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地试水看“容错纠错机制”的系统建构
关于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几点思考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构建容错机制方面的内容,下面我结合自己所思考的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容错纠错的基本涵义1、容错,就是要允许在探索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风险实践中,启动相应程序,将这种经济社会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对相应的责任人实施豁免。
2、纠错,就是在风险发生之后,能够有一种机制和程序自动启动,对产生风险的源头、过程及后果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原因,及时修正。
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容错纠错是指对单位和个人在推动发展、改革创新、维护稳定过程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但不违反法律规定和政策规定,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不作负面评价,及时纠错改正,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
二、容错纠错的基本依据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创新保驾护航,是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的重要举措。
而容错纠错的基本标准就是“三个区分”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就是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通过正确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就是要严格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
三、容错的具体情形目前,从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要综合分析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政策依据、情节轻重和性质后果等因素,准确研判,妥善处置。
下面是我个人感觉可以申请容错的几种情形:1、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中,出现工作失误,但经过民主决策程序,没有为个人、他人谋取私利或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在这一点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经过民主决策,二是确定没有谋取不正当利益。
新时代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构及完善丨治党论苑
新时代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构及完善丨治党论苑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能否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是关系改革能否继续前行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但该制度的“导向性”意义大于实际效用,如何进一步发挥该制度优势,最大程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容错纠错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是指宽容和纠正干部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因出于公心、未谋私利、大胆改革而造成的非主观性、探索性错误的一种制度安排。
容错纠错机制是一种正向激励,是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和宽容失败的制度化体现。
容错纠错机制不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松绑”。
伴随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力推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自保”心态在干部中蔓延,“只微笑不干事”的“求稳”工作方式成为管党治党的“拦路虎”。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就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下体现“宽严相济”,打好“从严查处”和“容错纠错”组合拳,从制度层面整治干部乱作为、防止干部不作为、激励干部敢作为。
容错纠错机制不是宽容违纪违法。
容错纠错中的“错”是指在改革创新探索性实践中出现的非主观性错误,是政策、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错误。
容错纠错必须有以下适用条件:性质上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符合中央和地方决策部署、有利于改革发展大局,且未获取私利;主观上是由于过失或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客观上表现为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或在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出现失误。
也就是说,能够容的错是努力工作中的错、积极探索中的错,且该错误能够得到弥补或减少损失。
容错纠错机制不是鼓励试错。
容错纠错机制虽然为干部提供了“试错空间”,但绝不是为干部的失误、失手、失策赐予“免死金牌”,而是希望干部放下包袱、开拓创新,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
干部不能打着“改革创新”旗号,把组织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作自己的试验田;把组织倡导的“容错纠错”,当作自己庸政懒政怠政的“挡箭牌”。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遭遇了很多挑战,其中不少是由于错误决策造成的。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实现客户、员工和股东能够共赢的目标。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在完成决策前,银行需要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确定最佳的交易策略。
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风险管理系统,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决策制度,确保决策是与银行目标相符合的。
这需要有明确的层级管理制度,确保决策的实施始终符合银行整体战略,同时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第三,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这一机制应该包括开展风险评估,建立对错误决策责任的核查、审计和追溯等措施。
在风险出现时,银行应该设立应急机构,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有力措施。
第四,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以便防止和处理内部违规行为。
这可以通过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来实现,促使员工在业务和市场风险管理方面了解更多信息,并保证员工的行为符合银行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第五,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与客户和股东沟通,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
建立稳定的客户和股东关系是银行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
这需要银行采用多种沟通渠道,以便及时了解和解决客户和股东关注的问题。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和风险分析,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以便全面控制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通过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和内部管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市场风险和内部风险问题,确保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
容错纠错 问责机制的建立
容错纠错问责机制的建立
容错纠错和问责机制的建立是现代社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对于保障公平、公正和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容错纠错机
制是指在工作或管理过程中,对于因为疏忽、错误或失误而产生的
不良后果,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的一种管理机制。
在建立容错
纠错机制时,首先要明确责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
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范围,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
追责和纠正。
其次,要建立信息透明的制度,让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全面地被记录和传达,这样才能在出现错误时进行有效的定位和纠正。
同时,要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指出错误,并且能够在犯错后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
能真正发挥容错纠错机制的作用。
而问责机制的建立则是在容错纠错的基础上,对于责任人进行
相应的追责和处理。
首先,要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每个人
的表现都能够被客观评价,这样才能在问责时有据可依。
其次,要
建立权责对等的原则,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
能在问责时不至于出现过错。
同时,要建立公正公平的问责程序,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申辩和辩解,确保问责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最后,要建立问责的标准和程序,让每个人都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会
被问责,以及问责的程序和结果会是怎样的,这样才能在问责时做到公开透明、有据可依。
总的来说,容错纠错和问责机制的建立对于现代社会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平、公正和效率,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容错纠错机制构建与实践情况的研究报告
关于容错纠错机制构建与实践情况的研究报告【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关于容错纠错机制构建与实践情况的研究报告一、容错纠错机制建立的背景为了更好的鼓励和激励干部们进行改革创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允许干部们在改革创新中进行可控性的试错,保证干部队伍的活力和积极性,以确保我国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有效的发展。
容错就是允许在试错的范围内出现一定的能控制在合理范围的经济社会风险;纠错就是在风险发生以后能及时启动一种有效的机制将其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降低到最低。
我国的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就是为有能力的干部撑腰,让改革创新事业蓬勃发展,令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进行高效的社会管理。
______在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提出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充分的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容错纠错机制建立的意义______在十九大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迈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也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进行更大胆的创新改革,不断为提供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而发展生产力,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服务。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的从严治党的政策,对于干部行为的管理和治理达到空前的加强,这一方面解决的一些干部的不良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干部宁愿“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不作为心理和现象,这就使得一些有能力的干部在此埋没了其管理和创新的才能。
同时为了深化改革,谋求更好的社会未来以及为了面临当前更加异常艰难的改革发展任务,我国需要干部们保持创新意识、蓬勃朝气、敢为人先和作风正派的精神和行为。
容错纠错机制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对于现时期发展状态下的中国来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健全干部的激励制度和容错纠错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容错和纠错制度的建立,是给予干部创新改革的一个试错的机会,这是改革和创新的基础。
创新体系容错纠错机制的I-P-O 管理模型建构
第18卷第9期2018年9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18No.9Sep.2018创新体系容错纠错机制的I-P-O管理模型建构赵璐(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河南郑州450018)摘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顶层推动和基层实践合力作用的结果。
创新体系容错纠错机制顺应深化改革、科研管理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和客观规律,具有很强的制度吸引力和创新推动力。
与此同时,容错纠错机制的完善与运行也是创新实践中的难点。
通过管理学中经典的I-P-O模型,将判定“容什么”、过程“怎么容”、结果“容纠效果”有机嵌入,实现容错纠错机制的模型建构。
关键词:创新;容错纠错;I-P-O模型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8)9-67-3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9.017Construction of I-P-O Management Model with Fault-tolerant and Fault-correc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SystemZhao Lu(Department of decision-making and consultation,CPC Henan Provincial Party School,Zhengzhou Henan450018)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fault-tolerance and fault-correction mechanism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top-level promotion and grassroots practice.The fault-tolerant and fault-correction mechanism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complies with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and objective laws of deepening reform,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overall strict party governance,and has strong institutional attraction and driving force for innov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perfection and operation of fault-tolerant and fault-correction mechanism is also the difficulty in innovation practice.By means of the classic I-P-O model in management,the determina⁃tion of"what to tolerance","how to tolerate"and"tolerance and correction effects"are embedded,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of fault-tolerance and fault-correction mechanism is realized.Key words:innovation;fault-tolerance and fault-correction;I-P-O model“容错”本身是一个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是计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增强包容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和技术,在改革创新实践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容错”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激励保障要素。
浅谈容错纠错机制建设
浅谈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为充分调动和保护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江苏省委办公厅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试行)》,旨在用制度为作风正派、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意干事、敢于干事、能干成事,真正成为新时期改革的促进派、发展的实干家。
容什么错、谁来容错、结果如何运用,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然而在这一机制的具体操作中,却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一、容错纠错条件规定相对笼统,判别标准难以界定在规定容错纠错范围时,采用清单式列举法具体划定了容错纠错具体情形,但在具体操作时,仍然存在一些不清晰、难以界定的地方,因而具体认定时有难度。
因此,在具体甄别时,应从目的、方向以及出发点是否是为了改革发展这几个方面,同时要对干部的错误失误进行具体细化,并制定纠错办法,让“纠错”有据可依。
二、容错纠错的评判主体过于单一目前容错纠错的评判主体主要是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为主,但在实践过程中界定责任并不简单,判断一项情形能否免责,需综合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实施行为的具体背景、客观条件、过程、结果等因素,这就需要评判主体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也给了评判主体较大的自由载量权,有可能出现权力寻租,产生庇护式腐败,这给部分干部带来了会否有失公正的忧虑。
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各地应根据地方实际,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整理各方不同意见和建议,确保判别标准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容错纠错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不仅需要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还需要相应的宽容文化氛围,需要组织部门积极做好正面宣传和引导,消除群众担心容错纠错机制成为干部乱作为的挡箭牌的忧虑。
因此,基于“容错纠错机制”的特殊性,当启动容错机制后,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容错纠错事件的来龙去脉,给群众一个交代,接受群众监督。
四、容错纠错机制公信力亟待释放部分干部对该制度仍心存疑虑,担心在容错纠错机制本身并不完善、可借鉴的实际操作经验又少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失误,很多因素很可能会影响到评判主体的认定。
典型经验:各地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做法汇总
典型经验:各地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做法汇总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懈怠心理和为官不为现象,受到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个区分”,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推动改革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
”“三个区分”的提出是为了让那些敢于作为、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这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
这让真正的改革创新者在想干愿干、敢于去闯、大胆去干上进一步放开了手脚,吃了一颗“定心丸”。
根据中央关于在制度层面保护敢于担当的干部的精神,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探索容错纠错机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环境。
一、纷纷出台相关文件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与容错纠错相关的文件,涵盖省、市、县各级。
省一级出台相关文件的有四川、湖北、江西、广东、陕西等。
地市一级出台的相关文件更多一些。
从文件出台的时间来看,最早以文件形式来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是四川省广安市。
2008年8月,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共同印发了《规范澄清是非宽容失误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2014年以后,各地相关文件大量出现。
从印发文件的单位来看,很多地区都是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共同发文,也有一些地区是新区与党委、政府联合发文,比如,2015年6月10日,中共青岛市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共同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庸政懒政严肃追责暂行办法》。
同时,有的省多地出台文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创新者撑腰鼓劲。
比如,2016年6月,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情况汇报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很高兴向您汇报我们团队针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所做的工作。
为了确保我们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团队积极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一、全面的测试与验证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加大了测试与验证工作,通过破坏性测试、边界测试等多种手段,模拟各种异常场景,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错误处理。
二、日志与监控我们通过添加日志和监控机制来跟踪系统运行情况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当系统出现异常时,我们能够通过日志来追踪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纠错和修复。
三、备份与恢复我们也增加了备份和恢复机制来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在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时,我们可以快速地恢复系统,并尽可能最小化数据丢失。
除了以上三种措施,我们还通过开发人员内部培训和信息共享,提高开发人员的容错纠错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故障发生的可能。
以上是我们团队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措施的汇报,我们将继续积极努力,不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针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我们团队是非常重视的。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方式,通过不断地版本迭代、自动化测试和人工测试,确保在上线前就发现并修复了绝大部分错误和漏洞。
同时,我们分别对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进行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以及不同的功能和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营,并且能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良好地应对各种规模的请求和流量。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加入了日志和监控机制。
通过不断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日志及监控结果,我们可以快速发现异常和问题,并及时进行问题的诊断、调试和修复。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不同级别的警报和通知机制,以便于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处理和反馈。
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我们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在异常和故障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进行容错纠错机制。
首先,我们将系统架构和业务流程设计得高度灵活和与时俱进。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与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业务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话题,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论述。
作为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在业务运营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漏洞等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容错纠错机制,就很难有效地排除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情况。
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支柱,在失误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就更加严重。
其次,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提升客户服务和业务质量的关键。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客户对于服务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更高的需求。
如果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就无法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和口碑。
最后,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也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能够有效地纠正失误和漏洞,是客户选择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1、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管。
从根本上说,避免人为失误和漏洞是容错纠错的最佳方式。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和考核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
同时,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员工在执行业务过程中遵守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内部控制规定。
如果出现失误和漏洞,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形成案例教材,对员工进行风险提醒和警醒,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2、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除了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管,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容错纠错机制的关键之一。
这些预案包括安全应急、业务应急、数据中心应急等等,能够帮助银行及时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和失误。
对于安全应急,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制定相应的全面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检测和预防机制。
业务应急方面,则需要建立强大的灾备数据中心和备份系统,以便在任何紧急情况下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失误。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容错纠错机制可以让国有商业银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
通过对错误的及时处理和总结,可以积累经验,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保障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
在日常操作中,难免会出现服务不周、错误决策等问题,导致客户不满意甚至流失。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可以让国有商业银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并向客户主动承担责任和提供补救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总结错误经验,可以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力。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素质和能力。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需依靠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员工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误和失误。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可以让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和纠正错误,并且对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不断纠正错误和学习经验,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在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容错纠错机制可以让国有商业银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因错误而导致的经营损失,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总结错误经验和学习他行成功的做法,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经验和实力,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还能够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责任。
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失误。
为了有效纠正这些错误并避免重大损失,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势在必行。
国有商业银行应注重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意识。
因为银行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能力,对各类风险有着深刻理解。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教育,可以帮助员工了解银行业务的要求和操作规范,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从而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风险。
风险是银行运营的常态,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测量,可以有效避免和化解潜在的风险,减少损失的可能性。
国有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内部控制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操作行为,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审计监督可以通过对银行业务进行全面、客观和独立的审核,及时揭示和纠正各类问题,保护国有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
国有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现有的容错纠错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不断改进现有的容错纠错机制,提高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商业银行应注重员工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现有的容错纠错机制。
只有这样,国有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无需赘述。
由于其特殊的国有属性,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往往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如果没有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一旦发生错误决策或操作失误,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经营损失。
而通过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提高银行内部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大型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人员和业务体系,如果没有容错纠错机制进行管理和监督,将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决策失误的情况。
通过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加强对银行内部运营和决策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各级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能够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在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来适应市场需求。
而在创新和改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和问题。
如果没有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银行将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责任担当。
作为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其发展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关注社会效益。
通过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可以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担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增强银行的责任担当。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经济调控和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
建立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
内部管理机制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方面。
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管理政策、风险评估、风险监控等。
国有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国有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对各项业务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员工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对于银行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意识,通过管理强化员工的纪律和职业操守。
国有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绩效考评机制,通过考核和奖惩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监管机构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监管和管理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监管机构沟通,及时共享信息和交流意见,并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整改和改进。
国有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探讨和研究行业发展的问题,共同推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的服务和管理。
客户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通过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和保持客户。
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国有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客户关系管理机制,加强对客户的沟通和回访,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和投诉。
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管理、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加强对客户的服务和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纠正错误和缺陷,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各地相继明确容错机制,为改革者撑腰!
各地相继明确容错机制,为改革者撑腰!各地相继明确容错机制,为改革者撑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由于改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往往使得改革者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支持改革者,各地纷纷明确容错机制,为改革者撑腰。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改革者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也为未来的改革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基础。
一、确定容错边界,明确改革目标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各地开始明确容错边界,即在改革过程中允许产生的失误和错误的范围。
容错边界的明确可以有效地降低改革者的风险感,使其能够更加放心地去尝试和探索新的改革措施。
同时,明确容错边界也有助于改革者更加明确改革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创新。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改革的效果,还能够减少改革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二、分类容错,因事制宜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问题,各地也开始采取分类容错的方式,即根据不同的改革领域和问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容错措施。
这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改革的需要,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经济改革方面,可以采取一些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政策来支持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在教育改革方面,可以容忍一些试错和失败,鼓励教师和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
通过分类容错,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改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三、强化容错文化,营造宽松氛围为了支持改革者,各地开始强化容错文化,即在社会和组织层面上营造宽松的环境和氛围,让改革者能够更加自由地尝试和创新。
强调容错文化可以让改革者放下顾虑,大胆地去尝试和创新,从而为改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不仅如此,容错文化还能够激发改革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强化容错文化是推动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建立容错机制,保障改革者权益除了以上措施外,各地还开始建立容错机制,即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建立容错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改革者的风险感,使其能够更加放心地进行改革尝试。
关于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几点思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容错纠错机制是指一种在系统中引入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以帮助系统在面对错误时保持正常运行。
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系统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关键信息时。
下面是几点关于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思考。
1.错误检测与纠正技术:一个容错纠错机制的关键是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的选择和实现。
常见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包括冗余校验、哈希校验、纠错编码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和存储中的错误,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容错设计原则:在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遵循一些容错设计原则。
例如,使用冗余设计,在关键环节添加冗余部件,当一个部件出现故障时,其他冗余部件可以继续提供功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备份和故障切换技术,将系统状态复制到备份节点,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无缝切换到备份节点。
3.容错测试和验证:容错纠错机制是否有效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错误、模拟异常情况等方式来测试系统对错误的检测和纠正能力。
验证过程涉及对系统进行实际运行,验证容错机制是否满足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
4.容错与性能权衡:在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进行容错与性能的权衡。
容错机制往往会引入额外的开销,例如冗余计算、传输和存储。
因此,需要考虑容错机制的开销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平衡,确保在保证容错能力的同时,不过度损失系统的性能。
5.预防与恢复:容错纠错机制通常分为两种类型:预防和恢复。
预防类型的容错机制通过检测和纠正系统中的错误,防止错误的传播和影响。
恢复类型的容错机制主要关注在错误发生后,如何尽快地修复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综合考虑两种类型,确保系统具备预防和恢复的能力。
6.容错的部署策略:容错纠错机制的部署策略也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将容错机制部署在系统的哪些关键节点上,以及如何合理分配相应的资源和负载。
例如,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通过将复制节点分散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摘要】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这一机制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容错纠错机制的效果,并在完善机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未来,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容错纠错机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其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
展望未来国有商业银行应当继续改进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金融发展的新需求。
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不仅对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至关重要,也将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实践经验、效果、建议、完善、发展方向、重要性、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商业银行是一国的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金融服务和风险管控的重要角色。
随着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变革,国有商业银行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建立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背景介绍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涉及大量的资金和风险,一旦出现错误或失误可能会对银行的经营和客户造成重大影响。
建立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因错误导致的风险和损失。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风险复杂多变的挑战。
建立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可以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服务质量,增强其竞争力。
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经验对于促进银行的发展和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而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纠正和预防风险事件,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不仅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还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
容错纠错机制建设
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一、引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容错纠错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的概念、重要性、原则以及具体措施。
二、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的概念容错纠错机制是一种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机制,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它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预测和防范,以及对已经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降低错误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容错纠错机制建设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组织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预测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错误,组织能够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错误带来的损失。
其次,容错纠错机制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执行力。
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组织能够迅速发现并纠正错误,避免因错误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最后,容错纠错机制可以提升组织的形象和信誉。
一个能够有效应对错误、解决问题的组织,会得到客户的信任和认可,进而提升组织的形象和信誉。
四、实施容错纠错机制的原则在实施容错纠错机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在出现错误之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错误的产生。
2.及时纠正原则:在发现错误后,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错误,避免错误的扩大和蔓延。
3.反馈和学习原则: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要进行反馈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组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4.科学合理原则:容错纠错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应符合科学原理,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机制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实用。
5.持续改进原则: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设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随着组织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只有持续改进,才能确保机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五、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1.建立完善的错误预防体系:通过识别可能出现的错误源和高风险环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规章制度,降低错误的产生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各地试水看“容错纠错机制”的系统建构作者:毕宏音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11期【摘要】基于实践意义,当前各地探索试水的“容错机制”,无疑为我们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化样本。
进一步由学理视域考量,也需要透过地方应用实践,通过探讨决策理念的树立、容错机制的系统化建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兼顾并行的逻辑路径,为机制经试水至完善与推广提供系统化学理依据和理论助力。
【关键词】容错纠错决策理念机制建构【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近一段时间,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积极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的,要在改革发展中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治国理政方略,努力探索建立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修改稿)》、《关于建立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条例措施,从而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和高频热议。
从应用视角出发,基于重大实践意义,各地从不同层面试水创新“容错机制”,无疑为我们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扎实有效推进结构性改革,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化样本。
进一步看,由学理视域考量,更好地思索和回应发展这一时代性课题,也需要我们透过相关地方性应用实践,通过逻辑阐释、规律总结和系统建构,为容错机制由试水到完善推广,提供学理依据和理论助力。
谋发展需要树立容错的决策理念理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决策理念则是在现实活动前,首先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关于决策的前提条件、途径、步骤等的观念模型。
①这一观念模型规定了先于决策的,对事物的客观规律、客体本质、人的主体性和需求性等所进行的综合性、再创造与再提升性认识。
正确的行动首先依然来源于正确的决策理念,即对社会本质规律和人的主体需求的客观性了解与创造性认知。
综观当前,从宏观大背景上看,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从中观社会运行层面分析,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遇到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则对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更丰富、人与自然更和谐充满了热切期待。
对这些发展中的规律和需求进行精准判断和清晰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尊重人性和遵循现实的思想基础上运筹帷幄,下好发展这盘棋。
也就是说,坚定发展信念,坚信发展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还是要依靠发展来解决。
创新则无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只有从观念上认识创新、理解创新、支持创新,才能从行动上激发创新、引领创新和参与创新。
无论是科技创新、社会创新还是文化创新,不管是产品的结构、功能和表征的变革,组织的更新、突破与再造,精神内容的丰富、完善与重构,其核心就是打破定势思维,突破常规戒律,通过求“新”和求“变”,来获得国家和社会进步与腾飞的无限动能。
正由于发展离不开“创新”和“求变”,我们引领发展才亟待进行前无古人的探索,亦需要谋求改变的勇气,同时,还面临着未知的风险和巨大的挑战。
也正是基于对这一大局大势的清醒认识和清晰研判,我们党和政府将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的思想,始终贯彻至“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的决策部署之中,无疑也成为了各地试水建立容错机制的行动指南。
例如,2016年3月初,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修改稿)》(二审稿),相较于第一稿,该草案修改稿为了减轻创新中所承受的不当压力,尝试建立了创新容错机制。
条例规定,为体现“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精神,增加“对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的事项,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创新活动”的规定;同时,“在自贸试验区进行的创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是符合国家确定的改革方向,决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未牟取私利或者未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减免相关责任”。
条例的最大亮点就是,深刻理解和切实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地方建设实际,通过政策落地和措施对接,为改革者解压,为创新创业“搭桥铺路”。
全面深化结构性改革需要容错机制的系统化建构当前发展中,结构性问题突出,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通过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进一步追问,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呢?一方面,绝对离不开干部群众的贡献;另一方面,更加离不开鼓励改革、包容改革、推进改革的机制化建设。
假若没有鼓励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容错机制,恐怕也难以让像小岗村这样的“大包干”精神写进改革开放的史册,同样,也很难迎接以“电子商务”、“移动网络平台建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全面崛起。
因此,加强容错机制建构,无疑是当前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
机制一般表现为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或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和运行过程。
考察容错机制,其建立与运行离不开主体、客体、渠道和保障等要素的相互配合与补台,也需要顶层设计、落地实施、反馈评估、完善推广等环节的相互协调与联动。
正因此,配合当前结构性改革所进行的容错机制建设,是一个建立多要素、多环节规范有序运行工作方式的系统化过程,而绝不仅仅表现为地方性实践这样一个个散在的“横断面”,或者说,绝不单纯局限于一些地方的试水先行,它所呈现的应该是一个从主体到客体,从设计到推广,从法律到道德,由始至终进行的系统化运行的完整“路线图”。
整个容错机制系统主要包括主体、客体、渠道与保障四大要素。
第一,国家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属于容错机制中的主体要素,他们是握有公权力,通过组织设置、决策执行和制度安排,承接和代表民众利益的那一群人。
其任务职责就是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为容错机制的良性运行把关导航。
应该说,在整个容错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国家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始终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体要素。
这不单单因为它是理性决策观念持有者和决策制定者,还因为其作用发挥的如何,成为机制能否良性运行的基础。
第二,广大干部群众构成了容错机制的客体要素。
他们是容错机制良性运行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生力军。
从特点上看,他们具有创业创新和被鼓励包容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他们需要依赖容错机制主体来代表自身利益和鼓劲减压;当然,社会的分化和多元化也使得他们在机制中存在着地位、能力等诸多差异;而他们能否用好机制、把握机遇干事创业,既受到刚性的制度化因素影响,也受到内在的传统文化和乡规民约的影响。
第三,因为容错机制的运行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尤其是正式的组织、机构、人际网络和信息传播等管道来承接,因此,渠道要素就构成了机制中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其主要包括了党政渠道、社会团体渠道和传媒渠道等。
第四,保障要素。
为从根本上保证容错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协调有序,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维持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渠道要素等各要素间的长期稳定与平衡和谐,还离不开制度、法律规范、实施措施、道德风俗、文化心理和社会舆论监督等各种保障要素,保障要素作为社会控制和约束手段,无论是通过软约束还是硬约束,无论是以内在力量控制还是以外在力量强制,无论是书写在条文中还是印刻在头脑里,其在机制的运行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制衡和规范作用。
再考量容错机制的运行过程,其主要囊括了顶层设计、基层(试点)探索、反馈评估、完善推广等相互配合与交叉联动的环节。
在容错机制中,四个环节各司其职。
容错机制始于顶层设计,终于完善推广,以先试先行和操作化为重点的基层探索,以及旨在监督考察试水效果的反馈评估,成为机制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如若再进行细分,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反馈评估这三个环节还能够构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工作环路。
即,基于宽容“推进改革”和“探索性实验”中所犯错误这一大原则,由高层统筹到基层试点,从基层实施效果评估到报送反馈高层,形成了一个从理论(决策)指导到具体实践再至理论升华(制度化)的具体过程。
而这一相对闭合环路,为最终大面积铺开推广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具体分析,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统一过程。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
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容错机制的运行也离不开这两个环节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
如果说,进行顶层设计是在最高层次上制定如何鼓励创新、包容失误的总体构想,是一项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统筹兼顾的系统工程、理论建构和制度谋划,那么,顶层设计不是“拍脑袋”,它的制定来自于对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的理性判断,来自于对舆情民心的尊重和倾听,也来自于基层探索所提供的实际经验和宝贵创造,即来自于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投身改革洪流所提供的试错经历、丰富内涵和生动脚本。
正为此,广东、山东和浙江等地所开展的基层容错机制探索,无疑是力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的一次次有益尝试和大胆突破。
其次,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长期的和复杂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也不会一蹴而就。
上述基层实践,还只是从国家战略决策刚刚转化为地方性条例和实施办法,这期间,既需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条落实相关配套措施,使得办法和条例更具操作性,也需要经反馈评估环节,对基层探索的效果,特别是对条例和办法的实施进度、遇到的有关法律、制度、执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干部群众对实施情况的感受、要求、意见和建议等舆情反应,进行实时监督反馈和全面综合评价,以便使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并再返回到试点进行探索性实验,如此形成动态的循环过程。
而最终,则要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通过完善推广环节,用不断健全的科学经验和有效方法服务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全面决胜小康需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并行不悖系统论认为,大至宇宙,中到社会,小到个体乃至原子,都是系统。
同样,宏观的社会运行机制与小的局部工作机制也是系统,而从系统结构上看,大系统正是由一个个中小系统构成的。
进一步看,其一,任何系统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绝不是各个部分(要素)的机械组合或简单叠加。
即,系统中各要素并非孤立存在,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有着自己的特定位置,发挥着特殊的功能。
正是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
其二,系统具有开放性,它的存在和运行离不开环境,在环境中,不同系统之间随时进行着能量、信息与物质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