动的合作性和稳定性,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协商改善监管机制,防范未来的危机。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是多重和复杂的。
它不仅对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并且催生了充满变革的货币制度,还暴露了国际货币流动的风险和不足。
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金融 与投 资 ・
全 球 经济 失衡 与 国际货 币体 系改革
阙澄 宇 ,李丹捷
( 东北财 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 院,辽宁 大连 1 1 6 0 2 5 )
摘
要 :本文在 考察全球 经济失衡 内在逻辑 和具体 表现 的基 础上 ,探 讨 了现 行 国际货 币体 系对
全球 经济失衡 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 为全球经 济的 “ 结构性失衡”;现 行 国际货 币体 系中国际储备货 币发 行约束机 制 的缺 失 、国际收 支汇 率调 节机 制的 失灵以及 浮动 汇率制度 下的国际资本流 动 ,不仅 导致 和 固化 了全球 经 济 失衡 ,而且使 失衡 态势进 一步加 剧 。 笔 者认 为 ,推动 构建 多元化的 国际货 币体 系,是矫 正 全球经 济失衡 ,有 效避 免危 机发 生的重要
途径 。
关键词 :全球经 济失衡 ;国际货 币体 系;经常项 目;资本 流动 中图分类号 :F 1 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1 7 6 X( 2 0 1 4 ) 0 2 - 0 0 3 7 - 0 9
2 O世纪 9 0年 代 以后 ,全球 经济 运行呈 现 出两个 明显 的趋 势 :一 是 世 界贸 易规 模 持续 扩 大 ,国际 投 资 日趋 活跃 ,全 球经 济快 速增 长 。二是 全球 经济 失衡 问题 日益严 重 ,金融 危机 频发 ,并~ 直 困扰着
第2 期( 总第 3 6 3 期)
2 0 1 4 年2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F i n a n c i a l a n d Ec o n o mi c I s s u e s
国际金融研究内容
国际金融研究内容
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
1. 外汇汇率:这涉及到对货币之间交换的研究,包括外汇市场的运作、汇率的决定因素等。
2. 国际收支:这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总额,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援助等。
国际收支的研究关注其平衡和不平衡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 资本流动:这涉及到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外汇交易等。
资本流动的研究关注其动因、影响和调控。
4. 国际货币体系:这包括对国际货币、国际储备资产的研究,以及探讨国际货币合作和政策协调等。
5.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这是研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和跨国银行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等。
6. 国际金融市场:这包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7. 区域金融一体化:这是研究各国间金融合作的深化过程,包括区域内的货币合作、资本流动等。
8. 国际金融危机:这是研究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播机制、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等。
9. 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这是研究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和措施等。
以上只是简要概述了国际金融的主要研究内容,实际上,国际金融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研究内容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扩展。
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影响
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影响金融危机是指金融机构面临巨大衰退、倒闭或破产的危机状态。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遭受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变化。
首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
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全球资本市场崩塌,成为金融危机的根源。
由于国际货币体系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因此,全球资本市场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其次,国际货币体系的灵活性受到了影响。
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过于强大,并且在危机期间流动性不足。
这显示出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更高的灵活性来适应全球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
第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多边合作受到了影响。
在金融危机中,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都受到了冲击,特别是美国的华尔街银行和保险公司。
这表明国际货币体系需要由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共同合作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最终,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结构也受到了影响。
金融危机加快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特别是中国、印度和巴西。
作为经济体量和国际贸易发展最快的国家,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和作用正在增加。
因此,国际货币体系需要相应地调整其治理结构,以反映全球经济的现实情况。
在国际货币体系陷入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缓解和解决危机。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认识到了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影响力和地位。
一些国家尝试通过加强合作来应对危机的挑战,以创造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国际货币体系。
总之,金融危机为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危机期间出现了许多缺陷和限制,但是危机也加速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需要继续加强合作,提高稳定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全球经济的持续变化。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冲突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动因之一,它对当代世界经济金融造成重创。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特里芬难题”,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特里芬难题”及其破解之难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书中提出:“任何一国货币若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与其供给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国持有国际货币增加,会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输出货币,但这样做会使该国货币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必须维持其币值稳定,因而该国又不能持续逆差”。
此即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产生的一个历史概念,它揭示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系必然面临货币供给与币值稳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弥补的制度缺陷。
该命题预见并见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历经“美元荒--美元灾--美元危机”的运行过程及最终的陷于崩溃。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到“牙买加体系”后,虽然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开始实现多元化,但美元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该体系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显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然而,当前这一改革面临诸多困难。
一难:美国既得利益难弃。
不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国依靠其经济霸主地位.通过对外投资、资金借贷以及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购买等形式,向全世界发行了大量美元,给其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美国通过发行用作国际货币的美元获得了巨额的铸币税。
铸币税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所取得的利润,在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制下,铸币税就等于纸币的印制费与其面值之间的差额。
据美国联邦储备机构估计,美元作为国际清算和对外支付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现钞总额将近7000亿美元,大约2/3被其他国家所持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治理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治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也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全球金融治理成为了全球各国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开始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导,这导致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运而生。
首先,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加强货币多元化。
目前全球主要货币供应以美元为主,这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容易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因此,推动其他国家货币的使用,比如欧元、人民币等,可以减少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需要提高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
当前,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然而,这些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相对较低。
应该通过增加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性,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声权。
最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还需要加强监管和合作。
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催生了各种金融创新,也带来了一系列金融风险。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事件,各国应加强监管合作、信息共享,建立一个相互联系且相互监督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
二、全球金融治理全球金融治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全球金融规则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
首先,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问题。
目前,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的权力结构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应该通过改革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机制,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提高全球金融治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其次,全球金融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内容。
全球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复杂性给规则制定带来了很大挑战。
美元本位、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
资料 来 源 :BE ( 国经 济 分 析 局 ) A 美 。
国 的 贸 易 顺 差 额 为 2 亿 美 元 ,经 常 6
项 目差 额 为2 . 美元 ,而 到 17 3亿 3 91
额分别 为4 . 2 8、4 . 3 亿美元 ,而 日本的贸易 5 和6 . 5 6 差 额则 分 别 为3 . 96、7 .和 8 . 美 元 ;在 经 常项 79 97 亿
目方 面 ,德 国的经 常项 目分别 为87、83 8 美 . .和 亿 元 , 日本 的经常 项 目差额 分别 为 1. 97、5 8和6.亿 62 美元 。有数 据显 示 ,这一 时期 ,美 国的逆 差 主要 是 日本 和 德 国等 国家所 致 ,因此这 一 时期 的全球 经济 失衡 主要 表 现为 美 国 的贸易 收支 和经 常项 目的大量 逆差 , 日本 、德 国等 国家 的贸易 收支 和经 常项 目顺 差 ,这是 美元 本 位制 以来 的第 一次 全球 经济 失衡 ,
1. 4 亿美元 ,比上年分别减少4 . 3 8 亿美元 和3 . 6 7 亿 6
美 元 。 17 年 ,美 国贸易逆 差额 和 经常项 目差额分 92
存 在 ,为 了稳 定 国 际货 币 体 系 ,在 美 英 的倡 导 下 , 布 雷顿 森林 体 系得 以建 立 。布 雷顿 森林 体 系确 立 了
从2 世纪6 年代 中期开始 ,随着德国、 日 0 0 本等 国家 经 济 实力 的增 强 , ‘ 里 芬 难 题 ” 越 发 明显 , 特
美 元 本位 制 以来 的第 一 次全球 经 济失 衡 出现 。如 图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摘要:国际货币制度被认为需要进行改革的原因,包括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平衡的国际收支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等。
本文将介绍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一些改革方案,以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和公平。
引言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货币兑换和支付的一系列规则和机制。
它扮演着世界经济的重要角色,通过提供流通媒介和价格基准等功能来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国际货币制度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现状目前,国际货币制度主要由美元主导,美元被广泛用作国际贸易和储备货币。
然而,这种单一货币的主导地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美元主导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对美国经济的高度依赖,其结果是美国经济波动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由于美元的供应量由美国决定,这给美国以不对称的权力,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衡和不公平。
此外,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是国际货币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原因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弱点和脆弱性。
许多国家面临着外汇储备不足、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动限制等问题,这凸显了国际货币制度需要更好的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性。
其次,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不平衡也导致了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公平。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使得他们在国际货币制度中发声的呼声越来越高。
最后,由于数字化经济的兴起,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等新兴金融工具对国际货币制度提出了挑战。
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方向为了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和公平,许多改革方案已经被提出。
第一,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例如通过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增加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
第二,推动货币多元化,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
这可以通过促进其他国际货币的发展,例如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等,来实现。
美国金融危机的六个问题--国研中心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六个问题全球失衡是当前货币体系的弊端的结果,并不是造成危机的原因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主要是依赖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段实现的金融创新的泛滥和金融监管的缺失,以及委托代理人问题的恶化加大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混乱。
明斯基认为,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易于动荡和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特点:金融危机是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部分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标出现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严重时会导致经济衰退甚至经济危机低效的财政政策是造成危机的基本因素,金融监管不到位和自由化是重要的诱因发展中国家的危机通常是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集体爆发,发达国家几乎都是银行危机市场崩溃与企业的市场融资行为有关,抵补性企业-谨慎融资、投机性企业-冒险融资、高风险企业-庞氏融资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现象解释:代际遗忘、竞争压力和市场主体的非理性泡沫扩张到金融危机的过程:出现异常变化—资金过剩—过度放贷—资产交易过度和资产价格暴涨-利率回升、收回资金和贷款—资产价格暴跌—金融危机过度的金融创新和缺失的金融监管,使得美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大大上升,导致有限的房地产下跌就能引起一场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复杂性上升、杠杆率的提高使得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上升、数字化条件下产生的各种资产定价模型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基础上的,很容易低估概率低的极端事件的发生杠杆率越高,资产价格的轻微下跌就会导致金融机构陷入资不抵债的情况随着监管的放松和金融创新,信息不对称问题愈发严重,导致委托代理人问题的持续恶化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可能降低了,但是却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增加了激励机制的扭曲使得评级机构实际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市场的力量被神话之后,管制不断被放松,政府根本没有去进行金融监管的主观意愿货币当局在泡沫形成的过程中有补课推卸的责任,金融创新的进步,但是金融监管却没有和创新一样做出相应的调整2007年,全美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的两支对冲基金因为次级债发生巨额的亏损申请破产,这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开始雷曼的破产和AIG被国有化成为转折点,标志着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范围极其广泛,跨越了大多数国家的几乎所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政府的救市行动和速度、力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美国政府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国银行危机见底,危机进入新的阶段,主权债务危机阶段主权债务危机几乎都伴随着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如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1、世界经济版图将被改写,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而发展中国家只不过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周期性衰退。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调整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调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货币体系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政治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因此,进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调整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金本位制度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基础。
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金本位制度瓦解了。
之后,布雷顿森林协议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新基础,其核心是建立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和通货膨胀的迅速增加,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体系崩溃了。
之后,国际货币体系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度,也就是市场决定货币汇率的机制。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和不足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调整迫在眉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1. 美元霸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无法忽视。
由于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都离不开美元,美国政府借此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政治生态。
2. 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这些危机往往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给全球经济带来剧烈的波动。
3. 贸易失衡国际货币体系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贸易失衡。
一些国家过度依赖出口,另一些国家则过度依赖进口。
这种贸易失衡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针对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这些问题和不足,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1. 美元多元化针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国际社会提出了美元多元化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减少全球经济对美元的依赖,增加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等的影响力。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它负责协调全球货币政策和解决国际金融问题。
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提高其效率和公正性,从而增强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余永定——一个经济学家的疑惑
我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着两个挑战: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把失业率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让外汇储备的资本损失最小化。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显示出,全球经济可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现在,中国和美国都必须对其增长模式作出某些根本性的改变。
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原因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而不是像很多经济学家在次贷危机之前担忧的那样,是因为美国长期的经常账户赤字而滋生的美元危机所引发。
不过,也不能否认全球收支不平衡在当前这场全球危机中产生的影响。
哪怕没有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外债的累积和外债占美国GDP比例的上升迟早都会导致市场丧失对美元的信心,最终促使美元危机的爆发。
美国金融危机显示出,美国金融市场并没有此前美国政府宣称的那样健康,那样具有抗风险力。
因此,当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常态时,如果美国想要继续保证资本像危机发生之前一样正常流入的话,国际投资者就会要求更多的风险回报收益。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在危机管理中不能通过提高储蓄率和减少经常账户赤字的方式来调整其经济的话,那么,另一场由美元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将会不可避免。
虽然最终不可持续,但美国之所以从1980年以来几乎年年维持经常项目逆差,积累起大量外债,而并未发生严重危机,则是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之使然。
可以说,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涉及三大方面的问题;美国资产泡沫的崩溃、全球不平衡和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美元作为国别货币充当几乎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
为了确保在全球经济增长恢复之后,全球经济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回到危机前的老路,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作为一名中国经济学家,我认为中国在试着通过刺激内需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应该放弃在结构调整上的努力。
很多年以来,不少的中国经济学家一直在呼吁减少中国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
他们还指出,作为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两项顺差(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是资源分配失当的一种表现,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国自身的利益。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当前以浮动汇率和多元化储备货币为核心的牙买加体系的缺陷进一步暴露,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
总的来看,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派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主张要抓住机遇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另一派认为,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阶段还不存在能够颠覆或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主张维系现行体系;中国学者则提倡大力发挥人民币的作用。
就我个人看来,尽管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但从短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不会也不应发生根本的变革。
首先,国际体系的改革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发展来看,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与经济霸权力量的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是分不开的,而现阶段尽管美国霸权在衰落,但欧洲、日本等最接近美国实力的力量也在衰落,所以不存在能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的势力,美元霸权仍将存在;2、成本因素阻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只有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收益大于改革的成本时,改革才会发生。
对美国来说,维持现存货币体系利大于弊;对其他国家来说,一方面没有改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愿冒改革的风险,所以改革时机尚不成熟;其次,目前仍未构建出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当前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回归“金本位制”,这一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无法避免金本位制的固有缺陷:全球经济增长是无限的,而任何事物资产充当货币本位(如黄金)都会因量的固定而稀缺,,无法维持世界经济不断上涨而对货币不断增加的需求,最终将走向崩溃;2、“调整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仿效原体系中的双挂钩制度,但将美元转换为多个国家的货币,及选出几种国家货币,让它们共同维持与黄金的比价,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可以选择盯住其中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
这种想法貌似合理,既保留了固定汇率制的稳定又避免了美国一国承担汇率稳定的责任。
实际上其可行性仍较低:首先,美国必然不愿失去美元的霸主地位,其次,它仍未能解决主权国家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未来走向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未来走向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日益紧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先进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变得越来越相互关联,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货币体系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未来走向。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协议成为了国际经济体系的基础,该协议标志着美元取代了英镑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然而,由于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和不断增长的外债,美元逐渐失去了其稳定地位。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将美元同黄金挂钩的政策,美元从此开始自由浮动,国际货币体系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后,美元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大部分国际贸易都以美元计价和结算。
美国无限制的货币扩张导致了金融机构资本流动增加,在全球泛滥,进而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波动型通货膨胀和八十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大周期调整。
尽管此后多次尝试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但美元依然处于主导地位。
如今,全球经济再次陷入疲软,加之美元政策的不确定性,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声一再提起。
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挑战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汇率波动。
传统的货币政策难以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主要原因是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可能引发跨越国际的金融危机。
此外,全球化浪潮下的货币竞争格局也是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挑战之一。
不同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通过自己的货币政策来博弈。
在这种情形下,尤其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极有可能引发全球货币体系的崩溃,这对全人类都是一场灾难性的挑战。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考虑到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种种挑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深入探讨如何改革货币体系。
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上,既有改良,也有重建。
改良路径的方向主要包括:增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多种货币的地位和权重、建立新的或扩大既有的主权货币的篮子权重、坚持整合现有银行间贸易结算方式。
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对策
消费
,
比 如地 震 地 区 的房 屋 重 建 消 费
应 该本 着 积极 务实 的 态 度
参能
深 入 开 发 与挖 掘 四 川 旅 游 资 源 来 吸 引 更 多 的外 来 游 客 来 川 消 费
。
关 国际 货 币体 系改 革 的各项 工 作
中 国需 要
方 向包 括 : 汇 率 制 度 的 改 革 支调 节 机 制 的 改 革
、
国际 收
善 处 理 好 与 围 际 经 济 发 展 的关 系 f 包
括 与 国 际 货 币 体 系 的关 系 1
,
多 种储 备 货 币 体
”
制的改 革 革
在
G20
、
“
、
布雷顿森林 机 构
的改
。
在关乎世 界经 济发展 的重 大 问题 上 选
Spc
c
ia l R
e
P 。r t
专 题 研 究 J
金 融 危 机 后 国 际 货 币体 系
■林
楠
改革及 对 策
F
国 际 货 币体 系 缺 陷是 本 轮 国 际 金 融 风 暴 的 根 本原 因
,
也
是 近 三 十年 来 世 界 金 融 危 机 频
发 的 制度 性 根 源
。
j
,
较 长 的 历 史 跨 度来看 明晰
考》 在 国 内外 引 起 了 巨 大 的震 动
,
。
周
的根 本变 革 看
,
,
是不 现 实的
:
从 目前 来
总 与 美 国 的汇 率 贬 值
利 率提 高相 联
,
小 川 行 长 认 为 此 次 金 融 危 机 的爆 发 并
全球经济不平衡调整与应对措施
一些国家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而另一些国家 则过度依赖制造业和服务业,导致全球产业结 构失衡。
国际贸易体系不公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01
一些国家设置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流
动。
货币汇率问题
02
一些国家货币汇率存在低估或高估的情况,影响了国际贸易的
公平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
03
一些国家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进口,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公
素将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02
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各国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口结构调整等。这些策略有助
于提高全球经济效率,减少摩擦和危机。
03
未来展望
未来全球经济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挑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加强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适应和引
国际合作与协调
国际组织的作用
利用国际组织如IMF、 世界银行等来提供资金 支持、政策建议和技术 援助,以帮助国家应对 全球经济不平衡。
贸易协议与合作
通过贸易协议和合作, 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 系,以实现更平衡的经 济增长和减少不平衡。
国际政策协调
协调各国政策,以避免 政策冲突和重叠,从而 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不 平衡。
问题
全球经济不平衡可能会导致贸易摩擦、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问题,对全球经济 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02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剖析
全球经济结构失衡
1 2 3
储蓄消费结构失衡
一些国家储蓄率过高,而另一些国家则过度依 赖消费,导致全球需求结构失衡。
贸易结构失衡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发达国家 0.931 1.797 0.146 2.933 4.73 3.704 3.339 3.522 4.667 4.002 3.032 1.346 2.18 1.47 3.458 2.88 2.976 3.458 2.614 3.691 4.162 1.387 1.721 1.922 3.177 2.653 2.992 2.755 0.484 -3.162 2.326
10
8
6
4
2
0
-2
-4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
40,000.00
1
30,000.00
0
20,000.00
-1
10,000.00
-2
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3
2010
市场汇率 32,113.50 31,903.18 33,210.20 37,331.51 41,998.22 45,430.98 49,154.63 55,392.48 61,220.96 57,937.46 61,781.49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使金融工具一下子失去用武之地。时任 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为了不使经济危机立刻成为现实,便引导 资金大规模转向房地产市场。
2000-2008年全球金融衍生产品规模变化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国际货币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黄金本位
现行国际货币基金体系——牙买加 货币体系
1、取消美元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 挂钩的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合法化,固定汇率改为浮动、固 定汇率浮动汇率并存 3、储备货币多元化,除美元外,德国马克、 英国英镑、法郎、日元都充当储备货币 4、黄金的非货币化,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 5、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货币 地位,使其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国际货 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
恶性循环
1、金融市场的恶性循环。 2、住房的恶性循环。 房屋降价——违约增加——取消赎回权增加 ——房屋甩卖增加——房屋再降价 3、就业市场的恶性循环 社会失业增加——社会消费开支减少——企 业收入减少——压缩开支增加裁员——失业 再增加
奥巴马的三板斧
一、2009年2月10日,财政部长盖特纳宣布实 行金融稳定计划(Financial Stability Plan, FSP)1.5至2亿美元——针对金融恶性循环 1、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 2、启动消费信贷项目支持 3、设立公私合营的投资基金,清除有毒资产。
中观层面:金融资本跨境流动的规章制度 和监管问题; 宏观层面:国际储备货币发行、流通的规 章制度和监管以及国际金融管理机构的民 主化问题。
改变由少数或个别国家对IMF决策权的 垄断,必须使20国集团峰会或其他包括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权威组织成为解决全 球货币金融体系重大问题的决策平台, 并使这样的组织常态化。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要继续为稳定 国际金融市场而努力。
牙买加货币体系的弊端二: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美国金融危机既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缺陷,又带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契机。
全球经济能否快速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平、合理和高效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全球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呼声高涨,但美元独大的状况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将加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是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一个显著趋势;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明显。
2008年全面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既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缺陷,又带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契机。
反思此次危机的成因,重温国际货币体系的功能,研究国际货币体系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关系,深入剖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是我们正确预测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的前提和关键,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货币事务中的发言权,改变中国目前只能被动接受和遵循国际货币规则与标准,在一定时期内还缺乏规则制定或修改主导权的局面。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既是国际经济交往中货币支付的游戏规则,又是国际经济合作的游戏规则。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关于国际货币的制度安排,而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金融领域传导至全球的经济事件。
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高涨,为此,我们急需认识和厘清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和什么是国际金融危机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研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不少国家的官方和经济学家纷纷批判它,全球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磋商。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有关问题的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达成了一个协议,我们称之为“牙买加协议”。
国际金融进入了一个没有体系的时期①。
牙买加体系将各国带入了动荡不安的国际经济环境中。
其明显缺陷是大国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货币合作,缺乏制度化的监督机制,由此造成世界性通货膨胀,各种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0000 -20000 -30000
19 76 19 78 19 80
Financial Account, n.i.e.
19 82
19 8419 86Fra bibliotek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东亚金融危机以前,债务国: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国: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 1999年后的数年中,双顺差
资料来源:IMF
Current Account, n.i.e. Financial Account, n.i.e.
东亚金融危机以前,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 2004年, 双顺差
印度尼西亚国际收支
15000
Current Account, n.i.e.
• 四类贸易顺差国的去向
– – – – 日本 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 (excluding Japan and China) 石油输出国 中国
• 理论判断和经验观察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
1. 2. 3. 年轻债务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储蓄水平低,必须从外国获取商品和资本, 该国经常项目中的贸易项目和投资收入项目(债务利息和FDI红利)同时是逆 差。经常项目逆差通过资本项目顺差来弥补,因而该国是债务国。 成熟债务国:由于出口行业的发展,贸易项目由逆差转变成顺差,但贸易顺差 还不足以抵消投资收益逆差。该国依然有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 债务偿还国:该国经常项目中的投资收益项目依然是逆差,但贸易顺差抵消了 投资收益(债务利息和FDI红利)汇出,因此呈现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逆 差,即该国已成为资本输出国。 年轻债权国: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逆差进一步增加。此时,该国的投资收 益已经由逆差转变为顺差。 成熟债权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竞争力下降等原因,该国将出现贸易逆差。但 是,由于海外资产的积累,投资收益项目的顺差大量增加,在保持资本项目逆 差的同时,该国依然能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 债权减损国:由于储蓄不足,投资收益顺差不足以抵消贸易逆差,因而出现经 常项目逆差。而海外资本回流导致资本项目顺差。该国的海外资本净值逐渐减 少。如果这种趋势无法扭转,该国将无可避免地陷入衰弱。
Current Account, n.i.e. Financial Account, n.i.e.
东亚金融危机以前,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债务国?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突然变成成熟债权国? 当然不是。
韩国国际收支
50000
Current Account, n.i.e.
• 概念2:国际收支平衡表~CA+K ≡ △F
– CA=X-M+净投资收入
• • • •
CA>0: K>0: CA+K ≡ △F ≠0: CA+K ≡ △F>0:
– CA>0, K>0→ △F >0:
经常项目顺差 资本项目顺差 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
双顺差
• CA+K ≡ △F <0:
• 美国净外债/GDP比: 19%
Th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
2006 数字
全球不平衡的可持续性
•
•
全球不平衡的可持续性=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 可持续性问题 可持续性问题的两重含意:
– 美国的净外债/GDP比是否会趋于某一稳定值?
• •
•
∑CA =NIIP =净外债 如果净外债/GDP→∞
4.
5. 6.
日本的国际收支
200
Current Account, n.i.e.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Financial Account, n.i.e.
19 77
19 79
19 81
19 83
19 85
19 87
19 89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全球不平衡、美国金融危机和国 际货币体系改革
社科院研究生院
2009年9月24日 余永定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全球不平衡(global imbalances): 基本概念和关系式
• 概念1: 国民收入恒等式→(I-S)+(G-T) ≡M-X
– 为简化分析,以后把M-X等同与经常项目逆差。严格来说,通过对I的定义,上式可写为:(I-S)+(G-T) ≡-CA。CA代表贸易顺差
• I≠S: 投资与储蓄不平衡 • G≠T: 政府收支不平衡 • (I-S)+(G-T) ≡(I-S)+ (GI+GC-T) ≡(I+GI)-(S+T-GC) ≠0: 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不平衡 • ≡ M-X≠0: 外部不平衡 • (I-S)+(G-T) ≡ M-X ≠0
– 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不平衡必然意味外部不平衡,反正亦然 – 恒等关系≠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要靠实证分析确定
贸易顺差国是否会继续为美国逆差融资?
• 若是。这意味着
– 对美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在美国购买金融资 产,进行直接投资等,如日本一直以来的情况) – 对美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央银行增持美元外汇储备(由于 资本市场情况不同,外汇储备增加量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经常项目顺差)
• CA>0, K=? ,但△F>0
10000 5000 0 -5000 -10000 -15000
19 81
Financial Account, n.i.e.
东亚金融危机以前,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 2004年, 双顺差
19 83 19 85 19 87 19 89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20 01
20 03
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成熟债权国。
20 05
泰国国际收支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19 75 19 77 19 79 19 81 19 83 19 85 19 87 19 89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20 05
美国净外债/GDP比的动态增长路径及 稳定值的确定
极根 限据 值 为 年 的 初 始 条 件 , 美 净 外 债 /GDP 比 的 2003 98%
ca z Ce n
1
nt
Where z is NIIP/GDP ratio, ca is the CA/GDP ratio,n is growth rate.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made by a student of mine. assuming starting from 2003, we have the following initial conditions , NIIP/GDP=20% ,ca=CA/GDP= constant =4.82%,The nominal growth rate of GDP = constant = 4.9%.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 solution should be: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和净外债的增长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 债务与还债能力(≈GDP)相比无限大,债务国最终将因为无法 还本、付息而陷于破产。
如果净外债/GDP=constant
– 例如,如美国的净外债/GDP比的极限值=200%,美国是否还 有能力还本付息?如果美国的净外债/GDP比=500%时呢?
–
净外债/GDP在趋于某一稳定值的过程中,外国是否
会继续为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融资。
Debt balance/GDP
Current account deficit/GDP
当然,光靠趋势外推是不够的。
美国净外债/GDP比极限值的不同估算
1.NIIP status quo: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t 1.5 percent of GDP,NIIP ratio 25 percent of GDP 2.Current account status quo: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t about 5 percent of GDP, the NIIP would stabilize at 83 percent of GDP 3.Productivity view: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t 4 percent of GDP, which would imply a NIIP of 67 percent. 4.Global wealth view: a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narrowing to about 3 percent of GDP, NIIP at about 50 percent of GDP. 5. Issing view: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has to shrink to 2 percent of GDP, implying an NIIP of 33 percent. 6. Zero trade deficit: The logic of the primary-deficit/-surplus approach implie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eventually have to reduce its deficit on goods and services to zero. Net len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be limited to the amount sufficient to cover net income payments (currently approximately zero) and net transfer payments (currently approximately half a percent of GDP). With a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0.5 percent of GDP, the implied NIIP would shrink to 8 percent of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