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资源储备情况及产销规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然气的定义及分类
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

包括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占85-95%;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

它是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

其中伴生气通常是原油的挥发性部分,以气的形式存在于含油层之上,凡有原油的地层中都有,只是油、气量比例不同。

即使在同一油田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也不一定相同。

他们由不同的途径和经不同的过程汇集于相同的岩石储集层中。

若为非伴生气,则与液态集聚无关,可能产生于植物物质。

世界天然气产量中,主要是气田气和油田气。

对煤层气的开采,现已日益受到重视。

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高温和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可燃气体。

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热值高、燃烧稳定、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热值为8500大卡/m3。

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高。

天然气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划分。

如果按其形成,可分为:油田气、煤成气、生物气和水合物气四种。

油田气是石油烃类天然气,煤成气是成煤过程中有机质产生的甲烷气,生物气是有机质在70℃以下遭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水合物气是在低温高压下,甲烷等气体分子渗入水分子晶隙中缔合的气体。

图表天然气成因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部
如果按其生产来划分,可划分为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三种,液化石油气是开采和炼制石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丙烷。

液化天然气是当天然气在大气压下,冷却至约-162℃时,天然气气态转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液化天然气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

压缩天然气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

它与管道天然气的成分相同,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

图表天然气形态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天然气产区按成因类型和聚集规律不同,可以划分为7大块。

即松辽盆地块、渤海湾盆地块、四川盆地块、鄂尔多斯盆地块、塔里木盆地块、柴达木盆地块、沿海大陆架块。

图表天然气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部
二、中国天然气资源储备情况
根据2013年我国地质探勘结果,全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40万亿立方米,与2007年评价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33万亿立方米、18万亿立方米,增长了94%和82%;已累计探明12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18%,处于地质勘探早期。

截至2014年底,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分别累计采出62亿吨、1.5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资源量分别为206亿吨、38.5万亿立方米。

按照1111立方米天然气折算1吨石油,天然气剩余可采资源量约为石油的1.7倍,未来我国将进入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

图表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数据来源:国家国土资源部
图表中国天然气资源评价结果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国土资源部
三、中国天然气产销规模分析
201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天然气进口量614亿立方米,增长6.3%;天然气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增长5.7%。

产量方面,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015年天然气产量累计突破150亿立方米,达到了156.7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中石油大庆油田全年生产原油3838.6万吨、天然气35.3亿立方米。

中石化方面,其旗下的元坝气田前期试采项目投产运行已一年。

一年来,该气田共生产原料气17.52亿立方米,外销净化气14.68亿立方米,其天然气日产能为830万立方米,实际日产量为780万立方米。

图表2014-201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规模
单位: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
2015年1-12月,国内天然气产量13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约合6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近1933亿立方米。

图表2014-2015年中国天然气供需情况
单位: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
2015年,受到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以及替代能源价格不断下跌的冲击,我国天然气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增速均大幅放缓。

受到冬季需求提振,2015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勉强达到近6%的增长率。

然而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政策支持,2016年我国天然气下游消费有望回升。

文章来自——产研智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