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运动》复习课

合集下载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及第三定律;(3)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类型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5)能够运用力与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2.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及第三定律;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类型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5.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2)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及第三定律;(3)摩擦力的产生原因、类型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5)力与运动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2)摩擦力的计算;(3)运用力与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运用实验、演示、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3.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4. 采用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汽车的启动与制动,引导学生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

2. 复习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1)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定义、作用效果;(2)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 复习牛顿定律:(1)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及第三定律的内容;(2)通过实验或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定律的应用。

4. 复习摩擦力:(1)讲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类型;(2)介绍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3)通过实验或实例,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作用。

运动和力复习课

运动和力复习课

图 12-F-5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运动和力
物体位置的变化 标准 相对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通过的路程 物体运动的快慢 1 m/s=3.6 km/h m/s km/h 物体沿直线快慢变化的运动 v=s/t 米 刻度尺 秒 测量值 停表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相互的 受力物体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改变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处于平衡状态,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
考点一 例1
机械运动
(连云港中考)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 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分析:宇航员和座舱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他们之间 静止 是______的;宇航员和天空中的云朵、地面上的发射架和太 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之间都有位置的改变,他们之间是 ______的. 运动
2.(广州中考)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12-F-2 所示,能正 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
图 12-F-2
3.(常州中考)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 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 可知留下图 12-F-3 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B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12章《力和运动》复习课件

12章《力和运动》复习课件

一架直升机重力为6000牛顿,当它在空中静
等于 止不动时,空气对它向上的举力______6000牛
顿;当它匀速上升时,空气对它向上的举力 等于 _____6000牛顿;当它匀速下降时,空气对它向
或“小于”
等于 上的举力_____6000牛顿。(选“大于”“等于”
G V=5米/秒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 的是( B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 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 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 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 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变式练习
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米/秒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 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 绳子断开后物体( D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秒的速 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 速度越来越快。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 果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位: 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换 算:l m/s=3.6km/h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复习课
2011年邵阳有关运动和力的中考题,看看你能做对多少
5.同学们参加了今年邵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 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高考专题复习力和运动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高考专题复习力和运动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力和运动》专题复习
崂山四中 牟妮娜
反馈练习一:
3、(不定项)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C
A、物体不受力,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
态就一定改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它一定是
受到了力的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分”:还记得怎么做的吗?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质量的相砝等码时,小车就能保持静止;若
两盘里砝码的总质量相等,把小车转过一
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会 。这转说回明来二力
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 物体上的一两个个力,
必须大小 ,方向 ,相并等且在
上。相反
同一直线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下 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A、汽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②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
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 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③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
速度小减小得越
。慢
④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

力和运动复习—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力和运动复习—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6.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口部若突然松开,气球会在 空中 乱飞,请仔细思考这种现象,然后简要分析原 因,并写出在生产与高科技领域的类似应用。
(喷气式飞机、舰船、火箭)
7.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受到的力有
(A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路程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这处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提环、弹簧、指针、刻度盘、秤钩
(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 就越长。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 了解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 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2)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3)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若不在,应调零


图2
重力
1、定义: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 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做重力。
2、符号: G
3、施力物体: 地球
4 、受力物体: 物体本身
1、猜想:
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
◆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 质量的关系。
重力的大小
2.设计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
同质量钩码的重力,如 右图所示。
◆实验记录表格

力与运动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力与运动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A.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慢慢停下来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
作业设计
同步探究P113第一大题.
教后反思
C.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例题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题3:下面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期间,科学家使用了几个非常典型的物理学方法.今天,我们重温这一伟大定律的发现过程,依然能感受到物理学方法的魅力.我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时,没有使用下列物理学方法中的()
A.理想化实验法B.推理法
C.类比法D.观察法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汽车受到重力
C.汽车具有内能
D.汽车具有惯性
知识点3:力的合成
问题3:什么是合力?我们可以按怎样的步骤来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合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4.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静止
B.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会改变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6.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内,悬 挂着一个带滴管的盛油容器,滴管口正对车厢 地板上的O点,如图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 油时,设这三滴油都落在车厢的地板上,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A之间,而且后一滴比前 一滴离O点远些 B.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A之间,而且后一滴比前 一滴离O点近些 C.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A之间同一位置上 D.这三滴油依然落在O点上
解释: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答:衣服和灰尘原来一起处于静止 状态,拍打衣服,衣服受力偏离 原来的位置,附在衣服上的灰尘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就会从衣服的缝隙中飞出来。
1.惯性与惯性定律
概念
有无 条件
性质还 与运动的关系 是规律
规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 惯性 到外力作用时,总 有条件 定律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保 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
A、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B、汽车紧急刹车时,他向后倾
C、汽车受到牵引力与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不受力的作用最终 将停下来
课堂反馈
4.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 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 小才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 大小总相等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时,小球 将 ( B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运动和力教案标题:运动和力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知道力的作用和种类。

3. 理解运动的三要素。

4. 掌握应用力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引入活动(5分钟)1. 准备一些有关运动和力的图片和玩具,引发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

2.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等。

4. 运动的三要素:物体、力、运动状态。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探究力的作用- 准备一块光滑的桌面和一本书- 要求学生用手控制力的大小,尝试将书从桌面上推动到桌边。

- 学生记录推动的结果,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 实验二:探究力的种类- 准备一本书和一条绳子- 要求学生用绳子拉书,用手推书,比较拉力和推力对书的作用。

- 学生总结拉力和推力的区别和作用。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回答问题:- 什么是运动?- 什么是力?- 有哪些种类的力?- 运动的三要素是什么?- 如何掌握应用力的方法和技巧?2. 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力的作用和种类,并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观察周围环境,找出更多运动和力的例子。

2. 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运动和力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及其关系,认识不同种类的力以及运动的三要素。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初中物理_《力和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力和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主题:力和运动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设计者: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复习内容分析(1)本章涉及到的主要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由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推理得出的2、惯性在生活的利用与防止,惯性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摩擦力的产生、影响大小的因素。

4、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中招考试涉及到本章的题型及应对:摩擦力作为本章的重点考点主要考察倾向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用二力平衡知识测量摩擦力的的大小,以及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在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例题进行强化训练。

2.学情分析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不理解,做题似是而非依靠生活中错误的经验认识想当然的做题。

因此在复习中要紧抓概念教学,围绕概念进行复习巩固提高复习目标1、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章的基本知识点。

(放到课前自己进行复习)2、通过典型例题复习各个知识点,易错点。

3、独立完成单元复习题,检测考试的热点、易错点、难点。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课题对学生既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但学生对灭火原理很少反思,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这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开展,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解决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这个重点问题上,主要采用启发、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物理的乐趣。

效果分析综述:本堂课基本完成了预期教学目标。

还算比较满意吧。

学校新建成了录播室,学生们首次进入录播室,兴致很高,兴趣颇浓,所以精神状态不错的。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观看探究实验过程,学生积极性高涨,而且讨论时比较投入,能各抒己见,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竟然也抢着回答问题也。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课(二)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课(二)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课(二)1.牛顿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速度B.密度C.力D.质量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的作用一定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单独一个物体没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压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同时,不一定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D.某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是一对平衡力3.图12-12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图12-124.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里悬挂着一个小球,若小球突然向后方摆动,说明车此时正在() A.减速前进B.拐弯C.加速前进D.刹车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它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6.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________。

守门员把射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_____。

8.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甲、乙二人用一条绳子向同一方向拉一辆小车,甲用力200N,乙用力120N。

小车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N。

10.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当正在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厢里的乘客将会向车前进的方向倾倒,这是因为乘客有________造成的。

参考答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课(二)1.C 2.B;C 3.B 4.C 5.C;D 6.作用;相互的7.形变;状态8.大小;方向;作用点9.320 10.略11.惯性。

力与运动复习课教案

力与运动复习课教案
举例
人能在冰面上快速慢行;汽车轮胎上常有凹凸的花纹;足球守门员要带上手套;登山运动员要穿防滑靴等
2.摩擦力的分类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定义
两物体接触时,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影响因素
说明:①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吸引的力。
②万有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③当地球上的物体有很大的速度时就能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飞出地球的愿望。
④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让弹簧测力计保持竖直状态,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就等于物体的重力G)
知识点3摩擦力
理解
重力不是地球的引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所受重力也稍有不同,从赤道到两极重力逐渐变大;离地面越高,重力越小
特点
①普遍性(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相互性(物体受重力时,地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力)③非接触性(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所受重力是相同的)
施力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地球上的物体
大小
G=mg,其中g取kg,它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
判断方法
八字原则:“筒体、等大、反向、共线”,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应用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二力平衡和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找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
知识点7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受力情况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合力为0)

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二、重点、难点精讲
1、牛顿第一定律探究:
•研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①要探究运动物体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
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的作用下研究 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 让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不同表面运动 ? ②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 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 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 ③现象:平面越 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 擦力越 小 ,速度减小得越 慢 。 ④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 动的距离更远,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 。著名的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将保持 就是在这样的 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出来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 , 1.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练 一 练
5、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个小石块,当细 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是[ D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练 一 练
3、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1)同向:F=F1+F2 方向与F1、F2 相同
(2)反向:F=F2-F1(F2 > F1) 方向与F2 相同 即与大力相同 注意:一定要清楚力的方向。
2、对惯性的理解:
注意:1、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静止还 是运动无关。 2、惯性与质量一样是物体的一种基本 属性,是物体生来具有,所以不能说物体受 到惯性。
思考:怎样解释惯性的问题?
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被研究的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②明确被研究物体的某部分在力的作用下改 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③由于惯性,被研究物体的另一部分将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正在向前奔跑的人,当脚下被障碍物绊 住时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答:因为:①人原来奔跑时处于运动状态② 当人的脚被障碍物绊住时,受力由运动变为静止 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向前的运 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倾倒。 试一试:松动的锤子为什么把锤柄在地上敲几下?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测量工具。

(2)能理解并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3)能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3)运用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测量工具。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3. 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测量工具。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3)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 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

(2)牛顿运动定律在复杂情境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测量工具。

2. 新课导入: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解决。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4. 观察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 实例分析评价:评价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复习课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复习课

2、你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吗?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 基础上,通过推理而归纳得出 的规律,它不是实验规律。
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你知道 力和运动的关系了吗?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与运动》复习课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有力必然成对出现, 即相互作用力。
2、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 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改变其一均是运动状态 的改变。
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6、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当它们要发
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 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大小跟: 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静摩擦力: 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4、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又叫惯性 定律? 从两方面理解其内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自身有总保持原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的存在, 因此又叫惯性定律。
5、怎样理解“惯性”? 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其它因素无关。 注意: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线运动状态
9、怎样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 力?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
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力和运动复习课件

力和运动复习课件
欢迎参与
重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能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释物理现象及计算。
难点:解释惯性现象。
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含义:A.必须有两个物体以上
B.除重力和磁力外,其它力 一 定要接触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 状态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惯 性 及 其 现 象 二 力 平 衡
的拉力F1相比较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棉布表面 步骤3:在长木板上固定好棉布,放上木块,重做步骤1(如上图),出把这
次读出的拉力F3与步骤1的拉力F1相比较,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
⒈下面的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是(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应用:当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突然消失时,判断物体的运动 状态。若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则保持静止;若物体原来是 运动的,则以失去所有力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惯性现象的解释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彼此平 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F与摩擦 力f是一对 平衡力。 所以F = 2.94×103N
答:汽车的牵引力为2.94×103N
例题2:
物体A B处于静止状态 GA =20N GB =15N 求物体A受地面的支持力?
B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

苏科版复习课教案力与运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并能应用于物体运动分析。

(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加深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直观理解。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及应用。

(3)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力的示意图的绘制及意义。

(2)牛顿第一定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利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案、课件和教学素材。

(2)实验器材和动画演示。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2)提问:力的示意图有什么作用?如何绘制?2. 知识讲解:(1)讲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2)介绍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及其意义。

3.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力的示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知识拓展:(1)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实验: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沿 方向用弹簧测力计 。 为什么? 2.实验原理:
拉动木块。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论:①




学以致用:
如图: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为 N,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如果将木块侧放,匀速拉动,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不变)
1.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作用效果、三要素, 会画力的示意图。了解三种常见的力的产生, 会测力的大小。 2.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摩擦力与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
达标检测 :
B B
1.小明有一种高档办公椅,为了移动方便,在椅子腿下安装小轮子,安装这些小轮子的作用是( ) A.增大椅子的稳度 B.变滑动为滚动 C.使椅子坚固耐用 D.起装饰作用 2.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是( ) A.桨对水的作用力 B.水对桨和船的作用力 C.桨对船的作用力 D.人对桨的作用力 3.奥运会上,单杠选手在上杠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时,手不能握杠太紧,这 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为了增大摩擦,后者为了减小摩擦 B. 前者为了减小摩擦,后者为了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第2次:木块侧放,水平匀速拉动 4.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如图)
复习(1---4节)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闫海燕
复习(1---4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作用效果、三要素, 会画力的示意图。了解三种常见的力的产生, 会测力的大小。 2.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摩擦力与压力、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
基础练习 :
A
第1次:木块平放, 水平匀速拉动
第2次:木块侧放, 水平匀速拉动
第3次:两块相同的木块叠在一起 平放,水平匀速拉动
(1)若已知每个木块重20N,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4.0 20 4.0 2 4.0 4.0 20 8.0 3 8.0 40 1、2 (2)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5.以下场景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长度与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B、旱冰鞋比普通鞋子多四个轮子,是利用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力小 的多 C、包子皮上被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发生了塑性形变 D、用力握才能把活蹦乱跳的鱼抓在手中,是利用了增大压力增大摩 擦力 6.一个桥头上立着图5所示的标志牌,这座桥面允许通过的车 最重为 N, 图5 7.为了研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小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的数据填在了下表中,但有几个数据模糊了, 请你把它们补上。 重力与质量的比 质量 重力 值 m/kg G/N 实验表明:重力与质量成__________。 N/kg 其关系式可以写成G=__________。 0.1 1 10 10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g=10N/kg ,意思是____ 0.2
聚焦实验:
某实验小组利用甲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 图所示,你能指出其中的错误吗?
聚焦实验: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质量m/kg 重力G/N 0.1 0.2 0.3 0.4 0.5 0.6 1 1.9 2.9 4.1 4.9 5.8
结论:物体所受 的重力跟他的质 量成正比。
聚焦实验: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 “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 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填:“大 于”、“等于”、“小于”) 4.用150N的水平力去推重500N的物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 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当推力增大到160N时, 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回归目标 :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力一定要涉及到两个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2.踢球时,脚把球踢出去, 脚 是施力物体, 球 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感到脚比较 疼,是因为 球 是施力物体, 脚 是受力物体,这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如图1,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从A点和B点不同位置推门,在 A 点省力,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有关。 4. 质量为5Kg的铅球所受重力为 50 N(g=10N/kg) 5、如图2,建筑工人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墙壁 是否竖直,是因为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6. 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有(1)(2) ,属于减小摩擦的有 (3)(4)(5)。 (1)冬天为了防滑而在轮子上缠铁链子(2)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3)在轴承的 滚珠上加润滑油(4)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5)气垫船的船底跟水面间有一层空气垫 7.如图3是某小组同学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小实验。其中甲图研究的是力可 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乙图研究的是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 。 8. 一个重10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在图4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G=1ON
0.3 3
课后延伸
任选一题: 1.用一个鸡蛋、一个螺母、一些蜡屑、 胶水,自己做个不倒翁,研究其中 的奥妙。 2、观察自行车,看看自行车上哪些 地方的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哪些 地方的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自行 车上有几处用到滚动轴承?
难点剖析
1.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 )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小孩沿不光滑的滑梯匀速下滑 2.被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不计空气阻力( A、一个向上的踢力 C、竖直向下的重力 B、不受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 D、一个向上的踢力和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